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家的序和跋》
《家》的序和跋(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家》的序和跋(语文版九年级必修)9、《家》的序和跋一、基础知识归纳1、生字注音组词吐露(lù)说教(shuō)目睹(dǔ)妥当(tuǒ)累赘(zhuì)2、多音字多音字是难点,为了方便掌握,可将一个字的多个读音编入一句有趣的话中来辨识、记忆,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魔爪zhuǎ 说教shuō爪牙zhǎo 说服shuì累赘lěi劳累lèi积累lěi3、辨形跋涉跋山涉水序跋跋文跋语点拨拨发拨款拨乱反正煞费苦心凶神恶煞累赘赘述赘言赘词熬粥熬药煎熬熬夜4、关于序跋的体裁常识序这种体裁,一般放在一部书的开头,对全书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作一个简要的概述,意在引导读者有针对性的阅读。
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
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
最初书、文只有序。
自从序固定在书、文的前边以后,作者如果还有要说的话,或者别人要把心得、意见、考证等内容写上去,就写在书、文之后,称为后叙、后记,到了宋代,就把这种文章称为跋。
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
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再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洁有力,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5、解说标题“《家》的序和跋”包括序和跋两个部分。
巴金在文中简要介绍了创作小说的动机,他说:《家》是我自己喜欢的作品。
我自己就是在那样的家庭里长大的,我如实地描写了我的祖父和我的大哥——一个“我说了算”的专制家长和一个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还有一些钩心斗角、互相倾轧、损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我的长辈们,还有那些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还有受苦、受压迫的“奴隶”们。
我写这小说,仿佛挖开了我们家的坟墓,我读这小说,仍然受到爱与憎烈火的煎熬。
我明白青春是美丽的,我不愿意做一个任人宰割的牺牲品。
我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了“我控诉”。
我写完了《家》和它的续篇《春》和《秋》,我才完全摆脱了过去黑暗时代的阴影。
6、课前背诵[原作]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家》的序和跋课件 语文语文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二部分(5),阐明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正因为对生活有 了积极的认识,作者便毫不犹豫地加入生活的激流中去。在 生活中,他是一位在激流中搏斗(bódòu)的战士。
第三部分(6—7),讲述自己以文学(wénxué)为武器,对生活 的抗争。“我还要征服生活”——这便是作者“搏斗”的过 程和“搏斗”的决心。
他走上了一条当年许多青年们走的道路——用文学来展 示生活,激励人们前进,这就是他写作《家》乃至(nǎizhì)《激
流三部曲》的动机。
12/12/2021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5.《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联
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lǐjiě)和对待 生活的。
12/12/2021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拓展(tuò zhǎn) 延伸
我们心中总有一段等待倾诉的情感,那 是激荡在自己胸中的波涛,时刻拍打着自 己的心扉(xīnfēi),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段 文字,抒发自己心中的激情。
12/12/2021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9 《家》的序和跋。3.理解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轨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跋”放在书的 正文后面,主要叙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3.由此,你可以看出早年的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
搏斗的激情和勇气,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
(3)“跋”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揭露、控诉 旧制度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12/12/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思考 讨论 (sīkǎo)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 这本小说。”谈谈(tán tán)你的看法?
语文版九下家的序和跋教案4篇

《家》的序和跋Ⅰ. 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扉(fēi):门扇:如:柴扉。
诅(zǔ):1.诅咒。
本文取此义。
2.盟誓;发誓。
删(shān):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
赘(zhuì):1.多余的;无用的。
如:累赘。
2.男女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的成员。
如:招赘。
二、词语识记激流:湍急的水流。
魔爪:比喻凶恶的势力。
诅咒:原指祈祷鬼神降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序跋:序文和跋文。
序文: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
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
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url]、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
三、预习效果反馈1.《家》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2.《〈家〉的序和跋》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3.“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
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
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
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
”从这句话中,你悟到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思想?4.“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这句话告诉了你什么信息?Ⅱ.课堂跟讲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
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但是我并不,并不。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中间。
2.文学常识:(1)《家》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原名,祖籍,1904年生于。
(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爱情三部曲是、、。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二)段落层次《跋》1.第1段:交代我写《家》的原因2.第2段:交代了因为自己年轻,而没有明确地给读者指出一条路3.第3段:交代了放弃重写《家》的原因4.第4、5段:表达对青春的赞美。
(三)写作特点表达方式:本文没有曲折的故事,大篇幅的叙述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家》的序和跋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9.《家》的序和跋课堂检测谈生命冰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 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
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初三语文复习第3单元 9.《家》的序和跋 优质课件(语文版九下)

结合文章的观点补充论据
要求补充论据的试题在议论文阅读考查中已经频频出现,补
充论据要注意三个问题:①看清楚要补充的论据类型是道理论据
还是事实论据,所补充的论据要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②如果要 求补充事实论据,必须使用概述的方法,将笔墨集中在能够证明 观点的主要情节上。可举名人事例,使论据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人物、事件,切忌张冠
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 (4)控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者做出法律的或舆论的制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累赘 (5)________:①(文字)不简洁。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③ 使人感到多余、麻烦的事物。
【我的回答】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
充满力量、无可阻挡的;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
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服”。
(2)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 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 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要点提示】此题旨在让同学们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阅读 “跋”的第 1 段,从中分析归纳即可。
要点 2 整体感知 (1)《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联
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要点提示】此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是 鉴于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 的目的。当然,这也是理解“序”和《家》的一把钥匙。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家的序和跋课件 语文版.pptx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 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 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55
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 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 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 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 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56
第四部分(4)
《 家 》 对 “ 我 ” 的 影响
57
跋
交代写作原因 冷静分析《家》的不足 交代放弃重写《家》的原因 《家》对“我”的影响
17
如果不改变人们的封 建思想,那会造成更 多的悲剧,所以需要 我们去和生活“搏斗”。
18
引用罗曼.罗兰的“为 的是来征服它。”这句 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 么作用 ?
19
表明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不 是一个生活的悲观论者,也 不是一个旁观者,他是在生 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20
第一部分(1——2) 引 用 名 人 名 言 , 表 明 自 己的生活态度:生活不 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21
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 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 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 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
22
我 无 论 在 什 么 地 方 总 看
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
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
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
58
32
第三部分(6——7)
用 文 学 展 现 生 活 , 与黑暗“搏斗”。
33
对这个时期的巴金 的评价 一个激流中的战士,又 表现出对前途的迷茫。
34
《 家 》 的 “ 序 ” 是 作 为 《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 表的,说说作者是怎样理 解和对待生活的。
35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 永不停止的;是有爱,有恨, 有欢乐,也有痛苦的。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家》的序和跋课件语文版

• 4、我们可以从序文中看到他用什么去同黑暗搏斗 吗? 用文学来展示生活,激励人们前进。这也是他 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动机。
5、你对这个时期的巴金是如何评价的?
一个激流中的战士。但由于当时思想的 局限,文中也表现出前途的朦胧和迷惘。
1、请找出《序》的中心句
巴金
作者简介
巴金,我国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 《家》、《春》、 《秋》,和“爱情的三 部曲”《雾》、《雨》、 《电》等。
《家》的故事:
1931年2月,巴金发表长篇小说《家》,是作者“激流三 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作者以自己 的家庭为素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 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小说环绕高家长房觉新、觉民、 觉慧三兄弟的爱情,展开了高公馆内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 封建专制统治势力对青年一代的迫害和新旧两种思想斗争 的描写。觉新本是个有理想的聪慧青年,因高老太爷想早 抱重孙,让他成婚。觉新本与表妹梅芬恋爱,由于姨蚂反 对,加上两人八字不合,不能相配。由父亲用抓阄办法决 定,与不相识的瑞珏成婚。三方陷入痛苦之中。不久梅芬 抑郁而死。觉民、觉慧比大哥接受更多的新思想,更具有 反抗精神。觉民不服从高老大爷的指婚命令逃婚在外,与 志同道合的表妹琴自由恋爱,取得胜利。
“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 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的图画,让读者 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2、《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 曲〉的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 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 的。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 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 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 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 “搏斗”,是“征服”。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家》的序和跋

“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 发表的,“序”中充满激情,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反映 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跋”写于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比写 “序”晚了22年。在“跋”中,作者交代了创作《家》的意 图和不足之处,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和思想上的提高。
7
12
既然巴金是一个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战士,那么我们可以从 他的这篇序文中看到他用什么去同黑暗搏斗?
他走上了一条当年许多进步青年走的道路——用文学来 展示生活,激励人们前进,这就是他写作《家》乃至 《激流三部曲》的动机。
13
1.你从作者早年的这篇序文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巴金?你 对这个时期的巴金又是如何评价的? 巴金是一个激流中的战士。但由于当时思想的局限,作 者在文中也表现了对前途的朦胧和迷惘。
第三单元
9 《家》的序和跋
1
2
3
4
⒈了解序和跋的文体特点,领会它的导读作用。 ⒉体会自写序、跋和为别人写序、跋的不同特点。 ⒊了解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轨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5
巴金,现代作家。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1927年初写成处女作中 篇小说《灭亡》,始用巴金笔名。从 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 《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 《萌芽》《新生》《爱情三部曲》等 中长篇小说,出版《复仇》《将军》 《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 集记》《忆》《短简》等文集。
8
一、读一读
魔爪﹒(zhǎo ) 说﹒教(shuō) 摧残﹒( cán ) 掩饰﹒( shì )
吐﹒露( lù )
妥﹒当( tuǒ )
爱﹒怜( lián )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9《家》的序和跋课件 语文版1

“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 墓。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作用?
比喻,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作坟墓,生 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这些东西已埋葬在 自己的内心深处;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 一些惨痛的记忆。
序
生活像激流动荡,要征服 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为了控诉垂死的制度而写
做生活激流中 搏斗的勇士
跋
太重视个人爱憎没有指明道路 美丽的青春是鼓舞“我”的源泉
冷静的思考 思想的提高
《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 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 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 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 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 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 “搏斗”,是“征服”。
“跋” 的中心句是哪句?
中心句:
“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过“冷 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这是 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 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为什么作者始 终记住这句话呢? 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 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 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9. 《家》的序和跋
巴金
序:
放在书的正文之前的是“序”,主要是说明书 的内容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请别人写的称“代 序”,作者自写的称“自序”。
跋:
放在书的正文后面的是“跋”,主要叙述书的 内容或作补充说明。“跋”实际上就是“后序”, 一般都由该书作者自己撰写。
巴金(1904~2005),现、 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 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 等。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中的《家》, 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 天》《砂丁》《爱情的三部曲》 (《雾》《雨》《电》)等中 长篇小说。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9《家》的序和跋省优获奖教案(1)语文版

《家》的序和跋Ⅰ.课外古诗背诵【原文】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①。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造绿窗纱。
【注释】①阑干:纵横的样子,夜深之象。
南斗:二十八宿之一,在北斗之南,有六星。
【赏析】这首诗抒写对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感受,清新而有情致。
在月色明亮的深夜,天上的北斗七星纵横,南斗六星闪烁。
今天晚上,偏偏感觉到春气渐暖,外边的虫声透过绿窗纱传进了屋中。
诗人对自然界物候变化的感受细致入微,构思新颖别致,描写清丽细腻。
Ⅱ.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扉(fēi):门扇:如:柴扉。
诅(zǔ):1.诅咒。
本文取此义。
2.盟誓;发誓。
删(shān):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
赘(zhuì):1.多余的;无用的。
如:累赘。
2.男女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的成员。
如:招赘。
二、词语识记激流:湍急的水流。
魔爪:比喻凶恶的势力。
诅咒:原指祈祷鬼神降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序跋:序文和跋文。
序文: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
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
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
三、预习效果反馈1.《家》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2.《〈家〉的序和跋》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3.“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
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
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
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
”从这句话中,你悟到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思想?4.“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这句话告诉了你什么信息?Ⅲ.课堂跟讲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
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我的周围是无边的,但是我并不,并不。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中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29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 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为什么作者 始终记住这句话呢?
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 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 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 的源泉。
2020/7/29
2020/7/292020/7/29来自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 家
序
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
做生活激流中 搏斗的勇士
》
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的
序
为了控诉垂死的制度而写
和 跋
跋 太重视个人爱憎没有指明道路
冷静的思考 思想的提高
美丽的青春是鼓舞“我”的源泉
2020/7/29
《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 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 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家》的创作意图: 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
“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 “《家》已经经历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2020/7/29
“跋” 的中心句是哪句?
中心句: “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 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 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 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 “搏斗”,是“征服”。
2020/7/29
请找出《序》的中心句 “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
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的图画,让读者
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家的序和跋》
序: 放在书的正文之前的是“序”,主要是
说明书的内容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请别人 写的称“代序”,作者自写的称“自序”。
跋: 放在书的正文后面的是“跋”,主要叙
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跋”实际上就 是“后序”,一般都由该书作者自己撰写。
2020/7/29
2020/7/29
2020/7/29
1:可以重写,因为随着作者思想认 识的提高,新的作品会有一个更为明 确的主题,回忆年轻时的生活会多一 份冷静的思考和怀恋的韵味。总之, 如果重写,或许会有一篇内容更充实、 结构更完整的《家》来。
2020/7/29
2:不能重写,巴金先生是明智的,尽管 二十余年后看到了作品的年轻幼稚,主题 十分鲜明,但作者年轻时的激情、鲜明的 时代特色,是只有那个时代才具有的,是 二十余年后的作者所不具备的,若再重写 往往会写出一部得不偿失的作品,“《家》 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还是“保留着 它的本来面目”好。
过渡 “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 悲观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 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2020/7/29
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 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 来。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 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这句话, 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2020/7/29
引用罗曼.罗兰的“为的是来征 服它。”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 什么作用 ?
表明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 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们强烈 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个生活的悲 观论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他是 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2020/7/29
“事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在文中起 什么作用 ?
巴金(1904--2005)现、当代 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 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 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 《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 芽》(《雪》)、《新生》、《爱情 的三部曲》(《雾》、《雨》、 《电》)等中长篇小说, 出版了《复仇》、《将军》, 《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 集记》、《忆》以及随笔集《随想录》 五集。
“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 用?
比喻,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作 坟墓,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 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 的记忆。
2020/7/29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 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