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历史资料

合集下载

关于郑和七下西洋壮举

关于郑和七下西洋壮举

关于郑和七下西洋壮举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1431年(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郑和七下西洋郑和(1371-1433),原名马三保。

出身云南咸阳世家,明朝伟大的航海家。

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军进攻云南。

10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为朱棣立下战功。

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1431年(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为了扬明朝天威,也有说是寻找建文帝,但我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借助宣扬国威,来暗中寻找建文帝,听说建文帝在变乱中逃到了海外,朱棣便出此策略。

真正目的也只是开始目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则是为打通到欧洲的海上贸易航线,和西方航海大发现时期寻找中国、印度是同一个目的。

下西洋的过程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由大小船只百余艘,人员27800余人组成。

从明永乐三年 1405年至宣德八年 1433年 ,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船员之众多、组织之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均是当时世界之最,为中外航海史之壮举,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

第一次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 1405年7月11日 ,明成祖朱棣下旨,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

他与王景弘率领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驶向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

冬天,郑和率船队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出洋远航,经南中国海域,首先到达占城今越南归仁,然后到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旧港、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

郑和下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详细历史资料介绍古典文学

郑和下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详细历史资料介绍古典文学

郑和下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详细历史资料介绍古典文学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

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

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

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一百七十人。

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一百七十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

然而,郑和身负永乐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开杀戒,沿路西洋各国恐惧明朝前来侵略,之后又得知这是一场误杀,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

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爪哇岛三宝垄纪念郑和六百周年活动组委会成员向记者谈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说郑和对各国不论强弱亲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即时两国发生冲突,仍能保持极大的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现出对邻国的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使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我们定居在这里也感到脸上有光,我们以郑和为骄傲。

印尼的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特混舰队。

而郑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今斯里兰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

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动用武力,而且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

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

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

《2024年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范文

《2024年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范文

《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篇一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的探讨与对比一、引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光辉的篇章之一,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与研究,具有深厚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本文将基于三种不同的史料,对郑和下西洋的历程进行探讨与对比,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伟大航海史上的壮举。

二、史料一:明史郑和传明史中的《郑和传》是研究郑和下西洋最权威、最直接的历史资料之一。

该史料详细记载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路线、规模以及所达国家和地区等信息。

其中,郑和的航海目的、所携带的货物、与各国的交往情况等均有详细记载。

根据《郑和传》的记载,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示大明国的富强,扩大影响力,同时进行海上贸易,获取海外珍宝。

在航海过程中,郑和率领的船队所到达的国家与地区繁多,如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

他们带去了瓷器、丝绸等商品,换回了当地的特产,如香料、宝石等。

此外,《郑和传》还记录了郑和在海外所遇到的各种事件与冲突。

三、史料二:航海日志与民间传说除了官方的历史记载外,航海日志与民间传说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

航海日志记录了船员们在航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船只的运行状况等细节。

这些第一手资料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生动的航海生活与实际操作的描述。

而民间传说则流传着许多关于郑和航海的故事与轶事,如他的胆识、智慧、仁爱等品质在传说中得以体现。

然而,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争议。

航海日志可能因为历史的流逝而遗失或损坏,其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而民间传说则可能因为口耳相传的误差或后世的艺术加工而偏离史实。

因此,在利用这些资料时,我们需要谨慎地对待其真实性。

四、史料三:外国史书与文献外国史书与文献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来源。

由于郑和的船队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此在这些地方的史书与文献中,往往有关于郑和及其船队的记载。

这些资料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使我们能够从外部观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

例如,东南亚、南亚等地的史书记录了郑和船队到达时的盛况,以及与当地人民的交往情况。

【历史故事】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

【历史故事】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

【历史故事】郑和下西洋简介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郑和简介:郑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回族。

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武术家。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镇)宝山乡知代村人。

郑和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SayyidAjjalShamsal-DinOmar)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章,追封为咸阳王;曾祖父伯颜(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书平章,曾祖母马氏,祖父米的纳哈只,祖母温氏。

父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阳候,母温氏。

族人自称咸阳世家。

米里金生马三宝,袭封滇阳候。

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Mahmud”。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

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以长兄之长子马文铭为嫡,名郑文铭,字恩来,世袭锦衣千户候,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

郑和后裔至今已传21代。

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资料: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

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

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更离奇,说建文帝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后来还做了和尚,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

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万一他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岂不可怕。

《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

《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

《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篇一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一、引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是明朝时期重要的海外交通活动之一,对当时的国际关系和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多种史料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航海路线、文化交流以及历史意义。

本文将基于三种不同的史料,对郑和下西洋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二、第一种史料:明代史书明代史书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之一。

其中,《明史》和《郑和航海图》等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根据《明史》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航行范围涉及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非等地区。

在航海过程中,郑和与沿途的各国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并开展了贸易往来。

这些史书还详细记录了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人员构成、航行路线以及所到国家的具体情况。

这些信息为我们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航海路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第二种史料:航海日志与航海图除了明代史书外,郑和的航海日志和航海图也是研究该事件的重要资料。

这些珍贵的文献,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航海信息和沿途的地理环境。

航海日志记录了郑和船队的航行情况、天气变化、海况以及与沿途各国的交流情况等。

通过这些日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过程和文化交流情况。

而航海图则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航海技术和地理认知水平,对于我们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第三种史料:现代考古发现现代考古发现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之一。

近年来,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和遗址被发掘出来,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历史信息。

例如,通过海底考古,我们发现了一些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船只残骸和文物。

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实,还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航海信息和沿途国家的文化特征。

此外,一些历史文献的出土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历史细节和背景信息。

五、结论通过对三种不同史料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航海路线、文化交流以及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世界多几十年,是中国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

郑和(1371―1435):云南人,回族,本姓马。

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外洋的一些情况。

明军平定云南时他被掳,成为燕王朱棣的太监。

靖难之役中,他多次立功,明成祖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

1405年,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

西洋:西洋是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国家统一(2)中国航海技术的发达(3)明朝政府采取了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明初郑和下西洋经过:(1)时间:1405―1433年(比欧洲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次数:7次。

(3)规模:A.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B.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C.人数:每次出海2.7万-2.8万人(4)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明初郑和下西洋与15―16世纪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比较:1、目的不同点:新航路开辟是适应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趋使。

其目的是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物,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即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具体表现为:(1)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2)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其影响和后果不同点: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发生在中国明朝的永乐年间。

这个故事讲述了郑和率领船队,从中国的南京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到达印度洋沿岸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这个传说故事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具有文化价值。

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的历史背景是明朝的永乐年间。

当时,明朝的皇帝朱棣为了展示中国的强大和繁荣,决定派遣一支船队前往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外交访问。

郑和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航海家和外交家,他被任命为船队的指挥官。

郑和率领的船队浩浩荡荡,包括了数百艘船和数千名官兵。

他们从南京出发,经过了中国的东海和南海,进入到了印度洋。

在印度洋沿岸,他们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现今的越南、泰国、印度、斯里兰卡等。

在访问过程中,郑和和他的官兵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不仅要面对海洋的恶劣天气和海浪,还要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文化差异。

但是,郑和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访问过程中,郑和也与当地的国王和居民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他们互赠礼物,进行贸易往来,还进行了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这些交流不仅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的文化价值在于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航海文化的精髓。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性。

也可以看到中国航海文化的辉煌和历史贡献。

这个故事还传递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尊重友谊、勇于探索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总之,郑和下西洋的传说故事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传说故事。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刻和文化成就,也传递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尊重友谊、勇于探索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终结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这段历程以其规模、影响和成就而著称。

然而,它的终结也标志着这段传奇的暂时落幕。

本文将探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过程以及终结,并分析其对中国海洋事业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

《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

《郑和下西洋三种史料研究》篇一一、引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航海探险活动,对于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史料的不断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目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从三种不同的史料角度对郑和下西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全面、深入的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画面。

二、正史资料研究首先,我们从正史资料入手。

明代官修的《明史》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史料之一。

在《明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目的、航行路线、贸易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开展外交活动,同时也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在航行过程中,郑和带领的船队经过了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与当地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贸易活动,使得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得以传播到海外,同时也带回了当地的珍奇异兽和文化艺术品。

从正史资料的角度来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展示了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三、航海日志研究其次,我们从航海日志的角度来研究郑和下西洋。

航海日志是郑和船队在航行过程中记录的重要文献,包括航行路线、气象、海况、贸易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航海日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郑和船队的航行情况和贸易活动。

在航海日志中,我们可以看到郑和船队的航行路线非常复杂,经过了许多的海域和国家和地区。

在航行过程中,船员们需要面对各种自然环境的挑战,如风暴、海啸等。

同时,他们也需要与当地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谈判和交流。

航海日志中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交流情况。

四、民间传说研究最后,我们从民间传说的角度来研究郑和下西洋。

在中国民间,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传说非常丰富,涉及到郑和的生平事迹、航行经历、贸易活动等方面。

七年级下册历史郑和下西洋

七年级下册历史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

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

政治方面•加强边防经过洪武时期的多次打击,蒙古人已经基本退出了漠南,对明朝边境并不构成直接威胁,有人认为永乐派郑和下西洋是为安定海外,使永乐没有后顾之忧,以利明朝专注防御北方之乱。

但此说不可能成立,因为当时海外诸国武力都不强,没有攻侵明朝海域之可能。

另有一说是,下西洋是为控制遗存在中南亚及印度北境之蒙古汗国。

这也不可能,因在永乐年初,此国之可汗死亡,对明朝已没有威胁。

郑和七次下西洋,碰到三次战役,其一为帮助某一小国政权转换,一为某国想偷袭郑和船队,一为海盗集团,三者都是小战役(下篇会再详述)。

有人依此视为郑和下西洋有当“国际警察”之作用。

但这些只是顺途发生事件,不可能是主要动机或目的。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自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

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

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劳累过度过逝。

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东海,称为涨海。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1、中国唐宋元朝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

2、永乐帝朱棣宣扬大国国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

3.中国的元朝的远洋贸易传统,元朝时中国的远洋贸易非常发达,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为后来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

4.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调动力量办大事[3],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5.郑和船队上的海员、明朝军队士兵、翻译官等人的共同努力。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
郑和下西洋指的是从1405年-1433年(即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由郑和带领大规模的船队,前后七次出使西洋,抵达了亚非大陆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海上活动。

1405年7月11日(即明朝永乐三年六月十五),郑和率队从福建省长乐县五虎门出发,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

前后七次航行中,郑和及其船队到达过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暹罗(今泰国)、苏门答腊、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锡兰山(今斯里兰卡)、东非等国家或地区,经历了古里建碑、捉拿海盗、布施锡兰佛寺、建立官仓等重要事件,不仅带回了奇珍异宝、香料药品、异国动物,还发展了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维护了中国与邻国的友好关系,是中华民族对外关系史中的重要篇章,标志着明朝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同时,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队伍规模最庞大、航行范围最广的海上活动,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开创了世界航海的新纪元。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发生在明朝宣德年间(15世纪初),当时
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领大船队进行远洋航行。

郑和是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和军事将领,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郑和的船队由数百艘大型宝船组成,船队规模庞大,船员众多,船上装载了大量的贡品和商品。

郑和的任务是代表明朝朝廷进行外交、贸易和海上征讨,他访问了很多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了斯里兰卡、波斯、阿拉伯、非洲东岸等地,他们与当地国家和民族进行了友好的贸易往来,并且从中获取了大量的贸易利益。

同时,郑和还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以维护中国在海上的权益。

郑和的航海活动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郑和的下西洋航行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他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带到了世界各地,也从其他国家带回了许多奇珍异宝。

其次,郑和船队的存在和活动确立了中国在海上的崛起和霸权地位,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国家之一。

然而,郑和的下西洋航行也在明朝后期停止了。

这主要是因为明朝的政策转变和内部政治动荡导致对海外扩张的态度减弱,同时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源。

因此,郑和的下西洋之旅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事件,但其影响力和贡献仍被世人所称道。

郑和下西洋简短的历史故事

郑和下西洋简短的历史故事

郑和下西洋简短的历史故事一、引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的篇章,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开始。

本文将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带领读者领略这一伟大的航海事件。

二、历史背景明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三、经过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据史书记载,船只数量多达200余艘,人员达27800余人。

船队航行的路线包括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

在出使过程中,郑和船队不仅进行了外交访问,还进行了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四、影响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了中外交流与合作: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友好关系,扩大了中外交流与合作。

通过此次航海事件,中国了解了更多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同时也加强了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2.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事业的里程碑,为后来的航海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此次航行不仅探索了新的航线,还为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贸易往来,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此次航海事件不仅开拓了海外市场,还扩大了中国的出口贸易。

4.丰富了中外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政治和经济的代表,更是文化的使者。

在出使过程中,郑和船队将中国的文化、科技、艺术等传播到海外,同时也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优秀元素,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对全球历史进程的影响:郑和下西洋对全球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

此次航海事件不仅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开始。

它反映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智慧,对于推动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6.对后世航海家的激励: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航海家探索未知的海域。

他的航行经历成为了许多探险家追寻的目标,他们沿着郑和的航线继续前行,不断开拓新的海域,为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发生经过介绍

郑和下西洋的发生经过介绍

郑和下西洋的发生经过介绍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以下是为你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发生经过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中国明朝期间,在永乐帝朱棣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航海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各国航海界中的翘楚,就连战船的航程以及攻击力也位列前茅。

此期间发生的最具标志性事件当属郑和七下西洋。

那么郑和下西洋的过程是怎样的,郑和曾经多少次下西洋,每次的行程有何异同之处?公元1405年至公元1433年,在这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郑和曾经七次下西洋,为了能够成功的完成每次航程,明朝政府可谓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建造了数万辆船只,同时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培养了一大批航海能手以及翻译专家。

郑和每次下西洋的出发地基本是一致的,大多是从江苏的刘家港拔锚起航。

每一次行程中,郑和都依照惯例展开外交,每到一处,郑和首先会对当地的国主宣读来自明朝皇帝朱棣的诏书,紧接着便是对国王以及皇室贵族们的例行赏赐,赏赐物非常丰盛,有金银、玉帛以及纱罗等珍贵物,大多数国王也都会投桃报李,将本国的土特产作为回礼交给郑和带回明朝。

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所到达的国家不下三十多个,包括爪哇、天方、阿丹、真腊、苏禄等地,其中郑和下西洋最远的行程是到达了非洲东岸的红海地区。

公元1433年,郑和在最后一次行程的过程中病逝于航船之上,中国的航海探索也就此结束。

郑和下西洋保存食物的方法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先后七次,历时二十八年,行程几万海里,远达非洲东海岸,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完善的后勤保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人们对郑和下西洋如何保存食物津津乐道,试图寻找这个的不解之谜的答案。

据现有资料表明,郑和的船队很重视后勤补给,船队中有专门的保障给养的船只,而且船员们在船上带上了黄豆,黄豆可以发豆芽,这样就有了新鲜蔬菜,保证了维生素的补充。

而且船员还饲养了马、羊等牲畜,既可以当做交通工具又可以补充必要的营养,还要鸡、鸭等活禽,这些都是船员维持体力的必备食物,这样就保障了即使在长时间不能靠岸补充新鲜淡水河食物的情况下,依然不会出现败血症等疾病。

【历史故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历史故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历史故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每次都有苏洲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去过爪哇岛、苏门答腊岛、苏鲁岛、彭亨岛、镇拉岛、古里岛、暹罗岛、阿丹岛、天房岛、祖法尔岛、胡鲁木斯岛和木瓜都州等30多个国家,甚至非洲东海岸、红海和麦加,还可能去过澳大利亚。

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来的长颈鹿。

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

“西进”的定义:明朝初期,婆罗洲和文莱是边界。

东方被称为东方海洋,西方被称为西方海洋。

因此,在过去,南海和南海西部在明代被称为东方海和西方海,暹罗湾的海被称为上升海。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6月15日,他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于永乐五年(1407年10月2日)9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第二次航行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第二份航行者数据包含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9月(1409年10月),姚光孝、费欣、马欢等人从太仓刘家岗起航。

他们抵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参观了西兰山。

永乐九年(1411年7月6日)6月16日,他们回家了。

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1413年11月)11月出发,在翻译马欢的陪同下,绕过阿拉伯半岛,第一次航行到东非的马林迪。

永乐十三年(1415年8月12日)7月8日,他回国。

同年11月,马林迪特大使来华献上“麒麟”(长颈鹿)。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随着历史的推移,一些名留青史的人物也随之被人们所传颂。

他们不仅有着顶尖的智慧和出色的胆略,更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众多名人中,郑和便是一个被历史所铭记的名字,他通过七次下西洋,让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在海外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重要一笔。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一、谁是郑和郑和,明代成化年间著名航海家、远洋船队司令,他于1368年出生于南京市江宁区,曾被明成祖朱棣封为“三宝太监”之一。

他是下西洋的总统领导大军战功显赫,是一位传奇航海家。

自小年少便成为宫廷太监,19岁即成貂婵翁,当时的性别是不能与外界接触,所以成为太监被视为是一个富有前途的方向。

郑和很年轻就承担起了宫廷内大量重要职务,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和形象。

他聪明过人,勇猛无畏,得到了明朝皇帝的信任和赏识,郑和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一位备受称赞的航海家。

二、每一次下西洋的意义郑和家族是海商。

他们可能属于古代中国海上最具实力的商业家族。

15世纪初,中国交际的中心自东京迁至南京,随后南片鼎盛时代诸多工匠、商人迁入南京;此外,明代政治相对稳定,海盗也稍有影响,中国自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民生也日益富足。

实际上,郑和七下西洋的意义十分深远。

他率领中国船队走向亚非欧三洲,为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传播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第一次下西洋是为了庆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第二次下西洋是为了祭拜在越南领海遭遇海难死去的永乐帝朱棣儿子振荡王;第三次下西洋是为了维护边疆,威慑日本、暴发后的第四次代表了中国向中亚地区开展贸易的决心;第五次下西洋是赴尚比亚为当时的大君波查判司资助,第六次下西洋是为了结盟锡兰(斯里兰卡),其意义更多是为了表达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巨大文化交流,最后一次下西洋则是为了充实明永乐年间的马群和特产等国家财产。

通过这些下西洋,郑和实现了中国、东南亚、印度、非洲、欧洲等地的文化及商业交流,开辟了中国海上贸易之路,此举充分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光辉,在世界海权的声势上更加盛大辉煌。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资料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资料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资料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

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西亚、南亚等的联系。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资料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

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郑村坝”,今日北京东坝村)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

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收纳长兄马文铭之长子为嫡,名郑文铭,字恩来,世袭锦衣卫千户,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

清朝太平天国时期,马府毁于战火,室家荡然无存。

郑和后裔至今已传至第21代。

郑和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乙酉)34岁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中国明朝时期,郑和是一位崇高的航海家和军事将领。

他率领船队远航到印度洋,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胜利。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和海上贸易力量。

本文将介绍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航行路线以及对中国明朝的贡献。

一、历史背景明朝初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先进和繁荣的国家之一。

朝廷意识到扩大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于是命令郑和等人率领船队进行海上贸易和外交活动。

郑和出生于一名穆斯林家庭,曾在后来的使命中表现出非凡的外交技巧和谈判能力。

他的航海活动为明朝带来了繁荣和声望,也为中国打开了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大门。

二、航行路线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包括多个重要的港口和贸易站点。

首先,船队从中国的福建省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他们会在印度、斯里兰卡和非洲东海岸等地与当地政府进行贸易和外交往来。

其中,非洲东海岸的沙巴、孟加拉、蛮荒、吉兰丹等贸易站点是航行路线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与当地贵族建立友好的关系,郑和成功确保了船队的安全和贸易的繁荣。

在每个贸易站点,郑和都会展示明朝的文化和技术成就,以加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对明朝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给中国明朝带来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首先,它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航队运输了丰富的商品,包括瓷器、丝绸以及其他的奢侈品。

这些商品的流入不仅增加了中国的财富,也带来了西方技术和文化的影响。

其次,作为一名外交家,郑和与海外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他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了一些领土争端,确保了明朝在印度洋地区的利益。

此外,他还通过威慑力量带来了相对长期的和平,为明朝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最后,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声望和海上实力。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了世界的重要议题之一。

总结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一段辉煌的历史。

郑和的航行活动不仅增加了中国的财富和声望,也打开了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大门。

他的外交技巧和航海技术为明朝带来了长期的和平和外交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下西洋历史资料郑和七下西洋纵全局图:郑和,郑和本姓马,回族。

祖父和父亲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郑和自幼受家庭探险精神熏陶。

后来在一次动乱中,郑和被抓入宫中作了宦官。

靖难之役里,打开宫门,协助朱棣,率大军攻入皇宫,推翻了朱允炆政权。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赐他郑姓,人称三宝太监。

为了加强同海内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从刘家港浩浩荡荡地出发。

郑和下西洋,船队到达占城时,占城国王骑着大象,率领臣民击鼓奏乐相迎。

我国人民有许多到南洋去的,他们大多是东南沿海各省的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及商人。

下西洋后,华侨的人数多了。

在爪哇有个地方,原是一片沙滩,后来上千家的华侨去那里经营后,变成了沃土良田;当地人也到那里做生意,于是那里逐渐繁荣起来,后改名新村,至明朝后期,到那里的华侨也有两三万人。

在菲律宾的吕宋岛,原来那里也很穷,后来郑和下西洋,三四万的华侨也迁移到那里,把中国的先进技术都传到了吕宋,让吕宋和明朝的文化得以相互传播。

那时吕宋的人们,原来用蕉叶做食器,华侨把中国的瓷器带到吕宋后,吕宋的人们才开始用瓷器吃饭、饮水。

从而使得吕宋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起来。

据说,那时爪哇的市场上,还用着明朝的钱币。

郑和下西洋,到达满剌加,同满剌加进行贸易活动和经济交流,和满剌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满剌加的国王、王后先后来到南京、北京,随行人数达五百多人。

明成祖还盛意款待,赠予许多礼物,并把他们的礼物陈列在文华殿里。

那时,南洋的浡泥、苏禄等国王、王后也先后来到南京和北京,他们有的随行航员达五百多人。

明成祖浓情款待,并赠予许多礼物给他们,将他们的礼品陈列在文华殿内,舍不得用。

有很多外国使团都是随同郑和船队来访的,而且跟随郑和船队回国。

在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到过三宝垄,还在河畔扎营。

随之而来的华侨,定居在郑和扎营的地方,称那里为“三宝洞”。

当时居民向三宝洞迁移的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兴旺的海港商业城市。

华侨为纪念郑和,每年于郑和在三宝垄的日子,都要举行盛大的游行,一路上,龙狮狂舞,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在马来西亚的三宝山,是中国以外华人居住地最大的一座坟山,共有一万两千五百座坟墓。

当年郑和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曾驻扎在这里,并为了解决船员的饮水问题,在这里挖了七口大水井,同时也教会了当地人挖水井的技术,为当地居民解决了方便用水的问题。

为了纪念郑和这位航海英雄,这七口大水井后来被人们称为三宝井,这些井现在依然有清水涌出,为人们提供着生活用水。

郑和下西洋,给当地人们改善生活,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船队曾到过榜葛剌的撒地港,国王派几千人马到港口迎接,让明朝使臣乘大象入城,以示隆重,但郑和本人并未到过。

郑和后三次下西洋,都经过阿丹。

第七次,郑和在古里国集结返航时,于归国途中病逝。

但是他的手下率分队到达了伊斯兰教圣地天方。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到过古里。

郑和船队与古里居民做贸易交易,交换货物时,国王派人和他们商议货价,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许悔改。

当地富商用珊瑚、珍珠以及宝石,换取郑和带去的丝绸和瓷器等物品。

古里盛产胡椒,郑和和当地人做了很多胡椒的生意,并把胡椒带回祖国。

当时,欧洲都是从古里等国获得胡椒。

郑和第六次航海时,古里等十几个国家的使臣、商人1200多人都随同前来访问中国,其中包括远在波斯湾的国家。

明成祖当时远在漠北,还令太子接待,并关照说:“天气冷了,让礼官宴请他们,并送些礼物,尽快让郑和送他们回去。

他们带来的土特产,由政府出钱收下好了!”永乐皇帝在远征漠北归国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之前,雅加达国(今印度尼西亚首都)曾经访华,至郑和七下西洋结束后,访华使团访华已超过三百多次,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家的联系,为之间相互的友好往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和到各地,宣扬明朝的国威,表示愿意通好,还热情邀请国王使团来访。

当地居民还赠送了礼物,并照当地的风俗进行贸易活动。

有些使团还直接乘坐郑和的船队访华,回国也乘坐郑和的船队回去。

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郑和曾与一队海盗在海上激战,并战胜海盗陈祖义,将他活拿,后绑回京师,永乐皇帝当场就把他斩立决了。

陈祖义原是下南洋谋生的,他举家都迁往南洋,但他不安守本分,结党成寇,在海上拦劫过往商客,靠抢夺财物为生。

郑和下西洋,他诈降接近郑和船队,想夺取财物,但陈祖义的诡计暴露,双方展开激战。

最后郑和船队大获全胜,全歼陈祖义等人,将陈祖义缉拿到案。

郑和捉拿了多年猖狂海上的海盗陈祖义,扫清了航海道路的障碍。

在郑和下西洋的航程中,都曾流行传染病,这种传染病就是后来所说的疟疾,越接近赤道,疟疾就流行的越快。

疟疾是郑和船队所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

尽管当时郑和船队每150个船员就有一个医师照料,但是面对这种传染病也都束手无策。

在海上,很多船员都因此而被夺去了生命。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时,曾经在返航的时候遇到过暴风雨。

暴风雨给郑和的船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也在途经台湾海峡的时候遭遇了台风,这场台风让郑和第一次出海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郑和最终还是经受住了这第一次海上挑战。

福州位于福建境内,郑和七下西洋都经过福州。

为了纪念这位航海英雄,当地人民建造了长乐三峰塔,塔内有郑和钟,郑和钟上详尽地记录了郑和当年下西洋的经过。

除此之外,还收藏有郑和下西洋带去的青花陶瓷等纪念品。

在1405—1433年的这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几乎每一次下西洋往返都要4年,1421年郑和的第六次下西洋,到达了非洲东部肯尼亚的港口城市蒙巴萨。

这在当时的航海史上,已经是一个极天际地的目的地了。

1424年永乐皇帝远征漠北归国途中病逝,郑和1425年初才返回祖国。

回国后过了六年,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据古卷《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中记载,1433年4月9日,天降大雨,郑和船队在古里集结返国的途中,郑和与世长辞,所有船员痛苦失声。

非幻是一位禅师的称号,据说这位禅师是郑和的好朋友,曾经随同郑和下过西洋。

由于郑和父亲、祖父都曾从水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郑和也想航海到天方,但由于出于某种原因,郑和一直未能实现这个愿望。

可郑和手下大将,已经实现了郑和的愿望,率领分踪船队到达伊斯兰教圣地天方。

据《上江两县志》记载,郑和死后,明宣宗朱瞻基将南京牛首山这块墓地作为郑和的衣冠冢。

南京是郑和航海事业的起点,同时又是他生命的归宿。

时至今日,还会有人来这里祭拜这位六百多年前的英雄。

郑和七下西洋,他本人并未到过榜葛剌和天方。

但郑和的使者都到过,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加强了明朝和榜葛剌、天方的联系,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福建长乐碑和郑和钟上都记录有前六次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据说长乐碑是郑和特意命人为自己下西洋的经历而刻的!因为当时郑和已老,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想到尽快将自己下西洋的经历刻下来。

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等人下西洋的功劳,在南京令人建造了静海寺,取意“四海平静,天下承平”,目的是表明四海和平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彰显了明朝强大的国力。

郑和下西洋,为海外带去了很多的瓷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青花瓷。

青花瓷开始被世人所熟知,海外各国至今都收藏有明朝时的青花瓷。

当时青花瓷作为一种货物,被用于商贸交易,但又作为一种艺术品,被当时许多国家都珍藏起来,至今这些国家都将它展览在博物馆中,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明朝瓷器制造工业的先进。

郑和远航,不仅促进了明朝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也使得许多华侨下南洋谋生,给当地的居民带去许多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对当地居民生活的改善,以及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所到达的范围:郑和七下西洋所到达的国家有:占城、爪哇、苏门答腊、(今马来西亚)、暹罗、榜葛剌、锡兰、古里国、(今伊朗)、(今也门)、(今沙特阿拉伯)、(今索马里)、(今肯尼亚)13个。

郑和七下西洋所到达的地区有:占城港口城市、新村、三宝垄、旧港、满剌加、苏门答腊港口城市、暹罗港口城市、榜葛剌的撒地港、锡兰港口城市、柯枝、古里、忽鲁谟斯、(今也门)港口城市、阿丹、天方、木骨都束、不剌哇、竹步、麻林、慢八撒20个。

郑和七下西洋共到达的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个。

郑和下西洋经过的海域及地理位置有:中国东海和南海、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红海。

郑和船队简介:郑和船队主要是太仓造船厂所制造。

现在考古学家在今太仓浏河挖掘出一个明朝时的造船遗址,并证实了这个造船厂遗址制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就是郑和航海所用的船。

郑和船队主要分三种船型:沙船、广船或福船。

在造船厂遗址挖掘了两根10多丈长的舵杆。

由此可推断出,郑和航海所用的船最大长四十四丈(即126.72米),宽十八丈(即57.84米)。

并且据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每船长十丈,立桅必两”的说法,可知郑和大船应有九根桅杆。

郑和船队由大大小小200多艘船组成,每次下西洋人数都有二三万人。

船队主要由三类船组成:先锋探路船、主船、助济船。

必要时主船可分为多个支队和一个主队。

郑和船队另外还有粮船、水船以及饲养马匹和动物的船。

船队有一定的船阵和船的排列规则,一般来说:先锋探路船在前探路,主船在中间一字排开,助济船在后随时助济。

船阵很少变动,都是由一般规则来排列的,除非特殊情况,如第六次返航时遇到暴风雨,第六、七次船队需要分为一个主队和多个支队,特殊的船阵变化不尽清楚。

船队有航海图、罗盘针,也有根据天上星辰测定方位的仪器。

船员大部分都是老练的水手,观星辨位能力很强。

船的目的、方向、位置,都可以由先进的仪器和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去很准确地辨认。

船队之间需要保持距离,避免碰撞,也不能离的太远,但由于海上雾也比较大,单用眼睛的视线去调节船的距离很难,有时也不是很准确,这时,船队就用灯光辨位的方法,将灯高高悬挂,这样,既能照清海路,又能准确知道船与船之间的距离,适时调节,避免碰撞,又能防止掉队,使船队松散,甚至失去控制。

大船的结构很特别,甲板下分四层:最下一层是压舱层,此层堆满了石头。

这些石头是为了控制船的上升下沉高度而设的;二三层,放置水和粮食,由于船上放蔬菜易腐败,所以蔬菜的品种较少,主要是豆类,黄豆和绿豆,豆类发芽还可以当蔬菜吃,及时补充缺少的维生素C,这就让郑和船队的船员很少患坏血病。

另外,郑和还想到了一个保鲜蔬菜的方法:在一个窖室里,在蔬菜的周围放置多桶冷水,利用水蒸发吸热的方法减低窖内温度,使得蔬菜不会快速受热腐败。

甲板上面分三层:甲板第二层是船员的居所,设卧室、房间,供船员居住,还有办公、吃饭、做其他运动的场所;甲板的第三层,即最上面的一层是操作间,是船员操作船体的区域。

古人早已懂得通过星体辨别方向的方法,比如看紫薇星辨别方向。

紫薇星就是北极星,永远都指向北方。

通过它来指明方向,有利于船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