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药物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指南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指南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它可以通过维持氧气的供应来保护心脑功能,提高存活率。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药物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指南。
一、肌肉注射药物1. 肾上腺素(表现为无色透明溶液)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心肺复苏药物,它能够通过刺激心脏收缩来恢复或维持心脏的功能。
肾上腺素可以通过肌肉注射途径给予。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1mg,儿童剂量为0.01mg/kg,可以重复给药。
- 给药途径:将针头插入前外侧上臂三角肌,以保证药物能够被迅速吸收。
- 给药后立即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心肺复苏。
2. 阿托品(表现为无色透明溶液)阿托品主要用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脏停搏引发的心动过缓。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0.5mg,儿童剂量为0.02mg/kg,可以重复给药。
- 给药途径:将针头插入前外侧大腿的中部,注射至肌肉深部。
二、静脉注射药物1. 肾上腺素(表现为无色透明溶液)除了肌肉注射途径外,肾上腺素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途径给予。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1mg,儿童剂量为0.01mg/kg。
-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可通过外周静脉通道或中心静脉通道给予。
2. 硫酸镁(表现为透明溶液)硫酸镁主要用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1-2g,儿童剂量为25-50mg/kg。
-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速度控制在1-2分钟注射完毕。
3. 乳酸林格氏溶液(表现为无色透明溶液)乳酸林格氏溶液主要用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酸中毒。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1-2mmol/kg,儿童剂量为2-4mmol/kg。
-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速度控制在1-2分钟注射完毕。
总之,在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药物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急救药品目录

常用急救药品目录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或缓解病患症状的药物。
在应急情况下,正确使用急救药品可以起到救命的作用。
以下是常用的急救药品目录,以供参考。
1. 心肺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提高心肌的供氧能力。
- 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病情,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 阿托品:用于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能够增加心率、扩张支气管和抑制迷走神经。
2. 抗过敏药物:- 氯雷他定:用于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能够抑制组胺的释放,减轻过敏症状。
- 肾上腺素:除了心肺复苏外,也可用于过敏性休克等情况,能够收缩血管,增加血压。
3. 止血药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用于严重出血的紧急情况,能够补充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固。
- 维生素K:用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情况,能够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
4. 解毒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解毒酒精中毒,能够促进乙醛代谢,减轻中毒症状。
- 阿托品:用于解毒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够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减轻中毒症状。
5. 疼痛缓解药物:- 吗啡:用于严重疼痛的缓解,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疼痛感。
-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轻至中度疼痛的缓解,能够抑制疼痛传导。
6. 抗生素:- 青霉素: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能够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
- 氨苄西林: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能够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
7. 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用于病毒感染的治疗,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 奥司他韦:用于流感等病毒感染的治疗,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
请注意,以上药物仅供参考,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在使用急救药品时,请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
急救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儿童接触。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急救药品可以起到救命的作用。
然而,急救药品只是应急措施,及时就医才是最重要的。
急救药品清单

急救药品清单一、引言急救药品清单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救治病患而需要准备的药品清单。
在乎外事故、突发疾病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下,急救药品能够提供紧急救治,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药品清单中所需的药品及其用途、剂量等信息。
二、常用急救药品清单1. 心肺复苏药物1.1 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或者心跳住手时的心肺复苏,能够促进心脏收缩,提高心脏输出。
常用剂量为0.5-1mg,静脉注射。
1.2 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常用剂量为0.3-0.6mg,舌下含服。
1.3 阿托品:用于心脏骤停、心跳过缓、心动过速等情况下的心肺复苏,能够增加心率,改善心脏传导。
常用剂量为0.5-1mg,静脉注射。
2. 创伤急救药物2.1 消毒药物:如碘伏、酒精棉球等,用于清洁伤口,预防感染。
2.2 创可贴:用于小面积的皮肤擦伤、割伤等浅表伤口的包扎。
2.3 纱布、绷带:用于包扎大面积或者深度创伤,起到止血、固定伤口的作用。
3. 呼吸急救药物3.1 氧气瓶:用于呼吸窘迫、窒息等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能够提供氧气供给。
常用流量为5-10L/min。
3.2 氨茶碱:用于哮喘、支气管痉挛等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能够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难点。
常用剂量为0.25-0.5g,静脉注射。
4. 过敏急救药物4.1 苯海拉明:用于过敏反应、荨麻疹等急性过敏症状的缓解,能够抑制组胺的释放。
常用剂量为10-20mg,口服。
4.2 肾上腺素:用于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急性过敏症状的治疗,能够缓解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症状。
常用剂量为0.3-0.5mg,静脉注射。
5. 中毒急救药物5.1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解热、镇痛等中毒症状的缓解,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常用剂量为0.3-0.5g,口服。
5.2 活性炭:用于中毒患者的胃肠道洗涤,能够吸附毒物,减少毒物吸收。
常用剂量为1-2g/kg,口服。
心肺复苏急救药品重要的生命救援药物

心肺复苏急救药品重要的生命救援药物心肺复苏急救药品:重要的生命救援药物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术,用于挽救心跳停止的患者生命。
在进行CPR时,药物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急救药品,阐述其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药物种类。
一、心肺复苏急救药品的重要性急救药品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们可以恢复患者的心律、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并在CPR后的恢复阶段加强心脏功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心肺复苏急救药品:1. 肾上腺素(Epinephrine):也被称为“肾上腺素素”,是最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之一。
它能够通过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氧输送和血压,从而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2. 针对心律失常的药物:心脏骤停时常伴随着心律失常,例如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和心室扑动(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对于这些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有胺碘酮(Amiodarone)和利多卡因(Lidocaine)。
它们能够调整心脏电活动,恢复正常心律。
3. 阿托品(Atropine):用于处理伴有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或心室逸搏心律不齐的心脏骤停患者。
阿托品能够中断迷走神经活动,提高窦房结电活动。
二、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除了上述提及的常见药物外,以下是更多常用于心肺复苏的药物:1. 氯化钠(Sodium Chloride):它是一种盐水溶液,用于维持患者体内的液体平衡,防止低血容量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
2. 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适用于室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以及其他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状况。
3.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专门用于缓解患者的心绞痛(心绞痛属于一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状态)。
4. 阿布利特龙(Adenosine):常用于治疗房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可通过作用于窦房结减慢心率,恢复正常心律。
心肺复苏药物

一、复苏药物l.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适用于心脏骤停的复苏,其具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特性,在心肺复苏时可增加心肌和脑的供血,但该药的β-肾上腺素能样作用是否有利于复苏仍有争议.因其可能增加心肌氧耗和减少心内膜下心肌灌注。
目前多采用肾上腺素“标准”剂量(SDE)静脉推注,基本不用心内注射。
大剂量肾上腺素(HDE)指每次用量达到0.1-0.2mg/kg)与标准剂量(0.01-0.02mg/kg)相比,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压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率增加。
一组纳入9462例患者的随机研究表明,HDE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生存住院自主循环恢复率为26.l%,而SDE组为23.4%(p<0.01)。
两组生存出院率无显著差异(HDE组2.9%,SDE组3.0%,p=0.73)。
神经系统功能良好的生存情况在两组间无差异(HDE组 2.2%,SDE组2.3%,P=0.75)。
因此,HDE不改善长期生存及神经系统预后。
HDE的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PR后神经系统功能欠佳与HDE有关。
HDE可引起复苏后中毒性高肾上腺素状态,引起心律失常,增加肺内分流,增加死亡率,可加重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对脑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
综上所述,对心脏停搏经用SDE(1mg)未能复跳者,在国外有人主张使用大剂量,也有反对使用大剂量。
两种意见未能统一。
看来,要作出最后结论,还需要进行一系列临床前瞻性对比研究。
结合我国目前临床对心搏骤停抢救的实践,多数医生倾向于在SDE无效时,第二次(3分钟)后即加大剂量。
有两种方法:一是剂量缓增,如l mg,3 mg,5 mg;另一作法是立即用大剂量,即一次大于5mg。
总之,目前对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尚无定论。
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吸收良好,剂量一般为静脉内给药的2-2.5倍,并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
肾上腺素也可用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
当阿托品治疗和经皮起搏失败后,可用肾上腺素l 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持续静滴,对于成人其给药速度应从1ug/min开始,逐渐调节至所希望的血液动力学效果(2~10ug/min)。
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指南

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指南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指南一、引言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的医疗抢救技术,用于在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时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药物在心肺复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输出量、改善心脏节律和血流动力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详细探讨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指南,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的抢救技术。
二、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概述1. 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我们首先要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供需平衡得到有效维持。
心脏按压通过外力作用恢复心肌的机械挤压,保证有效的血流灌注。
人工呼吸则通过人工吹气,补充氧和去除二氧化碳,提供充足的氧供。
2. 药物的分类心肺复苏药物可以根据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进行分类。
按照作用机制,药物可分为肾上腺素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碱性药物和抗凝血药物等。
肾上腺素类药物能够刺激心脏β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
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纠正心律失常,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碱性药物可中和酸中毒,改善血液酸碱平衡。
抗凝血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保护血管通畅。
3. 药物的应用在心肺复苏中,药物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监测指标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肾上腺素是最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可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改善血流动力学。
而在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肺复苏中,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则是首选。
在特殊情况下,如严重酸中毒,需要使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来纠正酸中毒。
三、根据指南选择合适的药物1. 肾上腺素类药物肾上腺素是一种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对于心肌功能不全、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具有积极的疗效。
根据最新的指南,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每次1mg,静脉注射或通过气管插管给药。
推荐的给药频率为每3-5分钟一次。
2. 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肺复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胺碘酮作为一种选择用药,可用于治疗室颤、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
推荐的胺碘酮剂量为30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推荐的治疗时间为30分钟。
护理中的五个常见急救药物知识你掌握了吗

护理中的五个常见急救药物知识你掌握了吗急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技能,对于每一位护士来说,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急救药物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护士在急救场景中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各种状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护理中的五个常见急救药物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药物。
一、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常用的心肺复苏药物,广泛应用于抢救心脏骤停、严重过敏反应和其他紧急情况。
它可以通过收缩血管和提高心脏收缩力来增加血液供应和提高心脏输出量。
在使用肾上腺素时,护士应该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并及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指标的变化。
二、阿托品阿托品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以及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的治疗。
它可以扩张支气管,抑制迷走神经的兴奋,增加心脏传导速度。
在使用阿托品时,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率、呼吸和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剂量和监测药物的疗效。
三、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心律失常和室颤的治疗。
它能够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从而防止或终止室颤。
在使用利多卡因时,护士应该准确计算药物的剂量,并注意药物的给药途径和速度,同时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肺功能指标的变化。
四、重组人生长抑素重组人生长抑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能够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给予重组人生长抑素时,护士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并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
同时,护士还要确保患者理解药物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疗效的最大化。
五、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扩张剂,可用于缓解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在给予硝酸甘油时,护士应该了解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并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给药途径。
此外,护士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头痛、低血压等,并与医生及时沟通。
总结起来,护理中的五个常见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重组人生长抑素和硝酸甘油。
心肺复苏药物使用技巧

心肺复苏药物使用技巧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项紧急的生命支持措施,在发生心脏骤停时可以挽救生命。
药物在心肺复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使用和掌握心肺复苏药物使用技巧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药物的使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一、肾上腺素(Epinephrine)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过程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主要通过激活心脏收缩、提高心输出量和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肾上腺素的正确使用技巧:1. 肾上腺素一般以1mg/次的剂量使用,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气管内注射途径给予。
在静脉注射时,药物可以通过外周静脉通道或中心静脉通道给予,注射速度应适中,通常为1-2秒。
2. 如果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可以考虑通过气管内注射的途径给予肾上腺素。
在气管内注射时,应先停止胸外按压,并注射2-2.5倍剂量的肾上腺素(2-2.5mg),随后进行胸外按压。
3. 在使用肾上腺素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电监护,如果心律失常加重,则应考虑调整用药方案。
二、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一种心脏停搏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常用的抗胆碱药物,通过抑制迷走神经的作用来提高心率和传导性。
以下是阿托品的正确使用技巧:1. 阿托品的推荐剂量为0.5-1mg/次,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注射速度应适中,通常为1-2秒。
2. 在使用阿托品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副作用,如干嘴、视力模糊等。
如果出现副作用,应考虑减少用药剂量。
三、利多卡因(Lidocaine)利多卡因是一种抗心律失常和抗室颤药物,在心脏骤停时可通过抑制异常激动来维持心律的稳定。
以下是利多卡因的正确使用技巧:1. 利多卡因的推荐剂量为1-1.5mg/kg,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注射速度应适中,通常为1-2秒。
2. 在使用利多卡因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心肺复苏中的药物应用指南

心肺复苏中的药物应用指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项紧急救治措施,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
药物在心肺复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系统恢复。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中常用的药物以及其应用指南。
一、肾上腺素(Epinephrine)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通过收缩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提高心脏灌注压,从而恢复心脏功能。
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1mg,每3-5分钟给药一次。
但是,在给药时需要注意,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二、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用于治疗心脏停搏和心动过缓。
它通过抑制迷走神经的作用,增加窦房结的自主节律性,提高心率。
阿托品的推荐剂量为0.5mg,每3-5分钟给药一次。
但是,阿托品在心脏骤停后的早期阶段并不推荐使用,因为它可能会延长心脏停搏时间。
三、胺碘酮(Amiodarone)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治疗室颤和室速。
它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减少心室肌肉的自律性,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胺碘酮的推荐剂量为300mg,可以直接静脉推注或作为持续静脉滴注。
但是,胺碘酮使用时需要注意,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部纤维化等副作用。
四、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
在心肺复苏中,硝酸甘油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灌注,改善心脏功能。
硝酸甘油的推荐剂量为0.4mg,可以舌下给药或经静脉注射。
但是,硝酸甘油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
五、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在心肺复苏中,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为300mg,可以口服或经静脉给药。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
除了基本的手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外,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
1. 药物选择在心肺复苏中,通常应该首先考虑应用肾上腺素(Epinephrine)和/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的药物,常用于复苏过程中恢复心脏的有效循环。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阿莫德非尼(Amiodarone)或利多卡因(Lidocaine)用于矫正心律失常,维持心脏的稳定节律。
2. 药物给药途径在心肺复苏中,药物的给药途径通常有两种方式:静脉内(Intravenous,简称IV)给药和气管内(Endotracheal,简称ET)给药。
静脉内给药是首选的方式,因为可以通过快速直接输注药物到循环系统中,以获得最快的药效。
气管内给药是在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的备选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气管内给药的吸收和效果较静脉内给药要差,剂量通常需要增加到静脉内给药的2-2.5倍。
3. 药物剂量在心肺复苏中,药物剂量的正确应用至关重要。
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药物在心肺复苏中的建议剂量范围:- 肾上腺素:静脉内推注剂量为1mg,每3-5分钟可重复给药。
- 阿莫德非尼(成人):快速注射剂量为300mg,稀释后静脉内注射时可维持用量为150mg。
- 利多卡因(成人):快速注射剂量为1-1.5mg/kg,每3-5分钟可重复给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可能会因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应用药物之前,医务人员应该熟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以及适用范围,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
4. 药物应用顺序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药物应用顺序也是十分重要的。
了解常用的心肺复苏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及其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了解常用的心肺复苏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及其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旨在恢复心脏功能和肺功能。
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使用心肺复苏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心肺复苏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和阿托品,以及它们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为日常急救实践提供参考。
一、肾上腺素1. 适应症:肾上腺素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可以通过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来恢复心脏功能,同时也能增加外周血管的收缩,提高血压,从而维持组织灌注。
2. 使用方法: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给予。
成人剂量为1mg,经静脉注射给予,可在3-5分钟内重复使用。
对于小儿患者,剂量为0.01mg/kg,最小剂量为0.1mg,最大剂量为1mg。
肾上腺素通常与气管插管和胸外按压等复苏措施同时进行。
二、阿托品1. 适应症:阿托品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等。
阿托品可以提高心率,改善传导阻滞,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2. 使用方法:阿托品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给予。
成人剂量为0.5mg,经静脉注射给予,可在3-5分钟内重复使用,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小儿患者,剂量为0.02mg/kg,最小剂量为0.1mg,最大剂量为0.5mg。
阿托品通常与气管插管和胸外按压等复苏措施同时进行。
三、其他常用心肺复苏急救药物除了肾上腺素和阿托品,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心肺复苏急救药物,如阿米奇林和硝酸甘油等。
阿米奇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剂量为300mg通过静脉推注给予,可在需要时重复使用。
硝酸甘油可用于缓解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症状,剂量为0.3mg通过舌下给予,可在5分钟内重复使用。
心肺复苏急救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决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在紧急情况下,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仅仅进行心肺复苏可能不足以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
在一些情况下,急救药物的应用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首先,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非常重要。
在心肺复苏中,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胺碘酮等。
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提高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药物,适用于心跳停止和心律失常的复苏。
血管加压素则可以收缩血管,提高血液循环,适用于心跳停止时肾上腺素无效的情况。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室颤和室速的复苏。
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准确地选择和应用。
其次,正确的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心肺复苏中,常用的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和气管插管给药。
静脉注射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
而气管插管给药则适用于无法建立静脉通路的情况,通过气管插管将药物直接送入患者的气管。
在给药剂量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1mg,血管加压素的推荐剂量为40单位,胺碘酮的推荐剂量为300mg。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反应来调整剂量,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此外,急救药物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肌缺血等副作用。
血管加压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血管痉挛。
胺碘酮可能引起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止使用。
最后,急救药物的应用应与其他急救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需要进行胸外按压、通气和除颤等操作。
这些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复苏成功率。
因此,在应用急救药物时,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进行团队合作,以确保急救措施的协调和有效。
常用急救药品的分类

常用急救药品的分类一、心肺复苏药心肺复苏药物主要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刺激心脏和增强心脏收缩力,促使血液流向肺部,恢复心跳和呼吸功能。
二、呼吸兴奋药呼吸兴奋药主要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或中枢性呼吸抑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尼可刹米、洛贝林等。
这些药物通过刺激大脑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改善通气功能。
三、抗休克药抗休克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这些药物通过收缩血管或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和血容量,从而改善休克症状。
四、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心脏电信号的传导或改变心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纠正心律失常,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五、镇静药镇静药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常用的药物包括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使患者保持安静状态。
六、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炎症介质的合成,降低体温和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七、抗菌药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常用的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的生长,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八、抗病毒药抗病毒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或破坏病毒的核酸结构,降低病毒的致病性,治疗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疱疹病毒感染、流感等。
急救药品大全

急救药品大全急救药品是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和缓解疾病症状的药物。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急救中心、医院急诊室、急救车和家庭急救箱等地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救药品及其使用方法,以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急救措施。
1. 心肺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通过刺激心肌收缩来恢复心脏功能。
- 阿托品:用于心脏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时的心肺复苏,可增加心脏传导性。
- 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时,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
2. 呼吸急救药物:- 氧气:用于缺氧性疾病、窒息和呼吸困难等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 氨茶碱: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可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道痉挛。
- 氯化钠溶液:用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痰液黏稠,能够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3. 抗过敏药物:- 氯雷他定:用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能够抑制组胺的释放。
- 地塞米松: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和哮喘急性发作,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 苯海拉明:用于轻度过敏反应,能够抑制组胺的作用,缓解过敏症状。
4. 止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用于轻度到中度疼痛的缓解,如头痛、关节痛等。
- 吗啡:用于严重疼痛的缓解,如骨折、癌症引起的疼痛等。
- 氯胺酮:用于急性剧痛的缓解,如严重创伤、烧伤等。
5. 抗凝药物:- 肝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能够阻止血液凝结。
- 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如静脉血栓栓塞症、心房颤动等。
- 硫酸肝素: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如手术后、长时间卧床等情况。
以上仅为常见的急救药品举例,具体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根据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生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应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存放不当的药品。
总结一下,急救药品的正确使用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但使用前应确保了解药品的适应症、使用方法和剂量等信息,并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心肺复苏的药物应用

心肺复苏的药物应用开始CPR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考虑应用药物抢救,抢救药物的给药途径限于静脉通道或经骨通道。
1、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作为血管收缩药已有100年的历史,作为CPR基本用药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主要药理作用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增加心肌自律性和使VF易被电复律等。
肾上腺素仍被认为是复苏的一线选择用药,可用于电击无效的VF/无脉性VT、心脏静止或PEA。
肾上腺素用法:1mg静脉推注,每3~5min重复1次。
每次从周围静脉给药后应该使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以保证药物能够到达心脏。
因心内注射可增加发生冠脉损伤、心包填塞和气胸的危险,同时也会延误胸外按压和肺通气开始的时间,因此,仅在开胸或其他给药方法失败或困难时才考虑应用。
2、胺碘酮(可达龙)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仍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主流选择,更适宜于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如射血分数<0.40或有充血性心衰征象时,胺碘酮应作为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因为在相同条件下,胺碘酮作用更强,且比其他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更小。
当CPR、2次电除颤以及给予血管加压素后,如VF/无脉性VT仍持续时,应考虑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优先选用胺碘酮静脉注射(静注);若无胺碘酮时,可使用利多卡因75mg静注。
胺碘酮用法:CA 患者如为VF/无脉性VT,初始剂量为300mg溶入20~30ml葡萄糖液内快速推注,3~5min后再推注150mg,维持剂量为1mg/min持续静脉滴注(静滴)6h。
非CA患者,先静推负荷量150mg(3~5mg/kg),10min内注入,后按1.0~1.5mg/min持续静滴6h。
对反复或顽固性VF/VT患者,必要时应增加剂量再快速推注150mg。
一般建议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胺碘酮的临床药物中含有负性心肌收缩力和扩血管的作用的成分,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这常与给药的量和速度有关,预防的方法就是减慢给药速度,尤其是对心功能明显障碍或心脏明显扩大者,更要注意注射速度,监测血压。
心肺复苏药物简介

液体复苏提要
• 疑有低血容量时可快速补液。 疑有低血容量时可快速补液。 • 初始复苏阶段应用胶体液并无明显益
处,宜用盐水,避免使用葡萄糖液。 宜用盐水,避免使用葡萄糖液。 • 无低血容量时过度补液可能有害。 无低血容量时过度补液可能有害。
其它药物-碳酸氢钠 其它药物-
• 药理作用:弱碱性缓冲剂。 药理作用:弱碱性缓冲剂。 • 应用指南:心跳骤停、CPR或自主循环恢 应用指南:心跳骤停、CPR或自主循环恢
复后不推荐常规使用碳酸氢钠,在危及生 复后不推荐常规使用碳酸氢钠, 命的高钾血症或伴有高血钾的心跳骤停、 命的高钾血症或伴有高血钾的心跳骤停、 严重代酸、 严重代酸、三环类抗抑郁剂中毒时考虑应 静脉注射50mmol(8.4%, %,50ml) 用,静脉注射50mmol(8.4%,50ml) 碳酸氢钠,必要时可重复, 碳酸氢钠,必要时可重复,但应以动脉或 中心静脉血气分析作为指导。 中心静脉血气分析作为指导。
其它药物-阿托品 其它药物-
• 药理作用:M胆碱受体拮抗剂,可逆转胆 药理作用: 胆碱受体拮抗剂,
碱能介导的心动过缓、血管阻力降低和血 碱能介导的心动过缓、 压下降。 压下降。 • 应用指南:阿托品主要用于心脏停搏,无 应用指南:阿托品主要用于心脏停搏, 脉电活动且节率小于60次 分钟, 脉电活动且节率小于60次/分钟,血流动力 学情况不稳定的窦性、 学情况不稳定的窦性、房性和结性心动过 推荐剂量是3mg静脉推注 静脉推注。 缓。推荐剂量是3mg静脉推注。
•
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 血管活性药物-
• 应用指南: 应用指南:
◇肾上腺素是任何原因所致心脏骤停的首选 药物:在高级生命支持过程中每3 药物:在高级生命支持过程中每3~5分钟应 用。 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 ◇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 肾上腺素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二线药物。 ◇肾上腺素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二线药物。
几种常用心肺复苏药物

急救药物急救药物较多,在临床上,常用的急救药物可归为六类:第一类为心肺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洋地黄制剂、硝普钠、NaHCO2、利尿剂、阿拉明、阿托品、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第二类为脑复苏药纳络酮第三类为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可拉明)洛贝林(山梗菜碱)第四类为镇痛剂第五类为镇静剂安定第六类为止血剂Vit---K3 EACA 止血芳酸、止血敏、凝血酶这里列举六种最常用的药物:〖药物名称〗:尼可刹米〖别名〗: 可拉明,二乙烟酰胺,CORAMINE〖英文名〗: Nikethamide〖药品说明〗: 注射液每支0.375g(1.5ml);0.5g(2ml)。
〖功用主治〗: 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微弱兴奋作用。
一次静注作用维持5~10分钟。
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
对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效力较成四氮好,对吸入麻醉药中毒次之,对巴比妥类药中毒的解救不如印防己毒及戊四氮。
口服、注射吸收好。
〖用法用量〗: 常用量皮下注射、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次0.25~0.5g。
极量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1.25g。
〖注意要点〗: 不良反应少见。
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
〖药物名称〗:盐酸洛贝林注射液〖英文名〗:LOBEL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药品说明〗: (1)1ml:3mg (2)1ml:10mg〖功用主治〗: 可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均为N1受体),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而使呼吸加快,但对呼吸中枢并无直接兴奋作用。
对迷走神经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同时有反射性的兴奋作用;对植物神经节先兴奋而后阻断。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
手术室急救药品

手术室急救药品手术室是医院内重要的治疗和救治场所,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和急救需求,手术室必须备有足够的急救药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手术室常备的急救药品及其使用标准。
1. 心肺复苏药物心肺复苏药物是手术室急救中至关重要的药物之一,用于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常见的心肺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这些药物的使用标准如下:- 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剂量为1mg,可静脉或气管内注射。
- 血管加压素:用于心脏骤停时无效的情况下,剂量为40 IU,可静脉注射。
- 阿托品:用于心脏骤停、心动过缓等情况,剂量为0.5-1mg,可静脉或肌肉注射。
- 异丙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情况,剂量为0.3-0.5mg,可静脉注射。
2. 抗过敏药物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因此手术室必须备有抗过敏药物以应对这种情况。
常见的抗过敏药物包括:苯海拉明、地塞米松、氯雷他定等。
这些药物的使用标准如下:- 苯海拉明: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剂量为25-50mg,可静脉或肌肉注射。
- 地塞米松:用于治疗严重过敏反应,剂量为4-8mg,可静脉注射。
- 氯雷他定: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等情况,剂量为10mg,可静脉注射。
3. 止血药物手术室中经常需要进行手术操作,因此必须备有止血药物以应对可能的出血情况。
常见的止血药物包括: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氨甲环酸等。
这些药物的使用标准如下:- 凝血酶原复合物: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可静脉注射。
- 纤维蛋白原:用于治疗纤维蛋白原缺乏引起的出血,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可静脉注射。
- 氨甲环酸:用于治疗纤维蛋白原缺乏引起的出血,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可静脉注射。
4. 镇痛药物手术室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情况,因此必须备有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常见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布洛芬等。
这些药物的使用标准如下:- 吗啡:用于严重疼痛的缓解,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可静脉或肌肉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地兰:选择性作用与心脏能加强心肌收缩性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功不全。
东莨菪碱:M胆碱受体阻滞剂,中枢抑制作用较强,小剂量镇静,较大剂量催眠。
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
654-2 :M胆碱受体阻滞剂,解痉选择性较高,用于感染性休克、内脏平滑肌绞痛。
阿拉明:α、β1受体激动剂,收缩血管加强心肌收缩力使休克病人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不大偶有心率失常,临床用于各种休克早期,手术后或脊椎麻醉后的休克。
安定:苯二氮卓类,抗焦虑、抗惊厥、癫痫、镇静催眠、中枢性肌松作用。
鲁米那:巴比妥酸衍生物。
中枢抑制作用随剂量由小到大,中枢抑制作用由浅入深相继出现镇静、催眠、麻醉,过量致延髓呼吸中枢麻醉致死。
氯丙嗪:α、DA受体阻断剂。
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作用、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可拉明: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并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临床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洛贝林: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延脑呼吸中枢。
用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及一氧化碳中毒。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药也是一种窄谱抗心率失常药,仅用于室性心率失常。
氟美松:糖皮质激素,抗炎、抗毒、抗休克、免疫抑制作用。
速尿: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的髓质和皮质部[CL]的吸收又称髓袢利尿药。
有水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反应、耳毒性。
非那根:H1受体阻断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于过敏性疾病、晕动病、妊娠呕吐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恶心,也可与氯丙嗪用于人工冬眠。
正肾素:α、β1受体激动剂。
收缩血管、加强心肌收缩性、加快心率、加速传导、增加心搏出量。
临床用于抗休克(补足血容量前提下使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阿托品:M受体阻滞剂很大剂量也有阻断神经节N1受体的作用。
临床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抑制腺体分泌、扩瞳、抗休克(感染性休克)、解救有机磷中毒、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如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窦房阻滞、房室阻滞)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剂加强心肌收缩力、加速传导、加速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生高收缩压,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等。
临床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缓解支气管哮喘、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多巴胺:α、β受体兴奋剂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
临床用于抗休克对伴有心收缩性减弱及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休克疗效好也可与利尿药合用于急性肾衰。
氨茶碱:茶碱有和β受体激动药相似的作用松弛平滑肌、兴奋心脏和中枢的作用。
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药物。
口服用于急性发作,注射给药用于较严重的发作及哮喘持续状态。
常用急救药物急救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由于急症发作突然,病情危重,如不及时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失去抢救患者生命的机会。
所以接诊医务人员必须分秒必争,既要迅速拿出抢救方案,尤其接诊医师,又要指挥其他医护人员,在尽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转危为安。
备好急救药品,与采取各种抢救手段,抢救措施同等重要,而且也是抢救患者的前提。
本文将分类将常用急救药物简介如下。
1 中枢兴奋药(呼吸兴奋药)1.1 尼可刹米(可拉明,Nikethamide,coramin)1.1.1 药理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微弱兴奋作用。
一次静注只能维持作用5~10分钟,代谢后由尿排出。
1.1.2 应用和用法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他中枢抑制药的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解救效力最好。
也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伴有高碳酸血症。
静注每次0.25~0.5g;极量一次0.75g。
必要时可在1~2小时内连续给4~6个剂量。
小儿常用量,6月龄以下1次75mg;1岁125mg;4~7岁175mg。
1.1.3 注意事项反复或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增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肌僵直等,应即时停药。
若出现惊厥,可注射地西泮或小剂量硫喷妥钠对抗。
1.1.4 制剂注射液每支0.375g/1.5ml。
1.2 洛贝林(山梗菜碱,Lobeline)1.2.1 药理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作用迅速而短暂。
对呼吸中枢无直接兴奋作用。
1.2.2 作用与用法用于新生儿窒息(脐静脉注射一次3mg)、一氧化碳引起的窒息、吸入麻醉剂及其他中枢抑制药(如阿片、巴比妥类)的中毒及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
皮下或肌注,成人1次3~10mg(极量:1次20mg,1日50mg);儿童1次1~3mg。
静注,成人1次3mg,极量1日20mg;儿童1次0.3~3mg。
必要时每30分钟可重复1次。
静注须缓慢。
1.2.3 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1.2.4 制剂注射液每支3mg/1ml,10mg/1ml。
1.3 贝美格(美解眠,Bemegride,Megimide) 1.3.1 药理中枢兴奋作用类似戊四氮,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增加,血压微升。
作用迅速短暂。
1.3.2 应用与用法用于解救巴比妥类、格鲁米特、水合氯醛等药物的中毒。
亦用于加速硫喷妥钠麻醉后的恢复。
静滴,常用量50mg/1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滴。
亦可静注,每3~5分钟注射50mg,至病情改善或出现轻微中毒症状为止。
1.3.3 注意事项①静滴时不可太快,以免惊厥;注射量大,速度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反射增强,肌肉震颤及惊厥等。
②本品迟发毒性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近视等。
③注射时须准备短时巴比妥类药,以便惊厥时解救。
1.3.4 制剂注射液,每支50mg/10ml。
2 镇静、安定药2.1 苯巴比妥(鲁米那,Phenobarbital,Luminal) 2.1.1 药理为长效巴比妥类,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并可抗癫痫。
2.1.2 应用与用法抗惊厥,肌注其钠盐,每次0.1~0.2g,必要时4~6小时后重复1次。
癫痫持续状态,肌注200mg,必要时也可静注,用20~40ml生理盐水稀释(勿用葡萄糖液),缓慢静注(<30mg/min),用时观察患者症状和呼吸变化,癫痫发作停止或出现呼吸微弱,立即停止推注。
推入过量或过快易造成呼吸抑制。
2.1.3 注意事项①有过敏史者(或对其他巴比妥过敏者)禁用。
②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急救:口服本品未超过3小时者,可用大量温生理盐水或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注意防止液体流入气管内,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洗毕,再以10~15g硫酸钠(忌用硫酸镁)导泻。
并给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碱化尿液,减少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加速药物排泄。
亦可用甘露醇等利尿剂增加尿量,促进药物排出。
又因呼吸抑制所致的呼吸性酸中毒时,可促进药物进入中枢,加重中毒反应,因此保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吸氧或人工呼吸。
亦可适当给予中枢兴奋药。
血压偏低时,可静滴葡萄糖盐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2.1.4 制剂注射用苯巴比妥钠,每支0.05g,0.1g,0.2g。
2.2 地西泮(安定,苯甲二氮?,Diazepam,Valium,Diapam) 2.2.1药理本品为苯二氮?类抗焦虑药,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约1小时达血药高峰浓度,肌注后吸收不规则而慢,静注迅速进入中枢而生效,持续时间短。
血浆半衰期为20~40小时。
2.2.2 应用与用法抗焦虑,口服每次2.5~5mg,每日3次。
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静注每次2.5~10mg,或0.1~0.2mg/kg。
6个月以上儿童,每次0.1mg/kg。
抗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静注5~10mg/次。
2.2.3 注意事项(1)快速静注可对心血管及呼吸产生抑制作用。
(2)老年人及婴幼儿应慎用。
青光眼、重症肌无力者禁用。
(3)长期应用后突然停用可出现戒断症状。
(4)中毒急救:①洗胃后,用纳洛酮(Naloxone)0.8mg加至50%葡萄糖液40ml中静脉注射,每2小时1次,一般1~2次后,患者在用药后1~6小时内清醒。
②重症苯二氮?类药中毒的特异性解毒剂氟马西尼(安易醒,Flumazenil):0.2~0.3mg静注,继之每分钟0.2mg直至有反应或达2mg。
通常用0.6~2.5mg可见效。
因本药半衰期短,约0.7~1h,故对有效者每小时应重复给药0.1~0.4mg,以防症状复发。
注射液,每支0.5mg/5ml,1mg/10ml。
2.2.4 制剂注射液,每支10mg/2ml。
2.3 苯妥英钠(大仑丁,PhenytoinSodium,Dilantin) 2.3.1 药理可通过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现象,阻止癫痫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扩散,从而阻止癫痫发作。
另外对细胞膜有稳定作用,可阻止异常电冲动的扩散。
近年来证明,本品能增加脑中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与其抗癫痫作用亦有关。
2.3.2 应用与用法癫痫持续状态,150~250mg,加入5%葡萄糖液20~40ml中,在6~10分钟缓慢静注。
必要时经30分钟再注射100~150mg。
亦有认为其不良反应较大,疗效不如苯巴比妥。
抗心律失常(室上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尤适用于强心甙中毒时的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125~250mg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于5~15分钟内缓慢静注(<50mg/min)。
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静注100mg,但一日总量不超过500mg。
2.3.3 注意事项静注时不宜过快,过快易致房室传导阻滞、血管性虚脱、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
2.3.4 制剂注射用苯妥英钠,每支100mg,注射液,每支0.25g/5ml。
2.4 氯丙嗪(冬眠灵,氯普马嗪,Chlopromazine,Wintermin)2.4.1 药理①中枢神经系统:能显著抑制精神活动,可解除精神失常者的过度兴奋状态,并使狂躁症状消失。
②心血管系统:阻断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
还可解除小动脉、小静脉痉挛,改善微循环,而有抗休克作用。
③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敏感区的多巴胺受体,大剂量又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强大的镇吐作用。
④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降低,体温可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
2.4.2 应用与用法止吐,每次口服12.5~50mg。
人工冬眠: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派替啶100mg配成冬眠合剂静脉滴注,用于创伤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烧伤、高烧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2.4.3 注意事项①注射用药后应静卧1~2小时,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②血压过低时,切记不可用肾上腺素来升压,可静滴去甲肾上腺素。
③血容量不足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禁用。
2.4.4 制剂片剂,每片12.5mg,25mg,5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