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合集下载

小学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第一部分古诗1、敕勒歌-北朝民歌chìlèchuān yīn shān xià敕勒川,阴山下。

tiān sìqióng lúlǒng gài sìy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máng máng天苍苍,野茫茫,fēng chuīcǎo dīxiàn niúy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背景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

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在今北部和南部一带。

古诗今译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2、回乡偶书-------贺知章shào xiǎo líjiālǎo dàhuí少小离家老大回,xiāng yīn wúgǎi bìn máo shuāi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xiāng shí儿童相见不相识,xiào wèn kècóng héchùlái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背景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萧山)人。

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

古诗今译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

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3、咏柳--------贺知章bìyùzhuāng chéng yīshùgāo碧玉妆成一树高,wàn tiáo chuíxiàlǜsītāo万条垂下绿丝绦。

三、四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三、四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三(1)班论语·颜渊篇第十二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张问明.。

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浸润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矣。

”忆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三(2)(3)(4)(6)班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三(3)班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5)班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第一篇: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一)经部选篇1.《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2.《礼记·中庸》选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二)史部选篇3.《史记·鹖冠子》选段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 4.《山海经·南山经》选段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三)子部选篇5.《孟子·公孙丑下》选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学3、4年级经典诵读100篇

小学3、4年级经典诵读100篇

3-4年级(100篇)1《长歌行》汉乐府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重别周尚书》北周庚信庾信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唯有河边雁,秋来向南飞。

3、《江亭夜月送别》唐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唐张九龄tiáo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yīn yūn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6、《留别王维》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7、《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渡浙江问舟中人》孟浩然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9、《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从军行》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tāo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观猎》王维wèi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4、《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nǎn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6、《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作品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作品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作品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国学经典诵读篇目1·《论语·十二章》2、《诗经·蒹葭》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6、惜时诗三首:(《长歌行》-汉乐府、《偶成》-朱熹、《劝学》-颜真卿7、《少年中国说》(梁启超》8、《鱼我所欲也》(第一段)9、爱国诗三首:《过零丁洋》《春望》《示儿》10、《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11、《劝学》(一、三)(荀子)12、《卜算子·咏梅》(陆游)13、《礼记·虽有佳肴》14、《岳阳楼记.》(四五段)(范仲淹)15、咏清明三首:《清明》(杜牧、王禹偁、黄庭坚)1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7、《行路难·其一》(李白)18、边塞诗三首:《凉州词》、《从军行》、《雁门太守行》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21、《兰亭集序》(一二段)(王羲之)2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23、《赤壁赋》(第一段)(苏轼)2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25、《师说》(一、三)(韩愈)26、《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7、《扬州慢》(姜夔)28、《爱莲说》(周敦颐)29、《国殇》(屈原)30、送别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31、《短歌行》(曹操)3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33、《滕王阁序》(二三段)34、《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35、《咏荆轲》(陶渊明)小学阶段经典诵读篇目一年级上学期(30 首)一、古诗(20 首)1.《江南》(江南可采莲)2.《咏鹅》(鹅鹅鹅)3.《风》(解落三秋叶)4.《春晓》(春眠不觉晓)5.《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6.《悯农》(锄禾日当午)7.《悯农》(春种一粒粟)8.《池上》(小娃撑小艇)9.《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10.《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11.《绝句》(迟日江山丽)12.《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13.《江雪》(千山鸟飞绝)14.《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15.《塞下曲》(月黑雁飞高)16.《蝉》(垂緌饮清露)17.《所见》(牧童骑黄牛)18.《鹿寨》(空山不见人)19.《相思》(红豆生南国)20.《竹里馆》(独坐幽篁里)二、童谣10 首1.《数数歌》2.《小板凳》3.《读书郎》4.《上学歌》5.《拉大锯》6.《公鸡头》汉乐府骆宾王李峤孟浩然孟浩然李绅李绅白居易高鼎杜甫杜甫范仲淹柳宗元贾岛卢纶虞世南袁枚王维王维王维7.《一个毽儿》8.《上打三通鼓》9.《老鼠打电话》10.《蚱蜢》三、背诵《笠翁对韵》一年级下学期(30 首)一、古诗(20 首)1.《梅花》(墙角数枝梅)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5.《敕勒歌》(敕勒川)6.《渡汉江》(岭外音书断)7.《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8.《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9.《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10.《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11.《鸟鸣涧》(人闲桂花落)12.《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13.《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14.《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15.《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16.《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17.《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19.《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20.《乐游原》(向晚意不适)二、童谣(10 首)(一)指定5 首1.《肩扛一匹布》2.《什么尖尖尖上天》3.《狗和猴》李白李商隐王安石王之涣李白李清照北朝民歌宋之问贺知章贺知章陈子昂王之涣王维王维高适杨万里李白李白李白李白4《刘小柳和牛小妞》5《三个和尚没水喝》(二)教师自选5 首三、背诵《弟子规》二年级上学期(30)一、古诗(20 首)1.《秋浦歌》(白发三千丈)2.《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3.《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4.《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5.《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6.《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7.《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9.《江雪》(千山鸟飞绝)10.《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11.《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12.《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13.《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14.《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15.《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16.《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17.《忆江南》(其一)(江南好)18.《忆江南》(其二)(江南忆)19.《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20.《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二、背诵《三字经》前半部分三、儿童诗10 首(一)指定 5 首1《夕阳》2《太阳喝醉酒》3《黄昏》李白朱熹刘方平岑参杜甫杜甫杜甫刘长卿柳宗元韩愈崔护张继韩翃张志和韦应物卢纶白居易白居易白居易白居易4《爱照镜子的月亮》5《夜》(二)教师自选5 首二年级下学期(25 首)一、古诗(古诗20 首)1.《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2.《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3.《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4.《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5.《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6.《马诗》(大漠沙如雪)7.《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8.《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9.《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10.《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1.《过华清宫》(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12.《蜂》(不论平地与山尖)13.《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14.《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15.《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罗隐王安石王安石王安石李贺杜牧杜牧杜牧杜牧杜牧王翰王昌龄王昌龄王昌龄王昌龄1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1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放声鱼鳖逐人来)苏轼18.《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19.《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20.《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二、背诵《三字经》后半部分三、背诵儿童诗5 首1.《小童话》2.《虫和鸟》3.《大海睡着了》4.《月亮》5.《家》邵燕祥舒兰刘饶民刘饶民苏轼苏轼曾几三年级上学期(25 首)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2.《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3.《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4.《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5.《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6.《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7.《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8.《山中》(长江悲已滞)9.《送兄》(别路云初起)10.《送朱大入秦》(游人武陵去)11.《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12.《杂诗》(君自故乡来)范成大朱熹李白林升翁卷雷震骆宾王王勃陆锦孟浩然王昌龄王维王维1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14.《送别》(山中相送罢)15.《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16.《山中答问》(问余何事栖碧山)17.《劳劳亭》(天下伤心事)18.《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19.《山中留客》(山中物态弄春晖)20.《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花)21.《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22.《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23.《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24.《送凌澈上人》(苍苍竹林寺)25.《八阵图》(功盖三分国)王维李白李白李白李白张旭张旭祖咏高适张谓刘长卿杜甫三年级下学期(25 首)1.《春行即兴》(益阳城下草萋萋)2.《华子岗》(日落松风起)3.《赋新月》(初月如弓未上弦)4.《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李华裴迪缪氏子钱起5.《听邻家吹笙》(风吹声如隔彩霞)6.《柏林寺南望》(溪上遥闻精舍钟)7.《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8.《秋夜寄丘员外》(怀君属秋夜)9.《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10.《少年行》(弓背霞明剑照霜)11.《秋思》(洛阳成里见秋风)郎士元郎士元韦应物韦应物孟郊令狐楚张籍韩愈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13.《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14.《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15.《遗爱寺》(弄石临溪坐)16.《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17.《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18.《夜雪》(已讶衾枕冷)19.《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20.《马诗》(大漠沙如雪)21.《宫词》(故国三千里)22.《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23.《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24.《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25.《剑客》(十年磨一剑)韩愈刘禹锡白居易白居易白居易白居易白居易李贺张祜元稹元稹杜秋娘贾岛四年级上学期(25 首)1.《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2.《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3.《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5.《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6.《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7.《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刘禹锡刘禹锡刘禹锡刘禹锡刘禹锡岳飞陆游陆游陆游杨万里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9.《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11.《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12.《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1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14.《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15.《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16.《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17.《霜月》(初闻征燕已无蝉)18.《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19.《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20.《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21.《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牛)22.《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23.《蜂》(不论平地与山尖)24.《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25.《咏月》(昨夜圆非今夜圆)杜牧杜牧杜牧杜牧杜牧杜牧李商隐李商隐李商隐李商隐曹邺赵嘏罗隐罗隐李建枢四年级下学期(25)1.《晓日》(天际霞光入水中)2.《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青)3.《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4.《春草》(天北天南绕路边)5.《社日》(鹅湖山下稻梁肥)6.《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7.《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8.《寄人二首》(别梦依依到谢家)9.《题君山》(曾于方外见麻姑)10, .《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11.《逢入京史》(故园东望路漫漫)12.《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13.《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14.《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15.《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16.《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韩偓郑谷李中唐彦谦王驾王驾柳中庸张泌方干崔道融岑参王冕于谦郑燮龚自珍龚自珍17.《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18.《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19.《蜡梅》(天向梅梢别出厅)20.《杂诗》(君自故乡来)21.《杂咏》(已见寒梅发)22.《忆梅》(定定住天涯)23.《江上梅》(忽见寒梅树)24.《寒梅绝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25.《梅花绝句》(之三)(雪虐风号愈凛然)王士祯苏轼杨万里王维王维李商隐王适陆游陆游五年级上学期(25 首)一、诗13 首1.《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2.《雪每》(梅雪争春未肯降)3.《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4.《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5.《游子吟》(慈母手中线)6.《七步诗》(煮豆燃豆萁)7.《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8.《长歌行》(青青园中葵)9.《关雎》(关关雎鸠)卢梅坡卢梅坡王冕白居易孟郊曹植李白汉乐府诗经岑参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11.《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1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13.《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二、词12 首14.《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15.《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7.《雨霖铃》(寒蝉凄切)18.《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19.《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20.《清平乐》(留人不住) 杜甫杜甫温庭筠张若虚李煜李煜柳永柳永晏殊晏几道21.《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2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3.《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欧阳修苏轼苏轼2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25.《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五年级下学期(20 首)一、唐诗10 首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2.《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3.《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4.《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5.《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6.《送友人》(青山横北郭)7.《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8.《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9.《春思》(燕草如碧丝)王勃张九龄孟浩然王维王维李白李白李白李白李白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二、宋词10 首11.《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楼)12.《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1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15.《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16.《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7.《卜算子》(我住长江头)18.《清平乐》(春归何处?)19.《满江红》(怒发冲冠)20.《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秦观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李之仪黄庭坚岳飞陆游六年级上学期(20 首)一、唐诗7 首1.《观猎》(风劲角弓鸣)王维2.《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3.《前出塞》(挽弓当挽强)4.《望岳》(岱宗夫如何)5.《春望》(国破山河在)6.《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7.《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二、宋词12 首,8.《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9.《生查子》(去年元月时)10.《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11.《清平乐·村居》(茅堰低小,溪上青青草)李白杜甫杜甫杜甫杜甫杜甫范仲淹欧阳修晏殊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1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1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15.《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1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7.《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18.《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19.《渔家傲》(塞外秋来风景异)元曲 1 首20.《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陆游苏轼秦观纳兰性德范仲淹六年级下学期(20 首)一、唐诗7 首1.《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2.《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3.《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4.《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6.《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7.《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二、古文10 篇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杜甫常建贾岛许浑李商隐秦韬玉李白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鱼我所欲也》4.《劝学》5.《列子学射》6.《矛与盾》7.《学记》8.《精卫填海》9.《爱莲说》10.《陋室铭》三、教师自选3 篇高庄小学经典诵读篇目高庄小学经典诵读篇目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要从小学生开始,培养阅读国学经典篇目的兴趣,有利于更好的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一、二年级】㈠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㈡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四年级】㈠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㈡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五、六年级】㈠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颜氏家训•风操第六》、注音版的《论语》、《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㈡古典诗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扬州慢•【宋】姜夔、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修身
《增广贤文》(一则)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尚美
《声律启蒙》四则: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滁州西涧》《春江花月夜》(节选)《春思》《题临安邸》《清明》《墨梅》《出塞》《山居夏日》《山园小梅》《望洞庭》《望岳》
高段
高段
明礼
《三字经》(两则)ﻫ《礼记》(大同篇)
励志
《陋室铭》《爱莲说》《曹操-短歌行》《少年中国说》
勤学
《荀子-劝学》《论语几则》《韩愈-师说》
尚美
《王勃-滕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洛神赋》
博采
《诗经-蒹葭》《乐府诗集-敕勒歌》《蜀相》《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忆秦娥》《更漏子》《鹊踏枝》《虞美人》《浪淘沙》《清平乐》《渔家傲》《一丛花令》《隆中对》《兰亭集序》《勾践灭吴》《报任安书》(节选)《苏武传》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ﻫ《江上渔者》ﻫ《绝句》(生当作人杰)ﻫ《将进酒》(前四句)
《忆江南》ﻫ《独坐敬亭山》
《望庐山瀑《弟子规》(四则)泛爱众而亲人ﻫ《论语》(六则)
励志
《增广贤文》(三则)
勤学
《增广贤文》(两则)ﻫ《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低段
明礼
《弟子规》总 叙
孝悌篇(入则孝,出则悌) ﻫ谨信篇(次谨信)朝起早,夜眠迟。
《三字经》礼仪篇(为人子……夫妇顺)
《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勤学
《三字经》学习篇(人之初……不知义)
修身
《德道经》德 篇(第一章)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

以下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欢迎阅读!推荐小学生背诵国学经典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七、《孟子》八、《陋室铭》刘禹锡(唐)九、《劝学》荀子(战国)十、《伤仲永. 笠翁对韵二冬》十一、《岳阳楼记. 笠翁对韵三江》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docx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docx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弟子》叙孝悌篇(入孝,出悌)明信篇(次信)朝起早,夜眠。

礼《三字》礼篇(人子⋯⋯夫)《增广文》羊有跪乳之恩, 有反哺之。

勤《三字》学篇(人之初⋯⋯不知)学修身《德道》德篇(第一章)道篇(第一章)《增广文》(一)美不美,中水;尚有千里来相会,无面不相逢。

低美段三尺,六弓,岭北江。

中古《江上者》《句》(生当作人杰)博《将酒》(前四句)采《江南》《独坐敬亭山》《望山瀑布》《增广贤文》(六则)明《弟子规》(四则)泛爱众而亲人礼《论语》(六则)励《增广贤文》(三则)志《增广贤文》(两则)勤学《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高中段段修《增广贤文》(一则)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身尚《声律启蒙》四则: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美中华古诗词选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滁州西涧》《春江花月夜》(节选)《春思》博采《题临安邸》《清明》《墨梅》《出塞》《山居夏日》《山园小梅》《望洞庭》《望岳》《三字经》(两则)明礼《礼记》(大同篇)励《陋室铭》《爱莲说》《曹操 - 短歌行》《少年中国说》志勤《荀子 - 劝学》《论语几则》《韩愈 - 师说》学《王勃 - 滕王阁序》《范仲淹 - 岳阳楼记》尚高高美《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洛神赋》段段《诗经 - 蒹葭》《乐府诗集 - 敕勒歌》《蜀相》《苏轼 - 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忆秦娥》《更漏子》《鹊踏枝》博采《虞美人》《浪淘沙》《清平乐》《渔家傲》《一丛花令》《隆中对》《兰亭集序》《勾践灭吴》《报任安书》(节选)《苏武传》。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范文(通用6篇)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范文(通用6篇)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范文(通用6篇)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一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

此谓知本。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

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

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3)民志:民心,人心。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

”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

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

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

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

获得知识的途径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二《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在《南齐书·王敬则传》中说:“檀公(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至今都非常实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

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的碰撞,无论东西文化怎样相互融合、掺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论语》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的孔子是影响中国文化,政治,制度等最深远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被中国称为"致圣"。

2 《道德经》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道德经》博大精深,两钱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乃至普通百姓,纷纷从中汲取智慧。

3 《庄子》庄子是道家集大成者,在战国时代那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他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庄子》一书堪称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蕴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每一个人的灵魂。

4 《孟子》被誉为儒家"亚圣"的孟子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百世之师,是因为其著作《孟子》中体现的深刻思想。

孟子的一腔"浩然之气",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钱年之后依然可以想见其雄风.5 《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的强本节用,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非攻反战,防御自卫的军事思想。

别开生面,体系完整是逻辑学说。

6 《荀子》《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

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苟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荀子看称集大成者。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一、二年级】㈠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㈡古典诗词【三、四年级】㈠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㈡古典诗词【五、六年级】㈠国学经典㈡古典诗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扬州慢•【宋】姜夔、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经典国学诵读篇目

经典国学诵读篇目

经典古诗诵读篇目1.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9.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9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9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9篇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2):宴山亭赵佶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3):木兰花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4):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5):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完整word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完整word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参考)

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参考)

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方案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方案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方案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方案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 〔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参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小学五六年级:〔一〕国学经典:有方案地诵读完成?尚书??孝经??易经? 〔二〕古典诗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声律启蒙》云对雨 ,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
《江上渔者》
《绝句》(生当作人杰)
《将进酒》(前四句)
《忆江南》
《独坐敬亭山》
《望庐山文》(六则)
《弟子规》(四则)泛爱众而亲人
《论语》(六则)
励志
《增广贤文》(三则)
勤学
《增广贤文》(两则)
《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修身
《增广贤文》(一则)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尚美
《声律启蒙》四则: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博采
中华古诗词选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滁州西涧》《春江花月夜》(节选)《春思》《题临安邸》《清明》《墨梅》《出塞》《山居夏日》《山园小梅》《望洞庭》《望岳》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低段
明礼
《弟子规》总 叙
孝悌篇(入则孝,出则悌)
谨信篇(次谨信)朝起早,夜眠迟。
《三字经》礼仪篇(为人子……夫妇顺)
《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勤学
《三字经》学习篇(人之初……不知义)
修身
《德道经》德 篇(第一章)
道 篇(第一章)
尚美
《增广贤文》(一则)美不美,乡中水;
高段
高段
明礼
《三字经》(两则)
《礼记》(大同篇)
励志
《陋室铭》《爱莲说》《曹操-短歌行》《少年中国说》
勤学
《荀子-劝学》《论语几则》《韩愈-师说》
尚美
《王勃-滕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洛神赋》
博采
《诗经-蒹葭》《乐府诗集-敕勒歌》《蜀相》《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忆秦娥》《更漏子》《鹊踏枝》《虞美人》《浪淘沙》《清平乐》《渔家傲》《一丛花令》《隆中对》《兰亭集序》《勾践灭吴》《报任安书》(节选)《苏武传》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第一篇: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 字文》、《颜氏家训· 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 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七步诗》、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凉 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 时明月汉时关》、 《芙蓉楼送辛渐》、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鹿柴》、 《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 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 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 楼上”、 魂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Tags:
责任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