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手法——分析论据_学会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观点)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 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 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 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 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 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材料)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这些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 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 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 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 烂之花。(分析)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 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 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 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结论)
[分析?] 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
存在问题:叙而不议,堆砌材料。
“观点+论据”格局的弊端: 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 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 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 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 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 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 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关 起来
键:用因果分析法把论点和论据联系
3、意义分析法:
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 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 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 等 ,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 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论点:背负着亲情、友情、爱情种种甜蜜的负担,即 便是最最理智的人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 战役中重用本无实才的好友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 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 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凉结局。 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经不住 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软化,终于动摇了、灰心了、放弃了, 一部《青苗法》被付之一炬,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 化为泡影。
如《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 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 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反例正 说
源自文库
如《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 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正例反说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 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 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 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 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达· 芬奇老师 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 练很重要。由于达· 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 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分析:这一语段陈述了达· 芬奇的奋斗结果并 且作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应该说有“叙” 也有“议”。但说理是否可再深入一点, 再透彻一些呢?
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
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 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高考优秀作文《自信,但
不能盲目》)
这段话就是典型的因果分析论证法。
方法:因果分析法
逻 辑 思 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 为什么……,是因为…(果推因) 之所以……,是因为… (果推因) 正因为……,所以…… (因推果)
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一 个外国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时问:“您以为互联网 在中国有市场吗?”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 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但这句话 却启发了当时正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他仔细地分析,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也逐渐发展, 如果利用互联网发展贸易,不是有很大的市场吗?于是 他敏锐地从别人说“不”的事业里看到了商机。马云也 成为了著名网站“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 称道。 如果当时马云一看到困难,就轻易地说
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 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茫, 甚至令人昏聩。然而,是 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人间的真情视若无睹,做个“无 欲则刚”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们将感情亲疏与 对事物的判断分而析之,辨而认之,定能做到超然其上。
第四种方法: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就是使用类比的方法, 在话题之外引入一个类比物,通 过对二者相似点的分析推理得出 结论。
【例】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 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 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 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 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 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 霍金,被 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 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 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 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 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 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 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 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修改: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 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 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 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 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
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 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 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
人生中的曙光从来都是历经颠簸与 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的。有这么一个 故事:一位屡屡失意而心灰意懒的年 青人邂逅一位山寺老僧。老僧用名贵 龙井招待之。但老僧冲泡的第一杯绿 茶,年轻人饮后觉无一丝香味;待第 二次冲泡后,才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香 气荡漾开来;待冲泡了五六次后,屋 子里便弥漫着阵阵清香。
闻着龙井的醉人浓香,年轻人心灵澄澈 起来了:原来,茶香是来自于沸水的一次 次“冲泡”;茶越香醇,“冲泡”次数就 须越多,如此,方可将茶之精髓一点点滤 出。那么,人生的曙光,不也要经一次次 的“冲泡”才能陡现吗?要想曙光越璀璨, “冲泡”的次数不也就须越多吗?所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后才能“增益 其所不能”也!原来,人生的每一次挫折, 都是冲泡的历练啊!于是年轻人的郁积的 愁眉舒展了,自信、坚毅重现脸上,从此
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 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
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 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 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例2: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 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 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 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 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 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 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 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
“不”,那么现在还哪有功成名就可言?由此可 见,有些看似不可能的事,请不要轻易对它们说 “不”。有时候经过仔细分析,认真思考,所谓 的不可能也是有可能的。
——高考优秀作文
反例正设
(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 (论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 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 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 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 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 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分析)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 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 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马谡 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 自信。
会说理自明
——分析论据 学会讲“理”
例: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 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 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 “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 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 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 机械师。” 可见,知识就是力量。
第二种方法:“因果分析 法”:
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 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 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例1: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
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 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 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 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 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 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方法策略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论证?
五 句 法
1、观点句 分论点
2、阐释句 对观点句进行分析
3、材料句 举例(如何去“举”—选材、语言 4、分析句 事例后的分析
5、结论句 紧“扣”分论点
模式:论点+论据+分析+结论
在论证过程中,关键是如何分析材料, 论证的本质就是分析。 分析,就是把事实论据蕴含的意义挖掘 出来,使材料与论点发生内在的联系。
正例反设
改文: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 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 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 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 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 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 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 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 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 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分析:这一改文从事例反面的三个角度进行 假设,采用排比句、反问句,语势极为强劲,具 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推出了“达· 芬 奇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 的结论,使说理更加完全、充分。
换个角度说: 分析论证,就是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
第一种方法,假设说理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 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信服。进行 假设性的分析,如果所举例子是正面 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 所举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 假设。简言之,正例反说,反例正说。 这是最简单易行的说理方法,每个人 都可以掌握。
这里的分析空洞,先是讲述材料,然后直 接得出结论,缺乏分析说理的具体过程,材 料的讲述是叙事性的,如果不跟分析说理结 合起来,不仅论述无力,而且文体特征也不 鲜明。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 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 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 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 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 工……(事实论据)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论点)
在这类问题上出差错,诸葛亮并非第一次。赤 壁之战后,他明知关羽与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 若经华容道,关羽必然放他过去,但他在关羽一 番慷慨陈词,立下军令状之后,就“留这人情”, 让他移兵拦守。结果,关羽果然让曹操逃之夭夭。 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 的将领去拦守华容道,那么,可能曹操会被擒拿; 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 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的就不用,那 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 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 在重蹈覆辙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挥泪斩 了马谡。可是这只能是明乎法而已了,对兴复汉 室,还于旧都的大业的实现,都无可奈何了。可 见,与其执法如山在后,还不如任人唯贤在前。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 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 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 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 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 “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 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