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试题答案
智慧树知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f958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a.png)
智慧树知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采矿工程的力学本质是A:围岩的破坏及其控制问题B:压力拱假说C:掩护梁假说D:铰接岩块假说答案:围岩的破坏及其控制问题2、下列不属于矿压引起的事故的是A:冲击地压B:冒顶事故C:透水事故D:火灾答案:火灾3、安全采矿最核心的问题是A:如何保障采掘空间的安全问题B:冒顶事故C:透水事故D:冲击地压答案:如何保障采掘空间的安全问题4、以下属于矿压引起的问题的是A:巷道冒顶、片帮B:巷道两帮鼓出C:巷道顶板移近D:顶板下沉与支架承载答案:巷道冒顶、片帮,巷道两帮鼓出,巷道顶板移近,顶板下沉与支架承载5、下列属于有关矿压的理论中属于掩护拱假说的是A:自然平衡拱假说B:压力拱假说C:掩护梁假说D:铰接岩块假说答案:自然平衡拱假说,压力拱假说第一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垂直应力都是压应力,且水平应力比垂直应力小得多B:垂直应力随深度增加呈正比例增加C:采动前岩层中任何点的垂直平面和水平面上都不存在剪应力分量D:垂直应力是由水平应力引起的答案:垂直应力是由水平应力引起的2、下列不属于矿山压力显现条件的是A:采动B:矿山压力作用C:围岩运动和支架受力D:基本顶垮落答案:基本顶垮落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矿山压力的存在是可观的、绝对的B:矿山压力存在于采动空间周围的岩体中C:矿山压力显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D:矿山压力是显现跟矿山压力没有必然联系答案:矿山压力是显现跟矿山压力没有必然联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围岩的明显运动是有条件的B:有矿山压力一定有明显的矿山压力显现C:底板运动压力显现强力的部位一定在应力高峰位置D:支架明显受力没有条件限制答案:围岩的明显运动是有条件的5、下列属于矿山压力的来源的是A:原始应力场B:覆盖岩层的重力C:构造运动的作用力D:岩体膨胀的作用力答案:原始应力场,覆盖岩层的重力,构造运动的作用力,岩体膨胀的作用力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矿山压力显现一定有矿山压力B:有矿山压力一定有明显的矿山压力显现。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试题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64ba76a98271fe910ef989.png)
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形成的力。
2、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压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有形的变形。
3、矿山压力控制:为使采矿工作正常、安全进行所采取的各种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方法4、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
5、构造应力:由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
6、构造应力的特点:构造应力以水平力为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方向性,其基本特点如下①分布不均,在构造区域附近最大;②水平应力为主,浅部尤为明显;③具有明显的方向性;④坚硬岩层中明显,软岩中不明显;7、圆孔周围的应力场:①r t σσ、分布与方向角无关,皆为主应力。
园孔任一方向应力分布相同;②围岩内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 E u 、无关,与距孔边距离有关t =51R r ;③双向等压时,园孔周边全处于压缩应力状态;④在园孔内3倍直径以远,应力接近原始应力(影响半径)。
⑤双向等压园孔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为2。
8、砌体梁结构在上覆岩层中存在由断裂岩块组成的“砌体梁”,因岩块相互挤压,形成承载结构。
认为:①上覆岩层可以坚硬岩层为底划分若干组,其上软弱岩层为载荷;②随着工作面推进上方坚硬岩层断裂形成岩块,岩块间受水平推力成铰接关系;③铰接岩块在某些条件下可形成平衡体。
9、直接顶岩层破坏离散原因:①节理裂隙的切割;②初次放顶前直接顶的状态;③支架的影响;④工作面长度短时,⑤直接顶很容易离层;⑥分层工作面;10、离层原因:直接顶较软,易发生弯曲变形未及时支护或支撑力不足。
11、矿压显现指标:①顶板下沉 S (mm )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板相对移近量;②顶板下沉速度V (mm/h )单位时间顶板下沉量;③支柱变形与折损,观察喷液、下缩、压裂、折断等;④顶板破碎情况,单位面积中顶板冒落面积所占百分比;⑤局部冒顶,小范围顶板垮落;⑥大面积冒顶或顶板沿工作面煤壁切落;⑦支架载荷;12、支承压力: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64038ef18583d0496459f6.png)
1、直接顶初次跨落的标志是:直接顶跨落高度超过1m_1.5m,范围超过工作面长度的一半。
2、沿空巷道巷旁支护的类型:矸石带木垛密集支柱混凝土砌块、整体浇注巷旁充填技术。
4、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核心为“三量”观测:顶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载荷量观测。
5、浅埋煤层:开采区域大部分集中于埋深在100-150m以内的浅部,煤层的典型赋存特点时埋深浅、基岩顶板较薄、表土覆盖层较厚。
由于此类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具有明显的特点,为了区别于其他煤层,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埋煤层。
6、采空区处理方法:充填,垮落,顶板缓慢下沉,刀柱法。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棚子支护,巷旁支护,围岩注浆,锚杆支护。
或从基本支护,加强支护,巷旁支护,巷道围岩加固,联合支护角度8、单体工作面的特殊支护方式主要有:密集支柱、滑移支架支柱、从柱、斜撑支架、木垛、液压放顶墩柱等几种。
10、简述采区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方面答2开采技术答11、煤矿冲击矿压的防治答:1.降低应力集中程度1)开采解放层。
在煤层群条件下,首先开采没有冲击危险或危险性较小的煤层,使构造应力得到解除,并且使岩层经过一次扰动。
在此范围内进行采掘工程,应力集中程度就可能降低。
2)推行无煤往开采,采空区尽量少留煤住;尽量采用跨上山采煤。
从而消除应力在煤往上集中叠加的可能性;3)合理安排采掘程序,避免形成三面采空的“孤旷。
2.改变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1)高压注水,人为地在煤岩内部造成一系列弱面,并起软化作用,增加塑性变形量,从而减少弹性能聚积的程度;2)放松动震动炮,释放媒体内部积聚的能量。
3)孔槽卸压,用大直径钻孔或切沟槽使媒体松动,达到御除压力:12、砌体xx:将采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围岩运动中起骨架作用的称为砌体梁。
13、根据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内部的破坏情况,将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分为三带,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划分为三个区。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addc09ddccda38376baffd.png)
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道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道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1)2、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道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1)3、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叫矿山压力控制。
(1)4、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地应力。
(40)5、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
(58)6、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65)7、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65)8、直接顶初次垮落: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达到其极限垮距时开始垮落。
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70)9、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98)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变形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顶板的台阶下沉),如图4—3所示,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沉。
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现象,即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
(99)11、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101)12、关键层: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174)13、开采沉陷: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由上向下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这一现象称为开采沉陷。
(p177)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77)当采空区尺寸(长度和宽度)相当大时,地表最大下沉值达到该地质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称为充分采动。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69974c866fb84ae45c8d72.png)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2、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
3、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
4、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亚现象称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5、回采工作面:在煤层或矿床的开采过程中,一般把直接进行采煤或采有用矿物的空间称为回采工作面,简称采场。
6、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7、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
8、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9、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21/ 1加大的现象称为老顶初次来压。
11、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之承压力。
12、关键层:将对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13、冲击能指数: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煤样全“应力---应变”曲线峰值C前所积聚的变形能Es与峰值后所消耗的变形能Ex之比值。
13、沿空留巷: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
14、沿空掘巷:回采工作面采过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
15、软岩: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具有显著塑性变形的复杂岩石力学介质。
16、底鼓:底板向上鼓起的现象。
最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
![最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9a0c604a7302768e9939df.png)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2、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
3、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
4、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亚现象称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5、回采工作面:在煤层或矿床的开采过程中,一般把直接进行采煤或采有用矿物的空间称为回采工作面,简称采场。
6、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7、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
8、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9、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的现象称为老顶初次来压。
11、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之承压力。
12、关键层:将对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13、冲击能指数: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煤样全“应力---应变”曲线峰值C前所积聚的变形能Es与峰值后所消耗的变形能Ex之比值。
13、沿空留巷: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
14、沿空掘巷:回采工作面采过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
15、软岩: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具有显著塑性变形的复杂岩石力学介质。
16、底鼓:底板向上鼓起的现象。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科技大学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科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ca2b6d7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3.png)
绪论单元测试1.矿山压力控制是指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
()A:改变B:减轻C:调节D:利用答案:ABCD2.冲击地压就是聚积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煤岩体中能量突然释放而产生的以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A:错B:对答案:B3.矿井建设和开采中,只要发生过一次煤层冲击地压或岩层冲击地压就称该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A:错B:对答案:B4.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课程属性与特色包括。
( )A:采矿工程的移动特性B:采矿工程中围岩的大变形和支护体的可缩特征C:采矿工程中的能量原理和动力现象D:采矿工程岩体结构的本质(复杂性)答案:ABCD5.岩石的主要特征包括矿物成份、结构、构造三个方面。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岩石一般分为三大类。
()A:砂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岩浆岩答案:BCD2.岩体定义为自然界中由各种岩性和各种结构特征的岩石所组成的集合体。
()A:对B:错答案:A3.未受开采影响的岩体内,由于岩体自重和构造运动等原因引起的应力。
()A:对B:错答案:A4.原岩应力的分布规律有。
()A: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一般比值相差较大B: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C:实测垂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重量D:平均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答案:ABCD5.影响支承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回采空间顶板管理方法(支撑状态)、回采空间尺寸及形状、顶板岩层及煤层岩性、采深、周围回采空间分布。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悬臂梁假说是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
()A:Gillitzer)B:吉里策尔C:施托克(K.Stoke)D:阿·拉巴斯E:哈克(W.Hack)答案:B2.直接顶初次垮落的标志是直接顶垮落高度超过1~1.5m,范围超过全工作面长度的一半。
()A:错B:对答案:B3.老顶梁式结构形成O—X型破断。
()A:对B:错答案:B4.老顶梁砌体梁结构失稳形式包括和。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题库及答案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4eeee8d0d233d4b04e693f.png)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试卷一(时间:100分钟)部门:姓名:工号:成绩: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0题10空,合计30分)1.锚杆等支护系统提供给顶板短时间内不发生渐次垮冒或离层的约束力称为(顶板临界支护强度)。
1.(设计预紧力矩)是指拧紧螺母使锚杆达到设计预紧力时,施加到螺母上的力矩。
1.锚杆的锚固部分或杆体在拉拔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称为(锚杆锚固力)。
2.在掘进断面中,岩石或煤所占面积介于岩巷和煤巷之间(1/5~4/5)的巷道称为(半煤岩巷)。
2.在掘进断面中,煤层所占面积少于巷道断面(1/5)的巷道称为(岩石巷道)。
2.在掘进断面中,岩层所占面积少于巷道断面(1/5)的巷道称为(煤层巷道)。
3.以树脂锚固剂配以各种材料杆体及托盘(托板)、螺母等构件组成的锚杆称为(树脂锚杆)。
3.就锚杆与围岩的有效接触而言,管缝式锚杆属于(全长)锚固。
3.钢丝绳锚杆是指用水泥砂浆为锚固材料,(钢丝绳)为锚杆杆体的锚杆。
4.高强度锚杆是指锚杆杆体的屈服强度大于(335MPa)以上的锚杆。
4.等强锚杆是指锚杆杆体的屈服强度为(335MPa)的锚杆。
4.超高强氏是指锚杆杆体的屈服强度大于(600MPa)以上的锚杆。
5.锚杆支护的经典理论有(悬吊)理论、叠合梁理论和压缩拱理论等。
5.当前煤矿常用的锚杆为(左旋)无纵筋钢筋锚杆。
5.岩石的RQD值是指岩芯累计长度达到(10)cm及以上占取芯全长的比值。
6.兰德碎石带实验主要解释的是锚杆连续(成梁)原理。
6.通常而言,锚杆的临界预紧力矩应达到(250)N·m以上。
6.为提高锚杆的有效预紧力,应在螺母与托盘之间增加(减磨垫圈)。
7.无论是采用综掘还是炮掘,都应(减少)无效支护的迎头空顶距。
7.巷道底鼓的机理有(遇水膨胀型)、挠曲褶皱型、剪切错胀型等。
7.上一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与下一区段工作面回风平巷同时掘进的巷道布置方案称为(双巷掘进)。
8.顶板非连续面控制的模型有三种,分别是(斜交结构面)、平行层理面和垂直结构面。
采矿08级《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试卷答案(B)
![采矿08级《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试卷答案(B)](https://img.taocdn.com/s3/m/89849062f5335a8102d220aa.png)
一,填空1. 根据“砌体梁”理论,回采工作面,竖向可分为垮落带、裂缝带、弯曲沉降带三带;横向可分为支承压力区、离层区、重新压实区三区。
2.直接顶初次跨落的标志是直接顶垮落高度超过1~1.5m,范围超过工作面长度的一半。
3. 矿山地下开采中,采空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全部垮落法、刀柱法(煤柱法)、充填法、顶板缓慢下沉法。
4.长壁工作面顶板压力估算的方法主要有经验估算法、老顶结构平衡关系估算法、威尔逊算法。
5.原岩应力包括自重应力、构造应力。
6. 直接顶分为四类,分别为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稳定顶板、非常稳定顶板。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1. 关键层:在直接顶上方存在厚度不等、强度不同的多层岩层,其中一层至数层厚硬岩层在采场上覆岩层活动中起主要的控制作用。
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2. 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称作矿山压力显现。
初次来压:回采工作面由于老顶第一次失稳而引起顶板压力异常增大的剧烈的矿压活动。
3. 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4. 煤矿动压现象:煤矿开采过程中,在高应力状态下积聚有大量弹性能的煤或岩体,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生破坏或抛出,使能量突然释放,呈现声响、震动以及气浪等明显的动力效应。
这些现象统称为煤矿动力现象。
5.工程软岩:是指在巷道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变形的工程岩体。
三、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6分)1.请简要叙述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是采场围岩性质,此外以下因素对矿压显现有重要影响:(2分)A、采高和控顶距;B、工作面推进速度;C、开采深度;D、煤层倾角的影响;(4分)2.采场支架对老顶工作方案有哪些?简述各方案特点。
答:采场支架对老顶有两种工作方案:给定变形工作方案和限定变形工作方案1)给定变形特点:支架对老顶岩梁处于给定变形工作状态时,岩梁运动稳定时的工作状态由岩梁的强度和两端的支承情况决定;2)限定变形特点:支架对老顶运输必要限制,岩梁运动稳定时的状态不能沉降至最低位置,而是由支架的阻力决定。
矿山压力与岩层操纵五套试卷及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操纵五套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3e7affba1aa8114531d9da.png)
一、名词说明:(每题2分,共20分)1、矿山压力2、岩石的孔隙度3、泊松比4、流变5、蠕变6、原岩应力7、支承压力8、回采工作面9、第一次来压 10、砌体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照回采工作眼前后的应力散布情形,可将工作眼前后划分为减压区、 和 。
2、依照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 和 。
3、采空区处置方式有煤柱支撑法, , 和 。
4、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 , 。
5、初撑力是指 。
三、简答题:(8题任选6题,每题5分,共30分)1、对原岩应力状态有哪几种假说?2、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3、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按破坏方式能够分为哪几个区?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时期?5、阻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要紧因素有哪些?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要紧形式。
8、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某回采工作面煤层采高m =,直接顶为粘土页岩,其总厚度∑h=8m ,直接顶的破碎膨胀系数Kp =,试问煤层开采后,破碎的直接顶岩石可否充满采空区?2、某矿取页岩岩样3块,作成直径,长的标准试件3块,别离做的抗剪强度实验,施加的最大载荷相应为,求页岩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五、论述题:(4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画出岩体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并简述该进程。
2、莫尔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提出的大体思想是什么?它们本质上有什么区别?cm 5cm 1000065,55,45kN kN kN 65.9126.17、、C3、表达采区巷道变形与破坏的阻碍因素。
4、简述减压区的形成及其实际意义?一、名词说明:(20)矿山压力——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和其中的支护物上所引发的力,就叫做矿山压力。
岩石的孔隙度——岩石中各类孔洞、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整体积之比。
泊松比——岩石受单向紧缩载荷时,试件在轴向缩短的同时产生横向膨胀,其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的比值称为泊松比。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试卷与答案(共5套)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试卷与答案(共5套)](https://img.taocdn.com/s3/m/de63fd7aa8114431b90dd8d5.png)
国家开放大学煤炭学院形考试卷考试科目: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试卷代号:9101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4 页,四种题型,满分100分。
2、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岩体结构特征的不同,岩体可以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2.采动岩体破坏的基本形式包括:、、、、块体滚动、沿软弱层面滑动、岩爆和煤爆、底鼓和。
3.“三量”观测中的“三量”是指、和。
4.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基本顶来压的强度;则反映基本顶周期来压的频率。
5.液压支架有、、三种类型。
6.从生产的角度来看,顶板的稳定性是指采煤后顶板允许悬露的和。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矿山压力2. 矿山压力控制3.矿山压力显现4. 支承压力5. 顶板事故6.冲击地压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原岩应力分布规律。
2. 简述采场周期来压及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
3. 简述压垮型冒顶的机理及冒顶征兆。
4.简述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
5. 简述影响采区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因素。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 试述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的“横三区”和“竖三带”。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期末考试试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整体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松散结构2. 冒落离层层间错动剪切破坏和塑性变形片帮3.顶底板移近量活柱下缩量支柱载荷量4. 安全阀开启时间比率平均值安全阀循环开启比率平均值5.支撑式液压支架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6. 时间面积二、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 矿山压力:由于在地下煤岩中进行采掘活动,而在井巷、硐室及采煤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和支护物上所引起的力,就叫做矿山压力。
2. 矿山压力控制:人为地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措施,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3.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道围岩、煤体和各种人工支护物产生的各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182d390912a21614792986.png)
1、直接顶初次跨落的标志是:直接顶跨落高度超过1m_1.5m,范围超过工作面长度的一半。
2、沿空巷道巷旁支护的类型:矸石带木垛密集支柱混凝土砌块、整体浇注巷旁充填技术。
4、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核心为“三量”观测:顶板移近量观测、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载荷量观测。
5、浅埋煤层:开采区域大部分集中于埋深在100-150m以内的浅部,煤层的典型赋存特点时埋深浅、基岩顶板较薄、表土覆盖层较厚。
由于此类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具有明显的特点,为了区别于其他煤层,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埋煤层。
6、采空区处理方法:充填,垮落,顶板缓慢下沉,刀柱法。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棚子支护,巷旁支护,围岩注浆,锚杆支护。
或从基本支护,加强支护,巷旁支护,巷道围岩加固,联合支护角度8、单体工作面的特殊支护方式主要有:密集支柱、滑移支架支柱、从柱、斜撑支架、木垛、液压放顶墩柱等几种。
10、简述采区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方面答2开采技术答11、煤矿冲击矿压的防治答:1.降低应力集中程度1)开采解放层。
在煤层群条件下,首先开采没有冲击危险或危险性较小的煤层,使构造应力得到解除,并且使岩层经过一次扰动。
在此范围内进行采掘工程,应力集中程度就可能降低。
2)推行无煤往开采,采空区尽量少留煤住;尽量采用跨上山采煤。
从而消除应力在煤往上集中叠加的可能性;3)合理安排采掘程序,避免形成三面采空的“孤旷。
2.改变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1)高压注水,人为地在煤岩内部造成一系列弱面,并起软化作用,增加塑性变形量,从而减少弹性能聚积的程度;2)放松动震动炮,释放媒体内部积聚的能量。
3)孔槽卸压,用大直径钻孔或切沟槽使媒体松动,达到御除压力:12、砌体梁:将采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围岩运动中起骨架作用的称为砌体梁。
13、根据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内部的破坏情况,将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分为三带,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划分为三个区。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练习题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47fc10a76e58fafab003c8.png)
一、重要概念1矿山压力、2 矿山压力显现、3矿山压力控制、4原岩应力、5支承压力、6老顶、7直接顶、8直接顶初次垮落、9顶板下沉量、10老顶初次来压、11周期来压、12关键层、13开采沉陷、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5岩层移动角、16岩层变形、17沿空留巷、18沿空掘巷、19锚固力、 20软岩、 21顶板大面积来压、22浅埋煤层、23放顶煤开采。
二、简答与分析论述1. 简述原岩应力场的概念及主要组成部分。
2. 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3. 支承压力与矿山压力的区别?4. 煤柱下方底板岩层中应力分布特点及其实际意义?5. 简述岩石破碎后的碎胀特征及其在控制顶板压力中的作用?6. 分析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失稳条件7. 分析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与改善顶板状况的关系。
8. 试分析开采深度对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影响。
9. 老顶破时在岩体内将引起什么性质的挠动,其特点是什么?有何实用意义?10. 简述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11.是否矿山压力大矿山压力显现也必然强烈,试举例说明。
12. 简述我国缓倾斜煤层工作面顶板分类方案。
13. 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14. 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特点。
15. 分析采场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P-△L”曲线关系16. 试分析综采面支护质量监测对于改善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确保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作用。
17. 简述开采后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及其分区。
18. 简述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关键层的作用。
19. 简述控制岩层移动的技术。
20. 为什么说锚注支护是软岩巷道支护的新途径?21. 采区平巷在其服务期内沿走向的矿压规律有哪些?采动影响带的前影响区和后影响区内矿压显现时间和机理有何不同?22. 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基本特征?与沿空掘巷矿压显现的主要区别?23. 跨巷回采卸压的基本原理?24. 画出巷道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并分析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原理。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习题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140a5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43.png)
一、重要概念1矿山压力、2 矿山压力显现、3矿山压力控制、4原岩应力、5支承压力、6老顶、7直接顶、8直接顶初次垮落、9顶板下沉量、10老顶初次来压、11周期来压、12关键层、13开采沉陷、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5岩层移动角、16岩层变形、17沿空留巷、18沿空掘巷、19锚固力、 20软岩、 21顶板大面积来压、22浅埋煤层、23放顶煤开采。
二、简答与分析论述1. 简述原岩应力场的概念及主要组成部分。
2. 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3. 支承压力与矿山压力的区别?4. 煤柱下方底板岩层中应力分布特点及其实际意义?5. 简述岩石破碎后的碎胀特征及其在控制顶板压力中的作用?6. 分析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失稳条件7. 分析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与改善顶板状况的关系。
8. 试分析开采深度对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影响。
9. 老顶破时在岩体内将引起什么性质的挠动,其特点是什么?有何实用意义?10. 简述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11.是否矿山压力大矿山压力显现也必然强烈,试举例说明。
12. 简述我国缓倾斜煤层工作面顶板分类方案。
13. 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14. 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特点。
15. 分析采场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P-△L”曲线关系16. 试分析综采面支护质量监测对于改善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确保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作用。
17. 简述开采后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及其分区。
18. 简述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关键层的作用。
19. 简述控制岩层移动的技术。
20. 为什么说锚注支护是软岩巷道支护的新途径?21. 采区平巷在其服务期内沿走向的矿压规律有哪些?采动影响带的前影响区和后影响区内矿压显现时间和机理有何不同?22. 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基本特征?与沿空掘巷矿压显现的主要区别?23. 跨巷回采卸压的基本原理?24. 画出巷道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并分析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原理。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考试题A附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考试题A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edd479f46527d3240ce00b.png)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A )卷 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岩石孔隙比与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式:nn e -=1或)1(e e n +=或孔隙率=孔隙比/(孔隙比+1)。
2、自重应力(岩体自重或岩石自重)和构造应力是原岩应力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3、2类II 级顶板是指直接顶中等(稳定),老顶来压明显。
4、DZ2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22表示支柱的系列高度,单位是 分米(dm ) 。
5、依据悬梁与支柱的关系,悬臂支架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布置形式可分为:正悬臂(梁) 和 倒悬臂(梁)。
6、当煤层倾角为35度,上覆岩层中移动观测点基本上按照与水平面成55度角方向,向采空区移动。
7、在顶板压力作用下,活柱开始下缩的瞬间,支柱所反映出来的力是始动阻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老顶:位于直接顶(2分)或煤层(2分)之上厚而坚硬的岩层(基本顶);2、老顶初次来压步距:第一次来压时(2分),工作面距开切眼的距离(推进距离)。
(2分)3、围岩应力:围岩变形受阻而作用在支护结构物上的挤压力(2分)或塌落岩石的重力,统称为围岩应力。
(2分)4、最小控顶距:采煤工作面在放顶以后(2分)和下次采煤以前的宽度称为最小控顶距。
(2分)5、主关键层:对采场全部(直至地表)上覆岩层(2分)的活动起控制作用(2分)的岩层。
6、工作锚固力:锚杆安设后,围岩变形。
锚固剂发挥粘结作用(2分),或者杆体与围岩之间摩擦力制约围岩变形,此时锚杆对围岩的作用力为工作锚固力。
(2分)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1、架设金属单体支架的技术要求?答:(1)确保金属支柱的工作性能,失效支柱应及时运至地面检修;(1分)(2)在支设金属支柱时,应采用升柱器,使之具有一定的初撑力;(1分)(3)严禁在一个工作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基本支柱;(1分)(4)金属支柱必须与金属铰接顶梁配套使用;(1分)(5)不宜让支柱受偏心载荷;(1分)(6)必须保证支柱的支设质量,不能将支柱打在浮矸上。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题库及答案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4eeee8d0d233d4b04e693f.png)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试卷一(时间:100分钟)部门:姓名:工号:成绩: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0题10空,合计30分)1.锚杆等支护系统提供给顶板短时间内不发生渐次垮冒或离层的约束力称为(顶板临界支护强度)。
1.(设计预紧力矩)是指拧紧螺母使锚杆达到设计预紧力时,施加到螺母上的力矩。
1.锚杆的锚固部分或杆体在拉拔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称为(锚杆锚固力)。
2.在掘进断面中,岩石或煤所占面积介于岩巷和煤巷之间(1/5~4/5)的巷道称为(半煤岩巷)。
2.在掘进断面中,煤层所占面积少于巷道断面(1/5)的巷道称为(岩石巷道)。
2.在掘进断面中,岩层所占面积少于巷道断面(1/5)的巷道称为(煤层巷道)。
3.以树脂锚固剂配以各种材料杆体及托盘(托板)、螺母等构件组成的锚杆称为(树脂锚杆)。
3.就锚杆与围岩的有效接触而言,管缝式锚杆属于(全长)锚固。
3.钢丝绳锚杆是指用水泥砂浆为锚固材料,(钢丝绳)为锚杆杆体的锚杆。
4.高强度锚杆是指锚杆杆体的屈服强度大于(335MPa)以上的锚杆。
4.等强锚杆是指锚杆杆体的屈服强度为(335MPa)的锚杆。
4.超高强氏是指锚杆杆体的屈服强度大于(600MPa)以上的锚杆。
5.锚杆支护的经典理论有(悬吊)理论、叠合梁理论和压缩拱理论等。
5.当前煤矿常用的锚杆为(左旋)无纵筋钢筋锚杆。
5.岩石的RQD值是指岩芯累计长度达到(10)cm及以上占取芯全长的比值。
6.兰德碎石带实验主要解释的是锚杆连续(成梁)原理。
6.通常而言,锚杆的临界预紧力矩应达到(250)N·m以上。
6.为提高锚杆的有效预紧力,应在螺母与托盘之间增加(减磨垫圈)。
7.无论是采用综掘还是炮掘,都应(减少)无效支护的迎头空顶距。
7.巷道底鼓的机理有(遇水膨胀型)、挠曲褶皱型、剪切错胀型等。
7.上一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与下一区段工作面回风平巷同时掘进的巷道布置方案称为(双巷掘进)。
8.顶板非连续面控制的模型有三种,分别是(斜交结构面)、平行层理面和垂直结构面。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4bb1e390c69ec3d4bb75d9.png)
1-15 p16 岩石力学P522-15支承压力与矿山压力的区别。
* 3-364*4-12. 试分析周期来压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
形成原因: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在基本顶初次来压以后,裂隙带形成的岩体结构将始终"经历“稳定—失稳—再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呈现周而复始的过程。
由于岩体结构的失稳,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来压,这种来压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周期性地出现。
因此,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表现形式: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顶板的下沉量变大,支柱所受的载荷普遍增加;有时伴随煤壁片帮、支柱折损、顶板发生台阶下沉等现象。
755-1P128采煤工作面支柱的特性有几种试比较其优缺点答:目前所使用的支柱的工作特性有三种。
分别为:急增阻式、微增阻式、恒阻式。
从支柱工作阻力适应顶板压力的特点进行分析,显然,恒阻性能的支柱较为有利。
恒阻式:支柱安装后,很快达到工作阻力,随支柱的下缩,工作阻力保持不变。
急增阻式性能比较差,可缩量小,初期支撑力低。
微增阻式介于恒阻式和急增阻式之间10P1251012、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特点P149…答:1、支架与围岩时相互作用的一对力;2、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3、支架结构及尺寸对顶板压力的影响。
6-11 简述岩层移动引起的采动损害与煤岩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答:岩层移动引起的采动损害是:(1)形成矿山压力显现;(2)形成采动裂隙;(3)岩层移动发展到地表引起地表沉陷$绿色开采技术研究主要针对煤矿中土地、地下水、瓦斯以及矸石排放等问题而开展。
绿色开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资源保护—形成“保水开采”技术;(2)土地与建筑物保护—形成离层注浆、充填于条带开采技术;(3)瓦斯抽放—形成“煤与瓦斯共采”技术;(4)煤层巷道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技术;(5)地下气化技术。
2关键层:将对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cad2cc81c758f5f61f6743.png)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篇一: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练习题答案】压力、2 矿山压力显现、3矿山压力控制、4原岩应力、5支承压力、6老顶、7直接顶、8直接顶初次垮落、9顶板下沉量、10老顶初次来压、11周期来压、12关键层、13开采沉陷、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5岩层移动角、16岩层变形、17沿空留巷、18沿空掘巷、19锚固力、 20软岩、 21顶板大面积来压、22浅埋煤层、23放顶煤开采。
二、简答与分析论述1. 简述原岩应力场的概念及主要组成部分。
2. 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3. 支承压力与矿山压力的区别?4. 煤柱下方底板岩层中应力分布特点及其实际意义?5. 简述岩石破碎后的碎胀特征及其在控制顶板压力中的作用?6. 分析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失稳条件7. 分析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与改善顶板状况的关系。
8. 试分析开采深度对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影响。
9. 老顶破时在岩体内将引起什么性质的挠动,其特点是什么?有何实用意义?10. 简述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11.是否矿山压力大矿山压力显现也必然强烈,试举例说明。
12. 简述我国缓倾斜煤层工作面顶板分类方案。
13. 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14. 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特点。
15. 分析采场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p-△l”曲线关系16. 试分析综采面支护质量监测对于改善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确保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作用。
17. 简述开采后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及其分区。
18. 简述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关键层的作用。
19. 简述控制岩层移动的技术。
20. 为什么说锚注支护是软岩巷道支护的新途径?21. 采区平巷在其服务期内沿走向的矿压规律有哪些?采动影响带的前影响区和后影响区内矿压显现时间和机理有何不同?22. 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基本特征?与沿空掘巷矿压显现的主要区别?23. 跨巷回采卸压的基本原理?24. 画出巷道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并分析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原理。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模拟试题及答案.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60734c04a1b0717ed5dd3a.png)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矿山压力2、岩石的孔隙度3、泊松比4、流变5、蠕变6、原岩应力7、支承压力8、回采工作面9、初次来压 10、砌体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根据回采工作面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可将工作面前后划分为减压区、 和 。
2、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 和 。
3、采空区处理方法有煤柱支撑法, , 和 。
4、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 , 。
5、初撑力是指 。
三、简答题:(8题任选6题,每题5分,共30分)1、对原岩应力状态有哪几种假说?2、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3、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按破坏方式可以分为哪几个区?4、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5、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简述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
7、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8、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某回采工作面煤层采高m =2.5m ,直接顶为粘土页岩,其总厚度∑h =8m ,直接顶的破碎膨胀系数Kp =1.4,试问煤层开采后,破碎的直接顶岩石能否充满采空区?2、某矿取页岩岩样3块,作成直径cm 5,长cm 10的标准试件3块,分别做00065,55,45的抗剪强度试验,施加的最大载荷相应为kN kN kN 65.9126.17、、,求页岩的内聚力C 和内摩擦角 。
五、论述题:(4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画出岩体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并简述该过程。
2、莫尔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提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们本质上有什么区别?3、叙述采区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
4、简述减压区的形成及其实际意义?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矿山压力 泊松比 流变 原岩应力 直接顶周期来压 砌体梁 原生裂隙 载荷集度 碎胀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 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形成的力。
2、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压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有形的变形。
3、矿山压力控制:为使采矿工作正常、安全进行所采取的各种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方法
4、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
5、构造应力:由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
6构造应力的特点:
构造应力以水平力为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方向性,其基本特点如下
①分布不均,在构造区域附近最大;
②水平应力为主,浅部尤为明显;
③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④坚硬岩层中明显,软岩中不明显;
7、圆孔周围的应力场:
①r、t分布与方向角无关,皆为主应力。
园孔任一方向应力分布相同;
②围岩内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E、u无关,与距孔边距离有关R t=5r1;
③双向等压时,园孔周边全处于压缩应力状态;
④在园孔内3倍直径以远,应力接近原始应力(影响半径)。
⑤双向等压园孔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为2。
8、砌体梁结构
在上覆岩层中存在由断裂岩块组成的“砌体梁”,因岩块相互挤压,形成承载结构。
认为:
①上覆岩层可以坚硬岩层为底划分若干组,其上软弱岩层为载荷;
②随着工作面推进上方坚硬岩层断裂形成岩块,岩块间受水平推力成铰接关系;
③铰接岩块在某些条件下可形成平衡体。
9、直接顶岩层破坏离散原因:
①节理裂隙的切割;②初次放顶前直接顶的状态;③支架的影响;④工作面长度短时,⑤直接顶很容易离层;⑥分层工作面;
10、离层原因:直接顶较软,易发生弯曲变形未及时支护或支撑力不足。
11、矿压显现指标:
①顶板下沉S( mm )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板相对移近量;
②顶板下沉速度V (mm/h )单位时间顶板下沉量;
③支柱变形与折损,观察喷液、下缩J裂、折断等;
④顶板破碎情况,单位面积中顶板冒落面积所占百分比;
⑤局部冒顶,小范围顶板垮落;
⑥大面积冒顶或顶板沿工作面煤壁切落;
⑦支架载荷;
12、支承压力: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
13、极限平衡区:巷道周围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岩体范围。
14、老顶的初次来压:老顶第一次失稳所产生的工作面压力增大的现象。
15、老顶来压步距:由开切眼到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16、初次来压特点:
①顶板下沉量增大,支柱载荷突然增大;
②煤壁内支承压力增大,变形与偏帮严重;
③直接顶破碎,有局部冒顶现象;
④来压比较突然,易造成重大事故;
17、来压条件:①有老顶存在;②直接顶垮落后不能充填满采空区
18、周期来压:老顶周期性失稳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
19、支架要求:
①为了保障安全,支架上的力必须满足F y=0 ;
②支架必须有一定的可缩量;
③支架对老顶的作用力:R=Q AB Ttan -;
20、顶板压力相当于4~8倍采高岩柱重量,R 4 8 Mr
21、影响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是围岩性质及赋存状况。
22、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因素:
①采高与控顶距;顶板下沉量与采高、控顶距成正比采高增大,上覆岩层活动
范围大,不易形成平衡结构;采高增大,煤壁不稳定,矿压显现严重;控顶距增大,顶板稳定性差。
②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推进速度,减少控顶时间,减少无工序下沉量,对破碎顶板,加快推进速度,可改善顶板状况。
③采深:采深加大对巷道影响很大,对回采工作面影响不明显。
④倾角:⑤分层开采矿压显现。
⑥放顶煤开采矿压显现。
23、断面破碎度:顶梁前端到煤壁之间的距离。
24、顶板冒落敏感度:端面距为1m时的端面破碎度。
25、老顶分类:N h〃h m
IN>5老顶的垮落与错动对工作面支架无多大影响。
112 N 5,老顶的失稳对工作面支架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IIIN<2,老顶的悬露与垮落都将对工作面支架有严重的影响IV老顶特别坚硬,又无直接顶V能塑性弯曲的顶板26、支柱上各种工作阻力及支撑力
F0、:初撑力一支柱刚架设时对顶板产生的一个主动力;
F0:始动阻力一顶板压力下,支柱开始下缩时的阻力;
R :初工作阻力一阻力由急剧增长到缓慢增长的转折点处阻力;
B :额定工作阻力一支柱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27、
28、支撑式支架支护分析:工作特点:
①顶梁比较长(3.5m-4.0m),对顶板反复支撑次数多;
②支撑合力一般远离前梁端点,前梁对顶板支撑力小;
③框式结构,不能承受较大的水平推力。
④挡矸能力差⑤调高范围小优点:通风断面大、行人方便、结构简单、重量轻;适用条件:顶板稳定,有来压,瓦斯大的工作面。
29、支掩式掩护支架分析:工作特点:
①托梁短,反复支撑次数小;
②立柱向煤壁方向倾斜,提高了对机道上方的支撑能力。
③可以承受一定的水平力,可以实现带压移架;④挡矸性能好缺点:支架空间小、通风断面小、行人不便、重量大适用条件:顶板破碎,瓦斯小的工作面。
30、单支架支掩式掩护支架受力分析:
31、支架与围岩作用的特点:
1)支架与围岩间的作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支撑力宜均匀分布,且与顶板压力共线)
2)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与支架本身特性有关;(在同一工作面,不允许同时使用特性不同的支架)
3)支架结构及尺寸对对顶板压力的影响。
32、关键层: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起控制作用的岩层。
33、关键层特征:
①几何特征:相对其他同类岩层单层厚度较厚;
②岩性特征:相对其他岩层较坚硬。
③变形特征:下沉变形时,其上覆全部或局部岩层的下沉量同步协调;
④破段特征:关键层破段将引起较大范围内的岩层移动;
⑤承载特征:关键层破段前以板或梁的结构形式为承载主体,破断后可能成为砌体
梁结构,继续为承载主体。
34、关键层位置判别
35、回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
①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一般在煤壁前4~8米,影响范围为40~50米。
少数可达60~80米。
应力集中系数为2.5~3。
②工作面倾斜方向固定支承压力范围一般为15~30米。
少数可达35~40米,峰值一般距煤壁15~20米,应力集中系数为2~3。
③在拐角区要形成应力叠加,应力集中系数可达5~7。
36、相邻巷道的应力分布及巷道间距的确定:一般间距:
①大巷----20~40米(围岩稳定取小值,不稳定取大值)
②上下山——15~30米;③集中巷——15~30米。
(在浅部、坚硬岩层、急倾斜可为10米;深部、松软围岩为50米)
37、采区平巷沿走向矿山压力显现规律:I:巷道掘进段一一
弹塑性、量小、趋于稳定、时间短;U:无采掘影响段一一主
要为流变,受岩性影响较大;川:采动影响段——前30〜
50m,后40〜60m (峰值5
〜20m),量大;
W: —次采动影响稳定段一一位移、变形均较小,工作面后方100米以远;
v:二次采动影响段一一影响剧烈程度及影响范围均较第一次为大。
38、采区斜巷沿倾斜矿压显现规律:
I、原岩应力带:显现轻微,一般不受破坏。
U、支承压力影响带工作面距巷道40〜50m开始变形、破
坏严重,移近速度达10mm〜30mm/d。
峰值区严重。
川、煤体边缘卸载带煤体破坏,应力降低,向平衡过度,
移近量仍较大。
39、底板巷道位置:P2i3
40、巷道围岩压力及影响因素:
围岩压力:围岩变形受阻而作用在支护结构物上的挤压力或塌落岩石的重力;松动围岩压力变形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冲击和撞击围岩压力
41、矿压控制方法及途径:
①巷道保护一一为了使围岩强度与应力分布保持相适应的关系,预防巷道失稳减轻
矿压危害,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正确选择断面形状,预留变形空间,煤柱护巷,巷道在减压区)
②巷道支护架设支架防止围岩过度变形与移动。
③巷道维修一一对已经使用的巷道,为了改善已恶化的维护状况而采取的一系列措
施;(补柱、补棚、扩帮、扩底)
42、矿压控制原理:
①抗压:提高支撑能力,加强支护,架后充填;
②让压:保障巷道安全,一定的支撑,一定的可缩量。
③躲压:低压区
④移压:通过人为方法使巷道围岩松动
常用措施:
①将巷道布置在岩性好的岩层内
②将巷道布置在应力降低区
③对巷道进行卸压保护
43、沿空留巷、沿空掘巷的定义、优点、适用条件:
①沿空掘巷
优点:a:巷道在低压区受压不利于维护;
b:不会产生冲击地压,减轻瓦斯的危害,掘进安全。
c:减轻资源浪费,减
少维护费用,时间。
适用条件:
a顶板易冒落,容易胶结;b采空区无积水,倾角不大;c采空区有积水,倾角不大,留墙掘;d通风差、高瓦斯矿井。
②沿空留巷:
优点:a降低掘进率;b消除沿空掘巷滞后掘进的缺点,有利于上下山工作面连续开采。
适用条件;2-3m以下,顶板容易冒落或中等冒落底板不发生严重底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