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WTO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四章 WTO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四章 WTO非关税壁垒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16e7dfaf1ffc4ffe47ace6.png)
美国的卫生检疫措施案例
2008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将加强对来自中 国的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查。不仅要检查奶制品和含 奶的食品,而且要检验所有含蛋白质的食品。检验范 围扩大到包括饮料、甜食、婴儿食品和动物饲料。检 验人员将有权没收任何有嫌疑的产品。
此外,食品药品管理局还宣布有必要在全美提请注意 中国进口食品。食品药品管理局尤其建议不要从中国 进口婴儿食品。还有十几种产品如饼干、速溶咖啡和 茶叶也被列入要检查的名单。2008年11月12日,食品 药品管理局公布进口警示,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在无 须实物检测的情况下,扣留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含有三 聚氰胺和/或其他类似物质的奶类产品、奶类提炼原 料和含奶类食物制成品。2009年2月4日,该局再次发 布进口警示,将范围扩大至猫食、狗食、鸟食等。
案例分析
专家组提出,海关估价协议规定,应当 依据货物进口成交价格来计算关税。如 果的确发生了进口商所申报的价格与实 际成交价格不符,阿根延当局可以根据 现实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抵消虚报部 分或进行刑事处罚。但如果只是由于怀 疑进口商低报价格就采取与约束关税相 背离的措施,是没有可以成立的理由的, 而且是违反海关估价协议的。
REACH是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 限制法规的简称。该法规于2008年6月1日正式 实施。注册过程历时11年,于2018年前完成。
REACH法规涉及范围广泛,所涉及的不仅仅是 化学品的生产商,还包括了进口商、下游生产 商等多个领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化学原料及 制品、化纤、橡胶、塑料、纺织、轻工、电子、 汽车、家电、建材等十多类产业。
第四章 WTO非关税措施
主要内容
一、非关税壁垒的功能与特征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三、实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 四、 海关估价协议 五、 原产地规则协议 六、装运前检验协议 七、 进口许可程序协议
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5bf8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1.png)
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增长,并且非关税壁垒也随之增加,给贸易带来了许多困扰。
非关税壁垒是指那些非直接涉及税收的措施,如买方限制、品质检验等等,目的是为了限制或阻止贸易。
非关税壁垒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
就贸易而言,总体上的贸易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在某些国家,其引入甚至未来将引入的非关税壁垒的影响更加显著。
由于非关税壁垒存在,贸易成本增加,由此导致全球贸易减缓,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导致贸易的减少。
因此,如何消除非关税壁垒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非关税壁垒问题的产生原因:未能执行世界贸易组织(WTO)下发的有关国际贸易的协议。
在国际贸易领域,世界贸易组织是最具权威性的机构,可以给出有关贸易方面的规则以及有关法规的内部标准,但是通过协议达成的规则,例如,国家之间的贸易准则存在差异,也存在相互限制,通过WTO制定的“最惠国待遇”,并未完全落实。
因此,有些国家制定了一些对自己国家的利益有利的贸易限制措施。
行业保护。
各国之间存在的行业保护措施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指那些为了保护本国的某种产业而实行的一系列措施。
例如,在一些行业,如农业、轻工业等方面,存在国家支持本国的贸易,实行一些对外壁垒性的国际贸易限制措施。
非贸易因素影响。
很多与国际贸易无关的因素,比如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法律框架等,对贸易关系有影响。
进口商品质量标准、文化差异等因素,也会带来产生非关税壁垒的后果。
如何应对非关税壁垒?实现开放的国际贸易。
通过自由贸易区建立来增加外贸合作机会,降低非关税壁垒对贸易的不良影响。
当一个国家经济状况良好时,可以通过减少非关税壁垒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例如,日本在1990年代前期,因不景气而放松了非关税壁垒政策,结果,非关税壁垒组成的GDP占比减少到了80%以下。
提高贸易自由化意识。
要想消除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需要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加强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扩大输出市场的规模。
WTO NAMA谈判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及应对
![WTO NAMA谈判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91b5d21bf18583d049645989.png)
壁垒是N AMA谈判 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将其注意
力 放 在 了非 关 税 壁 垒 问题 上 。一 些 成 员 称 非 关税 壁 垒 对 其 出 口产 品 构 成 了 比 关税 还 要 大 的壁 垒 。谈 判 组 花 了大 量 时 间对 通 报 的 非 关税 壁 垒 进 行 确 定 、 归类 和 审 查 。 成 员 们 在 非 关 税 壁 垒 谈 判 中使 用 了双 边 、垂 直 和
NAMA谈 判 。
WT 谈判犹如一对难兄难弟 ,一路相伴坎坷走过 。两 O
者 的命 运 可 谓息 息 相 关 ,WT O先后 经 历 了坎 昆会 议 、 香 港 会 议 、 日内 瓦会 议 等 多 次 高级 别 会议 ,虽 然 在 某 些 领 域 谈 判取 得 了一 定 进 展 ,但 谈 判 期 间一 度 因成 员
分 歧 过 大 造 成谈 判 暂 时 中断 ,至 今 仍 看不 到近 期 达 成 新 协 议 的希 望 。同样 ,NAMA谈 判 也 未能 实 现 关键性
突破。
W T MA谈 判 主要 包 括 关税 和 非 关税 壁 垒谈 O NA 判两 部 分 ,谈 判 的 目的是 降低 或 取 消 关 税 ,包 括 关税 高峰 、高 关 税 、 关税 升级 以及 非 关税 壁垒 。根 据W T O 多 哈 部 长 宣 言 ) 1段 ,那 些 对 发 展 中国 家有 出 口 )第 6 利益 的商 品 尤 其 应 该成 为 关税 和 非 关 税 壁 垒 降 低 或取 } 的 目标 ,对 发展 中 国 家 的特 殊 需 要 和 利 益 应予 以 充 肖
翻
一
置Il TdF n 1r, re I- T a
壁 垒 问题 :
“ 0 4 7 框 架通 过 后 ,成员 们 认识 到非 关税 自2 0 年 月
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
![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edbb60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8.png)
关税措施通常包括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其优 点是透明度高、易于管理,但可能会增加消费者 负担和降低国内市场竞争力。
在实践中,各国政府需要依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 、国际政治环境以及国际规则制定相应的贸易政 策,以实现贸易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与优化。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国际合作与谈判
国际合作与谈判是解决贸易 争端、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的 重要途径。
特定要求限制进口。
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与影响
作用
非关税壁垒可限制进口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保护国内产业和 市场,同时也可作为贸易谈判和施加政治影响的手段。
影响
非关税壁垒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包括阻碍商品流 通、增加贸易成本、引发贸易摩擦等。但合理运用非关税壁 垒也可为国内产业提供必要的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 术进步。
健康和安全标准
总结词
健康和安全标准是一种非关税壁垒,它通过制定严格的 产品安全和卫生标准,限制进口产品的市场准入。
详细描述
健康和安全标准通常由政府机构或行业协会制定,对进 口产品的安全性、卫生和环保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定和 检测。这些标准可以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降低其竞争 力,从而限制其进口。此外,对于不符合健康和安全标 准的进口产品,政府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扣 留、退货等,进一步限制其进口。
关税的保护程度与效果
关税的保护程度
高关税可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 ,从而降低进口商品的竞争力,
保护国内市场。
关税的保护效果
关税的保护效果通常取决于进口 商品的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的规模 。如果国内市场较小或进口商品 竞争力较强,关税的保护效果可
能会减弱。
关税的保护成本
关税的保护成本通常包括增加国 内商品的价格、降低国内消费者 的生活质量以及增加政府的财政
WTO非关税壁垒
![WTO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a8cd023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c.png)
4
2、 SPS措施
《实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定》 (SPS协定) 管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称之为SPS措施。
SPS措施包括:为保护动物或植物生命,免遭虫 害、病害、致病有机体造成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为 保护人类或动物生命,免遭由食品、饮料、饲料中的 添加剂、污染物、毒素、致病有机体造成的风险而采 取的措施;为保护人类生命,免遭植物或动物携带的 病害造成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为保护国家安全,免 遭因虫害的传入、定居或传播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 措施均为SPS措施。所有具有上述SPS目的的措施,包 括:产品标准、检疫措施、加工要求、认证、检验、 测试、健康标签,均为SPS措施。
9
(六)补贴与反补贴
补贴概念尚有争议,一般是指凡是一国政府对 某一国内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给予特殊的扶持并带来益 处,无论该产品是用于出口还是内销,均属补贴行为。 而反补贴是指成员方政府或国际社会针对补贴为采取 的必要的阻制措施。
按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补贴被分为 “绿色”、“红色”、“黄色”补贴,即不可诉、被 禁止、可诉的补贴。
1、绿色补贴。绿色补贴即不可申诉的补贴,主 要是对科研、环境保护的补贴和普遍性的、非专向性、 所有企业受惠的补贴。
2、红色补贴。红色补贴即禁止使用的补贴,是 指直接扭曲进出口贸易的补贴。
3、黄色补贴。黄色补贴也叫可申诉的补贴,是 指可以使用但给对方造成损害时对方可以提出申诉。
10
(七)原产地规则
货物的原产地(The Origin of Goods)亦称为“货物的国 籍”,据某一特定商品的原产国或原产地区,即货物的生产来 源地。原产地规则是指任何成员方为确定货物原产地所实施的 法律、规章及普遍适用的行政决定。根据各国的原产地规则和 国际惯例,原产国是指某一特定货物的完全生产国。当一个以 上国家参与了某一货物的生产时,那个对产品进行了最后的实 质性加工的国家即为原产国。货物的原产地还是一国产品享受 最惠国待遇的前提。
非关税壁垒措施
![非关税壁垒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68888e16294dd88d0d26b60.png)
国 三、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ce System)际 贸 易 1、概念 进口国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必须事先申领许可 证,没有许可证海关不予进口的制度。 2、进口许可证制的类别 根据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分: 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根据进口商品有无限制分: 公开一般许可证(自动进口许可证) 特种进口许可证(非自动进口许可证) 3、进口许可程序的规范(详见352页)
国际贸易
2.美国TBT体系的主要特点。
法律地位重要。美国的技术性法规或标准大都以保障消费安全、保护 环境及国内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几乎涉及到美国社会及公 众生产、生活的每个层面,成为美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多属 强制性法规或标准之列。 覆盖领域广泛。美国针对每一种产品,包括其生产与进口行为,基本 上都订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标准;并以标准、检测、标识及认证等手段, 为进口产品设臵高门槛及繁杂的检验手续。 法规体系复杂。呈现出立法部门众多,立法层次有别,措施性质多重, 法规数量庞杂等特征。 执法体系复杂。美国负责技术性法规及技术标准执法工作的部门很多, 从大的层面上分,既有联邦政府部门,又有联邦独立机构;从小的层面上, 针对同一产品,在同一部门内,设立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项目的执法工作。 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相辅相成,筑起了一道复杂而有序的执法体系。 美国主义特色鲜明。美国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和卫生标准非常严格、 也非常高,检验手续复杂,批准时间冗长;而且,美国很少使用国际标准 化机构订立的标准,其有些标准甚至直接与国际标准矛盾,一般也不承认 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的检验标准,在对外交往中,我行我素,一切以 美国利益与意识为中心。
四、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非关税措施比关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措施←立法程序,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非关税措施←行政程序,比较迅速,程序简单,具有 对某国或某种商品的针对性。 非关税措施的保护作用比关税更为强烈和直接。 关税是是一种间接税,其保护作用具有间接性。而很 多非关税措施超过限额就直接禁止进口,能快速直接 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 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措施是透明的,关税措施的歧视性也较低,往往 受多边贸易协定的制约。但一些非关税措施则往往透 明度差,隐蔽性强,容易对别的国家实施差别待遇。 如果把关税比作门槛的话,那么数量限制措施就 可以比作围墙 ,可以将货物彻底挡在关外。
WTO与国际惯例——第四章(3)
![WTO与国际惯例——第四章(3)](https://img.taocdn.com/s3/m/815df8d128ea81c758f578d8.png)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分类
技术法规和标准 卫生检疫标准 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信息技术壁垒( 信息技术壁垒(例:强制性EDI) 强制性EDI) EDI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盛行的原因
70年代:10-30%;90年代:3070年代:10-30%;90年代:30-50% 年代 年代 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及传统数量限制措施被抑制; (1) 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及传统数量限制措施被抑制; (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技术性贸易壁 垒的强化; 垒的强化; 消费观念和保护意识的增强促使技术性贸易壁垒“合法” (3) 消费观念和保护意识的增强促使技术性贸易壁垒“合法” 存在;(美国UL标准、欧盟ISO9000系列认证、加拿大CSA认证等) ;(美国UL标准 ISO9000系列认证 CSA认证等 存在;(美国UL标准、欧盟ISO9000系列认证、加拿大CSA认证等) (4)世贸组织某些协议中的例外规定给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 大开方便之门。 大开方便之门。
1.概念: 概念: 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事 先地一般地或个别地加以直接的限制。超过限额的商品 不准进口,或对其征收很高的关税。它是实行数量限制 的重要手段之一。
• 2、进口配额制的基本类型 、 (1)绝对配额 全球配额 自主配额(单边配额) 自主配额(单边配额) 国别配额 (2)关税配额 协议配额(双边配额) 协议配额(双边配额) 优惠性关税配额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
• 三、社会标准 社会标准——劳工标准 劳工标准 •
从2004年 5月1日起,美国、欧盟一些国家开始强制 推广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 SA8000 标准约束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化工原料、 纺织等,这无疑将对我国产品出口形成新的挑战。 与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及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一 样,SA8000亦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独立审核之国际 标准。 一些发达国家希望通过要求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 准的办法来保护国内企业。这将对发展中国家形成一种新 的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
![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2c01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9.png)
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在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问题日益重要。
非关税壁垒指的是以非关税形式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或者歧视性保护的措施。
这些壁垒措施不仅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公平性,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就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其成因和后果,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非关税壁垒的成因非关税壁垒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保护国内产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产业,在进口产品上设置非关税壁垒,增加其价格,从而减少进口。
这样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但也限制了市场竞争。
2. 卫生检验和技术标准:为了确保进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会依据卫生检验和技术标准,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
然而,有些国家可能滥用这些措施,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形式。
3. 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一些国家出于环境保护和维护劳工权益的目的,对进口产品设置了一系列的限制。
这些限制虽然有助于提升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水平,但也给进口国家的出口造成了压力。
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非关税壁垒的出现对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1. 贸易扭曲:非关税壁垒限制了进口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导致贸易的减少和扭曲,使市场竞争降低。
2. 成本增加:非关税壁垒使得进口产品的价格上升,增加了企业采购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3. 技术壁垒:有些非关税壁垒措施涉及到技术标准和认证,进口国家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才能进入市场,增加了企业的技术门槛和准入成本。
4. 限制市场准入:非关税壁垒使得国际贸易不再自由便利,限制了企业进入新市场,影响了市场的开放度和经济发展。
三、解决非关税壁垒的对策为解决非关税壁垒问题,各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多边贸易谈判: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加强对非关税壁垒的规范和监管,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2. 提高透明度:各国应提高非关税壁垒的透明度,向其他国家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以便其他国家了解相关措施的具体要求。
3. 加强技术合作:通过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水平,以满足国际市场的标准要求。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8cf62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9.png)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政策措施是各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定,旨在调整和管理国际贸易的行为和规则,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贸易救济措施以及贸易自由化政策等。
下面将对这些政策措施进行一一介绍。
首先是关税政策。
关税是国家对进口和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费,是国家主权范围内实施的最重要的贸易调控手段之一、关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各国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制定不同的关税政策。
有的国家采取高关税政策,以防止外国商品涌入本国市场,保护本国产业;而有的国家则采取低关税政策,以鼓励和吸引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之外的各种限制和措施,用于限制或阻碍进口商品的流入。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限制、出口补贴、反倾销措施、技术壁垒、标准和认证要求等。
各国政府通过采取这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可以间接地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格局,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
第三是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
双边贸易协定是两个国家之间签订的协议,规定了双方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双边贸易协定通常包括关税减让、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促进双方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而多边贸易协定则是由多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协定,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旨在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和贸易规则的公平性。
第四是贸易救济措施。
贸易救济措施是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法竞争行为的冲击而采取的措施。
主要包括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等。
通过采取这些救济措施,政府可以对不公平竞争行为进行制裁,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和工人的就业。
最后是贸易自由化政策。
贸易自由化政策是针对国际贸易的开放和自由的政策措施。
贸易自由化政策主要包括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开放市场准入等。
WTO技术贸易壁垒体系与对策
![WTO技术贸易壁垒体系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3d16d46f1aff00bed51e3b.png)
WTO技术贸易壁垒体系与对策随着中国加入WTO,针对中国的贸易关税大幅度降低,非关税壁垒的大量减少,但技术贸易壁垒却日趋增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技术贸易壁垒的内容技术贸易壁垒(TB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其他国家商品和服务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措施。
TBT体系主要由技术规章和规范、包装和标签要求、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绿色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五个体系构成。
1、技术标准、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技术标准是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当它们适用于一种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时,也可包括或仅仅涉及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目前存在大量的技术标准,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也有许多国际标准。
技术规章指规定产品特性与其有关的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应适应的管理规定,并强制要求与其符合的文件。
合格评定程序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于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有关要求的程序。
特别包括抽样、检验和检查;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各项的组合。
合格评定程序一般由认证、认可和相互承认组成,影响较大的是第三方认证。
2、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与措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指任何一种措施,主要用以保护境内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免受虫害、病害、带病或致病有机体的传入、定居或传播产生的风险;保护人类或动物的生命和健康免受食品、饮料或饲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所产生的风险;保护人类的生命或健康免受动物、植物或动植物产品携带的病害或虫害的传入、定居或传播产生的风险等。
包括:检疫和检验的法规、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特别包括最终的产品标准;有关的加工和生产方法;所有检测、检验、出证和批准程序;检疫处理,包括与动物或植物运输有关或与在运输途中为维持动植物生存所需物质有关的要求在内的检疫处理;有关统计方法、抽样程序和风险评估方法的规定。
国际贸易法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法律规制与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法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法律规制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077771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9.png)
国际贸易法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法律规制与应对策略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一些挑战。
其中,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是较为常见的贸易壁垒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壁垒的法律规制以及应对策略。
一、关税壁垒的法律规制与应对策略1. 法律规制关税壁垒是指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关税或其他进口税来限制进口。
国际贸易法律框架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关税壁垒进行了规制。
例如,WTO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确立了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减让原则,旨在限制国家设立过高的关税,确保公平和自由的贸易环境。
2. 应对策略(1)通过谈判和协商:受到关税壁垒影响的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谈判和协商,寻求减少关税壁垒的对策,以促进贸易自由化。
世界贸易组织为成员国提供了争端解决机制,可以通过这一机制解决贸易争端问题。
(2)多边贸易协议: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多边贸易协议,集体减少关税壁垒的影响。
例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就推进自由贸易领域的合作,设立了协议和机制,以减少贸易壁垒。
二、非关税壁垒的法律规制与应对策略1. 法律规制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贸易的措施,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要求、技术壁垒等。
在国际贸易法律框架下,WTO与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协定和规则,对非关税壁垒进行了规制,如《关于技术贸易壁垒的协定》(TBT协定)和《关于贸易措施和环境协定》等。
2. 应对策略(1)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不同国家可以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共同理解和评估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和分享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相关信息和政策动向,有助于提前预判和应对。
(2)加强监管与合规:国际贸易参与主体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合规体系,合理规避贸易壁垒的风险。
加强对自身产品规格和标准的了解和遵守,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监管要求。
(3)争端解决机制:当受到非关税壁垒的不公平待遇时,可以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争端。
国际贸易学之非关税壁垒措施
![国际贸易学之非关税壁垒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297f0d43323968001c9219.png)
64,386,841打双
11,322,298 17.6
332/432/632-B 袜子
61,146,461打双
11,136,378 18.2
338/339 棉制针织衬衫
20,822,111打
1,423,064
6.8
340/640 男式梭织衬衫
6,743,644打
第三节 间接的非关税壁垒
商品归类调整
国际贸易
在意大利有一个“空心粉纯度法”,
要求空心粉的制作原料必须是硬质小麦,而
这种硬质小麦主要产于意大利南部。欧洲其
他国家的空心粉大多由混合种类的小麦制成,
不符合“空心粉纯度法”,很难进入意大利
市场。
美国海关曾把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卡车司机室 和底盘,这种 “零件”重新归为 “组装车
间接限制是对进口商品数量或金额不作具体限制, 而是通过制订种种严格的规章条例,间接地影响和 限制商品的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歧视性的政府采 购政策、海关估价、最低限价以及复杂苛刻的技术 标准、卫生检疫和商品包装、标签的规定等。
国际贸易
第二节 直接的非关税壁垒
直接的非关税壁垒一般有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 出口配额制。
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
的流转,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目的。
国际贸易
三、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 State monopoly of import and export )
国家对某些商品的进出口规定由国家政 府机构直接经营或其授权的机构经营。 主要商品
烟和酒 农产品 武器
国际贸易
四、进口最低限价制(Minimum Price)
1.政府通过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进行
第4章_WTO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4章_WTO非关税壁垒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6ef5c2a1c7aa00b52acb1a.png)
案例: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 许可与限制规则》(简称REACH)
• REACH是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 制法规的简称。该法规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 注册过程历时11年,于2018年前完成。 • REACH法规涉及范围广泛,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化 学品的生产商,还包括了进口商、下游生产商等 多个领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化学原料及制品、 化纤、橡胶、塑料、纺织、轻工、电子、汽车、 家电、建材等十多类产业。
REACH法规
• 据专家测算,欧盟REACH法规的出台,将 使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总成本将上升5%, 从欧盟进口的成本将上升6%,中欧化工品 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 值将下降0.4%,可能导致20万化工及相关 从业人员失业,并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产 业的发展。
二、 实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
• 不过,巴西中止钻石出口的决定没有 在巴西钻石业产生很大反响,钻石开 采和交易照旧。原因是巴西钻石的开 采和交易90%属非法。
五、 装运前检验协议
• 装运前检验(Preshipment Inspection)是 指对将要出口至用户成员领土的货物质量、 数量、价格条件(包括汇率和融资条件)、 商品报关归类等项目进行核实的所有活动。 《装运前检验协议》的宗旨是,确保成员 方实施的装运前检验制度是非歧视和透明 的,避免给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1、我国农 产品在有利 的国际环境 下发展。
2、农产品 贸易经营主 体与内容多 样化。
第二节 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
• 一、《中美农业协议》的影响
自由放任阶段 (一)美国农业政策
政府干预阶段
(二)影响
1
大量进 口粮食 将有损 我国农 业生产 者利益
2
卫生与 动植物 检疫方 面将影 响粮食 生产
对外贸易措施:关税措施及非关税壁垒
![对外贸易措施:关税措施及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4a0d63fcba0d4a7302763ae8.png)
对外贸易措施第一节关税措施关税是你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工具。
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
关税与其他国内税收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2)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货物。
(3)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4)关税可起到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作用。
关税种类繁多,按不同标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一)进口税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进口税主要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
(二)出口税出口税是出口国家海关对本固产品输往国外时,对住口商所征收的税征收出口税的目的,或是为了财政收入,或是为了保证本国的生产或本国市场的供应。
(三)过境税过境税又称通过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二、按差别待遇和待定的实施情况分类(一)进口附加税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还往往根据某种目的再加征进口税,这种对进口商品征收一般关税以外,再加征额外关税,就叫做进口附加税。
进口附加税通常是一种特定的临时性措施。
因此又称其为特别关税。
有些国家有时还针对个别国家和个别商品征收进口附加税,主要有以下两种:1、反贴补税反贴补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
它是对于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任何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的税额一般按奖金胡贴补数额征收。
2、反倾销税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商品倾销是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占领市场的一种手段。
(二)差价税差价税又称差额税。
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关税,这即是差价税。
新型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
![新型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e854e9fad6195f302ba616.png)
新型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应对措施
随着WTO规则体系的完善和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大大降低,各种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则迅速出现和发展。
如果说传统的贸易壁垒以数量限制为特征,更多地体现商品和商业利益,新贸易壁垒则通常以保护安全、维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等为借口,通过立法或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来影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的贸易限制措施。
一、新型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一)、新型非关税壁垒种类繁多,防不胜防。
由于新型非关税壁垒主要涉及的是产品标准和产品以外的东西,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改变,技术壁垒、环境壁垒以及社会壁垒的表现形式花样繁多,发展迅速,防不胜防。
(二)、新型非关税壁垒与传统的关税壁垒相比
新型非关税壁垒与传统的关税壁垒相比具有双重性、隐蔽性、复杂性、争议性、灵活性等新特点。
1、双重性
双重性体现在新型非关税壁垒往往以保护消费者、劳工和环境为理由,名义上具有合理性,因为它倡导的口号并非保护贸易,而是保护人类和环境,迎合了当今社会的公众心理。
同时,新贸易壁垒又往往以保护消费者、劳工和环境为名,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进行有意刁难或歧视,这又是它不合理的一面。
这些负面的东西有时以致混淆是非,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
2、隐蔽性
隐蔽性是指传统非关税壁垒的各种限制都较为透明,容易掌握和应对。
而新型非关税壁垒涉及的多是各种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而且经常处于变化中,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另一方面,新型非关税壁垒又以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为基础,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
3、复杂性和争议性。
第四章 WTO关于国际贸易基本规则
![第四章 WTO关于国际贸易基本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af9bb0003d8ce2f00662377.png)
第四章WTO关于国际贸易基本规则四、名词解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 TT)简称关贸总协定,是关于关税与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由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1948年1月1日生效,1995年1月1日为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领域最大的政府间国际贸易,它统辖当代国际贸易中货物、服务、知识产权、投资措施等领域的规则,并对各成员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监督和管理。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直接隶属于部长会议或总理事会。
负责定期审议各成员方的贸易政策、法律与实践,并就此作出指导。
●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
●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
《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协定条款本身,又称为框架协定,二是部门协议,三是各成员的市场准入承诺单。
《服务贸易总协定》本身条款由序言和六个部分29条组成。
前28条为框架协议,规定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原则和规则,第29条为附件(共有8个附件)。
主要内容包括:范围和定义、一般义务和纪律、具体承诺、逐步自由化、机构条款、最后条款等,其核心是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市场准入、透明度及支付的款项和转拨的资金的自由流动。
《服务贸易总协定》适用于各成员采取的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中央政府、地区或地方政府和当局及其授权行使权力的非政府机构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TRIM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
它由序言和9条及1个附件组成。
其条款主要有:范围、国民待遇和数量限制、例外、发展中国家成员、通知和过渡安排、透明度、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委员会、磋商与争端解决、货物贸易理事会的审议等条款。
●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知识产权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定。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有七个部分,共73条。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d511d43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5.png)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是常见的贸易保护手段。
它们可以对进口商品加以限制,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但同时也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定义、种类、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关税壁垒的定义与种类关税壁垒是指国家通过设立关税,对进口商品征收一定比例的税费,从而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减少其竞争力,保护本国产业。
关税壁垒的形式多样,包括关税配额、附加关税、进口许可证等。
首先,关税配额是指对某一特定商品进口实行限额,超过限额部分需要缴纳更高的关税。
这种形式的关税壁垒可以控制商品的进口数量,对进口商形成限制。
其次,附加关税是指在正常关税之外增加的一种临时性关税。
此类关税对于进口商品的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减少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对进口商品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即限制某些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控制产品流入市场的数量。
这对许可商品的供应国来说是一种限制措施,可以保护国内的产业。
二、非关税壁垒的定义与种类非关税壁垒是指各种非关税形式的贸易限制措施,如技术壁垒、质量标准、进口配额、补贴、反倾销和贸易配额等。
非关税壁垒通常涉及各种非税收的形式。
技术壁垒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的技术、安全、标准等方面设定的限制措施。
通过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可以阻碍进口商品的进入,保护国内产业。
质量标准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标准进行限制。
合格的产品可以进入市场,而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则会被拒之门外。
进口配额是指国家对某些特定商品或商品类别设定进口限额,即规定特定时期内进口的数量上限。
超过配额的商品将不受欢迎,从而减少了竞争压力。
补贴是指国家为本国企业提供的各种形式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支持。
这种补贴使得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对外国竞争对手形成一定的压力。
反倾销措施是当某国企业认为进口商品对国内市场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时,可以向政府申请采取措施以防范和制衡对其产业的严重伤害。
第四章 WTO关于国际贸易基本规则
![第四章 WTO关于国际贸易基本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e26a4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d.png)
第四章 WTO关于国际贸易基本规则文档一:第四章 WTO关于国际贸易基本规则4.1 背景介绍本章将介绍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国际贸易基本规则的内容。
WTO是一个由国际社会共同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
4.2 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WTO的核心原则之一,意味着每个成员国都必须给予其他成员国最有利的待遇,不得对某一成员国进行歧视性待遇。
4.2.1 最惠国关税待遇在货物贸易领域,最惠国待遇体现在关税上。
WTO规定,每个成员国必须将其对一个成员国的最低关税应用于所有其他成员国的进口商品上。
4.2.2 最惠国非关税待遇除了关税待遇外,最惠国待遇还包括非关税壁垒。
WTO规定,成员国不得对进口商品和服务进行不必要的限制和歧视性待遇,以确保平等的市场准入。
4.3 国民待遇国民待遇是WTO的另一个核心原则,意味着在处理本国和外国企业时,成员国应一视同仁,不得对外国企业进行不平等待遇。
4.3.1 国民待遇对货物贸易的适用在货物贸易领域,国民待遇体现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方面。
WTO 规定,成员国在对本国生产的商品和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时,应一视同仁,不得对本国商品进行歧视性待遇。
4.3.2 国民待遇对服务贸易的适用在服务贸易领域,国民待遇要求成员国不得对本国和外国服务供应商进行不平等待遇。
即成员国在对本国服务供应商进行监管时,也同样适用于外国服务供应商。
4.4 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是WTO的核心目标之一,旨在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
4.4.1 关税减让WTO通过谈判机制,要求成员国逐步降低关税水平,以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
这种减让可以通过关税配额、关税率削减等形式进行。
4.4.2 非关税壁垒的减少WTO要求成员国逐步减少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限制、配额管制等,以促进贸易自由化。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最惠国待遇:即每个成员国应给予其他成员国最有利的待遇,不得对某一成员国进行歧视性待遇。
国际贸易 非关税措施
![国际贸易 非关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88b06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c.png)
国际贸易非关税措施国际贸易非关税措施导言定义非关税措施,简称NTMs(Non-tariff Measures),是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采取的非直接的经济手段。
它们不涉及直接的征收或收取关税,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规定和措施等间接影响贸易。
非关税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壁垒、数量限制、质量标准、进口许可、反倾销措施等。
种类非关税措施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技术壁垒:指那些要求进口商品符合特定技术要求的措施,如认证、检测、标识、标准等。
对于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或企业来说,技术壁垒可能成为其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
2. 数量限制:是指进口商品的数量受到限制的措施,如配额、进口配额、进口限制等。
数量限制的实施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限制了市场竞争,使得消费者无法享受到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
3. 质量标准:是指对进口商品质量要求的规定,如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卫生标准等。
质量标准的制定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但也可能成为贸易壁垒,使得某些国家生产的商品无法满足标准要求而无法进入市场。
4. 进口许可:是指进口商品需要事先获得政府许可才能进入市场的措施。
进口许可可以用来控制商品的进口数量及来源,但也可能被滥用,成为贸易壁垒。
5. 反倾销措施:是指针对进口商品的倾销行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征收反倾销税、采取反倾销措施等。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可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倾销的冲击,但也可能限制了正常贸易流通。
影响非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非关税措施增加了贸易的不确定性和成本。
进口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遵守各种不同的措施,这增加了贸易的交易成本。
非关税措施可以被用作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一些国家可能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这种保护主义的措施可能导致贸易壁垒增加,进而影响国际贸易的平衡。
非关税措施还可能导致贸易争端的产生。
当一个国家的非关税措施被另一个国家认为违反了贸易规则时,可能会引发贸易争端,进而影响贸易的稳定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非关税措施的功能
非关税措施的两个功能: 1、贸易自由化的壁垒; 2、特定的国内公共政策所需的。
2021/2/22
4
非关税壁垒的特征
1、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贸易限制效果更强 3、具有隐藏性和歧视性
2021/2/22
5
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 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 生命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等为由 制定的一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性 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
2021/2/22
12
案例:阿根延延鞋类、纺织品 与服装进口措施争端案
美国认为阿根延对这些商品征收超过其减让表 承诺的35%的约束关税税率的最低特别进口关 税,违反了WTO的相关条款。这里仅分析专家 组审查有关《海关估价协议》的内容。
阿根延最初计算最低特别进口关税的方法是依 据国际平均进口价格,而这一价格主要是根据 美国市场价格计算的,而美国市场价格往往高 于出口价格 。
2021/2/22
14
四、 原产地规则协议
原产地规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确定 货物原产地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 法规及行政决定。
它是确定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货物的 “国籍”的法律规则,其本身是一种贸 易政策或贸易管理手段。
2021/2/22
15
案例:绍兴黄酒
我国货物原产地相关法规实施后,传统的原产地产 品出口拉动作用明显。1999年国家实行原产地制度后, 绍兴黄酒成为首批原产地保护产品,日本厂商马上公 开宣称,以后没有原产地保护标志的黄酒一律不买。 2001年中国入世之后,绍兴黄酒的出口激增。经过多 年的激烈争夺,台湾黄酒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已由过 去的80%骤降至目前的5.8%,而绍兴黄酒日本市场 占有率则由过去的20%飙升至现在的94.2%。
2021/2/22
13
案例分析
专家组提出,海关估价协议规定,应当 依据货物进口成交价格来计算关税。如 果的确发生了进口商所申报的价格与实 际成交价格不符,阿根延当局可以根据 现实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抵消虚报部 分或进行刑事处罚。但如果只是由于怀 疑进口商低报价格就采取与约束关税相 背离的措施,是没有可以成立的理由的, 而且是违反海关估价协议的。
9
二、 实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
(Agree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SPS)
《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 SPS 协议)的目的是支持各成员方实施保护人类、 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采取的必需措施, 它包括所有与食品和动植物检疫有关的法律、 法规、要求和程序,特别包括最终产品标准, 检测、出证和批准程序,检疫处理以及与食品 安全相关的包装和标签要求。但是,这些措施 不能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的限制,并将其对贸 易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2021/2/22
8
REACH法规
据专家测算,欧盟REACH法规的出台, 将使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总成本将上 升5%,从欧盟进口的成本将上升6%, 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 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可能导致 20万化工及相关从业人员失业,并严重 影响到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2021/2/22
2021/2/22
7
REACH法规
法规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其中 最重要的是制造厂家的成本将大大增加。 REACH法规规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和高昂的检 测费用。据欧盟估算,注册费用约为1万多欧 元,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8.5万 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用约57万欧元。 另一方面,处于下游的相关出口产品将被要求 提供必要的检测证明,从而增加企业的支出。
2021/2/22
16
巴西钻石原产地的案例
巴西是世界第10大钻石生产国,2002年产量为50万克拉, 储量为1500万克拉。2002年巴西承诺,在2003年1月起正 式颁发产品原产地证书,但未采取任何措施。自2002年8月 1日起,巴西钻石出口实际已经停止。巴西出口的钻石,因 为没有原产地证书被钻石进口国海关退回。据巴西矿产局估 算,巴西的钻石产量由2000年的100万克拉减少到2002年的 50万克拉。
2021/2/22
10
美国的卫生检疫措施案例
2008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将加强对来自中 国的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查。不仅要检查奶制品和含 奶的食品,而且要检验所有含蛋白质的食品。检验范 围扩大到包括饮料、甜食、婴儿食品和动物饲料。检 验人员将有权没收任何有嫌疑的产品。
此外,食品药品管理局还宣布有必要在全美提请注意 中国进口食品。食品药品管理局尤其建议不要从中国 进口婴儿食品。还有十几种产品如饼干、速溶咖啡和 茶叶也被列入要检查的名单。2008年11月12日,食品 药品管理局公布进口警示,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在无 须实物检测的情况下,扣留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含有三 聚氰胺和/或其他类似物质的奶类产品、奶类提炼原 料和含奶类食物制成品。2009年2月4日,该局再次发 布进口警示,将范围扩大至猫食、狗食、鸟食等。
第四章 WTO非关税壁垒措施
2021/2/22
1
第四章 WTO非关税措施
2021/2/22
2
主要内容
一、非关税壁垒的功能与特征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三、实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 四、 海关估价协议 五、 原产地规则协议 六、装运前检验协议 七、 进口许可程序协议
2021/2/22
2021/2/22
6
案例: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 许可与限制规则》(简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ACH)
REACH是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 限制法规的简称。该法规于2008年6月1日正式 实施。注册过程历时11年,于2018年前完成。
REACH法规涉及范围广泛,所涉及的不仅仅是 化学品的生产商,还包括了进口商、下游生产 商等多个领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化学原料及 制品、化纤、橡胶、塑料、纺织、轻工、电子、 汽车、家电、建材等十多类产业。
2021/2/22
11
三、 海关估价协议
《海关估价协议》的宗旨是,通过规范成 员方对进口产品的估价方法,防止成员 方使用任意或虚构的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确保海关估价制度的公平、统一和中立, 不对国际贸易构成障碍。
海关估价(customs valuation)是海关 对进出口商品实际价格进行估算的一项 业务,并以此作为征税计费的价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