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与方法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外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 究 1.技术自主论 2.社会建构论
(三)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1.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 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 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四节 科学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和 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 的运用 三、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的意义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一)科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 是一般生产力 2、国外学者 3、科学的本质特征 知识体系、认识活动、社会建制、文化现象
1954年贝尔纳: 贝尔纳(1901一1971)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曾任该大学分子 生物学实验室主任。担任过“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和“世界科学工作者联合 会”的领导成员,是国际上公认的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科学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为方法、知识、信仰、生产力和社会组织 等种种形象,体现出不同的本质和特征”。 科学可以作为一种建制。 一种方法。 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 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 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 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总体趋势上 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技术发展是多种矛 盾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 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 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技术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的 革命的力量。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这种需要 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一 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 (一)社会条件 在西欧各国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下 形成的。 (二)思想理论背景 (三)科学技术基础 (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专业:材料工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组成员及任务 第一组:邱丽雁/石淦徽 第二组:马小兵/马小凡 第三组:孟祥坤/牛志彬 第四组:瞿金磊/沈照宇/彭博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马恩关于对科学技术的思想 科学及其特征 科学方法论概述
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动力 科学方法论
第二,主体型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 体的纬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 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精神。系 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 观念。
(二)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
所谓科学的体系结构,指的是科学知识单元构成 科学体系的结合方式。 科学的宏观结构指的是科学体系中,各门学科之 间的有机结合方式。 按照研究对象和方法来划分,科学大体可分为: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交叉科学或综合科学 等门类。 交叉科学或综合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 学的新兴学科群。
第三,科学理论是通过新的经验事实的 证实而不断地朝前发展的。 第四,科学技术是纯粹客观的知识和技 能,是可以为任何目的服务和任意使用 的中性工具。 第五,科学技术具有独立自主发展逻辑, 因此它的发展不受社会影响。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模式: P1→TT→EE→P2。 科学从问题(P1)开始,经过试探性理论 (TT),又经过批判性检验、排除错误(EE), 进而提出新的问题(P2)。这四个环节循 环往复,推动科学不断前进。 却否认了科学知识继承和积累.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是一种科学革命模式: 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 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 学……。 库恩的“范式”一般指科学家集团的共同信念、 共同传统、共同理论框架以及理论模式、基本方 法等。 片面地夸大了非理性因素。
(三)科学发展的模式及动力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 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 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 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 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 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 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和基本原则
贯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 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 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尽 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 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 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 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主义标准。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五)科技的生产动因 (六)科技的社会功能 革命的力量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 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七)科技与社会制度 (八)技术异化 所谓技术异化,是指人们利用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 不但不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实践过程的积极肯定, 而是反过来成为影响和压抑人的本质的力量。技术本是 满足人不断增长的愿望的手段,在异化状态下,技术已 日益成为超出人类控制的,甚至是支配、统治人类与社 会的外在力量。它导致了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精神 的空虚和人格的分裂,泯灭了人们劳动的价值。人不再 是掌握控制技术的主人,而成为了被迫适应科技社会要 求的工具。
1、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和飞跃 的统一 2、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 的统一 3、在总体趋势上,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二、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发展模式 及动力的分析 1. 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3.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及动力
一、科学发展的模式及动力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发展的模式及动力 分析 1、分化到综合的整体化趋势 2、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3、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国外研究
逻辑实证主义把实证主义观点与数学逻 辑分析方法结合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 第一,科学理论是从少数几个基本概念 与基本假设出发,用数学演绎与逻辑推 理,推演出的一系列命题。 第二,科学理论中的命题只有通过经验 证实,证明它们同我们的各个单独的经 验相符合才能成立。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 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 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 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 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 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 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的本质特征
(三)技术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 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国外学者的研究 3、技术的本质特征
(1)技术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 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 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 践关系,具有: 客观性和实证性 探索性和创造性 通用性和共享性 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其特征。
(二)科学的判据 1.科学注重实践理性原则。 2.科学注重可重复性原则。 3.科学注重逻辑完备性原则。 4. 科学注重理论的简单性原则。
(三)技术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 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国外学者的研究 3、技术的本质特征
1、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 组成 学科结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三个 层次。 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 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
2、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 组成 门类结构:实验技术、基本技术、产业技术。
形态结构:经验形态、实体形态、知识形态
体现为技术活动、技术成果
(2)技术的特征 1)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 3)中立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4)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 5)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 1、自然科学分类及原则 从运动形式出发,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2、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3、科学知识的类型 马克思把科学分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 果”的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科学” (工艺学) 和“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的科学。
“科学”概括为以下一些基本方面: (1)科学是一种准确的判断。 (2)科学是事实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自然 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 (3)科学是种种知识单元通过它内在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知 识体系。 (4)科学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武器 和工具。 (5)科学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一项社会事业,一种社会 现象。 (6)科学是一种特有的精神气质。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着很强的实践性,我们 一直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 结合就是在实际中践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在方法论 上的体现。它不仅仅体现在哲学层面也深深融入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处理社会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能够为我们 提供唯物辩证的正确判断。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 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 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 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 术是改造世界。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 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现代科学 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 ,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 态结构组成。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对科技的理解 科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精神武器、理论概括、是社会 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 技术的本质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二)科学的分类 根据运动形式 (三)科技与哲学的关系 推动 制约 (四)科技是生产力 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和基本原则
要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方法论, 我们首先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 容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其中具体化为从实 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 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 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 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方法、 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 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