假想和偏见的“黄金十年”——读《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
笔记: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
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美)任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序言概念的形成中国思想和体制转变得非常顺利快速,甚而一度超过日本明治维新的进程。
正如汤玛斯孔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指出的,革命可能悄悄地进行,令人感觉不到,从农业、商业、经济革命,扩展到思想、科学、技术革命,以至政治、社会革命。
1911年后,置身舞台中央的激进分子和革命者改写了历史,借清王朝突然崩溃而索取荣誉。
新的政治形态尽管有缺陷和实施时摇摆不定的软肋,它终究是应时而生的。
事实上,我们所认识的今日(而且在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正是完全以新政年代的思想和体制为基础。
离开新政革命,20世纪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导言p2-3)第一章“黄金十年”?新政革命?日本在中国现代化中,扮演了持久的、建设性而非侵略性的角色。
(p9)第二章“黄金十年”的序曲从中国人观点看来,俄国干涉是一种恩惠……李鸿章(与俄罗斯)签订了《中俄密约》以防御日本,其中规定中国允许俄国的中东铁路通过满州北部直达海参崴。
这一切引起日本军方不安,担心遭受国际孤立。
在这历史背景下,1897年末至1898年初,中日两国在各自单独的发展中,突然产生了共同感觉到的需求:中国怀着复杂的心情在日本帮助下,进行现代化改革,特别是加强军力;而日本则甚而更为迫切,谋求在中国帮助下,阻止俄国和其他西方列强可怕的推进。
就这样,在1898年底,中国人热衷改革,日本人不断劝诱,两国共同对西方再次侵略的戒备,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便克服了深深的敌意,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中日合作的新纪元——“彼此共同利用”的时代,这就是我所说的“黄金十年”。
(p25)第三章两面开弓的日本战略:军事的和非军事的从1898年初开始,为了与西方帝国主义直接相关的原因,为了民族利益,杰出的日本人大声疾呼与中国合作,突然成为政治时髦。
1898年9月初,光绪命谭嗣同等四人任军机章京,协助处理改革事宜。
这引起了朝廷顽固分子的恐惧,空穴来风的阴谋、火上加油的谣言都加在康有为身上。
中日关系黄金十年蜜月期
关于“黄金十年”的再思考摘要:提到近代中日关系,中日两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很难用积极的词汇来形容那个时代的中日关系,日本政府的态度也导致了至今中日之间也是问题与摩擦不断。
但是,在近年的中国学界,关于近代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这样一个说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
所谓的“近代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是美国历史学家任达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通过对当时大量史料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可谓不新颖独特,让人们对于近代的中日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近代中日关系究竟存不存在所谓的“黄金十年”,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存在,那么对于那段中日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概念来概括,讲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何谓“黄金十年”关于“黄金十年”这样一个概念,最先提出的的任达教授,这是没有问题的,他本人在《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到1912》一书中清楚地谈了这个概念的由来:1986年夏天他在《粉碎了的崇高愿望:东亚同文会与中国,1898——1945》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十年蜜月”这一概念。
对此,东京大学的平野健一郎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用“十年蜜月”一词是不适当的,因为从当时日本的行为来考虑或者判断的话,完全是对本国利益和安全的关心,用十年蜜月一词就会暗示着中日之间存在着真正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际上这是与事实不相符的。
到了1986年底,任达应时任日本亚洲学会会长薛龙博士的邀请,写出了《被遗忘的黄金十年:日中关系,1898——1907》,“黄金十年”这一概念正式形成,从而也为围绕“黄金十年”这一概念的著作《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到1912》奠定了基础。
任达教授认为,中国在1898年到1910年这十二年间,思想和体制的转化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日本在每一步都作为中国的样本和积极参与者,这些成就便无法取得。
与惯常的想法相反,日本在中国现代化中,扮演了持久的、建设性的而非侵略的角色。
不管怎么样,从1898年到1907年。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课程性质和内容1、本课程的性质和类别:本课程是自2008年开考的一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课程.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学段同学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类别属于公共课程.2、本课程的教学主线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和1949年至今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简称“两个了解”“三个领会”).课程所用教材1、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由李捷、王顺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版)同名教材(后附本课自学考试大纲).本教材共分十章,前三章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80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授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3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第八章至第十章,讲授新中国成立至当今近6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每一章都由数小节构成,每节由数个小目构成.本课程内容历史和逻辑关系紧密清晰,有助于同学对课程的把握和认知.2、本教材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本教材.3、本课程串讲以考试大纲和本教材为依据,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按照串讲要求,对所讲问题作适当记背.项本课程考试题型单选择题:1分×30(道题)=30分多项选择题:2分×10(道题)=20分简答题:6分× 5(道题)=30分论述题:10分×2(道题)=20分串讲的目的1、本课程串讲旨在协助应考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逻辑入手”,以“问题为干”,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2、本课程串讲旨在协助应考学生(特别是未收看本课程精讲内容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帮助同学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和应考.3、本课程串讲试图引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今后正确地观察和思考各种问题提供方法论引导.串讲方式(即知识点如何讲授)1、以章为单位串讲.2、将每章中的知识点归类为“基本概念和判断”“简答题”和“论述题”三方面问题进行讲解辅导.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和判断”是应对考卷中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即客观试题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则是应对考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即主观试题部分).3、三种问题从内容上会有适当的交叉和包含,同学须融会贯通理解.4、本串讲对“基本概念和判断”题不作全部讲解,仅选择一部分作说明,“简答题”和“论述题”只会讲授答题的思路和要点.须由学生结合全部文字内容作深入理解.本章重点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由盛而衰的表现.2、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主要矛盾、新产生的两个阶级的特点、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3、中国人民分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本章提示:注意比较封建的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重要考点讲解一、基本概念和判断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15、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16、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7、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18、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19、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20、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重要考点讲解二、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重要考点讲解三、论述题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3)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P< p>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本章重点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过程、纲领、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2、洋务运动的历史过程、历史作用、失败原因.3、戊戌维新运动历史过程、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本章提示注意三种早期探索运动所分别代表阶级基础和性质.注意比较这些运动与日后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三章的内容)的不同.重要考点讲一、基本概念和判断解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永安封王:1851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后永安建制封五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4、天京事变: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5、《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6、《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864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8、洋务派及综理洋务的中央机构:奕是首领,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1861年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9、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10、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11、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1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15、“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由各省派公车送京赶考)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16、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17、宣传组织变法的著名“三会三报三学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南的《湘报》.广州万木草堂(康有为主持)、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18、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守旧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写有《劝学篇》是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20、“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未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21、“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重要考点讲解二、简答题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评价(1)《天朝田亩制度》比以往历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领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2)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2、怎样评价《资政新篇》?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2)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外在表现)·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和封建等级制思想的的滋生·在对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3)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深重的情况下,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西方列强通过扶植洋务派,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2)具体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借孔子之名“托古改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3)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重要考点讲解三、论述题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1)从规模、持续时间(14年之久)、影响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2)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天地会起义,捻军起义及各族起义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联系封建社会特点中的文化特征理解)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天国将士们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
清末新政的成败
清末新政的成败2011-10-03 第09版:中外历史作者:高放来源:学习时报字数:6181 清廷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1898年镇压了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之后,很快引发了 1900年义和团的暴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
在国难加深的险境下,慈禧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大清王朝的世代威权,不得不从 1901年重新开启变法,推行新政。
以往史学界对新政多加否定,甚至认为“新政实际上是一种苛政”。
这有失偏颇。
我认为清末新政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政府在新世纪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在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
清末新政历经10年多,大体上可分为前5年与后5年两个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文教、法制方面的成就后期比之前期更为显著。
但是新政终归失败。
其得失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非常值得重新总结。
经济方面,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
1902年 2月的上谕强调提出:“农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自应及时振兴。
”同时又指明:“振兴农工商业,以保利权。
”(《光绪朝东华录》总节 4830页)可见振兴农工商业,旨在保护国家利益主权以抵御外国资本入侵,这个宗旨是明确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尤其是义和团的内乱和八国联军的外祸给农业造成很大破坏,所以新政从恢复农业起步。
主要措施是激励开荒屯田,扩大耕地面积,改进农业技术,大力兴修水利。
由官方兴办农事试验场,是破天荒的新举措。
1902年首先在保定办一所农事试验场,1906年进而在福州、北京、济南、盛京(沈阳)等地增设开办,引进日、美等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农具(如洋犁、畜力机器、割麦器、玉米自束器)等。
现代化工业也开始由官方倡导。
1901年开始由北京进而在多省设立工艺局或劝工局,用招股办法开办股份制企业。
官办企业与民办企业并举。
我国的民族工矿企业到1901年仅有156家,到1911年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就达到700多家,资本总额拥有1.3亿元,产业工人增加到60万人。
20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高峰。
历史论文:中国社会变革—清末新政
历史论文:中国社会变革—清末新政20世纪中国的开端,是以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等奇耻大辱过后的清末新政为标记的。
近年,越来越多中国大陆的史家冲破意识形态束缚,走上冷静、客观从学术角度研究这一重大事件之路,写出了一批高水平的专著。
他们分别确认:“这次新政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较大程度改革旧的封建体制,推行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i]“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行,有些在准备和确立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
”[ii]清末新政(1901~1911)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非常可贵的开端。
[iii]最值得重视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东方传统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典型。
无论其成就或失败,都蕴藏着足以启迪后人的东西。
最大成就是经济自由窃以为清末新政最大的成就是经济自由。
这样说的不言而喻的前提,是传统或中世纪中国没有现代意义的自由。
中国人获取自由是由经济领域开始的。
就传统经济领域而言,中国人当然可以经营农业、商业和手工业。
可是,有个障碍迎面而来:财产所有权的限制。
《大清律》承袭传统,明确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
若居父母丧而兄弟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八十。
”理由是:“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私财,礼也。
居丧则兄弟犹侍乎亲也,若遂别立户籍,分异财产,均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
仍令合籍共财。
”[iv]这是严重压抑经营积极性的规定。
更为严重的是清政府为新经济的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
突出的表现是办新式工商、交通和金融事业,一律实行批准制,往往相应设置垄断特权,不准民间资本自由进入。
例如,19世纪国际贸易的主导商品是纺织品。
它和鸦片是19世纪中国外贸入超的主要因素。
为与外商争利,70年代开始,朝野有关人士就着手筹办纺织厂。
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开车生产,这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个棉纺织厂。
从1 876年李鸿章批准筹办起算,几经折腾,整整历时14年。
近代史解读清廷新政ppt
敬谢观赏
《新政革命与日本》 (美)任达著 李仲贤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评 价
解释为什么清 末新政是不能 被遗忘的“黄 金十年”。
总结
我们应该意识到当代的中国不能满 足于现状,要创新改革。当代中国是 需要依靠深化和改革的。
以史为鉴!向前迈进,不 要输给世界发展的步伐。但 更重要的是任何历史都有她 的精华所在,我们需要正视 历史,并且从整体去看待历 史。从历史中找到属于自己 的发展道路。
新政的措施
军事
京城增设练兵处、巡警部(后改为民政部)、学部;地 方各省设立督练公所;颁布《陆军学堂办法》;各省建 立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到国外专攻军事。袁世凯掌握 练兵实权。
科教
各省设立大、中、小学堂;选派学生出国深造;颁布《奏定学 堂章程》;施行“癸卯学制”;废除科举考试、选官制度。
法律
修改《大清律例》;废除枭首、凌迟、黥面等酷刑;编篡新 法典。
经济
设商部(后又并工部合称农工商部);倡导兴办实业,发 展工商,保护工商业者的权益和地位;增订商法,先后公 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商标注册试办章 程》、《商会简明章程》、《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 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 程及奖牌章程》等;在京城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 堂;开办户部银行;废除漕运制度。
《大清历史新闻》 邓玉娜著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州古籍出版社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政治
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居六部之首;裁汰冗 官冗衙,如河东道总督,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及詹 事府、通政司及各地胥吏、差役人等;停止捐纳买官;废 供应等陋规。自此结束了传承于隋唐的千余年来的六部建 置制度。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中日关系黄金十年蜜月期
关于“黄金十年”的再思考摘要:提到近代中日关系,中日两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很难用积极的词汇来形容那个时代的中日关系,日本政府的态度也导致了至今中日之间也是问题与摩擦不断。
但是,在近年的中国学界,关于近代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这样一个说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
所谓的“近代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是美国历史学家任达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通过对当时大量史料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可谓不新颖独特,让人们对于近代的中日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
近代中日关系究竟存不存在所谓的“黄金十年”,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存在,那么对于那段中日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概念来概括,讲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何谓“黄金十年”关于“黄金十年”这样一个概念,最先提出的的任达教授,这是没有问题的,他本人在《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到1912》一书中清楚地谈了这个概念的由来:1986年夏天他在《粉碎了的崇高愿望:东亚同文会与中国,1898——1945》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十年蜜月”这一概念。
对此,东京大学的平野健一郎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用“十年蜜月”一词是不适当的,因为从当时日本的行为来考虑或者判断的话,完全是对本国利益和安全的关心,用十年蜜月一词就会暗示着中日之间存在着真正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际上这是与事实不相符的。
到了1986年底,任达应时任日本亚洲学会会长薛龙博士的邀请,写出了《被遗忘的黄金十年:日中关系,1898——1907》,“黄金十年”这一概念正式形成,从而也为围绕“黄金十年”这一概念的著作《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到1912》奠定了基础。
任达教授认为,中国在1898年到1910年这十二年间,思想和体制的转化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日本在每一步都作为中国的样本和积极参与者,这些成就便无法取得。
与惯常的想法相反,日本在中国现代化中,扮演了持久的、建设性的而非侵略的角色。
不管怎么样,从1898年到1907年。
第六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活动
2、《新民丛报》
• 1902年2月8日创办,半月刊,实际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仍是 梁启超。 • 宗旨:“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 • 内容:始终围绕培养民德、开发民智、造就新民的宗旨作
文章。大力鼓吹“民族御侮论”和“民权救国论” 。
• 代表作:梁启超《新民说》。长达11万字,从创刊号起断 续连载34期。
• 1909年10月,在《民呼日报》被封20余天 后,在上海租界创办 。 • 1909年11月19日被查封。
• 这张以反帝为特色的报纸只存在了48天。
《民立报》
• 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租界创办。
• 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因而阵容强大。于右任
出任社长,宋教仁、陈其美、章士钊、张季鸾等报 界俊秀任编辑。
• 1904年创刊于北京的《京话日报》
关于《时报》
• 是保皇会直接出资在国内创办的日报。 它是保皇会在国内的重要喉舌。 • 主编陈景韩(笔名:冷、冷血)
• 特色:时评
《谁谓我政府乏财》
镑亏矣,镑亏矣,而今日乃有镑一千数百 万以上。
广西以灾与乱而捐,捐之溢款又达百万以 上。奉天以乱离而赈,赈之溢款又达二百万以 上。 然则苟有一于国于民不利之事也者,政府 必得多金。
• 前期的《新民丛报》积极向人们鼓吹一整套资产阶级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伦理道德观。介绍了大量的资产阶级社会 政治学说和科学理论知识。 • 后期1903年12月间,梁启超从美洲考察游历回到横滨之后, 言论大变。从1904年以后,《新民丛报》极力鼓吹君主立 宪、开明专制。对日益兴起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实践 活动,竭力反对,成为阻碍革命的绊脚石。
《民报》的意义
当时虽然有多种宣传革命的报刊,但是没有 形成统一发挥作用的报刊体系。 《民报》凝聚了当时最先进、最完备的革命思 想,聚集了最好的、一流的革命作家为报纸撰稿。 对民主共和思想的宣传、对清朝统治的批判、对 三民主义的发展和推广都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试题(文综)
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卷(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1至41题为必考题,42至48题为选考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图,完成第1题.1.甲河流域处于()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右图表示沿115°E经线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
读图回答2~3题。
2.下列地区春雨比例最大的是()A.珠江三角洲B.黄淮平原C.鄱阳湖平原D.江淮平原3.从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可以推出( )A.春季降水量①地区比②地区多B.春季降水量①地区和③地区一样多C.夏雨比例②地区比④地区少D.夏雨比例②地区比①地区多下图是“世界某区域交通状况图”。
读图回答4~5题。
4.从图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断其路线选择的主要经济功能为()A.内陆资源的出口B.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C.开发内陆D.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运输5.从图中各国的铁路分布看,显示其发展过程深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人口的分布B.矿产的分布C.殖民的背影D.地势的高低右图所示地区们于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弧线b为晨昏线,a、b弧线相交于A、B两点,D、C两点分别为a、b弧线上劣弧AB的中点,N为极点.读图回答6~7题。
6.当C点与N点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尼罗河正值汛期B.南极的中山站正值科考最佳季节C.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D.喜马拉雅山的雪线最高7.当D点所在的经线为60°E,C点与D点重合,且与N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120°W)B.北京时间可能是6月23日4时C.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不等于0°D.D地的昼长不等于0小时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德国鲁尔区则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
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
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
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
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
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
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
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
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
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
第9课 晚清政府的三次改革
小结:清末新政(1901——1911年)
目的:强国与自救 成果: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 问题:立宪改革被动缓慢
清末新政的各方评价:
“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假维新、 伪变法。”
——林增平、肖致治等主编:《辛亥革命史》
“这次新政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 面,较大程度改革旧的封建体制,推行新的资本主义 制度……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主现 人存 名最 为早 张的 彝复 ,旦 是公 复学 旦文 公凭 学 的 第 二 批 毕 业 生
1905——1909年
“前清末年,禁种成膏,成效渐著,吸者渐减。” ——孙中山
“我当时是学生,觉得‘清末新政’时期一天比 一天好,蒸蒸日上。”
——李宗仁
2、第二阶段:宪政改革 (1905年——1911年)
—— 1905年张謇致袁世凯的信
2、第二阶段:宪政改革 (1905年——1911年)
(1)立宪派呼声和日俄战争胜负推动立宪 (2)五大臣出洋考察,支持立宪
“一曰皇位永固。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 …故相 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大利一。一曰外患渐轻。今日外 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 制… …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 策为和平之邦交,大利二。一曰内乱可弭。海滨洋界,会党纵 横,甚者倡为革命之说… …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 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 不肯从… …大利三。”
——教材36页
新政第一阶段措施: 教育上,废科举、办学校、办游学 政治上,改革官制 司法上,修订刑律 经济上,奖励实业 军事上,扩编新军 社会文化上,移风易俗
超过2万
时间 学堂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教师数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
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
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
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
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
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
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
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
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
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
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
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
袁伟时教授谈历史系列之辛亥革命4
袁伟时教授谈历史系列之辛亥革命42011年10月03日10:59腾讯历史我要评论(177)清末宪政对整个社会变革的影响远远超过辛亥革命腾讯历史:学者张鸣最近说仓促的革命打断了晚清的温和的政改之路。
他对革命似乎持一种比较否定的态度,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袁伟时:张鸣讲这个是有他的道理的,确实从效果上来看,改革的成本是最低的。
清末新政的功劳是很大的。
美国学者任达写了一本书叫《新政革命与日本》,70年代写的。
他提出一个概念叫“新政革命”。
他认为清末新政,对中国社会变革影响远远超过辛亥革命。
我想他这样讲是有道理的。
清末新政在几个领域的大改革,是非常深刻的变革。
一个是废科举,以新式学堂、新式教育体系代替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
这将中国青少年的上升路径改变了,将中国青少年的知识结构也改变了。
中国人皓首穷经,将最宝贵的时间给四书五经了,眼光不超过以儒学为中心的一些传统典籍。
这些东西,是很好的文化修养素材,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这样的知识结构不适应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儒学的提倡者辩护说儒学跟现代社会不矛盾,但是从知识内容上,儒学跟现代社会根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
腾讯历史:或许可以说是不矛盾,但是没有办法成长出一个现代文明。
可以这样讲吗?袁伟时:对。
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人,你读四书五经,没有办法办现代企业,没有办法办现代军队,没有办法办现代外交,没有办法办各种各样的现代社会事业。
从知识结构到基本理念上都不适应。
所以,这个教育改革是一个了不起的大革命。
另外一个是司法系统的革命,那也是很成功的。
传统的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是以三纲六纪(六纪是六亲)作为基本架构的。
中国的政治体制,乃至整个社会体制,都是建立在三纲六纪上。
士绅治理的家族也是三纲六纪的制度。
这个制度也是跟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社会背道而驰的东西。
清末新政时期,废除原有的中华法系,在日本的法学家协助下,采用了西方的大陆法系,制定了中国的新的法律体系,包括刑律、民律,还有民事、刑事诉讼法和一些专门法。
日本对清末新政的影响
日本对清末新政的影响——《新政革命与日本》评价(美)任达:《清末新政与日本》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当庞大的中华帝国在甲午之战中败给“蕞尔岛国”日本后,它不得不面对现实,遣派大量留学生东渡扶桑,探求日本的富强之道;同时又聘请大量的日本专家来华,作为晚清新政的顾问。
在这种社会转型、组织创新的历史关键重大时期,岛国日本给予中国重大影响。
本书聚焦于此,对这种文化模仿、组织平移等等,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本书作者任达教授在多年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中日文化为切入点,对1898—1912年这一时期中国的主要社会思潮、流行语汇以及教育制度、军事体制、司法体制等作了细致的源流考证和“组织移植”的对比研究。
这对我们了解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以及这种历史的未来向度,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和作用。
本书开头写的甚好,尤其是其所提出来的新政革命的概念,很有启发性,诚如是,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等野蛮的排外暴乱事件造成列强大举入侵,酿成弥天大祸。
既有地层贫民揭竿而起,试图建立乌托邦式的“天国社会”;又有革命志士高呼打同行体制,试图用火与犁再造美好中华。
无论其理念狭隘还是崇高,都是希望用自己的一套方法改变中国不堪目睹的现状,把中国人民从西方列强的炮舰锁链和经济掠夺下解救出来。
在清廷内部皇族也在基于不同目的,寻求着帝国复兴,崛起之路。
而此时确确实是急需一种全新的制体来重新变革和管制陷入乱局的社会。
请末民初的社会变革才是真正的社会变革或社会革命,改变了几千年来的传统制度,而且令人极为吃惊的是:这种改变本身竟然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动荡。
说明在中国内部早已经孕育了改革的内在动力了。
而后来的一些所谓的革命,基本上都是以革了自己对手的命为宗旨饿,成王败寇的成分太大。
到最后取得胜利的人并无实际可炫耀的资本。
这样演化下来,革命的本质就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结果成了革文化的命。
一、一反传统的新鲜观点本书中的新鲜观点:在清末新政期间中因人的思想的政府体制,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革命性的,在思想方面,中国的新政名流改变了语言和思想内涵,一些机构以至主要传媒也通过此表达思想。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九戊戌变法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九戊戌变法第一篇: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九戊戌变法专题九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
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1858—1927年),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
他提倡“《论语》加算盘”。
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
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
(12分)(2)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8分)参考答案:(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
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
相似之处: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1: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
角度2: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2.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历史贡献或不在政治方面,而在文化方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维新运动期间,新派人士已有很明确的认识: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戊戌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国人自办的女校——经正女学堂,出现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
中日近代改革
预习成果展示
结合第16课内容、印发资料及所学知识撰写历史小 论文,在课堂上交流使用 可供选择的课题 角度1:中日两国近代化改革的共同之处 角度2: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内容之比较 角度3:日本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成败分析 角度4: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内容之比较 角度5: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分析 角度6:中日近代化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课堂探究:材料反映出中﹑日在改革过程中有哪些 不同?如何评价双方的立场?
政府及官员的作用
蒲安臣 日本第一个内阁首相 倒幕运动的核心 号称东洋俾斯麦的 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 伊藤博文 人物岩仓具视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1871—1873年,日本岩仓使节团由 横滨出发赴欧考察,肩负着求知识 于世界,全方位向西方学习,并试 图修改不平等条约的重大使命。
中国维新派提出了开言路、兴民权、裁撤臃肿机构,以及在 百日维新之前作为运动先声所提出的反对签订不平等条约 等等,所涉及的都显然不是社会生活的个别问题或枝节问 题,而是重大政治问题。
两国在同样走过了围绕皇帝、发布政令之后,由“同途”走上了“殊 归”。
• 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首先改革了土地制度。1870年明治政府提出了田租改革 方案,接解除了幕府规定的土地永世不得买卖的禁令,推行了新的有利于政 府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货币地租制度。在工商业方面,明治政府成立 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直接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成立了国家银行,创 办了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使日本的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一)政治方面 日本:1、1868年3月,新成立的天皇政府发表了《五条御誓文》,阐明 了新政府的基本方针,表明了“天皇亲政”和“广兴议会,万机决于 公论”的大政方针。 2、1868年4月又公布了《政体书》,整顿和充实了政府组织,确定了君 主立宪制的政体。 3、1885年起,政府又实行了内阁制,第二年开始设国会,从而建立起 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的国家制度,完成了政治制度领域的改革 4、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在1889年制定了资本主义性质的 宪法 ,元老们借助于天皇的权威逐步形成了后来的军部独裁。
辅车唇齿
辅车唇齿——1898—1912的中国和日本08级历史学张屏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秦始皇五百童男、童女去东海寻求长生不老药的传说,到唐朝的遣唐使、留学生,再到明朝倭寇横行,晚清甲午大战……中日之间有着与别国无法逾越的“亲密无间”。
这期间,有互助互惠的友谊,有思想文化的交流,也有金戈铁马、鲜血淋漓的大仇大恨。
日本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是一柄悬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双刃利剑,它让我们愤恨难消,更让我们警钟长鸣。
过多的仇恨血债我不想再提,最近看了一本书,让我对日本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认识:日本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尤其在1898—1908这十年扮演了持久的建设性而非侵略性的角色。
甲午海战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巨额的赔款、丧权辱国之痛仍萦绕在每个人心中。
难道是日本真的大发善心,要“大东亚共荣”?神尾光臣坦率告知日本的战略动机:“故今日急欲联英联中,以抗俄、德而图自保。
”农商务大臣大石正已在出版的《太阳》中评论《东洋的形势及将来》声称“如果希望彻底地实现此方针(以保护我在华既得利益),首先必须防止清国分割的危机而确保其和平,诱促其进步,增长其资产及实力。
这样,我帝国与列强的对立中,才能维持东洋的均势。
”看来,已是风雨飘零的中国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的良苦用心中国人难道不知?张之洞大人如是说:“倭人此举,利害甚明,于我似甚有益。
”于是,1898年末至1899年初,日本为了自利的原因,积极寻求扩大对中国的帮助;中国也为了自利的原因热衷地响应,所谓“黄金十年”开始了。
首先引人入胜的是轰轰烈烈的留学生潮。
中国学子何以迷恋日本?张之洞有言:“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日本)。
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日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日人)已删节而酌改之”。
接着又以典型功利主义语气指出“中东(日)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
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看来,留学日本并非因日本比其他地方更好或有什么内在价值,而是通过日本能够更为便捷和便宜的走向西方近代化的道路。
民国黄金十年给我们的反思
民国黄金十年给我们的反思1、外交上,开展修订新约运动,废除清末以来的不平等条约,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提升;2、政治体制上,按照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进行政治体制建设,推行公平、公开的文官考试制度,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基层推行自治,大量的县治模式初建;3、经济上,工商业发展呈现快速、稳定的势头,对外贸易开展也日趋活跃;4、社会层面,梁漱溟、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初见成效,局部地区形成风气;5、教育层面,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推行,国民识字率有明显提升等等6东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知名的民族产业。
7文化上涌现了那么多大师级的人物,不惟“黄金十年”,整个民国时期,大师辈出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天朝 30年来何曾有过一个大师!清华北大毕业了不少却没有一个大师8没有那十年的现对宽松的学术氛围,中国没有那么多大师级人物。
如,钱钟书、华罗庚等等,太多了。
1949年以后的能够称为大师的人,那个不是在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1928年,国民党政府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国际承认的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国民党政府宣布,根据孙中山革命理论的三步骤——军政、训政、宪政,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即转到经济建设为主。
于是,从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
正因为如此,这十年被称为民国“黄金十年”。
民国时期的这个“黄金十年”,的确来之不易!事实上,这仍是动乱的十年:前五年北伐、中原大战、九一八,后五年剿共、宁粤分裂、闽变,几乎天天都在打仗,军费支出占国家预算的四成左右!此外,需承担的前清遗留国债又占国家预算的1/3,建国经费只占两成左右。
而在1928年度量衡划一制度公布实施之前,我国“标准”之乱为全世界所仅见,以度而言吉林1尺仅为河北的2寸长,以衡而言呢,杭州的秤跟临省江苏的秤就差了7倍之多,如此混乱生意怎么做?工商业又如何发展呢?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地齐头并进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想和偏见的“黄金十年”
——读《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
这是一本有着显明西方史学思想特点的著作。
本书围绕着所谓“黄金十年”的概念而展开,这一运用在近代中日关系的概念为作者首创。
本书作者任达,是研究中国和日本现代史的美国专家。
作者通过研究认为,1898-1907年中日关系是发展而非想象中的停滞,和谐而非想象中的斗争。
这对于许多人来说,确实是非常新颖或奇特怪异的观点。
连作者自己在序言中也坦陈,即使是日本学者也没有赞同他的“十年蜜月”的观点(注1)。
中国近代史专家袁伟时则认为,“清末新政十年是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的观点虽然有待商榷,但是从庚子年后中国人留学日本的人数来说,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
作者将1898年至1912年日本对晚清新政的作用,采用西方史学“因果关系”式的解释。
在分析了日本对晚清新政的作用及其背景时,他首先依据汤玛斯·孔恩关于革命的观点(注2),重新评价了晚清的新政,以为新政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大大超越了原先的初衷,认为在1898至1910年的12年间,晚清的思想和体制的都有着显著的发展,但是离开日本的主动参与,中国的发展进程就会减缓。
就像作者在第一章中所说,中日关系在这期间“是如此富有成效和相对的和谐,堪称‘黄金十年’”(本书5页)。
作者对于晚清在新政革命中着重倚赖日本的原因,以及日本当时竭力帮助晚清新政的动机,虽然有所陈述,但是没有深刻探究。
在诠释了“黄金十年”和“新政革命”两个基本概念之后,作者依次在第二、三章中简要论述1897年和1898年两年间日本鼓励、支持中国人的改革运动,虽然本质目的是为了使中国依赖于日本,但日本表面上着重强调中日两国的相同利益,大肆借助军事策略和非军事策略向中国鼓吹善意的和共同抵制西方侵略的合作愿望。
作者接着从教育和知识传播角度进行论证,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学生到日本学习的多种动因和他们就读的学校,日本教习和教育顾问来华的原因和状态,以及由日译书籍所带来的文化和思想对晚清变革的意义。
关于清末留日运动的缘由,正如张之洞所说,日本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相近,加之路途近,花费少,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留学生。
他们进入到日本原有或针对中国人而新办的各类学校,接受系统化的近代科学知识和训练。
留日学生在三个方面对晚清时局的发展有着显著意义,大量现代教科书的翻译和编写,全新词汇和概念的引入,以及新型教育的参与和创建。
第五章讨论在中国的日本教习和顾问,以及日本人在中国开设的语言、师范等类别学校。
日本教习更多地超过早先的西方人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重要原因是晚清对基督教的反感或排斥,对有着传教士身份的西方教师心存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人在中国展开教育工作,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就难以直接传播到中国。
作者在第六章提及翻译和现代词汇问题。
英译书籍在1899年之前占汉译书籍的半壁江山,但是传播和影响都很有限,在1900年之后,日译书籍逐渐成为主流,被广泛地阅读和传播。
作者引用汪向荣的话表明,当时国内学校的教科书绝大多数是由日文翻译而来。
随着大量来自日本的自然和社会科学书籍的翻译传播,一些崭新的词汇和现代的文化或思想理念进入中国,最终对晚清新政产生间接的影响和作用。
作者在第三编逐次研究日本在晚清教育、军事现代化、警察及监狱系统和律法与宪政改革改革等文教及军政诸多方面的行为,具体和系统地分析论证日本对晚清新政的直接作用。
第七章研讨晚清在废除科举后基于“同文”和“体用”的原因,不是学习西方的教育体系,而是学习和模仿日本的教育体系,大量沿袭日本的教育章程和体制,大规模地采用源自日本或留日学生编写的教科书。
第八章研讨日本与晚清军事现代化的关系,日本通过派遣军事教官和顾问,培训留学生和军官,把日本军制、条例和操典等军事模式引入中国,开始了晚清军事现代化的进程。
第九章研讨晚清依照日本模式建立的新式警察和监狱系统。
日本不但在国内为留日学生提供警务训练,还直接在中国主导警察的教育和训练。
袁世凯就是由于得到日本顾问的支持,在直隶建立了新的近代警察系统。
小河滋次郎等日本顾问帮助制定监狱系统的法律,并且为近代性质的监狱设计蓝图。
作者引用林明德的观点,当时所有的监政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受过日式教育。
日本对晚清警政的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在日本顾问的帮助下,清朝的法律修订馆新编了民法、商法和刑法等,这些法律很大程度上仿照了日本的同类法律。
日本在晚清宪政改革问题上倾注力量,清政府为了
维持君主统治,也热衷于制定一部日本式的宪法,同时还制定了一个立宪时间表。
宪政改革作为“新政”最重要的一环,其中也可看到日本的身影。
作者通过以上的详细分析,将日本对晚清新政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提炼出五个关键点。
第一点,日本的示范作用。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逐渐完成现代革命,渐进地将现代西方之“用”与旧时儒学之“体”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国接受西方思想和体制树立典型,为清末新政改革提供了成功范例。
第二点,“门户开放”的一课。
出于利己或利他的原因,日本不但帮助中国训练军事、教育和政府行政人员,而且对来日本的中国人,日本从政府到民间人事都给予多方面的援助和接待。
第三点,人才的输出。
日本为晚清新政改革提供了大量受过高素质训练、极富经验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中有些是受到中国丰厚待遇的诱惑,也有些是因明治维新成功所造就的民族优越感,其中更有国家利益的考量。
第四,新的日本词汇。
在作者看来,新政时期如果没有众多现代日本词汇的输入,中国任何新思想的产生和改革的努力,都可能会因为词汇的歧义和思想的差异而成泡影。
此前,无论是从林则徐、魏源和严复,还是西方传教士,都曾经试图把西方概念和词汇精准地引入中国,可惜均未成功。
第五,新的文化和新的思想。
由于日本对晚清教育的纵深渗透,大量的西方著作通过日本进入中国,日本教科书以及学术、思想、文学等书籍被译成中文,引发了1911年后的“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在思想方面迅速进入现代。
作者的研究,主要从正面揭示了日本在晚清新政改革中所起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启发我们从新的角度
重审近代中日两国的外交关系,作者提及的新政革命的概念具有十足的新意和启发性。
令人遗憾的是,该书的一些观点或看法过于片面或偏激,让人难以全部赞同。
日本学者平野健一郎眼中的“彼此共同利用”的时代,被作者视为“黄金十年”(本书25页)。
作者片面地谈论日本在晚清新政改革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漠视日本其中的控制意图和中日两国在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分歧,也没有考察其他西方列强对晚清的干涉,有失全面与公正。
作者虽然也注意到,“总而言之,在1898年末至1899年初,日本为了自利的原因,积极寻求扩大对中国的帮助”(本书37页),学者汪向荣认为“日本要对中国新的教育系统取得帝国主义式的控制”(本书103页),训练中国警察的川岛浪速就曾经肩负侦察中国海防的任务(本书165页),日本教习和顾问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在国家层面上说,是出于国家自身利益的计算及启发”(本书195页),等等。
但是作者在考量日本在晚清新政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时,总是忘记这样一些论据,得出一些有失偏颇或错误的判断。
此时看不到研究的客观性,只能读到如美国新保守派史家一样的“和谐论”(注3)。
本书从日本在晚清新政改革中所起的作用角度,侧面研究晚清新政。
“学术的研究,贵在坚持中立性原则,客观地科学地阐明历史事变的原因”(注4)。
通读全书后,感觉作者具有科学负责的态度和西方史学式的“客观性”,引文丰富详实,分析深刻。
出于对“黄金”一词的解读,觉得所谓“黄金十年”,用来定义中日两国当时的关系显得夸张,用来形容彼时中日文化的交流广度和深度更为妥当。
注解:
1.见《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序言第2页【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第3版
2.“理解近代中国在学术上的主要障碍,是对革命的定义规限得太狭窄,……正如汤玛斯·库恩(Thomas Kuhn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Revolutions)中指出,革命可能悄悄地进行,令人感觉不到,从农业、商业、经济革命。
扩展到思想、科学、技术.革命,以至政治、社会甚而性革命。
就中国而论,晚清时期不仅有推翻政府的政治革命,而且有更具深远影响的思想和体制的转变”(本书导言)。
由此可见,借助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历史是西方史学的一个特点。
3.“纵观美国史学的发展,可以发现史家与社会现实政治的密切的关联性,……如美国新保守派史家用‘和谐论’和谐论对美国历史进行了重构……”见《西方史学史》第273页张广智主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第11页朱宗震著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