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精神药物副作用及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精神药物副作用及预防和护理

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临床上在使用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副反应是很常见的,引起的副作用除药物因素外,还可能与某些非药物的因素有关,如病人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过敏体质等。因此,除了医生在临床中合理用药外,平时观察病人时应考虑以上相关因素,才能更好地对病人情况加以正确的判断,同时,要求我们护士必须掌握精神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性能,中毒的临床表现、应急处理能力。

另外,由于精神病人缺乏主诉,我们护士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注意观察病情,掌握各个病人用药情况,及早发现病人的异常表现,对病情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当发现病人出现任何不适时,都应该深入了解,查明原因,是否是用药的关系,及时汇报医生,做到早期发现,正确、安全、有效的处理,这样治疗护理得当,可以使病人药物副作用得以及早治疗、控制。

精神药物副作用常见的主要有:

1.神经系统的副作用:锥体外系反应、药源性癫痫、植物神经系统副作用、恶性综合征、共济失调等

2.心血管的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衰、下肢静脉血栓等

3.精神方面的副作用:过度镇静、药源性精神障碍等

4.消化系统的副作用:胃肠道副作用、肝脏副作用、麻痹性肠梗阻

5.泌尿系统的副作用:肾损害、尿潴留

6.造血系统的副作用: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7.致畸作用:锂盐、三环抗抑郁药、氟哌定醇均可导致胎儿畸形

8.代谢与内分泌的副作用:体重增加、男性乳房增大、甲状腺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月经异常

9.皮肤副作用: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

10.眼部副作用:视力障碍、闭角性青光眼、视网膜病

11.药物依赖与停药综合症

12.猝死:心源性猝死、肺血栓栓塞

下面主要讲一讲,临床经常遇到的一些药物副作用,使大家有一定的

了解,在以后临床观察方面便于识别,更好地及时发现病人情况,作

出处理。

一、锥体外系反应: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如吩噻

嗪类:二甲胺基类- 氯丙嗪-异丙嗪;哌啶类 -甲硫哒嗪-哌泊噻嗪;哌嗪类-奋氟哌乃静-氟奋乃静

-三氟拉嗪;硫杂蒽类-泰尔登-氯噻吨-三氟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三氟哌啶醇-氟哌利多;二

苯丁哌啶类 -五氟利多-氟司必林;舒必利;利血平);尤其以高效价药物高效价药

发生率高。(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镇静作用弱,对心血管和肝脏毒性较小、锥体

外系不良反应较大。如:氟哌定醇、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等)。第二代抗

精神药物很少或不发生,锥体外系反应有五种不同表现形式:(1)急性肌张力障碍: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锥体外系反应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个别肌群突发的持续痉挛,以面、颈、唇及舌肌多见。眼外肌痉挛可表现眼球上翻,凝视(动眼危象)。面部表现肌群痉挛,可表现为挤眉弄眼,舌和口腔肌肉的痉挛,导致口眼歪斜,张口,伸舌或卷舌。其他肌群受累可出现斜颈,言语和吞咽困难,扭转性痉挛,严重者出现角弓反张等,以高效价药物较常引起,青少年男性多见。常发生于治疗一周内。

常易引起的药物有:各类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吩噻嗪类、丁

酰苯类、硫杂蒽类、苯甲酰胺类均可以导致,其中以氟哌啶醇发生率

最高。氯氮平则不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

处理:肌注抗胆碱药海俄辛0.3~0.6mg,也可临时肌注苯海

拉明20mg,或异丙嗪50mg,口服抗胆碱药安坦 2mg,可预防和减少

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

如果病人出现动眼危象而对抗胆碱药不敏感时,用氯硝西泮将会有效。

鉴别:紧张症与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或剂量无关,加用抗胆碱药

物不能使其症状改善。

(2)静坐不能:第一代、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引起,典型药物

以氟哌啶醇发生率最高。

主要表现:为主观体验想静坐和客观上不停的运动状态。病人表现为不可控制的烦躁不安,不能坐定,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患者主观感到受一种内部力量驱使,身不由己地动来动去。病人通常描述为不舒服、心烦、恐惧、精神紧张,也可引起继发性抑郁或发生激越、冲动性自杀企图。

处理:可加用抗胆碱药,如安坦每日6mg,或合用普奈洛尔10~20mg,也可试用抗焦虑药,如安定每日15~30mg,或氯硝西泮每日4~12mg。

与精神分裂症鉴别要点:静坐不能病人不愿意独处,其主观体验明确,有求助心理。

(3)药源性的帕金森氏综合征:随年龄增加发生率高。表现为静止性震颤,最先出现于肢体远端,以上肢多见,尤其为手与手指“搓丸样”震颤,多为对称性同时出现。头部、下颌、口唇、舍和下肢可累及,呈现“假面具脸”、走路为“慌张步态”,动作笨拙,迟缓,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强直,吞咽困难或反射减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为震颤、共济失调、流涎、多汗、皮脂溢出。易与帕金森病混淆。

兔唇综合征:表现为口周每秒4~7次的节律性震颤,出现时间较晚,属于药源性帕金森氏征的一种类型。

处理:加用抗胆碱药如安坦,口服2~4mg,每日3次。抗胆碱药对震颤疗效较好,对肌肉强直疗效次之,对动作迟缓疗效差。持续大剂量服药时,可根据医嘱给予抗震颤麻痹药物。

护理:出现上述情况者,除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外,因病人行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故需加强个人卫生及生活护理,如喂食、穿脱衣服,行走时多加扶持,防止跌伤。吞咽困难者,给予软而易消化的食物。流涎者,加强口腔护理,必要时让病人卧床休息。

(4)迟发性运动障碍(TD):长期服药引起,一般3~6 个月后发生,老年较易发生,女性高于男性。表现口-舌-颊不自主运动最为突出,由于不自主咀嚼可导致舍咬伤、牙磨损、口腔黏膜糜烂等。四肢可表现为舞蹈指划样动作,捻丸运动,双上肢反复伸展动作和下肢反复交叉等,各种不自主运动具有刻板重复性。一般认为,TD一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