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教程第一讲
英汉翻译第一讲讲义
第一讲绪论内容提要:时代呼唤翻译,翻译促进时代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翻译同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
中国的翻译事业任重而道远。
介绍外国和对外介绍中国同样紧迫。
翻译的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课堂教学都亟待加强。
一、为什么要学翻译翻译是语言工作者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是语言交流的一种手段,是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各国人民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更是各国进行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有效工具,是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翻译的定义、过程和性质翻译是一种交际方式,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广义上的翻译包括所有的符号之间、非符号之间、符号和非符号之间的转换行为。
比如,一个手势变成一种语言,把汉语的文言文转变成白话文(语内翻译),把语言转化为计算机符号,甚至把你的所想所思诸于笔端,都是一种翻译。
狭义上的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即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这样的一种活动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即口译(interprettion)和笔译(translation)。
异化(foreignizing)指的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
例如,将“九牛二虎之力”译为“the 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
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
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异化和同化具有相对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Venuti,2001:240)〔1〕;或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transparent, fluent style),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2〕。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讲完整版.ppt
11. 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 11.水滴石穿.
12. Creep before you walk.
12. 循序渐进。
13.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13. 不要本末倒置。
14. Don't trouble troubles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11. 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 12. Creep before you walk. 13.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14. 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境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Drug : 药; 大麻(美俚)
1.2.5 社会政治
一些词语的意义,有时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就 是说,社会制度相同,有关文化之间的差异就比 较少;社会制度不同, 差异就相对地多一些。如:
working class; peasant propaganda; Exploit (开发利用、获取利润) 汉语中是:“剥削”
1.2.6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反映一个民族的感情色彩。 对待同一事物, 不同民族的文化感情色彩可能完全不同
Dragon, dog, ox
不同文化艺术中,人们还常常用不同的事物表达相 同的思想。
Work like a horse 像老黄牛一样干活。
As strong as a horse As stupid as a goose
Scope of translation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总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1983)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谓通言语之官)这一名目,唐朝贾公彦所作的《义疏》里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这条注疏,关于翻译的定义,足以给人不少启发。
用现代文艺理论和语言理论,也许可以诠释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含的意义,——或用近年流行的术语说,并不变更所传递的信息,——以达到彼此沟通,互相了解的目的。
(罗新璋1984)一、关于翻译何谓翻译?关于翻译的定义很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根据《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翻译”这个中性术语是指将一种语言(“原语”)里的词句的意思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目的语”)的意思所做的一切,不论其手段是说话、写字还是做手势。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奈达论翻译》,1984)有人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science),因为它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有人看作是一门艺术(art),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再创造的过程;也有人看作是一门手艺(craft),因为原语的信息需要用地道恰当的目的语再现。
在自动化数据处理中,翻译又被定义为:“将计算机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将字符从一种表示转换成另一种表示。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是,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据说西欧的文明归功于翻译者(据L·G·凯里1979)。
季羡林教授也说,翻译是永葆中华文明青春的万应灵药。
前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先生说,从中国来讲,没有翻译工作,就没有中国***和中国近代的革命运动,就没有中国成功的对外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从世界范围来讲,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和平,就没有各种国际交往,就没有一个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的未来。
英汉翻译教程_张培基等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
早在公元前六年西汉哀帝时代,伊存到中国口传一些佛教经句,但还谈不上佛教的翻译。
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两年(公元148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他是安息人(即波斯),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过些时候,娄迦谶来中国,因为他是月支人,所以又称支娄迦谶。
他也译了十多部佛经,但文笔生硬,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又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出现了一个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但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释道安设置了“译场”,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他本人不懂梵文,惟恐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在这期间他请来了天竺人(即印度)鸠摩罗什,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到南北朝时,一个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有个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他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自创了“新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清学”时期,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但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林纾和他的合伙人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记》、《王子复仇记》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等到八国联军战役以后,他避居上海,搞翻译工作,他“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破天荒第一次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
英汉翻译教程(1-2章)
• 就文本类型而言,分为文学文本翻译、科技文本翻译、 新闻文本翻译、应用文本翻译。 • 就方式而言,分为全译、摘译、编译等。
What is a text?(1)
•
•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 Is it a text? Why or why not?
– E.g. Tom’s wife is female.
对翻译者的要求
• 深厚的语言功底 —对英汉两种语言正确的理解和纯熟的运 用能力 —汉语及英语语感和表达能力(语法意识、 惯用法意识、连贯意识) • 广博的文化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 • 高度的责任感
• Understanding, expression, checking
text paragraph sentence clause phrase word understanding ↓ ↑ ↓ ↑ ↓ ↑ ←checking ↓ ↑ expression
Grammatically speaking, a text consists of sentences; a sentence consists of clauses; a clause, phrases; a phrase, words. But Halliday and Hasan thought “the word text is used in linguistics to refer to any passage, spoken or written, of whatever length, that does form a unified whole…. It may be anything from a single proverb to a whole play, from a cry for help to an all-day discussion…. A text is a unit of language in use. It is not a grammatical unit…. It is not defined by its size…. A text is best regarded as a semantic unit, a unit not of form but of meaning. Thus it is related to a clause or sentence not by size but by realization.” So we can say a text is a communicative unit. It does not only consist of sentences, it is also realized by sentences which must be meaningful. The example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 but it means nothing. (The sentence is not informative, it is not a text.)
(完整版)英汉翻译教程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第一讲翻译原则简介一、教学目的:了解基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研究的问题二、教学过程:1.翻译的定义和内涵:(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Translation is an art/ science/craf2.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严复:信达雅-—-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The “three character guide" is regarded as a plumb—line of long standing to measur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ranslating.傅雷: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
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钱钟书: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anslator’s smooth and idiomatic Chinese version for the sake of the Chinese reader.刘重德:信、达、切-——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closeness.3.中国翻译史上的论争:鲁迅:宁信而不顺-—-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目的:引入英文句式的表达法梁实秋、赵景深:宁顺而不信--—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 目的:可读性强,便于交流.4.直译与意译: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意译:free translation直译的例子: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chain reaction连锁反应;gentlemen's agreement君子协定;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Th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三教九流;paper tiger 纸老虎; Breath one’s last——-断气; go to one’s external rest——-安息; the long sleep——-长眠;see Marx 见马克思; Go west 上西天; go to heaven 上天堂; blow out the candles 吹灯拔蜡kick the bucket 蹬腿:直译不等于死译(dead translation):街道妇女应动员起来打扫卫生:Women in the street should be called on to do some cleaning.“In the street" should be replaced by “in the community”.她一大早起床,进城,见到了她的公爹:She got up early, went to the town and saw her public father。
汉英翻译教程
《汉英翻译教程》第一章词的选择词义的正确选择首先取决于对原文的确切理解,而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又取决于对原文上下文的推敲。
有些词看起来很简单,翻译时一下子就会想到常用的对应词。
但又是最常用的对应词却不能准确地表达原作的意思。
例如:还要努力读一点历史和小说。
We should also find time to read some history books and novels.这里“努力”一词理解为“挤出时间”是对的,如译为make an effort,则会使人误解为我们文化水平低,读历史和小说很费力。
再比如“水平”一词译成英语,不一定都是level, 要根据句子的含义确定译法。
1.他的英语水平比我的高。
He knows more English than I.这里,汉语“水平”一词虽未译出,但其以已含在句子中。
若照汉语字面应译成:The level of his Englis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ine.就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要奋发图强,把我军的军政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We must work hard to raise to a new height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quality of our army…….这里“水平”指高度,故译作height,和动词搭配也比较顺。
3.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领导水平。
Cadres at all levels should improve their art of leadership.这里的“领导水平”,实际上指领导能力、领导艺术、故译作art of leadership. 以上的例子说明一个词的具体含义往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在翻译的时候也只有结合上下文来考虑怎样处理这个词,才能译得准确。
因此在辨析词义和正确选词时可注意下列几种情况。
(一)注意词的广义与狭义英语中有不少同义词的词义有广、狭之区别,运用范围也就各不相同。
英汉翻译教程1
翻译家严复于1898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优秀的译文应该做到“信”、 “达”、“雅”,即忠实于原著, 译文流畅,文字典雅。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1951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的 “传神”论。即,“以效果而论,翻译 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 神似。”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 叫“意似”,是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 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上和精神上同时一 致起来,或称“形似”“神似”,这是 翻译的高标准。然而翻译中的“形 似”“神似”往往不能兼得。如果“形 似”“神似”不能兼顾时,我们应该大 胆地摆脱原文形式,着意追求译文与原 文的“神似”。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1964年,钱钟书先生提出了翻译的“化 境”之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 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所谓“化境”,就是原作向译文的“投 胎转世”,文字形式虽然换了,而原文 的思想、感情、风格、神韵都原原本本 地化到了译文的境界里了,丝毫不留下 翻译的痕迹,让读者读译作就完全像在 读原作一样。
耳语口译(whispering
interpretation): 耳语口译顾名思义是一种将一方的讲 话内容用耳语的方式轻轻地传译给另 一方的口译手段。 视阅口译(sight interpretation):视阅 口译(视译)是以阅读的方式接收来 源语信息,以口头方式传出信息的口 译方式。
口译按其传译方向,可分为单向口译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retation
交流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是口译
汉英翻译教程_课件_U1
二、中国时政文献的语言特色
用典 典故一般指文章中引用的历史故事、经典文献、诗词歌赋等材料。中国 时政文献常使用典籍、诗词等多种典故,以丰富具体内容的表达效果,突出 具体主题的思想内涵。 例. 法律的生命也在于公平正义,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应该确保国际法 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真正做到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第一单元
中国时政文献的内涵与特色
一、中国时政文献的基本内涵
• 集中体现国家政策、方针
• 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密集呈现
目
二、中国时政文献的语言特色
录
• 词汇特点
• 句法特点
• 语篇特点
• 修辞特点
一、中国时政文献的基本内涵
1. 集中体现国家政策、方针 作为一种正式文本,中国时政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外发布中
二、中国时政文献的语言特色
词汇特点 政策术语集中、特殊词汇使用频繁、数字化表达丰富 句法特点
主语省略(隐含)句、连动句、主谓短句(或主谓结构)、 流水句、并列句、长句
语篇特点 语篇衔接、隐性语义连贯 修辞特点 多样化修辞策略、习近平“群众语言”风格
二、中国时政文献的语言特色
4. 修辞特点 4.1 多样化修辞策略 “成语化”四字格、三字格
句法特点
主语省略(隐含)句、连动句、主谓短句(或主谓结构)、 流水句、并列句、长句
语篇特点 语篇衔接、隐性语义连贯 修辞特点 多样化修辞策略、习近平“群众语言”风格
二、中国时政文献的语言特色
1. 词汇特点 1.1 政策术语集中 中国时政文献体现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方针、
政策,具体领域的专业表述使用集中,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如:
汉英翻译讲义第1部分 汉英翻译的过程
汉英翻译讲义第一章汉英翻译的过程:正确理解——充分表达——校核翻译时译者要牢记:1. The meaning of a sign is determined by the meanings of other signs.2. 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3. Words have no meanings, and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them.1.1正确理解(Correct Comprehension) 理解原文要对原文进行语言分析、语境分析和逻辑分析等1.扑克牌打烂了。
2. 他的衣服穿烂了。
3. 走一步看一步。
4. 我银行里为你挂个名,你白天去走走,晚上教教我儿子,一面找机会,好不好?《围城》5. 海上花园海上仙山6. 国际旅游年7. 汉语茶话会8. 世界风云9. 半边天10.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11. 经济半小时12. 此复印件与原件相符。
1.2 充分表达(Adequate Representation)13. 虽败犹荣14. 特快专递15. 真好玩儿!16. 招贴即撕17. 减肥法18.中央电视台对外广播节目19. 他的节目不理想。
译文1:Her performance is not ideal.译文2:Her performance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3:Her performance is ____________________.20. 他的英文水平比我高。
译文1:His English level is higher than mine.译文2: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 I (do).译文3: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n English than I (am).21. 这山望见那山高。
英汉翻译教程1课文
5.Yet it was a manly face, serious and intelligent, and Chu judged him to be in his middle twenties. 可是,那是个男子汉的面庞,严肃而聪颖,朱德看他大概是二 十五六岁的年龄。 in his twenties 可译作码 二十多岁 in his middle twenties 二十五六岁 汉语没有相应的说法,只好译作 in the twenties 二十年代
8. He wanted to jo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group in Berlin, he would study and work hard, he would do anything he was asked to do but return to his old life, which had turned to ashes beneath his feet. 他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林的党组织,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和工作,只要不再回到旧 的生活里去——它已经在他的脚底下化为尘埃了——派他做什么工作都行。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中国共产党 顺逆结合 Party group 党组织 but return to his old life 只要不再回到旧的生活里去 but=except return to 回到 turn to ashes 化为尘埃 turn to 转向;变成;求助于;致力于;开始行动 beneath his feet 在他的脚底下 这句可改为: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和工作,派他做什么工作都行,只要不再回到旧的生 活里去,旧的生活已经在他的脚下化为尘埃了。
立即去 周恩来的住处
省略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 ppt课件
languages. For example,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 Section 2 Types of translation
• First of all, a translation should let people know the meaning (or ge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However, translation is not a pure linguistic activity. It also involves other non-linguistic elements, especially cultural element. Therefore, some researchers define translation as in line 2, page 3.
•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 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 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 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 Source language to target language
• 源语言(译出语) 目标语(译入语)
• What is the aim of translation?
们是烹鸡专家!
• Questions: what are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Or, what is a good translation?
• Section 3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 Basic requirements: Faithfulness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1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 总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奈达认为更准确地反映出好的翻译的实际过程是:(1)分析: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词层不对等的情况 词层不对等采取的策略 对等译法的实例 第二章 词语翻译 相关链接 family的------------------------2009年11月30日阅读 三、修辞引申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为使译文增色,除了真实地再现原作中包含的内容外We should simplify procedures and take prompt action to import urgently needed technology ( Georges 是他的大臣Cardinal Georges )。
本例背景是美国前国务卿黑格辞职,而由 George Schu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 their love will conquer. 尽管他们之间存在着分歧,他们的恋爱1.运用语境 这种手段主要用于语篇上找不到明显的衔接标记,但从意义上来讲是连贯统一的。
接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 1983) 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
(瞿秋白:1931)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奈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2)传译:译者在脑子里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从原语转译成译语;(3)重新组织:把相关链接 family的译法: 原文:Do you have a family? 译文1:你有家庭吗? 译文2:你成家了吗? 辨析:现原作中包含的内容外,还得讲究修辞。
这样,在翻译时,往往因修辞需要而增添一些引申意义。
新英汉翻译课件教程 Chapter 1 翻译概论
• Contrast is the spice of life. There can
be no joy without sorrow, no summer without winter, no love without hate. • 【译文】矛盾是生活的调味品:没有悲伤就 没有快乐;没有冬就没有夏;没有恨就没有 爱。 • 【解析】充满哲理,令人信服。译文和原文 一样挥洒自如,如歌似曲。
课堂互动 1:找找哪个译文正确
• 1.He has a weakness for smoking.
•
– A.他有抽烟的缺点。 – B.他有抽烟的癖好。 2.A cat is a cleanly animal. – A.猫是一种干净的动物。 – B.猫是喜爱清洁的动物。
• 3.He is dead,as I live.
•
钱钟书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 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 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 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上是入于“化” 境了。 谭载喜提出了翻译的“东张西望”法和译学内 容的“瞻前顾后”法。“东张”即发挥自身的 语言优势,做到译文的“信达贴”、“信达 切”、“神似”、“化境”。“西望”则是借 鉴西方译论,立足分析,注重理论,放眼系统。 “瞻前”——放开思路,大胆开拓;“顾 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黄昏的阴影几乎连在一起,不可分别,岁将云暮,终日昏 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 • 【解析】此译文对原文语序略作调整,译文表达忠实、正 确、流畅,符合汉语习惯。但现代人读来文字华丽、感到 过于学究气,和原语文本中所用文字和所表达语气似乎相 悖。 • 【译文】时值晚秋,天气肃杀凄凉,令人伤感,晨日的光 影与黄昏的光影几乎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昏暗的光线 投射到一年的衰败秋日之中,而就在这样的一天,我独自 到西敏寺大教堂散步了几个小时。
英汉翻译讲义-第一章(共48张PPT)
• 翻译究竟(jiūjìng)是什么 呢?
第十一页,共48页。
翻译的过程就好比(hǎobǐ)交通工具的 换乘过程,两者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
• 交通工具(jiāotōng gōngjù)换乘过程:
内容 (人员)
内容(人员)
载体(运输工具1)
载体(运输工具2)
第十二页,共48页。
翻译(fānyì)过程:
第二十六页,共48页。
• 刘重德: 信、达、切〔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信于内容、达 如其(rúqí)分、切合风格〕
• 许渊冲:三重标准
标准
低
中
高
内容忠实(信)明确
(三似)
意似
准确 形似
精确 神似
(三化)
浅化
等化
• 玄奘: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 严复:信、达、雅 • 鲁迅:信、顺。“但凡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那么保存着原作的丰 姿〞 • 林语堂:忠实(zhōngshí)、通顺、美 〔beautifulness) • 傅雷:神似〔resemblance in spirit) • 钱钟书:化境〔reaching the acme of perfection)
飞机等,转换前是一种运输工具,转换后改为另一种运 输工具;而在翻译过程中那么是语言,转换前是源语 〔source language〕,转换后是译语〔target language〕。
第十四页,共48页。
• (3) 两者具有相似的操作要求: • 第一,两者都要求内容(nèiróng)不变。 • 第二,两者都要求过程顺畅
第二十三页,共48页。
II. 翻译(fānyì)的标准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unit 1
主体 “介入”
近二、三十年流 行
侧重以解构主义 等受“后殖民主 义”思潮影响的 翻译理论
强调译者操纵
1.5 翻译的主体
• 翻译研究界已逐渐开始重视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但 这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呼吁“正名”阶段,而应进
一步探讨“译者背后的总的原因”、机理和特征,特
别是应从理论上真正对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
严复 “信、达、雅”
《天演论》、《原富》
1.3 翻译史简介
东方翻译史始于翻译佛经
高潮 时期
特点及代表人物
4th 五四运动至 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莎士比
建国前
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品
《死魂灵》、《毁灭》等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5th 建国初期到 东西方文学翻译
文革之前
译介学
6rd
20世纪70年 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
• 杳杳寒山道,rough and dark-the cold mountain trail,
• 落落冷涧滨。sharp cobbles-the icy creek bank. • 寂寂更无人。bleak,alone,not even a lone
hiker.
• 朝朝不见日,morning after morning I don't see the sun
代至今
文教、卫生等领域
翻译爆炸
1.4 翻译的标准
• 翻译的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文质之争”、 “直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之争”
• 严复:信、达、雅
• 鲁迅:宁信而不顺(直译) • 赵景深:宁错而务顺 •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三美”(意美、
音美、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反映一个民族的感情色彩。 对待同一事物, 不同民族的文化感情色彩可能完全不同
Dragon, dog, ox
不同文化艺术中,人们还常常用不同的事物表达相 同的思想。
Work like a horse 像老黄牛一样干活。
As strong as a horse As stupid as a goose
11. 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 11.水滴石穿.
12. Creep before you walk.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循序渐进。
13.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13. 不要本末倒置。
14. Don't trouble troubles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2. 要掌握与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3. 要弄清原文结构
译文表达做到“三不要”
1 .不要逐字死译
I had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 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on to marry. ( Pride and Prejudice)
14. 不要自找麻烦。
15. It is better to die when life is a disgrace.
15.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6.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16. 覆水难收。
4.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4.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5. All rivers run into sea.
5. 海纳百川。
6. 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
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 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
1.2.3 宗教信仰
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要比任何其他语种都多,同 时宗教典故之丰富在世界语林中也是独占鳌头。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约翰为人可靠,他很忠诚。
S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ir wings;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s sure to appear.
境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Drug : 药; 大麻(美俚)
1.2.5 社会政治
一些词语的意义,有时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就 是说,社会制度相同,有关文化之间的差异就比 较少;社会制度不同, 差异就相对地多一些。如:
working class; peasant propaganda; Exploit (开发利用、获取利润) 汉语中是:“剥削”
1.1.2 加强英汉两种语言的修养、拓宽知识面 1. 要努力提高汉语的修养,多读经典的著作,学
习地道规范汉语;
2.要看一些英汉对照的文章; 3. 一篇原著最好找到两种以上的译本,进行对比,
从中学习。
如: White House “白宫” 而不是“白房子”
Foggy Bottom “雾谷” 而不是“雾的尽头”(美国国务院)
In terms of disposal 1. full-text translation 2. abridged translation 3. adapted translation
1.1 翻译的条件 1.1.1 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原稿纸旁放一词典, 又放一文法书,左顾右盼才写上一行,那 我们自不必去谈它”——这决算不上翻译。
说曹操,曹操到。
Love is blind. 情人眼里出西施。
1.2.4 风俗习惯
You look darker after the holidays.
你度假回来看起来黑多了。 你度假回来看起来更健康了。
All the children have got married. 老儿子娶媳妇——大事完毕。 孩子们都结婚走了。 同一语种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中因不同的环
From there I could see the whole valley below, the fields, the river, and the village. It was all very beautiful, and the sight of it filled me with longing.
7.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8. Bad news has wings. 8.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9. Beauty lies in the love's eyes. 9. 情人眼里出西施。
10.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10.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从那里,我可以看见下面的整个山谷,那田 野、河流和村庄。这一切非常美丽,见到后 使我心里充满了渴望。
从这里望下去,整个山谷一览无遗,只见 那田野、河流和村庄,全都美不胜收,真 叫我心驰神往。
1.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2. A fall into a pit,a gain in your wit. 3. 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 4.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5. All rivers run into sea. 6. 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 7. 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 8. Bad news has wings. 9. Beauty lies in the love's eyes. 10.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curiously(好奇地)wife(妻子)dearest
仔细地
主妇
最痛恨的
一些词语的产生,伴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如: “ If that picture is genuine, I’m a Dutchman!” “如果那张画是真迹,我就不是人”
1.2.2 地理环境
(1) 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阴雨天多,人们对天气 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因而喜欢谈论天气。 “Lovely weather, isn’t it?”
11. 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 12. Creep before you walk. 13.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14. 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Homework: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From there I could see the whole valley below, the fields, the river, and the village. It was all very beautiful, and the sight of it filled me with longing.
troubles you. 15. It is better to die when life is a disgrace. 16.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17.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18. Love me, love my dog. 19.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20. Misfortunes never come alone.
Scope of translation
In terms of language 1. Native languages into foreign languages 2. Foreign languages into native languages
In terms of the mode 1. Oral interpretation 2. Written translation 3. Machine translation
我还没有认识你一个月,就觉得象你这样一个人, 在天下男人中我最不愿意和他结婚的就是你。
我认识你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就觉得哪怕我一 辈子找不到男人,也休想让我嫁给你。
2 . 不要使译文逻辑连贯失调 3. 不要炫耀文笔
1.2 背景知识与翻译
1.2.1 历史背景
由于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变化 而变化,同一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具有 不尽相同的含义。如:
In terms of materials 1. Scientific materials 2.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3.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essays 4. Translation of practical writing
试比较Dragon, dog, ox
在中英文中的不同形象。
Wet like a drown rat
A white Christmas 银装素裹/大雪纷飞的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