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国的交通运输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线路及站点的区位因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交通运输线路及站点的区位因素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图,简述西伯利亚大铁路沿俄罗斯南部地区修建的原因(10分)【答案】铁路主要修建在南部的原因:南部气候温暖,地形平坦,资源、人口、城镇、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南部。
【解析】读图,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修建在南部的原因,因为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温暖,地形平坦,资源丰富、人口、城镇、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南部。
铁路修建在南部,便于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考点】影响铁路修建的因素。
2.2012年7月1日,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沪汉蓉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宜(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汉宜铁路没有选择沿江修建,主要是因为该河段()A.河道弯曲,线路太长B.地形复杂,路基不牢C.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D.多小城镇,对经济带动不明显【答案】A【解析】宜昌到武汉是长江中游的一部分,此段河道弯曲,线路太长,所以A正确。
【2】关于修建沪汉蓉铁路最主要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东西方向的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B.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C.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D.促进沿线农矿产品的销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沪汉蓉铁路有利于东中西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跨区域快速流动,加强东中西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以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铁路的区位因素及影响。
3.“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吨/万元)。
一般而言,经济愈发达,以工业成品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少;经济愈落后,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大。
下图是我国某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a、b、c、d四类型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分析,“货物生成密度”低,经济发达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④地区货物生成密度低,人均GDP高,经济发达。
【2】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大,人均GDP较高的类型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根据图分析可知,b区域人均GDP高,在黑龙江和新疆两省区货物运输中,原料运输量较大。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案例5篇地理教案的内容应该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相一致,涵盖了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概念。
教案中应该合理选择和组织地理内容,使其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地理认知和思维结构。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通过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掌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六、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能说明交通运输重要性的信息和资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
七、教学课时 3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展示投影】这组投影片说明了什么?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
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同时形成感性认识──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学生回答】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发展运输业。
中国经济地理教学课件PPT

考点探究
探究一:根据分布特点确定农作物类型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某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 (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
)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解析: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 物有小麦和玉米,图中的吉林、河南均位于北方地区,其中河 南以小麦为主,吉林以玉米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以水田 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图中的江西位于南方地区、主 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答案:C
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稳产高产农田比重低,水热条件较差;湿地围垦,
生态环境恶化。改进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旱涝保
收;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旱防寒能力;退田还沼,保 护农业生态环境。
(4)东北地区的粮食品质优良,这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夏季昼长,光照时间长;作物生长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
寒冷,病虫害少,有利于“绿色食品”生产。
(5)东北地区长冬严寒,这是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劣势,但长
冬严寒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又有有益的影响,主要包括哪些方
面? 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季节性积雪融化有利 于缓解春季的旱情;病虫害少,有利于“绿色食品”生产。
解析:通过分析表格信息,不难得出(1)题的答案。 (2)太湖平原的粮食总产量高于三江平原,主要原因应从自然条件
和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投入等方面分析。
(3)三江平原存在的问题应包括自然条件方面天生的不足以及人类 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改进的措施有工程措施 (农田水
利工程)、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
(4)东北地区夏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进行充分的光 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有利于绿色生 产。 (5)东北是我国著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与长冬严寒、病虫害少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之城市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共65张PPT)

城市、交通运输业、商业 和旅游业
爱生活,爱教育,爱地理!(老胡)
一、城市
(一)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 向城市地区集聚 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标志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概况(P164-165)
走出去 就是指一般加工业,如果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一定要向
周边地区辐射。
请进来 主要是请进来一些适合上海环境、特别是能承受上
海本地成本的一些企业,主要是服务业,也包括一些 加工工业的高精尖生产制造业。
放下去 一般的制造业就转移出去。一般的、低层次的加
工制造业,上海要主动放弃,这是加强长三角合作 的一种好的手段。
提上来 指上海整个城市功能要提上来,真正增强它的服务
功能、市场配置功能,一种内联外引的市场平台的功 能。
大北京城市群: 北 京、天津、唐山、保定
环渤海城市群
、廊坊、承德、秦皇岛 、张家口、沧州、石家
115°
120°
125°
庄。
辽中南城市群: 沈阳 、抚顺、鞍山、大连、锦州 、朝阳。
鲁东、鲁北城市群: 济 南、淄博、潍坊、东营、烟 台、青岛、日照。
怀化、贵阳、六盘水、昆明)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
哈尔滨
京包线
包头
北北京京
京哈线
上海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广州 九龙
主要铁路枢纽 郑州
北京
兰州
郑州
陇海线
连云港
京广线
广州
主要铁路枢纽 徐州
京沪线
北京
兰州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布局

3、(2018全国卷2)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 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 2 示意 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 此完成 。
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 道(C) 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
解析 考查影响交通(自行车)发展的因素。自行 车要靠人力驱动,因此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自 行车行走不便。由图中可以看出,老城区主要分 布在西部多山丘地带,坡度大,不便于骑行自行 车。街道曲折、狭窄对自行车行走影响不大。澳 门经济发达,街道路面不可能凹凸不平。选C.
D.山麓分布
解析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例可以看处 三条铁路从山顶沿河流向山下延伸---铁路线主 要与河流分布一致,所以沿河谷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解析 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由图可知该地为我国 东北的山地(海拔1393米)(长白山),是我国 重要的木材产地 。又由“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 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东北地区的山地是我国 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当时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为 了运输东北地区山地中的原木。
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2.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方案的比较思路
比较项目
比较内容
建设成本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 等
路线长短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沿线村镇 施工难度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 口多少等
地形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 雪、冻土等
沿线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深度思考2】 在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铁修建 中都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模式,其作用相同 吗?
提示 不同。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 为了给高原动物迁徙提供通道,便于保护动 物,保护生态环境;京沪高铁“以桥代路” 主要是为了节省耕地或不影响城市交通。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8讲中国的交通课件

• (2)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 增加。这促进了( ) •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 模扩大 •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 业联系 •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了城市交通发 展。题干中信息“实现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 的联通”说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互相补充, 形成网络,体现了轨道交通的网络化特点, 故B项正确;高速化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工
国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00500305
• 二、综合题
6. (2016·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月考)读“新亚欧大陆桥中
• (1)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穿越了我国一条重 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分界线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 (2)指出宁西(南京—西安)铁路沿途所联系的主 要铁路和水路运输线。 • (3)从地形和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对比分析宁 西铁路和南昆铁路自然区位与作用的差异。
• 1.自然因素:沿线地区地形平坦,但河流众 多,且东部地区耕地有限。 • 2.社会经济因素:完善我国综合运输体系, 缓解我国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加快 “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 人流、物流的发展,促进沿线工业化、城市 化发展。 • 3.技术因素:先进成熟的技术为高速铁路建 设提供保障,并且提升我国铁路建设的现代 化水平。
• 4.管道运输
管 道 运 输 运输对象:液体和气体,在我国主要运送石油、天然气 优点: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 管理方便 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 5.航空
优点:速度 快 、舒适、安全 航空缺点:运量 最 小、运费最高 重要航空港: 北京 、上海、香港、广州
典例剖析
• 考点剖析1 交通点的选址
(2014· 广东 )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 在我国逐渐兴起。 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导学号 00500301 ( )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交通

交通网络布局
交通网络布局
是指各种交通线路和设施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线路和车站、港口、机场等设施。
交通网络布局的原则
在规划交通网络布局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满足人民出行需要、提高运输效率、保护生 态环境等。
交通网络布局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交通网络布局分为不同的形式。按照运输方式可以分为铁路网、公路网、 航空网、水路网等;按照行政级别可以分为国家级交通网络、省级交通网络、市级交通网络等。
02
中国地理交通方式
公路交通
公路交通是中国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 一,覆盖了全国各个角落,包括高速 公路、国道、省道和乡村道路等。
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公路交通的投资 和建设力度,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 性。
公路交通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适合 短途和长途旅行,以及货物运输。
铁路交通
铁路交通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和安全可靠等 优点。
04
中国地理交通影响 与挑战
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资源流动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 善,使得地区间的资源流 动更加便捷,有助于推动 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提升 地区的区位优势,吸引更 多的投资和产业集聚。
促进旅游业发展
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旅游业 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 吸引力和竞争力。
交通枢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交通枢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状况、 政策支持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枢纽城市在区域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考新教材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25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共63页)

(2)铁路适合长途运输,价格便宜,速度快,也更安全。 (3)航空运输速度最快,适合运输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货 物。 (4)水运速度慢且只能在靠近水的地方采用,有较大限制。 (5)管道多用于运输气体和液体。
4.不同运输方式距离与运费的关系
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8分)
[解题能力培养] 第1步 提信息 图中显示该国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海运。 第2步 妙思考
答题方向 ①列举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②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特点,
即地区分布特点
解答关键 从图例上分析即可
从图中主要运输线路的分布来回答
2.方法规律 1.对比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劣
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 城镇发展的关系
形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 “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 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考向2 交通线区位选择 2.[2015·天津卷,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 国家的贸易通道。
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 因。请各答一条。(4分)
答案:自然:地形起伏相对较小(自然屏障较少;水源充足);人文:聚落较 多(人口较多;利于商贸快捷
运量_小___,能耗大,运费 __高__,投资大,技术要求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8讲中国的交通课时作业(含解析)

中国的交通一、单项选择题(2016·玉溪一中高三月考)现代高速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 005003061.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B.②—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行程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2.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A.①—干旱与洪涝B.②—海潮与海冰C.③—冻雨与风沙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答案:1.B 2.D解析:第1题,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减少铁路对地面交通的影响,以及少占耕地;杭州湾大桥则是为了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因而B项正确;贵州清水河大桥目的是减少复杂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则是为了克服冻土危害、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留迁徙通道、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第2题,京沪高铁的不利因素是河湖众多;杭州湾大桥面临海潮和海水侵蚀;贵州清水河大桥是地质条件复杂和崎岖的地形;青藏地区则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以及冻土广布。
故选D。
(2015·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2012年12月1日,哈大(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通车,它是我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
图为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规划图,读图完成3~4题。
导学号 005003073.下列关于“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了中国的三级阶梯B.经过了中国的三大自然区C.经过了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D.经过了中国的三大高原4.哈大高速铁路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输电线除冰②高寒缺氧③路轨除雪④多年冻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3.C 4.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交通、交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
第3题,并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A 错,并没有经过青藏高寒区,B错,并没有经过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D错。
第4题,哈大铁路经过地区并非高寒地区,其海拔较低,纬度适中,并无多年冻土分布。
PPT课件 高中 区域地理 中国的交通

二、海洋运输
1. 我国海运分为 沿海 航线和 远洋 航线 2. 沿海航线有 北方 航区和 南方 航区
3. 北方沿海航区以 上海 、大连 为中心 主要海港: 秦皇岛 天津 烟台
1、速度快、运价高、运量小。 2、速度较快、运量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3、灵活机动、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强。
4、运量大、速度较慢、运费省,受天气条 件影响较大。
公路的发展和分布
1.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 “门口 到门口” ,承担短途运输任务。 2. 在没有或很少有铁路和水运的地区, 还可以承担长途运输任务。 3. 联系我国青藏地区的公路有:
3. 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
南京 重庆 武汉
上海
4. 京杭运河航线 (1)沟通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2)目前黄河以南从山东济宁至江南 仍可通航 向南---- 运煤 向北---- 运工业品
{
5. 珠江航道 (水运中心---- 广州 ) 沟通广西、广东各地与沿海的联系
主要铁路枢纽 兰州
乌鲁木齐
兰新线
包 兰 线
兰州
包头
连云港
陇海线
主要铁路枢纽 成都
宝成线 成 昆 线
昆明 成都
宝鸡
重庆
成渝线
做一做
哈尔滨
京哈线
北京
郑州
株洲
京 广 线
广州
三.铁路的发展方向 1、货运重载化 2、管理自动化 3、建设高速铁路
课堂小结
• 一、交通的重要性。 • 二、几种运输方式:
• 1、五种运输方式; • 2、运输方式的特点;
京 沪 连云港 线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
哈尔滨
【思维导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5.3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ppt课件新人教版

(2)下列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铁路干线是( D )
A.京沪线
B.京哈线
C.陇海线
D.京广线
【解析】第(2)题,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有关铁路 线经过的主要城市(这里具体指省会城市)的掌握情 况,这也是学习铁路干线分布时必要的一个训练环 节。该题对学生要求较高,做题时必须对选项中每 一条铁路线经过的省会城市细心统计,最后选出经 过最多的一个。为防止出错,可采取在每个选项下 加点的办法,即该选项铁路线每经过一个省会城市 便加注一点,最后比较,点数最多的一个自然为所 求答案。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3课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锦囊】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点、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考点1】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1—1】(湖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月考)读下图, 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地区是( B ) A.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考点3】 河运与海运 【3—1】(贵州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下图中甲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是我国对外贸易 的重要口岸。目前,该港吞吐量跃居世界第四位。
(1)图中所示地区河网较密,但多数河流不利航运,说 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流量小,汛期短,径流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床浅;干流通航里程短;中 上游落差大,水流急。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 速演变为城市CBD
【1—2】(福州2013高三检测)2009年12月26日,全长 1068.6千米的武(汉)广(州)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 该铁路试运行时速最高达394千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 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如下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区域地理——中国的交通1

广西壮族自治区
返回
结束
九江 南昌
京九线 浙赣线 皖赣线 鹰厦线 汉九线
江西省
返回
结束
满州里
京哈线
齐齐哈尔 大庆 哈尔滨 绥芬河
滨洲线 滨绥线
黑龙江省
返回
结束
烟台 德州 济南
京九线
京沪线
青岛
日照
胶济线
蓝烟线
兖州
石德线
焦日线
山东省
返回Βιβλιοθήκη 结束大理昆明贵昆线 成昆线
南昆线
河口
昆河线
云南省
返回
结束
运用“交通枢纽放射法”复习中国铁路的分布 满洲里 宝 成 成都 重庆 哈尔滨 绥芬河
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 “门口到门口” , 承担短途运输任务。在没有或很少有铁路和水运的地 区,还可以承担长途运输任务。 分类:国道、省道、县道等
2、高速公路3万多千米,世界第二 3. 联系我国青藏地区的公路有: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滇藏公路 新藏公路
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线、点(枢纽)
运输方式
路线
二、铁路运输
二、铁路运输
1、铁路干线
2、铁路枢纽
阿拉山口 连云港 上 哈尔滨 宝 明 昆 州 杭 海 广 京 焦 龙 柳 作 北 阳 九 头 成 都 兰 洲 株 鸡 包 贵
京 京 焦 宝 成 沪 广 九 哈 柳 成 昆 线 线
京包线 沪杭 浙赣 湘黔线 贵昆线 陇海线 包兰线 兰新
满州里 哈尔滨
第九节 中国的交通
铁
路
公
路
航 道
一、我国形成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铁路 公路
河运
海运
航空
管道
3. 交通事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第20讲,2015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中国的交通

表的重要河港的名称。 上海 镇江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 九江 武汉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 重庆 广州 ⑦________ 。 扬州
重点: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思路P112 (1)自然条件 ①地质条件:避开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壳构造 运动活跃地区,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 ②地形条件:平原少占好地;山区应避开沼泽地、陡坡,否
心 远洋航线:以_____、_____、秦皇岛、天津、宁波、______、 广州 上海 大连 湛 上海 江为中心 大连 内河航运:有_____航道、_______航道、黄河航道、 __________ 广州
长设的条件 江阔水深、不於不冻和避风的港湾,有利于航行和停泊 水域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平坦 陆域条件: 腹地广阔、经济发达
则可修建盘山公路和隧道。
③气候条件:湿润地区防水、干旱地区应防风固沙、高寒 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
(2)资源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 (4)科学技术条件
自学P112知识点三完成p112.3(1)(2)
5.重点: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思路P112
教师检测1
1.高速公路 分布:集中于__________地区。 东部沿海 原因:自然原因:东部地区 _________,工程量小 厚, 地形平坦 社会原因:______________ 集中,__________,资金雄 经济发达 城市和人口 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基础。 自然 、__________ 社会经济 和________ 技术 2.交通线路建设的因素有:______ 等因 自然 素, 社会经济 其中_________ 因素是交通线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_____因素是 技术 选线的基础,________因素可以克服自然的障碍。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导学案 (10)

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学习目标】1.结合资料,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目的、原则及变化趋势。
(综合思维)2.结合实地资料,掌握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3.结合实地案例,分析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学】限时10分钟结合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于2015年年底动工的北京大兴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工程总投资799.8亿元,规划建设7条跑道,旅客吞吐量将高达1亿人次,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场,于2019年投入使用,随着新机场建设的推进,以新机场为核心的又一个庞大的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正在成型。
资料二川藏铁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继青藏铁路之后,青藏高原通往内地的又一条大动脉。
线路全长1 838千米,起于成都,经雅安、甘孜、昌都、林芝等地至拉萨,设计速度160至200千米/小时,将运营动车组列车,总投资约2 500亿元,计划于2026年建成。
资料三京沪铁路是我国运输最繁忙的南北铁路干线,全长1400多千米,为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继京沪铁路之后,京沪高铁于2011年建成通车。
京沪高铁全线长约1318公里,桥梁总长度为1059.7公里,占全线的80%,全线规划占用耕地6万亩,与最初规划占用8万亩耕地相比,少占耕地2万多亩。
京沪高铁沿线共经过23个站点城市。
(见课本图4.3)。
京沪高铁的一端----上海虹桥,为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民用航空、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客运等集中便捷换乘。
1、按以下思路分析,资料中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哪些原则?(1)读资料一,北京市已有首都机场,为什么还要投巨资建设新机场?这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资料中还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2)读资料二,青藏高原以哪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3)资料三中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哪些原则?2、按以下思路分析,交通运输布局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资料三中,已有京沪铁路,又修建京沪高铁,体现了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怎样的相互关系?(2)资料三中,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高铁站的布局有什么特点?京沪高铁沿线经过众多站点城市,体现了区域主要交通线应尽可能的连接。
4.1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一、课标解读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输方式;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第一点课标要求学生在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基础上,能够从运量、运速等方面加以比较,进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而第二点在本节课中则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地图,明确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基于以上课标要求,本节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落实核心素养。
二、教材分析“交通运输(第1课时)”选自人教版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
教材中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其一是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其二是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看待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同时本节内容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制约工业与农业的重要条件。
因此学习本节内容也为后期农业与工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交通运输与学生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加之在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区域地理教学中,交通运输的内容已有所涉及,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对而言,本节课的知识较为通俗易懂,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运用小组合作探究与任务驱动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学目标区域认知:通过阅读“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明确我国铁路的分布特点。
综合思维:针对不同情境和要求,依靠时空综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利用要素综合的方法,分析影响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地理实践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信息检索与社会调查,总结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在运速、运价、运量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在所提供地图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分析影响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人地协调观:阐述交通运输的作用,结合实际任务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领会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成因中,明确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 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38 、长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黄浦江 39 、长江的开发利用葛洲坝、三峡、黄金水道 40 、黄河的源流概况源头(巴颜喀拉山)、上中下游划分(河口、旧孟津) 41 、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42 、黄河的开发利用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43 、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 44 、京杭运河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 45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价)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 (中亚、西亚、欧洲 ) 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 交往和合作 )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 湾,便于发展 (海洋事业 ) 。
●我国领土面积( 960 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 14 个。逆时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 )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56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57 、位于黄河下游的两大油田是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 58 、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广东。 二、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五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Word版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难点聚焦核心素养体现1.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线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3.学会分析港口、飞机场等交通运输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1。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
2.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影响因素。
3.铁路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及对发展交通运输的影响。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交通线和点布局的区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错误!(1)公路运输是最机动灵活的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2)水路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适合大宗货物长途运输。
(3)航空运输是最快捷的运输方式.2.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错误!(2)主要类型错误!2.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
3.典型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错误!1.交通线建设中的“以桥代路”(1)山区线路“以桥代路"的作用是减小道路坡度,缩短道路长度。
(2)京沪高铁等线路的“以桥代路”是为了节约耕地。
(3)青藏铁路等线路的“以桥代路”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2.交通选线遵循“低、高、大、小”的原则(1)成本低—-山区线路起伏要小,隧道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4)生态破坏小-—平原线路注意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线路注意植被的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方法突破
一、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应用体验
【例1】 (2022·湖南娄底一中月考)2022年1月1日是由中国中铁、中土集 团承建并运营维护的亚吉铁路正式开通商业运营4周年。亚吉铁路连接埃 塞俄比亚和吉布提,是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该铁路是中国企业首 次在海外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 装备建造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真正 实现了全产业链“走出去”,是共建“一 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
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时空距离 ,使一个区域的经济 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 发展水平。
3.经济拉动效应明显 (1)交通运输不只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身也是重要的产业,而且还 是经济拉动效应明显的产业。 (2)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增加 就业 。 4.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1)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 合型的 互联互通 网络,实现相关国家 多元 、自主、平衡、_可__持__续_ 的发展。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 对外开放 的需要,也是加 强与相关国家 互利合作 的需要。
旁栏边角 练一练 读教材图4.13“小村镇种植的大蒜”及相关文字材料,思考: 1.为什么武功县发展交通可以脱贫致富?
提示 自然条件优越,环境污染少,适宜优质农产品的生长;自然环境优美,交 通便利后促进了当地的对外交流,带动了当地种植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兴 盛发展,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国家交通政策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为其 发展创造了机遇。
结合材料探究: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沿线的资源优势。(综合思维) (2)探讨南昆铁路建设对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提示 (1)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丰富的农林资源;沿途有著名的喀斯特地貌 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南昆铁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 益,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2019-2020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同步学案: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Word版含答案

第20讲中国的交通中国的交通[读图思考]我国铁路网分布东密西疏的原因。
[读图思考]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
1.铁路运输(1)南北向铁路干线:A 京沪线,B 京九线,C 京广线,D 焦柳线,E 宝成—成昆线。
(2)东西向铁路干线:①京包—包兰线,②陇海—兰新线,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3)主要铁路枢纽:a 包头,b 郑州,c 武汉,d 宝鸡,e 徐州,f 株洲。
2.公路运输(1)公路网:以国道为骨架干线,连接主要城市构成的公路运输网络。
(2)高速公路建设①分布: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②原因⎩⎪⎨⎪⎧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社会原因: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基础3.水运和航空 (1)海洋运输①沿海航线⎩⎪⎨⎪⎧北方沿海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沿海航区:以广州为中心②远洋航线:以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宁波、广州、湛江等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为进出口岸,联系世界。
(2)内河航运:比较发达的水系有长江、京杭运河及珠江等。
(3)航空运输:发展快,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读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南北主要干线: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出东西主要干线: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时中国的交通运输[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合理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2.能够在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上准确指出或填出铁路干线的名称。
3.能够按一定要求选择、组合运输线路。
4.能够结合我国的交通运输建设,学会分析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
提示:①京包—包兰②南疆③兰新④青藏⑤成昆⑥京哈⑦陇海⑧京沪⑨京九⑩京广?南昆考点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概述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海运和河运)、航空、管道等。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合理选择[特点提醒]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①货物的性质;②货物的数量;③运距;④运价;⑤时限等。
下图为中国省(区)际大宗铁路货流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箭头运输的主要货物和交通运输线对应正确的是()A.①小麦——京哈线B.②大米——沪杭线C.③天然气——陇海—兰新线D.④煤炭——京包线(2)据图可知()A.通过铁路向中东部地区运输的货物多于向西部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货流量多于北方地区C.运出量最大的省份是四川省D.运入量最大的省份是广东省解析:第(1)题,从图中代码显示的货运方向可知,①为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小麦靠南北向铁路向内地运输;②处于鄱阳湖平原,向东的铁路应为浙赣线;③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运输方式主要是西气东输管道;④是晋煤外运的大秦线。
第(2)题,从箭头货运数量上判断,通过铁路向中东部地区运输的货物多于向西部地区运输的货物。
答案:(1)A(2)A考点二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交通网密度差异东部运输网稠密,西部稀疏。
2.铁路运输(1)线路格局:以北京为中心,京广线和陇海—兰新线为主干,构成大致呈五纵、三横的基本框架。
(2)主要南北向铁路干线:A京沪线、B京九线、C京广线、D焦柳线、E宝成—成昆线、京哈—沈大线。
(3)主要东西向铁路干线:①京包—包兰线,②陇海—兰新线,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4)主要铁路枢纽:a包头、b郑州、c武汉、d宝鸡、e徐州、f株洲、g成都。
【点拨】亚欧大陆桥亚欧大陆桥是指横跨亚欧大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联运的运输方式。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等港口,比北线缩短行程3 000 km,时间缩短一半。
3.公路运输(1)公路网:以国道为骨架干线,连接主要城市构成的公路运输网络。
(2)高速公路建设①分布: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②原因⎩⎪⎨⎪⎧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社会原因: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 雄厚,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和物质基础【点拨】 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线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线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是其选线的基础,技术可以克服自然的障碍。
4.水路和航空运输 (1)海洋运输①沿海航线⎩⎪⎨⎪⎧北方沿海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沿海航区:以广州为中心②远洋航线(2)内河航运比较发达的水系有长江、京杭运河及珠江等。
其中主体是长江,重庆、武汉和南京是其上、中、下游的最大港口。
(3)中国主要国际航空港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沈阳(桃仙机场),大连(周水子机场),厦门(高崎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
1.主要铁路干线根据交通线路网图总结规律,进行记忆: (1)以“线”带“点”长江航线⎩⎪⎨⎪⎧港口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商业中心:重庆、武汉、上海(2)以“线”带“面”主要指铁路干线或内河航线所经过的省区、商品性农产品基地、工业基地。
例:(3)以“线”带“线”铁路干线穿过的水运航线或水系,或是水运航线本身穿过的水系,也可以是与东西铁路干线相交的南北铁路干线等。
例:京沪线⎩⎪⎨⎪⎧穿过的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交会的铁路:石德线、胶济线、焦—兖—日线、 陇海线、沪杭线[学法指导] 口诀记忆主要铁路干线中国铁路干线长,五纵三横汇成网, 京哈京广贯南北,陇海兰新东西向, 京包包兰黄河北,宝成成昆西南方, 京沪焦柳是两纵,沪昆相连一横畅。
2.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和铁路干线 3.主要内河航道及特点[特点提醒] 港口的区位应从水域和陆域两个方面来分析:水域上,江阔水深、不淤不冻和避风的港湾,有利于船舶航行与停泊;陆域上,地形平坦有利于筑港。
但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腹地广阔、发达才是港口兴衰的基础。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3)题。
(1)在③城市的铁路干线中,伸向东北方向的是( ) A .川黔线B .湘渝线C.成渝线D.襄渝线(2)包头一批钢材通过铁路运往上海,选择最近的线路应是()A.包神线—沪宁线B.京广线—沪杭线C.京包线—京沪线D.包兰线—陇海线(3)在图示两城市间,除空运外,不用转换运输方式和线路,可直接到达的是()A.①与③之间,长江水运B.②与④之间,黄河水运C.①与④之间,川藏公路D.②与③之间,京九铁路解析:该题通过四个交通枢纽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及运输方式的选择。
第(1)题,③城市为重庆,连接的铁路有成渝线、襄渝线、川黔线,其中伸向东北的是襄渝线。
第(2)题,从包头运输货物到上海设计合理的线路应是京包线—京沪线。
第(3)题,武汉和重庆均在长江沿岸,直接乘船沿长江航线到达,其余的两城市均需经过转换线路才可到达。
答案:(1)D(2)C(3)A读图攻略区域交通图的判读(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1)~(2)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析图过程][标准答案](1)D(2)B区域交通地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区域的线、点布局图,范围通常是我国或某个大区域,如我国铁路分布图、高速公路布局图等。
另一种是小范围的交通线或点的布局,如上海港区分布图、京沪高铁分布图等。
在对其分析判读时,一般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1.描述分布特征一般描述“分布不均匀(均衡)”“哪密哪疏”。
要注意结合区域名称说出其主要分布区。
2.关注两点(起点、终点)一线(沿线)如下图中的陇海—兰新铁路,主要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线经过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沟通江苏、河南、山西、甘肃、新疆等省区。
(1)关注起点和终点的地理特征:如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等。
(2)关注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①自然地理特征:沿线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植被覆盖等方面,往往决定了线路的走向和工程量的大小。
注意分析自然因素对交通线路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如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河谷较多,地质灾害频发,不利于交通线路建设。
西北地区交通线路建设需要考虑大风及风沙的影响,东部地区则主要考虑少占耕地。
具体如下表所示:②沿线的社会经济特征:东部地区分布密集主要是客货需求量大,对时间、效率的要求较高。
3.分析线路意义主要从经济、社会、战略三方面分析:(1)经济意义:主要是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等。
(2)社会意义: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脱贫致富等方面分析。
(3)战略意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巩固国防等。
“中巴经济走廊”是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中国在南线部署丝绸之路建设的新一条路径。
但考虑到目前中国内地的铁路仍需要加快建设,同时中巴双方贸易额仍太小,且建设难度大,预计中巴铁路难以很快开工。
读中巴铁路模拟线路图,完成(1)~(2)题。
(1)中巴铁路建设难度很大的主要原因是()A.技术目前难以达到要求B.地质条件差C.巴方基础设施尚未完善D.海拔高,气候严寒(2)中巴铁路建成后,中国西南各省可利用铁路运输借道新疆,或仍借道广西利用海运开拓巴方市场,两者相比()A.铁路运输路程短,且运速快B.铁路运输运量小,但灵活性强C.海运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D.海运安全性高,且专业化水平高解析:第(1)题,中巴铁路经过高海拔地区,冻土广布,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第(2)题,铁路运输较海运速度快,且利用铁路借道新疆路程短,可提高效率。
答案:(1)B(2)A考向一港口区位条件分析1.(2014·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解析:第(1)题,图示老城区东南的码头位于河流凹岸、河流主航线一侧,河中沙洲更靠近码头对岸,可知码头附近径流速度快,不易淤积。
第(2)题,待建码头靠近桥梁,并且有公路连接北部的高速公路,有利于实现水陆交通的有效衔接。
答案:(1)B(2)A考向二港口地理位置描述2.(2014·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解析: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
答案: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一、选择题2011年6月30日,胶州湾跨海大桥和胶州湾隧道同时通车,从此青岛市与胶州湾两岸地区的交通联系就有四条线路。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主要包含几种交通运输方式()A.1种B.2种C.3种D.4种2.胶州湾隧道与其他三种线路(跨海大桥、公路、轮渡)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是()A.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小B.运输费用最低廉C.修建线路的造价最低D.工程难度最低解析:第1题,图中有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
第2题,隧道建设在地面以下,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小。
答案:下图为我国石油资源流动轨迹,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石油资源的运输方式多样,东北区的石油输往华北区主要靠()A.管道运输、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内河航运C.管道运输、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远洋航运4.将石油从乌鲁木齐运至上海,其运输方式和经过的路线是()①全程为管道运输②全程为铁路运输③铁路运输转内河航运④陇海线—兰新线—京九线—长江航道⑤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长江航道⑥兰新线—包兰线—京包线—京沪线A.①⑥B.②⑥C.③④D.③⑤解析:笫3题,东北区的石油输往华北区的运输方式结合图例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