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点关联词辨析
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 :辨析或修改语病语病(含解析)
![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 :辨析或修改语病语病(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a81a8f700abb68a882fb18.png)
2018年高考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查任务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典型的类型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2 词语理解与运用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02 词语理解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a8ccc302020740bf1e9b48.png)
|针对训练|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是否恰当。 【答案】×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解析】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
1.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努力贯 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
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 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 望文生义。
3.从用法上辨析 (1)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上,“爱护”适用于对下。 (2)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
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做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 在句中多充当谓语,如“真相已公开了”;也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还 可充当定语,如“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
【答案】× 【解析】 “难言之隐”的“隐” 就是“苦衷”,语义重复。
6.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 额利润。 ( √ )
7.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 【答案】×
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 【解析】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 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使用时一定要明辨对象和范围,不可张冠李戴。 [例如][2020·齐齐哈尔]演讲大赛上,参赛者们栩.栩.如.生.的演讲,赢得大家一阵 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 就像活的一样。不能形容“演讲”。
3.辨明褒贬色 词语的表现力常常来自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如若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
色彩反向的错误。 [例如][2020·营口]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 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是贬 义词,这与本句意思相反,应为“事半功倍”。
最后一套题行测答案及解析
![最后一套题行测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1b8c7c5acfa1c7aa00cc5c.png)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1.D.[解析] 本题属于做差多级数列。
相邻两项之间连续做两次差之后,得到-7,0,7,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接下来是14,再加回去得到26,所以选择D 选项。
2.D.[解析] 本题属于底指同变的幂次数列。
从右到左观察,64=43,9=32,2=21,1=10,0=0-1,1=(-1)-2,括号中应该填(-2)-3=-1/8,所以选择D 选项。
3.D.[解析] 本题属于递推数列。
26=52-(-1),5=-12-(-4),-1=(-4)2-17,则括号中应该填262-5=681,所以选择D 选项。
4.A.[解析] 本题属于分式数列。
将原数列改写为2/1.5,3/3,4/6,5/12,( ),7/48,可以看出分子是2、3、4、5、( )、7,括号中分子应为6;分母是1.5、3、6、12、( )、48,括号中分母应为24,构成等比数列,所以括号中分式是6/24=1/4,所以选择A 选项。
5.A.[解析]本题属于特殊数列。
2×7=14,7×4=28,4×8=32,8×2=16,相邻两项的乘积的尾数等于下一项,括号中应该填2×6=12,取尾数为2,所以选择A 选项。
6.B.[解析]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该等腰三角形的另一腰长只能是65厘米。
故此三角形的周长为:65×2+30=160(厘米)。
7. A.[解析] 运动会的彩旗共有四色,且颜色顺序不变,则58÷4=14…2,第58面旗的颜色为黄色。
8. A.[解析] 共有官兵:(480+1)2=441(人)。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
9. B.[解析] 原式=1296÷36-18÷36=36-0.5=35.510. D.[解析] 作答星期日期问题,关键在于“过1年加1,闰日再加1。
”结合本题实际,2005年7月1日是星期五,则2006年7月1日是星期六,2007年7月1日是星期日,2008为闰年,故2008年7月1日是星期二。
(三年高考)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辨析或修改语病语病(含解析)
![(三年高考)高考语文试题分项解析:辨析或修改语病语病(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66fb2f6edb6f1aff001f94.png)
辨析或修改语病语病2018年高考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查任务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典型的类型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2020中考语文备考-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020中考语文备考-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c4d216f5335a8103d2205e.png)
褒贬不分、不合逻辑
[典例3](2019安顺改编)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迫.不.及.待.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促使我们超越民族国家的疆域,从“全球史”的大视野看待 和解决中国发展带来的问题。
B.对于全球气候剧变的问题,人类当然不会熟.视.无.睹.,而是会把目光投向越来越让人关注 的自然环境。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优秀的小说应该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 化.中感悟人生。
如何辨析近义词 1.词义轻重:“诬蔑”词义轻,“诬陷”词义重。 2.词义范围:“鉴赏”专指欣赏艺术品、文物等,范围小,“欣赏”范围大。 3.词义侧重点:“景点”侧重于地点,“景色”侧重于景致。 4.词语的搭配:“驱除”常和不良习惯搭配,“祛除”常和疾病搭配。 5.适用的对象:“爱戴”的对象是长辈或上级,“爱护”的对象是晚辈或 下级。 6.感情、语体色彩:“怂恿”是贬义,“鼓励”是褒义;“出租车”是书面 语,“的士”是口语。 7.具体与概括:“衣服”是概括性的,“衬衫”是具体的。
D.小明买了一束玫瑰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丽,但被她毫不客气地退了回来,他真是搬. 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导析:A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在这里望文生义。 B项,“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用错对象。D 项,成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用于此 处不合语境。
虚词(关联词)辨析
![虚词(关联词)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d4cd1b10a6f524ccbf8547.png)
【剖析】B句中“进而”表示递进关系,这里“找到病因”是“战胜 疾病”的前提,所以,应改为表因果关系的“从而”。C句中与“只有” 搭配的副词应是“才”,应当改“就”为“才”。D句中“不仅”与“更” 搭配,表意思进一层,搭配没有问题,但“不仅”的位置不恰当,应当 放在两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中华民族”之后。 【答案】A
9
3.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复句,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 词语,用哪个关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 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 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需要根 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 据语境仔细推断。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滥用、错用、 据语境仔细推断。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滥用、错用、搭配不 当和位置不当等毛病。 当和位置不当等毛病。
14
关联词关系搭配一览表
关系类型 分句关系
关联词
假设 复句
如果……,就…… 前一分句表 如果……,就…… 示假设情况,要是……,就…… 要是……,就…… 后一分句说 若是……,便…… 若是……,便…… 这假设实现 即使……,也…… 就有结果。 即使……,也…… ……,不过…… ……,不过…… 前一分句提 出条件,后 一分句在次 条件下要产 生的结果 只有……,才…… 只有……,才…… 只要……,就…… 只要……,就…… 无论……,都…… 无论……,都…… 不管……,也…… 不管……,也…… 除非……,才…… 除非……,才……
【答案】①尽管 ②既然 ③因而 答案】
2
考点透析 近几年高考虚词考查内容有三类: 辨析虚词使用正确与 近几年高考虚词考查内容有三类:(1)辨析虚词使用正确与 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 辨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 否;(2)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3)辨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 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 关联词语。虚词考查的重点对象是副词、介词和关联词语等, 关联词语。虚词考查的重点对象是副词、介词和关联词语等, 主要命题形式有选择与填空两种。 主要命题形式有选择与填空两种。 1.副词的使用 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 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可 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 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不能 作定语。 作定语。
详解关联词语(附例题练习题)
![详解关联词语(附例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42b35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a.png)
详解关联词(附:例题+练习题)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获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补充说明:具有相互关联的词叫关联词语。
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句子(分句)要组成一个大句子(复句),就要根据它们相互关联的意思,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
这样,才能组成一个表达一定意思的复句。
各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1并列句。
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并列复句。
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2承接句。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3递进句。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递进复句。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
4选择句。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选择其中一件,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选择复句。
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健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情况,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这种关系的复句叫转折复句。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专题05 关联词(讲义+试题) -2023年四升五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
![专题05 关联词(讲义+试题) -2023年四升五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29c12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4.png)
【暑假衔接课】专题05 关联词关联词是指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在小学语文中,这也是学习的重点。
在小学四年级,要学习的关联词是小学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在四年级复习、学习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关联词用法的基础上,又重点学习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用法,以及综合运用关联词的能力。
四年级关联词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1.关联词的种类和关联词语。
(1)承接关系:各分句表明持续发生的事或者行为,分句有先后次序。
如:“看完他的演示行为后,我就对着样子做。
常用关系词:……随后……、……就……、……因而……、……又……、……便……(2)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如:“海底不仅风景奇怪,并且物产充足。
”常用关系词:不仅(不但)……并且……、不仅……还……、……更(还)……、……甚至于……(3)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气。
”常用关系词: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麼……那麼……、是……亦是……(不是)、不是……而是……(4)选择关系:各分句列举几类状况,从这当中选出一种。
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便是踢毽子。
”常用关系词:不是……便是……、或是……或是……、是……還是……、要么……要么……、宁愿(宁可)……也不……、与其……不如……(5)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和前一个分句的含意反过来或者相对,或者部分反过来。
如:“尽管气候已晚,不过教师还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关系词:尽管……不过……、虽然……但是……、……不过……、……却……(6)假定关系:一个分句表明假定的状况,另一个分句表明假定实现后的結果。
如:“假如明日下雨,运动会就不举办了。
”常用的关系词:假如……就……、即便……也……(7)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明在这里一个条件下形成的結果。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c2fa31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77.png)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1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惆.怅(chóu ) 无聊.(liáo ) 头衔. (xián ) 拔.弄(bō) B .肿.胀(zhǒng ) 腐.蚀(fǔ ) 通霄.(xiāo ) 书藉.(jí) C .剥削.(xuē) 牺牲.(shēng ) 徘徊.(huái ) 防御.(yù) D .挪.移(nuó) 踉.跄(liàng ) 野蛮.(màn ) 丑恶.(è) 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按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锅里的粥有声无力的叹着气。
①竹子长得可以戳破天。
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①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A .比喻 夸张 设问 拟人 B .拟人 夸张 设问 对偶 C .拟人 夸张 比喻 排比 D .比喻 夸张 对偶 拟人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是/其智弗若与? B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C .孰/为汝/多知乎? D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4.下列关联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所以并没有抬起头,只是指了一下。
B .如果你们不吃,我们就走不出这片草地。
C .虽然这里面的蝎子与众不同,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
D .即使下了一番工夫,也能练出一手好字。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要注意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行为。
B .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让“书香满园”成为我校的名片。
2020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关联词语的应用(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关联词语的应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920b221eb91a37f0115c1b.png)
一、要点梳理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
它的作用就是表明分句关系。
(一)常见复句关系及关联词语表示关系说明关联词语并列关系几个短句子并列出说有关的几件事,或者说出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者表示同时进行的动作。
例句:我不是校长,而是班主任。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有时……有时……既……又……那么……那么……不是……而是……因果关系表示事情的前因后果。
例如:既然我敢做,就不怕失败。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因此……选择关系表示从几种情况中,选择其中一种。
例句:与其你去,不如他来。
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不是……就是……是……还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条件关系表示有了某种条件,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例句:只要天气好,他就去爬山。
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都……无论……总是……转折关系表示语句中意思转折。
例句:尽管刮风下雨,他还是按时来了。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却……递进关系表示进一层的意思。
例句:鲁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而不但……而且……不但……也……关联词语的运用知识精讲(二)常见关联词语错用情况1.错用关联词语例句: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应该用关联词“何况”)例句: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应用“况且”)【解析】“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
“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例句: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该用“进而”)例句:我亲自感受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该用“因而”)例句: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专题03辨析并修改病句
![专题03辨析并修改病句](https://img.taocdn.com/s3/m/5ad9d3e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1.png)
专题03 辨析并修改病句知识精讲➢技巧预习一、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语感,从语感上察觉出语病。
一般来说,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
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句式杂糅,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二、标志规律法有些句子本身有一定的标志词,其语病往往会出现在那些标志词之处,如果我们能把握规律,抓住标志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就能较快、较准地辨析。
1.关联词(1)关联词位置是否得当。
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在前一分句主语的后面;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在前一分句主语的前面。
2.数量词(1)数量词与中心词搭配是否得当。
数量词与中心词搭配不当,易产生歧义。
【典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
分析:数量词“一个”位置不当造成歧义,是“一个语文老师”,还是“一个问题”,不清楚,应将“一个”放在“问题”前。
(2)“减少”“降低”等词是否与倍数搭配。
【典例】该站平时的日客运量都有两三万人,但今年受有关因素的影响,日客运量只有六七千人,比往年减少了三倍。
分析:“减少了三倍”应改为“减少了约70%”或“减少了约七成”。
(3)表约数的词有没有连用。
如“约……左右”“近……左右”等连用造成语病。
【典例】据一项最新调查,我国约近65%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分析:“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的意思,也就是不超过某个数量;而“约”“左右”则有“接近”或“超出”两种理解,因而造成语意的矛盾。
3.介词(1)搭配是否得当。
遇到介词,尤其是介词和方位词(上、中、下)连用时,要判断它们搭配是否得当。
【典例】我在同学们的帮助中获得自信。
分析:应把“在……中”改为“从……中”。
(2)介词用在开头是否造成语病。
俗称的“介词吃主语”是主语残缺的一种常见的类型。
句首滥用的介词通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通过、经过”等。
【典例】通过大家的帮助,使我取得了好成绩。
第三单元分层训练(A卷-基础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
![第三单元分层训练(A卷-基础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3ac04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4.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层训练(A卷·基础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A卷·基础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看拼音,写词语。
shí jiàng shè jì chuàng jǔ chōng jī sì hūzhì huì cái gàn lì shǐ xiàn chéng jié shěng2.请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爱旅游的丁丁,今年选择.(zézhé)去北京游玩。
在故宫.(hōng gōng)博物院,他可是大开眼界:名画里的石拱.(gǒng gōng)桥横跨在小河上,人们扶老携幼前行,摊.(tān nān)贩高声叫卖,官吏.(shǐlì)威严执勤,骑马人拽.(zhài zhuài)着马笼头……传神极了。
单项选择题。
(共6分)3.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积累.(lěi)栏.杆(lán)都.城(dōu)蔡伦.(lún)B.朝鲜.(xiǎn)安济.桥(jǐ)石匠.(jiànɡ)设计.(jì)C.携.带(xié)选择.(zé)制.作(zhì)横.跨(hénɡ)D.屠.苏(tǔ)加倍.(bèi)灵魂.(hún)创.造(chuànɡ)4.下列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
B.赵州桥因为..美观。
..坚固,所以C.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的纸既.轻便又.好用。
D.沙县小吃不仅..已经风靡全国。
..在福建随处可见,而且5.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节日的一项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本题考点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
![本题考点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3efce605087632311212b4.png)
下面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班开展的“一帮一”活动,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
谊。
B. 如果我们齐心协力,能把这件事情办好。
C.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我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D.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
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运用。
试题解答:
(1)A 选项中,缺少与“不但”搭配的关联词“而且”(“并且”)。
(2)B 选项中,缺少与“如果”搭配的关联词“就”。
(3)C 选项中,缺少与“不论”搭配的关联词“都”。
(4)D 选项正确。
答案:D
规律总结: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和“但是”。
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会不明确,意思也会表达不清楚。
如选项A 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相搭配的关联词语,使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
所以应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
2018高中语文第五课言之有理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师用书《语言文字应用》.
![2018高中语文第五课言之有理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师用书《语言文字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c1840c866fb84ae45c8dca.png)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主题展示引子感悟说“长”道“短”―→ 采用递进的复句描写祥林嫂⎩⎪⎨⎪⎧ 突出视线的运动变化 突出心中的震惊突出祥林嫂悲惨的境况, 增强表达效果活动探究要点归纳1.相关定义(1)单句与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2)长句与短句:长短句只是就单句说的。
单句结构复杂、字数多、容量大,就是长句,否则就是短句。
就表达效果来说,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地表现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变化,表达作者紧张的情绪或坚强肯定的语气。
长句表达严密、精确细致,能使条理通贯,气势磅礴。
2.复句的不同类型及关联词1.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老师在这堂课上,主要讲了语言的起源。
(2)不管谁都不能不遵守规章制度。
(3)只要不下大雨,我就去接你。
(4)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
(5)路两边,你瞧,都是近来栽种的小白杨树。
(6)老纪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国内工作,另一个在美国读书。
(7)一切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行动准则。
(8)早晨,他背起书包,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学去了。
(9)行李太多,得向脚夫交些小费才过得去。
(10)王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很艰难地向山顶爬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单句(2)单句(3)复句(4)复句(5)单句(6)复句(7)单句(8)复句(9)复句(10)复句2.判断下面复句的类型。
(1)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我吃饱喝足,坐在沙发上。
(3)我不是对他说,而是对你说。
(4)万一出了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5)只有春天的到来,生活里才能开满鲜花。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词语辨析类指导与专练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词语辨析类指导与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c657d5d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8.png)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词语辨析类指导与专练[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9分)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
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①______________。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
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②_______________,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
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③_____________,甚至比以前更胖。
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
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答案] C[能力指向] 本题考查辨析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指向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感,结合具体语境分辨词语语义和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命题解读]文段主要说明什么人需要减肥并指出不吃晚饭来减肥的危害以及科学减肥的必要性,属于学科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
本题情境信息是“生活中你会发现”,题干要求选出与此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首先要分析这句话中“你”的用法,“你”是第二人称代词,既可称对方(一个人),也可泛指任何人,通读材料可知,这里的“你”并不是指具体某个人,而是指任何阅读材料的人。
四关联词辨析2017老师用
![四关联词辨析2017老师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602fc931126edb6e1a1066.png)
四、关联词辨析题(15 题)一、概念所谓关联词,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二、分类关联词有两种:一种是由词组成的关联词,如“那么” 、“因而”等;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使... 也.... ”等。
这两种形式的关联词之中,我们见的最多的是成对出现的,即第二种形式。
成对使用的关联词,因为每一对都表特定的语法关系,所以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
如我们只能用“只有……才……”,而说“只要……才……”这就不对了。
三、常见的句子关系:1并列关系: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一边……一边…… 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 又,也,又,还,同时。
不是.................. 而是、是..... 不是 .... 。
2承接关系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 例:我一做好功课,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然后…………便…………於是…………才…… 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接著……3递进关系: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不但……而且…… 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不仅……还……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甚至……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
本题考点关联词辨析
![本题考点关联词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f91d792e3f5727a4e96201.png)
本题考点:关联词辨析难度:中
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写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张老师()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
他()有空儿,()就到我们班问这问那。
A. 不但而且一就
B.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C. 即使也一就
D. 虽然但是一就
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的是正确辨析关联词。
试题解答:
(1)A选项中关联词“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不符合题意。
(2)B选项中关联词“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
(3)C选项中关联词“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不符合题意。
(4)D选项中关联词“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一……就……”表示承接关系,符合题意。
答案:D
规律总结:
这道题考查选填关联词能力,可分三步进行。
先要认真读题,分析句子中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根据题意,几个分句之间分别是转折关系、承接关系。
第二步是根据以上的判断,选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一……就……”表示承接关系,符合题意。
第三步是把所选的关联词代入句中,再读读句子,看是否通顺,是否符合句意。
关联词辨析
![关联词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0339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e.png)
关联词辨析关联词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连接句子、段落和文章的逻辑关系,增强表达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掌握不同关联词的用法及其细微差别,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关联词的辨析,以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
1. “但是”和“然而”“但是”和“然而”都用于转折关系的表达,但它们在用法上稍有不同。
“但是”常用于句首,用来提出对比的观点;而“然而”则常用在句中,强调与前文的对比。
“但是”更多强调反对、起转折作用,而“然而”则侧重于陈述事实的补充。
(1)他努力工作,但是却没有得到提升。
(2)他努力工作,然而却没有得到提升。
2. “因此”和“所以”“因此”和“所以”都可用于表示因果关系,但是它们在使用时有所区别。
“因此”常用于句首,表示由前文的原因导致的结果;而“所以”则常用在句中,表示自后文的原因而导致的结果。
“因此”强调结果与原因之间的直接关系,而“所以”则更倾向于强调因果关系的逻辑推论。
(1)他很努力学习,因此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2)他很努力学习,所以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3. “然后”和“接着”“然后”和“接着”都用于表示时间上的顺序关系,“然后”常用于句中,表示一个事件结束后紧接着发生的下一个事件;而“接着”则常用于句首,表示紧接着之后要发生的事件。
“然后”强调一个事件的完成与下一个事件的开始,而“接着”则更放在强调事件的连续性。
(1)我去超市买了菜,然后回家做饭。
(2)我去超市买了菜,接着回家做饭。
4. “例如”和“比如”“例如”和“比如”都用于举例说明,引入具体的事例。
“例如”用于列举多个例子,一般放在句中,“比如”则通常用于列举一个或少数几个例子,常用于句首。
(1)我喜欢各种水果,例如苹果、香蕉和橙子。
(2)我喜欢各种水果,比如苹果、香蕉和橙子。
通过对这几个常见关联词的辨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它们,使我们的表达更加连贯和理顺。
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适当的关联词,可以使文章语义准确、逻辑紧密,增强可读性和说服力。
五年级语文词义辨析试题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语文词义辨析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a2a82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0.png)
五年级语文词义辨析试题答案及解析1.选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不管……也……是……还是……宁可……也不……如果……就……(1)( )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牺牲自己,()挪动一寸地方。
(3)()只剩下一个人,我们()要渡过江。
【解析】略2.选词填空(1)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焦急)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2)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合适)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3)我听到有人(感叹感慨)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乡)。
(5)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偶然)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6)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珍惜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7)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庄重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8)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境域)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9)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狠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
(10)鲸隔一定时间(必须必需)呼吸一次。
(11)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克服制服)它的办法。
(12)在炎热的夏天,它能(抵挡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
(13)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整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14)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强烈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15)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严厉)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6)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嘱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17)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表面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专题03关联词运用-解析版-2023年四年级语文暑假专项(统编版)
![专题03关联词运用-解析版-2023年四年级语文暑假专项(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ce71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5.png)
专题03 关联词运用一、单句和复句句子按结构分单句和复句。
单句一般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
1.我吃饭了。
(单句)2.我喝汤了。
(单句)3.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复句)二、什么是关联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用以连接这些单句的的词语叫做关联词,一般成对出现。
三、关联词的分类1.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2.递进关系——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语意上更重、更大、更深、更难3.转折关系——意思相反、相对、拐了个弯4.选择关系——两种情况选择一种★选择关系可以细分为三种:1.商选:表示从几项中选择一项,或此或彼,一般语气比较灵活,有商量的口气。
用“是…还是…”“或者…或者…”2.限选:关联词的句子所表示的选择语气上更为肯定、坚决,表示二者必取其一,非此即彼,不容许有第三种选择.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3.决选:表示在列出的事件中经过权衡,已有取舍,含有舍此取彼的意思,不必再有商量。
用“与其…不如…”“宁可(宁肯)…也不…”5.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位置可以换6.假设关系——一个是假设情况,一个假设结果7.条件关系——前面提出条件,后面在条件下产生结果8.承接关系——按一定的顺序,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四、关联词使用三法则:(一)正确使用关联词使用关联词时,要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如: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
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
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
因为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
(二)合理搭配关联词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
如: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三)注意关联词位置1.主语不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前如: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但是清洁工流下了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题考点:关联词辨析难度:中
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写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孔繁森同志是领导干部的楷模。
()他牢记自己是共产党的干部,()时刻把
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发现谁有困难,他()想方设法去帮助。
()自己
苦点、累点,()他心里很踏实。
A. 因为所以只要就虽然但是
B. 之所以因此只要就虽然但是
C. 因为所以只有才虽然但是
D. 因为所以只要就即使也
考查要点:
本题考查的是正确辨析关联词。
试题解答:
(1)A选项中关联词“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只要……就……”表示条件关系,“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符合题意。
(2)B选项中关联词“之所以……因此……”搭配不当。
(3)C选项中关联词“只有……才……”表示条件关系,但不符合题意。
(4)D选项中关联词“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不符合题意。
答案:A
规律总结:
这道题考查选填关联词能力,可分三步进行。
先要认真读题,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
根据题意,分句之间分别是因果、条件、转折关系。
第二步是根据以上的判断,选用关联词语,A选项中关联词符合题意。
第三步是把所选的关联词代入句中,再读读句子,看是否通顺,是否符合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