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一对一辅导讲义
初二数学精品讲义 2.1全等三角形
2.1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并能准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2、知道平移、翻折、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解决有关问题.【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学习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1.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2.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将两本数学课本叠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重合吗?3.把手中三角板按在纸上,画出三角形,并裁下来,把三角形和三角形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够重合吗? 二、自主导学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1)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 变化了,但 和 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是 。
(2)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大小一定都相同吗?全等形的特征是 和 都相同2、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 (如下图)。
“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上图记作△ABC ≌△A 1B 1C 1叫做对应顶点, 叫做对应边, 叫做对应角.1B 1CABA 1注意:书写全等式时要求把对应顶点字母放在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相等,相等。
用符号表示为∵△ABC≌△A1B1C1∴ AB=A1B1, BC=B1C1, AC=A1C1(全等三角形的 )∴∠ A= ∠ A1, ∠ B= ∠B1 ,∠ C= ∠C1(全等三角形的 )三、例题教学,强化应用1.说出图(1)中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2.如图(2)△OCA≌△OBD,点C和点B,点A和点D是对应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四、变式练习1.如图(1),△ABC≌△CDA,AB和CD,BC和DA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2.如图(2),△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和AC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补课讲义
第九讲全等三角形复习【知识梳理】 一、全等三角形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一般情况下,证明一个几何中的命题有以下步骤:(1)读题: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要观察待证的线段或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4)、分析要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已有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
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有对顶角,对顶角也是对应角 (5)、先证明缺少的条件 (6)、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符合书写步骤:先写在某两个三角形中、然后写条件,再写结论)【题型一】公共边类型的全等三角形A D CB A BCAD注意隐含条件AD=AD 隐含条件AB=BA 隐含条件AC=CA【题型二】边加减类型的全等三角形【题型三】公共角类型的全等三角形【题型四】对顶角类型的全等三角形图形1 图形2题型五】旋转类型的全等三角形【题型六】大山型的全等三角形A DB E FC (1)AB F EC D(4)A B F E D C(2) A B E F D C (3) ∵ BE=CF ∴ BE-EF=CF-EF ∴ BF=CE ∵ BE=CF ∴ BE+EF=CF+EF∴ BF=CE∵ BE=CF∴ BE+EF=CF+EF ∴ BF=CE ∵ BE=CF∴ BE-EF=CF-EF ∴ BF=CE A B过关题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SSS )例1. 如图:AB=CD ,AE=DF ,CE=FB 。
初二一对一讲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
第6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知识点与方法梳理】复习巩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新课要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五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经典例题】例1。
如图,B、E、F、C在同一直线上,AF⊥BC于F,DE⊥BC于E,AB//AB=DC,BE=CF,求证:CD例2。
已知如图,AB⊥BD,CD⊥BD,AD=BC,求证:AD∥BC。
A DBB 例3.如图,AD 是△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具有BF=AC,FD=CD,试探究BE 与AC 的位置关系.例4。
如图,A 、E 、F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BF 、AC=BD ,求证:△ACF ≌△BDE 。
【经典练习】1.如图,在△ABC 和△ABD 中,∠C=∠D=90°,若利用“AAS ”证明△ABC ≌△ABD ,则需要加条件 或 ; 若利用“HL"证明△ABC ≌△ABD,则需要加条件 或 .2.如图,在△ABC 中,已知D 是BC 中点,DE ⊥AB,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DE =DF . 求证:AB=ACBCABDCE FDFABEC3.如图,CE ⊥AB ,DF ⊥AB,垂足分别为E 、F ,AC ∥DB ,且AC=BD ,那么Rt △AEC ≌Rt △BFD 的理由是( )。
A .SSSB 。
AAS C. SAS D. HL4.已知:如图,AC 平分∠BAD ,CE ⊥AB 于E ,CF ⊥AD 于F ,且BC =DC .你能说明BE 与DF 相等吗?5.如图,在△ABC 中,AB =AC ,DE 是过点A 的直线,BD ⊥DE 于D ,CE ⊥DE 于E . (1)若BC 在DE 的同侧(如图①)且AD =CE ,说明:BA ⊥A C .(2)若BC 在DE 的两侧(如图②)其他条件不变,问AB 与AC 仍垂直吗?若是请予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中线倍长与截长补短(一)中线倍长:遇到一般三角形边上的中线或中点,考虑中线倍长;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可转移元素或将分散的条件聚集拢来.例1.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求证:AB+AC 〉2AD CB DAABCD E F1 2例2。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一对一辅导讲义
一、专题精讲 专题一:转化思想 例 1 如图,AB∥CD,OA=OD,点 F、D、O、A、E 在同一直线上,AE=DF,求证:EB∥CF.
D F C
例 2 如图,已知:点 D、E 在 BC 上,且 BD=CE,AD=AE,∠1=∠2,求证:△ADB≌△AEC A
B
1 D
2 E
C
例 3 如图所示,CD=CA,∠1=∠2,EC=BC,求证:△ABC≌△DEC.
例 4 已知:如图,点 B、F、C、E 在一条直线上,BF=CE,AC=DF,且 AC∥DF. 求证:△ABC≌△DEF.
F
M B 巩固 1:如图 , E、D、B、F 在同一条直线上 , AD∥CB , ∠BAD=∠BCD , DE=BF.
责任成就教师,认真成就孩子!
C
求证:AE∥CF.
巩固 2 如图:BE⊥AC,CF⊥AB,BM=AC,CN=AB。求证: (1)AM=AN; (2)AM⊥AN。
N A 4 F E 1 B M 2 C 3
例 3 如图△ABC≌△EBD,问∠1 与∠2 相等吗?若相等请证明, 若不
责任成就教师,认真成就孩子!
相等说出
A O E
1
F
2
D
C
B
为什么?
巩固1如图△ABD≌△EBC,AB=3cm,AC=8cm,求 DE 的长.
D
E
A
B
C
巩固2如图,△ABC≌△ADE.
(1)指出图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 (2)求证:∠BAD=∠CAE。
二、同步题型分析
题型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例 1 问题:指出下列各组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角、对应边 D A E B E C F F B D C D F A A F C B E E D
一对一讲义全等三角形
学海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讲义学员姓名 学校年级及科目教师课 题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三角形 2会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基础知识梳理】一、全等三角形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 ”)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 ”)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 ”)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HL ”)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方法指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1):已知两边----找第三边(SSS )找夹角(SAS )(2):已知一边一角---已知一边和它的邻角找是否有直角(HL )已知一边和它的对角找这边的另一个邻角(ASA )找这个角的另一个边(SAS)找这边的对角(AAS )找一角(AAS )已知角是直角,找一边(HL )(3):已知两角---找两角的夹边(ASA)找夹边外的任意边(AAS )练习二、角的平分线: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 “公共角” 、“公共边”、“对顶角”【基础自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正方形都是全等形;②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形;③形状相同的图形是全等形;④大小相同的图形是全等形;⑤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全等形。
初二数学经典讲义 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认识
满分晋级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4级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5级全等中的基本模型三角形6级特殊三角形之等腰三角形暑期班第一讲暑期班第二讲暑期班第四讲买玻璃一、概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对应顶点: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为对应顶点.知识互联网漫画释义知识导航模块一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CB AC'B'A'对应角: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角为对应角. 对应边: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边为对应边.如图,若ABC △与A B C '''△全等,记作“ABC A B C '''△≌△”,其中顶点A 、B 、C 分别与顶点A '、B '、C '对应.注意: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的一般规律是:⑴把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翻折或旋转,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则重合的边就是对应边,重合的角就是对应角,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把对应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⑵有公共边时,则公共边为对应边;有公共角时,则公共角为对应角(对顶角为对应角);最大边与最大边(最小边与最小边)为对应边;最大角与最大角(最小角与最小角)为对应角.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⑴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⑵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⑶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例1】 ⑴ 如果ABC DEF △≌△,则AB 的对应边是_______,AC 的对应边是_______ ,C ∠的对应角是_______ ,DEF ∠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两个三角形的周长ABC C △______DEF C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ABC S △_____DEF S △(填“>”、“=”、“<”).⑵ 如图,若ABC AEF △≌△,AB AE =,B E ∠=∠,则对应结论①AC AF =;②FAB EAB ∠=∠;③EF BC =; ④EAB FAC ∠=∠中 正确结论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东城区期末检测)⑶如图所示,若△ABE ≌△ACF ,且AB =5,AE =3,则EC 的长为( )A .2B .3C .4夯实基础FE CBAFE CBA【例2】 如图,已知ABC ADE △≌△,且10CAD ∠=︒,25B ∠=︒,120EAB ∠=︒,求DFB ∠的度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⑴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 .⑵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 .⑶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 .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中的一个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 ⑸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 .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相等的边或角 是否全等全等:√ 不全等:×公理或推论(简写)三条边 √ SSS 两边一角 两边夹角√ SAS 两边与其中一边对角 × 两角一边 两角和夹边 √ ASA 两角与其中一角对边√ AAS 三角×特殊:直角三角形中,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选用斜边直角边“HL ”.能力提升模块二 全等三角形的判断知识导航F G EDCBA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SSS尺规作图:已知ABC △,画一个A B C '''△,使A'B'AB A'C'AC B'C'BC ===,,. 并判断A B C '''△和ABC △C BA【引例】已知:如图,AB DE AC DF BE CF ===,,.求证:AC DF ∥.分析:要证AC DF ∥,需证ACB DFE ∠=∠,只要证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BE CF =( ) ∴BE EC CF EC +=+( ) 即BC =_____.在ABC △和DEF △中,()()()__________________AB BC AC =⎧⎪=⎨⎪=⎩∴__________≌___________( )∴ACB DFE ∠=∠( )∴AC DF ∥( )【例3】 已知:如图,A 、F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B =DE ,BF =EC ,AC =DF .⑴求证:AB ∥DE ;⑵又知∠D =30°,∠DEC =15°,求∠CFB 的度数.夯实基础能力提升知识导航D BA A D F CBE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SAS尺规作图:已知ABC △,画一个A B C '''△,使A'B'AB A'C'AC A'A ==∠=∠,,. 并判断A B C '''△和ABC △是否全等.C BA【例4】 如图,在△ABC 中,AB=CB ,∠ABC=90º,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边上,且BE=BD ,连结AE 、DE 、DC . ⑴求证:△ABE ≌△CBD ;⑵若∠CAE=30º,求∠BCD 的度数.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ASA &AAS尺规作图:已知ABC △,画一个A B C '''△,使B'C'BC B'B C'C =∠=∠∠=∠,,. 并判断A B C '''△和ABC △是否全等.知识导航能力提升知识导航ECDB AC BA思考:若将C'C ∠=∠改成A'A ∠=∠呢?画出的A'B'C'△和ABC △全等吗?【例5】 已知,如图,点D 在边BC 上,点E 在△ABC 外部,DE 交AC 于F ,若AD =AB ,∠1=∠2=∠3.求证:BC=DE .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HL尺规作图:已知Rt ABC △,画一个Rt A B C '''△,使B'C'BC A'B'AB ==,.并判断A B C '''△和ABC △是否全等.C B A能力提升 知识导航321F ED CBA【例6】 已知:如图,AC 平分∠BAD ,CE ⊥AB 于E ,CF ⊥AD 于F ,且BC =DC ,求证:BE =DF .【探究对象】全等三角形中图形所涉及的基本构图【探究目的】从构图角度更加熟悉全等三角形的图形及常规解法,辅以全国中考题作为例题【探究一】共边型 平移 对称 (翻折)【变式1】如图,己知AC =BD ,要使△ABC ≌△DCB ,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 (填一个即可)【变式2】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求证:∠DBC =∠DCB能力提升DCBA DCBAF ED C B A【变式3】如图,点E ,F 在BC 上,BE =CF ,∠A =∠D ,∠B =∠C ,求证:AB =DC .【探究二】共角型【变式4】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AC 上,BE、CD 相交于点O ,AE =AD ,要使△ABE ≌△ACD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只需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其他点或线).(2012青海)【变式5】如图所示,AB =DB ,∠ABD =∠CBE ,要使△ABC ≌△DBE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只需添加一个即可) .F EAB CDOECBDAEABDC【探究三】平行型【变式6】如图,AD∥BC,E是AB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点G在BC边上,且∠GDF=∠ADF.求证:△ADE ≌△BFE.【变式7】如图,点E、F在AC上,AB∥CD,AB=CD,AE=CF.求证:△ABF ≌△DCE.【变式8】如图,点A、B、D、E在同一直线上,AD=EB,BC∥DF,∠C=∠F.求证:AC=EF..GEFAB CDFEDCBAEFDA BC【探究四】垂直型【变式9】如图,在△ABC 中,∠C =90°,点D 是AB 边上的一点,DM ⊥AB ,且AC=MD ,过点M 作ME ∥BC交AB 于点E .求证:△ABC ≌△MED .【变式10】如图,已知△ABC 中,45ABC ∠=︒,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4CD =,则线段DF 的长度为( ).A. B . 4 C. D.【变式11】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CE ⊥BE ,CE 与AB 相交于点F ,AD ⊥CF 于点D ,且AD 平分∠F AC ,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加以证明.MED CBAFEDC A B FEDCBA【例7】 如图所示为我国边境线上某界河,其中A 点在境外,我国地质勘探人员在不跨越国界的情况下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间的距离,请你给出解决方案并加以证明.【例8】 如图所示,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⑴你能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吗?如果再加上AB AC =呢?⑵在⑴的基础上,连接EF 交AD 于M ,你能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吗? ⑶在⑵的基础上,当∠BAC =90︒时,你能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吗?模块三 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应用探索创新能力提升AFDC B AFE DCBA M FEDCBA训练1. 已知:如图,AC 与BD 交于O 点,AB DC ∥,AB DC =.⑴ 求证:AC 与BD 互相平分; ⑵ 若过O 点作直线l ,分别交AB DC 、于E F 、两点, 求证:OE OF =.训练2. 如右图所示,AB CD ∥,AC DB ∥,AB CD =,AD 与BC 交于O ,AE BC ⊥于E ,DF BC ⊥于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哪几对?并简单说明理由.训练3. 请分别按给出的条件画ABC △(不写画法),并说明所作的三角形是否唯一;如果有不唯一的,想一想,为什么?⑴ 1202cm 4cm B AB AC ∠=︒==,,;⑵ 902cm 3cm B AB AC ∠=︒==,,; ⑶ 302cm 3cm B AB AC ∠=︒==,,; ⑷ 302cm 2cm B AB AC ∠=︒==,,; ⑸ 302cm 1cm B AB AC ∠=︒==,,; ⑹ 302cm 1.5cm B AB AC ∠=︒==,,思维拓展训练(选讲)l OF E D CB A训练4. 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⑴ 请你画图举例说明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⑵ 阅读与证明:对于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它们全等. 可证明如下:已知:ABC △、111A 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11AB A B =,11BC B C =,1C C ∠=∠.求证:111ABC A B C △≌△.(先把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 证明:分别过点B ,1B 作BD AC ⊥于D ,1111B D AC ⊥于1D ,则11190BDC B D C ∠=∠=︒,(如果需要添加辅助线,先说明辅助线做法)DCBAD 1C 1B 1A 1∵在BCD △和111B C D △中,11111190BDC B D C C C BC B C∠=∠=︒⎧⎪∠=∠⎨⎪=⎩∴111()BCD B C D AAS △≌△ ∴11BD B D =∵在ADB △和111A D B △中,111111190BD B D AB A B ADB A D B =⎧⎪=⎨⎪∠=∠=︒⎩∴ 111()ADB A D B HL △≌△,∴ 1A A ∠=∠,∵在ABC △和111A B C △中,1111A A C C BC B C∠=∠⎧⎪∠=∠⎨⎪=⎩∴ 111()ABC A B C AAS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你们来试试吧! ⑶归纳与叙述:由⑴、⑵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题型一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巩固练习【练习1】 ①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⑴ ;⑵ ;⑶ ;⑷ ;⑸ ;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边、对应角、周长、面积都分别 . ② 两个三角形具备下列( )条件,则它们一定全等.A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B .三个角对应相等C .两角和一组对应边相等D .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③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D .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练习2】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题型二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巩固练习【练习3】 已知:如图,C 为BE 上一点,点A D ,分别在BE 两侧.AB ED ∥,AB CE =,BC ED =.求证:AC CD =.【练习4】 如图所示,已知AC BC ⊥,AD BD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试证明CE DF =.实战演练FE DCBAA CEDBDC BA题型三 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应用 巩固练习【练习5】 ⑴如图,AB CD =,AD 、BC 相交于点O ,要使ABO DCO △≌△,应添加的条件为 .(添加一个条件即可)⑵在ABC △和A B C '''△中,AB A B ''=,B 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 定能保证ABC A B 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A .BCBC ''= B .A A '∠=∠ C .AC A C ''=D .C C '∠=∠测1.⑴如果ABC DEF △≌△,且ABC △的周长是100cm ,A 、B 分别与D 、E 对应,且 30AB =cm ,25DF =cm ,那么BC 的长为 .⑵ABC △中,::4:3:2BAC ACB ABC ∠∠∠=,且ABC DEF △≌△,则DEF ∠=______.测2. 如图所示,ABC △中,D 、E 分别在AC 、AB 上,BD 与CE 交于点O ,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 DCO ∠=∠;②BEO CDO ∠=∠;③BE CD =;④OB OC = 上述四个条件中,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形) .测3.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C ≠B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4对B. 6对.C.8对D.10对课后测O DCBAA B CDEOODCBA第十五种品格:创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所以创新是时代的必须,也是所有人快速进步的必要手段.【创新的三个层次】一、处处是创造之处,人人是创造之人;二、敢想敢做,有付出定会有收获;三、坚持敢于创新的理念,持之以恒,追求奋斗,终会辉煌.钓鱼钓出食品冷冻法1940年,美国皮革商巴察在出售了自己的食品冷冻法专利后得到了3000万美元.这笔财富的获得完全得益于他的钓鱼爱好.巴察经常去纽芬兰海岸,在结了冰的海上凿洞钓鱼.从海水中钓起的鱼放在冰上立即被冻得硬梆梆的.当几天后食用这些冻鱼时,巴察发现只要鱼身上的冰不溶化,鱼味就不变.根据这一发现,巴察着手试验将肉和蔬菜冰冻起来.他高兴地发现,只要把肉和蔬菜冻得像那些鱼一样,就能保持新鲜.经过反复试验,他进一步发现:冰冻的速度和方法不同,会影响食品冰冻后的味道和保鲜程度.经过几个月废寝忘食的摸索,巴察为他发明的食物冰冻法申请了专利.由于这是一种具有极大潜力和应用范围的新技术,所以找上门来的人很多.巴察待价而沽,最终,通用食品公司以3000万美元的巨款把这项专利拿到了手.处处留心自己身边的机会,锲而不舍地加以探究,便会开发出新的财富.今天我学到了。
八年级数学辅导讲义——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辅导讲义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回顾】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知识点二: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 . (2) . 知识点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1) (2) (3)(4) (5) (只对 来说) 知识点四: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1)角平分线的性质: . (2)角平分线的判定: .(3)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性质: .ODCBAEDCBA【考点例析】考点一: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例1 如图,AC 和BD 相交于点O ,BO =DO ,AO =CO ,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多少对(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考点二:考查全等三角形与垂直平分线的应用.例2 如图所示,在ABC ∆中,AC AB =,BD 平分ABC ∠, AD BC BD ==,DE AB ⊥.(1)求A ∠的度数;(2)求证:AE BE =.考点三:全等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例3 已知ABC ∆和DEB ∆为等边三角形,点B D A 、、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所示. (1)求证:AE DC =;(2)若AE BN CD BM ⊥⊥,,垂足分别为N M 、,如图2,求证:BMN ∆是等边三角形.例4 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D 为BC 边上的一点,且AC DF AB DE ⊥⊥,,若AB C ∆的高为32,求DF DE +的值. 考点四:角平分线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例5 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平分BAC ∠,B C ∠=∠2,求证:CD AC AB +=. 考点五:等腰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例 6 如图所示,ABC ∆为等腰三角形,AB AC =,点,D E 分别在AB 和AC 的延长线上,且BD CE =,DE 交BC 于点G ,求证:DG GE =.考点六:考查中线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例7 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中线,求证:AC AB AD +<2。
全等三角形讲义知识点
全等三角形讲义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1. 定义。
-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 例如,在△ABC和△DEF中,如果△ABC与△DEF能够完全重合,那么A与D、B 与E、C与F是对应顶点,AB与DE、BC与EF、AC与DF是对应边,∠A与∠D、∠B与∠E、∠C与∠F是对应角。
2. 表示方法。
-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 例如,△ABC≌△DEF,表示△ABC全等于△DEF。
书写时要注意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 对应边相等。
- 如果△ABC≌△DEF,那么AB = DE,BC = EF,AC = DF。
- 这一性质可以用于求线段的长度。
例如,已知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的长度,就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求出另一组对应边的长度。
2. 对应角相等。
- 若△ABC≌△DEF,则∠A=∠D,∠B = ∠E,∠C = ∠F。
- 在解决角度问题时,这个性质非常有用。
比如在几何证明中,当证明两个角相等时,如果能证明包含这两个角的三角形全等,就可以得出角相等的结论。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 SSS(边边边)判定定理。
- 内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例如,在△ABC和△DEF中,如果AB = DE,BC = EF,AC = DF,那么△ABC≌△DEF。
- 应用: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时,可以直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实际解题中,可能需要通过计算或者已知条件推导出三边相等的关系。
2. SAS(边角边)判定定理。
- 内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即如果在△ABC和△DEF中,AB = DE,∠A = ∠D,AC = DF,那么△ABC≌△DEF。
- 注意这里的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在解题时,要准确找出两个三角形中对应的两边及其夹角。
3. ASA(角边角)判定定理。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初中数学 全等三角形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全等三角形一、考点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求证边边相等或角角相等;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识别(判定)方法是中考几何的命题热点。
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还常常与图形的变换知识(轴对称、平移、旋转、位似等)紧密结合,用以考查学们对图形的理解能力;二、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三、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内容讲解: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例1、(2002•鄂州)下列命题:①有两个角和第三个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有两条边和第三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练习1、如图所示,∠1=∠2,AE⊥OB于E,BD⊥OA于D,交点为C,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2对B、3对C、4对D、5对练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三角对应相等的2个三角形全等;②三边对应相等的2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角、一边相等的2个三角形全等;④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2个三角形全等.A、1个B、2个C、3个D、4个练习3、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则在下列条件:①AB=AC;②AD=AE;③BE=CD.其中能判定△ABE≌△ACD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练习4、△ABC中,AB=AC,三条高AD,BE,CF相交于O,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A 、5对B 、6对C 、7对D 、8对练习5、有以下四个说法:①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或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或第三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或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刘徽计算过π的值,认为其为.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练习6、如图,在△ABC 与△ADE 中,∠BAD=∠CAE ,BC=DE ,且点C 在DE 上,若添加一个条件,能判定△ABC ≌△ADE ,这个条件是( )A 、∠BAC=∠DAEB 、∠B=∠DC 、AB=AD D 、AC=AE 2、全等三角形易错点剖析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针对全等三角形这部分知识的考题,难度都不大,是考生感觉比较容易着手的题,也是在中考中容易粗心丢分的地方。
全等三角形辅导讲义(Word完整版)
全等三角形【知识框架】【知识点&例题】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边角边定理(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角边角定理(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 边边边定理(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 角角边定理(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 斜边、直角边定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全等三角形的图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典型形式:⑴平移全等型⑵对称全等型⑶旋转全等型例1: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三边对应相等B .两边及其夹角相等C .两角和任一边对应相等D .三个角对应相等例2:如图,ABC △中,90C 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E 且6AB cm =,则DEB △的周长为( ) A .40 cm B .6 cm C .8cm D .10cm【变式一】如图,ABC △中,D E 、是BC 边上两点A E A D =,CD B E =,o 11021=∠=∠,o 60BAE =∠,则 CAD ∠等于( )A .70︒B .60︒C .50︒D .110︒例3:如图,△ABE 和△ACD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α度数为.例4:已知如图,B 是CE 的中点,AD BC AB DC ==,.DE 交AB 于F 点.求证:(1)AD BC ∥(2)AF BF =EDCBA21EDBA【巩固】如图,在ABC △中,AB AC DE =,是过点A 的直线,BD DE ⊥于点D ,CE DE ⊥于E .(1)若BC 在DE 的同侧(如图①)且AD CE =,求证:BA AC ⊥; (2)若BC 在DE 的两侧(如图②)其他条件不变,问AB 与AC 仍垂直吗?若是请予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图①图②知识点二:三角形特殊线段的概念定理F EDCB AEDCBAE DCBA例5:如图在矩形ABCD ,E 为AB 边的中点,,G F 分别为,AD BC 边上的点,若1,2,90AG BF GEF ==∠=︒ ,求GF 的长【变式一】如图所示,在ABC ∆ 中, 4,7,AB AC M == 是BC 的中点,AD 平分BAC ∠ ,//MF AD 交AC 于F ,求FC 的长.例6:如图,∆ABC 中,BD DC AC ==,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 ∠.【变式一】如图,在ABC ∆中,AD 交BC 于点D ,点E 是BC 中点,EF AD ∥交CA的延长线于点F ,交EF 于点G ,若BG CF =,求证: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模型一 两角平分线相交模型类型一:在ABC △中,如图1,BP CP 、为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P ∠与A ∠为1902P A ∠=︒+∠ECBAF GE DCBAxyyx ①ABCP推理方法:如图①,可得2()180A x y ∠++=︒,()180P x y ∠++=︒,化简可得1902P A ∠=︒+∠类型二:如图2,BP CP 、为ABC ∠和ACE ∠的角平分线,求P ∠与A ∠之间的关系为12P A ∠=∠推理方法:如图②,可得22y x A =+∠,y x P =+∠,化简可得12P A ∠=∠类型三:如图3,BP CP 、为CBD ∠和BCE ∠的角平分线,则P ∠与A ∠之间的关系为1902P A ∠=︒-∠推理方法:如图③,22180x y A +=︒+∠,180x y P ++∠=︒,化简可得1902P A ∠=︒-∠模型二 对角互补模型条件:①DOC COE α∠=∠=,②∠AOB+∠DCE =180结论:①CD CE = ②2cos OD OE OC α+=⋅③2sin cos DOEC ODC OCE S S S OC αα=+=⋅⋅四边形△△ 一、往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解读: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这也是角平分线常用的辅助线,常用于解决线段和差问题 把两条折线段“拉直”成线段,利用角平分线可以构造全等三角形.同样地,将长线段拆分成两段,之后再利用三角形全等亦可,此思路也是十分自然的.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体现出关于角平分线“对称”的思想.常用方法分别称之为“补短法”和“截长法”,它们是证明等量关系时优先考虑的方法.xyxyABC P②Eyxxy③EDPC B ACE DOBA例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过C 作E AB CE 于⊥,并且)(21AD AB AE +=, 则ADC ABC ∠+∠等于多少?【变式一】如图,在ABC ∆中,60B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且AC AB BD =+,求ABC ∠的度数.例8:如图,在中,,、分别平分、,且与的交点为.求证:.【变式一】如图所示,在中,,,是ABC ∠的平分线,延长至,使.求证:EDCBAABC ∆60B ∠=︒AD CE BAC ∠BCA ∠AD CE F FE FD =FBEDCA ABC ∆100A ∠=︒40ABC ∠=︒BD BD E DE AD =BC AB CE =+EDCA例9: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与BD,相交于点O,点E、F是直线AD上两动点,且AE=DF,CF所在直线与对角线BD所在直线交于点G,连接AG,直线AG交BE于点H.(1)如图1,当点E、F在线段AD上时,①求证:∠DAG=∠DCG;②猜想AG与BE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如图2,在(1)条件下,连接HO,试说明HO平分∠BHG;(3)当点E、F运动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请将图形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BHO的度数.知识点三:全等辅助线——截长补短截长补短:遇到线段的和、差、倍、分时,常常采用截长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讲义(一)9.16
例1图 例2图 全等三角形讲义(一)一、全等三角形基础知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SSS; (2) SAS; (3) ASA; (4) AAS; (5) HL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类型: 1、平移型全等三角形△ABD ≌△ △ACE ≌△2、对称型全等三角形ABE ≌△△ACD ≌△3、旋转型全等三角形△ABD ≌△ △AOE ≌△△ABE≌△类型1. 全等的概念和性质例1. 如图,已知ADE ∆≌DBF ∆,BF DE //,AC DF //,则对应边为_____,对应角为_______.例2. 如图,已知DEF ABC ∆≅∆,若DE AB =,︒=∠50B ,︒=∠70C ,︒=∠50E ,求D ∠的度数.例3. 如图, ABC ∆≌BAD ∆,点A 和点B 、点C 和点D 分别是对应顶点,如果AB=6cm ,BD=7cm ,AD=4cm ,那么BC 的长为( )A. 6cmB. 5cmC. 4cmD. 不能确定ABCD ED EFABCDA B C DECDEAD BCO变式题:如图,ABC ∆≌CDA ∆,并且AB=CD ,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2B. ∠D =∠BC. CA=ACD. AC=BC例3图 变式题图 例4图例4. 如图所示,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不大于1800),若∠B =300,∠C =400,问:(1)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旋转后的C B A ''∆的顶点C '与原ABC ∆的顶点B 和A 在同一条直线上?(2)再继续旋转多少度时,C 、A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ABC ∆是指开始位置)?类型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SSS ”例1. 如图,点E 、F 在BC 上,AB=DC ,AF=DE,BE=CF.求证:ABF ∆≌CDA ∆.例2. 如图,AC=AD,BC=BD.求证:∠C=∠D.例3. 如图,已知:AC ,BD 相交于O 点,且CD AB BD AC ==,. 求证:∠B=∠C.D CB A A D 12C 'C 'B B 'A B F ED C(2) A D B E F C (1) D C A2、“SAS ”例1. 在ABC ∆中,AB=AC,AD 平分∠BAC ,求证:ABD ∆≌ACD ∆例2. 如图,AB=AC,AD=AE,∠1=∠2.求证:ABD ∆≌ACE ∆.例3.如图,已知:AD AB =,CD CB =. 求证:BD AC ⊥. 3、“ASA (AAS )”例1. 由AB ⊥BD,ED ⊥BD,垂足分别为B 、D 点,点C 在BD 上,且BC=CD,点A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DE=AB.例2.如图, ∠ABC=∠DCB, ∠ACB=∠DBC, 求证:AC=DB.例3. 如图,在ΔAFD 和ΔCEB 中,点A 、E 、F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CB,(2)AF=CE,(3) ∠B=∠D ,(4) AD ∥BC.请用其中三个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题并写出解答过程.AABC E12A B C DA B E DC G F例4. 如图,已知:CE BD ACE ABD DAE BAC =∠=∠∠=∠,,.求证:AE AD =.例5. 如图,两条直线AC,BD 相交于O ,BO=DO,AO=CO ,直线EF 过点O 且分别交AB 、CD 于点E,F ,求证:OE=OF例6. 如图,已知:E D ∠=∠,AM EM CN DN ===.求证: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例7. 如图,已知:BC AD //,21∠=∠,43∠=∠,直线DC 过E 点交AD 于D ,交B C 于C.求证:AB BC AD =+.A DBCEFD F C OA E B。
《全等三角形》讲义(完整版)
全等三角形讲义一、知识点总结全等三角形定义:形状大小相同,并且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形三角形。
补充说明: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1)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SSS ) (2)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SAS) (3)角边角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ASA ) (4)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AAS ) (5)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称HL ) 角平分线的性质: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OP 平分∠AOB ,PM ⊥OA 于M ,PN ⊥OB 于N , ∴PM=PN角平分线的判定: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PM ⊥OA 于M ,PN ⊥OB 于N ,PM=PN ∴OP 平分∠AO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
二、典型例题举例A BC PMNO A BC PMNO例1、如图,△ABN ≌△ACM,∠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例2、如图,△ABC 是一个钢架,AB=AC ,AD 是连结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 ≌△ACD .例3、已知:点A 、F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 AF =CE ,BE ∥DF ,BE =DF . 求证:△ABE ≌△CDF .例4、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AB =AC ,∠B =∠C .求证AD =AE .例5、如图:∠1=∠2,∠3=∠4 求证:AC=AD例6、如图,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F ⊥BC 于F ,DE ⊥BC 于E ,AB=DC ,BE=CF ,你认为AB 平行于CD 吗?说说你的理由D CB ACADB123 4例7、如图1,△ABC 的边AB 、AC 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DE 和正方形ACFG ,连结EG ,试判断△ABC 与△AEG 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例8、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P 是OC 上的一点,PD ⊥OA 交OA 于D ,PE ⊥OB 交OB 于E ,F 是OC 上的另一点,连接DF ,EF ,求证DF =EF例9、如图,△ABC 中,AD 是它的角平分线,P 是AD 上的一点,PE ∥AB 交BC 于E ,PF ∥AC 交BC 于F ,求证:D 到PE 的距离与D 到PF 的距离相等例10、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面积是282cm ,AB =20cm ,AC =8cm ,求DE 的长.AGF C BDE图1AEB DCFAB CDE D C EFBA 例10、已知:BE ⊥CD ,BE =DE ,BC =DA ,求证:① △BEC ≌△DAE ;②DF⊥BC .例11、如图,已知: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B ,ED ⊥OA ,C ,D 是垂足,连接CD ,求证:(1)∠ECD=∠EDC ;(2)OD=OC ;(3)OE 是CD 的中垂线.三、专题版块专题一: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例1、如图,在△ABC 中,AB=AC , BAC=40°,分别以AB 、AC 为边作两个等腰三角形ABD 和ACE ,使∠BAD=∠CAE=90°.(1)求∠DBC 的度数.(2)求证:BD=CE.例2、如图,A B ∥CD,AF ∥DE,BE=CF,求证:AB=CD.例3、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高,在BE 延长线上截取BM =AC ,在CF 延长线上截到CN =AB ,求证:AM =AN 。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一对一辅导讲义
八数第二周指导资料(TH)指导内容:全等三角形(1)知识梳理:一、全等图形(观点及其性质)二、全等三角形(观点及其性质)三、全等三角形的判断(1)、判断全等三角形的方法:(2)、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能够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能够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能够确立哪两个三角形相等;(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起确立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可以,可考虑增添协助线,结构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中包括两个因素:边和角。
(1)缺个角的条件:1、公共角2、对顶角3、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等腰三角形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余角)6、等角加(减)等角7、平行线8、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2)缺条边的条件:1、公共边2、中点3、等量和4、等量差5、角均分线性质6、等腰三角形7、等面积法8、线段垂直均分线上的点9、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0、等于同一线段的两线段相等基础测试:1.如图( 1),△ ABC中, AB=AC, AD均分∠ BAC,则 __________≌ __________.2.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__________,底边和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__________.3.已知△ ABC≌△ DEF,△ DEF 的周长为32 cm, DE=9 cm, EF=12 cm 则AB=____________,BC=,AC=.图( 1)图(2)图(3)如图( 2),AC=BD,要使△ ABC≌△ DCB还需知道的一个条件是 __________如图( 3),若∠ 1=∠2,∠ C=∠D,则△ ADB≌____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确立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三边对应相等B.两边及其夹角相等C.两角和任一边对应相等D.三个角对应相等7·△ ABC和△ DEF中, AB=DE,∠ A=∠D,若△ ABC≌△ DEF还需要()A.∠ B=∠E B.∠ C=∠F C.AC=DF D.前三种状况都能够8·在△ ABC和△ A′B′C′中① AB=A′B′② BC=B′C′③ AC=A′ C′④∠ A=∠A′⑤∠B=∠B′⑥∠ C=∠C′,则以下哪组条件不可以保证△ABC≌△A′B′C′()A.具备①②④B.具备①②⑤C.具备①⑤⑥D.具备①②③9、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1)求证:△ AOD≌△ BOC;(2)求证: AD∥BC.例题解说:例 1、( 2016?黔西南州)如图,点 B、F、C、E 在一条直线上, AB∥ ED,AC∥FD,那么增添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没法判断△ ABC≌△ DEF的是()A.AB=DE B.AC=DF C.∠ A=∠D D.BF=EC例 2、( 2016?同安区一模)如下图, CD=CA,∠ 1=∠2, EC=BC,求证:△ ABC≌△ DEC.变式训练: 1、已知△ ABN和△ ACM地点如下图, AB=AC,AD=AE,∠ 1=∠2.(1)求证: BD=CE;(2)求证:∠ M=∠ N.例 3、( 2016?官渡区二模)如图,点 E、F 在 AC上, AB∥ CD,AB=CD,AE=CF,求证:△ABF≌△ CDE.变式训练:如图, A,F , E, B 四点共线,AC CE,BD DF,AE BF ,AC BD 。
全等三角形讲义整理讲义
全等三角形讲义整理讲义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与判定条件1.1 定义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三个角度也是完全相等的三角形。
1.2 判定条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 SSS(边边边):若两个三角形各边分别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 SAS(边角边):若两个三角形两边和夹角都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 ASA(角边角):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 RHS(直角斜边边):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度和对应边长相等对于全等三角形,它的三个角度分别对应,三个边长也对应,也就是说:在全等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度应相等,边长也是相等的。
2.2 全等三角形的任意一对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对于全等三角形,若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么它们对应的任意一个角度和边长都是相等的。
2.3 全等三角形的对边平行对于全等三角形来说,如果我们将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那么对应边就会重合,此时,它们的对边将会互相平行。
三、全等三角形的应用3.1 计算两个全等三角形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之间的比例关系,这在解决一些类似于“影子问题”等数学题目时非常实用。
3.2 解决几何题目在解决几何题目时,有些问题常常需要使用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例如,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计算出未知的边长或角度等。
四、常见误区4.1 认为两个形状相同的图形就是全等三角形形状相同的图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只有在三边或者两边一角相等的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全等的。
4.2 认为两个三角形的相似一定就是全等的两个相似的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的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只是其中的边长成比例。
五、全等三角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许多与求解边长、角度有关的几何题目都有很大的帮助,也对于对称性的研究、空间几何、画图以及设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等三角形证明一对一辅导讲义
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教学目标2、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及过程重点、难点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考点及考试要求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全等三角形证明知识梳理课前检测1、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不能判定△ABM≌△CDN的条件是()A.∠M=∠N B.AB=CD C.AM=CN D.AM∥CN2、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也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和②去第1题第2题3、下列条件不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直角边和它所对的锐角对应相等D.一个锐角和锐角所对的直角边对应相等4、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若AB=4,AC=6,则AD的取值范围是()A.AD>1B.AD<5C.1<AD<5D.2<AD<105、如图所示,△ABE≌△ACD,∠B=70°,∠AEB=75°,则∠CAE=__________°.AB CD E第11题知识梳理一、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中包含两个要素:边和角。
(1)缺个角的条件:1、公共角2、对顶角3、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等腰三角形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余角)6、等角加(减)等角7、平行线 8、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2)缺条边的条件:6、等腰三角形 5、角平分线性质4、等量差 3、等量和 2、中点1、公共边第二课时 全等三角形证明典型例题一、截取构全等 如下左图所示,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D 为OC 上一点,F 为OB 上一点,若在OA 上取一点E ,使得OE=OF ,并连接DE ,则有△OED ≌△OFD ,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新课讲义完整版(全8讲)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新课讲义全面完整版(全八讲)A B C 1 E DA B C D O 1 2(1) (2) A B D C (1) (2) AB C E D第一讲 全等三角形概念及其性质(一) 知识要点1、 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形。
2)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 形。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表示方法:“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 ≌△DEF 。
4)对应元素:①对应顶点:点A 与点D ,点B 与点E ,点C 与点F 是对应顶点 ②对应边:AB 与DE ,AC 与DF ,BC 与EF 是对应边 ③对应角:∠A 与∠D ,∠B 与∠E ,∠C 与∠F 是对应角当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右图所示,△ABC 和△DEF 全等,是,记作△ABC ≌△DEF 。
其中,。
2、常见的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形有平移型、旋转型和翻折型。
(1)平移型:如下左图,若△ABC ≌△DEF ,则BC=EF 。
将△DEF 向左平移得到下右图,则仍有BC=EF ,在右图中,若知BC=EF ,则可推出BE=CF 。
(2)旋转型:如下左图,两对三角形的全等属于旋转型,图形的特点是:图1的旋转中心为点A ,有公共部分∠1;图2的旋转中心为点O ,有一对对顶角∠1=∠2。
(3)翻折型:如右图,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属于翻折型,其中图中有公共边AB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 知识延伸: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线及对应角的角平分线也相等。
AB C DE F AB C DE FA B C D E FB AC D EEAB C D OA B C DFE 4、规律方法小结:在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时,常用的方法有:(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4)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讲义
ADB C E FO A DEB C F 平移型对称型全等三角形讲义【知识要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1)操作方式: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几何描述: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几何中就是借助于边、角以及其它可度量的几何量来描述几何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全等三角形的几何表示:如图,△ABC ≌△DEF ;(注意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 3、全等的性质:(求证线段相等、求证角相等的常规思维方法) 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性质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几何语言 ∵△ABC ≌△DEF∴AB=DE ;AC=DF ,BC=EF ;∠A=∠D ,∠B=∠E ,∠C=∠F. 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性质4: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4、三角形全等的常见基本图形【新知讲授】例1、如图,△OAB ≌△OCD ,AB ∥EF ,求证:CD ∥EF.例2、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点 D ,BE ⊥AC 于 点E ,AD 、BE 交于点F ,△ADC ≌△BDF (1)∠C=50°,求∠ABE 的度数.(2)若去掉原题条件“AD ⊥BC 于点 D ,BE ⊥AC 于 点E ”,仅保持“△ADC ≌△BDF ”不变,试问:你能证明:“AD ⊥BC 于点 D ,BE ⊥AC ”吗?AD B CE 例3、如图,△ABC ≌△ADE ,延长边BC 交DA 于点F ,交DE 于点G.(1)求证:∠DGB=∠CAE ; (2)若∠ACB=105°,∠CAD=10°,∠ABC=25°,求∠DGB 的度数.例4、如图,Rt △ABC 中,∠C=90°,将Rt △ABC 沿DE 折叠,使A 点与B 点重合,折痕为DE. (1)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吗?请写出来;(2)若∠A=35°,求∠CBD 的度数;(3)若AC=4,BC=3,AB=5,求△BCD 的周长.例5、如图,△ABF ≌△CDE.(1)求证:AB ∥CD ;AF ∥CE ;(2)若△AEF ≌△CFE ,求证:∠BAE=∠DCF ;(3)在(2)的条件下,若∠B=35°,∠CED=30°,∠DCF=20°,求∠EAF 的度数.AE F C【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结论是错误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B )全等三角形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C )全等三角形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D )如果两个三角形都与另一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图,△ABC ≌△AEF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C=AF (B )∠EAB=∠FAC (C )EF=BC (D )EF 平分∠AFB3、如图,已知△ABC ≌△DEF ,AB=DE ,AC=DF ,则下列结论:①BC=EF ;②∠A=∠D ;③∠ACB=∠DEF ;④BE=CF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如图,△ABD ≌△EFC ,AB=EF ,∠A=∠E ,AD=EC ,若BD=5,DF=2.2则CD=( ). (A )2.2 (B )2.8 (C )3.4 (D )4(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5、如图,已知△ABD≌△ACD,下列结论: ①△ABC 为等腰三角形;②AD 平分∠BAC ;③AD ⊥BC ;④AD=B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6、已知:如图,△ACD ≌△AEB ,其中CD=EB ,AB=AD ,则∠ADC 的对边是 ,AC 的对应边是 ,∠C 的对应角是 .7、如图,已知△ABD ≌△DCA ,AB 的对应边是DC ,AD 的对应边是 ,∠BAD 的对应角是 ,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8、如图,若△OAD ≌△OBC ,且∠O=65°,∠C=20°则∠OAD= .AAFA D C E F(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三、解答题9、如图,直线l ⊥BC ,将△ABC 沿直线l 翻折得到△DEF ,AB 分别交DF 、DE 于M 、Q 两点,AC 交DF 于点Q.(1)图中共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不添加其它字母)(2)写出(1)中所有的全等的三角形. 10、如图,△ABC ≌△ADE ,点E 正好在线段BC 上.(1)求证:∠DEB=∠EAC ;(2)若∠1=50°,求∠DEB 的度数.【知识要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1、“SAS ”定理: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①求证全等的格式:(“全等五行”)如:②利用全等进行几何证明的三大环节:预备证明、“全等五行”、全等应用; ③“边边角”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DBDA1FB CDAA BC D EO在△ABC 和△DEF 中:AB DE A D AC DF =⎧⎪∠=∠⎨⎪=⎩∴△ABC ∽△DEF.(SAS )【新知讲授】“SAS”公理的运用例1、如图,C为AB的中点,CD∥BE,CD=BE,求证:∠D=∠E.巩固练习1、如图,点E、A、C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AB=CE,AC=CD,求证:BC=DE.2、已知:如图,AB=AC,D、E分别为AB、AC的中点,求证:∠B=∠C.例2、已知:如图,AB=CD,∠ABC=∠DCB,求证:∠ABD=∠ACD.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B ∥CD ,AB=CD ,AE=DF ,求证:CE ∥BF.2、已知:如图,AB=AD ,AC=AE ,∠1=∠2,求证:∠DEB=∠2.例3、如图,BD 、CE 为△ABC 的两条中线,延长BD 到G ,使BD=DG ,延长CE 到F ,使CE=EF.(1)求证:AF=AG ;(2)试问:F 、A 、G 三点是否在同一直线线?证明你的结论.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B ⊥BD 于点B ,CD ⊥BD 于点D ,AB=CD ,BE=DF ,求证:∠EAF=∠ECF.A BC DEF A B C D EF2.已知:如图,AB=AC,AD平分∠BAC,求证:∠DBE=∠DCE.例4、已知:如图,OA=OB,OC=OD,求证:∠ACD=∠BDC. (提示:不能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OD=OE,OA=OB,求证:∠A=∠B.2、已知:如图,AB=CD,BE=CF,∠B=∠C,求证:∠EAF=∠EDF.AD B C EF A D B C EA DC B 【课后作业】1、已知:如图,AB ⊥BD ,CD ⊥BD ,AB=DE ,BE=CD ,试判断△A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EA ⊥AD ,FD ⊥AD ,AE=DF ,AB=DC ,求证:∠ACE=∠DBF.3、已知:如图,OD=OE ,OC 平分∠AOB ,求证:∠A=∠B.4、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BC ,AD ∥BC ,求证:AB=CD ,AB ∥CD.5、如图,已知,AB=AC ,AD=AE ,∠BAC=∠DAE.(1)求证:BD=CE ;(2)若∠BAC=∠DAE=α,延长BD 交CE 于点P ,则∠BPC 的度数为 .(用含α的式子表示)ABED C ADBC EF6、如图,C 是线段AB 的中点,CD 平分∠ACE ,CE 平分∠BCD ,CD=CE .(1)求证:△ACD≌△BCE; (2)若∠D=50°,求∠B 的度数.2、“SSS ”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3、①“ASA ”定理:两角及两角所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AAS ”定理:两角及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定理运用】例1、如图,E 、F 两点在线段BC 上,AB=CD ,AF=DE ,BE=CF ,求证:∠AFB=∠DEC.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AC ,AD=AE ,BD=CE ,延长BD 交CE 于点P ,求证:∠BAC=∠DAE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C EF AC DF =⎧⎪=⎨⎪=⎩∴△ABC ∽△DEF.(SSS )在△ABC 和△DEF 中: B E BC EF C F ∠=∠⎧⎪=⎨⎪∠=∠⎩ ∴△ABC ∽△DEF.(ASA ) 在△ABC 和△DEF 中:A DB E BC EF ∠=∠⎧⎪∠=∠⎨⎪=⎩∴△ABC ∽△DEF.(AAS )C A E BD例2、已知:如图,AB=AC ,AD=AE ,∠1=∠2,求证:AF=AG.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CD ,BE=DF ,AF=CE ,求证:AD ∥BC.例3、如图,C 为线段AB 的中点,AD ∥CE ,∠D=∠E ,求证:CD=EB.巩固练习1、如图,AD 为△ABC 的高线,E 、F 为直线AD 上两点,DE=DF ,BE ∥CF ,求证:AB=AC.E AF DC B 2、如图,∠ABC=∠DCB,BD 、CA 分别是∠ABC、∠DCB 的平分线,求证:AB=DC.例4、如图,△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BC 、AC 的延长线上,∠1=∠2=∠3,求证:AD=AE.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D ,OA=OD ,求证:∠1=∠2.2、已知:AD ∥BC ,AE ⊥BD ,CF ⊥BD ,AE=CF ,求证:AB=CD.E A D C B 例5、已知:如图,AB=CD ,∠A=∠D ,求证:∠ABC=∠DCB.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DBC=∠ECB.2、已知:如图,△ABC 中,∠BAC=∠BCA ,延长BC 边的中线AD 到E 点,使AD=DE ,F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求证:AF=2AD.例6、在△OAB 和△OCD 中,OA=OB ,OC=OD ,∠AOB=∠COD ,AC 、BD 交于点P.(1)①如图1,∠AOB=∠COD=6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②如图2,∠AOB=∠COD=90°,则∠APD= ,AC 与BD 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3,∠AOB=∠COD=α°,则∠APD 的度数为 (用含α的式子表示),AC 与BD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填写你的结论,并给出你的证明;图1 图2 图3AB CE FDO P D C BA O P D CB AααO P D CB AEBCD CEABE A D B CF ADF图1图2图3F巩固练习: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腰在直线AB 的同侧作等腰△ACD 和等腰△BCE ,且CA=CD ,CB=CE ,∠ACD=∠BCE ,直线AE 、BD 交于点F.(1)如图1,若∠ACD=60°,则∠AFB= ;(2)如图2,若∠ACD=α°,则∠AFB= ;(用α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3,将图2中的△A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延长BD 交线段AE 于点F ,试探究∠AFB 与α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你的证明.例7、已知:AB=AC ,AD=AE ,AF ⊥CD ,AG ⊥BE ,求证:AF=AG.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AB=AD ,AC=AE ,∠1=∠2.(1)求证:BC=DE ;(2)若AF 平分∠BAC ,求证:AF=AC.AB EDC2、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AO 平分∠BAC.3、如图,等腰Rt △ABC 中AB=AC ,过A 任作直线l ,BD ⊥l 于点D ,CE ⊥l 于点E. (1) 若l 与BC 不相交,求证:BD+CE=DE ;(2) 当直线l 绕A 点旋转到与BC 相交时,其它条件不变,试猜想BD 、CE 和DE 的关系? 画图并给出证明.课后作业:1、如图,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ADE 中,AB=AC ,AD=AE ,∠BAC=∠DAE=90°. (1)求证:BD=CE ;(2)求证:BD ⊥CE.A B C D EA B CA BDCOA DBC E AD C B 2、已知:如图,AB=AC ,AD=AE ,BD=CE ,求证:∠BAE=∠CAD.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D ,AD=BC ,求证:AB ∥CD ,AD ∥BC.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B ,AD=CD ,求证:∠A=∠C.5、已知:如图,AD=BC ,AC=BD ,求证:∠D=∠C.A DBCC M E A BD 6、如图1,等腰△ABC 中AB=AC ,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AD 、AE ,M 、N 分别BE 、CD 的中点.(1)CD BE ,AM AN ;(填“>”、“=”、“<”)(2)如图2,把图1中的△ADE 绕A 点逆时针旋转任意一个角度,(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7、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求证:AB=CD ,AD=BC.8、已知:如图,AB//DE ,AE//BD ,AF=DC ,EF=B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数第二周辅导资料(TH)2016.09.10
辅导容:全等三角形(1)
知识梳理:一、全等图形(概念及其性质)
二、全等三角形(概念及其性质)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2)、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
(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中包含两个要素:边和角。
(1)缺个角的条件:
1、公共角
2、对顶角
3、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4、等腰三角形
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余角)
6、等角加(减)等角
7、平行线8、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2)缺条边的条件:
9、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8、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7、等面积法
6、等腰三角形
5、角平分线性质
4、等量差
3、等量和
2、中点
1、公共边
10、等于同一线段的两线段相等
基础测试:
1.如图(1),△ABC中,AB=AC,AD平分∠BAC,则__________≌__________.
2.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根据是__________,底边和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的根据是__________.
3.已知△ABC≌△DEF,△DEF的周长为32 cm,DE=9 cm,EF=12 cm则AB=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
图(1)图(2)图(3)
如图(2),AC=BD,要使△ABC≌△DCB还需知道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如图(3),若∠1=∠2,∠C=∠D,则△ADB≌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三边对应相等B.两边及其夹角相等
C.两角和任一边对应相等D.三个角对应相等
7·△ABC和△DEF中,AB=DE,∠A=∠D,若△ABC≌△DEF还需要()
A.∠B=∠E B.∠C=∠F C.AC=DF D.前三种情况都可以
8·在△ABC和△A′B′C′中①AB=A′B′②BC=B′C′③AC=A′C′④∠A=∠A′⑤∠B=∠B′⑥∠C=∠C′,则下列哪组条件不能保证△ABC≌△A′B′C′()
A.具备①②④B.具备①②⑤C.具备①⑤⑥D.具备①②③
9、如图,点O是线段AB和线段CD的中点.
(1)求证:△AOD≌△BOC;
(2)求证:AD∥BC.
例题讲解:
例1、(2016•黔西南州)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
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
的是()
A.AB=DE B.AC=DF C.∠A=∠D D.BF=EC
例2、(2016•同安区一模)如图所示,CD=CA,∠1=∠2,EC=BC,
求证:△ABC≌△DEC.
变式训练:1、已知△ABN和△ACM位置如图所示,AB=AC,AD=AE,∠1=∠2.
(1)求证:BD=CE;
(2)求证:∠M=∠N.
例3、(2016•官渡区二模)如图,点E、F在AC上,AB∥CD,AB=CD,AE=CF,求证:△ABF≌△CDE.
变式训练:
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
求证:ACF BDE ∆≅∆。
例4、(2015秋•泉港区期中)已知:Rt △ABC ≌Rt △ADE ,∠ABC=∠ADE=90°,BC 与DE 相交于点F ,连结CD 、EB . (1)请找出图中其他的全等三角形; (2)求证:CD=EB ; (3)求证:CF=EF .
例5、如图1,已知矩形ABED,点C是边DE的中点,且AB=2AD.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保持图1中△ABC固定不变,绕点C旋转DE所在的直线MN到图2中(当垂线段AD、BE在直线MN的同侧),试探究线段AD、BE、DE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给予证明;
(3)保持图2中△ABC固定不变,继续绕点C旋转DE所在的直线MN到图3中的位置(当垂线段AD、BE在直线MN的异侧).试探究线段AD、BE、DE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给予
证明.
变式训练: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AC∥BG,直线FG过点D交AC于F,交BG 于G点,DE⊥GF,交AB于点E,连结GE、EF.
(1)求证:BG=CF;
(2)请你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例6、如图,AB∥CD,BE、CE分别是∠ABC和∠BCD的平分线,点E在AD上.求证:BC=AB+CD.
反馈检测:
1. 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B. 一锐角对应相等
C. 两锐角对应相等
D. 斜边相等
2. 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 ∆的是( )
A. 3AB =,4BC =,8CA =
B. 4AB =,3BC =,30A ∠=
C. 60C ∠=,45B ∠=,4AB =
D. 90C ∠=,6AB =
3. 如图,已知12∠=∠,AC AD =,增加下列条件:①AB AE =;②BC ED =;③C D ∠=∠;④B E ∠=∠。
其中能使ABC AED ∆≅∆的条件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4. 如图,已知AB CD =,BC AD =,23B ∠=,则D ∠等于( )
A. 67
B. 46
C. 23
D. 无法确定
5. 如图,在ABC ∆中,90C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且
:2:3CD AD =,10AC cm =,则点D 到AB 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cm ;
6.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则CBD ∠的大小为_________;
7.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M N 分别在,BC AC 上,且BM CN =,AM 与BN 交于Q 点。
求AQN ∠的度数。
8. 如图,90ACB ∠=,AC BC =,D 为AB 上一点,AE CD ⊥,BF CD ⊥,交CD 延长线于F 点。
求证:BF CE =。
9. 如图,已知AE ⊥AD ,AF ⊥AB ,AF=AB ,AE=AD=BC ,AD//BC. 求证:(1)AC=EF ,(2)AC ⊥EF
10. 已知: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1=∠2,CE⊥BD的延长线于E.求证:BD=2CE.
11、已知:∠ACB=90°,AC=BC,BE⊥CE,AD⊥CE,证明:AD=DE+BE.
12、如图,已知∠MAN=120°,AC平分∠MAN,∠ABC+∠ADC=180°。
求证:①DC=BC;②AD+AB=AC.
参考答案:1.△ADB △ADC 2.ASA (或AAS ) SSS
3.9 cm 12 cm 11 cm 4.∠ACB=∠DBC 或AB=CD
△ACB AAS 6·D 7·D 8·A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C
二、填空题:
5. 4
6. 90
三、解答题:
7. 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
∴AB BC =,60ABC C ∠=∠=
在ABM ∆与BCN ∆中
AB BC
ABC C BM CN
=⎧⎪∠=∠⎨⎪=⎩
∴ABM BCN ∆≅∆(SAS)
∴NBC BAM ∠=∠
∴60AQN ABQ BAM ABQ NBC ∠=∠+∠=∠+∠=。
8. 证明:AE CD ⊥,BF CD ⊥
∴90F AEC ∠=∠=
∴90ACE CAE ∠+∠=
90ACB ∠=
∴90ACE BCF ∠+∠=
∴CAE BCF ∠=∠
在ACE ∆与CBF ∆中
F AEC
CAE BCF AC BC
∠=∠⎧⎪∠=∠⎨⎪=⎩
∴ACE CBF ∆≅∆(AAS)
∴BF CE =。
9.证明:
(1)∵AD//BC,∴∠B+∠DAB=180°
又∵∠DAB+∠4+∠EAF+∠3=360°,∠3=∠4=90°
∴∠DAB+∠EAF=180°
∴∠B=∠EAF
在△ABC和△FAE中
∴△ABC≌△FAE(SAS)∴AC=EF
(2)∵△ABC≌△FAE
∴∠1=∠F 又∵∠1+∠3=∠2+∠F
∴∠2=∠3 又∵∠3=90°∴∠2=90°∴AG⊥EF,即AC⊥EF
10.
证明:延长BA、CE交于点F.
∵∠3=90°,∴∠5+∠F=90°
又∵BE⊥CE,∴∠4=90°,∠7=90°∴∠1+∠F=90°,∠6=180°-90°=90°∴∠1=∠5
在△ABD和△ACF中∴△ABD≌△ACF(ASA)
∴BD=FC
在△BEF和△BEC中∴△BEF≌△BEC(ASA)
∴EF=EC ∴FC=2EC ∴BD=2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