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回声》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声》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声》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和课文理解。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大自然的声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回声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回声的原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回声现象。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卡片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引出本课主题。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圈出生字,并指导正确书写。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描述回声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回声现象。

5.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并体验回声现象。

6.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画图或文字形式描述回声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回声2. 内容:生字词、句子解析、回声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大自然中的回声现象,用文字或画图形式记录下来。

作业答案:例:我在公园里玩,突然听到一阵阵鸟叫声。

我仔细观察,发现鸟叫声是从湖对面传来的。

当我走到湖边,又听到同样的鸟叫声,这次声音是从湖面上反射回来的。

这就是回声现象。

2. 课后拓展:收集其他大自然中的声音,了解它们的成因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亲身感受回声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其他声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声》《回声》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声》《回声》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声》一、教材简说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

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教学中应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将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不仅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学习说话,同时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还着力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拓展材料的补充,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又加深了对“回声”这一自然常识的认识,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

三、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四、课前准备制作CAI课件:1.课文插图一、二声波和水波动画图。

2.第二自然段小青蛙和回声的朗读。

3.课文中第4、5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

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学习目标:1.认读“呱、哩”等6个生字,会写“纹、洞、影”三个左右结构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在感悟的基础上把第2、5段读得有感情。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预设:一、谈话激趣,导入揭题。

(看图片,指课文插图一)一天,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在桥洞底下玩,小青蛙看到洞里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马上也传来一只小青蛙的叫声“呱-呱-呱,多好看哪!”的叫声。

小青蛙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课题:回声,读课题)小青蛙是怎么知道这就是回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情趣,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契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读准字音为主)1.师:拿到一篇新课文,要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生:圈出生字,难读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教案(精选13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篇1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乐、奇怪、亲切的语气。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回声吗?你在哪儿听过?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

5、写字指导。

(1) 学生观察。

(2) 教师示范:“纹、影、倒、游”四个字。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默读思考: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画出有关的句子。

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在哪儿听到的?妈妈是怎样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把你画出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

3、课件演示回声的成因。

在读读妈妈说的话。

4、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理解回声的成因。

三、实践活动。

回家后做实验或到郊外听回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教案篇2《回声》一文是科学童话故事,因此让学生弄懂这一科学道理是课文的重点、难点。

现将课文4——5自然段的展示如下:师:请同学们默读4、5自然段,同时想一想,妈妈是怎么做,又是怎么说的?默读,思考好了,请同学们互相讨论。

生:妈妈这样做的:她把小青蛙带到岸上,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

师:(追问)小青蛙看到了什么?生: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去。

碰师板书:水的波纹河岸荡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我这里有一个小“池塘”(圆形大玻璃皿)“池塘”里装满了水。

回声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回声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4.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与回声相关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回声现象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回声现象,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回声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利用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回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章节的学情分析旨在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山谷中的回声现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回声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知识传授与探究:
-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讲解、图示、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回声的形成原理。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回声的概念、形成原理以及声波传播的规律。使用图示、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2.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回声现象,如山谷、隧道、教室等,让学生了解回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掌握与回声相关的词汇,如声波、反射、折射等,为后续的学习和讨论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回声知识,观察并记录生活中至少三个回声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要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完成作业,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编写一个关于回声的小故事,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故事中要包含回声的形成原理和作用,以增强对回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一个山谷中的回声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山谷里的回声吗?当我们站在山谷中大声喊叫时,为什么会有一个声音回应我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回声的课文《回声》。”
2.利用多媒体展示山谷回声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回声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回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展示回声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通过观看动画、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回声,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4.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回声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5.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如:角色扮演、回声接力、回声故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
6.课堂总结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回声的形成原理和应用,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教育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年级语文《回声》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声》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声》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优美,了解回声的形成原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理解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回声的形成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优美,掌握回声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回声的形成原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本课课题《回声》。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3. 精讲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回声的概念。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回声的形成原理。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优美,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回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板书设计1. 课题:《回声》2. 生字词:回声、倒影、倒映、间隔、优美、奇妙3. 回声形成原理:声波反射4. 句子优美:山鸣、谷应、鸟语、花香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回声的理解和体会。

2. 答案要点:回声是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反射回来的现象,使声音更加优美、悠扬。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回声现象,如山谷、建筑物的回声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回声”活动,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

二年级语文《回声》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声》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声》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回声》,详细内容为教材第29页至第30页。

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描绘了小兔子在山谷中与回声的有趣互动,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反射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映、返、似”等生字,正确读写“回声、山谷、倒影”等词语;了解回声的原理,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回声的原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词,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山谷中回声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回声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小兔子与回声的互动过程。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映、返、似”等生字,引导学生正确读写。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描述回声的句子,让学生理解回声原理。

5.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课文,用“回声、山谷、倒影”等词语造句。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回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回声》2. 生字词:映、返、似、回声、山谷、倒影3. 回声原理:声音在山谷中反射,形成回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回声、山谷、倒影”等词语写一段话,描述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现象。

答案示例:在我国许多山区,傍晚时分,山间的雾气与夕阳交相辉映,形成美丽的倒影。

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便能听到回声,仿佛是大自然在回应我们的呼唤。

2.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分享你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回声原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回声》(通用16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回声》(通用16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回声》(通用16篇)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学童话。

它通过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的'回声以及和妈妈对话,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什么是回声和产生回声的原因,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科学知识。

课文优美、生动,动静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习目标】1、认识“呱、圈”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和五自然段,读出亲切,欢快的语气。

3、通过课前体验,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情朗读课文,重点理解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教学难点】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看大屏幕,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小眼睛,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2、师:今天我们来学一个和回声有关的故事。

3、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回声}师:同学们请注意“声”字不仅翘舌而且还有后鼻音。

{板书:shēng}读“声”。

4、师: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师:恩,有的同学速度很快,已经读好了,坐端正了。

2、检查生字:呱哩圈纹碰返师:谁来读读第一个字?拼读。

师:你的三拼音读得很准。

师:谁再来试试?师:你的声音很响亮。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师:下一个,谁来?你来读。

师:你的轻声读得很好!师:我们学着他的样一起读读。

师:第三个字有点难读,谁来试试?师:三拼音节读得很准。

师:一起读!师:下个字,请你读!师:前鼻音读得真准。

大家一起来试试!师:谁来读第五个字?师:很好,后鼻音读得很准。

师:请大家齐读。

师:恩,同学们都读准了!师:最后一个字!请你读。

师:全班跟读。

3、去拼音读字。

师:去掉拼音帽还能读准吗?自由试一试。

师: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往哪开?4、读词语。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回声》优质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回声》优质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回声》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上册,具体内容为《回声》一课。

课文通过讲述小兔子在山谷中与回声趣味对话,向孩子们介绍回声现象。

本节课将重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详细讲解回声原理和趣味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一边……一边……”句式进行表达;解回声现象及其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一边……一边……”句式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理解回声现象及其原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山谷、湖泊等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地方有什有趣现象?”引出本节课主题——回声。

2. 课文学习(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回声与小兔子趣味对话。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一边……一边……”句式,举例说明。

(2)学生仿写句子,巩固所学句式。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抢答。

(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回声现象探究(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回声现象原理。

6. 情感升华(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有趣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回声》2. 生字词:回声、小兔子、山谷、湖泊、一边……一边……3. 回声原理:声波反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理解回声现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回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回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回声》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回声》,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以及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回声”这一自然现象的奇妙之处。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回声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进而引入课题《回声》。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

3. 课堂讲解:a. 解读生字词,让学生齐读并造句。

b. 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回声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c. 分析句子,体会作者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

4.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寻找回声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巩固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回声现象。

c.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回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c. 示例:在山谷里大声喊叫,会产生回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亲身体验回声现象,提高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高对自然奥秘的认识。

同时,可以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科学博物馆,了解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回声现象的亲身体验。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回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回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回声》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回声》。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句子朗读、课文内容分析、课后练习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

2. 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了解回声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回声现象的理解,词语的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作业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中回声现象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种现象。

2.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回声的魅力。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词语意思,让学生正确运用。

4. 课文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了解回声现象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5.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回声》2. 主要内容:生字词:略课文分析:回声现象原理课后练习: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回声现象。

(2)造句,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3)思考: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回声的现象?2. 答案:(1)回声现象: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重复的声音。

(2)例句: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发现生活中的回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课后练习部分;2. 教学目标中关于词语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3. 教学难点中的回声现象理解;4.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教学设计(精选16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篇1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课前透视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

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

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

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回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回声的产生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回声现象的音频或视频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回声现象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回声。

2.学生自由讨论: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二、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回声?3.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回声现象。

四、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正确认读。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教师讲解回声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三、课堂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回声传递”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回声现象。

2.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教师点评。

2.布置作业:用今天的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和回声的故事》。

五、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回声的产生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和合作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回声是什么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入正确朗读课文的学习。

2.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提问:“小主人公在山洞里说了什么?回声是怎么回应他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回声的原理。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听说过回声吗?谁知道回声是什么?二、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意境。

三、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在山洞里发现了什么奇妙的现象?2.学生回答:小主人公在山洞里发现了回声。

3.教师提问:小主人公是怎样和回声对话的?四、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课文深入学习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回声?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回声的原理。

3.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回声?请举例说明。

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生活中的回声现象?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续写课文: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山洞里遇到回声,你会和它说什么?六、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回声的原理,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文深入学习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主人公在山洞里会听到回声吗?”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山洞里有障碍物,声音被反射回来了。

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回声》教案1 教学目的1、认识6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奇怪、亲切的语3、读懂课文,初步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回声的成因。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板书“声”,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字?2、平时同学们听到过什么样的声音?3、〔板书“回”〕构成课题,这种声音你听到过吗?〔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翻开书,自己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下面请同学分段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三、细读感悟1、学习第一段:⑴〔课件出示插图〕说图意,美吗?⑵书上是怎么写的呢?生读第一段。

⑶美美地读第一段,指导学生读,理解句子“半圆形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似一个大月亮。

”⑷指着图说一说什么好似个大月亮?用“好象”说句子2、就在这美丽的桥洞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请同学们读第二、第三段。

⑴小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风光,怎样了?〔课件出示第二段〕学习“呱”字,指导形声字⑵指导读好小青蛙快乐的句子。

⑶这时,不知哪里来的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当听见有人学他时,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想什么?⑷课件出示问句:你是谁,你在哪?朗读指导⑸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小青蛙听后怎么样?出示第三段,指导读好奇怪的语气。

随机学习“哩”3、学习四五段⑴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也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一看吧。

〔看课件〕⑵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学生答复。

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四段。

⑶出示字卡“圈”,读。

学生用手画一个圈。

教师画很多圈,指导一圈圈。

河水激起一圈圈什么?出字卡一圈圈波纹,认读。

再看课件,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后,波纹又怎样了?⑷填空: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到河岸,又〔〕回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人教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人教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二年级人教版》摘要:),)回,四、总结拓展学习目标、认识呱哩圈纹碰返6生指导写“倒”“影”两、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出欢快、奇怪、亲切语气懂课初步了回声形成原因激发探科学兴趣教学重、难教学重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课出奇怪、亲切、欢快语气教学难初步理回声形成原因教学课教学流程课、谈话导入、板“声”(学生)师平都听到什么声音?(学生由说)、()板“回”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回声那什么才是回声呢?学们想不想知道?(师问生答) 二、初课整体感知、学生由课边边给课标上然段(教师巡视指导)思考这课讲了谁和谁?它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习课生生词(课件出示)、学生齐抽b、学生认生卡、示会写生洞和游、出带生句子(出示对话句子) 三、细课、感悟课、学习然()、出示课插图(学生由说说看到了什么?)()、出示半圆桥洞和水里倒影连起像月亮(结合图片理“倒影’)(半圆桥洞和水里倒影链接起像什么啊?)师你觉得这里景色美吗?(用赞美语气)、学习、3然段()师青蛙看到美丽景色很高兴他叫了起(学生画画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出欢乐语气) 板高兴(3)这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画画句子)、课件出示(学生)你能出青蛙高兴劲吗?学生练指生引感叹谁能出?问谁又能出?你爱吗?b、分角色朗谁当真青蛙?谁当那只看不见青蛙?老师旁白多奇怪呀青蛙也感到很奇怪他奇怪什么?他向妈妈寻答案了出青蛙问妈妈话那你就用非常奇怪奇怪极了语气青蛙问妈妈这句话(出示青蛙问妈妈话)桥洞里藏着只青蛙吧?他学我说话哩板惊讶、妈妈又是怎样告诉他是不是直接回答啊?(出有关句子)、妈妈是怎样说?(出亲切语气)()请快四然段()随学生朗屏幕出示句子你能填空吗?青蛙妈妈带着青蛙跳到岸上她( )颗石子( )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 )到( )又圈圈地( )回指名填空(学生由表演体会捡、扔、碰、荡)、出示课插图(学生结合插图理水波纹)起表演下青蛙妈妈投石击水动作对就这么扔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再看屏幕课件(石子激起波纹又荡回)有趣不?谁能再?(指名这段)那么声音波纹和水波纹是样(出示妈妈说话再)谁愿青蛙妈妈话?指名谁说说你懂了什么?(水波纹碰到桥洞要荡回声音波纹碰到石壁也要返回)板(略见附页)b、课件出示课插图(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回声形成原因)学们想想荡回“荡”是什么思?你荡秋千吗?我们说水波那种起伏慢悠悠地回样子就是荡再想想返回“返”是什么思?“返”就是回思(师示加上动作说这句话)瞧了让青蛙明白回声青蛙妈妈是多么耐心多么亲切多么形象打比方!老师特别想把青蛙妈妈话你们想听吗?师谁愿学着老师样子把青蛙妈妈话再完整地下?看谁能出妈妈亲切语气对孩子深情爱!己练习指名这下子谜底揭开了青蛙明白了吗?从哪看出?你说他现心情怎么样?生(高兴)从哪词可以看出?(蹦老高、、、)师你能出它高兴心情吗?快这句话!所以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不停他现心情怎样呢?从哪词看出(欢快) 板欢快你看青蛙多么善观察善思考而且发现问题就问他多可爱啊!“欢快”是什么思?非常兴奋特别高兴他什么特别高兴?我们就用欢快语气齐段生(齐)3指名分角色课(出示青蛙与青蛙妈妈对话句子) 四、总结拓展师平听到回声吗?什么地方?生山谷里能听到生新里没放东西候叫能听见回声师还从哪儿能听到回声呢?以学们得留心观察哦出示青蛙话然还有很多像回声样知识等着我们发现、探呢!衷心祝愿朋友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到更多知识五、结学习这课你们懂得了什么?(生由说) 五、布置作业、回用脸盆做实践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样子、到空房子喊两声听听己回声3、写生词六、板设计3、回声》》》》》》碰》》》》》》水波纹→→→→→→→→河岸《《《《《《荡《《《《《《高兴——惊讶—欢快》》》》》》碰》》》》》》》回声声音波纹→→→→→→→→→石壁《《《《《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声》教学设计
31 回声
一、声音激趣,导入课题
1.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下面请你来听这是什么声音,举手告我我,好吗?看谁的小耳朵最灵。

(出示电铃的声音)
师: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1:手机声音。

师:请你说完整的话好吗?
生:这是手机的声音。

师:再来听。

生2:这是流水的声音。

师:说得真完整。

这个呢?
生3:小狗的叫声。

师:最后一个,一起来说吧。

生齐说:鸡的叫声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另外一种声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1课《回声》。

2.师: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回,大口框里面套小口;声,上面是士,上面的横长,下面的横短。

师:谁来读课题?指名读(2人)
师:你的声音真洪亮
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生1:回声是什么?
生2: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呢?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回声,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标题右边画上问号)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书148,摆好读书姿势。

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准备好就开始吧。

二、多种方法识字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相信这些词语也难不倒大家。

(出示带拼音词语)自己读一读。

“波纹、碰到、返回、呱呱叫、一圈圈”
2.师:去掉拼音你还会吗?和同位合作读一读。

同位1:波纹、碰到、返回、呱呱叫、一圈圈
师:配合的真默契。

同位2:波纹、碰到、返回、呱呱叫、一圈圈:
3.师:生字朋友来了,自己读一读吧。

“呱、哩、圈、纹、碰、返”。

请一名小老师领读。

声音真洪亮
(1)师:呱变大变红:仔细观察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形声字)(左边的口表示用嘴巴叫,是他的形旁,右边的瓜表示声音,是他的声旁)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字不仅记住了读音,还记住了字的意思,真好!仔细看,还有谁是形声字?
(生说齐纹、圈、返、哩,一块变红)
师:我们来读读他们吧。

(2)师:哩:读音是li(出示li)。

指名读(一列)。

哩是个轻声,你读的可真准确,放在句子中,你还会读吗?谁来读?
请2人读。

(3)师:还剩下碰,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一个东西碰到了石头
师:联想记忆也是识字的好方法。

生字都掌握了吗?咱们来开列小火车吧。

开两列。

纹字跑进了田字格,他还是我们要写的字呢,谁能来组个词?
生1:波纹
生2:水纹
师:要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3:右边的文的横倾斜,不压横中线。

生4:绞丝旁的第二个撇折略往下。

师范写:绞丝旁三笔完成,第三笔是提,右边的文的撇捺要舒展。

写一写也是识字的好方法。

请你轻轻地打开课本151页,摆好写字姿势,在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

师:写完的同位相互评价,好的地方得颗星,不好的地方请他改正。

师巡视。

三、精读课文,学习回声及其形成原因。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1.师:生字掌握的真不错,老师送给大家一幅美丽的图片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座半圆的石桥,水里有绿色的倒影
生2:我看到了一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师:你可真会读书,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幅图画的美景啊?
生:第一自然段
师:谁来读一读啊?大月亮在哪儿啊?能用文中的话告诉我吗?老师用手指一指,上面的半圆形桥洞和水中的倒影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圆圆的月亮。

师:谁愿意把这么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2人指名读。

多美的景象啊,谁来读一读?
真美啊,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配乐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回声的特点
1.师:这美丽的景色被谁看见了?
生:被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看到了。

师:小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他说了什么,请你轻轻地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青蛙的话。

2.师:交流:小青蛙说了什么?你画的什么?
生:学生汇报,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只出现青蛙说的话
(朗读指导)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话?
(1)第一句:听出来了,小青蛙很高兴.
A小青蛙是高兴的说的,谁再来?
B小青蛙在赞美这里的美景呢,真美啊,谁再来读
(2)第二句:这句又该怎么读呢?
生1:你是谁,你在哪儿?
师:请你注意“谁”,请你再来读。

生2:你是谁,你在哪儿?
师:你是带着什么语气来读的?
生:疑问
师:小青蛙感到很奇怪,他为什么事感到奇怪?
生:有一只看不见的青蛙也在说话。

3.师:请你仔细看看他们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的对话一模一样。

师:真有一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吗?
生:是回声。

(1)师生合作
师:我想当这只看不见的青蛙,请一名同学来当小青蛙,其他同学仔细听,老师的声音和他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的声音小。

(2)师:回声的声音稍轻,回声紧跟着叫声。

(3)同位两个学着刚才我们的样子合作读。

汇报读。

4. 师: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指名读(2人)。

妈妈笑着说:“孩子,跟我来。


师:青蛙妈妈做了些什么?
(三)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学习回声形成的原因。

1.小组学习要求:
(1)师: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描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2)师:青蛙妈妈做的实验和回声有什么关系?
2.师: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你画的是什么?
生答
师:出示填空,自己先填一填,指名填。

让我们学着青蛙妈妈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插图来说一说。

生:河里的波纹碰到了岸上,又一圈圈的荡回来。

边说边板书:波纹()()()河岸
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青蛙妈妈做的实验和回声有什么关系?
生:声音的波纹就像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要荡回来,声音的波纹碰到石壁也要返回来。

师:解释的真清楚,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妈妈是怎么样说的?播放视频。

谁齐读青蛙妈妈的话。

谁明白青蛙妈妈的话?请女生一起读,告诉小青蛙这个道理。

师:那你知道回声是怎么形成的吗?如果让你上台设计回声的板书,你会怎么写?可参考水波部分。

(词卡:声波、石壁),小组讨论。

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组同位上台,一名同学来贴,一名同学来解释。

谁来贴?谁来说?
生1:贴字卡,画波纹:声波()()()石壁
生2:声波碰到石壁会返回来,返回来的声音就是回声。

师:他们写的对不对?谢谢你们。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那我们一起来学着青蛙妈妈的样子再来读一读吧。

看哪位妈妈最耐心最亲切。

师:小青蛙在大家的帮助下也明白了,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读。

请2名学生读。

读出高兴来。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进行语言训练。

小青蛙终于明白了,他高兴地游回桥洞底下,他会说些什么呢?
补白。

他会说些什么,桥洞里会想起什么回声呢?同位配合着填一填吧。

课件出示: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

桥洞里立刻想起了一片回声:“----,--- ”。

生:呱呱呱,多有趣啊。

太好了,我终于知道什么是回声了!
呱呱呱,多好玩啊!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别当小青蛙、回声、青蛙妈妈、旁白。

四、拓展
1.平时生活中,你听到过回声吗?是在哪听到的?(学生发言)
生1:对着大山喊,就会有回声。

师:能解释一下吗?
生1:声音碰到大山又返回来,就是回声。

生2:在山洞里,声音碰到山洞的石壁又返回来。

2.(出示回音壁图片)师:老师曾经去过北京天坛的回音壁,那里也有回声的奥秘呢,有空的时候也请你们去体验一下吧。

3.小结:
大自然还有很多像回声一样的科学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同学们只要留心观察、学会思考,就一定会比小青蛙还要聪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