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原理4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PPT讲稿
成角透视
第四章
V1
M2
CV
M1
D
C’ B’
C
A
B
S
V HL 2 (PL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F
G
V1
M2
CV
M1
D
C’ B’
C
A
B
S
V HL 2 (PL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LE F
G
V1
M2
CV
M1
D
C’
B’
K’
C
KA
B
S
V HL 2 (PL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课件
成角透视
第四章
第一节 成角透视及其特点
成角透视
第四章
在透视投影中,凡视线平视,
直线与地面平行,对画面成一定角度
时的透由视于称空成间角物透体视对,画也面称的两角点度透不视同。 形成下述两种透视,以立方体为例。
一、立方体的两个面和两个边棱 与画面都成45度角时消失于距点。此 种透视的特点,是两个距点与心点和 视点的距离都相等,故被称为等角透 视。
成角透视
第四章
成角透视
第四章
CV
M1
V2
(HLPL
D’
B’
C’
B
A 123
C
G
L
S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F
HG
4
V1
M2
CV
M1
V2
5
(HLPL
6 D’
B’
C’
基本透视原理
基本透视原理透视的基本原理是“近大远小”,离得近的物体,看起来就大,离得远的物体,看起来就小。
视线中的物体远到差不多快在视线中消失的时候,在视觉概念上就变成一个点,如图4-2-5所示图4-2-5近大远小示意图读者现在有了第一个透视学上的具体位置标记,那就是远到即将在视线中消失的物体,在观察者的视线中是一个“点”的概念,这个相对观察者来说处于视线可见范围内最远处的位置标记称之为“灭点”。
人类的视线是沿着近大远小的透视轨迹在视野上形成一个立体的空间,视线延伸到最远处就到达灭点的位置。
这些从近到远的透视轨迹,叫做“透视线”,这是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透视位置标记,无数根透视线向灭点延伸,最终形成一个立体空间,如图4-2-6所示。
图4-2-6透视线和灭点的方向关系在下图中,读者可以看到在由透视线和灭点组成的透视空间中,还有一些横向的线将整个立体空间划分为一个个面积相等的格子。
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这些面积相等的格子,位置越远的,在画面上就显得越小,创作者可以让这些格子作为安排物体在立体空间中位置的标尺。
并可以较为直观地衡量出同等体积的物体,在距离越远的时候,比例会缩小到何种程度,如图4-2-7所示。
这些标记透视位置面积大小的格子,称之为“透视格”。
图4-2-7透视格示意图用纵线和横线、灭点将画面划分为虚拟的立体空间区域之后,创作者就可以非常轻松地在这个空间中绘制虚拟立体的角色动作。
如果创作者在画面上没有先用透视线、透视格和灭点来形成空间概念,而是直接在白纸上贸然下笔,绘制出各种物体,即使是感觉上有参照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在具体的物体位置、比例上仍然会出现明显的透视错误,例如远处的物体仍然显得过大,近处的物体显得过小等等。
由透视格、透视线和灭点形成的点、线、面这三种空间标记,对创作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画面透视位置参照物。
除非对透视理论的使用已经相当纯熟的画家。
否则不建议单凭感觉来安排透视关系。
按照人类的观察习惯,画面的透视角度可以分为三种:平视、仰视和俯视。
透视图基本知识
B
27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旁与画面形成任意角度(除45 度及90度)的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它亦是成角透视的消 失点。
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 的直立灭线上。
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 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B
28
透视作图框架的形成
B
45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
(一)平行透视的条件 1.方形物三对面,肯定有一对竖直面与画面平行
。 2.只有一个消失点,就是心点,所以平视中的平
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
B
46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
(二)平行透视的规律 1. 与画面平行的线为原线,始终保持平行,只有
近大远小的变化,不消失。 2. 与画面垂直的线为变线,向心点消失。 3. 视平线以上的物体越远越低,视平线以下的物
体越远越高,心点左右的物体越远越向心点靠 拢,最后消失于心点。
B47Leabharlann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二)平行透视的规律 4. 平视中的平行透视只有一个灭点,就是心点,
在画面中心。 5. 方形体中只有一个面距离观察者最近。
B
48
三点透视
概念: 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
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 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B
16
如果我们在眼前假定一个平面或放置一透明平 面,以此来截获物体反射到眼球内的光线,就会 得到与实物一致的图像,这个假定平面,也就是 我们平时的画面。
实际上这就是照相机、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我 们在中学学习物理时,其光学原理就是这样,只 是把眼球水晶体换成了凸透镜而已。
透视的基本知识
不同的透视现象
平行透视 只有一个消失点的透视, 物体有一组平面与画面 平行,则产生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 焦点透视,它是最常用 的透视形式,也是最基 本的作图方式之一。
不同的透视现象
成角透视 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所画的物体的两个面有一定的 角度
不同的透视现象
透视的基本术语
视角:以眼睛为视点画 出的圆锥形视域的夹角。 (作画常采用60°视 角。) 视域:呈圆锥状。当视 角为60°时,人眼所看 到的空间范围,称为 “正常视域”。
透视的基本术语
视点:绘画者眼睛的位置。 心点(主点,视心):视点正对视平线上的那个点。 视线:视点与心点的连接线。 视平线:通过心点作出一条与视点等高的水平线。 原线:不产生透视变化的线。 变线:产生透视变化的线。 消失点(灭点):变线消失的汇集点。(心点,余点, 天点,地点) 距点:以心点为圆心,视线为半径画圆,与视平线产 生两个交点。距点到心点的距离与视线长度相等。
透视的基本知识
观察窗外的景色,或者看下边的这幅图片,请描述一 下你看到的景色,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透视原理及透视规律
透视原理及透视规律
三大透视规律
1.近大远小:相同的物象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 膜上所成像的大小也不同,距离近成像越大,远者越 小。 2.垂直大,平行小:同一物象若与视线越接近垂直, 视角越大,视网膜成像越大,越接近平行,视角越小, 成像也越小。 3.近清楚,远模糊:空气对光线有阻隔作用,同物象 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清晰度也不 同,距离越近越清晰,远则模糊。
透视学原理
透视学原理
透视学是一门研究人眼观察物体时产生透视效果原理的学科。
它揭示了光线在通过透视点后发生弯曲并最终汇聚于人眼的规律。
透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视角:透视学认为,人眼观察物体时所处的位置和角度是产生透视效果的前提条件。
观察物体的视角不同,会导致所看到的透视效果有所差异。
2. 透视点:透视学通过研究发现,当物体以一定角度相对于观察者位置摆放时,会产生一个特殊的点,称为透视点。
透视点是透视效果产生的关键,从这个点发出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并最终汇聚于人眼。
3. 远近关系:透视学认为,离观察者远的物体看起来较小,离观察者近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这是因为远离观察者的物体所发出的光线会经过较长的传播距离,因此光线的弯曲程度较大,最终汇聚到人眼时形成的图像较小。
4. 交点关系:透视学还研究了物体在透视点对应位置的交点关系。
当多个平行线条远离观察者,延伸至透视点时,它们会在透视点处相交,形成一点。
这一点被称为消失点,对应于物体的无线延伸方向。
透视学原理的研究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观察和绘制物体的透视效果。
无论是绘画、建筑设计还是摄影等领域,透视学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理解透视学原理,人们可以更好地表
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感,使观者在视觉上得到更真实的体验。
四点透视——全景画透视与架上绘画差异性特征
∙四点透视——全景画透视与架上绘画差异性特征∙发布时间:2014-11-11 20:27 作者:胡姗姗乃敏浏览:0次∙全景画是运用多种造型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大型综合艺术,观众在特定的看台上观看,身临其境。
全景画之所以产生视幻觉和临场感,透视是重要因素之一。
架上绘画透视与全景画透视有较大的差异,中国全景画家在全景画创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世界全景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点透视画法创造性地发展、完善了全景透视画透视理论,为美术技法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
在研究四点透视之前,必须对一般绘画透视规律有所了解,这是不言而喻的。
一,四点透视与架上绘画透视共性特征绘画透视主要指焦点透视,萌芽于希腊,完善于欧洲文艺复兴,鼎盛于17、18世纪,统治画界500余年。
对于写实性绘画,透视几乎成为画面空间构成不可代替的技法,尤其在照相术发明之前。
达·芬奇曾指出:“透视是绘画的缰和舵”,可见其重要程度。
全景画与写实性绘画同属于焦点透视范畴。
四点透视原理同架上画相同,其原理是:求点的透视就是看这个点的视线穿透画面上的点,也叫做视线迹法。
消点原理亦相同,其原理是:求线段的消点,是由视点做一条与所求线段的平行线交画面上的点即消点。
焦点透视的定义是指站在一定的地点,朝着一定的方向,表现一定范围内的景物,全景画也是如此。
全景画创作与写实性绘画一样,透视技法必须服从画家的视觉效果,透视必须服从构图需要,构图服从主题需要、内容需要,三者从属关系不能颠倒。
全景画《赤壁之战》创作过程中,画家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古战场实地考察,兵法研究,准确的把握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环境和时代背景,然后才能进行形象运筹,策划程序。
内容靠丰富的情节建构,情节表达落实在形象刻画上,靠构图处理。
人物、环境、道具等所有物象均在空间中展现,构图要求既利于表现人物,又合理将诸多要素组织在特定空间。
全景画《鲁西南战役一郓城攻坚战》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画家们将时间设定为午后6点和早晨5点,这样的时空设定,既有利于表现战斗中生动的情节,又增加了时间的跨度,使画面更加耐看,更具可读性及文学性。
透视学
中心投影
焦点透视为“中心投影”,是视点在相对近 距离观察物体的投影方式,视点是对物体各点投 射和回收视线的中心,它的发射场是一个锥形体。 焦点透视形象有缩变消失特点. 焦点透视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 一个视域中的具体消失,根据物体的具体距离的 推移、角度的转换,从体积解剖到面、线、点, 达到空间的无限,这是一种对无限空间给予有限 控制,出发于具体的空间而视线追及于灭迹的方 法。
2、斜轴测投影
当空间形体的一个面(或两个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平行, 而投影线方向S与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形成的投影,称斜 轴测投影。这种投影分正面斜轴测投影和水平斜轴测投影。 (1)正面斜轴测投影是空间形体的正面平行于正平面, 并以正平面为轴测投影面时形成的投影。这种轴测投影法 适合画小型建筑装饰构件图。 (2)水平斜轴测投影是空间形体的底面平行于水平面, 并以水平面为轴测投影面时形成的投影。这种投影图法, 常用与画建筑小区、广场、展厅和室内布置效果图。以上 两种斜轴测投影有都称为“斜二测投影”。
即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规律.
从透视图中推导出的视觉形象近大远小,缩形变化规律,就 构成了特定的”透视学.” 透视学是从”形”这一方面研究平面上的图形表现景物的 立体感\空间感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所以又叫线透视或几 何透视,是对空间的数学解决方法. 学习透视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 维景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用它的规律来指导我们认识事 物.
第二节 透视学的发展概况
公元17世纪以后,透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 到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曲线透视以及阴 影透视等整个透视学的领域。透视理论与 画法被广泛应用到绘画和建筑效果图的表 现中。公元17世纪法国人戴萨格斯确立了 《坐标投影法》,荷兰人马洛包斯推出了 “空间坐标表格”,并应用于透视画中。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课堂PPT)
第四章
第四章 成角透视
1
成角透视
第四章
第一节 成角透视及其特点
2
成角透视
第四章
在透视投影中,凡视线平视,直线与地面平行, 对画面成一定角度时的透视称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由于空间物体对画面的角度不同形成下述两种透视, 以立方体为例。
一、立方体的两个面和两个边棱与画面都成45度角 时消失于距点。此种透视的特点,是两个距点与心点和 视点的距离都相等,故被称为等角透视。
25
成角透D
C’ B’
C
A
B
S
V2 HL
(PL)
GL 26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F
G
V1
M2
CV
M1
D
C’ B’
C
A
B
S
V2 HL
(PL)
GL 27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L
F
G
V1
M2
CV
M1
D
C’
B’
K’
C
KA
B
S
V2 HL
(PL)
GL 28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L
F
G
N
V1
M2
CV
4
成角透视
第四章
第四节 量 点 法
5
成角透视
第四章
一、量点法形成的原理
M B’
B B1
m A
V E
v
S
6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
B’
A
B1
B
A
m B1
S
V HL
透视的基本规律与表现方法
第四讲透视的基本规律与表现方法透视意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由于人的眼睛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视觉功能,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在人的视野中都具有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的变化规律,同时人与物之间由于空气对光线的阻隔,物体的远、近在明暗、色彩等方面面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因此,透视分为二类:即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
形体透视亦称几何透视,如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圆形透视等。
色彩透视亦称空气透视,是指形体近实远虚的变化规律,如明暗、色彩等。
1、透视常用名词:(1)画面:假设的透视图形产生的透明平面;(2)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3)视距:眼睛与假设透明平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4)视高:画者眼睛的高低程度;(5)视线:画者眼睛视线达到景物的连线;(6)视域:或称视野、视圈,画者看到景物时的空间范围;(7)视锥:视域近小远大的圆锥体形状;(8)视平线:与画者眼睛所处高度平行的水平线;(9)原线:与透明画面平行的线段,没有纵深角度变化,只有近长远短、近粗远细的变化;(10)变线:与透明画面成纵深角度的线段、透视方向有了变化,本来相互平行的线段出现近宽远窄直至消失到一点的现象;(11)灭点:即消失点,是变线的消失灭点;中心视点:是视平线正对视点的中心点,是直角度变线的灭点;(12)距点:由视点到主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如果将视距分别标在主点两侧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就称距点;(13)余点:视平线上除主点和距点外,其余的消失点,即各成角变线的(14)灭点;灭点:在视平线上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低远高线的灭点;(15)地点:在视平线下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高远低的灭点。
2、直线透视:(1)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一个立方体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透视线消失于心点的作图方法,称为平行透视。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总结透视学是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通过透视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下面是大一设计透视学的知识点总结。
一、透视的基本原理透视是通过画面中的视点、目标物体以及画面平面来确定线条、形状和位置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理:近大远小、视点和目标物体的关系、视线关系等。
二、透视的基本要素透视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视点、视线、目标物体、画面平面、消失点等。
视点是观察者所站的位置,视线是从视点出发延伸到目标物体上的线,目标物体是被观察的对象,画面平面是观察者所看到的画面,消失点是线条在无限远处相交的点。
三、透视的基本方法在透视学中,有三种基本的透视方法:一点透视法、两点透视法和三点透视法。
一点透视法适用于正对观察的物体;两点透视法适用于正对观察物体的一侧;三点透视法适用于斜视观察的物体。
四、透视的构图技巧在进行透视构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构图技巧。
首先是合理运用透视线条,通过线条的走势来表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其次是掌握透视的比例关系,通过近大远小的原则来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和位置。
另外还要注意透视点的运用,通过透视点的位置来调整构图的整体效果。
五、透视的实践应用透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它在设计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透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建筑物的空间感;在产品设计中,透视可以使产品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在插画设计中,透视可以使插画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六、透视学的发展历程透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从最早的线性透视到现代的多点透视,透视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
了解透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透视的原理和方法。
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一设计透视学的基本知识点。
透视学作为设计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对于我们的设计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对透视学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透视的原理和方法,创作出更出色的设计作品。
透视学基本原理
文学艺术系 杨伟星
设计透视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透视?
共有两个消失点,也称为成角透视。其效果比较自 由、活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室内空间,缺点是在 角度的把握不好比较出现变形。
透视的类型
两点透视
消失点2 消失点1
视平线
透视的类型
三点透视:
物体三组线均在画面上形成一定的角度,并且 三组线消失于三个消失点,也称为斜角透视,三点
透视都用于高楼的设计图。
透视的类型
学习透视的意义
一点透视 视线法 两点透视
两点法 三点透视 网格法 多点透视 方格定位法 理想角度法
透视的基础知识
透视的类型 透视的画法
什么是透视
什么是透视? 广义透视学指各种空间表现的方法; 狭义透视学特指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逐步 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是我们看到的自然界物 确立起来以描绘物体,再现空间的线性透视和其 体在空间中所产生的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 他科学透视的方法。 远低、近实远虚的视觉现象。
透视的原理
视平线
画面
心点 视高 视线 视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平线
地面
学习透视对专业的作用
透视学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只有熟练掌 握了透视理论和技法,才能准确而迅速地进行空
学习透视的作用
间设计与表现,才能把自然界中物体的空间位置、 大小比例和色彩关系准确地表现出来。
透视的类型
一点透视
透视学的基本原理
透视学的基本原理
透视学是在平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及相关的科学。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人眼观察物体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通过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以达到在平面上表现出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效果。
具体来说,透视学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灭点原理:人眼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它们的平行线似乎在远处相交于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灭点。
通过在画面中确定灭点的位置,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关系和空间深度。
2. 视角原理:人眼观察物体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和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透视学通过控制视角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和立体感。
3. 比例原理:在透视学中,物体的大小和距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通过掌握这些比例关系,可以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大小和位置。
4. 投影原理:透视学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通过控制投影的角度和方向,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透视学在绘画、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透视学的基本原理,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作品,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透视学(全)
6、视平线VH(view horizon):过视心所做的水平线。 7、视平面HP(horizontal plane):视线所在的水平面。 8、视高H(height):视点(E)到停点(S)的垂直距离。 9、视距D(distance):视点(E)到视心(VC)的垂直距 离。
西方绘画:透视研究集中体现于焦点透视理论的形成与发 展,它是一种三进向空间的推理法,形成目极无穷,视线 失落与灭。其画面为单视域中心,空间形体表现常常有堆、 叠、灭的效果,给人一种近距离观察的集中现实感。
中国绘画:常以世外鸟瞰的高远之目、心灵的眼睛,游目 周览,体现了以大观小、以远观近、以上观下的方法,形 成回旋往复的空间。其画面视域中心多是分散的,空间形 体表现常常给画面带来散漫的、遥远的空灵感。
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 小。
近缩法。有意缩小近部,防止由于近部透视正常 而挡远部的表现。
空气透视法。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 越远越偏色重,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1、近处的景物较暗,远处的景物亮,最远处的景物往往和 天空浑为一体,甚至消失;
2、距离近的景物反差较大,距离远的景物反差较小;。 3、近处的景物轮廓比较清晰,远处的景物轮廓较模糊;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透而视之”---透过透明 的平面来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 规律和图形画法。而所描绘的图形却如实表现了 空间距离和准确的立体感,这就是物体的透视形。
“透视学” 是在二维平面上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 感、立体感的绘画方法和与此有关的科学理论研 究。
当我们站在宽广马路的中间, 会看到本来平 行的马路,远远望去他们之 间的距离越来越窄,进而消 失在远处的一点上。如果这 时候远处疾驰而来一辆汽车, 你会发现汽车越来越大,越 来越清晰,这种近大远小、
透视学原理的应用有哪些
透视学原理的应用有哪些1. 透视学原理简介透视学原理是指通过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实现绘画作品中的透视效果。
透视学原理的应用在绘画艺术、建筑设计、游戏开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透视学原理通过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出三维的透视感,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和具有立体感。
2. 透视学原理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在绘画艺术中,透视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
通过运用透视学原理,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具有逼真感和立体感的作品。
以下是透视学原理在绘画艺术中的几个应用:•线性透视:线性透视是最基本的透视学原理,通过在画布上绘制一条中心线并根据线性透视规则绘制其他线条,可以呈现出远近物体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气氛透视:气氛透视是通过模拟空气中的光线散射效应来实现的。
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模糊而且颜色淡,近处的物体则看起来更清晰和饱满。
•阴影透视:阴影透视是通过投射和反射光线来模拟物体表面产生的阴影效果。
根据光线的角度和物体的形状,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阴影效果。
3. 透视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透视学原理也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
通过使用透视学原理,建筑师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预测和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和空间布局。
透视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设计:通过使用透视学原理,建筑师可以更好地预测建筑物外观的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可以使用线性透视来表达建筑物的立体感,以及使用气氛透视来模拟不同距离的物体的视觉影响。
•空间布局:透视学原理可以帮助建筑师在设计室内空间时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空间布局的效果。
通过使用透视学原理,建筑师可以更好地模拟出不同角度和高度的观察者在室内空间中的视角,进而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
•建筑规划:透视学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规划中。
通过使用透视学原理,建筑师和规划师可以模拟出整个城市的外观效果,并根据透视学原理的指导,优化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和布局,以实现更好的城市景观效果。
4. 透视学原理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透视学原理在游戏开发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
S
第四章
成角透视
M2 V1 F E
M1
H
G
V2 HL (PL)
C’ C A
D
B’
立面图 GL B
S
第四章
成角透视
M2 V1 F 3 E
M1
H
G
V2 HL (PL)
2
C’ C D 1 A B’
立面图 GL B
S
第四章
成角透视
M2 V1 F E 3
M1
H
G
V2 HL (PL)
2
C’ C 1 A B’ K’ K B
第四章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也是透视学的基础部分,是应用最多的透视画法。
第四章
成角透视
第四节
量
点
法
第四章
成角透视
一、量点法形成的原理
V
M
E
B’ B B1 m A S v
第四章
成角透视
M
V
HL
B’
A B
B1
A
m
B1
v
PL
S
第四章
成角透视
M
V
HL
B’
A B
B1
A
m
B1
v
PL
S
第四章
成角透视
一、量点法的基本作图法
S
第四章
成角透视
E F
H 4
G
V1
M2
CV
M1
V2 HL
(PL)
5
6
D’ C’
B’
1’
B A 1
2’ 3’ 2 3 C GL
S
第四章
成角透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斜透视
画面倾斜于基面,长、宽、高三个 方向各有灭点。适宜表现高耸的建筑 物、建筑群体鸟瞰和较高大的室内大 堂空间。 画面前倾——仰望,z轴方向灭点出 现在h-h线上方; 画面后倾——俯视,鸟瞰三点透视, z轴方向灭点出现在h-h线下方。 右图为四棱柱的仰望斜透视: 过S作水平视线分别平行于A1B1(ab)、 A1C1(ac),交画面于灭点Fx、Fy;过 S作铅垂视线交P于Fz。令点a落在基线 上,得到三个主向可见轮廓线的透视 方向。作视线的水平投影sb、sc与基 线相交得到B、C透视宽度,连接bpFz、 cpFz。作视线SA1与A°Fz相交于 A1°。连A1°Fx、 A1°Fy,从而完 成透视作图。
六、网格法及其应用
在基面上以某一单位长度为边长画网格,通过作出该方格网的透视, 借以解决建筑物的定位和度量问题。 网格法适用于绘制建筑群体的鸟瞰图或平面形状不规则的建筑物透 视图,以及室内设计中的平面布置透视图等。 1、一点透视网格
例:下图为某校总平面图,图中的建筑物用每格边长为10m的方格网定位。 当方格网的一组边平行于画面,即另一组边垂直于画面时,所形成的透 视网格即为一点透视网格。 在基线g-g上参照总平面图的分格数定出系列点。设定视高h画出视平 线h-h,定出心点,根据视距d在心点一侧定出距点D。由此完成该网格 的一点透视。
二、用建筑师法画四棱柱的斜透 视。
• 如图所示,因四棱柱的顶点A在 基线上,故其透视A°与A重合。 连接A°Fx、A°Fy,分别与 bpFz、cpFz交与B°、C°,作 A°Fz,得到四棱柱底面及三条 可见棱线的透视方向。 点A1°透视高度的量取,可通过 侧面投影中视线s″a1″与Pw的交点 ap,并将ap随Pw旋转后再作水平 直线求出。 最后过A1°作A1° B1°、 A1°C1°,加深可见轮廓即可。
完成网格透视后,将总平面中的建筑物“对号入座”,逐一绘出,即为 校区总平面图的基透视。 设建筑物A座高10m,B座高20m,C座高25m。由于本方格网单位长度 10m,故透视网格中,每格边长都代表10m。若将水平的一边旋转为竖直 线,其代表的长度保持不变。相继完成A、B、C座的透视高度。
2、两点透视网格 当方格网的两组边倾斜于画面 时,行成两点透视网格。 两点透视网格的绘制如图示: 在h-h上依次定出灭点和量点。 在g-g上按方格边长在原点O两 侧定出系列点,对应连接, 完成两点透视网格。 总平面图中的建筑物“对号入 座”,得到校区平面的基透 视。 透视高度的确定: 在g-g上任取一点a,过a竖真高 线 ,相应定出10m、20m、 25m三个点。 在h-h上任取一点F,过F分别 连真高线上各点。由此求出A、 B、C三座建筑物的透视高 度。————“集中真高线法”
一、视平线及画面上三个灭点位置的确定
——建筑师法画斜透视的关键是视平线和 灭点位置的确定。 如图所示,由于画面倾斜于基面,故h-h到 g-g的距离不再直接等于视高h,而与画 面对基面的倾角δ有关,可作图得出。图 中a″sp″之长即是。 当恰当的选择了画面、视点并画出建筑物的 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后,可过s分别作ab、 ac的平行线与视平线的水平投影相交得 到fx、fy。通过可在经旋转到正平面位 置后的视平线h-h上得到灭点Fx、Fy。 灭点Fz的确定如侧面投影所示,将fz随Pw旋 转到正平面的位置后,再作水平直线与 过站点s所作的竖直线相交便可求得。 在选择建筑物、画面和视点的相对位置时, 应尽量使如图所示的棱线AA1位于或紧靠 过s所作的竖直线上。这样L形建筑物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试画出它的鸟瞰斜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