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七章:个性心理发展与教育剖析

合集下载

大学《教育心理学》课后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大学《教育心理学》课后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6-12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6-12岁的小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是:(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

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3)不平衡性.不同个体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起步发展可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4)差异性.同一种心理机能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第三章学生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1、简述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区别与联系。

答:流体智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各章主要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各章主要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各章主要知识点(初中)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二章:1. 心理发展的概念与基本特征2. 我国对心理阶段的划分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名称、年龄范围)4. 人格的概念5. 爱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名称、年龄范围)6.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7. 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发展阶段8. 认知方式的差异9. 求智商的公式10. 性格的概念、性格的特征差异第四章:1.动机、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期待的概念。

2.学习动机的种类。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五章:1. 学习迁移的概念。

2. 迁移的种类。

3. 影响迁移的因素。

4. 心向或定势。

5. 促进迁移的教学。

第六章:1.知识的类型2.感知规律3.变式4.知识直观的类型5.知识概括的类型6.记忆的三个子系统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其规律8.遗忘理论9.过度学习10.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1.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2.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第八章:1.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特征2.学习策略的分类3.认知策略4.元认知的概念和策略5.资源管理策略第九章:1.问题和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5.创造性的概念6.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8.创造性的培养第十章:1.品德的概念2.品德的结构3.品德的培养第十一章:1.心理健康的概念2.心理健康的标准3.学生中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目标。

发展心理学 第七章第三节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发展心理学 第七章第三节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自我概念的相关其他因素
• 再婚家庭 • 同伴关系 • 学习不良儿童(自我调节能力总体差,自 我意识发展,女生好于男生)
自我评价发展特点
以前 顺从 笼统的评价 内心品质初步有 具体,外显的 稳定性初步有 后来 有独立性,减轻依赖,独 立能力发展 个别方面或者多个方面 抽象性的,内心品质描述 抽象的,内心的 稳定性加强
小学儿童社会认知发展趋势
• 外部特征注意到内部特征 • 看问题从简单到复杂,看问题多方面,维 度 • 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 • 从对个人利益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 利益 • 弥散性,间断性想法到系统有组织综合性 思想
儿童社会性的分类
• 角色采择技能(儿童采取他人观点来理解 他人思想感情的一种认知技能,采择技能 的5个阶段,张文新和林崇德关于幼儿园社 会性研究) • 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对他人认识,他人行 为归因,儿童友谊,儿童权威关系)
• 总的变:对父母安全性恋减少,但是仍然 恋母超过恋父,对父母的信赖降低 • 主要的表现:父母和儿童交往时间变化 (时间减少,注意儿童的时间也减少); 父母与儿童处理的问题变化(以前是孩子 气,打架,现在是做家务,儿童学习,友 谊,个体交往等);儿童与父母冲突减少
亲子关系变化(二)
• 在纪律和控制中,父母认为比学前期儿童 容易控制 • 父母对儿童控制力的变化: • 6岁前大部分决定父母做; (6·12)岁父母有3个责任:监督与引导儿童, 与儿童交流,加强儿童自我监督和何时寻 求父母指导 12岁以后大部分决定自己做
小学儿童的师生关系(综述)
• 师生关系比较:与幼儿园相比,要求更严, 引导学习,监督行为,与初中比教师权威 性强,体贴细致 • 师生关系三特点:亲密性,反应性,冲突 性 • 小学生的年纪,性别学业表现影响师生关 系,女生师生关系比男的积极,成绩好的 比差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刚刚开始是崇拜 和敬畏,后来三年级以后独立性和评价能 力发展起来,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 • 教师评价对于儿童的影响:对喜欢的老师 积极的反应,重视其评价,不喜欢的则反 之 • 教师期望:著名的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实 验,

发展教育心理学第七章自我意识

发展教育心理学第七章自我意识

▪ 1.自我认识
▪ 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 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 2.自我体验
▪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自己的情绪, 主要包括自爱、自尊、自恃、自信、自卑、自责、 优越感等。
▪ 3.自我监控
▪ 自我监控指自我意识在意志和活动方面表现的自我 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
▪ 带孩子去玩哈哈镜——教会孩子认清自己
▪ 情景三:可可上小学后,爸爸妈妈发现她变了,不 管她干什么事情,如果不及时表扬她,或者表扬得 不到位,她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原来,学校搞所 谓的“成功教育”,老师害怕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有时候会夸大其词地表扬学生。
▪ 情景四:球球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幼儿园总是沉 默寡言,回到家里也很少说话。原来,因为他说话 比较慢,有时还结巴,而且长得胖乎乎的,小朋友 常常笑话他,说他是“笨球”。球球觉得自己又笨 又难看,所以非常自卑。
完成、动脑动手中体验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
▪ (五)引导儿童克服自卑心理
▪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 2、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悦纳。 ▪ 3、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给自卑的学生
提供成功的机会,等他初次成功并有了信心 之后,再逐渐提高学习的难度,使其提高自 信,消除自卑。 ▪ 4、教师还应给予自卑的学生特别的关注,根 据测验和谈话,了解其长处,让他发挥自己 的优势。
第二节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 的发展特点
▪ 一、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点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一岁前的儿童全然意 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他 们经常摆弄自己的手指,并把它们放进嘴里吮吸, 但并不知道手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把它们当 做玩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目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二、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三、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一、华生的生平二、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三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生平二、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四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维果斯基的生平二、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一、朱智贤的生平二、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遗传、成熟与环境关系一、遗传及其作用二、成熟及其作用三、环境及其作用四、遗传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三、知识的领会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第三节心理发展的动力一、心理发展动力的几种观点二、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第四节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实质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四、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的概述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二、婴幼儿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婴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动作)的发展第三节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五章小学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小学生发展的概述一、小学生的生理发展二、小学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小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初中生发展的概述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二、初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三、初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初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七章高中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高中生发展的概述一、高中生的生理发展二、高中生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三、高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第二节高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五、情绪情感的发展六、意志的发展第三节高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发展二、社会性的发展第八章个别差异第一节个别差异的概述一、什么是个别差异二、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三、学生个别差异的表现第二节超常儿童一、什么是超常儿童二、关于超常儿童的主要研究三、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四、超常儿童的诊断五、超常儿童的成长与教育第三节智力落后儿童一、什么是智力落后二、智力落后的诊断与分类三、智力落后的成因四、智力落后的预防和教育第九章学习概论第一节学习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学习二、学习的分类三、学习过程的模型第二节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二、学习的认知理论三、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第三节影响学习的条件一、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二、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第十章认知领域的学习第一节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学习阶段一、知识与技能的划分和广义知识的分类的对应关系二、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加涅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的对应关系三、广义知识的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第二节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分类三、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条件第三节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二、智慧技能的学习第四节学习策略一、什么是学习策略二、元认知三、学习策略的分类四、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五、影响学习策略的学习条件六、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第十一章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动作技能的概述一、什么是动作技能二、动作技能的特征三、动作技能的分类第二节动作技能的习得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二、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三、动作技能形成的有利条件第三节动作技能的保持一、动作技能保持的特点二、影响动作技能保持的因素第四节学习的迁移一、什么是学习的迁移二、学习迁移的种类三、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四、现代的学习迁移理论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什么是品德二、品德的结构第二节品德理论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三、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第三节品德的形成和品德不良的转化一、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二、品德不良的转化第十三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概述一、什么是动机二、学习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动机的认知理论二、动机的人本理论(人本主义动机理论)三、动机的强化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变化一、学习动机的形成二、学习动机的变化第四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一、远景性学习动机教育与近景性学习动机教育相结合二、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求知欲三、充分利用反馈与评价的作用四、科学运用奖励与惩罚五、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六、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第十四章教师心理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一、教书的角色二、育人的角色三、管理的角色四、代理的角色五、研究的角色第二节教师的人际关系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三、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第三节教师的品质一、教师的教育能力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三、教师的教育机智第十五章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学业成绩测量与评价的概述一、测量、测验与评价二、学习测量与评价三、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功能第二节学习测验的类型一、教师自编测验二、标准化测验第三节测验的质量分析一、测验项目的质量分析二、测验整体的质量分析第四节学习评价的类型一、诊断性学习评价二、形成性学习评价三、终结性学习评价四、三类学习评价的比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III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儿童教育中的心理分析和个性发展

儿童教育中的心理分析和个性发展

儿童教育中的心理分析和个性发展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和分析儿童心理以及促进个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儿童教育中的心理分析和个性发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

一、心理分析儿童教育中的心理分析是指对儿童的心理状态、特点和需求进行评估和理解。

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是重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需求。

1. 认知发展在儿童早期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正在不断发展。

通过观察和与孩子的互动,教育者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并根据其发展水平来调整教学内容。

例如,对于年幼的儿童,可以使用图像和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年长的儿童,则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和深度的学习经历。

2. 情感需求儿童在学习中也有情感需求。

他们需要被关心、支持和鼓励。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给予儿童积极的反馈和赞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3. 社交互动儿童的社交互动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也非常重要。

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增强他们的情绪智力。

二、个性发展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独特特质、兴趣和行为方式。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并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1. 兴趣培养儿童的兴趣培养对于他们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

当孩子对某个领域或活动表现出兴趣时,教育者应该积极地支持和鼓励他们,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机会。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 自主性培养培养儿童的自主性是个性发展的关键。

教育者应该给予儿童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和决策。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锻炼他们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 多样化学习方式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

教育者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孩子们的个性需求。

例如,有些孩子更适合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而有些孩子则更适合通过听觉和阅读学习。

教育基础知识要点(心理学部分) (1)

教育基础知识要点(心理学部分) (1)

请勿转发或上传到网上!仅供参考!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1.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1)认识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2)情感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2.个性心理(个体身上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的萌芽1. 灵魂论2. 人性论(二)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之父”(三)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要素.心理学应该通过实验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要素。

研究方法为内省法,依靠被试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 机能主义心理学: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并非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体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华生心理是一个黑箱,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有机体的行为是主动选择和适应的结果.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5.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奈瑟《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部的认知活动。

2024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7幼儿个性的发展

2024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7幼儿个性的发展

2024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7幼儿个性的发展幼儿个性的发展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个性的发展指的是幼儿在身体、心理、认知等方面逐渐形成的独特的个体差异和特点。

个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

幼儿个性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幼儿个性的发展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是决定个性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个体的基因决定了其身体和心理上的特点和倾向。

例如,有些幼儿可能天生就活泼好动,而另一些幼儿可能天生就较为安静。

第二,幼儿个性的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是塑造幼儿个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其个性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家庭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幼儿个性的塑造都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幼儿个性的发展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因素包括幼儿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交环境以及教育环境等。

这些因素会对幼儿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幼儿个性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个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但同时也会受到环境和社会等因素的不断影响和塑造。

幼儿个性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充分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促进其个性的积极发展。

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幼儿的个性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幼儿个性的发展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不要将所有幼儿都套进同一个模子里,而是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

其次,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活动。

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丰富多样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儿童发展的含义与特点1.2 儿童发展的理论流派1.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4 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意义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2.2 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3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4 认知发展对教育的启示第三章: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3.1 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概念3.2 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理论3.3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3.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四章:儿童语言发展4.1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4.2 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4.3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4.4 语言发展对教育的启示第五章:儿童个性与人格发展5.1 儿童个性的基本概念5.2 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理论5.3 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5.4 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六章:儿童发展评估与干预6.1 儿童发展评估的意义与方法6.2 儿童发展评估的工具与运用6.3 儿童发展干预的策略与方法6.4 儿童发展干预的实践案例分析第七章: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7.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2 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7.4 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整合与应用第八章: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8.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8.2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8.3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策略设计中的应用8.4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评价设计中的应用第九章:教师心理与专业发展9.1 教师心理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9.2 教师心理压力的识别与应对9.3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策略9.4 教师专业发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十章: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10.1 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10.2 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10.3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与亲子关系10.4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启示第十一章: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11.1 特殊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挑战11.2 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1.3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11.4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策略第十二章:跨文化教育心理学12.1 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挑战12.2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2.3 跨文化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12.4 跨文化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第十三章:道德发展与教育13.1 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13.2 道德发展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13.3 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13.4 道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第十四章:网络时代儿童发展与教育14.1 网络时代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挑战14.2 网络时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14.3 网络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利用14.4 网络时代儿童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第十五章:未来视角下的儿童发展与教育15.1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儿童教育15.2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与挑战15.3 适应未来教育的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15.4 未来视角下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各个领域的发展特点(如认知、情绪、社会性、语言等)。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七章 身心发展特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七章 身心发展特点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 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 展的各种因素
小结: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制约条件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案例分析
这些孩子真是傻子吗?
今年秋季开学不久,类似学校通知新生家长为孩子做 “智育测验”的事件屡有发生。 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她的女儿从小娇 生惯养,并由外祖父母领管,因女儿未进过托儿所和幼儿园, 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又陌生,有着一种难以言 表的好奇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和玩, 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我看你女儿 脑子不灵活,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
{ 心理的发展: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能力的
发展
童年期儿童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身高、体重、 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肺活量的增长都相当均匀。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观察 教师应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 质特征。 2.注意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需 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 3.记忆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使记忆系统化。
“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 “威武不能屈”
教育意义
教育需要非常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
生自身的积极活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
4.学校教育及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 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 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 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幼儿个性发展心理学

幼儿个性发展心理学

幼儿个性发展心理学一、幼儿个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幼儿个性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个性特点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幼儿个性发展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对幼儿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1. 遗传因素幼儿个性的发展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家族遗传特征会在幼儿身上显现出来。

2. 家庭环境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社会环境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对其个性发展产生影响,社会风气、同伴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的个性特点的形成。

三、幼儿个性发展的阶段特征1. 初生婴儿期(出生-1岁)在这一阶段,幼儿主要表现出对外界的好奇心和依赖性,此时幼儿的个性特征还在形成中。

2. 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开始表现出自我意识,对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和反应。

3. 学龄前期(3-6岁)在这一阶段,幼儿的个性开始趋于稳定,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

同时,社会环境和学习经历也会对其个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1.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教育者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不应一刀切地对待。

2. 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满足幼儿不同兴趣和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3. 善于引导教育者应该善于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

五、幼儿个性发展心理学的意义幼儿个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幼儿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幼儿,有效地促进其个性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关于幼儿个性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影响因素、阶段特征、教育方法以及其意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_百度文库解读

《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_百度文库解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 __和____。

(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过程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评价和反思过程,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检验、反思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的作用。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尝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4、心理动力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5、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6、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7、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8、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9、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10、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11、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

12、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3、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4、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6、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7、18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第二章:1、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

2、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5、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1.1横断研究设计的优点:①持续时间短,易于控制有关因素,且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②成本低、费用低,省时省力③避免研究结果受到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影响1.2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点:①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质变的规律②可以揭示出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中与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③对于那些在短期内不能很好地看出学生发展结果的问题,只有通过纵向研究设计,才能经过长期研究后得出结论。

1.3聚合式交叉设计的优点:①在短时间内既能了解各个年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识学生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②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1.4怎样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客观性原则:①坚持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为研究的目的②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1.5怎样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发展性原则:①要在思想上树立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②要坚持教育是促进一个人心理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1.6怎样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贯彻教育性原则:①始终牢记所研究的对象是人,要考虑所施加的实验条件对其心理发展的当前和长期影响,特别是要主注意这些条件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那些不利影响②明确教育研究对学生心理发展锁起的主导作用,不能为研究而研究,不能为研究而损害学生的身心发展③尽量控制实验研究中一些意外事件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7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①检验理论的适当性和可应用性水平②克服实验室研究过程中的精确性、严密性与自然性、应用性之间的矛盾③让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1.8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问题时,坚持伦理性原则这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必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②研究者在事先或事后又让学生(被试)知情的义务,即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③研究者不能强迫学生(被试)完成实验或参与研究的全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个性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个性心理发展与教育
实用文档
(七)罗杰斯关于影响个体心理发 展因素的观点
卡尔·罗杰斯强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 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关于人格的基本假设 是: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 提高自我、“自我实现”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 的,也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满意 的个人理想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的所有需要层次都可归入这一动机中。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各个时 时间段 主要发展任务和发展特点 期名称
产前期
婴幼 儿期
儿童 早期
儿童 后期
受精- 出生 出生-3 岁
3-6岁
6-12岁
生理发展
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 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 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 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 认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 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 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 认知发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言、 记忆 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自尊
自上而下(头尾)法则:头部动作—>躯干动 作—>脚动作 即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从中心到边缘(近远)法则:动作发展与 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 远离身体中心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晚。如,上肢动作: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三)不平衡性
个体在生命全程中的发展不是按一个模式进行,也不是按相同 的速度直线进行,而是表现出不平衡性。
出生后能对某些声音做出反应,会将头转向声 音的来源方向。
实用文档
按照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Flavell的 看法,认知是人类智力活动的过程和产物, 如感知觉、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等过程 以及知识、计划、策略、技能等产物的获 得。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 获得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心到边缘(近远)法则:动作发展与身体 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远离 身体中心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晚。如,上肢动作:肩头
(三)不平衡性
个体在生命全程中的发展不是按一个模式进行,也不是按相同的速 度直线进行,而是表现出不平衡性。
从个体发展的不同方面看,个体神经系统的发展先快后慢,9岁时 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的发展则是先慢后快,在青春期前发展缓慢, 一到青春期(女童11-12岁,男童13-14岁)则快速发展。
从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看,个体发展的速度是不同的:幼儿前期是 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童年期是一个平稳发展期,而青春期又出现第 二个加速期,然后在整个成年期是一个少变化期,最后老年期是下降期。
(四)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个体差异性
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但是同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个
体,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发展的领域等等总是存在
着相当大的差异。
如:
• 从智力发展速度看,有的儿童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 从智力水平看,有的人智力平平,有的人智力超常; • 从个人的优势领域看,有的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得好,有的儿童动作
发展任务:个体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会表 现出与个体年龄相符合的行为特征。这种社会 期待性的行为特征标准就叫做发展任务。
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可以把一生分成八个 阶段:产前期、婴幼儿期、儿童早期、儿童后 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各个时 时间段 主要发展任务和发展特点 期名称
产前期
婴幼 儿期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在认知、情感、 意志和人格等方面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 级、从单一到完善等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人的精神 方面的发展。
具体来说,个体心理发展内容包括感觉、知觉、注意、 记忆、想象、思维、语言、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方 面的发展。
二、生命的各个时期
发展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身心特征的发展既 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分为不同阶段, 这就是发展阶段。
多大的儿童可以教他游泳?
After which age do children become less likely to develop a close bond with the adoptive parents?
在多大年龄之后儿童不易与收养父母形成亲密关系?
At which age do children begin to understand 1+1=2 or2-1=1?
儿童 早期
儿童 后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受精- 出生 出生-3 岁
3-6岁
6-12岁
生理发展
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 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 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 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 认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 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 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 认知发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言、 记忆 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自尊
第七章:个性心理发展与教育
个体心理发展概述 认知 能力 气质 性格
问题情境
人的发展既包括身体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你 可能会发现身边有一些人,他们的身体或许发育得非常完 美,但却存在着明显的心理缺陷。比如,有人极端胆怯、 恐惧、畏缩,有人有“偷窃癖”,有人意志非常薄弱,有 人经常说谎话,有人具有极强烈的逆反心理,有人行为冲 动不顾后果,有人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有人经常 欺负他人、攻击他人……。这些不良心理特征的发展和形 成,是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 题。
在什么年龄儿童能理解加减法?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整个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 变化过程;而阶段性是指儿童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与其他时 期不同的心理特点。
心理年龄特征:个体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 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关键期 • 最基本的特征-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 短暂时期。
青年期 12-20 岁
成年期 20-40 岁
中年期 40-65 岁
老年期 65岁以 上
生理发展:身体的迅速改变、生理成熟 认知发展:抽象思维 社会性发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 职业与家庭 认知能力处于颠峰之后逐渐下降 社会性发展:父母角色、社会职业角色 生理机能出现某些衰退、活力下降 认知技能复杂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 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 社会性发展:性格有一定改变 生理机能衰退 智力与记忆能力有些衰退、反应变得缓慢 需调适多方面损失(如身体机能衰退等)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阶段性和连续性 方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普遍性与差异性
• Question:
At which age do children begin to hear sound?
儿童多大开始能听到声音?
At which age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swim?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年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个体身心的发展总是指向一定 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 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例如,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 的发展按照两条法则进行:
自上而下(头尾)法则:头部动作—>躯干动作— >脚动作 即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发展吗?如何研究个体心 理发展的规律?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个体心 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哪些呢? 这就是本章着重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个体心理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个体心理发展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身体的
发展是指个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消化 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组织机能的增 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 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 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 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 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 0-2岁 • 1-3岁 • 4-5岁 • 0-4岁

• 5岁左右 • 10岁以前 • 5岁以前 • 10岁以前

亲子依恋关键期 口语学习关键期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