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世纪办公楼空调设计【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办公楼节能空调系统的构建分析论文

办公楼节能空调系统的构建分析论文

办公楼节能空调系统的构建分析论文0引言能源危机一直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关注的话题,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节能减排,根据调查,建筑能耗在整个社会所产生的能耗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例如,2007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即已经约占当年社会总能耗的23%[1],并且其增长速率有增无减。

而在建筑能耗中,空调系统所产生的能耗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平均能够达到40%,有的甚至高达70%[2].在各种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能耗中,办公建筑所占的比重很大[3].在绿色建筑成为开发商、研究者研究热门的今天,研究如何保证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空调系统组成,改变空调系统的设计理念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舒适性空调参数设定空气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是3个影响室内热舒适性的主要方面,三者相互作用、影响,每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人员在室内的舒适感觉。

2013年,兰芳、万建武等人以广州某办公建筑为例,采用PMV - PPD指标[4]进行计算,并分析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流速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发现随着设定温度的提高能耗下降并呈线性关系,温度平均每升高1 ℃,空调能耗减少5. 3%,能耗随着室内的相对湿度升高而减小,相对湿度每上升10%,空调能耗减少5. 8%,建筑能耗减少2. 1%.在夏季制冷条件下,室内温度每升高1 ℃能耗降低10%.冬季制热条件下,温度每降低1 ℃能耗可降低8%.[5]2014年,文杰通过依据PM V指标对空调的热湿参数进行了最优化调整和组合,在保持室内风速v = 0. 1 m /s,平均敷设温度tr = 26 ℃的情况下,PM V = 0时,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围护结构传热增加新风符合减少,房间总负荷减少。

空气温度每变化1 ℃,房间负荷平均变化4. 3%,而相对湿度每变化10%,房间负荷约平均变化2. 1%[6].李莉分析影响居室环境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基于PMV - PPD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家居环境标准和空调参数的节能控制,得出结论,在居室内的空调参数的设定在保证热舒适的条件下,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应充分考虑居住建筑及居室人的状态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人体舒适的影响作出设定。

办公楼设计参考文献

办公楼设计参考文献

办公楼设计摘要:本设计内容为办公楼设计。

本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筑部分,总平面设计,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

主要解决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立面设计。

第二部分为结构设计,确定梁、板、柱的截面尺寸。

在主体建筑部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榀框架进行手工计算,计算柱的抗侧刚度,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并与水平力进行内力组合;由内力组合得出的结构各构件的最不利内力,对结构各构件进行截面和配筋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及场地地质条件确定采用独立基础,进行基础设计。

关键词:结构,框架,内力组合the Office Building DesignAbstract: The content of design is the office building.The design consists of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truction of the plane, elevation and profile design. The main building to solve the plane layout and design of legislation.The second part is divided into structural design, set beams, plates, in the section size.The fram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in architecture, will be calculated by the calculation of hand. Calculate under earthquake level of internal forces; calculated under vertical load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forces and internal forces and the level of a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combination drawn from the structure The most disadvantaged members of the internal forces,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nent sections and reinforcement design, structure and venues under constructi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set by pile foundation and framework for a Pin pile foundation design.key words: structure, fram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商业写字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5700字(论文)】

【《商业写字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5700字(论文)】

商业写字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1、前言 (2)2、建筑暖通空调设计项目概述 (2)2.1项目概述 (2)2.2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3)3、商业写字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4)2.1负荷计算的分析 (4)3.2设备选型的分析 (5)3.2.1新风机组的选型 (5)3.2.2风机盘管的选型 (5)3.2.3加压送风机的选型 (5)3.3冷热源系统设计 (6)3.3.1冷源 (6)3.3.2热源 (6)3.4空调系统设计 (6)3.1.1.......................................................................................................4. 1供暖系统63.1.2空调水系统设计 (7)3.1.3空调风系统设计 (7)3.1.4防排烟系统设计 (7)3.1.5消声及减震减噪 (8)3.1.6....................................................................................................... 4. 6排风热回收系统的分析. (8)4、空调系统施工工艺控制 (9)3.1.7 (1)空调设备的安装 (9)4.2管道安装 (9)4.3冷媒管道安装 (10)4.4风口安装施工 (10)4.5保温施工技术 (10)4.6风机安装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1、前言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国际性的产业,其相关工作包括系统的运行、保养、设计及架构、设备制造商及业务、研究以及教育推广。

暖通空调方案设计是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如何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空调系统耗能方式,如何充分有效的用能,如何提高建筑用能的效率,如何合理设计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室外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每一个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工程师的任务,而这些首先应该在设计方案中得到体现,解决好源头问题。

办公楼空调系统方案分析与设计

办公楼空调系统方案分析与设计

办公楼空调系统方案分析与设计摘要:文中设计了办公楼空调系统,首先对该办公楼建筑空间予以分析,之后对冷热源系统进行方案比较,选择冷水机组供冷空调系统;最后对空调系统方案的比较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关键词:暖通空调, 冷热源系统,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the offic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irst of the office building space to analysis, cold and heat source system after the plans is, chooses water chillers cool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last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e scheme is choosing fan coil system.Key Words: hvac, cold and heat source system, fan coil system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室内环境的舒适性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暖通空调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对设计人员设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来高。

1.办公楼建筑空间分析此设计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

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9m。

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

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

2. 冷热源选择:2.1选择冷热源系统的基本原则:1)空气调节人工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和供热、换热设备。

热源应优先采用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夏热冬冷、干旱缺水地区的中小建筑可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埋管式地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全年进行空气调节,且各房间区域负荷特性相差较大,需要长时间向建筑物供热和供冷时,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供冷、供热;2)需设空气调节的商业建筑或公共建筑群,有条件时宜采用热、电、冷联产系统或集中设置供冷、供热站;3)电动压缩式机组台数及单机制冷量的选择,应满足空气调节负荷变化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一般不宜少于两台;当小型工程仅设一台时,应选调节性能优良的机型;2.2冷热源系统方案的比较2.2.1 冷源比较根据冷热源系统设计原则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拟定冷源系统方案,对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具体比较如下:方案一:热泵冷热水机组供冷。

办公大楼空调设计要点

办公大楼空调设计要点

办公大楼空调设计要点随着现代办公环境的不断发展,办公大楼空调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空调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办公室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下面将介绍办公大楼空调设计的要点。

1. 办公大楼空调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空调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办公大楼的使用面积、人员数量、房间布局、每个房间的功能需求等。

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合适的空调系统类型,如中央空调系统、分体空调系统或多联机空调系统。

2. 空调系统的能效设计能源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选择高效能的设备,如能耗低、制冷效果好的空调机组。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节能措施,如使用智能控制系统、设置定时开关机功能等。

3. 空调系统的送风设计办公室的送风设计直接影响到空气的流通和舒适度。

首先,应确保送风量足够,能够满足每个房间的需要。

其次,要合理设置送风口的位置,避免直接对人吹风或造成不必要的温度差异。

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风向可调的送风口,以满足不同房间的送风需求。

4. 空调系统的回风设计回风设计是空调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回风设置可以提高空气的循环效率,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在设计回风系统时,应根据房间布局和使用要求,确定回风口的位置和数量。

同时,还要注意回风口与送风口之间的空气流动路径,避免产生死角。

5. 空调系统的噪音控制设计办公室的噪音对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空调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噪音控制。

选择低噪音的空调设备,并合理设置隔音措施,如使用隔音材料、合理设置隔墙等,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干扰。

6. 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一个好的空调系统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考虑到维护的便捷性,如合理设置检修口、清洗口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7. 空调系统的智能化设计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办公大楼空调系统也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

空调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空调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空调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空调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空气动力学设计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该文献介绍了中央空调系统中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空气流动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优化设计的途径。

空气处理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该文献详细介绍了空气处理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空气过滤、除湿、加湿、制冷等方面的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

该文献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选择高效的设备、合理布局和控制、优化操作等方面,并提出了可行的节能和环保措施。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文献介绍了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和工作方式,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包括控制系统的设计、网络通信协议的选用、硬件与软件的开发等方面。

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该文献从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出发,介绍了常见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阐述了空调系统的日常保养和检修,提出了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一些可能有参考价值的空调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内容,但具体的内容和选题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导师意见进行确定。

办公楼设计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办公楼设计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办公楼设计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办公楼是建筑风格的代表,具有突出的艺术表现力和个性。

目前,国内写字楼建设发展迅猛,许多现代化办公楼表现出了高度的规划、技术水平、设计思想和先进技术,在国内众多办公楼项目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

这一点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国内写字楼建筑工程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建设水平、管理水平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也应重视研究其建筑艺术、技术表现力和管理力度。

对我国当前办公楼规划设计理念进行总结和分析。

本文根据我国已建成办公楼项目中比较典型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来进行分析总结。

阐述对当前办公楼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等内容,以期为国内设计者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文章结构合理,内容全面。

有较强的理论性,论述有说服力,可供各位参考使用(此篇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一、概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办公场所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办公场所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因此现代化写字楼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

我国写字楼呈现出高度集中化、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写字楼主要功能:办公、商业、居住空间。

2.办公楼建筑特点:现代感强、建筑材料多样、高科技含量、现代感强。

3.办公楼设计与室内环境:高科技、新技术、绿色节能。

4.国外典型例子:美国芝加哥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金沙中心、日本东京总理府等。

5.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办公楼建设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办公楼群和众多配套设备齐全、配套设施完善和技术水平先进的办公楼。

同时也促进了建筑领域技术进步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二、典型建筑设计特点分析目前国内许多办公楼设计是遵循现代建筑学、经济、环境、景观等理论的发展,并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进行表现和应用。

它体现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并取得了较好的设计效果。

写字楼建设强调整体规划和风格统一,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层办公楼设计与适宜性通风技术运用【文献综述】

高层办公楼设计与适宜性通风技术运用【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建筑学高层办公楼设计与适宜性通风技术运用一、高层办公楼设计与适宜性通风技术材料来源情况: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以及现代办公对效率和效益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在大中城市,即使是一些新兴的小城市,对高层现代办公楼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同时,在各地中心商务区(CBD)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高层办公楼的设计正朝着高层化、综合性、灵活性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对办公空间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空调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能主动的控制室内环境,创造前所未有的室内舒适气候,从而使人们逐渐淡化对“自然通风”这种气候适宜性技术的应用,然而,在今天全球能源紧张、节能压力增大、空气品质 (IAO)恶化以及建筑综合征 (SBS)等发生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的气候适宜性技术。

自然通风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技术在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

空调技术的产生与成熟,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小气候,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始终控制在相对舒适的范围内。

但空调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给建筑以适当的自然通风是减少使用空凋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自然通风的建筑可以降低空调耗电量.进而降低生产这些电能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量;对人体而言,自然通风可减少“空调病”和各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进行了国内外资料的分析和研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同时在很多方面也受到了不少的启发。

二、高层办公楼设计与适宜性通风技术研究历史、现状2.1历史进程中的高层办公楼设计余森、顾红男所著“节能条件下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理念新趋势”回顾了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了未来高层办公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高层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有两种: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和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

建筑空调系统论述【文献综述】

建筑空调系统论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空调系统论述[前言] 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简称空调)的意义在于“使空气达到岁要求的状态”或“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

据此,一个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一般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及工艺性生产过程的要求。

现代技术发展有时还要求对空气的压力、成分、气味及噪声等进行控制及调节。

由此可见,采用技术手段创造并满足一定要求的空气环境,乃是空气调节的任务。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

根据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来设计经济合理的空调系统是我们研究与讨论的主题,其中也主要围绕着节能这一块内容。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所组成,根据需要,它能组成许多不同形式的系统。

在工程上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的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初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等许多方面的因素,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因此要研究一下空调系统的分类。

[主题]1.如何划分空调系统根据《空气调节》一书,其中有涉及说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根据空气调节房间的使用特点,并考虑系统运行及调节的灵活和经济性,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一般空气调节系统不宜过大。

空气调节系统可按下列条件划分:(a) 空调房间的设计参数(主要是温度、湿度等)接近,使用时间接近时,宜划分为同一系统。

同一系统的个空气调节房间尽可能接近。

(b) 空气调节房间的瞬时负荷变化差异较大时,应分设系统。

可根据空气调节房间的朝向划分系统。

同一时间内分别需要供热和供冷的房间,宜分别划分系统。

(c) 空气调节房间所需新风量占送风量的比例相差悬殊时,可按比例相近者分设系统。

(d) 有消声要求的房间不宜与无消声要求的房间划分为同一系统,如必须划分为同一系统时,应作局部处理。

建筑空调系统论述【文献综述】

建筑空调系统论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空调系统论述[前言] 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简称空调)的意义在于“使空气达到岁要求的状态”或“使空气处于正常状态”。

据此,一个内部受控的空气环境,一般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及工艺性生产过程的要求。

现代技术发展有时还要求对空气的压力、成分、气味及噪声等进行控制及调节。

由此可见,采用技术手段创造并满足一定要求的空气环境,乃是空气调节的任务。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

根据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来设计经济合理的空调系统是我们研究与讨论的主题,其中也主要围绕着节能这一块内容。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所组成,根据需要,它能组成许多不同形式的系统。

在工程上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的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初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等许多方面的因素,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因此要研究一下空调系统的分类。

[主题]1.如何划分空调系统根据《空气调节》一书,其中有涉及说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根据空气调节房间的使用特点,并考虑系统运行及调节的灵活和经济性,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一般空气调节系统不宜过大。

空气调节系统可按下列条件划分:(a) 空调房间的设计参数(主要是温度、湿度等)接近,使用时间接近时,宜划分为同一系统。

同一系统的个空气调节房间尽可能接近。

(b) 空气调节房间的瞬时负荷变化差异较大时,应分设系统。

可根据空气调节房间的朝向划分系统。

同一时间内分别需要供热和供冷的房间,宜分别划分系统。

(c) 空气调节房间所需新风量占送风量的比例相差悬殊时,可按比例相近者分设系统。

(d) 有消声要求的房间不宜与无消声要求的房间划分为同一系统,如必须划分为同一系统时,应作局部处理。

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设计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办公建筑通常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建筑群,要考虑人员数量众多、房间类型不一、面积不同等因素,因此,空调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原则1. 环保:以节能、环保为原则,融入可再生能源,提高空气品质。

2. 舒适:要注重空气质量、温度满足人体心理舒适度。

3. 灵活性:不同房间类型、面积大小类型的房间可灵活选择不同的空调设备,以满足不同需求。

4. 经济性:要选择合适的设备规格,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二、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的形式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中央空调和分体空调两种形式。

1. 中央空调中央空调是指通过中央机组产生空调,通过管道送到各个区域,温度统一稳定。

它包括空调机组、管道、冷却水塔等几个部分。

中央空调的使用有几个显著优点:一是空调设备可以集中安装在一处进行控制和管理,二是大型机组安装过程中的噪音影响小,三是大型中央空调可以达到更高的节能效果,但是中央空调需要考虑污水、冷凝水的排放,以及冷却塔冷却水的卫生问题。

2. 分体空调分体空调是指室内外分别安装一台小型空调,通过制冷剂管道联程使用。

分体空调的使用也有一些显著优势:一是灵活性强,二是试用面积小,三是空调设备价格低,但是分体空调的缺点是机组噪音比较大,气温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三、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工程的设计参数1. 设计冷量设计冷量是整个空调系统能消耗的热量,其大小与室内外气温差、室内人员密度和热量产生率有关。

因此,在确定设计冷量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自身的热量负荷和安装设备的需要。

2. 空气循环体换气量换气量指的是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交换量。

空气流通可以让室内空气新鲜度得到保证,防止室内空气污染。

因此,在设计空气循环系统时,应考虑到所需换气量,选定适当的送风设备,以满足整个建筑内部的空气需求。

3. 管道尺寸和材料管道尺寸和材料的选择可以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成本。

办公楼设计[文献综述]

办公楼设计[文献综述]

嘉兴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慈溪市先锋电器公司办公楼设计专业班级:土木101 学生姓名:陈利威学号: 201051395126 一.前言部分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针对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的建筑结构设计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

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

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二、主题部分本文针对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的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如下。

1. 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的结构设计基础首先,针对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的结构设计要合理使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在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包含基础设计中的各个方面的数据,各项数据要相互匹配,并且使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时要与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相结合,在充分了解现场施工情况的前提下,分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本施工地段的适应性。

其次,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的结构设计要以承载力和变形情况为前提,选用的地基材料尽量选择经济性高的天然地基材料。

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的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应充分考虑土层的力学性质,以及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等方面。

最后,多层混凝土办公楼的结构设计一般是独立或条形基础的。

一般情况下,先由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来确定地基的尺寸,再对基础截面的设计进行验算。

在计算之后,进行基础地基截面的设计工作,这时要选用地基净反力的计算方法。

空调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空调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空调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空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家电,空调的运作原理和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综述一些相关的毕业设计文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空调的运作原理和技术
通过对空调的运作原理和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空调的性能和优化空调的设计。

文献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空调运作原理和技术的研究,例如:变频空调的控制策略、基于热泵技术的空调系统、传统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等等。

2. 空调的节能设计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的节能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文献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空调节能设计的研究,例如:基于数学模型的空调节能控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空调设计、太阳能空调的设计等等。

3. 空调的控制系统设计
空调的控制系统是空调的关键组成部分,控制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着空调的性能和效率。

文献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例如:基于模糊控制的空调控制、基于PLC控制的空调控制、基于PID控制的空调控制等等。

4. 空调的设计与制造
空调的设计和制造是空调行业的核心部分,设计与制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空调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文献中提到了很多关于空调设计与
制造的研究,例如:基于CAD技术的空调设计、空调的结构模拟与优化、空调的制造工艺等等。

综上所述,空调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家电,其运作原理和技术、节能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以及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研究都至关重要。

这些研究为空调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办公大楼空调设计要点

办公大楼空调设计要点

办公大楼空调设计要点随着现代办公环境的发展,办公大楼空调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设备。

它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还能够提高办公效率。

然而,办公大楼空调设计并非简单的安装一台空调设备,而是需要考虑一系列的要点。

本文将就办公大楼空调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

办公大楼空调的设计要考虑到室内外温差。

办公大楼通常有较多的人员和设备,容易产生较高的热量。

因此,空调系统应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室内外温差在适宜的范围内。

同时,还应考虑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合理调整空调设备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以满足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需求。

办公大楼空调的设计要考虑到室内空气质量。

在办公大楼内,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容易产生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

因此,空调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新风功能,能够及时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并引入新鲜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

此外,还应考虑到过滤系统的设计,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办公大楼空调的设计要考虑到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办公大楼通常是大型建筑,空调设备的能耗较高。

因此,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采用节能型的空调设备和控制系统,合理安排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温度设定,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还应考虑到空调设备的噪音控制,避免对办公人员产生干扰和影响工作效率。

办公大楼空调的设计还要考虑到空调设备的布局和管道的设计。

办公大楼通常有多层楼,空调设备的布局应合理,能够满足不同楼层和房间的需求。

同时,还应注意管道的设计,确保空调设备与房间之间的连接畅通,减少能量的损耗和传输的阻力。

办公大楼空调的设计要考虑到维护和保养的便捷性。

办公大楼空调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到设备的易维护性和保养性。

例如,合理设置检修门和通道,方便维修人员进入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另外,还应考虑到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空调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的风险。

办公大楼空调的设计要点包括考虑室内外温差、室内空气质量、能源节约和环保、设备布局和管道设计以及维护保养的便捷性。

综述办公楼空调设计要点

综述办公楼空调设计要点

综述办公楼空调设计要点0.引言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经济性比较是考虑最复杂的一个问题。

在经济性比较时首先应注意比较基准必须一致。

应采用相同的设计要求、使用情况、设备档次、能源价格、舒适状况、美观情况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保证方案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空调系统是否采用自动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经技术经济性比较来确定。

对于大型空调系统和需要经常调节控制的设备较多的工程,宜采用自动控制,以减少操作管理的工作量。

但自动控制系统应尽可能简化,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对于只有季节转换时才操作的阀门不宜采用自动控制。

对于一些各部分不同时使用的建筑物或各部分出租给不同使用单位的商业建筑,系统设置应考虑分别管理控制和运行费用分别统计交纳的要求。

1.项目概况本项目主要包括主楼、附楼及两层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53295m2,建筑高度96m。

主楼地上24层,地下2层,其中地上部分1~15层为办公楼,16~23层为培训中心,24层为接待中心。

附楼地上3层局部4层,地下2层,1层为厨房及员工餐厅,2层为营业餐厅、包间及约400人报告厅,3层为培训教室、报告厅,4层为员工活动室。

2.设计参数2.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0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5.80C;空调日平均温度:30.70C;夏季室外大气压力:95980Pa;冬季室外大气压力:97910Pa;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6m/s;冬季室外平均风速:0.9m/s。

2.2室内设计参数:方案在主副楼间设一露天花园,这不仅对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和调节室内温度与空气湿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使主副楼门厅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大片落地玻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望.沟通,使室内空间光影斑驳,富有生气,满足了人们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心理需求。

2.3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传热系数外墙:剪力墙(200mm)及填充墙(200mm空心砖)均采用80mm岩棉板做外保温,平均传热系数Km=0.534W/m2.K。

温州某大型城市综合体空调系统设计与创新_1

温州某大型城市综合体空调系统设计与创新_1

温州某大型城市综合体空调系统设计与创新发布时间:2021-09-09T06:50:05.556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2期(下)作者:钱康[导读] 大型城市综合体由于规模大、使用功能多、室内空间复杂等原因,钱康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大型城市综合体由于规模大、使用功能多、室内空间复杂等原因,对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设计要求。

本文介绍了某大型城市综合体空调系统设计,在满足业主方或运营方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取了适合本项目的设计创新措施,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又达到节约投资和节能运行双重目的,并经三年以来的实际运行验证,获得设计预期的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空调冷热源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大温差热气流模拟1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温州某大型城市综合体,功能分为商业、餐饮、娱乐、办公等。

裙楼共6层,局部8层,功能为综合性商业及餐饮,局部七、八层为影院;塔楼七层至十八层为办公用房;地下一层(部分)设有超市大卖场;地下一层、二层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等。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36489㎡,建筑面积184260.5㎡,建筑高度79.8米。

本项目建成以后,填补了温州市鹿城区10万㎡以上城市综合体的空白,满足周围三至五公里范围内消费者的吃喝玩乐的需求,提升了温州市区西片的城市形象。

2 主要设计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3 设计参数及标准3.1室外设计参数参照GB 50736-2012中温州地区气象参数选取。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空气调节 1.4℃夏季空气调节 33.8℃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 29.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3℃冬季空气调节室外相对湿度:76%3.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1]:场所夏季冬季新风量备注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m3/h.p换气次数/时办公室26~27≤6518~20≤6030大堂、走道、门厅27~28≤6516~20≤6010地下层超市26~27≤6518~20≤6019综合商业26~27≤6518~20≤6019餐饮26~27≤6518~20≤60304 空调冷、热负荷空调冷、热负荷如下:空调冷、热负荷如下:功能部位冷负荷热负荷备注KW KW地下层超市3200业主要求单冷空调一至八层裙楼商业171009405七层、八层局部七至十八层塔楼办公510031205 空调冷热源设计5.1 设计整体思路本工程规模较大、功能多、室内空间复杂,各功能区有独立使用需求,对空调系统的设计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温州世纪办公楼空调设计一、前言部分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概述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大地作为冷热源,同时又不需要抽取地下水作为传热的介质。

它不需要任何的人工热源,冬季从土壤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向土壤排热为建筑物制冷。

地源热泵以其高效、节能、舒适,而且安装施工简单、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现在己被作为一项旨在解决空调冷热源问题的新技术,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高效节能装置[1],也是在空调领域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按工作方式的不同,热泵的基本形式有压缩式,吸收式,喷射式,吸附式和化学热泵等。

而按其循环工质冷凝温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级:即常温热泵(冷凝温度<50℃),中温热泵(冷凝温度50’80℃),中高温热泵(冷凝温度80’100℃)和高温热泵(冷凝温度>100℃)[2]。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是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采用变频技术的深井水泵和空调末端风机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太阳能和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自然能,代表着节能型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的能源发展政策,缓解中国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程度,从而达到能源资源多元化的目的。

研究并推广运用这种“绿色技术”,是中国经济发展、能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在结合太阳能光伏利用与地源热泵技术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技术特点,论证了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可行性,和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充分性。

研究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运行时的控制方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系统对公共电网的零能需求。

利用仿真技术,针对地源热泵系统中的相关部件建立仿真模型,对影响各部件运行性能的各参数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主题部分2.1 国内外能源现状与对策近年来由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在满足人们对生活健康、舒适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己成为空调行业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太阳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方面的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匮乏。

中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能源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占有量仅为十分之一。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的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却很高,为发达国家的四至六倍。

在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加拿大和印度世界七大能源消费国中,只有中国的煤炭占能源消费量的72.8%以上[3]。

酸雨污染,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破坏等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中国要达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GDP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将以较高的速度继续增长,因此,中国的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将日益突出。

能否保证中国在新世纪保持经济较高速度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动力工作者责任重大。

积极制订对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已刻不容缓。

具体的对策有很多,比如:①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②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常规能源;⑨能源工业发展以电力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提高一次能源一煤炭用于发电的比重;④煤炭的清洁使用和发展洁净煤技术[4]。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发展,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减少我国冬季采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节约能源是建筑节能和暖通空调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近几年来,大中城市为改善大气环境,迫切需要减少燃煤量,大力推广使用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不仅要满足冬季采暖的要求,而且需要夏季空调降温。

如果将太阳能、地源热泵和空调系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来实现对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必将大量减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同时可极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

2.2 研究太阳能一地源热泵系统的意义建筑物消耗的能源,在我国约占全社会总耗能的46.7%,欧洲和美国约占全部能源消耗的40%,同时排放了同样比例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

如何全面提高能源效率,尽量减少对日渐枯竭的传统一次性“矿物化石”能源依赖性己成为当务之急。

在世界绿色建筑浪潮当中,直接针对建筑能耗问题提出的“零能耗建筑策略”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核心特点除了强调被动式节能设计外,将建筑能源需求转向太阳能、风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人们的建筑行为,为人、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近几年,众多“零能耗建筑”实践正由单个示范项目开始成为国家的导向性行动[6]。

随着传统能源资源的日渐紧张,能源价格的不断上调,将太阳能光一热技术、光一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与建筑有机结合,建成一个综合利用新能源的建筑(如采用太阳能光伏与地源热泵的联用技术实现夏季制冷冬季采暖,以降低建筑的耗能指标),将是太阳能一地源热泵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

将由太阳能光伏作用产生的电能作为驱动地源热泵的高品质能源,这样的热泵系统称为太阳能一地源热泵系统。

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提供建筑用能80%以上,节约能源费用82%,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80年代国际能源组织(IEA)组织1 5个国家的专家对太阳能建筑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建造综合利用太阳能示范建筑。

试验表明:太阳能建筑节能率大约在75%左右,已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7]。

2.3 太阳能光伏利用发展概况太阳能作为可利用的能源,目前主要有三大应用技术领域,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

太阳能光伏技术,即太阳能发电技术,因为其不消耗矿物燃料、无污染、价格较低、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日益成为太阳能应用的主要方向[8]。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以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光并产生电能(即发电),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到需要用电时再从蓄电池中取电。

太阳能电池板(也叫光伏板或光伏组件),本身只能发电而不能储存电能,它发出的是直流电,蓄电池进出的也是直流电。

对用电负载而言,这时可以直接给直流电器供电,也可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给交流电器供电或直接进入电网[9]。

2.4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总体结构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联合系统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自然能,代表着节能型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可以对太阳能光电和地热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空调系统。

系统通过热泵循环把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和建筑供能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太阳辐照通过硅电池的光电转换可以形成电流输出,其输出的电能经过逆变器转化成负载所需要的交流电,该交流电驱动压缩机、水泵等设备,使制冷剂在地源热泵环路中循环,将热量释放到土壤中(或从土壤中吸收热量),从而实现了对太阳辐照的光伏利用和地热的综合应用,明显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一方面通过热泵循环,以大地为热源,向建筑物提供高效稳定的热能;另一方面,光伏电池转化的电能提供给热泵利用,实现了对电网的零电力需求。

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图2-1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2.5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原理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原理如图2-2所示。

系统主要包括图中所示的光伏组件、逆变器、蓄电池组、深井水泵、循环水泵和风机等。

光伏组件是由太阳能电池组件过串、并联构成,其容量可以是数百峰瓦(Wp),也可以达到数个兆峰瓦(MWp),甚至更大。

组件可以由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或其它类型的太阳能电池组成。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所配用的光伏阵列容量往往在数百KMp至数十MWp之间,其实际大小,根据用户的需要而定。

光伏发电系统是直流系统,而水泵及风机等都为交流负载,因此需要使用逆变器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负载所需要的交流电。

水泵用于驱动工质在回路中的循环,实现热量在建筑物和土壤源之间的传输。

图2-2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原理图2.6 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控制系统为实现整个空调系统的自动运行,并能够方便的分别对地源热泵式空调子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子系统进行不同运行状态的切换,拟分别为两个子系统配备相对独立的控制系统。

2.6.1 地源热泵式空调控制系统地源热泵式空调控制系统为热泵采暖、制冷循环和测温而设计,具有自动控制热泵、循环泵和风机等功能,能够显示房间的温度、土壤源的温度和管道中水的流量。

系统应具有如下的控制功能:①房间温度可以由室内的温控开关进行设定;②当房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风机盘管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泵和热泵应自动停止运行;③能够实时显示循环管路中流体的温度、流速;④能够实时显示房间和地下土壤测温点的温度,各个循环管路的压力、流量和热量数据:⑤能够显示所有热泵机组、循环水泵及风机盘管系统的累计工作时间。

[10]系统的控制原理如图2-4所示:图2-4地源热泵式空调子系统的控制原理图2.6.2 光伏控制子系统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升压电路和逆变器,主要实现了能量的转换和传输。

控制回路主要由控制器、反馈回路、驱动等几部分组成。

控制的目的是使系统输出的交流电压幅值恒定,频率稳定,波形为正弦波。

系统的控制回路示意图如图2—5所示。

[11]图2-5光伏子系统的控制回路示意图三、总结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迄今为止还没有普遍公认的模式和规范。

本文结合当今太阳能光伏和地源热泵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将太阳能光伏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相集合的太阳能一地源热泵空调联合运行系统的设计方法。

还对太阳能一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做了概述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系统由光伏子系统产生地源热泵式空调运行所需的高品位能源,实现对常规能源的零能需求。

分别对光伏子系统和地源热泵子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并给出了控制模块结构图。

了解到:①太阳能光伏子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逆变器、蓄电池、负载等组成。

可以通过对蓄电池进行串、并联,得到需要的电压和电流。

②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是一个受室内设计参数、室内人员、设备等散热量、散湿量、围护结构性质、室外空气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太阳辐射强度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变量。

根据2007年国家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12],即分别在我国西部和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加大光伏发电的利用力度,并支持建设较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光伏发电技术在我国将会持续高速地发展。

四、参考文献[1]赵争鸣,刘建政,孙晓瑛,袁立强.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裴刚.光伏一太阳能热泵系统及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综合性能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 Ashrae.Commercial/institutional ground—source heat pump(GSHP) engineering manual[M].Atlanta:Caneta Research Inc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s Ine.[4] 康艳兵,马志永.建筑节能领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J].中国能源,2002(6):37-40[5] Ji Jie,Pei Gang,Tin.Tai Chow,Dong Jun,He Wei.Performance of Multi—functional Domestic Heat Pump System[J].Applied Energy.2005,80:307.326[6]蔡颖玲.户式中央空调的节能研究[J].制冷空调电力机械.2004(5).65—68[7] 江亿.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暖通空调,2005,35(5):30-40[8] 张正华,李陵岚,叶楚平等.有机太阳能电池与塑料太阳能电池[M].北京:化学业出版社2006[9] 严陆光,夏训诚,周凤起等.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年1月,第26卷第1期:13—24[10]徐伟等.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1]王建平,杨金付,徐晓冰.一种聚光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01).19—22[12]理博.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