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知识
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文地理知识归纳总结1一、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①农业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④粮食问题: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尤其是中非、西非、东非地区,人民营养不足;少数发达国家的商品粮积压越来越多,极力争夺国外粮食市场。
⑤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一是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二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这是人类应该长期注意的问题;三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⑦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a.我国的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畜牧业。
b.c. 我国发展水产业的条件相当优越:沿海四大海域的近海海域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大陆约有2000万公顷水面,其中有3/4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季风区,这一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d.水产业分为天然捕捞业和人工养殖业。
e我国水产品总量中,海水产品较淡水产品多;在海产品中以天然捕捞为主;在淡水产品中以人工养殖为主。
2、工业①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二、人口与环境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①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有明显的不同。
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③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
我国人口分布不平均:东南多,西北少。
(以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面积占全国43%,人口占94%)原因是:东部耕地多,气候优越,人口密度大;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
人文地理知识
人文地理知识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关注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人文地理的重要知识。
一、人文地理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特征造成的影响,探究人类社会与地球空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的研究范围涉及人类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并着重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
二、人文地理的要素和相互关系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聚居地、交通网络、城市空间、农业区域等。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文地理格局。
人类聚居地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交通网络的布局则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口流动。
三、人文地理的影响因素人文地理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自然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地理条件的差异会导致资源分布不均,从而影响到人类的活动。
同时,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也会对人文地理产生影响,例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具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人口密集的城市。
四、人文地理的重要理论人文地理学发展至今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其中代表性的有中心-地域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文化景观理论等。
中心-地域理论认为一个中心地区会向周边地区辐射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核心-边缘理论则强调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文化景观理论则关注人类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五、人文地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实践中,例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
通过研究人类活动的分布规律,人文地理学能够提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参考意见,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决策。
六、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文地理学正逐渐走向国际化。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未来,人文地理学将进一步拓展其研究领域,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人文地理必会知识
人文地理必会知识人类生产活动与环境(一)农业生产活动1. 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生产活动。
2. 特点:(1)地域性——因地制宜。
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所致。
(2)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违农时。
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
3. 投入与产出:农业投入——产生的一般模式(1)投入: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②生产资料:动植物、农具(提高生产效率)、化肥、农药(促进产出)等。
③劳动力。
④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产出:农产品。
①食用:粮食、果蔬、肉蛋等。
②工业原料:棉花、皮毛等。
4. 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
5. 农业分类:(1)按生产对象分为①种植业:以植物为生产对象。
②畜牧业:以动物为生产对象。
③混合农业。
(2)按投入程度分为:①粗放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低。
②密集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高。
(3)按产品用途分类:①自给农业:以解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食品供应为目的。
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②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
(二)农业区位选择1. 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
①②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指数、产量③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其肥力、盐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④ 水源:河流、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条件(2)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城郊农业——大城市周围②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和保鲜、冷藏③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影响作物种类、播种面积、产量④ 劳动力:数量、素质——影响成本、质量高低⑤ 土地价格——影响成本⑥ 资金农业技术、科技——机械化、良种化、化肥化、水利化⑦ 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
⑧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⑨“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⑩ 城市与工业区: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第一章绪论 (3)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四、人种 (10)五、民族 (10)六、民俗 (10)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一、农业类型 (10)二、农业景观: (11)三、农业区位论 (11)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一、城市化概念 (11)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三、城市化机制 (12)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五、城市地域 (12)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七、城市体系 (14)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二、宗教的传播 (16)第十章旅游地理 (17)一、旅游文化 (17)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三、国家权利 (19)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可持续发展 (22)第一章绪论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人文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人类地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
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公转、赤道和子午线等地理要素对人类定居、移民、生产和文化活动产生了影响。
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比如,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农作物种植方式、居住方式、服装食物等均有所不同;而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农作物生长丰富,居住方式和文化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不同的地形地势条件决定了人类活动的类型和方式。
比如,山地地区交通不便,土地利用受限;平原地区地势开阔,适合农业生产等。
二、人口与城市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迁移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集聚的地方。
城市的发展与人口增长、工业化、商业化、资本积累、信息交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成为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
在人文地理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城市的功能与地位等。
三、聚落与农业聚落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基本单位。
聚落的分布与形态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之一。
不同的聚落类型和分布特点反映了不同的地区环境、资源利用和人类活动的规律。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经济活动。
农业种植方式、农田布局、水利建设、农作物种植与养殖、农业技术等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
四、交通与通讯交通是连接世界各地的纽带。
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文地理的研究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络的组织与发展等。
通讯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类社会结构。
在人文地理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五、文化与意识形态人类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文地理的研究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传统风俗、语言、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人文地理知识点
人文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人文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人口与城市、文化与社会、经济与交通、政治与环境等方面。
一、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
世界人口多集中在亚洲、欧洲等地。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内部迁移两种形式。
2.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面积、人口、功能等方面的持续增长和演变。
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化率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3. 城市结构与城市规划: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个区域的分布情况,包括中心城区、郊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地区进行的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与社会1.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多样性指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语言、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递,包括语言、音乐、电影等形式。
2.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中各个社会群体的组织和关系,包括家庭、职业、阶级等。
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在时间上的演变和转变。
3. 教育与社会福利:教育是社会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社会福利是社会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保障。
三、经济与交通1. 经济发展与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时间上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经济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组织。
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一种以种植、养殖等农业活动为主的产业,工业则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
3. 交通与运输:交通是人与物质在空间上流动的一种方式,运输是交通的一种具体方式,包括陆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多种形式。
四、政治与环境1.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组织和管理方式,政治体系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结构和组织。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人文地理的知识1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
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
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1、中国的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2、中国的疆域:⑴ 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⑵ 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o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疆界和邻国⑴ 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
[注意]我国已于2004年3月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
⑵ 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
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
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
(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
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
内海:如果边缘海或海峡完全属于我国领海,则为我国内海。
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专属经济区: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中延伸200海里。
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1. 人文地理的定义:
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关
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改造,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人类聚居与迁移:
- 人类聚居:人类聚居是指人类在一定地理环境下集中居住的
现象。
常见的聚居形式包括村庄、城市和都市区等。
- 人类迁移:人类迁移是指人类根据不同的原因离开原居地并
定居于新的地方。
人类迁移可以分为内迁和外迁。
3. 文化地理:
- 文化地理是研究人类文化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和演化的学科。
它关注文化的传播、变迁和地域差异。
- 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包括语言、宗教、风俗惯、艺术等方面。
4. 城市化与乡村变迁:
-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并集中居住的过程。
城
市化带来了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
- 乡村变迁是指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人口方面的变动。
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村人口的减少等。
5. 城市与区域发展:
- 城市发展是指城市经济、人口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城市发展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
- 区域发展是指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整体变化和发展。
6. 人类环境问题:
- 人类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常见的人类环境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和空气污染等。
以上是人文地理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汇总,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文地理知识点
人文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移动、聚居以及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
人文地理知识点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
一、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一方面,人口多集中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如亚洲人口最多,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人口在国内的分布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比如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分布不均等等。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因素等。
自然环境的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口的适宜程度有所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经济发达的地区通常会有更高的人口密度;社会文化因素如历史、习俗等也会影响人口的迁徙和聚居。
二、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是人文地理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的发展对社会和地理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城市发展的特点包括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集聚、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在城市规模的扩大方面,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人口规模非常庞大;人口的集聚使得城市成为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承的中心;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经济结构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转变,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三、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人文地理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传承的过程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文地理条件对文化的产生和传承有着重要影响。
文化传承既包括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包括新兴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促使不同地区产生出不同的文化形态,比如气候对农耕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不同地区的文化也会发生融合和互动,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人文地理知识归纳
沼气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广大农村比较理想的能源。
(三)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l 沪宁杭工业基地。
2 京津唐工业基地。
3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4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5 沿海工业地带。
6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7 陇海一兰新工业地带。
(五)人类与环境
l.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重要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
(2)搞好国土整治工作。国土整治工作,是对国土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国土规划、国土立法、国上管理等工作。
1、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特点: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世界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2.我国的农业生产
我国12个商品粮基地是: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成都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江淮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黄淮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方计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
2.环境问题的产生
工业革命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加,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一,人类无计划地发展自己,在一些地区引发了“人口膨胀”的巨大压力。
第二,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第三,随意排放废弃物。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关注人类社会、文化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变化。
本文将介绍人文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数量、分布、组成和变化的空间模式和过程。
它关注人口的增长、迁移、城市化和老龄化等问题。
人口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口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二、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特征。
它关注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规划的问题。
三、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变化。
它关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四、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和传播。
它关注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文化景观和文化交流。
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问题。
五、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研究政治现象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和影响。
它关注政治边界、政治组织和政治决策等问题。
政治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和政治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六、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影响。
它关注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发展等问题。
旅游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利用、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对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七、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研究地理区域的特征和变化。
它关注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和经济发展等问题。
区域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相似性和相互联系。
总结: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等重要知识点。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
1、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各种人文事象的地域分布、空间组合、人文事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且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宗教地理学:研究不同宗教的区域分布、宗教的源地、教义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不同宗教对社会影响的科学。
3、政治地理学:研究地表各种政治事象的地域分布、空间组合,政治地域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且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趣味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5、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6、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7、文化景观(人文景观):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或者: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被称为文化景观8、文化区:是指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分布的范围。
或者说,根据各种文化现象的差异所划分的地域单元。
9、形式文化区(均质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地域单元。
10、功能文化区(异质文化区):按行政或某种职能划分的文化区被称为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感知文化区):是由于宣传或人类活动的原因,群众感到实际存在的文化区。
11、文化决定论: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该理论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相反,过分强调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12、文化适应:是人类为了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生活条件而逐步创造的工具、技术以及组织形式等。
13、工业区:是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型工业企业为骨干,由若干大中小型企业组成的工业企业群体。
14、工业地区:是由两个以上的工业枢纽,聚集在几千到几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群。
15、工业枢纽:由若干工业区和众多的工业点所组成的工业地域单元。
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文地理知识归纳一、人口与城市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①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有明显的不同。
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③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
我国人口分布不平均:东南多,西北少。
(以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面积占全国43%,人口占94%)原因是:东部耕地多,气候优越,人口密度大;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
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人口密度小;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④我国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2、人口数量与环境①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世界1999年10月达60亿,每年约7800万速度的增长;我国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总量达12.95亿,每年1200—1300万的速度增长)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持续的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
(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三废噪声污染问题,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社会问题。
)因此,人类必须控制自己,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④环境承载力: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一定范围内,环境能容纳人口数量的能力和净化污染物的能力。
⑤环境人口容量: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准确的定义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文地理学知识
人文地理学知识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与活动。
本文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重要的学派流派。
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的居住、交通、产业、城市发展等方面,旨在深入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表现、演化和影响。
它探讨了人类的居住区划、城市化过程、经济产业和农业发展等方面,通过分析人类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的行为和选择,揭示了人类如何适应和利用地理环境资源。
2. 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不同的地理条件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通过分析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和方式,揭示了地理环境条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3.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塑造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塑造。
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多样性导致了不同地区的人类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
人文地理学根据地理环境条件解释人类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揭示了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重要的学派流派1. 重点区域研究学派重点区域研究学派注重对特定地区的深入研究,探索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该学派的代表作品有“波斯尼亚的人类地理学”和“中国的人类地理学”。
2. 社会文化地理学派社会文化地理学派将人文地理学与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相结合,关注社会和文化现象在地理环境中的表达和演变。
该学派的代表作品有“社会文化变迁”和“地理的发明”。
3. 偏向理论研究的学派这个学派关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建构和方法论,探讨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学科的边界。
代表作品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与理论”和“重塑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的所有知识
人文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1.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2.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3.人文地理学科的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统一性、预测性。
4.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
洪堡、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5.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范围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
6.白兰士提出了“人地相关论”,麦金德提出了“大陆腹地学说”。
7.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8.古代人文地理学《禹贡》划分九州,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9.我国古代出现的四种人地思想的萌芽: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因地制宜。
10.张相文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1909发起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中国地学会。
11.胡焕庸的瑷珲(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1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一是对科学认知的贡献(研究地球表面,研究人地关系,涉及面广),二是对社会实践方面对决策的贡献,三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1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1、文化区——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2、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3、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5、文化景观14.文化区的分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15.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16.功能文化区: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互相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17.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18.文化扩散的分类1.扩展扩散(1)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如电视机的传播(2)等级扩散,如广西壮族普及汉语(3)刺激扩散,如电脑的汉化。
人文地理知识
人文地理知识归纳一、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农业①农业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②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③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足;少数发达国家的商品粮积压越来越多,极力争夺国外粮食市场。
⑤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一是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二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这是人类应该长期注意的问题;三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⑥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⑦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a.我国的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畜牧业。
b.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c.牛、羊和家禽。
我国发展水产业的条件相当优越:沿海四大海域的近海海域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大陆约有2000万公顷水面,其中有3/4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季风区,这一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d.水产业分为天然捕捞业和人工养殖业。
e我国水产品总量中,海水产品较淡水产品多;在海产品中以天然捕捞为主;在淡水产品中以人工养殖为主。
2、工业①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②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④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①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有明显的不同。
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②世界人口的分布:③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扬州市区人文地理和其它(一)人文地理知识1、瘦西湖瘦西湖是国家5A级旅游区,我国著名的湖上园林。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是由唐子城、笔架山、蜀冈、瘦西湖、绿杨村等景区组成。
瘦西湖2010年成为扬州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
瘦西湖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
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
瘦西湖景区内的景点有卷石洞天、长堤春柳、徐园、小金山。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瘦西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著名的5A级旅游区。
景区面积达到了5平方公里,是融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2、个园位于城区东关街中段,个园以四季假山而闻名,是一处近200年历史的私家园林,是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是国家4A级景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重点公园。
个园大门紧邻盐阜东路,为个园的主入口。
个园以兰、竹、石为特色,四季假山分峰用石,既具南方之秀,又兼北方之雄。
是中国园林中以叠石见长的著名园林景观,亦是全国的四大名园之一。
个园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
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个园大门紧邻盐阜东路,为个园的主路口。
3、荷花池公园位于扬州荷花池路西侧,原名南池、砚池,又因池中广植荷花而名为"荷花池"。
荷花池公园是免费开放的,它的夜景很美。
荷花池公园停车场作为市重点民生幸福工程之一,为扬城首个水下停车场。
4、何园是一座大型住宅园林,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由后花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何家祠堂组成。
有冠盖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
何园,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
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
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被专家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雏形。
何园原址,为乾隆年间古园,名双槐园。
何园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
何园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
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何园是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
何园有冠盖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
何园还是国内著名的影视取景的天然基地,《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苍天有泪》等近百部影视剧在此取景。
5、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文昌阁处于扬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坐落着金鹰.时代等大型购物场所。
文昌阁素有“扬州商业第一街”之誉,旅游休闲是文昌阁与众不同之处。
文昌阁高24.25米,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相似。
6、茱萸湾风景区扬州市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市中心东北5公里。
茱萸湾位于扬州市东郊,东临古运河,西傍大运河,北通邵伯河,三面环水。
茱萸湾是国家AAA级旅游区。
茱萸湾风景名胜区是一座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花卉.植物动物观赏和现代游乐为一体的半岛生态型植物园。
茱萸湾于2011年重阳节举办了首届《中国.扬州茱萸文化节》,展示了茱萸的历史.文化以及数十种茱萸产品。
7、大明寺大明寺位于西北郊蜀冈西峰景区中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第一批重点开放寺院,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时期,集佛教、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身。
扬州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蜀冈中峰,唐天宝元年(742年)。
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大明寺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
1958年,大明寺被列为江苏省保护单位。
8、古运河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
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
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
扬州古运河给扬州的水上运输带来了蓬勃发展。
古运河水上游的登船码头有便益门大桥和康山文化园。
9、凤凰岛生态旅游区凤凰岛生态旅游区位于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郊的泰安镇凤凰岛,距市区约12公里。
凤凰岛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旅游区。
凤凰岛还具有奇、秀、绿、幽等特点,拥有水、湖、岛、林等自然要素,是观光与绿色生态旅游的理想选择地。
凤凰岛曾为《还珠格格》拍摄外景地,被称为水上伊甸园。
10、冶春园冶春园原是清代诗人王渔洋的私园,位于大虹桥以西。
冶春园内建有水绘阁.香影廊.餐英别野.问月山房等古典建筑,临水而筑,水景天成,以水取胜。
冶春园内还陈列着数万盆扬派盆景,数千尾各色金鱼,以及各种名贵的岛雀.花木,更添满园春色,最佳观赏时间为春季。
11、汉陵苑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国家3A级景区。
汉陵苑位于扬州瘦西湖蜀冈风景名胜区东部。
汉陵苑是一座融文物与园林为一体,反映扬州汉文化的展示中心。
汉陵苑是全国罕见的大型墓葬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2、汪氏小苑汪氏小苑是今存扬州大住宅中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之一。
汪氏小苑宅特点是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庭园玲珑精巧,文化底蕴丰厚。
汪氏小苑以其独有的特色和鲜为人知的盐商秘闻多年来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来访。
13、八怪纪念馆八怪纪念馆位于扬州金农故居西方寺内。
八怪纪念馆是宣传和弘扬扬州八怪艺术成就的专业纪念馆。
西方寺现为扬州八怪纪念馆主展厅,集中展示扬州八怪的成因及艺术成就。
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和汪士慎八位画家。
其中郑燮、李鱓是兴化人。
扬州八怪以其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的艺术作品开创了一代新画风。
扬州八怪为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扬州八怪景点的有“千年银杏”、“鹤池窥冰”、“莲池映月”、“竹泉幽境”。
14、竹西公园竹西公园位于扬州古运河畔。
竹西公园1989年在古竹西寺遗址上兴建,占地130亩。
竹西公园取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命名。
15、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东关街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
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曾在东关街这条街上“老字号”商家有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17年的四美酱园等。
东关街也是美食街,整个东关街有很多着名小吃。
东关街最好吃的是建湖藕粉圆子,藕粉圆子是建湖地区最有特色的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名街”。
16、二十四桥二十四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
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
廿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
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17、铜山森林公园铜山森林公园主峰海拔149.5米,是扬州最高的山,森林茂密,环境优美。
山上有准提寺、天池、仙人洞、吴王铸钱遗地等历史文化景观。
18、润扬森林公园润扬森林公园地主古镇瓜州镇。
西接当今中国第一大悬索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距六朝古都南京87.5公里、森林公园占地面积232公顷,3470亩。
公园地处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古镇境内。
扬州润扬森林公园集旅游胜地、度假天地、野营基地、休闲园地于一体。
润扬森林公园位于古运河、长江交汇处。
19、扬州盐商古宅卢氏盐商古宅、汪氏小苑。
20、西郊森林公园西郊森林公园被誉为扬州西郊的“天然大氧吧”,主要自然景观有白羊茶园、白羊山麓、白龙深潭、林荫幽静。
21、扬州双博馆扬州双博馆位于扬州新城西区人工湖畔,馆体外观采用荷叶造型,反映了“和谐”的建筑理念,是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构成。
22、唐城遗址博物馆唐城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唐城遗址的西南角.隋炀帝行宫的旧址上,馆内藏有陶瓷.铜器.金银器等唐代扬州出土文物。
唐城内展览以翔实的史料、图片和文物介绍了被誉为“东国文学之祖”的韩国人崔致远在扬州创建的业绩,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3、朱自清故居朱自清故居建于清代,是扬州居民典型的“三合院”建筑,位于安乐巷27号,大门朝东,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珍园扬州珍园在文昌中路,园门原在旧城九巷22号,为清末盐商李锡珍建。
25、文峰寺文峰寺位于扬州南郊古运河畔,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年(1582)。
26、史可法纪念馆史可法纪念馆位于市区广储门外街24号,院正中建飨堂,供奉1985年为纪念史可法殉难340周年而塑的史可法塑像。
27、普哈丁园普哈丁园始建于宋代,明.清扩建重修,距今逾700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哈丁相传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南宋末年来扬州传教,创建了仙鹤清真寺,为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28、鉴真纪念堂鉴真纪念堂位于扬州市古大明寺内,1973年建成,以纪念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鉴真和尚。
29、观音山观音山是隋代迷楼故址,同时供奉四大佛教名山的菩萨。
30、宋夹城遗址公园宋夹城建于南宋时期,叠压于隋唐罗城遗址之上,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由“邗上农桑”、杏花村社、平岗艳雪、临水红霞等四个部分组成。
31、吴道台宅第吴道台宅第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浙派建筑群,,被誉为江南三大豪宅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景区。
32、扬州位于中国东南,江苏中部。
在地理上,扬州处于长江和运河的交叉点,是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
在经济上,扬州产生过富可敌国的明清盐商,如今是集工商.科教.旅游.生态为一体的地域中心城市。
在文化上,扬州拥有各种技术.艺术.学术精华,素以富裕.文明.秀美著称。
扬州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扬州拥有2500多年历史,始于春秋时期,当时称之为邗城。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称为邗城(帕金斯)。
公元590年,称该城为扬州,这也是后来中国整个东南部的统称。
隋朝(公元581-617)第二代——隋炀帝时期(公元604-617),扬州是中国南方的首府,在京杭大运河建成之后,这里被称为江东,直到这个朝代没落。
7、8月份是扬州最热的时节,但同时也是旅游淡季,门票会便宜。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昭示每年的春季,扬州迎来旅游旺季,也是游览扬州的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