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考察意见学生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

考察意见学生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

考察意见学生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考察意见:学生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在当今社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益减弱,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尽管学校和社会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都投入了许多资源和努力,但仍然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本文旨在探讨学生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是培养人们社会责任感的第一课堂。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家庭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追求,缺乏教育孩子树立社会责任感的观念。

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家庭教育,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关注。

另外,一些家庭对于物质追求的过度崇尚也使得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解决方法: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父母要亲自示范并引导孩子,通过讲述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提醒他们身为社会一员的责任。

另外,家庭要注重对孩子的情感关怀,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学校教育的不完善虽然学校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进行了一定的安排和组织,但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的关注。

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学生的实践教育安排不够充分,学生缺乏具体实践活动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解决方法: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将其纳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义工活动、实习实训等,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年轻人往往更加注重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解决方法: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与对策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强弱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趋于淡化,一些大学生偏重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一些大学生的言行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很不相符。

以上现象表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主要表现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学习、艰苦奋斗,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

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漠视理想,注重实惠。

大学生应该是最富有理想的群体,但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与复杂环境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些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可望而不可及,很多理想距离现实太远而无法实现,于是学习不努力、工作不投入,对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所谓态度。

一些大学生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前途乃至有关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事项都不主动参与甚至拒绝参与,他们以一种近乎调侃的态度对待一切,在面对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时,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寻找种种理由将责任和义务一推了之,或者干脆拒绝、逃避。

在目标取向和行为方式上,一些大学生过多地注重实用性、短期性和直观表面性的东西,而忽略对长期目标、事物本质和真谛的把握。

一些大学生为了能够找到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工作而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甚至不惜考试作弊,制作虚假简历、证书等,缺乏起码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2、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原因

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原因

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原因(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缺乏高等教育是大学生继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之后继续及深入了解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当今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为了追求优质的专业人才的输出,除了文学等研究汉语言类的专业外, 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比例远远高于人文教育,比较轻视传统文化课程,大学语文这一基础的人文课程也较少出现在必选课行列之内。

[1]作为选修课,大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是一个比较轻松的课程,容易得到学分。

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学生占比较小。

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大部分来源于家庭的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大多被视为掌中宝,只要在没有工作之前,孩子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

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父母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没有参与过多的或者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生活历练,也就养成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习惯,只关心与自己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缺乏责任感;放纵自我;独立生活和处理事情能力弱,过分依赖于他人;在大学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容易失去自我,跟风现象严重,沉迷于网络,无法独立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科技进步和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更加富有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变得容易浮躁、迷茫和急功近利,他们虽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情感层面认同度高,但对其内容的言忍知依然相对浅显。

⑵在校大学生也面临着即将到来的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约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中学时代。

加之互联网上传播的不当言论,会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产生偏差,甚至产生误解,并开始怀疑和质疑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念。

对中华经典故事知之甚少。

传统文化包含的优良道德精神,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难以付诸行动。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在社会责任方面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不理想,需要提升。

本文将从现状和提升途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责任感不强现在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利益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他们缺乏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的意识,很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缺乏社会感知力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应该保持对社会现实状况的关注。

但是,由于过度关注自我、过度娱乐、网络依赖等因素,导致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现实状况的感知力。

3、自我意识过强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普遍存在“找工作而非关心社会”“开创自己而不是让自己与社会共存”等思想,这种自我意识过强也造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1、启发大学生社会观念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社会的认知不足。

因此,需要通过开设社会学、公民教育等课程,激发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

2、借鉴成功案例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对于成功案例的缺乏了解。

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学习那些社会责任感强、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成功案例,这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志愿服务大学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将会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通常情况下,需要学生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这也是一种提高他们价值观和素质的方式。

4、引导大学生走向公益事业大学生不仅应该成为有意识、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还应该走向公益事业的前沿。

可以通过基金会、慈善组织、赈灾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这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关注大学生兴趣点大学生的兴趣广泛,可以通过关注他们的兴趣点来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现在大学生们对于新媒体、数字化营销等非常感兴趣,这方面应该有相应的活动和项目去引导他们将兴趣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培养策略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培养策略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培养策略
大学生作为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应当具备高度的社会责
任感,但现实情况却往往出现了缺失的情况。

有以下原因:
1. 教育不到位。

大学教育过多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而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 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风气不良,缺乏社会正义感,使大学生
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价值观的变异。

3. 自身价值观缺失。

部分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忽
视了自身对社会的责任。

4. 机会缺失。

大学生缺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机会,无法深刻
地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提高大学教育中社会责任的教育力度,在校方、老师、学生
之间形成共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务和志愿活动。

2. 加强社会正义感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将社会责任融入到日常学习及实践活动中去。

3. 提供更多的社会公益机会,如志愿服务、社区实践等,让大
学生深入到社区,了解社会现状,并体验自己对社会利益的贡献。

4. 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术交流会议、社会学科研及创新创业,提
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实现对社会的回报。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的过程,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关注与呵护,此外,大学生本身也
要有意识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意识、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足、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缺乏相关实践和经验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对策,包括建设更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使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对策、意识、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实践、经验、培养、建设、环境、结合、培养、文章1. 引言1.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许多大学生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意识,表现出缺乏责任心、缺乏社会情怀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意识。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认识不清,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和责任心,容易出现消极态度和漠视社会责任的情况。

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足。

在大学教育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往往被边缘化,很少成为教学的重点。

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对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大学生在社会责任问题上产生困惑和犹豫,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大学生缺乏相关实践和经验。

在实际社会中,大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体验,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导致其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局限和表现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建设更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关注社会责任的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

加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

学校应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实践社会责任。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学⽣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2019年教育⽂档当代⼤学⽣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当代⼤学⽣责任感被弱化的表象 1.当代⼤学⽣对社会政治⽣活的关注程度不断降低,社会责任感平民化。

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家庭、学校、同学发⽣的⼈和事的关注程度降低,⽇常的政治活动总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没有价值,消极应对校园的思政课学习和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对时事政治问题的关注热度降低,失去了“五.四”运动中⼤学⽣与社会同⽣共死的责任意识,不再“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社会责任感意识出现弱化的趋向。

2.当代⼤学⽣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价值观取向和个⼈道德判断的标准呈现出责任感意识被弱化的趋向。

当代⼤学⽣的价值取向多以⾃⾝利益为参照点,主体意识增强,集体意识被淡化,“宽以待⼰,严于律⼈”的观念上讲奉献,⾏为上则强调功利,在群体道德和个⼈道德中,强调个⼈道德。

3.当代⼤学⽣对待⾃⼰的学业态度责任感意识淡化。

在⾼校校园内有很⼤⼀部分⼤学⽣没有理想,没有⽬标,没有追求,对待⾃⼰学业和职业没有规划,“厌学⼀族”、“游戏⼀族”等风靡校园,对待社会、⽗母、学校对他们的付出⼼安理得的享受,⾃⾏其乐,成为学校内的“问题学⽣”;他们叛逆、颓废、迷茫、郁闷等,很狂热的很⾃我地追求个性、潇洒、时尚、前卫,却把学业的完成,⾃⾝的健康成长弃之脑后,浑然不觉,他们忘记了⾃⼰的责任和任务,即将成为“啃⽼⼀族”或“NEET⼀族”的后备军,成为社会、国家、家庭的之累赘。

⼆、当代⼤学⽣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1.近⼏年,随着⾼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向了“⼤众教育”,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把当代⼤学⽣推上了市场经济竞争的⼤舞台,就业形势的⽇趋严峻,⽤⼈单位的苛刻条件使当代⼤学⽣不得不现实,并讲究实惠和实⽤,对待社会政治发展和事件的发⽣关注度降低,不再有极具感情⾊彩的政治⾏为,甚⾄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和学习。

2.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学⽣的成长氛围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成因及对策

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成因及对策

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成因及对策【摘要】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教育体制、家庭教育和社会价值观念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成因。

教育体制的功利化导致学生只重视个人成就而忽视社会责任;家庭教育缺乏对社会责任的引导和培养;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也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态度。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社会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共同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未来,希望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感,共同建设美好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成因、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社会价值观念、对策、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高速传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出现了淡化的现象,表现在对社会问题的漠视、对公益活动的冷漠以及缺乏为社会贡献的意识。

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教育体制问题是其中之一,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们只关注于学习成绩,忽视了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也是导致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之一,一些家庭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社会的功利价值观念影响也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了消极影响,让一些大学生更加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而非社会利益。

面对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包括改革教育体制,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教育孩子注重社会责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鼓励他们为社会贡献力量。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问题,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摘要】当今社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社会责任感的概念解析,发现教育体制的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网络文化的影响是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从而揭示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深层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应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家庭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引导健康的网络文化等建议和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的重视,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分析、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网络文化、深层原因、应对措施、未来研究、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概述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在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表现出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不愿意参与公益活动、缺乏社会担当等特征。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担忧。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本文将从社会责任感概念解析、教育体制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社会环境影响、网络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揭示社会责任感缺失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建议,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其社会责任感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也有助于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可以深入分析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网络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改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承担着塑造国家未来的责任。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学习、社会参与、自我管理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社会风气、教育体制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1. 学习负担不重视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

很多大学生并不重视学习,存在着拖延、敷衍、应付的现象。

他们对于学习负担的态度往往是若即若离,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主动承担起自己的学业责任。

2. 社会参与热情不高在大学校园里,有很多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

许多大学生对于这些活动并不感兴趣,或者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参与缺乏真正的责任感。

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热情不高,缺乏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3. 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大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他们需要自我管理能力来规划和掌控自己的生活。

很多大学生却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生活常常处于失控状态。

从学习安排到生活作息,从财务管理到情感管理,他们缺乏对于自己的责任心,导致自我管理能力薄弱。

以上三点问题,反映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淡漠和缺失。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也影响了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1. 教育体制问题教育是塑造人才的关键环节,而教育体制的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

当前的教育体制,普遍存在着重功利轻人文,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品德培养的倾向。

学校教育往往偏向于灌输知识,而对于品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则不够重视,导致了学生责任感的淡漠。

2. 社会风气问题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淡漠的重要原因。

在当今社会,浮躁、功利、拜金等社会风气盛行,这样的社会风气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自我利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3. 成长环境问题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也是他们责任意识淡漠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栋梁,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第一,贪图享乐,缺乏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大学生开始追求享乐和快乐,但却忽略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在学习、工作、社交方面,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欢乐,而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第二,自私自利,缺乏团队意识。

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少同学追求个人利益,缺乏对集体和团队的责任感。

在课堂上,他们往往只顾自己,不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导致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不佳;在社会实践和团队项目中,他们也难以主动付出和协作,容易造成团队合作的困难。

对社会责任缺乏认识。

在大学生中,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不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的小圈子和个人利益,而忽略了对社会的应有贡献。

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使得不少人的追求更加倾向于享乐和个人利益,而忽略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这种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观念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点是学习和生活的幸福,而忽略了对社会责任的教育。

这会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和体验。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活动组织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关爱他人,关心社会。

家庭应该重视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教育。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支持。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足、个人主义观念过重、社会环境对责任感的影响以及缺乏实践机会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倡导团队合作与分享精神以及打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出有责任感、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社会新人。

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倡导团队合作与分享精神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打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责任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对策、社会责任感教育、个人主义、社会环境、实践机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分享精神、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1. 引言1.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脊梁,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不可忽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足、个人主义观念过重、社会环境对责任感的影响、缺乏实践机会等方面。

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足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很少有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学生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关心社会问题,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社会责任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个人主义观念过重也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感不足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个人自由意识的增强,很多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实现,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责任缺失。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责任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浮躁、功利的心态,忽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也是责任感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过于舒适和安逸,缺乏实践锻炼和社会体验,导致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责任意识是指大学生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和承担程度。

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和未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对个人责任的认识不足。

许多大学生习惯将责任推给他人或外界环境,忽视了自身的责任。

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教育和环境有关。

在家庭和学校中,大部分大学生从小都是被照顾和呵护的,没有充分体验到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社会对大学生的包容和宽容也使得他们较少受到惩罚或承担后果,缺乏对个人责任的深刻理解。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足。

在大学期间,许多学生追求个人自由和享乐,忽视了社会责任。

这与他们心态的变化有关。

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学生都远离家庭,独立生活,享受到了更多自由和独立的权利。

这种新的生活状态会让他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

大学生个体主义的思维也是导致对社会责任认识不足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着对个人、社会和环境责任的认识不足。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从小的教育和环境、个体主义思维以及环境教育不足等有关。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以推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现实情况却很容易让人失望: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不重视自身的社会角色与责任。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需要针对现实问题,制定对策。

一、现实问题的分析1. 学生的自我中心思想现在的大学生很少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很多人的思维习惯沉淀成了“自我中心”,不重视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责任。

他们仅仅为了自己的学业而奋斗,不注重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

2. 教育的单一模式目前,教育体制还处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层面,高校一方面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缺乏社会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投入,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实践经验和具体社会责任感的磨炼。

3. 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越来越高,而这些期望不仅包括对学生学术成就的期待,同时还包括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期待。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议题多样并且复杂,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4. 学生的阅历和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对社会缺乏了解,容易相信看法武断、误导性强的信息,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看法往往会导致错误的行为。

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的缺乏,也是导致他们社会责任感不足的一个原因。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1. 制定相关课程大学应该在教学中注入许多与社会责任感相关的课程和内容。

例如,社会学、公民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了解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了解他们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角色。

2. 规范心理教育和培训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培训也很重要。

建立规范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普遍心理咨询和培训,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减少学生“自我中心”思想的孕育,让他们深入学习社会思想和知识,为将来的个人和社会作出贡献。

3. 加强实践教育大学应当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义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能够让他们参与、理解、体验社会,并为社会做贡献。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

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社会责任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探讨其原因与解决方法。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育体系的问题。

目前,大学教育过于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教育体系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是社会环境的问题。

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社会问题,例如虚荣心、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这些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偏差。

三是个人观念和态度的问题。

一些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重视,对社会问题缺乏关注和理解,只关注自己的发展和利益,这种视角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是加强社会实践。

大学应该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加强思想教育。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让他们理解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

三是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该时刻注重教育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培养出社会责任感强的下一代。

四是完善社会环境。

社会上应该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环境,促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共同努力。

只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在近些年的社会发展中,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更是一个核心素质,也是在校园里培养的关键素养之一。

然而,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令人担忧。

本文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途径。

1、缺乏社会情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体是社会情感,即对社会的爱和责任。

然而,在当前大学生中,社会情感普遍不强,很难让他们产生对社会的热爱和责任。

因为大学生的生活中相对比较单一,他们更关注于自己的学业和爱好,很少去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

2、缺乏自我意识和认识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认识不足,往往只注重自身利益和个人发展,忽略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即使有一些大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并参与了一些志愿活动,但往往没有对自己造成更深刻的影响和启迪。

3、缺乏实践机会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实践大多来自于学校的一些兴趣社团、志愿活动。

但是,兴趣社团和志愿者活动固然丰富多彩,但并不能满足所有大学生的需求,缺乏真正让大学生身体力行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改变的机会和途径。

1、加强大学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依靠传统的课程,应该通过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将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大学教育中。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社会责任感相关的专业或课程,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承担责任。

2、改善校园氛围大学应该改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校园里更多地体验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也可以举办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3、塑造社会氛围塑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

社会应该形成鼓励并感激社会责任感的环境。

例如:社会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表彰机制,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和社会改变中,形成对大学生积极行为的肯定和鼓励。

结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素养和发展方向,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己的发展和工作,也关系到社会的美好未来和和谐发展。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提升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大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社会责任问题。

然而,当前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普遍不够,需要提升。

本文将就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以及提升途径进行分析。

1.意识不够许多大学生注重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社会责任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责任,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2.实践经验不足许多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社会责任付诸于行动。

3.自私自利一些大学生对社会贡献的价值观存在误导,认为自己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忽略了其他人的需要和公共利益。

1.教育引导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加以培养。

各大学可以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经验和案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育,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校内外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3.校内文化建设校内文化建设也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组织建设、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手段。

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有价值的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社会讲座学校可以通过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社会讲座,让学生听取资深人士的见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了解。

总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途径的合理组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大学生是最富有理想,最具活力的知识青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他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这一崇高使命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

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怀揣梦想,勤奋学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新要求,热心社会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主动利用和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为今后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积蓄能量,展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但理想信念淡化、人际关系紧张、求职择业观念偏差等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甚至缺失的现象在部分学生群体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

一、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实表现(一)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价值,轻集体与社会价值世界日益开放的今天,部分大学生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崇尚无限度的独立、自由、个性等观念,过分注重自我,导致他们忽视了与社会的内在联系,造成自己社会责任感的淡漠。

激烈的就业竞争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只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自我实现。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会毫不犹豫地强调自我,并以“我”为主,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

有些大学生在牵涉到有关个人利益的问题时,极易敏感冲动。

为了评定各种助学金、奖学金以及获得组织发展,不惜与同学撕破脸,甚至弄虚作假,把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而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与困难。

同时,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冲突严重,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不能正确认识历史使命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意识。

(二)个体自我意识水平低,精神状态疲软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由于与社会实际接触较少,理想化成分较多,因此看问题不够全面,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光明与黑暗、小事情与大事业之间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社会意识、缺乏公民道德、缺乏社会参与意识等。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多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事务,建设更加和谐、繁荣的社会。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教育引导,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的意识,从而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逐步解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足的问题,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对策、教育、社会实践、参与、意识、和谐、繁荣。

1. 引言1.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对社会问题漠视、自我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现象较为普遍。

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也损害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缺乏社会情感教育的引导、教育体制存在不足、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影响等。

针对这些问题,为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通过课程设置、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温暖与责任;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的动力。

通过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的意识,共同建设更加和谐、繁荣的社会。

2. 正文2.1 概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优秀的一群群体,他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使命。

在当今社会,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出现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 UR NA L OF YU N NA NI N ST I TU T E OFS O CI A L I S M 94浅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连惠芗 廖 宇 谢志鸣 纪 英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发展和腾飞的强大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社会责任感的强烈与否不仅与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也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探寻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因;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094-2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1]。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实现理想、价值的根本,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和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当代大学生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

然而在现实社会当中,大学生失德失范、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频频发生,因此,提高大学社会责任感教育已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二)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每个公民都对自身、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只有本着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根本目的,其个人行为才可能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身心尚未成熟,往往缺乏对是非问题的合理把握与判断,只有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发挥社会责任感特殊的引导和自律作用,才能确保其在步入社会的交叉口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健康地成长成才。

事实证明,大学生们一旦树立了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就能严以律己、提升自我,获得全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

(三)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社会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成熟成才的重要标准,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素质的任务,其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从本质上讲都是建立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才能在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的同时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如何强化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使两者有效结合,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3]。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状 近年来,在抗洪抢险、北京奥运会、抗震救灾斗争、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大事、难事、急事面前,当代大学生都充分展示了他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自觉担当、奋通勇向前的良好精神风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群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然而,同样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泼熊事件”、“虐猫事件”、“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大学生骂父殴母事件”等也让人在扼腕痛心的同时幡然醒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同程度地弱化了大学生的责任感,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等问题。

(一)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偏离了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重功利轻理想,不少大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仅仅以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现实条件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对援边援教等拒不考虑,个人理想仅限于“金钱崇拜”,忽视对事业、学习、做人的追求[4],没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缺乏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统一认识[5];第二,重索取而轻奉献,许多在校大学生在涉及具体利益时,首先考虑个人得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集体牺牲的精神,例如,学校每学年以综合测评对学生进行评定,其中德育分以学生工作及参与活动为主要依据,因此,不少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以是否加德育奖励分以及分值作为是否参与的标准,与服务他人、锻炼自我的活动初衷背道而弛;第三,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不少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想方设法地逃避集体劳动、晨点、军训等活动,贪图安逸,盲目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出现超前消费,不理性消费等现象。

(二)集体与家庭责任感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换位思考能力,在追求个人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不关心他人,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缺乏群体责任感,只关注自己的实际利益,往往忽略了个人之外的所应承担的对他人和社会作者简介:连惠芗,(1983-10),女,汉族,福建泉州,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常规课题“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策略研究”(立项编号:FJCGGJ11-028)研究论文。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072.html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95整体利益的责任。

(三)自我责任感缺失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要求比较高,但高校中仍有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厌学逃学、缺乏规划,对自身要求降低,依赖、“啃老”思想严重,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成因(一)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形态的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潮交汇中,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分流状态[5]。

社会意识层面的多样化,使正处于身心成长转折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严峻考验。

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不免沾染某些陋习、恶习;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建立给大学生的价值观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急功近利,重个人轻社会的功利思想,一旦个人利益、愿望无法实现,就会简单偏激地批判、甚至不负责任地一味否定。

(二)高校教育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偏重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引导和教育。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培养,使部分学生无法正确树立甚至扭曲了价值观、人生观;另一方面,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延用固定的教学模式,缺少创新,容易流于形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不易为当代大学生的真正理解与接受,教育实效较差。

(三)家庭教育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社会责任感强弱与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往往会对孩子形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成长过程中受到太多的关爱乃至溺爱,性格上容易形成娇生惯养、自私自利、抗挫能力差、公德意识淡薄等弊端,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形成。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局限,对社会现实缺乏理性与明确的认识,是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原因。

大学生社会阅历少、经验浅,对问题的看法往往较为片面与狭隘,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发展与阵痛、光明面与阴暗面之间的关系无法正确理解,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往往容易走极端。

目前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与其自身不能全面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有着很大关系。

四、对策 (一)学校教育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应以思政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为依托,强化大学生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意识;其次,思政工作者要深入班级,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碰撞,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民情,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讨论甚至争辩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意识[6];第三,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

高校思政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克服单一、枯燥的理论说教模式,将情感教育引入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在课堂上引入观影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化其社会现任感;第四,强化社会实践,注重知行统一。

高校应以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为载体,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活动,结合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的特性,在亲身实践中,加强学生“从我做起”的意识,丰富其自身的道德体验,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能力,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渐领悟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真正内涵,逐步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社会及人类负有的道义上的责任[7]。

(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无法取代的教育功能。

作为家庭的教育者,父母首先要转变片面追求智育的教育观,应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上升至全新的高度,针对大学生的年龄、心理及性格特点,因势利导。

其次,父母要注重榜样的力量。

父母的德行、事业心以及对社会负责任行为的榜样作用,是影响孩子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重要因素[8]。

为人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各种修养,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工作、履行责任义务时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使子女在观察与模仿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内化为良好的自身品质[9]。

(三)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相衔接、相协调的合力教育体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应齐抓共管,通力合作。

父母应当首先做出表率,在思想和行动上通过点滴、细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做有责任感的人,尤其是涉及道德规范的活动,应积极鼓励孩子甚至配合参加;学校应当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形成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与实现自我相结合的意识,通过有关实践加以塑造,同时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与家庭、与社会相联系,共同增强教育合力;社会作为大学之外的第二课堂,应积极配合构建教育平台,发挥传事迹、树榜样、扬正气的优势,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与家庭、学校共同配合,特别是与大学生形成价值共识,有效构建合力教育体系,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