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https://img.taocdn.com/s3/m/d2d36c56f7ec4afe04a1df37.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c1b67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9.png)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神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B. 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D.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 B, D三、判断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答案:正确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论述题9.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它们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在一定条件下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六、案例分析题10.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动分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e1d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d.png)
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2.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不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A. 事物内部的矛盾B. 事物之间的矛盾C. 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D. 事物的绝对静止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人的意志B. 地理环境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统4.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下哪项不是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5.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唯物性B. 辩证性C. 革命性D. 神秘性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A. 政治制度B. 法律规范C. 宗教信仰D. 物质生产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以下哪项不是阶级斗争的表现?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文化斗争D. 个人斗争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B. 社会地位C. 自我实现D. 社会贡献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 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C.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问题D.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10.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意识决定物质答案:1-5 B C D D D;6-10 D C D A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具有能动性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的?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科技进步13.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条件?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 社会关系的合理化C. 人的全面发展D. 个人财富的积累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A. 教育B. 劳动C. 社会制度的改革D. 个人努力答案:11 ABCD;12 ABC;13 ABC;14 ABC;15 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e9b069a8956bec0975e339.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____。
①大家自发形成的世界观②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科学的世界观④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二、双项选择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____。
①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③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④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⑤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三、多项选择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有____。
①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②确立了科学实践观③实现了唯物论与实践论的结合④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⑤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结合四、判断分析1.政治制度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五、简答1.为什么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六、论述1.试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为什么“不谋万世者,难谋一时;不谋全局者,难谋一域”?一、单项选择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____。
①斗争性②同一性③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关系④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二、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____。
①相对论②进化论③经典力学④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⑤细胞学说三、判断分析1.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
四、简答1.关于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五、论述1.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说明:因本次考试由其他教师出题,故只从A卷每种题型中选登一题,其余试题及评分标准省略。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6分。
只有一个选项是对的,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空格):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是____。
①社会主义学说②自然科学③政治经济学④哲学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是____。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矛盾观③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与时俱进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
①运动②存在性③结构性④客观实在性4.下列关于意识能动性的选项中属于不正确的是____。
①与本能没有关系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③有目的性④能指导实践,改造现实5.描述事物发展状态的规律是____。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9b25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d.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A. 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B. 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哲学体系C. 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的哲学体系D. 既包含社会科学又包含自然科学的哲学体系答案:C2.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 唯物论以物质为唯一真实存在,唯心论以意识为唯一真实存在B.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论认为意识决定物质C. 唯物论强调实践基础,唯心论强调观念基础D. 唯物论注重经验验证,唯心论注重逻辑推理答案:A3. 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区分答案:B4. 观察事物不能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待,而要以全面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这是因为A. 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B. 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C. 事物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D. 事物的发展是历史的答案:B5. 人的历史是社会历史,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哪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否定?A. 形而上学的历史观B. 唯物史观C. 概念史观D. 唯意识史观答案:D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说明其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人世界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生活的总和。
这一原理的含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通过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现实状况。
2.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分别简要阐述其含义。
答案: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质量、量、形态转化、因果关系等。
- 矛盾:指事物内部相互矛盾的两个侧面,辩证法认识事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揭示矛盾。
- 质量:指事物性质的内在特性,主要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4d5a7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0.png)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B)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C)A.古希腊哲学B.近代欧洲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英国经验论哲学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B)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D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db9b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0.png)
大学生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古希腊哲学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
A. 哲学思想的终结B. 哲学思想的开始C. 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D. 人类思想的顶峰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英雄人物B. 人民群众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客观性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
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社会制度D. 社会关系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
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变革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A. 物质生活的丰富B. 精神生活的充实C. 社会关系的和谐D. 个人能力的提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1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3.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点。
14.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斗争观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16.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社会变革的指导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A2. A3. C4. B5. B二、多项选择题答案6. ABC7. ABCD8. ABCD9. ABCD10. ABCD三、简答题答案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68035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8.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是()。
A. 黑格尔
B. 费尔巴哈
C. 马克思和恩格斯
D. 柏拉图
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是()。
A. 静止
B. 运动
C. 变化
D. 永恒
3. 下列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因果律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个人意志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物质生产力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异化”概念主要用于分析()。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C.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D. 原始社会的氏族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阐述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及其对认识论的贡献。
2.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现象,并探讨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其进行批判。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
请结合当前社会现象,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异化现象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7928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1.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与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C)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 德国古典哲学D.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C.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 (A )A. 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B. 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 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 一切思辩的哲学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C )A. 掌握基本理论B. 亲自参加实践C.理论联系实际D. 虚心向人求教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D )A. 实际存在B. 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 客观实在性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A.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 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7.时间和空间 (C )A. 同物质运动无关B. 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 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 B)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 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 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 对立统一的观点10.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B )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 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 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
这说明 ( D)A.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 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D )A. 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B. 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C. 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D. 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fa3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7.png)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7题)1. 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的三次大的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2.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反映的是一种宿命论的历史观。
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6.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7.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单选题(23题)1.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活动,位列榜首的是(A)。
A.马克思 B.恩格斯 C.爱因斯坦 D.牛顿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 C )。
A. 马克思B.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C )。
A. 阶级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科学性4.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C )。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5.“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 C )。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D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与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与由现行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性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趋势8.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af4f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5.png)
《通俗哲学》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一观点()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5、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
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6、“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之所以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违背了发展的观点C、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7、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总是企图“立竿见影”。
这样的做法违背了()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8、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C、金无赤足,人无完人D、满招损,谦受益9、在考试来临之际,一些学生群体中流行拜“考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
从世界观角度看,这种做法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0、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03ec3aa300a6c30c229f97.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公共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正确答案:c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正确答案:c4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正确答案:a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正确答案:a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d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正确答案:d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哲学11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707efc90c69ec3d4bb75c2.png)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单选题1.国家领导人把勤政比喻为“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意识是社会物质性的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答案】D。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为政好像务农,要日夜思考它,思考它的开始又思考怎样使它取得圆满的结果,天天从早到晚去实行它。
”很明显,体现的是目的性和计划性。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王充与范缜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自然现象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B.人的精神与肉体相互依存C.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D.大自然是客观存在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C。
【解析】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理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
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
范缜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3.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①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②量变的总和构成事物的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量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华罗庚的意思是要重视量的积累,因为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①③正确,选B。
②④本身说法错误。
4.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答案】D【解析】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6449cf08a1284ac85043be.png)
第2套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A.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B。
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C.否认了精神的作用 D。
否认了人的自觉能动性3.生产关系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 D。
物与物的关系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 。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劳动者 D。
生产资料5.国家是代表( )A.统治阶级利益的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的本质问题C.世界的本原问题 D。
实践的本质问题8.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B。
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 D。
认为一般就是个别9.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阶级关系 D。
人的理性1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会导致()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1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机器设备 B。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62f8c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5.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3、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
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4、经济社会形态()。
A.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5、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
B.人在神的启迪下熟悉世界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6、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子7、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8、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C.政治和经济的矛盾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熟悉的矛盾同一9、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折衷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折哀主义概念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1、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电脑的发展会超过人脑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12、人的本质在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16c6181c758f5f61f67fa.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5.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6.人在价值关系中A.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工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1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15.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B.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D.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16.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题1、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错误。
(1分)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分)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分)2、 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答:错误。
(1分)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分)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
(2分)3、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导致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增加。
答:错误。
(1分)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多少;二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2分)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商品价值量不变。
(2分)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答:错误。
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5、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答:错误。
(1)矛盾的普遍性为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为矛盾的个性,是指不同一事物的矛盾过程、阶段各有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矛盾普遍性作为事物的共同本质是不能离开矛盾特殊性的。
(3)由于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特殊本质,虽然与普遍性相联系,但是它表现出来的事物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却不可能都在矛盾共性中存在,因此,矛盾特殊性不寓于矛盾普遍性中。
6、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这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答:错误。
事物的发展经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虽然矛盾两次向对立面转化,但绝不是简单的循环,因而决不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因为,它仅仅是某些特征,特性的回复;它只是仿佛向旧的东西的回复,并不是真的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它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回复和更高阶段上的综合。
因此,事物的周期性、回复性并不排斥事物发展总趋势、总方向。
7、 实践出真知,每上人要想获得科学知识都必须事事经过实践。
答:错误。
(1)它不符合一个人获得知识的实际情况;每个人的知识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一部分是直接认识,即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间接知识,即从前人、他人和书本那里学来的知识。
由于人的生命、精力、实践的范围有限,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所以就个人的知识组成来说,大部分知识是间接知识。
(2)上述论断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它只片面强调个体实践,忽视了学习理论、继承前人知识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十分有害的。
简答题1、垄断利润是怎样实现的?垄断价格的形成为什么不违反价值规律?答:(1)垄断利润又称垄断高额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通过它所规定的垄断价格获得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时,把价格提到生产价格以上(垄断销售高价);在购买商品时,把价格压到生产价格以下(垄断购买低价),由此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3分)(2)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与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
这是因为:第一,从整个社会来看,商品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垄断价格只是使价值和剩余价值做了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第二,垄断资本家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规定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的高低,要受垄断企业内部成本和外部市场供求、竞争状况的制约。
归根到底,垄断组织的经济行为,也是受支配市场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制约的。
第三,垄断价格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垄断价格的基础。
垄断价格的确定和变动归根到底要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并受其制约。
(3分)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同垄断资本相结合,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调节着社会经济,为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服务。
(2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了物质条件。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新的基础上扩大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5分)论述题1、 联系实际谈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垄断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
(3分)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具体:(1)市场问题日趋严重,要求凭借国家的力量扩大市场。
(2)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
(3)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巨额投资,特别是风险投资,需要国家出面参与。
(4)现代工业发展所引起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
需要国家干预。
(5)社会化的科学技术研究,要求国家组织和参与。
(5分)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同垄断资本相结合,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调节着社会经济,为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服务。
(2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了物质条件。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新的基础上扩大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5分)2、 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答:资本循环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保持继起。
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
(7分)撇开资本主义性质,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生产经营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保持继起。
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衔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
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8分)3、 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二重性原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答:(1)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3分)(2)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的商品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2分)(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一方面具有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一方面又显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分)(4)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无非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了劳动力以后,劳动力的使用权就属于他了,在劳动力使用期限内,资本家有权把劳动时间延长到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以上,驱使工人多劳动,这样,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5分)4、试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作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它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和尖锐化的结果,(1分)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问题日趋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国外市场;第二、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特别是风险性投资)需要国家资助;第三、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第四、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使私人资本无力承担。
垄断资本的利益需要同国家相结合,借助国家的力量,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任务。
(4分)促进作用——A、对资本主义经济:第一、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第三、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
第五、由国家出面进行国际之间的调节,也使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得到一些协调。
20世纪50-70年代出现“黄金时代”。
(5分)B、对社会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具体表现为: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基础。
第二、为社会主义准备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和宏观管理机构。
第三、为社会主义经济准备好了建设者。
(3分)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2分)5、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明确提出来的,理解这一命题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①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
自然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渗入于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引起它们的发展变化,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②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历史证明,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发现和发明时,就会引起社会生产的深刻变革,迄今为止,世界已发生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前导,引起生产的急增和扩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④科学技术成了世界竞争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