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1 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性质:

⎧(a > 0)(1)( a ) 2 =(a≥0);(2)

0);(3)

3.二次根式的乘除:

a 2 = =

(a = 0)

⎩(a < 0)

⎧= (a ≥0,b≥0)

计算公式:⎪

= (a ≥0,b>0)

4.概念:⎧1.最简二次根式:(1) (2) (3)

2.同类二次根式:

5.二次根式的加减:(一化,二找,三合并)

(1)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找出其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6.二次根式化简求值步骤:(1)“一分”:分解因数(因式)、平方数(式);(2)“二移”:根据算

术平方根的概念,把根号内的平方数或者平方式移到根号外面;(3)“三化”:化去被开方数中的分母.

7.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实数运算类似,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对于二次根式混合运算,原来学过的所有运算律、运算法则及乘法公式仍然适用.

(3)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1.一元二次方程:

第22 章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的整式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 +bx +c = 0(a ≠ 0) .它的特征:等式左边

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

ax 2 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 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a)2 =b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x +a 是b 的平方根,当b ≥0时,x +a =± b ,x =-a ± b ,当b<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 配方法: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a2 ± 2ab +b2 = (a +b)2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

数x,并用x 代替,则有x2 ± 2bx +b2 = (x ±b)2 .

2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 1,再同时加上 1 次项 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3) 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a ≠ 0) 的求根公式: x = - b ±

b - 4a

c (b 2

- 4ac ≥ 0)

2a

4) 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

分解因式法的步骤:把方程右边化为 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 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a ≠ 0) 中, b 2 - 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a ≠ 0) 的根的 判别式,通常用“ ∆ ”来表示,即 ∆ = b 2 - 4ac .

1) 当△>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 2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当△=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 2 个相同的实数根; 3) 当△<0 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4. 韦达定理:

如果方程 ax 2 + bx + c = 0(a ≠ 0) 的两个实数根是 x ,x ,那么 x + x = - b ,x x = c .也就是说, 1 2 1 2

a 1 2 a

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 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5. 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

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 就是当 y =0 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

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第 23 章 图形的相似

在比例式 a = c

( a :b = c :d )中,a 、d 叫外项,b 、c 叫内项,a 、c 叫前项,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

b d

项,如果 b =c ,那么 b 叫做 a 、d 的比例中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 a = c

⇔ ad = bc

b d

②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 a = b (交换内项) ⎪ c d ⎪

⎪ d = c (交换外项) a c ⎪ b a = ⇒ ⎨

b d ⎪ d = b

(同时交换内外项) ⎪ c a ⎪ b d

⎪ = ⎩ a c

(同时交换比的前项和后项)

②合比性质: a = c ⇒ a ±b =

c ±d

b d b d ③等比性质: a =

c = … = m (b +

d + … + n ≠0) ⇒ a + c + … + m =

a

b d n

3. 黄金分割

b + d + … + n b 在线段 AB 上,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和 BC (AC >BC ),如果

AC = BC

,即 AC 2=AB ×BC , AB AC

那么称线段 AB 被点 C 黄金分割,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 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

中 AC = 5 - 1 AB ≈0.618 AB .

2

4.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

AB l 1∥l 2∥l 3. 则 =

BC DE , AB = EF AC DE , BC = DF AC EF

,… DF

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 对 应

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①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7. 六种相似基本模型:

A A A

D

D D

E E

B

C

B C B

C

DE ∥BC

∠B ∠A E D ∠B ∠A C D

C

D

B

A

O O

A

C

A

D

B

D

C

X 型

母子型

A C ∥BD

∠B ∠C AD 是 Rt △A B C 斜边上的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