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3571--3-甲氧基乙酸丁酯
2危险化学品乙酸丁酯(乙酸正丁酯、醋酸丁酯)的理化、危险特性表MSDS

稳定性
不稳定
避免条件
与腐蚀剂、强酸及硝酸盐不能配伍。
稳定
√
禁忌物
腐蚀剂、强酸及硝酸盐
燃烧(分解)产物
水、二氧化碳
健康危害数据
侵入途径
吸入
√
皮肤
√
口
√急性毒性LD50来自无LC50无
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吸入其蒸气对眼睛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刺激作用,且刺激肺泡粘膜,引起肺充血和支气管炎。
乙酸丁酯(乙酸正丁酯、醋酸丁酯)的理化、危险特性表
物质名称 乙酸丁酯(乙酸正丁酯),醋酸丁酯 化学式:CH3COOC4H9
物化特性
沸点(℃)
126.1
比重(水=1)
0.881
蒸气密度(空气=1)
4.0
熔点(℃)
-73.5
临界温度(℃)
132.44
溶解性
微溶于水,能与醇、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自燃温度(℃)
425
冰点(℃)
17
外观与气味
低浓度时,有令人愉快的水果味;高浓度时,气味令人厌恶。在水中漂浮,不溶。
火灾爆炸危险数据
闪点(℃)
22(闭杯)
爆炸极限
1.7%~15%
灭火方法
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沙土灭火。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危险特性
高度易燃水状液体,无色。与空气接触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贮存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和正丁醇。与强氧化剂和丁叔氧钾剧烈反应。溶解橡胶、多数塑料、树脂及某些涂料。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气。其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积聚。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其蒸气能扩散到远处,遇火源着火,并引起回燃。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和污染控制部门。
MSDS-醋酸丁酯

MSDS-醋酸丁酯性炭、干砂或其他不易燃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用泡沫、水雾或喷水冷却,保护周围设施,防止扩散。
收集泄漏物质。
装入合适的,交由专业公司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操作时应避免产生粉尘,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操作结束后,要彻底清洗身体,更换干净的衣服。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远离火源、热源、避光、防潮。
储存区应禁止吸烟、明火等。
储存温度不宜超过30℃。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佩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戴防护服、防静电鞋。
手防护:佩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措施:操作结束后,要彻底清洗身体,更换干净的衣服。
避免长时间接触本品。
第九部分:化学品名称乙酸丁酯第十部分:运输信息UN编号:1123包装等级:Ⅲ包装标志:易燃液体运输注意事项: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撞击、摩擦、雨淋、阳光直射。
运输车辆应配备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中如有泄漏,应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一部分:法规信息本品属于危险化学品,应按照相关法规储存、运输和使用。
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说明书,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
第十二部分:其他信息本说明书仅供参考,使用前应详细阅读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
如有疑问,请咨询生产厂家。
第十三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反应活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第十四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口服LD50:6500mg/kg(大鼠);皮肤LD50:>20g/kg(兔);吸入LC50:15.4mg/L/4h(大鼠)。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可引起眼、皮肤刺激,对肝脏、肾脏有一定危害。
致癌性:未见致癌作用。
致敏性:未见XXX作用。
第十五部分:生态学资料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性,应避免流入水体。
第十六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处理方法:废弃物应交由专业公司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乙酸丁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酸丁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乙酸丁酯中文名:乙酸丁酯;醋酸正丁酯英文名:butyl acetate;butyl ethanoate 标分子式:CHO 分子量:116.16 CAS号:123,86,4 6122识危规号:32130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理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化熔点(?):,73.5 沸点(?):126.1 相对密度(水,1): 0.88 性临界温度(?):305.9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4.1 质燃烧热(KJ/mol):3463.5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2.00(25?)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22 聚合危害:不聚合燃爆炸下限(,):1.2 稳定性:稳定烧爆炸上限(,):7.5 最大爆炸压力(MPa):0.850 爆引燃温度(?):370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炸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危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险燃。
性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毒LD 13100mg/kg(大鼠经口) 50性 LC 9480mg/ kg(大鼠经口) 50对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人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体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危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害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救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乙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乙酸丁酯化学品英文名:butyl acetate技术说明书编码:登记号:1-50生效日期:国家应急电话:1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乙酸丁酯123-86-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呼吸道、皮肤、食入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乙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25℃)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22
引燃温度(℃):
370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13100 mg/kg(大鼠经口)
LC50:9480 mg/kg(大鼠经口)
乙酸丁酯安全技术说明

乙酸丁酯平安技术说明中文名乙酸丁酯英文名Butylacetate 中文别名醋酸正丁酯英文别名Butylethanoate 分子式CHO分子量6122标CAS号123-86-4RTECS号识危险货物UN编号112332130编号IMDG规那么页码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理主要用途化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相对密度〔水性熔点〔℃〕质=1〕相对密度〔空气沸点〔℃〕=1〕中国MAC300〔mg/m3〕前苏联MAC200〔mg/m3〕毒车间卫生标准中国TWA200mg/m3性中国STEL300mg/m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健康危害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病症。
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枯燥。
燃烧性易燃火险等级闪点〔℃〕22爆炸下限〔引燃温度〔℃〕370爆炸上限〔最小点火能甲%〕%〕燃(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爆危险特性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炸强烈反响。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危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险稳定性稳定性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方法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乙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前苏联MAC(mg/m3):
200
TLVTN:
OSHA 150ppm,713mg/m3; ACGIH 20ppm,95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羟胺-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酸丁酯
123-86-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25℃)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乙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300前苏联MAC(mg/m3):200TLVTN:OSHA 150ppm,713mg/m3; ACGIH 20ppm,95mg/m3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羟胺-氯化铁分光光度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纯品。
乙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32130
UN编号:
1123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主要用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乙酸丁酯msds

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气体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急救
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酸丁酯
标识
中文名
乙酸丁酯
英文名
butyl acetate
分子式
C6H12O
相对分子质量
116.16
危险性类别
第3类易燃液体
CAS号
123-86-4
危规号
32310
UN编号
1123
包装分类
Ⅱ
包装标志
052
化学类别
无
主要
用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废弃
处理
用焚烧法处置。
储运
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甲基丙烯酸(正))

710mL/kg(兔经皮)。
对人体危害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中等刺激作用。
急救
应使吸入蒸气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严重者就医诊治。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呼吸困难时,给予吸入碳合气(氧气和6%二氧化碳的混合气)或进行人工呼吸。
防护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4.9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653(20℃)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爆炸下限(%):2
稳定性:
爆炸上限(%):8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259
禁忌物:
危险特性: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着火、爆炸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防毒面具。大火时,须在有防护措施的地方进行施救。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毒性
LD501490mg/kg(小鼠腹腔);5113mg/kg,8小时(大鼠吸入);17900mg/kg(大鼠经口);
泄漏处理
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如无分散剂,可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掩埋。被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大面积泄漏周围应设雾状水幕抑爆。
贮运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UN编号:2531包装分类:Ⅱ
包装方法:玻璃瓶、镀锌铁桶装。并加适量的阻聚剂,在容器内留一定空间使有一定量的氧。
3甲氧基乙酸丁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3-甲氧基乙酸丁酯化学品英文名:3-methoxybutylacetate;3-methoxybutylacetate化学品别名: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CASNo.:4435-53-4ECNo.:224-644-9分子式:C7H14O3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对水生物有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不适用。
警示词:不适用危险信息:对水生生物有毒。
预防措施: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不适用。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
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
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
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灭火方法与灭火剂合适的灭火介质:干粉、二氧化碳、水喷雾或耐醇泡沫。
不合适的灭火介质: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
危险化学品MSDS(乙酸正丁酯)

相对密度(空气=1)
4.1
相对密度(水=1)
0.88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
毒理学资料
LD50:10768 mg/kg(大鼠经口),>17600mg/kg(兔经皮);LC50:390ppm(大鼠经口)。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监测方法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
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乙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乙酸丁酯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版本: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乙酸丁酯化学品英文名:Butyl acetat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传真:联系电话: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和蒸气。
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36 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P403+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和蒸气。
健康危害: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乙酸丁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醋酸正丁酯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丁酯;英文名称:butyl acetate中文名称2:醋酸正丁酯英文名称2:butyl ethanoate技术说明书编码:403CAS No:123-86-4分子式:C6H12O2分子量:116.1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含量):CAS No.:乙酸丁酯123-86-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危险化学品MSDS(乙酸正丁酯)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82
相对密度(空气=1)
4.1
相对密度(水=1)
0.88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
毒理学资料
LD50:10768 mg/kg(大鼠经口),>17600mg/kg(兔经皮);LC50:390ppm(大鼠经口)。
【乙酸丁酯(醋酸正丁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精编版)

乙酸丁酯(醋酸正丁酯)安全技术说明书标识中文名:乙酸丁酯英文名:butyl acetate分子式:C6H12O2分子量:116.16 CAS号:123-86-4 危规号:32130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73.6 沸点(℃):126.1 相对密度(水=1):0.88临界温度(℃):305.9 临界压力(MPa):相对密度(空气=1):4.1燃烧热(KJ/mol):3463.5 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2.00(25℃)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22 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下限(%):1.2 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7.5 最大爆炸压力(MPa):引燃温度(℃):370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300mg/m3苏联MAC:200mg/m3美国TWA:OSHA 150ppm,713mg/m3;ACGIH 150ppm,713mg/m3美国STEL:ACGIH 200ppm,950mg/m3急性毒性:LD50:13100mg/kg(大鼠经口);LC50 :9480mg/kg(大鼠经口)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乙酸丁酯安全技术说明

火险等级
甲
闪点「C)
22
爆炸下限(%
1.2
引燃温度「C)
370
爆炸上限(%
7.5
最小点火能
(mJ)
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资料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 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 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乙酸丁酯安全技术说明
标
识
中文名
乙酸丁酯
英文名
Butyl acetate
中文别名
醋酸正丁酯
英文别名
Butyl etha no ate
分子式
GH12Q
分子量
116.16
CASt
123-86-4
RTEC号
UN编号
1123
危险货物
编号
32130
IMDG规则页码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 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熔点「C)
-73.5
相对密度(水
=1)
0.88
沸点「C)
126.1
相对密度(空气
=1)
4.1
毒
性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
300(mg/m3
前苏联MAC
200(mgSTEL
300mg/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 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 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 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 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3-甲氧基乙酸丁酯;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化学品英文名:3-methoxybutyl acetate;butoxyl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乙酸-3-甲氧基丁酯4435-5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
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
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
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
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
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
液体。
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
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
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
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
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7℃,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
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味苦, 略有气味。
pH值: 无资料熔点(℃): 无资料
沸点(℃): 135~173相对密度(水=1): 0.95~0.96(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05饱和蒸气压(kPa): 0.40(30℃)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闪点(℃): 63~67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2.3爆炸上限[%(V/V)]: 15
溶解性: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树脂及涂料的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
:
50
(mg/kg): 4210
大鼠经口LD
50
LC
:
50
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71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
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
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
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
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
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危险化学品名录。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