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_十三五_规划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浙江省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浙江省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旨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目标。
首先,浙江省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
规划中指出,浙江省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同时,规划中还提出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
其次,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强调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性。
规划中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规划还强调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企业办事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同时,规划中还提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关注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规划中提出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规划中还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
同时,规划中还强调要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综上所述,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旨在推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规划中强调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内容,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信在浙江省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将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们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
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
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心民心。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2016年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要求、重点任务和举措,是五大发展理念与浙江实际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是指导我省未来五年发展的基本遵循,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为更好地学习领会《建议》精神,省委政研室有关负责人对《建议》主要内容做了解读。
一、关于我省“十三五”发展的基本背景“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部署,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1.我省“十二五”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是将以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迈入“十三五”。
2014年,我省GDP跨过4万亿元大关,预计今年将达到4.3万亿元左右,人均GDP将超过12000美元,迈入高收入经济体门槛。
二是将以不断提高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迈入“十三五”。
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经济、金融产业等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型升级找到了跑道、见到了曙光。
三是将以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迈入“十三五”。
国家战略举措有力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率先实施,港口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商事制度等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四是将以不断提高的协调发展水平迈入“十三五”。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居全国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原26个欠发达县。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数理、难题、思考
田应奎
中共中央党校
学习结束语
一、今天的中国,是近代历史以来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
二、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拥有着建国执政以来最有利的执政资源和条件。
三、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虽然遇到很多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比问题多。
领导干部是关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以身许国,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教 师 简 介
田应奎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社会政治问题研究,累计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著作七部,《中国道路》被八种文字出版。
近年来在中央党校省部班、地厅班、中央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班,主要讲授习近平讲话、宏观经济、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科学思维等专题。
国家十三五规划
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十三五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6年发布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即从2016年到2020年的发展规划。
这个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领和行动指南,旨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富裕幸福。
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目标是“经济稳中求进、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创新驱动发展”。
在经济方面,规划提出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等措施,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
同时,规划强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并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
在生态环境方面,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等措施,以改善环境状况,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划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措施,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国家十三五规划还涉及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
其中,农业现代化规划着重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
城镇化发展规划则提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城市品质等措施,以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强调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则关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和民生保障等措施。
总之,国家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动指南,旨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和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生态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和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等措施,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0.22•【字号】浙教高科〔2016〕139号•【施行日期】2016.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教高科〔2016〕139号各高等学校,各设区市及有关县(市、区)教育局:现将《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教育厅2016年10月22日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大力提高我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加快建成高等教育强省,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浙江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一)“十二五”时期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突出内涵为主建设,获得了蓬勃发展。
结构布局明显优化,杭州、宁波、温州高等教育中心和其他设区市“一本多专”或“一本一专”格局进一步完善,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协调推进,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利用国外资源建设高水平大学取得很大进展。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大为提高,出台了本科教学业绩考核、课堂教学创新、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支持学生有序转专业以及校(院)长抓教学工作述职、教学工作巡查等一系列举措,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得到有效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为密切,产学研合作广泛活跃,科研成果推广运用取得明显成效。
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下放高校专业设置权、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权,推进高校章程建设,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们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
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
《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引入民资效果显著。各城市充分发挥 民间资本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积极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建设 停车场库、商业设施等多种功能地下空间,有力推动了各类地下 设施建设。如温州出台了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的鼓励政策,引进民 间资本在城市主干道温州大道下建设了集商业、停车、管廊及兼 顾人防需要一体的多功能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我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深入 实施新型城市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改善 民生、建设“两美”浙江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 高度重视和持续推动下,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显 著成效,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各项管理制度和政 策不断完善。
—2—
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期限、规划范围、主要任务、内容成果 等相关要求作出了规定,有力指导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尤其是 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编制,实现了各设区市城市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的全覆盖。除专项规划外,各设区市在 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杭州市编制了分区 层面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宁波市开展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实施评估和地铁沿线规划研究工作。此外,杭州、宁波等城市 结合新城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展了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 细规划编制,在地上地下统筹布局、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地下 空间开发指标设置、地下空间互联互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多类型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为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 提供了重要指导。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05.27•【字号】浙发改规划〔2021〕211号•【施行日期】2021.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21〕21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5月27日浙江省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以下简称“三强”)建设,是我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关精神,依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深入实施“三强一制造”战略,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连续4年获得国家质量工作考核A级,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获得2021年“中国质量大会”承办权。
全省7个设区市和12个县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
全省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旅游、健康等领域服务质量满意度持续提升。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3.3%,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94.6%,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先进标准体系更加健全。
高水平完成全国首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累计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总数达到36项,制定发布“最多跑一次”改革地方标准12项、基本公共服务地方标准341项,实施节能环保领域地方标准88项、绿色设计地方标准8项、新型建筑工业化地方标准10项、“浙江制造”标准1979项。
十三五规划全文
十三五规划全文关于国家十三五规划总结700字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这是我国继第一个百年目标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之后的又一重要部署,意味着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将按照这一规划进行。
十三五规划纲要着重强调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在创新发展方面,纲要要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协调发展方面,纲要强调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强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在绿色发展方面,纲要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开放发展方面,纲要强调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在共享发展方面,纲要强调要打造共享的社会环境,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乡村振兴。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提供有力支撑,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纲要的落实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行动。
只有通过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通过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实现共赢发展;只有通过共享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给人民带来了希望。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牢记规划纲要的精神,坚决贯彻执行,我们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三五 规划纲要
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文将阐述该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经济发展方面,"十三五"规划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通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方式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科技创新、加强财政金融监管等。
在科技创新方面,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具体措施包括改革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在社会治理方面,规划纲要强调了推进法治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防治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在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方面,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教育医疗条件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总体来说,"十三五"规划纲要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等方面的重视。
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规划纲要旨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在执行过程中,需注重平衡发展,解决各方面发展的矛盾问题,并不断完善和调整相关政策,以确保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0.12•【字号】浙政办发〔2016〕128号•【施行日期】2016.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2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10月12日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最早的沿海开放省份之一,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全球化配置,率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争当开放型经济强国建设的排头兵,是浙江发展的战略使命。
为更好谋划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家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要求,浙江开放型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开放型经济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为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放型经济纵深推进,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更加协调。
环杭州湾产业带地区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再上台阶,杭州、宁波城市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快,嘉兴接轨上海更加深入。
湖州、绍兴外向型产业持续发展。
温台沿海产业带地区,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以下简称民外合作)更加活跃,温州接轨海峡西岸经济区步伐加快。
金衢丽产业带地区开放型经济加快崛起,金华在全省出口贸易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以省域四大都市区为龙头、开放平台为支点,沿海向内陆纵深推进的开放型经济空间格局更加协调。
正确认识浙江省情的若干重大问题
正确认识浙江省情的若干重大问题
卓勇良
【期刊名称】《浙江经济》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济将继续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将出现转折性变化。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是与基本省情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客观过程。
或许政府主观努力能够加快这一过程,但较难改变其基本轨迹。
在此,必须正确认识浙江省情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卓勇良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J], 史晋川;王东祥;张仁寿
2.“十三五”时期浙江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J], 焦旭祥
3.关于浙江未来社区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对策建议 [J], 柴贤龙;徐呈程;靳丽芳;沈洁莹;洪祎丹
4.关于浙江未来社区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对策建议 [J], 柴贤龙; 徐呈程; 靳丽芳; 沈洁莹; 洪祎丹
5.正确认识省情开拓强省之路──安徽建省330周年暨省情再认识学术研讨会综述 [J], 陈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精选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发展理念第五章发展主线第二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六章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第七章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八章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第九章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第十章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第三篇构建发展新体制第十一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十二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十三章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第十四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十五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十六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十七章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第四篇推进农业现代化第十八章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第十九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第二十章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第二十一章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第五篇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第二十二章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二十三章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二十四章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第二十五章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第二十六章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第二十七章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第二十八章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第七篇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第二十九章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第三十一章强化水安全保障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三十二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三十三章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三十四章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第三十五章健全住房供应体系第三十六章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第九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十七章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三十八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三十九章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第四十章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第四十一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第四十二章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第四十三章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四十四章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第四十五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第四十六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四十七章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第四十八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第十一篇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第四十九章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第五十章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第五十一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第五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第五十三章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第十二篇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第五十四章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第五十五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第十三篇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第五十六章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五十七章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第五十八章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六十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十五篇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第六十一章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第六十二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六十三章缩小收入差距第六十四章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六十五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六十六章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六十七章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第六十八章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第六十九章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第十七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七十章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第七十一章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第七十二章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七十三章建立国家安全体系第十八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第七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十五章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第七十六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第十九篇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第七十七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第七十八章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第二十篇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第七十九章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第八十章形成规划实施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十三五规划思路
十三五规划思路引言概述: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是指2016年至2020年的国家发展规划,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十三五规划的思路和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
一、经济发展:1.1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过剩产能,提高产业链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1.2 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市场准入和营商环境。
1.3 加强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社会建设:2.1 优化教育体系:加强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2.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
2.3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环境保护:3.1 节能减排和资源保护:加强环境管理,推动绿色发展,降低能耗和排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3.3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力度,提高能源结构的清洁化,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四、科技创新:4.1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4.2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人才支撑。
4.3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总结: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这四个方面的努力,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旨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进步与公平、环境可持续和科技创新的目标。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强省之基、兴省之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制造强省,是“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国制造2025、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精神,结合浙江发展实际,特制订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和制造强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一、发展背景一“十二五”以来的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浙江工业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进发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和制造业投资分别达11991亿元、3325亿元、11707亿元和757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和%,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张;201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十二五”期间累计实际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总体较快提升;创新能力显着增强;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分别达%左右和%,比2010年分别提高个和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突破3万件,是2010年的倍左右;“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72家,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40家和271家,累计分别达93家和896家;工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和%,比2010年分别提高个和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省级“三名”试点企业69家;截至“十二五”末,国内外上市企业377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制造业领域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42个;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县市、区21个,比2010年增加8个;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加速深化;2015年,预计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5,从2012年的全国第七位跃居全国前三;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永久落户浙江;据测算,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达万台,约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一位;绿色发展卓有成效;“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吨标准煤2010年价,用能效率居全国前列;全省共实现节能4500万吨标煤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主要行业及产品单位能耗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先进;工业治水成效明显;“十二五”我省制造业发展历经国际金融危机深度调整和国内三期叠加的交织影响,形势跌宕,压力巨大,但仍负重前行,取得不俗进展和成就;回首“十二五”,历程曲折艰难,但经验也弥足珍贵,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将制造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目前制造业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占四成,制造业领域在全省专利成果中的比重约占七成,同时制造业在保就业、促增收、稳税源等方面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持之以恒地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并举,“十二五”以来陆续推进的“四换三名”、创新驱动、七大产业培育、浙商回归、有效投资、市场主体升级、特色小镇建设等“拳法招数”稳、准、狠、奇,目前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已找到跑道、见到曙光;三是坚持不懈地培养和造就一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以企业家为引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既有一批专注主业、引领发展的企业家,又有一批高起点、高素质、宽视野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大量高技能、善实践的产业基础人才,成为我省制造业创新创业活力源泉;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效能、强化制度供给、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目前我省已成为全国“管制最少、门槛最低、服务最好”的省份;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世界制造强国的发展水平和建设制造强省的新要求,我省制造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创新能力亟待增强、融合发展亟待深化、集群效应亟待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亟待加强、企业适应新常态步伐亟待加快等突出问题,新的发展动能依然不足,传统动力仍待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二“十三五”面临的发展环境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酝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产业价值链不断深度重组,为我省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发达国家积极主导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新秩序,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新兴经济体国家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面临重大变化,对我省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造成巨大压力;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四化”同步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部署,持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动力、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我省制造业发展逐渐步入新阶段;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制造业发展速度、动力、结构和模式正发生积极转换,以信息经济、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动力持续修复,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逐渐推行,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日益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出了方向;但制造业转型升级仍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潜在风险隐患增多,产业竞争压力加大,迫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继续集中力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抓住时间窗口加速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全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快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竞争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把创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创新要素合作、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扩大创新成果影响,大力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动力格局;坚持融合互动,促进结构优化;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作用和贯通作用,构建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经济模式,推动物质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的紧密结合,加速“两化”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促进制造业结构明显优化;坚持集群发展,优化产业生态;把现代产业集群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产业生态,推进智慧产业集群建设,引导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高水平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推动制造业特色小镇建设,努力形成集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于一体、互动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坚持开放包容,推动合作共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大力引进外资项目共建国际产业合作园,支持企业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走出去”,加强产业区域合作与有序转移,引导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高效配置并有效集成高端要素,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提升;坚持绿色低碳,引领永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制造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推动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不断提高绿色精品制造能力,加快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推动制造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内先进、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着提高的制造强省;具体目标包括:——创新能力:制造业领域研发投入和产出明显提高,力争到2020年,在规模以上制造业中,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的比重达%,每百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80件,新产品产值率达37%;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形成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位于全国前列;——质量效益:“十三五”期间,力争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左右,增加值率稳步提高,“浙江制造”的质量、标准水平和品牌效应显着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99,装备数控化率、机器联网率分别达50%和40%,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智能制造模式广泛推行,“两化”融合水平全国领先;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制造业产城融合全面深化;——结构优化: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分别达41%和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各类开发区数量达25个,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制造业企业数量达110家,培育形成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涌现一批国际化现代产业集群,建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特色小镇,产业生态明显优化;——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下降16%,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绿色制造模式广泛应用,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形成;浙江省“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发展主要指标注:带号为预计数;带号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之和的下降幅度;三、重点产业瞄准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聚焦万亿产业大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强化技术改造着力修复传统动力,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加快形成新型产业体系;一新兴产业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着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水平,打造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0000亿元,培育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骨干企业20家左右;集成电路与新型元器件;重点发展面向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产业应用,扩大国产嵌入式CPU中央处理器市场份额;大力提升新型传感器件、光电子器件、存储器件、储能器件等高端电子元器件及新型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和开发能力,加快行业应用,建成我国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伏生产等电子装备开发应用水平;通信网络与智能终端;重点发展新一代光通信宽带、IPv6下一代互联网、5G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应急通信、量子通信、高端服务器及云存储等系统设备、终端及关键配套件;重点突破面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人机交互技术,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可穿戴产品、家居控制、车载终端、智能视听等各类智能硬件产品及应用系统;应用电子及物联网;重点突破物联网传感芯片、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应用平台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建成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海洋电子、金融电子、医疗电子、能源电子及北斗导航等各类应用电子产品,大力发展数字安防产品,打造全球数字安防中心;加快工业控制实时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大力发展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及信息工程服务系统,巩固提升制造业智能控制水平;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和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嵌入式软件,巩固提升安防监控、纺织服装、工业控制、医疗卫生、智能交通、金融、通信、电力等行业应用软件优势;积极发展基础软件、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计算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大数据处理、中间件;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和应用等信息技术增值服务;加快发展高端工业平台软件、高端领域应用软件和云计算、大数据等解决方案及行业应用;积极发展地理信息产业;2.高端装备产业引导高端装备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超常化、融合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推动高端装备进口替代,加快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产业链,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达1200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骨干企业50家;智能装备;加快开发系统集成、导航控制、自主控制、视觉定位、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加快发展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殊机器人等新一代机器人产业,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新一代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加快研制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器、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部件,大力开发嵌入式软件芯片、无线传感器、工业控制、故障自动诊断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监测与装配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开发自动识别、信息快速处理、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智能物流机械、智能电梯、智能家电、智能包装机械、掘进装备、空气动力装备、食品加工装备等成套装备;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重点突破绿色高技术船型、主力海工装备和核心配套装备的研制技术,加快提升船舶动力系统、甲板机械、舱室机械、通讯导航及自动化系统等的自主配套率,大力发展超大型干散货船和油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液化天然气船、化学品船、疏浚工程船等高端船舶和特种船舶,加快建设国际先进的船舶修造基地;积极发展大型海洋钻井平台、大型海洋生产生活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半潜运输船、海工辅助船等海洋工程装备;现代交通装备;加快开发自动泊靠关键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重点发展城市地铁轻轨车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装备及控制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制造基地;加快波音客机组装基地建设,加快开发大飞机核心部件、小型载人飞行器、无人载货飞行器等通用航空新产品新装备,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工程技术服务;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所需的方案诊断设计、工艺流程再造、装备智能化升级、售后监测维护、技术工人培训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生产流程规划设计仿真和优化服务,推进开放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物流设计、装备设计的标准化与模块化,开发支撑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模型;提升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方面的技术服务能力,培育一批高端装备工程服务公司;3.新材料产业面向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新需求,引导新材料产业向高性能、高质量、高效能等方向发展,加快形成创新能力较强、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8000亿元,培育形成国内外知名新材料研发平台30家以上;先进基础材料;推进材料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工艺技术,以提高质量稳定性和服役寿命为着力点,重点发展基础零部件用钢、新型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特种不锈钢、高端钴基合金等黑色金属材料,高强合金材料、特殊性能铜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特种涂料等先进化工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节能玻璃、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等先进建筑材料,生物基合成纤维及无纺布、高端产业用纺织材料、功能性纤维、纸基功能性材料等先进轻纺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重大需求,突破材料及器件的技术关和市场关,以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一致性为着力点,重点发展海洋环境用钢材料、稀贵金属钎焊材料、超级镍基合金、特殊性能轻型合金等高端装备用特种材料,软磁金属材料、新型永磁材料等先进磁性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正极材料、碳基和硅基负极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加快建设国际先进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前沿新材料;注重原始创新,做好知识产权布局,以逐步扩大前沿新材料应用领域为着力点,重点发展高质量石墨烯微片、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先进碳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纳米电子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等纳米材料,增材制造专用合金粉体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医用增材制造材料等增材制造材料,智能材料等;4.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向消费终端新需求,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向轻量化、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率先布局建设完善覆盖全省的充电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与应用基地;力争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整车产能规模达50万辆以上,培育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骨干企业20家以上;新能源汽车整车;突破整车设计、动力总成、整车匹配等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和优化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流程,重点发展城市家庭用车、出租车和公务车领域的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低速短途纯电动汽车;新一代高性能、大运量纯电动公交车;短途物流车,低速纯电动旅游观光车,环卫、电力用等纯电动市政工程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和核心基础材料等核心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与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力争开发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核心产品势;重点发展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的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和高性能车用电机,专用机电耦合装置及高效控制系统,具备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智能交通系统ITS相结合的整车控制器,用于车身、零部件和整车制造的非金属复合材料、高强度轻质合金、高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5.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引导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向低碳、清洁、生态、互联等方向发展,加快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10000亿元,其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值达9000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节能环保;重点发展节能与清洁能源运输、节能降碳、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节能降碳和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领域环保技术装备,废弃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再制造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等领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打造国内先进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节能环保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能源;突破大规模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新一代光伏、核电等产业核心技术,开发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系统设计和集成服务,发展海上风电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核岛蒸发器等核电关键部件,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综合应用与产业基地;6.医药产业面向重大疾病、进口替代药物、优质医疗服务、家庭保健等新需求,引导生物医药向更加温和、反应效率高、环境友好、安全性高、产品可控性强等方向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向可控性强、替代进口等方向发展,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成为支撑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生物医药;大力发展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海洋药物及个性化治疗药物,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的医药制剂出口基地;积极推进针对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和常见慢性病的诊断试剂研发和产业化;高性能医疗器械;大力发展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健康监测装备、分子诊断仪器及试剂等高性能诊疗设备,组织修复与可再生材料、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等高值医用耗材,以及可穿戴、远程诊疗等智慧医疗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生物增材制造、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互联网医疗;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健康服务领域的应用,开发面向慢病医疗服务及居家养老看护等的健康传感器和数字化健康产品,推进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攻关,完善在线即时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智慧医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二特色优势产业1.时尚产业重点依托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时尚产业名城及六大特色时尚产业基地试点建设,推动时尚产业向引领时尚潮流、时尚消费、时尚体验等方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时尚产业销售收入达6500亿元,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100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时尚品牌。
《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我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深入 实施新型城市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改善 民生、建设“两美”浙江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 高度重视和持续推动下,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显 著成效,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各项管理制度和政 策不断完善。
3、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实践 ——地下空间规模化开发利用成效显著。从历年累计城市地 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看,杭州、宁波两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总量最高,在 1000 万平方米以上;温州、台州、绍兴、嘉兴、 金华其次,在 500 万到 1000 万平方米之间;湖州、丽水在 250 万到 500 万平方米之间;舟山、衢州在 250 万平方米以下,地下 空间开发利用规模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发展阶段相 关的地区差异特征。从年度数据看,2014 年全省城市地下空间 竣工面积为 1644.65 万平方米。
一、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1—
1、制定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政策法规 2011 年,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利用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1〕17 号),强调了城市地下空 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2012 年,省建 设厅会同省人防办联合发布了《单建掘开式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工程兼顾人防需要设计导则(试行)》,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兼顾人防需要。2013 年,省建设厅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地下建 筑物登记暂行办法》,为地下建筑物登记提供了重要依据。2013 年,省建设厅、公安厅联合发布了《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 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规范了城市地下停车设施的建 设和管理。各地也制定出台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文件,如丽水市制定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鼓励政策,杭州、 温州、金华等城市对地下空间权属、用地管理、土地登记等进 行了规定。以上探索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政策法规的完善。 2、开展了多样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实践 为规范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2010 年 省建设厅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 导则(试行)》。作为全国省级层面首个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 导则,该导则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阶段城市地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4.21•【字号】浙政办发〔2016〕42号•【施行日期】2016.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4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4月21日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海洋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沿海港口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我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核心载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特编制《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
本规划是我省“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宁波舟山港、嘉兴港、温州港、台州港,以及体现与海洋港口联动发展的内河(陆)港。
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基期为2015年。
一、总体要求(一)发展条件。
海洋港口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正在推进规划建设,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基础扎实。
一是沿海港口吞吐能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省沿海港口新建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60个,总量达219个;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2 4亿吨,总吞吐能力达10亿吨,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710万标箱,集装箱总吞吐能力达1800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吞吐能力达7 8亿吨(集装箱1600万标箱)。
二是沿海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
2015年,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57万标箱,“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6 9%、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时期,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新的发展任务,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浙江“十三五”规划编制将涉及的六个重大问题——新常态下浙江经济增速问题、强化创新驱动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建设都市圈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和强化政府治理问题、扩大开放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平台问题、建设“两美浙江”和改善民生问题,以期为浙江“十三五”规划的科学制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浙江经济已接近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开始迈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
“十三五”是浙江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美丽浙江、美好生活”的关键时期。
在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期间,经济减速换挡,产业链向高端迈进,二元经济结构加快调整,资本输出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稳定内需主体,中小企业和新业态成为增长新亮点。
面对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背景和新趋势,需要确定适应新常态发展的新思路,培育推进新常态发展的新动力,构建巩固新常态发展的新机制,牢牢把握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改善民生的主旋律,狠抓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增强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关于新常态下浙江经济增速问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震荡中缓慢复苏,进入调整转型期。
“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增长将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已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无法回避的生产要素供给和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瓶颈约束。
中央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局,作出了我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重要判断,明确提出要从中国经济新常态出发,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注重质量效益,保障改善民生。
(一)经济增速换档是浙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2013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37568亿元,人均GDP 约11050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2013年对各国人均GDP的统计排序,浙江经济发展水平大体跟全球排名51-60之间的巴西、巴拿马、土耳其、马来西亚、墨西哥、黎巴嫩等国家相当,低于高收入经济体下限约13.5个百分点,处于上中等收入经济体并接近高收入经济体门槛的发展水平。
综合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判断,浙江经济已处于工业化后期或工业化发达阶段。
根据发达经济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鉴于浙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换档放缓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二)经济增速换档仍可确保浙江发展目标实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要求,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进一步作出决策部署,到2020年,实现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提前实现。
2010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2722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2058元。
2011-2013年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9%、8%和8.2%,按照2014-2015年均GDP 增速7.5%左右测算,“十三五”时期,浙江经济年均增速只要达到6.3%左右,同时保持居民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到2020年就可实现“四翻番”的目标。
(三)增速换档可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更大空间浙江经济已接近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开始迈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
“十三五”是浙江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美丽浙江、美好生活”的关键时期。
面对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背景和新趋势,需要确定适应新常态发展的新思路,培育推进新常态发展的新动力,构建巩固新常态发展的新机制,牢牢把握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改善民生的主旋律,狠抓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通过率先发展民营企业、专业市场、“块状经济”和实施“强县战略”,走出了一条内生性、市场化的快速发展道路,并在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但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传统动力后劲不足,民营企业、专业市场、“块状经济”、“强县战略”等曾经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消解。
当下,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深刻变化,加上沿海省区的竞相创新发展、中西部省区的奋起追赶,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应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等问题日益突出。
“十三五”时期,浙江需要加快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以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培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推动浙江经济在更高的起点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浙江经济适应新常态的关键在于,通过创新驱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经济结构。
浙江倘若继续勉强维持超越潜在增长率的高经济增长,不仅短期会加大要素供给和资源环境压力,中长期则“欲速而不达”,贻误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良机,使近年显示出来的转型发展势头受阻逆转。
为加快浙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坚定转型信念,稳定发展预期,保持中高速发展的平常心。
为此,建议“十三五”时期浙江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指标确定在7%左右。
关于强化创新驱动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强化创新驱动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重塑发展新动力,保证“十三五”期间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同时也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必须坚定信念,抓住机遇,聚焦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一)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在“十三五”期间必须大力实施工业现代化战略,以网络智能制造为导向,着力把制造业做强做精,努力打造工业4.0版,建设工业强省。
要围绕构建符合浙江省情的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目标,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导向,以专业化产业集聚区为主战场,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关联产业、节能环保、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要充分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积极建设海岛型绿色石化基地和沿海新核电基地。
同时,立足现有“块状经济”,进一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激励核心技术创新,鼓励依托主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总部基地驻扎浙江、全产业链全球布局”的新型产业集群组织形式,促进优势产业实现价值链升级。
(二)注重规划引领,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浙江经济已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必须加快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在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基础上,以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为重要契机和平台,实行分类指导,强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突出对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研发设计和数字传媒等创新性、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的强化发展;突出金融行业作为综合性服务业的战略地位,加快地方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加快发展网络经济、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教育、商务会展和批发分销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旅游和房地产等传统优势服务业;协调发展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健康等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和家庭服务业。
(三)找准新增长点,大力发展信息经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带来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经济及生活方式变革。
对浙江经济而言,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最大获益是信息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崛起及其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的重要引擎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电子商务发达,交易额占到全国交易总量的一半左右。
随着全国首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落户杭州,以及杭州和宁波同时入选首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十三五”期间,浙江要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和重点,大力发展信息经济。
在进一步强化电子商务发展优势基础上,要大力发展地理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适应云计算技术、时空技术、三维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产品。
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电子政务、数字媒体、数字营销、网络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协作等信息服务行业。
(四)按照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的要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期间,要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探索并加快落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三权到人、权随人走”等重大改革举措,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尽快搭建农地流转信息交易平台,实现农地“阳光流转”,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大力培育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促使农业发展由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向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品牌优势转变,大力促进由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组织形式和“贸工农科教服”一体化、产业化模式。
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整合政府、科研、教育等各方面力量,形成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制,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要着力建设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建立高效快捷、连接产、加、销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以因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依托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区和省内骨干粮油企业,发挥江海联运优势,建设粮油“海进江”物流基地、粮油加工贸易进出口基地、国家和浙江省粮油储备基地。
“十三五”时期,随着产业结构朝着“加速三产、提升二产、优化一产”的方向调整,经济增长重心将加速向服务业转移。
到“十三五”期末,随着服务业得到强化发展,制造业实现优化升级,农业精细化和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结构将从“十二五”期末的4.5∶47.5∶48力争调整为4∶41∶55。
关于建设都市圈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十三五”时期,要积极推进以都市圈和城市群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立足于加快融入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区。
要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都市圈和城市群内部要素自由流动、规划相互衔接和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的机制,增强都市区对全球高级要素的吸引、集聚功能,扩大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辐射半径,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发挥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引领作用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核心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以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为核心的功能互补、结构合理、大中小协调的城镇体系,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强化都市区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发展壮大湖州、嘉兴、绍兴、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区域中心城市,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建设成为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