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https://img.taocdn.com/s3/m/05204d59312b3169a451a4f8.png)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fd23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e.png)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摘要在机械设计中,传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实验,我们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带传动系统来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性。
本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实验的目的、设计过程、材料选择、制造过程、测试方法、结果分析以及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带传动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引言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带轮和传动带(如皮带、齿轮等)将动力传递给不同的设备。
带传动具有简单、可靠、经济和节能等优点。
本实验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带传动系统,旨在深入了解带传动的原理和性能特性,并对其进行评估。
设计过程设计一个带传动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传动比、带轮和传动带的选择、功率传递和传动效率等。
实验中,我们根据给定的参数和要求进行了如下设计过程:参数确定1.输入功率:50W2.转速比:1:53.传动效率:大于90%带轮和传动带的选择根据参数确定,我们选择了适合的带轮和传动带。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传动比和带轮直径等。
同时,传动带的材料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如橡胶等。
功率传递通过计算输入功率和转速比,我们可以确定输出功率和转速。
根据传动效率的要求,我们可以计算出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损耗。
传动效率评估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可以测量传动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损失和传动效率。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评估带传动系统的性能。
材料选择和制造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以下材料用于制造带传动系统:1.带轮:铝合金2.传动带:橡胶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制造带轮:根据设计要求,我们使用数控机床对铝合金进行精确加工,制造出适合的带轮。
2.制造传动带: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通过成型和加工制造出传动带。
测试方法为了评估带传动系统的性能,我们进行了如下测试方法:传动比测试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轴的转速,我们可以计算出传动比。
我们使用转速计对输入和输出轴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efafe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5.png)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精选篇1)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设计性实验,我开始时束手无策,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第一次,只能通过网络书籍和老师了解一些有关的内容,但正是这样才给了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
设计性实验让我们自主独立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资料搜集与处理信息、交流等活动,从中获得学科、交流等方面的知识,而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便是这个活动的精髓。
在这次实验中,我有几点感触颇深:一、改变了我们被动的学习现状,培养我们自主思维的能力。
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有充足自主学习的时间,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探究,去获取新知,让我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给我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去拓展。
而正是这次实验活动让我们得到了充足的时间去设计、讨论实验的各个项目和各种细节,有许多方式帮助我们去设计整个实验,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自主思维能力。
二、改变机械的接受学习现状,培养了我们的探究能力。
与传统的实验课相比,设计性实验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我们的探究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会经常提出一些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问题,让我们亲自去调查研究,亲自去操作体验,从而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观察思考、体验中感悟,得到启迪。
三、培养了我们合作交流能力,让我们懂得了相互谅解的重要。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相互体谅的重要性。
免疫实验的任务十分的重,我们组人员本来就不足,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是十分的困难,而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不能参加部分实验,因此造成剩下的同学要面临更艰巨的任务。
我原以为她们会不乐意,但她们却很支持我的工作,还提前完成了实验。
这一切让我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让我非常的感动。
虽然实验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它给我的东西让我可以收益终生。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精选篇2)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机械设计心得体会(精选篇3)这次的课程设计是一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这段时间内,我学习了很多,课本上的知识也得以更好的吸收。
机械设计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
![机械设计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a60c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d.png)
机械设计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机械设计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优质的心得是丰富我们内心世界的最佳选择,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机械设计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传动—单级圆柱斜齿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传动—单级圆柱斜齿减速器)](https://img.taocdn.com/s3/m/f5407eaa960590c69ec37680.png)
一、设计题目:四、设计计算和说明:2确定传动装置的总的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齿轮传递效率),4η=0.96(卷筒效率),5η=0.99(凸轮连轴器)aη= 0.96*30.98*0.97*0.99*0.96=0.83所以dP=1000aFVη=2250 1.310000.83⨯⨯=3.5kw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轴工作转速为:n=601000VD⨯Ω=6010001.3240⨯Ω⨯=103.45 minr取传动比:V带的传动比为'1i=2—4,一级圆柱斜齿传动比为'2i=3—6,所以总的传动比'ai=6—24,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dn='ai⨯n=(6—24) ⨯103.45=621~2483minr最符合这一条件的电机为Y112M—4该电机的主要参数为:电机选用Y112M—4(主要参数:额定功率:4KW;满载转速:n=1440r/min;启动转矩T=2.0;最大转矩2.0).安装尺寸如下:电动机选好后试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电动机型号Y112M—4,满载转速1440minr2.1 总传动比:有式ai=mmn=1440103.45=4.64分配传动比因为0ai i i=•式中i,i分别为带传动和减速器的传动比。
为使V带传动外廓尺寸不致过大,初步选0i=3,则一级4η=0.965η=0.990.83aη=3.5dP kw=n=103.45minr'dn=621~2483minr电动机选用Y112M—4传动装置的总的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所用公式皆引自《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18~~22页主要参数:3 V带传动装置:2.2.4各轴的输入转矩:dT=9550dmnP=23.21NM1T=d T0i01η=23.21*3*0.96=66.85NM2121266.85*4.64*0.98*0.97294.86N miT Tη=••==•卷筒轴输入3224294.86*0.98*0.99286.07N mT Tηη=••==•2.2.5各轴的输出转矩:'112'222'33266.85*0.9865.513294.86*0.98288.96286.07*0.98280.35N mN mN mT TT TT Tηηη=•==•=•==•=•==•运行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已知原动机为Y112M—4型(主要参数:额定功率:4KW;满载转速:n=1440r/min;启动转矩T=2.0;最大转矩2.0)电动机到I轴的传动比为3.0。
机械心得体会800字(精选8篇)
![机械心得体会800字(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6bb0f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6.png)
机械心得体会800字(精选8篇)机械心得体会800字篇1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门人生必修课,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除了基础知识功底深厚外,还需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付突发故障的能力,还要求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善于思考。
另外,还必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坚强的毅力。
在2021年这短短的在杭州__两个月的机械实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我获益匪浅。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正式走进__开始了实习工作。
由于我是,本身对企业的机构等都很陌生,公司让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我的日常实习。
在我师傅的热心指导下,我对机床装配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管理理论知识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大学所学确实有用。
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
跟公司同事一样上下班,协助同事完成部门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
我心里明白我要以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来适应公司的工作,完成公司的任务。
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
在公司我主要的工作是协助师父装配一些机床,由于缺乏经验,我在期间还弄坏了一些工具,也走了很多弯路,给师傅及同事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但是我们师父他没批评我,而是让我继续认真的把事情做好,我很受鼓舞,同时也很努力的去把事情做好.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提高的方面很多,但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是动手能力的进步。
毕业实习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我们社会工作的能力,如何学以至用,给我们一次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各种书面以及实际的知识,实际操作、演练的机会.自走进丽伟开始我本着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机床装配,并对企业公司结构的熟悉,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公司,发挥自己特长.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c92d7a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d.png)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心得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实验环节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我对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但同时,也有一些紧张和担忧,害怕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无法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然而,当真正走进实验室,看到摆放整齐的实验设备和工具时,那种紧张感逐渐被兴奋所取代。
我们进行的第一个实验是带传动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测量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并分析不同负载和带速对它们的影响。
一开始,我对实验设备的操作不太熟悉,在安装皮带和调整负载时花费了不少时间。
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要领,顺利地完成了实验数据的采集。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发现带传动的滑动率随着负载的增加而增大,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
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带传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特点和局限性。
接下来的齿轮传动实验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测量齿轮的齿距、齿厚等参数,并分析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准确性。
通过观察齿轮的啮合过程,我清楚地看到了齿轮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同时,在测量齿轮参数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精度对于机械设计的重要性。
哪怕是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会影响到齿轮传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机械零件的认知实验中,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机械零件,如螺栓、螺母、轴、轴承等。
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这些零件,现在真实地摆在眼前,让我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我仔细观察了每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特征,并尝试分析它们在不同机械装置中的作用。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机械零件的设计和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强度、刚度、耐磨性、工艺性等。
在进行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实验时,我们使用了模型和动画软件来模拟机构的运动。
这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机构中各个构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通过改变机构的参数,如杆长、铰链位置等,观察其对运动性能的影响,我深刻体会到了机械机构设计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机械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
![机械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96cba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b.png)
机械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机械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机械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机械实训心得体会1“累死的钳工,站死的车工”让我们不觉得对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人们肃然起敬。
实习结束了,实习的目的我们达到了,也收获了。
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实习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耐心指导,是他们让我们尝到了收获劳动的喜悦。
但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我想不是,实习的路还很长,不是吗?流阴如水,蓦然想起昨日实习的一幕幕,实感肺言。
实习,是理论的实践,之所以要这样,无非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劳动能力为我们进入社会打下基础,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我们看到了以前没看到的设备,做了以前没做过的事,这些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工作中的我们有欢笑,有汗水。
也有收获。
我们渐渐懂得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体会父母的辛勤工作。
“累死的钳工,站死的车工”让我们不觉对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人们肃然起敬。
实习结束了,实习的目的我们达到了,也收获了,但这一切离不开实习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耐心指导,是他们让我们尝到了收获劳动的喜悦。
但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我想不是,“实习”的路还很长,不是吗?机械实训心得体会2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
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
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
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
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1db9d1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c.png)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机械设计心得体会「篇一」一转眼,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就结束了。
有点不舍,有点怀念!这两个星期的实习感觉非常有意思,非常有趣,也令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学到了很多平时自己接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新鲜,而且实用,会对我们毕业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短短的两个星期,我们每天都会学到一项新的技能,并在很短的实习时间内,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我们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指导下,很顺利的完成各自的实习内容,并且基本上都达到了老师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实习。
在金工实习中,安全是第一位,这是每个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忠告。
金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工科类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也特别有意义的实习课,也是我们一次,离开课堂严谨的环境,感受到车间的气氛,亲手掌握知识的机会。
自从上大学后,我就在心里不断地寻找完善自己的机会,而完善自己最首要的人物就是完善自己的动手能力,经常能从报纸杂志上读到这样的消息:中国的大学生动手能力怎样的差,自我生存能力并不能仅靠聪明的头脑,而恰恰相反,很多时候优秀的动手能力、完善的实践技能更能为自己带来和谐的生活。
大学的实习不就是这样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吗?这样好的机会不会有很多,应该好好珍惜。
第一天去上课的时候,对实习既有期待又有一丝丝恐惧的我们,来到了六楼的课室,听老师讲解金工实习的具体要求以及一些安全主意事项。
实习中心的老师给我们简要介绍完实习内容后,还点出一些我们常犯的毛病,如:产观努力不够,不主动请教师傅,一到车间,就这台机床看一眼,那台机床摸一下,走马观花,不闻不问,自以为一看就懂,到头来,时间过去了,虽然下厂实习,但啥也没学到手,一问三不知;对生产条件比较差的车间产生一种反差心理,觉得平时在学校干干净净,可是一下到铸造车间,满地是沙了,灰尘到处飞扬,搅拌机、振动器、冲天炉噪音隆隆,第一感觉就是太脏。
因此,有部分学生怕脏怕累,不愿意跟师傅一起干活,也懒得去接近工人,害怕弄储自己的双手和脸蛋,束手束脚的最且还是没有真正学到东西;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问题。
带传动实验体会
![带传动实验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e390ae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4.png)
带传动实验体会在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机械传动方式。
从最基础的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到现代的行星减速器、超级变速器等。
而在这些传动方式中,带传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式。
带传动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带子本身的弹性和摩擦力,将动力从原动机传递到被动机。
而带子的选择和使用会对传动系统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学习带传动的理论知识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带传动的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种传动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实验设计主要是通过自制的带传动实验装置,对不同材料、不同工况下的带子进行测试,比较其传动效率、使用寿命等参数。
首先,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带子材料。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橡胶带、聚氨酯带、聚酯布带等多种不同的材料,探究其弹性、摩擦系数等性质对传动系统的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带子的几何尺寸和松紧度对传动性能的影响。
调整不同松紧度的带子,我们发现过紧或过松都会导致传动效率下降,甚至导致带子断裂的情况发生。
除了材料和松紧度,实验还考虑了不同负载工况下的带传动系统性能表现。
通过改变测试装置的载荷大小,我们观察了传动效率、带子温度等参数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深刻理解了带传动的优点和局限。
带子具有弹性好、摩擦系数大、减震隔振等特点,适用于小功率、中低速、变速比小的传动系统。
但是受材料强度、寿命等因素的限制,大功率、高速、大变速比的传动系统,通常不采用带传动方式。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深感受到了实验教育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只是我们认识机械传动的入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传动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各种传动方式,设计出更加优秀的机械传动系统。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52ec7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7.png)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 带传动的概念和分类2. 带传动的优缺点3. 带传动的设计要点三、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清单2. 实验步骤及方法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图示分析2.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五、结论与建议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机械设计带传动的实践操作,掌握带传动的设计原理和步骤,了解带传动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1. 带传动的概念和分类带传动是将皮带或链条等柔性元件作为传递力量和运动轴承件,在两个或多个轮辗之间来回运转。
根据不同特点,带传动可分为三类:平面带式传动、凸形带式传动和链条式传动。
2. 带传动的优缺点(1)优点:①可靠性高:由于皮带具有弹性变形能力,因此可以吸收轴的不同位置产生的变形,减小了轴承负荷,从而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
②维修方便:皮带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弹性,易于安装和拆卸。
③噪音小:由于皮带传动时没有金属齿轮啮合时产生的撞击声,所以噪音比较小。
(2)缺点:①传动效率低:与直接啮合的金属齿轮相比,皮带传动效率较低。
②受环境影响大:皮带材料容易受到温度、湿度、油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老化或破裂。
3. 带传动的设计要点(1)选用适当的带式传动: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类型、规格和材料等参数进行设计。
(2)确定传动比:根据所需输出转速和输入转速,确定传动比,计算出中心距和带长。
(3)计算张力:根据负载大小、转矩大小、工作环境温度等因素计算张力,并选择适当张力值。
(4)设计轮辗尺寸:根据所选带式、传动比、中心距等参数,计算出轮辗的尺寸和带轮宽度。
(5)确定轴承:根据所选轮辗尺寸和工作转速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轴承。
三、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清单①带传动实验台②皮带③电机④带轮⑤张力计⑥转速测量仪2. 实验步骤及方法(1)安装实验台:将实验台安装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调整好水平度。
(2)安装电机和带轮:将电机固定在实验台上,并通过皮带连接到带轮上。
机械设计实习总结
![机械设计实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1784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c.png)
机械设计实习总结
在进行机械设计实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在机械设计实习中的总结:
1. 熟练掌握了CAD软件的使用。
通过实习,我深入学习并熟练掌握了SolidWorks等CAD软件的操作技巧,并能够熟练地进行零部件的设计和装配。
2. 学会了如何进行机械设计流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到制造和测试的整个机械设计流程,掌握了设计流程和各阶段之间的关键节点。
3. 提高了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中,我与工程师和其他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学会了有效沟通和合作,明确任务目标,协调资源,有效解决问题。
4. 加深了对机械原理和工程材料的理解。
通过实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机械原理和工程材料的特性,学会了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5. 不断提高了自身解决问题和思考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面临了各种挑战和问题,通过不断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机械设计实习是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提升。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专业能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d9fdfd77e21af45b207a89d.png)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篇一: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
3、绘制滑动率曲线?—P2和效率曲线?—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T1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T2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d9fdfd77e21af45b207a89d.png)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篇一: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
3、绘制滑动率曲线?—P2和效率曲线?—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T1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T2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训报告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9016b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5.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的结合,使学生深入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5日三、实训地点XX学院机械工程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了解带传动的概念、类型及工作原理;2. 学习带传动的结构特点及材料选择;3. 掌握带传动的张紧力、速度、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方法;4. 熟悉带传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5. 完成带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五、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对带传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学习。
带传动是一种利用柔性带作为传动媒介,通过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
常见的带传动类型有三角带传动、平带传动和圆带传动等。
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运行可靠等优点。
2. 结构分析接着,我们对带传动的结构特点及材料选择进行了分析。
带传动主要由主动轮、从动轮、带和带轮组成。
带轮分为外轮和内轮,外轮为主动轮,内轮为从动轮。
带轮的材料通常采用铸铁或铝合金。
带的材料主要有橡胶、棉布、尼龙等。
3. 计算分析然后,我们学习了带传动的张紧力、速度、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张紧力是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的重要参数,计算公式为:张紧力 = 预紧力 + 摩擦力。
速度计算公式为:n = πd/60,其中n为转速,d为带轮直径。
功率计算公式为:P = T n/9.55,其中P为功率,T为扭矩。
4. 安装与调试在完成计算分析后,我们进行了带传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首先,将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安装在机器上,然后调整带轮的间距,使带张紧适度。
接着,调整张紧力,使带在轮上的接触面积达到规定值。
最后,进行试运行,检查带传动系统的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噪声等。
5. 维护保养最后,我们学习了带传动的维护保养知识。
带传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带张紧力,确保带传动正常工作;(2)定期检查带轮和带的状态,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带轮和带;(3)保持传动系统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杂物进入;(4)定期检查润滑情况,确保传动系统润滑良好。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6bfb8a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7.png)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体会机械设计学习心得体会1机械设计创新贯穿设计、制造、运用、维护的整个过程,设计时的疏忽总会在这些方面表达出来,胜利与否是很简单判断的。
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就是说好的设计是离不开制造的。
我们搞设计不仅是要站在制造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但肯定要学会继承。
现在,全社会都在强调创新,但我们不能一味强调创新,就瞧不起原有的东西。
通常的创新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构成事物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一种是在旧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
所以,不管怎样,创新的东西总是含有一些旧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认的。
正像哲学中所讲,新事物都是在确定中否定,否定中有确定中产生的。
比如我们人类,虽然说是大自然的天之骄子,但事实上,我们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样的。
假如人类不是在继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础上,有1%的突破,人类的涌现是难以想象的,假如有人说我有志气,不需要继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个100%纯人类基因,那您就是再过一亿年,也搞不出来一个人类来。
所以说,不能为了创新,把旧有的东西全盘抛弃。
原有的东西就犹如一盘菜,创新就犹如一点点调料,有了这么一点调料,菜的味道更加鲜美。
但没有人为了纯鲜美,不要菜,光来一盘炒调料的。
所以我们强调创新,但不能忘却继承,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是因循守旧,而只有创新,没有继承,那是空中楼阁。
1:1的克隆可能许多的人认为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种设计方式。
但是作为从事设计行业的人来讲,克隆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所谓一抄二改三制造。
简练的概括了设计人员的成长之路。
刚入门的时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袭的同时要舍命的去理解原设计者的意图和思维,理解整个机器的传动,各个装置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零件的相互关系,理解了之后就可以出图,图纸上就可以有明确的尺寸协作要求,形位公差约束。
只知道画下来,顺手胡扯几根线条上去,大略感觉机器精度比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动不动就0.005,0.002,在图纸上大言不惭的签名在设计栏。
带传动实验
![带传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ecad1bc1a37f111f1855ba9.png)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实验名称:带传动实验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彭晓波报告人:邱一新学号:2007110108 第 1 组班级:07机械1班实验时间:11月17号实验报告提交时间:11月24教务处制一、实验目的由于皮带的弹性模量较低,在带传动过程中会产生弹性滑动,导致带的瞬时传动比不是常量。
另一方面,当带的工作载荷超过带与带轮间的最大摩擦力时,带与带轮间会产生打滑,带传动这时不能正常工作而失效。
本实验的目的是:1、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2、了解带的初拉力、带速等参数的改变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测绘出弹性滑动曲线;3、掌握转速、扭矩、转速差及带传动效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DCS-Ⅴ型智能带、链传动组合实验台(如图1所示);2、内六角扳手。
三、实验系统的组成框图图2 实验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实验系统主要包括如下部分:(1)带传动机构(2)主、从动轮转矩传感器(3)主、从动轮转速传感器(4)电测箱(与带传动机构装为一体)(5)个人电脑(6)打印机四、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1、调速和加载主动电机的直流电源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转动电位器可改变可控硅控制角,提供给主动电机电枢不同的端电压,以实现无级调节电机转速。
本实验台中设计了粗调和细调两个电位器。
可精确的调节主动电机的转速值。
加载示意图如图6所示。
加载是通过改变发电机激磁电压实现的。
逐个按动实验台操作面上的“加载”按扭(即逐个并上发电机负载电阻),使发电机激磁电压加大,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增大。
由于电动机与发电机产生相反的电磁转矩,发电机的电磁转矩对电动机而言,即为负载转矩。
所以改变发电机的激磁电压,也就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2、转速测量两台电机的转速,分别由安装在实验台两电机带轮背后环形槽中的红外交电传感器上测出。
带轮上开有光栅槽,由光电传感器将其角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输入单片计算机中计数,计算得到两电机的动态转速值,并由实验台上的LED显示器显示出来也可通过微机接口送往PC机进一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篇一: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
3、绘制滑动率曲线?—P2和效率曲线?—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T1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T2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T1、T2相等。
只要测得不同负载下主动轮的转速n1和从动轮的转速n2以及主动轮的扭矩T1和从动轮的扭矩T2,就可计算出不同的负载下的弹性滑动系数?以及效率?。
以P2为横坐标,分别以不同负载下的?和?为纵坐标,就可以画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3、加载装置在发电机激磁线圈上并联电阻,每按一下“加载”键,即并联上一个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
由于发电机与电动机产生相反的电磁转矩,故此发电机的电磁力矩对电动机而言即为负载转矩。
因此每并联一个电阻,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就增大,从而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4、电器箱:实验台所有的控制、测试均由电器控制箱(其原理参见图1-2),旋转面板上的调速旋纽,可改变主动轮的转速,并由面板上的显示装置上直接显示。
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转矩也分别由设在面板上的显示装置显示。
图1-2电器箱电路原理图四、实验原理传动带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均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撑,其定子(外壳)可以绕转子轴线摆动。
通过转速测定装置和专据测定装置,可以得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1、n2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矩T1和T2。
n1-in2?100%(i为传动比) 带传动的滑动系数: ??n1由于实验台的带轮直径D1=D2=120mm,i=1,所以 ??n1?n2?100% n1??带传动的传动效率:p2T2n2??100p1T1n1(P1、P2分别为主动轮的输入功率和从动轮的输出功率)随着负载的改变,n1、n2和T1、T2值也将随之改变。
这样,可以获得不同负载下的?和?值,由此可以得出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改变带的预紧力F0,又可以得到在不同预紧拉力下的一组测试数据。
显然,实验条件相同且预紧力F0一定时,滑动率的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F1与F2之间的差值越大,则产生弹性滑动的范围也随之增大。
当带在整个接触弧上都产生滑动时,就会沿带轮表面出现打滑现象,这时,带传动已不能正常工作。
所以打滑现象是应该避免的。
滑动曲线上临界点(A和B)所对应的有效拉力即不产生打滑现象时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
通常,我们以临界点为界,将降曲线分为两个区,即弹性滑动区和打滑区(见图1-3所示)图1-3 带传动滑动曲线图1-4 带传动效率曲线实验证明,不同的预紧力具有不同的滑动曲线。
其临界点对应的有效拉力也有所不同。
从图1-3和图1-4可以看出,预紧力增大,其滑动曲线上的临界点所对应的功率P2也随之增加,因此带传递负载的能力有所提高,但预紧力过大势必对带的疲劳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
五、带传动实验台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机功率为 355W 调速范围 50~1500rpm初拉力最大值为 3Kg皮带轮直径 D1?D2?120mm六、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前,先将实验台的电源开关置于“关”的位置,检查控制面板上的调速旋钮,应将其逆时针旋转到底,即置于电动机转速为零的位置。
2、将传动带套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并在预紧装置的砝码盘上加2Kg重量的砝码。
3、打开电源开关,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调速旋钮,使电动机转速由低到高直到电动机的转速显示为n1?900转/分为止(同时显示出n2),此时,转矩显示器也同时显示出电机的转矩T1和发电机的转矩T2。
4、待稳定后,记录皮带传动的实测结果,同时将这一结果记录到实验指导书的数据记录表中。
5、点击“加载”按钮,使发电机增加一定的负载,待稳定后,记录测试结果n1、n2和T1、T2到数据记录表中。
重复本步骤,直到??16~20%为止,结束本实验。
6、增加皮带预紧力到3Kg(增加砝码重量),再重复以上实验。
经比较实验结果,可发现带传动功率提高,滑动率系数降低。
7、实验结束后,首先将负载卸去,然后将调速旋钮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关掉电源开关,然后切断电源,取下带的预紧砝码。
8、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七、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F=2 kgF=3 kg?P2?P2用获得的一系列n1、n2、T1、T2值,通过计算可获得一系列?、?和P2(P2?n2T2)的值然后可在坐标纸上绘制?—P2和?—P2关系曲线,如图1-5所示。
1 滑动系数曲线 2效率曲线图1-5 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从图1-5上可以看出,?曲线上的A0点是临界点,其左侧为弹性滑动区,是带传动的正常工作区。
随着负载的增加,传动效率增大,滑动系数逐渐增加,。
当载荷增加到超过临界点A0后,带传动进入打滑区,传动效率降低,滑动系数突然增加很快,带传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应当避免。
九、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有何区别?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现象区别:(1)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是不可避免的。
打滑是一种失效形式,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我们必须避免;(2)打滑发生在小带轮的全部包角内,而弹性滑动只发生在离开主、从动轮前的一段弧(即滑动弧)上;(3)打滑有过载保护的作用,但会加剧带的磨损,而弹性滑动会影响传动精度。
产生的原因:弹性滑动是由带的拉力差引起的,带的拉力差就越大,就导致弹性滑动区增大,滑动现象越明显;打滑时过载引起的,当载荷过大,带和轮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带拉力时就会出现打滑。
2、带传动的预紧力对带的传动能力有何影响?答:预紧力越大,带与带轮之间的的正压力就越大,最大有效拉力Fmax越大,带传动的最大拉力会增加。
但当预紧力过大,将导致带的磨损加剧,带寿命缩短;当预紧力过小,带的工作能力将不足,工作时会打滑。
3、带传动的滑动率如何测定?带传动的效率如何测定?答:(1)滑动率的测量:通过转速测量装置和转矩测量装置,可以得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1和n2、转矩T1和T2。
带传动的滑动系数为: ??n1-in2?100%(i为传动比 ) n1n1?n2?100% n1由于实验台的带轮直径D1=D2=120mm,i=1,所以??(2)传动效率的测量:P2nT?100%?22?100% Pn1T11式中,P1、P2分别为主动轮的输入功率和从动轮的输出功率。
带传动的传动效率为: ??4、分析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的关系。
答:不同的预紧力具有不同的滑动曲线。
其临界点对应的有效拉力也有所不同。
从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可以看出,预紧力增大,其滑动曲线上的临界点所对应的功率P2也随之增加,因此带传递负载的能力有所提高,但预紧力过大势必对带的疲劳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
篇二:带传动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滑动率?和传动效率?,绘制??T2滑动曲线及??T2效率曲线2、测定带传动的滑动功率。
3、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二、设备和原理(一) 实验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1、直流电机功率:2台×50W2、主动电机调速范围:500~XX转?分3、额定转矩:T=0?24N. M=2450g?cm4、实验台尺寸:长×宽×高=600×280×3005、电源:220V交流(二)实验设备的结构特点1、机械结构本实验的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14-1所示。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动机。
对原动机,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图14-1 实验台机械结构1、从动直流电机2、从动带轮3、传动带4、主动直流电机5、主动带轮6、牵引绳 7、滑轮 8、砝码 9、拉簧 10、浮动支座11、固定支座 12、底座 13、拉力传感器对发动机,每按一下“加载”按键,及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主动电机力矩)、T2(从动电机力矩)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序号13),传感器输出的电讯号正比于T1、T2,因而可以作为测定T1、T2的原始讯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0。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动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形槽(本图未表示)中,由此可获得必需的转速讯号。
三、实验步骤1、不同型号传动带需在不同预拉力F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也可对同一型号传动带,采用不同预拉力,试验不同预拉力对传动性能的影响。
为了改变预拉力F0,如图14-1所示,只需改变砝码8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