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 最终版:第21课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人教版必修2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评课稿
人教版必修2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是人教版必修课程中的一部分,该课程主要讲述了二战结束后苏联在经济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和变革。
通过学习这个话题,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苏联在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使他们对苏联历史的发展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教材《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主要讲述了苏联在二战结束后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以及苏联政府为了重建经济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包括了苏联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军工发展、科技进步等内容。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苏联在战后重建经济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掌握苏联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和发展情况;•理解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对苏联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苏联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梳理•第一部分:战后苏联经济的困境–战争对苏联经济造成的重大破坏;–国民经济基础丧失和资源匮乏;–布雷顿森林体系对苏联经济的限制。
•第二部分:苏联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重建;–农业集体化和农业工业化;–工业化和军工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现代化。
•第三部分:苏联经济改革的成就和问题–经济发展成就的评价;–经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苏联经济改革对社会的影响。
2. 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梳理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苏联经济改革的发展情况;•示范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苏联经济重建的过程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比法:将苏联经济改革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改革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特点和影响;•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苏联经济改革的成就和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
3. 教学流程安排•第一课时:战后苏联经济的困境–介绍战后苏联经济遭受的重大破坏和困境;–分析国民经济基础的丧失和资源匮乏的原因;–探讨布雷顿森林体系对苏联经济的限制。
【VIP专享】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21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21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构建体系]知识诠释思维发散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被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扼杀的威胁。
1918年夏,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A.农业:实行①余粮收集制。
B.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
C.商贸:取消自由贸易。
D.劳动与分配方面:实现普遍②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4)评价: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农业——以固定的③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④资本家经营;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废除实物分配制。
(3)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易错扫描】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是全面恢复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知能拓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1)适应战时需要。
它是以“一切为了前线”为口号的非常措施。
(2)具备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
如余粮收集制、配给制等措施,但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主观超前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凭主观意愿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推敲细节】新经济政策究竟“新”在哪些地方:新经济政策“新”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来巩固工农联盟,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是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 背景: 2.措施: 改革重点是农业
3.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无法从 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终失败。 4.失败原因: (1)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调整,没 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 (3)改革忽视客观规律。
【思维点击】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 原因是什么?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
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提示:勃列日涅夫改革未改变原有体制,只 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思维点击】材料中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 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 ,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 “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 膏肓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 提示:原因: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 联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滑坡,作为领导人的勃 列日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 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 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异同,戈 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主题一
赫鲁晓夫改革
他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 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 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 条件之一。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
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1、背景:(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
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
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
(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
原创9: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内容 (1)企业管理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 ②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2)工业方面 (重点)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结果
(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
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洲际导弹
1968 1978
1054 1054
858 1400
坦克
1968 1978
8500 10500
32400 50000
飞机
1968 1978
5100 4500
4000 4600
1968
360
320
1.背景:(政治、经济、外交) 政治:体制僵化、官僚主义、民族矛盾尖锐 经济:行政管理、经济停滞、生活水平下降 外交:美苏争霸、对外扩张、国际形象受损 2.开始:1985年,从经济领域开始
3管理方法代替
经 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 济 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谢
谢 观
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赫鲁晓夫的墓碑
墓碑上半白半黑的对比,“其中包含 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 同反动因素之间的斗争。……在彼此斗 争中相互咬合”
——墓碑的设计者涅伊兹维斯特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 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3.评价 (1)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消极 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A.片面发展重工业B.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严重C.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D.个人崇拜之风盛行2.(2010年江苏南京三模)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
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3.不再宣传“共产主义”而是宣布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积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导致执政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国家陷入困境的苏联领导人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4.勃列日涅夫改革在经济方面的内容是()①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②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③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④重视农业改革,提倡种植玉米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2011年福建三明联考)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6.(2011年安徽合肥质检)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C.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不降D.经济停滞不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7.下列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评述,正确的是()A.全盘否定苏联取得的成绩B.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C.使苏联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引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8.戈尔巴乔夫改革留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A.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C.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9.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C.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D.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10.(2011年湖南十校联考)“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讲述了从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要求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曲折性、长期性。
如果仅仅就教材讲教材的话,很容易变成“改革背景一内容一评价”的三段论模式。
考虑到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结合本校生源整体偏差的现状,笔者做了一些大胆尝试,努力做到新颖生动的同时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个教学设计已经实践过。
现将教学构思与实际操作中的得失体会辑录如下,恳请专家同仁指正!一、过程设计在“趣味读史、学史明智”中开始本课,接着出示本课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要求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曲折性、长期性。
之所以选择这八个字作为本课开场白,是笔者认为“有趣味、有智慧”是高中历史课的灵魂,如果历史课能给学生带来趣味和智慧,那么历史课的功能也算是实现了。
紧接着,我明确本课的六个流程:想一想、看一看、听一听、练一练、议一议、笑一笑。
因为是公开课,所以将流程打出,目的是使听课者和学生明了本课各环节。
在想一想环节中,我设计了三段材料和一组问题。
材料1: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赫鲁晓夫有这么多的‘帽子’?而且这些‘帽子’看起来有点不寻常啊?”学生们回答“阴谋家”是否定,“改革家”是肯定,“策略家”是肯定,“蛮干家”却又是否定。
这可以给学生留下初步印象:赫鲁晓夫这个人是很复杂的,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
材料2:1964年,赫鲁晓夫的同僚趁他去黑海度假之际发动政变,迫使他离开了权力中心。
1971年的秋雨中赫鲁晓夫黯然离世。
在他的墓前矗立着一组黑白双色大理石碑。
教师用略带伤感的语调突出“1971年的秋雨中”,与当年意气风发手执玉米相比刻意渲染赫鲁晓夫最终的失落,营造一种戏剧效果。
问题:黑白双色碑意味着后人对他怎样的评价?由于有前面材料和问题的铺垫,所以学生可以较快回答出:既肯定又否定。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和影响,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课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问题突出,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影响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
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适当补充形象化史料,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苏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 1.内容 • ①②③ • 2.重点 • 工业——重工业、军事工业。 • 目的 • 影响:对苏联、对美国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 1.背景 • 2.经济改革措施 • 重点: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际上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 措施:①②③④ • 局限:①② • 结局:经济改革失败,政治改革失误,最终
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下放权力,扩大 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 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 发展滞后——重点在农业,大规模垦荒。
• 劳动态度: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 性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 收入分配:“大锅饭”、平均主义,收入 低——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承认企 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等。
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 计划经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平均主义严重,
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阻碍经济可持续发 展。
•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 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 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核心: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 主要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农业 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②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违背自然规律。
A
•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53年, 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 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 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 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 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苏联的改革
(3)主要以行政手 段管理经济。
(3)计划指令压抑 了地方和企业的积 极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 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 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 为31.8公斤。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同时提出扩大党内外民主,实行集体领导 原则。
在经济方面: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
方面。
改革前期:
推行“新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 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逐渐提高,军事和综合 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 匹敌的超级大国。
勃列日涅夫
(1906-1982)
赫 鲁 晓 夫 参 观 肉 联 厂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2.措施: 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3.结果: 收效甚微 4.评价:
• 对斯大林的批判和政治改革-----在客观 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 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 但同样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 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 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 人因素,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 引起思想的混乱。 •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 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 式。
2.措施: 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 1、政治改革。主要是破除对斯 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 原则,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 者恢复名誉。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 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玉米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21
单一公有制、 高度集中计划 经济,忽视市 场调节、忽视 经济客观规律
• 外
两极对峙、美苏争霸, 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 赫鲁晓夫改革 • 怎 样 改 革 • 勃列日涅夫改革 • 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仍然忽视市场对 生产目的仍是 格低廉 • 谁收购? 经济的调节 • 农业上(重点): 供国家收购 收购制 ; • 取消 义务交售制 ,实行 • 扩大谁 生产者仍旧缺 • 扩大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农业还是集体 ; 的自主 乏自主权 化 玉米 等等 权? • 大规模开垦 荒地 ,提倡种植
措施: 半交半售、价
• 工业上:
• 废弃 部门管理体制 ,部分权利下放 加盟共和国 生产积极性 承认 物质利益 ,调动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掘墓: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 斯大林模式。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 斯大林模式 。
勃烈日涅夫改革(1964—1982)
自己的眼睛,但却无法改变解体的
事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
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
)
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C.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
D.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6.阅读下列材料:
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
了40%,
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
措施:
• 工业上(重点):
•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集中领导; • 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经营自主权; •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经营管理。
• 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工业 中央放权,企业小权
承认职企,调动生产
种植玉米的面积从1954 年的430万顷扩大到1962年 的3700万顷。扩种玉米对畜 牧业有促进作用。但是,由 于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宜种玉 米,产量很低。有些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 米结不了穗。还有些地区因扩种玉米影响了 小麦生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2、内容: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问 题
经
济 政 治
重点:用经济 管理方法代替行政 命令(实质:承认 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作用)
1.缺少宏观决策和 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 工业 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作为改革的重点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1、背景:
2、内容: 3、结果及影响:失败苏联解体
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 1、根本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正确认识苏联 的国情,斯大林模式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相适应的客观规律; • 2、重要原因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 领导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斯大林模式进 行根本改革,只是修修补补; • 3、重要原因2:没有进行高度的理论创新,建 设社会主义时犯了“左倾”冒进的错误; • 4、重要原因3:苏联没有正确处理经济比例关 系,美苏军备竞赛更极大消耗了苏联薄弱的经 济实力; • 5、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颠覆;
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
过渡人物(1982-1985年)
1、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3日-1984年 2月9日)
2、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1985年 3月10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1、背景: 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
(2)积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了“斯大林模式”。不足: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 林模式”;与美国争霸,影响了经济建设。
(3)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在政治改
革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改
4.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 主要原因是( )
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B.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 C.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D.片面发展重工业 【答案】D
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都
(
)
A.没有突破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B.没有彻底改变苏联的经济状况 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D.直接导致苏联走向解体 【答案】B
2003 年3月4 日,亚历山大· 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
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
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
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 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材料二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 世纪祖国史》中对赫 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 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三 历史学家尤· 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 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
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
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
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
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二、非选择题 6.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 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 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主要特征 主要弊端
(1)单一的公有制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 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 农民的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 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2)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排斥市场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4.原因: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 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 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 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合作探究】: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 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苏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19711975 6.4
5.7 7.4 2.5 4.5 5.7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劳动生产率 年均增长率
19761980 4.2
3.8 4.4 1.7 3.3 3.7
19811985 3.3
3.2 3.7 1.1 3.1 3.2
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 显示: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 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 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 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 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85%。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 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 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 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 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堂知识演练赫鲁晓夫上台后,扛起了改革的大旗。
回答1~4题。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不包括()A.苏联农业生产落后,粮食短缺B.赫鲁晓夫政治地位稳固C.苏联农民生产热情高涨D.苏联已经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答案】 C2.下列措施中属于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是()①开垦荒地②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④允许个体经济存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
因为④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不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把含④的选项排除即可。
【答案】 A3.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最能直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A.大规模的垦荒运动B.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C.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D.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解析】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了农民的愿望,直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D4.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A.改革以失败告终,毫无建树B.改革试图突破旧的模式,做了许多探索C.开垦荒地和玉米运动成效明显D.改革在农业方面成效明显,工业方面无所作为【答案】 B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治、经济政策作了一些调整。
回答5~8题。
5.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④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C6.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特别重视发展军事工业的领导人是()A.列宁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答案】 C7.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C.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D.改革给苏联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解析】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Ⅱ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班级:组别:姓名:等级: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2012年江苏高考考纲要求】1.赫鲁晓夫改革;2.勃列日涅夫改革;3.戈尔巴乔夫改革考点分析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1、背景:的弊端日益显露。
2、改革内容:(1)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包括: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制,提高收购,增加农民收入;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
(2)工业方面: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下放给加盟共和国;②给企业部分权利;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结果:收效甚微,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4.评价(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未能从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考点分析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内容:(1)企业管理: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运用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2)工业(重点)注重发展,特别是工业(目的:为了维持的地位,与美国)2.结果(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进入时期。
考点分析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危机局面。
2.内容(1)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方法代替(实质:承认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等。
结果:缺少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经济不断,人民生活水平继续。
(2)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和。
【知识小结】面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试图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修修补补,戈尔巴乔夫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改革都没有根本上纠正斯大林体制的错误,以至于积重难返,失去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引言二战结束后,苏联面临着庞大的经济重建任务。
为了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本文将就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重建战争受损的经济基础在二战期间,苏联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工厂、基础设施被毁坏。
苏联政府首先投入大量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基础设施修复,特别是对煤矿、钢铁厂等重要产业进行重建。
此外,苏联还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供应水平。
这些措施为苏联的经济复苏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为了迅速恢复国家经济,苏联政府实行了中央计划经济的制度,即由政府来规定和计划经济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政府设立了计划委员会,负责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资源分配计划。
这种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调配,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战略产业。
这使得苏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第三部分:推进科技创新和工业现代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苏联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现代化。
政府对科研机构和技术人才进行大力支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建立了一系列科研机构和实验室。
同时,政府也对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现代化设备引进。
这些举措推动了苏联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四部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二战后,苏联农业面临着人员流失、土地破坏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状况,苏联政府推行了集体化农业的政策,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合作社经济。
政府还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提供农业机械和化肥等生产资料。
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确保了食品供应的稳定。
第五部分: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为了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政府积极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
苏联与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经济合作协议,实现了资源的互补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此外,苏联还提供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帮助他们进行经济建设。
这一系列的合作促进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荣耀与保守—勃列日涅夫改革
内容
• • • •
工业上(重点):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集中领导; 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经营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经营管理。
• 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荣耀与保守—勃列日涅夫改革
美苏军事力量对比
第21课
探究——比较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相 同
目的 结果
重点
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最终都失败了 农业 工业 先重工业,后 转向政治领域
不 同
对斯大林 模式的态 度
小修小补
固化
突破
1.(2015·浙江湖州高三期末·15)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 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 了党的脖子。”这从本质上揭示了( ) A.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B.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C.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D.戈尔巴乔夫改革力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2.(2015·福建泉州二模·22)《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 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 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 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 )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C.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激情与混乱—赫鲁晓夫改革
失败原因 战略方针缺乏一贯性
材料一:从1953年起,他曾积极鼓 材料二:为了在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 励集体农庄庄员和城市居民发展个 超过美国,赫鲁晓夫时期在计划上盲 人副业,······可是到了1958年, 目追求高招标和高速民如原定的七年 材料三:苏联著名政治家布尔拉茨基 政策发生了一个大转变,开始推行 计划 (1959一1965年)要求工业增长 写道:“赫鲁晓夫不仅是环境的牺牲 限制私人副业的政策 ······70 到了 85 — 88%······农业产值增长 %, 者,而且也是其性格的牺牲者。 急 1961年 ,赫鲁晓夫又强调私人副业 结果,由于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使 性子、 过于匆忙、 容易激动, 这 的重要性······ 甲类工业大大超过计划指标,增长了 是他无法克服的缺点。 ” —陈之骅《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 97% ······农业则离计划规定的指标 因》 更远。
2015高考历史(山东)一轮课件:第21课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
余粮征集制 ,余粮低价交售国家。 ①农业:实行___________ 工业国有化 ,大中企业收归国 ②工业:普遍实行___________ 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2)内容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
分配。
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 原则。
①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 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3)评价 ②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 度;苏俄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作用 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 权巩固。
②使苏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史料印证]
1.史料二中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案 答案 余粮收集制。 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2.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实施效果上有何共性?
②农业
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a.扩大农庄_______
b.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评价 ①积极:前期取得一定成效。 a.没有突破旧体制。 ②局限b.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a.与美国军备竞赛,最终导致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全国滑坡。 (1)背景 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斯大林模式 ”。 制,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
(1)判断: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资本主义经济
的复辟,是历史的倒退。
(× )
(2)选择:(2012· 江苏单科,17,改编)“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 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 和方法”是对哪一政策特点的概括?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 B.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B )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政策
异:内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问 题
经
济 政 治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 代替行政命令(实质: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作用)
1.缺少宏观决策和 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 工业
局势失控,苏联解体
改革重点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 成果(后果)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农业 重工业 国防工业 一度促进 问题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 2.内容: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农业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 (重点)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工业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农业情况非常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 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 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 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 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 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 14.1%,农业则为1.5%。
⑷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重点: 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 结果(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 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 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执政 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苏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19711975 6.4
5.7 7.4 2.5 4.5 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课本P100《戈尔巴乔夫改革》一目: 思考: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 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1991)
戈尔巴乔夫1985—1991
1. 改革的主要内容
(1)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 计划指标 (3)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 到发展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 (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 立家庭农场
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 历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 索) 社会主义经济 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 制度确立阶段 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 赫鲁晓夫改革(探索 开始) 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 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 失败) 社会主义 经济改革 阶段
启示 教训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 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苏共二十大
一、时间:1956年 二、内容: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和个人崇拜的后果。 三、影响:1、有助于苏联人民的思想解放,有 利于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2、有助于东欧国家 摆脱斯大林模式,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3、 中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4、造成了 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混乱,资本主义国家掀起 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东欧一些国家出现动乱。 四、毛泽东把对斯大林的批判比作是“揭了盖子, 又捅了篓子。”
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一)农业方面: 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 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3、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4、提倡种植玉米。
玉米运动
西方在我 们之前发 现,玉米 是一种最 好的青贮 饲料,它 是自然界 用来喂牛 的第一等 饲料。
阅读课本P99《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一目, 思考: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
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 工业方面。尤其是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 相关的工业部门。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1982)
1. 改革的主要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 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计划管理前提下,扩大企 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 营管理。 (4)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 业。
2.改革的结果
1991年12月25日 19时32分红旗从 克里姆林宫上降 落
失败的原因: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 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 生活水平继续 1、都是对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的改革。 2、都是减少计划的比重,对商品交换、价值 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有所增加。 3、改革都没有真正突破斯大林模式。 4、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一个英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 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一个法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 侣裸体散步。" 一个苏联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苏联人,他 们没有衣服,吃得很少,却还以为自己在天堂! "
赫鲁晓夫改革开始的时间: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稳固地位后。
项目 洲际导弹 潜射导弹 战略轰炸机
年份 1968 1978 1968 1978 1968 1978
美国 1054 1054 656 656 545 432
苏联 858 1400 121 1015 155 135
核弹头
1968
1978 1978
4300
11000 210
1300
4500 440
现役武装部队 1968 350 340 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 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 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改革以失败告终。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 2、改革属于小修小补。 3、种植玉米等违反了自然规律。
赫鲁晓夫急噪喜怒无常的性格 被称为“鲁莽的改革者”
为了在东部地区开垦荒地,仅1954年 上半年的时间里就有四万人去了西伯利亚 的垦荒区。1954年的春播面积一下子就增 加了945万多公顷。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 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 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 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 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 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 “刮走了”。
二、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 农业方面。
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一)农业方面: 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 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粮食税。 斯大林模式:义务交售制。 赫鲁晓夫改革:收购制。
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一)农业方面: 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 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大会上, 赫鲁晓夫 正式提出要通过“和平竞赛”,在按人均产品产 量方面“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 在苏共二十一大上,他宣布“社会主义在我国已 经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苏维埃国家已进入 了“大规模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 在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新的《苏共纲领》和 《苏共章程》中,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 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专政在苏联 已经不再是必要了”,苏联“已变为全民的国 家”,苏共“成了全体人民的党”。这种不切 实际的口号,带有极大的盲动和急躁,在国内 造成极大混乱。
(2)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 管理经济 (4)农业集体化
学习的重点: 1、改革的重点。 2、改革的内容。 3、改革失败的原因。 4、带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课本P98第一目内容《赫鲁晓夫改革》 思考: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农业集体化挫伤 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落后;片面发展重 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人民生活水平 没有得到较大改善。 2、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的地位得到巩固。 3、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一)农业方面: 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 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3、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对大规模垦荒的评价 一、新开垦的土地提供了粮食。 二、经营管理不善,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 越少。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赫鲁晓夫的墓 碑用 7 块黑 白大理石相向 衔接堆砌而成, 代表了赫氏毁 誉参半的一生。
(2)“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 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 角色”?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 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 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 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 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 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 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 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 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 年只有10—15次。”
1968 1978
4500
360
4600
320
172 240 ——《世界现代史》
巩固练习: 1.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 A、农业 B、工业 C、教育 D、军事 2.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应全盘否定,主要原因是 A、其改革中,农业成就显著 B、其改革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 C、其改革指导思想正确 D、其改革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3.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主要目的是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归于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政治上没有进行改革 B、经济上措施不符合国情 C、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D、与美国争霸消耗了国力 5.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C、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 D、反对派的崛起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6. 戈尔巴乔夫改革跟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最 大的不同是: A、苏联经济有所好转 B、改革效果不佳 C、改革措施符合实际情况 D、对斯大林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性的改革
三、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 1、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后期苏 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 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军 事实力提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尼克松被迫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改革失败的原因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 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 制的弊病; (2)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 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赫鲁晓夫提倡种植玉米 一、目的: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 业,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二、结果:很多地方颗粒无收。 三、失败的原因: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 背了自然规律。
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一)农业方面:1、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 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 收入。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 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3、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4、提倡种植玉米。 (二)工业方面:1、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 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2、 给企业部分权利。3、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 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