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

平罗城关回小王惠艳

数学教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个好数学教学情境,不但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其实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把源自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事例和具体的数学知相联系,并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探索新知并巩固应用。通过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发现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实现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生活实际对接,在解决“情境”中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合能力的发展。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情境创设要有现实生活性

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要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因为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而有所区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颜色、声音、动画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教师要多创设美丽生动的童话故事、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等情境。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既要安排一些有趣的数学直观性活动,更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我持续性发展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尽量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我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张饭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一个小学生的手掌面的大小约1平方分米,一个小学生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1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只是情境的一个维度:“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情”。

二、情境创设要有明确针对性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猜想和验证、思考和分析、归纳和抽象等数学活动的开展,经历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解决问题到进一步应用和拓展数学化的全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在数学教学中,材料和活动的情境创设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比如:我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吨的认识》这节课里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牛、熊、马、鹿一起去参加动物运动会,当他们走到一座小桥边的时候发现桥头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限重1吨”他没有在前面的故事情节里多逗留,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直接把问题指向过桥要注意什么?他们能过桥吗?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向“吨”这个新的知识点,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有关吨的知识的欲望。在学生学习吨的知识后引导学生再来解决问题:他们该怎么过桥?为他们设计过桥方案。这样的情境既体现了趣味性,又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体现了教学的高效性。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可实践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断丰富对数学的理解,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思考生活。小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去完成。为此,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致力于学生对知识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思维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间,同时还要适时予以必要、有价值的引领。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抽象的道理,我拿出了许多小木片,让学生分别做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参与拉这几个图形,学生从拉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进一步理解为什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有三角形。这一教学情境既便于学生操作,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知识的积累,归根到底要靠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实现。以上的教学情境设计,既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四、情境创设要有生动趣味性

课程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情境的创设都是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背景,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进而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使情境的创设既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学好数学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高、矮》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先请一个班上个子中等的学生到前面来,问大家他是高,还是矮?有的说高,有的说矮。我没说话,走到他的旁边。“他矮,老师高。”学生们异口同声。我又请了一个班中最矮的学生站到我们旁边。“后来的同学

最矮,老师最高。”学生们高声说道。我一笑:“是吗?”我让个子最矮的学生站到了椅

子上。“现在谁最高?”我笑着问。“还是老师最高。”“不,站在椅子上的同学高。”学生们的意见开始不一致了。“好了,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高、矮的问题吧。”板书

课题。学生们就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

上。例如教学《10 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练习课时,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

活情境以巩固算法及加减法意义。首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现肯德基的优惠券,让学生看一

看每一种食物的优惠价,然后让学生模仿购买,一是让学生购买两种食品算一算一共用了

多少钱;二是给学生19元钱买一种食品,应找回几元。让学生讨论,汇报第一种时,让

学生讨论合理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

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自主探究学习。

(5)情景创设切勿形式化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要有实质性的联系,切勿使学生只被花花绿绿的糖衣所迷惑,对五颜六色的糖衣感到兴趣,至于自己吞下去的糖果是什么,他却全然不知。如在听一位教师讲“两步计算式题”时,课始,创设了去游乐园玩的情境。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车来到游乐园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教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均为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追问:“这些题目中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可以说,这种情境与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只是外加的一顶“高帽子”,没有达到情景创设的目的。

总之,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质上体现了新课改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教师教学过程中保持在“主导性”地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受,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