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讲 小学四年级奥数专题五(逻辑问题1)(学生版)
101中学坑班2012年春季四年级第十讲逻辑问题及答案
101中学坑班2012年春季四年级第十讲逻辑问题及答案C说:“我的得分是A和D的平均分,且为整数.”D说:“我的得分恰好是5个人的平均分.”E说:“我比C多得了2分,并且在5个人中居第二.”问这5个人各得了多少分?"C说;我的得分是A与D的平均分."得到C不是最差"D说,我的得分恰好是五人的平均分."得到D不是最差B是第一,E是第二综上所述:A是最差."C说;我的得分是A与D的平均分."得到D的分数比C高,由此得到:五位同学的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B,E,D,C,A.∵E比C高2分,∴D比C只能高1分.A+D=2C,A=94,D=C+1,解得:C=95,D=96,∵E比C高2分,∴E=97最后:B=5D-(A+C+D+E),解得B=98从而得到五位同学的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B=98,E=97,D=96,C=95,A=94.例9、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小明得_________牌,小华得___________牌,小强得___________牌。
分析逻辑问题通常直接采用假设的推理,逐一分析,讨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舍弃不合理的情形,最后得到问题的解答.这里以小明所得奖牌进行分析。
如果小明得金对的那么小华没得也是对的矛盾所以小明得金错如果小华没得对的那么只有小强得小强不是铜牌就是对的矛盾。
所以小华没得也是错的小强不是铜牌对的推出小华得金小强得银小明得铜例10、A、B、C、D四人分别获数学、英语、语文和逻辑学四个学科的奖学金,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获得的是哪一门奖学金.他们相互猜测:A:“D得逻辑学奖”;B:“C得英语奖”;C:“A得不到数学奖”;D:“B得语文奖”。
最后发现,数学和逻辑学的获奖者所作的猜测是正确的,其他两人都猜错了.那么他们各得哪门学科的奖学金?例11、李英、赵林、王红三人参加全国小学生数学竞赛,他们是来自沈阳、大连、本溪的选手,并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现在知道:①李英不是沈阳的选手;②赵林不是大连的选手;③沈阳的选手不是一等奖;④大连的选手得二等奖;⑤赵林不是三等奖。
四年级奥数讲义-简单逻辑推理附答案
知识精讲知识点(简单逻辑推理【知识梳理】小文比小林高,小林比小佳高,那我们可以推断,小文一定比小佳长得高,这也是一种推理。
与前面推理题不同的是,这种推理解答时不需要或很少用到计算,而要求我们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做推理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认真分析,为了找到突破口,有时先假设一个结论是正确的,然后验证它是不是符合所给的一切条件,若没有矛盾,说明推理正确,否则再换个结论来验证。
【例题精讲】【例1】晴晴比珊珊高,珊珊比惠惠高。
她们三人中,谁最高?【试一试】1.青青比林林重,林林比力力重。
他们三人中,谁最轻?谁最重?2.爷爷的年龄比奶奶大,奶奶的年龄比外婆大。
他们三人中,谁最大?谁最小?【例2】桌上有三盘苹果,小猫说:“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个。
”小狗说:“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个。
”猜一猜,哪盘苹果最多?哪盘苹果最少?【试一试】1.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的两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2)宁宁比芳芳小1岁。
芳芳最大,阳阳最小2.有三种水果,请根据动物们的话,猜一猜,哪种水果最重?哪种水果最轻? 小猪:“香蕉比桃重”;小龟:“苹果比香蕉轻”;小鹿:“苹果比桃重。
”香蕉最重,桃最轻【例3】红红、聪聪和颖颖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戴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是蓝的。
只知道红红没有戴黄帽子。
聪聪既不戴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请你判断红红、聪聪和颖颖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红红:蓝聪聪:红颖颖:黄【试一试】1.爸爸买回3双袜子,其中2双是花袜子,1双是红袜子,爸爸塞了1双花袜子给妹妹,又塞了1双红袜子给哥哥,把剩下的1双袜子藏在自己手中,让兄妹猜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就把袜子给谁。
你们说,谁肯定会猜对?哥哥2.黄颖、李红和马娜都穿着新衣服,她们穿的衣服一个是花的,一个是粉红的,一个是蓝的。
已知黄颖穿的不是花衣服,李红既不穿蓝衣服,又不穿花衣服,她们分别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李红:粉马娜:花【例4】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涂有红、绿、黄、白、蓝、黑六种颜色,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出这个正方体每一种颜色的对面是什么颜色吗?红--蓝绿—-白黄一黑八、、【试一试】1.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 2, 3, 4, 5, 6,有三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如下图:这个正方体每个数字的对面是什么数?1--52--43--62.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都画有。
2014 暑假 四年级 精英班 第10讲 逻辑推理 学生版
第十讲逻辑推理知识要点:逻辑推理作为数学思维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各种数学竞赛中,除此以外,逻辑推理还经常作为专项的内容出现在各类选拔考试。
常见类型列表推理法、假设推理、体育比赛中的数学、计算中的逻辑推理。
一、基础应用:【例1】小芳、小亚、小美是跳伞、田径、游泳运动员,现在知道:(1)小亚从未上过天;(2)跳伞运动员已得过两块金牌;(3)小美还未得过第一名,她与田径运动员同年出生.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小芳、小亚、小美各是什么运动员?【例2】甲、乙、丙三人中只有1人懂法语。
甲说:“我懂。
”乙说:“我不懂。
”丙说:“甲不懂。
”如果三个人的话恰有一句是真话,那么懂法语的是谁?讲真话的又是谁?【例3】四年级共有三个班,都参加运动会,运动会上举行跳高、跳远和百米赛跑三项比赛,各取前3名,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1分。
已知1班进入前3名的人数最少,2班进入前3名的人数是1班的2倍,而这两个班所得总分相等,是年级组的并列第一名。
问:3班得了多少分?【例4】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坐在同一排5个相邻的座位上看电影,已知甲坐在离乙、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丁坐在离甲、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戊的左右两侧的邻座上分别坐着她的两个姐姐,_______和_______是戊的姐姐?二、拓展训练:【例5】小董并非既懂英文又懂法语。
如果上述判断为真,那么下述判定为真的是__________。
(填A、B、C、D、E)A、小董懂英文但不懂法语;B、小董懂法语但不懂英文;C、小董既不懂英文也不懂法语;D、如果小董懂英文,小董一定不懂法语;E、如果小董不懂法语,那么他一定懂英文。
【例6】主人对客人说:“院子里有三个小孩,他们的年龄之积是72,年龄之和恰好是我家的楼层号,楼号你是知道的。
你能说出三个小孩的年龄吗?”客人想了一下说:“我还不能确定答案。
”于是,客人站起来,走到窗前,看看楼下的三个小孩,有一个较大,另两个较小。
客人说:“我知道他们的年龄了。
四年级上奥数第5讲 逻辑推理(一)
四秋第5讲逻辑推理(一)一、教学目标逻辑推理作为数学思维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各种数学竞赛中,除此以外,逻辑推理还经常作为专项的内容出现在各类选拔考试。
常见类型列表推理法、假设推理、体育比赛中的数学、计算中的逻辑推理。
二、例题精选【例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是牧师.”乙说:“我是骗子.”丙说:“我是赌棍.”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巩固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是意大利牧师,有一位英国骗子,还有一位美国赌棍。
牧师不说谎话,骗子总说谎话,赌棍有时要说谎。
甲说:“丙是牧师。
”乙说:“甲是赌棍。
”丙说:“乙是骗子。
”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例2】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去动物园看到一只动物。
甲判断:“不是马,不是驴。
”乙判断:“不是马,而是骡。
”丙判断:“不是骡,而是马。
”经饲养员的证实,有一人判断完全正确,一个人只说对了一半,一个人则完全说错,那么这只动物究竟是?【巩固2】某地质学院的三名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分析.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人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人则完全说误了.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只对了一半的吗?【例3】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八位同学获得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A说:“或者F是第一名,或者H是第一名.”B说:“我是第一名.”C说:“G是第一名.”D说:“B不是第一名.”E说:“A说得不对.”F说:“我不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G说:“C不是第一名”H说:“我同意A的意见”老师指出:八个人中有三人猜对了,那么第一名是________【巩固3】小刚、小李、小杨、小王四个人中有一位打碎了玻璃,老师问:“这是谁干的”小刚和小王都说“不是我干的”;小李说“是小王干的。
101中学坑班2012年春季四年级第十讲逻辑问题及答案
101中学坑班2012年春季四年级第十讲逻辑问题及答案一、知识要点逻辑推理就是根据一系列的事实或论据,使用一定的推理方法,最后得到结论的严密的理性思维过程。
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从所给的条件中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分析推理,排除一些不可能的情况,逐步归纳,找到正确的答案.常用方法包括:排除法、假设法、反证法、筛选法等,还经常用到列表、作图等辅助手段.二、典型例题例1 “新星杯”数学竞赛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猜测他们之中谁能获奖.甲说:“如果我能获奖,那么乙也能获奖.”乙说:“如果我能获奖,那么丙也能获奖.”丙说:“如果丁没获奖,那么我也不能获奖.”实际上,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没有获奖.并且甲、乙、丙说的话都是正确的.那么没能获奖的同学是_____________。
例2 共有4人进行跳远、百米、铅球、跳高4项比赛,规定每个单项中,第一名记5分,第二名记3分,第三名记2分,第四名记1分.已知在每一单项比赛中都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总分第一名共获17分,其中跳高得分低于其他项得分;总分第三名共获11分,其中跳高得分高于其他项得分.问总分第二名在铅球项目中的得分是多少?例3 4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比赛结果,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4个连续的自然数.问:输给第一名的队的总分是多少?例4 某楼住着4个女孩和2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大4岁,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大4岁.求最大的男孩的岁数.例5 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
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
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例6 周雯的妈妈是豫林水泥厂的化验员。
一天,周雯来到化验室做作业。
做完后想出去玩。
"等等,妈妈还要考你一个题目,"她接着说,"你看这6只做化验用的玻璃杯,前面3只盛满了水,后面3只是空的。
四年级推理奥数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问题任何一道数学题,任何一个思维过程,都需要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
我们这里所说的逻辑问题,是指那些主要不是通过计算,而是通过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
逻辑推理必须遵守四条基本规律:(1)同一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从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
(2)矛盾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
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小于5”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
(3)排中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必有一个是对的,它们不能同时都错。
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不大于8”是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4)理由充足律:在一个推理过程中,要确认某一判断是对的或不对的,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思考、分析问题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上面的规则,只是没有加以总结。
例如假设法,根据假设推出与已知条件矛盾,从而否定假设,就是利用了矛盾律。
在列表法中,对同一事件“√”与“×”只有一个成立,就是利用了排中律。
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的方法一般有:(1)列表画图法(2)假设推理法(3)枚举筛选法下面我们将通过例题来学习上述的四个规律和三种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方法。
(一)列表画图法例1、张聪、王仁、陈来三位老师担任五(2)班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
现知道:(1)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2)王仁年纪最小;(3)张聪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来往;(4)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5)王仁、语文老师、音乐老师三人经常一起做操。
请判断各人分别教的是哪两门课程。
分析与解: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较复杂,我们用列表法求解。
先设计出右图的表格,表内用“√”表示肯定,用“×”表示否定。
因为题目说“每人教两门”,所以每一横行都应有2个“√”;因为每门课只有一人教,所以每一竖列都只有1个“√”,其余均为“×”。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
小学(xiǎoxué)四年级数学逻辑推理(例题(lìtí)详解)例1对某班同学(tóng xué)进行了调查,知道如下情况:①有哥哥的人没有(méi yǒu)姐姐;②没有哥哥(gē ge)的人有弟弟;③有弟弟的人有妹妹。
试问:(1)有姐姐的人一定没有哥哥,对吗?(2)有弟弟的人一定没有哥哥,对吗?(3)没有哥哥的人一定有妹妹,对吗?解答:根据条件①得到(1)是对的;“有弟弟且有哥哥”并不与①②③矛盾,因此得到(2)是不对的;根据条件②③得到(3)是对的;例2 有甲、乙、丙、丁四人同住在一座四层的楼房里,他们之中有工程师、工人、教师和医生.如果已知:①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丁住第四层;②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在工人的楼下,工程师住最低层。
试问:甲、乙、丙、丁各住在这座楼的几层?各自的职业是什么?解答 (1)由已知条件,丁住在第四层,是最高层,于是甲、乙、丙只能住在1,2,3这三层之中了.因为条件①还告诉我们,“甲比乙住的高”比“丙住的低”,所以甲肯定住在第二层,而丙住在第三层,乙住在第一层.(2)由条件②知道,工程师住在最低层,说明工程师是住在一层.那么,医生、教师、工人一定住在2,3,4层,条件②还告诉我们,“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这说明医生不是住三层就是住四层,又由于“医生住在工人的楼下,”所以医生只能住在三层.工人住在四层,教师住在二层了.我们把(1)与(2)联系起来,就得到最后的答案:甲:教师,住二层;乙:工程师,住一层;丙:医生,住三层;丁:工人,住四层.例3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
(1)木工只和车工下棋,而且总是输给车工(2)王、陈两位是邻居;(3)陈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4)徐师傅比赵师师傅下得好;(5)木工的家离工厂最远。
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是什么工种?解答(jiědá) 徐是车工、王是电工(diàngōng)、陈是钳工、赵是木工(mùgōng)。
小学四年级奥数-数学逻辑推理课件
在线课程
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如“学而 思”、“腾讯课堂”等平台上 的奥数课程,进行系统学习。
练习题集
选择适合的练习题集,如《小 学奥数千题巧解》等,进行有
针对性的练习。
数学逻辑推理游戏
通过数学逻辑推理游戏,如“ 数独”、“逻辑拼图”等,提
高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数学逻辑推理应用
数字推理
总结词
通过数字的变化规律,推导出未知数 。
详细描述
数字推理题通常给出一些数字序列, 要求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推导出下一 个数字。常见的数字推理规律包括递 增、递减、循环等。
图形推理
总结词
通过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判断未知图形。
详细描述
图形推理题通常给出一些图形序列,要求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判断出下一个图形。常见的图形推理规律包括旋转 、对称、拼接等。
间接推理
总结词
理解间接推理的概念,掌握通过反证法、假设法等间接方法得出结论的技巧。
详细描述
间接推理是通过否定或质疑某些条件,进而推断出与原命题相反的结论的过程 。常用的间接推理方法包括反证法、假设法等。
归纳与演绎推理
总结词
了解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其应用方法。
详细描述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推 理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根据一般性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
应用题推理
总结词
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量。
详细描述
应用题推理题通常涉及实际问题的解决,如路程、时间、速度等问题。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已知条件 ,并运用数学逻辑推理方法,推导出未知量。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大全:逻辑推理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大全:逻辑推理专题简析:解答推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有:排除法、假设法、反证法。
大凡能够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选准突破口,分析时综合几个条件实行判断;2,根据题中条件,在推理过程中,持续排除不可能的情况,从而得出要求的结论;3,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假设,然后再根据条件推理,如果得到的结论和条件不矛盾,说明假设是确凿的;4,遇到比较复杂的推理问题,能够借助图表实行分析。
例1:有三个小朋友们在谈论谁做的好事多。
冬冬说:“兰兰做的比静静多。
”兰兰说:“冬冬做的比静静多。
”静静说:“兰兰做的比冬冬少。
”这三位小朋友中,谁做的好事最多?谁做的好事最少?分析与解答:我们用“>”来表示每个小朋友之间做好事多少的关系。
兰兰>静静冬冬>静静冬冬>兰兰所以,冬冬>兰兰>静静,冬冬做的好事最多,静静做的最少。
练习一1,卢刚、丁飞和陈瑜一位是工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飞行员。
现在只知道:卢刚和医生例外岁;医生比丁飞年龄小,陈瑜比飞行员年龄大。
问:谁是工程师、谁是医生、谁是飞行员?2,小李、小徐和小张是同学,大学毕业后分别当了教师、数学家和工程师。
小张年龄比工程师大;小李和数学家例外岁;数学家比小徐年龄小。
谁是教师、谁是数学家、谁是工程师?3,江波、刘晓、吴萌三个老师,其中一位教语文,一位教数学,一位教英语。
已知:江波和语文老师是邻居;吴萌和语文老师不是邻居;吴萌和数学老师是同学。
请问:三个老师分别教什么科目?练习三1,已知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会开汽车。
甲说:“我会开汽车。
”乙说:“我不会开。
”丙说:“甲不会开汽车。
”如果三人中只有一人讲的是真话,那么谁会开汽车?2,某学校为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老师找了A、B、C三个学生。
A 说:“是B做的。
”B说:“不是我做的。
”C说:“不是我做的。
”这三个学生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这件好事是谁做的?3,A、B、C、D四个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
四年级上奥数第5讲 逻辑推理(一)
四秋第5讲逻辑推理(一)一、教学目标逻辑推理作为数学思维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各种数学竞赛中,除此以外,逻辑推理还经常作为专项的内容出现在各类选拔考试。
常见类型列表推理法、假设推理、体育比赛中的数学、计算中的逻辑推理。
二、例题精选【例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是牧师.”乙说:“我是骗子.”丙说:“我是赌棍.”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巩固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是意大利牧师,有一位英国骗子,还有一位美国赌棍。
牧师不说谎话,骗子总说谎话,赌棍有时要说谎。
甲说:“丙是牧师。
”乙说:“甲是赌棍。
”丙说:“乙是骗子。
”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例2】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去动物园看到一只动物。
甲判断:“不是马,不是驴。
”乙判断:“不是马,而是骡。
”丙判断:“不是骡,而是马。
”经饲养员的证实,有一人判断完全正确,一个人只说对了一半,一个人则完全说错,那么这只动物究竟是?【巩固2】某地质学院的三名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分析.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人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人则完全说误了.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只对了一半的吗?【例3】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八位同学获得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A说:“或者F是第一名,或者H是第一名.”B说:“我是第一名.”C说:“G是第一名.”D说:“B不是第一名.”E说:“A说得不对.”F说:“我不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G说:“C不是第一名”H说:“我同意A的意见”老师指出:八个人中有三人猜对了,那么第一名是________【巩固3】小刚、小李、小杨、小王四个人中有一位打碎了玻璃,老师问:“这是谁干的”小刚和小王都说“不是我干的”;小李说“是小王干的。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问题第一篇: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问题逻辑问题(逻辑问题(一)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常常要求我们主要通过分析和推理,而不是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类判断、推理问题,就叫做逻辑推理问题,简称逻辑问题。
这类题目与我们学过的数学题目有很大不同,题中往往没有数字和图形,也不用我们学过的数学计算方法,而是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推理,得到答案。
本讲介绍利用列表法求解逻辑问题。
例1 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
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分析与解:分析与解: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师,小王不是农民,小张不是农民。
由此得到左下表。
表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
因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个“√”,其余是“×”,所以小李是农民,于是得到右上表。
因为农民小李比小张年龄小,又小李比教师年龄大,所以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即小张不是教师。
因此得到左下表,从而得到右下表,即小张是工人,小李是农民,小王是教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例1 中采用列表法,使得各种关系更明确。
为了讲解清楚,例题中画了几个表,实际解题时,不用画这么多表,只在一个表中先后画出各种关系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①第一步应将题目条件给出的关系画在表上,然后再依次将分析推理出的关系画在表上;②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如果出现了一个“√”,它所在的行和列的其余格中都应画“×”。
在下面的例题中,“√”和“×”的含义是很明显的,不再单独解释。
例2 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
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
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
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分析与解:分析与解:因为兄妹二人不许搭伴,所以题目条件表明:刘刚与小丽、李强与小英、李强与小红都不是兄妹。
四年级上册数学奥数思维训练(第10讲)有趣的逻辑推理
第10讲有趣的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小学数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不需要作过多的计算,甚至一点也不需要计算,它是依据逻辑规律,从一定的前提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来获取某种结论。
逻辑推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1一个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
根据下图摆放的三种情况,判断每个数字对面上的数字是几。
练习一1.有一个立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有字母A、B、C、D、E、F。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问:这个立方体的每个字母的对面分别是什么字母?2.如下图有四个立方体,每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A、B、C、D、E、F六个字母的排列顺序完全相同。
那么字母A的对面是。
字母B的对面是。
字母C的对面是。
例2小红、小张和小江在一起,他们的职业分别是工人、农民、战士。
现在知道:(1)小江比战士年龄大;(2)小红和农民不同岁;(3)农民比小张年龄小。
请你想一想: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战士?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姓名:1.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美术、音乐、舞蹈课外活动小组,而且知道:A.甲不喜欢跳舞;B.丙是个男孩,个子比参加音乐小组的同学高;C.参加舞蹈小组的那个同学是小维的姐姐。
请问: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哪个课外活动小组?2.甲、乙、丙三名教师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分别教数学、语文和英语。
已知(1)甲不是北京人,乙不是上海人;(2)北京的教师不教英语;(3)上海的教师教数学;(4)乙不教语文。
那么丙教什么?。
例3甲、乙、丙三人做竞赛题。
有人做对l题,有人做对2题,有人做对3题。
老师问他们三人分别做对了几题,甲说:“我做对2题。
”乙说:“我做对题最多。
”丙说:“我做对不是2题。
事后得知,三人中只有一人说错。
问:甲对几题题,乙对几题,丙对几题?练习三1.在学雷锋活动中,学校为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老师找了A、B、C三人进行谈话。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第5讲 逻辑推理初步
第五讲逻辑推理初步在有些问题中,条件和结论中不出现任何数和数字,也不出现任何图形,因而,它既不是一个算术问题,也不是一个几何问题。
也有这样的题目,表面看来是一个算术或几何问题,但在解决它们的过程中却很少用到算术或几何知识。
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类问题我们称它为逻辑推理。
例1.一桩谋杀案中,两个嫌疑犯甲和乙。
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到讯问。
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是无罪的。
”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是无罪的。
”第三个证人说:“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第四个证人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
”通过调查研究,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请你分析一下,凶手是谁?分析与解:题目中条件较多,且四个人的证词有真有假,在这种情况下,要善于抓住关键,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逐步推理。
本题的关键是:第四个人说了实话。
因为第四个人说了实话,所以第三个人的证词是伪证,也就是说“前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是句假话。
由此可以断定,第一个和第二个证人都说了假话。
从而判断出甲和乙都是凶手。
练习与作业1.有甲、乙两同学,其中一个人有奇数根铅笔,一个人有偶数根铅笔。
如果再给甲原有的铅笔数,再给乙原有铅笔数的2倍,他们俩共有铅笔数为偶数。
那么,甲同学原有铅笔数是__。
2.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其中丙同学比丁同学高,比戊同学矮;丁同学比乙同学高;戊同学比甲同学矮。
则最高的同学是__,最矮的同学是__。
3.有四种树的照片,它们是桃树、杏树、李树、梨树,生物老师将照片从1到4编了号,让同学们区分四种树,每人说出两个,学生回答如下;第一个学生:2号是桃树,3号是李树;第二个学生:1号是梨树,2号是杏树;第三个学生:2号是桃树,4号是梨树;第四个学生:4号是梨树d号是李树。
老师发现这四个同学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1号是__,2号是__,3号是__,4号是__。
小学四年级奥数— 逻辑推理复习课程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推理(例题详解)例1对某班同学进行了调查,知道如下情况:①有哥哥的人没有姐姐;②没有哥哥的人有弟弟;③有弟弟的人有妹妹。
试问:(1)有姐姐的人一定没有哥哥,对吗?(2)有弟弟的人一定没有哥哥,对吗?(3)没有哥哥的人一定有妹妹,对吗?解答:根据条件①得到(1)是对的;“有弟弟且有哥哥”并不与①②③矛盾,因此得到(2)是不对的;根据条件②③得到(3)是对的;例2 有甲、乙、丙、丁四人同住在一座四层的楼房里,他们之中有工程师、工人、教师和医生.如果已知:①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丁住第四层;②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在工人的楼下,工程师住最低层。
试问:甲、乙、丙、丁各住在这座楼的几层?各自的职业是什么?解答 (1)由已知条件,丁住在第四层,是最高层,于是甲、乙、丙只能住在1,2,3这三层之中了.因为条件①还告诉我们,“甲比乙住的高”比“丙住的低”,所以甲肯定住在第二层,而丙住在第三层,乙住在第一层.(2)由条件②知道,工程师住在最低层,说明工程师是住在一层.那么,医生、教师、工人一定住在2,3,4层,条件②还告诉我们,“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这说明医生不是住三层就是住四层,又由于“医生住在工人的楼下,”所以医生只能住在三层.工人住在四层,教师住在二层了.我们把(1)与(2)联系起来,就得到最后的答案:甲:教师,住二层;乙:工程师,住一层;丙:医生,住三层;丁:工人,住四层.例3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
(1)木工只和车工下棋,而且总是输给车工(2)王、陈两位是邻居;(3)陈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4)徐师傅比赵师师傅下得好;(5)木工的家离工厂最远。
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是什么工种?解答徐是车工、王是电工、陈是钳工、赵是木工。
分析:由(3)知道陈不是电工,由(2)和(5)知道王、陈不是木工,由(1)和(4)知道徐是车工,赵是木工,最后可知陈是钳工,王是电工。
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复杂逻辑推理(A级).学生版
逻辑推理作为数学思维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各种数学竞赛中,除此以外,逻辑推理还经常作为专项的内容出现在各类选拔考试,甚至是面向成年人的考试当中。
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来说,逻辑推理既有趣又可以开发智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比较高。
本讲我们主要从各个角度总结逻辑推理的解题方法。
一、 列表推理法逻辑推理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层次多,条件纵横交错.如何从较繁杂的信息中选准突破口,层层剖析,一步步向结论靠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推理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采用列表的方式,把错综复杂的约束条件用符号和图形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借助几何直观,把令人眼花缭乱的条件变得一目了然,答案也就容易找到了.二、 假设推理用假设法解逻辑推理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而是符合题意,那么假设成立. 解题突破口:找题目所给的矛盾点进行假设三、 体育比赛中的数学对于体育比赛形式的逻辑推理题,注意“一队的胜、负、平”必然对应着“另一队的负、胜、平”。
有时综合性的逻辑推理题需要将比赛情况用点以及连接这些点的线来表示,从整体考虑,通过数量比较、整数分解等方式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四、 计算中的逻辑推理能够利用数论等知识通过计算解决逻辑推理题.1. 掌握逻辑推理的解题思路与基本方法:列表、假设、对比分析、数论分析法等2.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掌握解不同题型的突破口3. 能够利用所学的数论等知识解复杂的逻辑推理题知识框架复杂逻辑推理重难点【例 1】 某年的二月份有5个星期日,那么这一年的六月一日是星期几?【巩固】 2004年8月16日是星期一,那么2008年8月16日是星期几?【例 2】 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巩固】 王文、张贝、李丽分别是跳伞、田径、游泳运动员,现在知道:⑴张贝从未上过天;⑵跳伞运动员已得过两块金牌;⑶李丽还未得过第一名,她与田径运动员同年出生.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王文、张贝、李丽各是什么运动员?例题精讲【例3】小明、小芳、小花各爱好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中的一项,并分别在一小、二小、三小中的一所小学上学。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奥数专题讲座第十课(逻辑推理1)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奥数专题讲座第十课《逻辑推理1》难题练习及题目答案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逻辑推理(一)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逻辑推理(一)习题五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逻辑推理(一)习题解答1、Thank you very much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
20.7.27.2.202008:1708:17:41Jul -2008:17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日2020年7月2日星期四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08:177.2.202008:177.2.202008:1708:17:417.2.202008:177.2.2020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奥数专题:逻辑问题(教案)
奥数专题:逻辑问题(教案)介绍本教案是关于奥数中的逻辑问题的专题教学。
奥数作为数学竞赛的一种形式,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决逻辑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熟悉逻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解决逻辑问题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1. 逻辑问题的基本概念- 逻辑问题的定义和特点- 逻辑问题的分类2. 解决逻辑问题的方法- 推理法- 反证法- 辅助图形法3. 经典逻辑问题的讲解和解题步骤- 音乐会座位安排问题- 狼、羊和白菜的过河问题- 杯酒换位问题4. 练和作业- 给出一些逻辑问题供学生练和解答-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介绍逻辑问题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 组内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逻辑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个人练:指导学生进行个人练,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 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的活跃程度。
- 解题能力:评估学生解决逻辑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 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分析逻辑问题和找出解题思路的能力。
-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教学资源- 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和练题作为教学参考。
-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图表,提高教学效果。
- 黑板和白板:在黑板或白板上进行讲解和解题演示。
时间安排本教案的教学时间为X课时,每课时X分钟。
教学总结通过本专题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逻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经典逻辑问题,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小学四年级奥数专题五(逻辑问题1)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常常要求我们主要通过分析和推理,而不是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类判断、推理问题,就叫做逻辑推理问题,简称逻辑问题。
这类题目与我们学过的数学题目有很大不同,题中往往没有数字和图形,也不用我们学过的数学计算方法,而是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推理,得到答案。
本讲介绍利用列表法求解逻辑问题。
【典例分析】
例1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
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
例2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
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
例3甲、乙、丙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小画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
此外:
(1)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得高;
(2)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甲一起去看电影;
(3)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
(4)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很要好;
(5)乙向大作家借过书;
(6)丙下象棋常赢乙和小画家。
你知道甲、乙、丙各有哪两个外号吗?
例4张明、席辉和李刚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1)张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辉不在上海工作;
(2)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
(3)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
(4)席辉不是农民。
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职业?
1.甲、乙、丙分别是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小朋友。
甲不会英文,乙不懂日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
问:甲、乙、丙分别是哪国的小朋友?
2.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
(1)电工只和车工下棋;
(2)王、陈两位师傅经常与木工下棋;
(3)徐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
(4)陈师傅比钳工下得好。
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从事什么工种?
3.李波、顾锋、刘英三位老师共同担负六年级某班的语文、数学、政治、体育、音乐和图画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
现知道:
(1)顾锋最年轻;
(2)李波喜欢与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
(3)体育老师和图画老师都比政治老师年龄大;
(4)顾锋、音乐老师、语文老师经常一起去游泳;
(5)刘英与语文老师是邻居。
问:各人分别教哪两门课程?
- 3 -
1.A,B,C,D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和法国人。
已知:
(1)A和中国人是医生;
(2)B和法国人是教师;
(3)C和日本人职业不同;
(4)D不会看病。
问:A,B,C,D各是哪国人,
2.小亮、小红、小娟分别在一小、二小、三小读书,各自爱好围棋、体操、足球中的一项,现知道:
(1)小亮不在一小;
(2)小红不在二小;
(3)爱好足球的不在三小;
(4)爱好围棋的在一小,但不是小红。
问:小亮、小红、小娟各在哪个学校读书和各自的爱好是什么?
5 -
1、每隔1分钟放1炮,10分钟共放多少炮?
2、小明带100元去买一件75元的衬衫,但老板却只找了5块钱给他,为什么?
3、将18平均分成两份,却不得9,还会得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