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件: 卤代烃

合集下载

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卤代烃

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卤代烃
❖ 2应、速S度N2与历卤程代在烃动和力碱学有上关一。般为二级反应,其反
❖ 3、反应的进攻试剂(HO-)从离去基团的反面 进攻反应底物,产物的构型翻转(瓦尔登转化)
❖ 4、反应过程中是通过一个过渡态而转化为产 物,没有碳正离子中间体生成,不发生重排, 无重排产物。
2.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C2H5
4-乙基-6-氯-2-己烯
二.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 常温常压下:CH3Cl,C2H5Cl及CH3Br Gas ❖ 其它常见RX Liquid
❖ >C15
Solid
❖ RX:分子极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许多有机化
合物(做溶剂)。如:氯仿(CHCl3)
❖ 卤代烷:X数增加,可燃性降低。CCl4为灭火剂
CH3
CH3 C Cl + NaOH
CH3
CH3 C CH2 +NaCl + H2O
CH3
CH2 CH2 Cl ,
Cl
x 几乎不反应
❖ C、由于多数RX由相应的醇制备,因此用此
法制备醇在合成上意义不大。但少数醇可以 用此法。例如:
CH3 Cl2 hv
CH3CH=CH2
Cl2 hv
CH2Cl H2O/NaOH 加加
加热才沉淀
7、与炔钠的反应 (亲核试剂:RC≡C-)
RC≡CH NaNH2 RC≡CNa
液NH3
10 R’X
RC≡CR’
注意:NaNH2是强碱,不能使用叔(30)卤烷,否则 将主要得到烯烃。乙烯型卤代物,卤苯型化合物在
该条件下反应几乎不发生。
二、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立体化学
δR δX + Nu 反应物 亲核试剂
按②:

高中化学课件:卤代烃

高中化学课件:卤代烃

实验原理
R—X+KOH
水 △
ROH+KX
HNO3+KOH===KNO3+H2O AgNO3+KX===AgX↓+KNO3
2.沉淀颜色与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种类的关系
AgX颜色 白色 淡黄色 黄色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 氯 溴 碘
3.检验流程
[名师点拨]
(1)卤代烃均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X-,不能用AgNO3溶液直接检验卤代 烃中卤素的存在。 (2)将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转化为X-也可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时,常出现的错误是忽略用稀硝酸酸化中和KOH。
2.物理性质



升高 高
减小
3.命名 (1)饱和卤代烃的命名 ①选择含有卤原子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 ②把支链和卤原子看作取代基,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卤原子的一端开始。 ③命名时把烷基、卤原子的位置、名称依次写在烷烃名称之前。
2-氯丁烷
1,2-二溴乙烷
(2)不饱和卤代烃的命名
活动探究
实验1 溴乙烷水解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加热,静置,液体 分层 ,取上层水溶液 滴入过量稀硝酸中,再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试管中有 浅黄色沉淀 生成
有关的化 学方程式
C2H5Br+NaOH
水 △
C2H5OH+NaBr
NaBr+AgNO3===AgBr↓+NaNO3
、 、

;D项卤代烃分子中与溴相连碳原子的相
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只有A项中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
只能得到一种单烯烃:
2.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 应是( C )

3.1 卤代烃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3.1 卤代烃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CH3CH2CH2-Br + NaOH → CH3CH2CH2-OH + NaBr
【练习】写出溴乙烷跟NaH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Br + NaHS → CH3CH2-SH + NaBr
反应机理解读
【练习】写出碘甲烷跟CH3COO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I + CH3COONa → CH3COOCH3 + NaI
NaOH溶液
R-X 水解
HNO3溶液 酸化
AgNO3溶液 有沉淀产生

烷烃
加成
烯烃
炔烃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水解 醇


氧化

3 PART
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
取代法
思考 以下烃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几种?
1
1
CH3-CH3
1种
1
2
1
CH3-CH2-CH3
2种
4
1
2
3
CH3-CH2-CH
4种
OH
O CH3-C-CH2 + H2O
【练习】写出下列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CH3CBr3 + 3NaOH △
OH CH3-C- OH + 3NaBr
OH
OH CH3-C- OH
OH
O CH3-C-OH + H2O
反应机理解读 卤代烃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水解,这是一个典型的 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例如OH-等阴离子) 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例如:
现象:
产生淡黄色沉淀AgBr
解释:溴乙烷在强碱水溶 液中,能产生Br -

卤代烃-有机化学PDF课件-中国科技大学-09

卤代烃-有机化学PDF课件-中国科技大学-09
Br H3C
5 4 3
CH3
2 1
Cl H3C
1 2
CH3
3 4 5
CH CH2 CH CH 3
CH CH CH2 CH 3
2-甲基-4-溴戊烷
(取代基离两端等距离,
3-甲基-2-氯戊烷
偏后的基团先列出 )
Organic Chem
1
CH2Cl H3C CH2 CH CH2 CH3
4 3 2 5
Br H3C CH CH CH CH3
合 成 上 非 常 有 用
不同类RX的鉴别:
RX + AgNO3
R
PhCH2 H2C CH CH2 3° 2° 1° CC
立即产生沉淀
RONO2 + AgX
反应现象
加热,产生沉淀 加热,等一段时间 才产生沉淀 长时间加热, 也不产生沉淀
Organic Chem
(2) 中性分子
中性分子
NH3 RNH3XROH2 ROR' H NH3 - H+ - H+ RNH2 + NH4XROH ROR'
Organic Chem
四、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一).两种反应历程 SN1和SN2
1.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CH3Br + OHCH3OH + Br-
υ= k[CH3Br][OH-], 动力学上表现为二级反应 速控步骤: 双分子参与。级数与分子数 不一定总相同(如溶剂解:双分子,一级反应) 历程:
Organic Chem
常见的亲核取代反应:
底物 + 亲核试剂
(1)中性 负离子 HOR'OCN RX + IHSRSC CR NO2-

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有机化学课件)

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有机化学课件)
卤代烃的亲 核取代反应
卤代烃在有机合成的多种用途
灭火器
制冷剂
管材
薄膜
墙板地板
日用品
目录CONTENT来自01亲核取代反应
02
亲核取代反应实例
01
亲核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 1.卤代烷结构分析
导入动画
结论:卤代烃的取代是一个亲核取代的过程。
亲核取代反应 2. 定义 亲核取代反应(SN):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亲核试剂取代的反应。
2. 被烷氧基取代
卤代烷与醇钠作用,卤原子被烷氧基取代而生成醚类化合物。
+ R X
△ R'ONa
+ ROR'
NaX
Williamson 醚合成法
伯卤代烷 > 仲卤代烷 > 叔卤代烷
亲核取代反应实例
3. 被氰基取代
卤代烷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在乙醇溶液中共热回流,卤原子被氰基(—CN)取代,
得到腈。
乙醇
+ RX
亲核取代反应实例
6. 卤化物的互换
氯代烷或溴代烷的丙酮溶液与碘化钠共热,可生成氯化钠和溴化钠沉淀。
丙酮
+ RCl NaI
丙酮
+ RBr NaI
+ RI
NaCl
+ RI
NaBr
卤代烷的 定性鉴定
伯卤代烷>仲卤代烷>叔卤代烷
小结
100% 80% 60% 40% 20%
R-X
NaOH
ROH 醇类
R’ONa ROR’ 醚类
NaCN
+ RCN
NaX
乙醇
+ CH 3CH 2CH 2Cl
NaCN

卤代烃课件

卤代烃课件

二、溴乙烷的结构和性质
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否说明生成了乙烯? 生成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之前可先通入盛水的试管。
二、溴乙烷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讨论】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的反应实验:
(1)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 (2)除KMnO4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乙烯?实验3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
课堂练习
1. 在实验室要分别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 步骤:
① 滴加AgNO3溶液 ② 加入NaOH溶液 ③ 加热 ④ 加催化剂MnO2 ⑤ 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 ⑥ 过滤后取滤渣 ⑦ 用HNO3酸化 ⑴ 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__④_③__⑤__⑦__①___ ⑵ 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 __②_③__⑦__①____
消去反应 CH3CH2Br NaOH醇溶液,加热 CH2=CH2、NaBr、H2O
同种反应物,反应条件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产物不同。
【规律】无醇成醇,有醇成烯。
二、溴乙烷的结构和性质
2.下列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CH3Cl (CH3)3CCH2Cl
CCll
CH3CHBrCH3 (CH3)3CCl
CHH22BBr r
CHCl2CHBr2 HCH2Br
【结论】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卤代烃中无相邻C或相邻C上无H的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三、卤代烃的用途
1、喷雾推进器
使油漆、杀虫剂或化妆品加压易液化,减压易汽化
2、冷冻剂
氟利昂加压易液化,无味无臭,对金属无腐蚀性。当它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而令环境冷却

(有机化学课件)第七章 卤代烃

(有机化学课件)第七章 卤代烃
(2) 烯丙型和苄基型卤代烃 卤原子与碳碳重键或苯环相隔一 个饱和碳原子。 特点:C–X键活性高,易发生异 裂,产生烯丙型(苄型)正离子 活性中间体,具有p,π–共轭效应。
(3) 隔离型卤代烃
卤原子与碳碳重键或苯环相 隔两个或多个饱和碳原子,与 一般卤代烷性质接近。
7.2 卤代烃的命名
普通命名法
简单卤代烃的命名,一般是由烃基的名称加上卤原子的名称而成。
反应
Cl CH2 CH2 OH
Ca(OH)2
CH2 CH2 O
机理
Cl CH2 CH2 OH
HO– – H2O
Cl CH2 CH2 O-
分子内类SN2
CH2 CH2 O
邻基参与 例2
H2O
CH3CH2 S CH2CH2Cl k
CH3CH2 S CH2CH2OH
H2O
CH3CH2 CH2 CH2CH2Cl
亲核试剂的进攻与离去基团的离去同时发生; Nu从L的背后沿着C-L键轴线进攻中心C原子; 中心C原子为手性时,发生Walden 转化,即构型反转。
SN2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SN2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为中心C原子的构型反转。
(S)–2–碘辛烷
(R)–2–碘(128I)辛烷
7.6.2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机理
亲核取代反应 (II)
(3) 与氰化钠作用
(4) 与氨作用
C2H5OH (CH3)2CHCH2Cl + 2 NH3
110 oC, 3 h, 84%
(5) 卤离子的交换反应
(CH3)2CHCH2NH2 + NH4Cl 异丁胺
CH3CH CH3 + NaI Br
丙酮 室温
CH3CH CH3 + NaBr I 63%

有机化学--卤代烃

有机化学--卤代烃
υ = κ [(CH3)3CBr]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H
HO - + H
H 慢 δ-
H δ-
C Br
HO
C
Br
H
H
过渡态
H HO C H + Br -
H
HH
δHO
- δC Br
H 势 能
Ea
OH -+ CH3-Br
H HO-CH3 + Br -
反应进程
H13C6
I* - + H3C
C
I
H (S)-2-碘辛烷
δ+ δ-
势 能
(CH3)3C Br
δ+ δ(CH3)3C OH
Ea2
(CH3)3C+ Ea1 + Br - + OH -
(CH3)3C-Br
H (CH3)3C OH
反应进程
立体化学
X
CH3 C CH3
_X-
CH3
H3C
CH3 + C
CH3
OH-
重排
HO
CH3 C CH3 +
H3C H3C
C
OH
Saytzeff规则——如果分子内含有几种β-H时,实验证明, 主要消除含氢较少的碳上的氢,生成双键碳上连有较多取 代基的烯烃。
CH3-CH- CH- CH2 KOH H Br H C2H5OH
CH3CH=CHCH 3 + CH 3CH2CH=CH 2
81%
19%
CH 3 CH3CH-C -CH2
O H C CO CH3
OH α -内酯
O H
C CO CH3

有机化学 第8章 卤代烃

有机化学 第8章 卤代烃

CH3CH2CHCH2CH2CH3 CH2Br
2-乙基-1-溴戊烷
CH3CH2CHCH2CHCH2CH3
CH3 Cl 3-甲基-5-氯庚烷 (不叫5-甲基-3-氯庚烷)
CH3CHCH2CHCH2Cl CH3 Cl
4-甲基-1,2-二氯戊烷
CH3CH2CHCHCH2CH3 Br Cl
3-氯-4-溴己烷 (不叫3-溴-4-氯己烷)
O…C…Br三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两者相互垂直。
❖ 过渡态后,反应继续进行,体系能量下降,最后形成一个稳 定的C—O共价键,C—Br键同时断裂,溴原子带者一对电 子离去,生成甲醇和Br-,反应完成。
❖ 3.说明 (1)中心C原子杂化态的变化:在形成过渡 态的过程中,中心C原子的杂化态就开始“改组”, 由sp3向着sp2和p轨道的方向“改组”,到过渡态 “改组”完成。反应完成后,碳原子的杂化态又恢 复到sp3杂化态。
CH3CH2CH2CH2Br + 2NH3 (大大过量)
CH3CH2CH2CH2NH2 + NH4Br 正丁胺(伯胺)
说明
❖ 1.叔卤代烷分别与上述试剂反应,发生的主 要反应则不是取代,而是消除——消除一分 子卤化氢生成烯烃。
CH3 H3C C Cl
CH3 叔丁基氯
NaOH或RONa 或NaCN或NH3

CH3CH2CH=CH2 + KBr + H2O(消除反应)
(浓乙醇溶液)
❖ (一)消除反应 由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些小分子,如
HX、H2O等,同时产生C=C的反应叫消除反应。
❖ (二)卤代烷分子中在β—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时,
才有可能进行消除反应。
❖ (三)脱HX的能力 叔卤代烷>仲卤代烷>伯卤代 烷

卤代烃—卤代不饱和烃(有机化学课件)

卤代烃—卤代不饱和烃(有机化学课件)

CH2NH2 CH2CN CH2ONO2
卤代不饱和烃的化学性质 2.与金属的作用
如:格氏试剂
卤代不饱和烃的化学性质 3.消除反应
都是共轭结构, 没有遵循萨伊 切夫消除规律
结 论 卤代烯烃或卤代芳烃消除方向总是倾向于生成稳定的共轭体系。
小结
100% 80 % 60 % 40 % 20 %
100%
卤代不饱和烃
提出问题
• 不粘锅“不粘”的原理是什么?
聚四氟乙烯不粘锅
提出问题
导入动画
聚四氟乙烯:一种典型的不饱和卤代烃
01
卤代烯烃
目录
CONTENT
02
卤代芳烃
03
卤代不饱和烃 的化学性质
01
卤代烯烃
卤代烯烃
卤代烯烃:带有双键的卤代烃
1. 卤代烯烃的分类(1)乙源自型卤原子直接与双键碳原子相连
卤代芳烃
1. 卤代芳烃的分类
(1)卤原子连在苯环上
Br
Cl
(2)卤原子连在侧链上
CH2CH2Cl
CH2Cl
RCH=CHX

乙烯型
RCH=CH(CH2)nX 隔离型
< RCH=CHCH2X
烯丙基型
卤代芳烃
2. 卤代芳烃的命名
(1)卤原子连在苯环上,以芳烃为母体。

CH3
C2H5 Cl
Cl
4-氯甲苯
Br
2-氯-4-溴乙苯
Br
Br
1,5-二溴萘
卤代芳烃
2. 卤代芳烃的命名
(2)卤原子连在侧链上,以脂肪烃为母体。

CH2Cl
CCl3
苯氯甲烷
苯三氯甲烷
CHCH2CH2Cl CH3

《有机化学-卤代烃》课件

《有机化学-卤代烃》课件

3 溴代烃
4 碘代烃
溴代烃是由溴原子取代氢原子而形成的卤代烃。
碘代烃是由碘原子取代氢原子而形成的卤代烃。
卤代烃的制备
1
直接卤化
通过将有机物与卤素在适当条件下反应来制
间接卤化
2
备卤代烃。
通过先将有机物转化为其他中间体,再在适 当条件下与卤素反应来制备卤代烃。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 亲电取代反应
2 消去反应
3 光合反应
卤代烃能够发生亲电取代反 应,与亲核试剂发生反应, 并取代卤素原子。
卤代烃能够发生消去反应, 通过失去卤素原子产生不饱 和化合物。
卤代烃在阳光下能够发生光 合反应,生成卤素分子和自 由基。
卤代烃的应用
溶剂
卤代烃常用作有机溶剂,用于溶解其他有机物。
医药
一些卤代烃化合物具有药理活性,被用于医药领域。
农药
卤代烃可作为农药,用于杀灭害虫和保护农作物。
原料
一些卤代烃化合物可用作其他化学品的原料。
卤代烃的危害
1 对人体的危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对环境的危害
某些卤代烃化合物可能对人体造成毒性和致癌作 用。
卤代烃的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生物毒性。
结语
1 总结
卤代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常用作溶剂、医药和农药。
2 展望
进一步研究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环境影响,以便更好地应用和管理这些化合物。
有机化学-卤代烃
本课件介绍有机化学中的卤代烃,包括定义、特点和分类。
什么是卤代烃
定义
卤代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中氢原子被卤素原子 取代。
特点
卤代烃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以及较低的挥发性。

有机化学PPT06halide卤代烃课件

有机化学PPT06halide卤代烃课件

R X + M g 无 水 乙 醚 R M g X ( G r i g n a r d 试 剂 )

格氏试剂结构中的 C — M 键极性很强, 常可起碳负离子的作用,具有很强的亲核性。 它可与其它有机物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 连接形成新的 C—C 键(加长碳链)。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化学教研室 有机化学
问题: 完成下列反应
CH3C=CHCH2Cl+NaOHH2O?C H 3 C = C H C H 2 O H
Cl
C l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化学教研室 有机化学上页 下页 首页 27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博学至精 明德至善
四、卤代烃与金属反应
卤代烃能与 Mg、Li、Na、K、Al 等多种 金属反应生成含 C—M 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博学至精 明德至善
RI + LiBr
R
CH3CH3CH2(CH3)2CH(CH3)3C-
k 221000 1350 1 0
结论:或的取代基越 多,SN2反应的速度越慢。
卤代烃的活性顺序为: CH3X>1RX>2RX>3RX
练习:按SN2机制反应,速率大小比较: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化学教研室 有机化学
B r -Br-
SN1历程的特点:
(1) 反应分两步进行
CH3 C + CH3 CH3
(2) 有正碳离子生成
OH CH3
CH3 构型保持产物
CH3
HO
CH3
CH3
构型翻转产物
(3) 为1级反应
(4) 构型外消旋化
ν=k[R—X]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化学教研室 有机化学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3C
4
1
CH2Cl
CH2 CH CH2 CH3
3
2
2-乙基-1-氯丁烷
Br
H3C CH CH CH CH3
54
3
2
1
4-溴-2-戊烯
优先使双键的位次最小
(国外:基团的列出顺序按英文字母的顺序)
3.异构现象:
异构体数目比相应的烷烃多: 既有碳架不同,又有卤原子位置的不同。
例:丁烷: C C C C
(三)、与金属的反应:
Na Li RX + Mg Zn Al
1.与镁的反应
R-Na+ RLi
RMgX
离子键 强 极
C Hg C Si
RZnX 性
R3Al

共价
无水乙醚 RX + Mg
RMgX 格氏试剂
Organic Chem
1)反应活性:
RI > RBr > RCl > RF 1ºR产率较好,2º,3º可有消除,偶联发生 PhCH2X, CH2=CH2X等太活泼,易发生偶联
氯代丁烷:C
C
C
Cl C
CCC C Cl
CCC C
Cl CCCC
Cl CCC
C
Organic Chem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形态: R-Br (1C) R-Cl (1-2C) R-F (1-3C) 气体 其他一般为液体,高级为固体
b.p. : RI > RBr > RCl > RF>支链
比重: RF、RCl < 1; RBr、RI、Ar-X > 1 卤原子增加,d增大
1.24-1.55
R CH2
CH2
CH2
X
1.03-1.08
2.16-4.4
例: H3C CH2 CH2 Cl
(1.06) (1.81)(3.47)
H3C CH Cl
H3C 4.14
1.55
Organic Chem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一)亲核取代反应
R CH2 X
亲核试剂 Nu-
底物
Nucleophilies
第一个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取代基的列出次序
按基团的顺序规则(后面的基团优先)
例:
Br
CH3
Cl CH3
H3C CH CH2 CH CH3
54
3
2
1
2-甲基-4-溴戊烷
H3C CH CH CH2 CH3
12
34
5
3-甲基-2-氯戊烷
(取代基离两端等距离,
优先考虑列出的基团 )
Organic Chem
CH2=CHX Ph-X
R3C-X
Organic Chem
(二)、消除反应:
β- 消除: NaOH / 乙醇
C CH
CC
X
3°> 2°> 1°
Br
H3C CH2 CH CH3
Br H3C CH2 C CH3
CH3
H3CHC CHCH3 +H3CH2CHC CH2
81%
19%
CH3
H3CHC C
RN+(CH3)3 + OH+ H2S
ROH + N(CH3)3 R+SH + N(CH3)3
Organic Chem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生成多类重要产物, 最有用的有机反应之一.
反应活性: RI > RBr > RCl > RCl > RF
H2C CHCH2X
PhCH2X
> R2CHX > RCH2X >
有 机 化 学
第九章、卤代烃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一、分类和命名
1.分类:按所连烃基不同分类
饱和卤代烃:CH3CH2CH2X
RHC CH X
乙烯式
不饱和: RHC CH CH2X 烯丙式
RHC CH CH2CH2X 独立式
X
活性差别很大
C CR NO2-
ROR' +X-
RCN +X-
合 成
R'COOR +X- 上

RI +X-

RSH +X-
有 用
RSR' +X-
R C CR +X-
RONO, RNO2 +X-
Organic Chem
不同类RX的别鉴:
RX + AgNO3
R
PhCH2-, H2C CH CH2-
RONO2 + AgX 反应现象
R CH2 Nu + X 离去基团
反应是由带负电荷(或孤队电子)的试剂进攻 带正电荷的C原子引起的——亲核取代(SN)
Substitution Nucleophilic
Organic Chem
常见的亲核取代反应:
底物 + 亲核试剂
中性 负离子
OH—
ROH +X-
RX +
-OR' CNR'COOISHSR-
(2). 反应条件,注意事项:
干燥、隔离空气,无活性氧化物
H2O RMgX + HOR'
R'COOH
RH + Mg(OH)X RH + Mg(OR')X RH +MgXOOCR'
RMgX + O2 CO2
2ROMgX RCOOMgX
例如
H2C CHCH2Cl + Mg
H2C CHCH2 CH2CH CH2
宜在低温,稀醚液中进行
利用----合成端稀:
MgBr + H2C CHCH2 Br
CH2CH CH2
Organic Chem
X C C X 与Mg反应活性低, 常用溴化物或碘化物
高沸点溶剂(
O
,CH3O-CH2CH2OCH3)
可极化性:RI > RBr > RCl > RF
溶解性:不溶于水(虽有极性,但不与水形成H-键) 易溶于有机溶剂。
Organic Chem
光谱性质: IR:
NMR:
νC-F νC-Cl νC-Br νC-I
1000-1350 cm -1 (S) 700-750 cm-1 (m) 485-610 cm-1 (m) 485-610 cm-1 (m)
+ H3CH2CC CH2
CH3
H3C
71%
29%
主要生成双键上烃基取代较多的稀—扎依采夫规则
Organic Chem
α- 消除:
NaOH
Cl
CHCl3 O O
CCl2 / H2O
截获
பைடு நூலகம்
Cl
γ(δ)-消除
C6H5Ch2CH2CH2N+(CH3)3I-
NaNH2
Ph
CH CH2 CH2
Organic Chem
主要产生沉淀
2° 1°
CC
加热,产生沉淀
加热,等一段时间 才产生沉淀
长时间加热, 也不产生沉淀
Organic Chem
2. 底物 + 亲核试剂
中性分子 中性分子
RX +
NH3 H2O HOR'
R+NH3X- NH3
RO+H2
RO+R' H
- H+ - H+
RNH2 + NH+4XROH ROR'
3. 底物为正离子:
卤代芳烃:
X
CH2X
按所连的 C原子数 不同分类
一级卤代烃 R CH2X
二级 R'
R CHX
三级 R2
R CX R3Organic Chem
也可按所含卤原子数目分为:
一卤代物: R-X 二卤代物: CH2X2 多卤代物: CHX3,CX4 2.命名: 系统命名法
含卤原子的最长磺链为主,X作为取代基,从靠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