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审美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等方面,介绍一些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1. 创设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布置课堂环境,如挂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图片或名言警句,定期播放音乐等,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氛围,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通过精彩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艺术魅力和美感。

也可以通过课堂演讲、朗诵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文学作品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3. 组织课外剧社和朗诵队等艺术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如课外剧社、朗诵队等,让学生通过表演和朗诵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也可以邀请一些文学名家或艺术家来学校授课,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创造力。

二、课外阅读1.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学生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往往来源于他们所读的书籍。

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名著、诗歌、散文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读书分享,让他们可以通过朗读、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一个安静、舒适和有趣的环境。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阅读角,为学生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并定期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尽兴地阅读。

三、写作活动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如日记写作、诗歌创作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提供多样的写作题材和形式: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写作题材和写作形式,如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等,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中获得审美的享受。

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美感和审美情趣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创造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知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审美教育呢?以下是一些途径供参考。

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选取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教导学生从其中体验文字的美感、人物的形象、情节的扣人心弦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藉由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意义,帮助他们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

二、注重课文的选取和呈现语文教育的教材应该选取具有美感和含义的课文,例如诗歌、散文、经典文学等,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产生美的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音韵、形象和意蕴等方面进入审美的境界,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呈现有关艺术和文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审美体验。

举例如通过播放优美的古诗音频,展示名家书法作品,播放经典音乐或者欣赏艺术作品的图片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美的存在。

四、推广文化艺术活动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各类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书法展览、绘画比赛等,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美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书法家、绘画家、音乐家等开展讲座和演出,为学生呈现更多元、更广阔的审美空间,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

五、鼓励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诗歌创作、散文写作、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审美情感结合到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美的理解和感悟,并通过作品与他人交流分享,获得他人对自己作品的欣赏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教育内容。

实施审美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领略美的感受,培养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下面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优秀文学作品的选取语文教学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文学的意境和情感。

对于小学生,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让他们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感受美好的道德情感。

对于中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他们领略文学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

通过精心挑选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领略文学作品中的美,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在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创造美。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布置一些创作任务,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小故事、一首诗歌,或是进行一些语言组词的练习等,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美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加观察,多加思考,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用语言文字将美表达出来。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三、诗词歌赋的欣赏和朗诵诗词歌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诗词歌赋的欣赏和朗诵,让学生领略诗词之美,感受语言之美。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诗词歌赋,如《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古文的韵律和艺术魅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诗词歌赋的创作和欣赏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领略诗词之美,在朗诵中感受语言之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一、引言审美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为教师开展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二、理论探讨1.审美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文学、自然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力,使其具有正确的审美标准,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情感性,通过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二是具有形象性,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三是具有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审美创造力。

2.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应用1.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资源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元素,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等。

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言运用、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感受文章的美学价值。

2.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感受其中的情感美。

例如,在讲授《红楼梦》节选“黛玉葬花”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亲身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提出了多种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审美教育;价值引言高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被视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审美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现状和有效策略,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从而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学体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美丽意境,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他们学会欣赏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形象之美以及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1]。

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等要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并掌握其中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

这种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思考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此外,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促使学生发展终身的审美习惯。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并且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摘要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大致说来主要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

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创造美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想象前言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

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一、语文美育的目的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审美教育就是鼓舞教育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因此,语文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二、语文美育的内容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认为美育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有魅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讨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提高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仅是指让学生学习美术、音乐等专业课程,更是通过文字、语言本身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欣赏文字的艺术之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情节展开等对语文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可以如何表达情感、塑造形象以及传递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 培养情感体验美育教学在语文课堂中不仅仅是要阐释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作品的感染力,深刻体验到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语文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生活感悟,通过美育的引导和解读,可以激发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增强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通过美育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真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3. 培养创新思维美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象和创造,并且将新的观点和想法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从课文选择入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首先要从对课文的选择入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精心策划课文内容,选择一些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魅力。

通过合理的课文选择,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热爱。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中,审美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

其中,审美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评价和创作,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的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通过阅读名著、古诗词等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欣赏其中的韵律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通过品味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开展多样化的文学创作活动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活动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写稿、作文、诗歌创作等活动,引导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表达内心感受、塑造形象,提升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听取专业的文学讲座和演讲邀请专业的作家、学者进行文学讲座和演讲,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通过专家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4. 参观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学生应该积极参观艺术展览、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场馆,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美。

通过观看精彩的舞台表演、艺术展览,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关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更能欣赏、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同时,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够感受文字的魅力和美感,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品味。

如何搞好语文教师审美素养教育意义和途径

如何搞好语文教师审美素养教育意义和途径

如何搞好语文教师审美素养教育意义和途径【摘要】新课程,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对于看出或发现语文美,按照美的规律传达语文美和创造教学美,乃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审美教育理论知识,经常主动地参加审美实践,积极追求、持之以恒,是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三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审美素养;教育意义和途径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师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主导。

无论是语文审美化教学,还是课外的语文审美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实施,特别是离不开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作用和影响。

卢梭在《爱弥尔》中曾勉励教师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一、新课程改革下,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意义素养即素质、修养,通常是指人们在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个性、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锻炼、培养和陶冶的功夫,以及由此获得的能力和品质。

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则指他们为获得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塑造学生的品质和能力所进行的自觉主动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陶冶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及成果。

其实质是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符合个性发展、符合语文教师职业需要的自我完善、自我塑造。

它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活动、过程;二是锻炼、陶冶的效应、成果。

这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前者重在动态描述,后者重在静态表达,共同构成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整体。

从审美素养的纵向逐级升华角度看,它大体包括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到悦志悦神三个层级的由低级到高级、由肤浅到深刻、由简单到丰富的审美境界。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同样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师个人和整个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自我完善,而且关系到学校语文审美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亿万学生的全面成长。

换句话说,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实施和落实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全面深厚的审美素养,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外,语文教学还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理解和鉴赏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创造和想象。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写作、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存在。

同时,在阅读和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

这样的创作和想象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思维,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挑选优秀的文学作品,讲解其背后的艺术特点和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可以安排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中体验美的乐趣,培养审美情趣。

3.注重语言表达的美感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美感。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解析、语言点讲解等形式,向学生传递语言的美、形式的美和文化的美。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的美感。

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除了文学作品,语文教学还应该涵盖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培养学生对多样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观摩、欣赏活动,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演出,引导学生从音乐、视觉、表演等多个角度感受艺术的美。

通过这些艺术鉴赏活动,学生可以拓宽审美领域,培养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5.运用跨学科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运用跨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

以美促学 以美育人——浅谈语文课堂渗透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美促学 以美育人——浅谈语文课堂渗透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影碧 空尽 , 唯见长江 天际流 ” 中蓝天 点缀着 白云 , 碧 绿 的 江面浮一叶 白帆 , 向天水交 接处驶去 , 这是一种 色彩美 , 这和谐 悠远 的旋律 , 是音乐 美 ; 马丁 ・ 路德 ・ 金 的《 我有

度, 引 导学生 理解这 些人物 的 内心世界 , 使学生从 人 物 的心灵美 中得 到 陶冶 , 产 生一种 精神 愉悦 和情感 认 同 , 从而培养学生高 尚的审美情趣 , 提 高学生 的审美 能力 。 综上所述 , 高 中语文 教学 中 的美 无 处不 在 , 关 键 在
” 通过分 析 , 学 生 的头脑 中便呈 现 出一 幅精 工 细绘 的工笔仕 女图 , 感受刘 兰芝 自尊 自爱的坚韧 品质 。又如
… …
《 烛之武退秦 师》 中, 作者通过 “ 夜缒而 出” 的动作 描写 和 说服秦伯的语言描写 , 一个 老 当益 壮 、 智勇双全 、 能言善 辩的烛之武形象便 跃然纸 上 , 让人心驰神往 。
中学 教 学 参 考
教 学经 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浅谈语文课 堂渗透 审美教 育的有效途径
广 西梧 州市第二 中学( 5 4 3 0 0 2 ) 莫征 字
审美品质 的培 养是语 文教 育 的一个 重要任 务 。如 今的语文教材大多为典 范之作 , 文 质兼美 。语 文教师应 引领学生体 验 课文 中的美 好情 感 , 培 养 高 尚 的审 美趣 味, 使语文学 习成为发 现美 、 鉴 赏美 、 品味美 、 升华 美 的 过程 。那么 , 语文教 学应 如何 实践 审美 教育 , 将 学 生 引 入文学的审美天地呢?笔 者主要从 “ 语言美 、 情 韵美 、 意 境美 、 精神美” 几 个方 面人 手 , 打 造“ 四美语 文课 堂” , 渗 透审美教育 , 培养学生的审美趣 味 , 最终 获得审美愉悦 。 品词析句 。 感受语言美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实施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实施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实施策略作者:周志梅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7期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桥北路学校周志梅【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它既是形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和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审美教育;现实意义;实施策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掘、提炼教材中蕴含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要尽快改变美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

它既是形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1.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感悟,在其受到美的感染和激励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的进行审美判断,真切的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使他们沉浸在作品的审美境界里,从而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从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想象的必要环节。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因素、审美因素,通过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把作者渗透、倾注在人物形象或景象中的“情”移注给学生,使学生和作者心心相通。

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抱 ,才能品尝它 的滋味 ,呼吸它 的气息 ,才能得以把握它 的
语 文教材 中的每一 篇课文都 源于生活 ,我们在教学 中
化的教学 ,让 学生贴 近生活 ,联 系实际 ,把 学生引入到与
语文教 学过程是信 息交流 的过 程 ,无 疑 ,对话将成 为 应 时时注 意课 文 内容 与生活 的沟通 ,让语文课 堂实施生活 来 ,挑战书本 ,挑战教师 ,挑战权威。对 话过程 中的每一个 现 实生活相类 似的情景 中学 习,使 狭小的课堂变 幻m广 阔
总之 ,从上 面的叙述 中可看 出,只要 我们肯 于认真钻 研教材 。就不难发 现 ,语文 教学 中 “ 美 是无处不在 的” 要让学 生在语文教 学 中感受 美 ,需要我们 教师去唤 醒他们 美 的 自我认知 ,去创设美 的情景 ,在 实践 中展示语 言运用
内在的价值 ,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与教育 ,而让师生成
旅行 的问题 ,发表 各 自的见解 、互相交 流 、互相启发 ,学
生 的思 维活跃起来 了 ,此时 教师对于一些 同学 的认识 发表
错误 时 ,不应是 指责 、嘲讽 ,而是4 " - C , 翼 翼地把他们 往正 确 的方 向引 ,由他 们 自己纠 正不正确 的想法 ,悟 正 确的 见解 。这 样既加深 了对课文 的理 解 ,又使学 生在不 同见解 的交流碰撞 中 ,能够正 确审视 自己 ,让他们 不断发现 自我 美 ,实现正确的 自我认知 。
中美 的魅力 。 我也深知 ,审美教学 的范 围是 广泛的 ,我们 探究 的脚 步不能停 留 我坚信 ,只要努力 实践 ,必能 在语
浅 的结论 ,笔者认 为语 文教学应 该美起来 ,要在 课堂 体 现 文本情境 之美 、学生 自我认知 之美 ,内容 生活化之美 , 语 文教 学应该在课堂 中焕发 m美 的光彩。 语文审美教 育的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审美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审美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其审美水平和素养的教育过程。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美学知识和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感知、欣赏和理解美的文化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

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文学作品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使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平。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具有更加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蕴,提高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和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修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学研讨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文学批评和评论,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和批评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赏析和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文化眼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情怀。

五、思考和建议在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丰富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要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环境,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教学氛围和文学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学作品,善于欣赏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第一篇: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通过多种途径向中小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教材本身是美,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需求。

美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

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力,是美育实施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审美学生情感一、问题的提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一个人如果不爱美,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生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国家。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审美教育即是爱的教育。

人有爱美之心,表明人有求真向善之心。

人有求真向善之心,才会对大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关切、热爱之情,激情永驻,志存高远;也才会孜孜以求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探索真理,追求事业,献身社会;也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他的生命才有价值。

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下一代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使其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而且也是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激发学生爱美之心,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懂得怎样审美。

但近些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出现了某些偏颇:学校全部工作倾向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审美和劳动生活技能两方面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说没有抓,但起码是抓得不够目标明确,不够得力,成效不显著,喊在口头上、流于形式的居多。

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通过语文课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条件(一)语文教材本身是美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理论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文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而审美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情感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浅析。

一、培养学生的美感小学生对美的认识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审美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描写,如山水、花草、动物等,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美感。

除了文学作品,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一些优美的图画、音乐、雕塑等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感知美的存在。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莫奈的《睡莲》,感受其中的色彩和情感;欣赏肖邦的《降E大调的夜曲》,感受其中的悠扬和动人。

通过这些欣赏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并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想象和联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产生联想,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进而产生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在阅读《小熊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熊,经历种种有趣的故事,从而产生自己的想象与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写句子中的细节,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画面,继而产生联想和想象。

在阅读《春天的花开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笔下的花儿,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怎样的形状和香味等。

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课文,感受到其中的美丽和优美。

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引导他们进行文学鉴赏,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将其融入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将审美教育纳入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育、大学语文教学、审美情操、文学鉴赏、审美能力、兴趣、重视、学生发展、教学效果、融合、意义。

1. 引言1.1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修养和素养。

通过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情感修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艺术作品。

审美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引导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参与艺术创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1.2 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意义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意义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意义-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审美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它指一切可能影响、感染人的事物在教育方面的功能,同时也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教育手段对受用对象进行地具有塑造意义的教育活动。

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与德、智、体、劳并行的教育方式。

在社会发展进行的当今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式使人们越来越片面化,特别是在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方面更是缺乏重视。

但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审美教育在“上层建筑”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思维活动。

这种教育包括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等,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我国近代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审美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学阶段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也是人的一生基础的教育和学习阶段。

这时候他们处于身体发育的特殊时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

作为直接与美学相通的语文教育便在审美教育课程劳苦功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审美教育与德、智、体、劳育等结合起来是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可以从内心深处使学生热爱美,从感情灵魂深处趋向美、憎恶丑,可以“美教化,移风俗”,从而达到培育新世纪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

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我国小学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现行小学语文课堂审美教育过分程式化和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青少年的个性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审美教育中,如何提高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更好发展青少年教育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审美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审美,就是对审美对象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

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
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在学生接触文学作品时,如果作品释放的美感属性直射
入学生的心理结构中,二者相互适应,相互契合,便会自然结成
审美关系,迸发出美感的火花,这一过程就是审美教育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教材创设审美情境;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激发审美情感,诱发审美体验;探究设疑,拓展思维,
提高审美能力。

一.利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入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篇,这
些篇目文质兼美,齿颊留香。

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篇章,有绿
树掩映、翩然小巧、灵动娇美的“我的空中楼阁”;有水月浑融、江天一色、乱石穿空的长江;有荷叶田田、荷花朵朵、荷香缕缕的“荷塘月色”;也有落蕊轻扫、秋蝉残鸣、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天”。

其中有优美,也有壮美,如一幅幅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些作品的美具有可感性和直接性,朱光潜
认为“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教师要充分把握课文中的审美内容,引导学生去感受鉴赏。

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定向、点拨、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注意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定向就是要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审美的要求,学习散文,提出欣赏自然美的要求;学习记叙文,提出欣赏社会美的要求。

点拨就是根据审美对象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注意其美的因素。

引导就是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以教师为审美中介,把教材作为学生审美的客体,使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融合为一。

此外还要通过对比提高学生鉴别美丑的能力,课本中歌咏平凡伟大,歌颂善良纯真,鞭挞丑恶黑暗的篇目不计其数,如莫泊桑《项链》中的路瓦载夫人和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中的德拉,路瓦载夫人虚荣心强,令人鄙视,而德拉虽然经济拮据,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为了给丈夫买圣诞礼物,她卖掉了自己引以为骄傲的长发,这种真挚纯朴的感情是很美的。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丑的可恶,积极去追求美好的东西,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诱发审美体验
语文课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为学生创设激情的氛围。

教师要因势利导,以情激情,披文入情,寓教于情。

寓教于情,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传
情和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兴趣,完成审美体验。

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教师一上讲台,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这时教师就要把握住这一关键时刻,用导语把学生引入到创设的情境中去。

导语的设计要有创造性。

有这么几种方式:故事式、议论式、抒情描绘式、巧设悬念式、名段引路式、对比式、开门见山式等。

比如《爱尔兰的灯光》适合故事式,《荷塘月色》可以用名段引入式和抒情描绘式。

我在讲《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正是2003年4月初,我采用了议论式导语:“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打响了,美国再一次露出霸权主义的真面目,强权政治充分说明‘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

让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回归的重要文献――《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时间群情激愤,学生马上进入了状态。

下面的内容就顺畅多了。

(二)朗读、领读、学生齐读也是进行审美体验的好办法
富有魅力的声情并茂的朗读,更能直观地再现文章的思
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注重朗读,指导学生多背诵,也是培养审美情趣的极好手段,借助“美读”“吟诵”,突出审美的形象性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使他们达到暂时的忘我的境界。

正确的朗读,能使人们体验到优美的韵味,把握住流动的气脉,产生出
妙不可言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领略语言的音乐美,感受作品的画面美。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句平仄对仗,节奏抑扬顿挫,音韵和谐,读起来犹如碧波翠浪,起伏荡漾。

那月下青松,石上清泉,翠竹青莲,穿红着绿的浣纱姑娘,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形象,激荡的感情中,产生美感,沉浸在美的意境中。

(三)披文入情领悟作品的情感美
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教师必须以课堂为依托,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在句篇的分析和探究中,让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处于亢奋的积极状态,形成探索美、创造美的氛围。

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

从剖析文章内容入手,从整体、内在联系上,从思想内容、结构上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其中的真味。

比如小说《药》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老栓买药为儿子治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鲜血被当药吃,鲁迅先生旨在揭示因群众的愚昧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群众的愚昧是重点,所以采用两条线索交错的结构方式。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讲《琵琶行》时,我放了琵琶曲《十面埋伏》,让学生体味抑扬顿挫嘈嘈切切的琵琶声音的美感。

利用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或录像,让学生更直
观地感受。

讲解《失街亭》我放了一段《三国演义》的录像,让学生感受三国时群雄逐鹿的战争氛围。

三.通过探究设疑培养审美理解能力
“学则须疑”。

启疑、设疑、释疑,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在设疑时,教师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有些设疑,经过师生讨论研究,可以总结出结论。

有些设疑,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就求同存异,保留不同意见。

比如,《鸿门宴》,就可以这样设疑:1.成者王侯败者寇,楚汉之争,项羽失败了,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也有人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试对这两种说法加以评论。

2.怎样看待项羽这个人?3.说说鸿门宴中刘胜项败的原因?问题一出,课堂上众说纷纭:有人说项羽的失败是个性的悲剧,他刚愎自用,轻信自负,不善于用人;有的说刘邦善于用人,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也有的说即使残忍暴戾的项羽重回楚国,江东父老也不会再为他卖命,正所谓“顺民者昌,逆民者亡”。

也有的同学说不能全盘否定项羽的历史功绩,楚灭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项羽是失败的英雄。

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采用多向思维,类比思维和逆向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客观事物,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审美评价,从而化智力因素为非智力因
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陶冶他们的情操。

总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利用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审美情感,诱发审美体验,探究质疑。

培养审美理解能力,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一分为二,在整个教学中,要做到合二为一。

王爱玲,山西忻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