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中药物分析方法建立与验证 PPT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药品质量PPT课件
04
CATALOGUE
药品质量风险评估与控制
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识别
识别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如原料、生产工艺、储存条件等
。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确定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 控制措施,降低药品质量风险。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原料控制
对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
取样
从待检测的药品总体中 抽取代表性样品。
样品处理
将抽取的样品进行必要 的处理,以便进行后续
检测。
检测
按照规定的药品质量标 准,采用适当的检测方 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
量分析。
结果判定
根据检测结果,判定药 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
求。
药品质量检测仪器与设备
化学分析仪器
如滴定管、分光光度计等 。
仪器分析设备
。
药品使用环节质量控制
1 2
处方审核
确保医生开具的处方符合用药规范和安全要求。
用药指导
向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
3
不良反应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 全。
05
CATALOGUE
新药研发中的药物分析
新药研发流程中的药物分析
01
药物发现阶段
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 色谱仪、质谱仪等。
生物学分析设备
如生物反应器、生物鉴定 仪等。
03
CATALOGUE
药物分析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药物成分分析
药物成分分析是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基础环节,通过化学、物 理和生物学方法对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新药研发PPT幻灯片课件
• 在体内通过酶解而重新释放出母体化合物发挥作用。
31
3. 孪药设计
• 孪药,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 接缀合成的新分子,在体内代谢生成以上两分子药物而产生协 同作用,增强活性或产生新的药理活性,或者提高作用的选择 性。
• 如果在体内可代谢为原来的构成成分,也被看作是前体药物。 • 常应用拼合原理。
入地研究中。 11
随机与逐一筛选 及意外发现先导化合物
随机与逐一筛选及意外发现曾是获得先导化合 物的最大来源,目前仍为一个可靠来源。其方式为 对从特有或稀有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 以及低等动植物体内分离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对有 机化工产品及其中间体进行普筛,虽然有相当大的 盲目性,但却可以得到新结构类型或新作用特点的 先导化合物。
6
从天然活性物质中 筛选获得先导化合物
在药物发展的早期阶段,利用天然产物作为治疗手 段几乎是唯一的源泉。时至今日,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 内分离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物质,仍然是先导物甚至是药 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所获得天然活性物质的来源不同, 又划分为三种途径:
从陆地上动植物体内提取、分离天然活性物质获得先导化 合物
10
实例分析
青蒿素(Artemisin分in析e):是这从是黄利用天然植物发掘先 花蒿植物(ACrH3temis导ia物,an开nu发le药)分物的一个典型H例子CH。3 天 H离对氯3C 的恶喹O含性耐OO有 疟 药O 过原株氧虫具CH键作有3 的用抑然 疟 明 内倍快制青作 : 酯半,作蒿用 过 经萜特用素复 氧 硼内别,发 键 氢的酯 是对缺率 还 化,对人点较原钠是高成还H3。醚原生C 物构键成OH利效,半OO用关活缩O 系性醛度低研丧仍和究失保HH 抗表。持 体型毒的R为=还性抗-原H很 疟O青低先蒿R,导素因化而合活 或 性成物性 酯 明为,, 化 显新利半 成 提结用缩 青 高构 对醛 蒿 ,类其的酰药羟酯物基等动甲化力醚合学青化物性蒿O成,质素蒿生也甲物有CH醚活所3 进抗为行疟R=蒿结药-甲C构 。H醚3改造开发改 但了善青很,蒿多这素有作些效化为的合抗物疟先均已导发化展合物成药仍物在,深
31
3. 孪药设计
• 孪药,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 接缀合成的新分子,在体内代谢生成以上两分子药物而产生协 同作用,增强活性或产生新的药理活性,或者提高作用的选择 性。
• 如果在体内可代谢为原来的构成成分,也被看作是前体药物。 • 常应用拼合原理。
入地研究中。 11
随机与逐一筛选 及意外发现先导化合物
随机与逐一筛选及意外发现曾是获得先导化合 物的最大来源,目前仍为一个可靠来源。其方式为 对从特有或稀有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 以及低等动植物体内分离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对有 机化工产品及其中间体进行普筛,虽然有相当大的 盲目性,但却可以得到新结构类型或新作用特点的 先导化合物。
6
从天然活性物质中 筛选获得先导化合物
在药物发展的早期阶段,利用天然产物作为治疗手 段几乎是唯一的源泉。时至今日,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 内分离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物质,仍然是先导物甚至是药 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所获得天然活性物质的来源不同, 又划分为三种途径:
从陆地上动植物体内提取、分离天然活性物质获得先导化 合物
10
实例分析
青蒿素(Artemisin分in析e):是这从是黄利用天然植物发掘先 花蒿植物(ACrH3temis导ia物,an开nu发le药)分物的一个典型H例子CH。3 天 H离对氯3C 的恶喹O含性耐OO有 疟 药O 过原株氧虫具CH键作有3 的用抑然 疟 明 内倍快制青作 : 酯半,作蒿用 过 经萜特用素复 氧 硼内别,发 键 氢的酯 是对缺率 还 化,对人点较原钠是高成还H3。醚原生C 物构键成OH利效,半OO用关活缩O 系性醛度低研丧仍和究失保HH 抗表。持 体型毒的R为=还性抗-原H很 疟O青低先蒿R,导素因化而合活 或 性成物性 酯 明为,, 化 显新利半 成 提结用缩 青 高构 对醛 蒿 ,类其的酰药羟酯物基等动甲化力醚合学青化物性蒿O成,质素蒿生也甲物有CH醚活所3 进抗为行疟R=蒿结药-甲C构 。H醚3改造开发改 但了善青很,蒿多这素有作些效化为的合抗物疟先均已导发化展合物成药仍物在,深
新药研究与评价 PPT课件
Ⅱ期临床试验 (1)
研究者 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为主(指导者),和有经验的临床 药理研究人员。 受试者: 病人,人数≧ 100对, Ⅱ期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 即"四性原则" - 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 重复性(replication) - 随机性(randomization) - 合理性(rationality)
相关性分析 *
与药物有关 有合理的时间顺序,从体液或组织内测 得的药物依度获得证实,符合受试药的反应特点,停 止用药即可改善或再次用药又发生,不能由病人的疾 病所解释很可能与药物有关 可能与药物有关 有合理的时间顺序,可能符合或不 符合已知的反应方式,可以由患者的临床表现或已知 的药物反应特征解释; 可能与药物无关 时间顺序合理,与受试药物已知的 不良反应不符,不能用疾病来解释; 与药物无关 不良反应很可能是由受试药物以外的其 他因素引起; ①,②,③计为本药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х 100%
临床实验病历数估计原则
按统计学要求估计病历数 按专业要求估计病历数 按新药审批要求完成病历数 - Ⅰ期 20~30例 - Ⅱ期 100例 - Ⅲ期 300例 - Ⅳ期 2000例 - 生物利用度实验 19~25例
Ⅰ期临床试验
研究者 有经验的临床药理研究人员为主(指导者),和有经 验的临床医生。事先制定周密的项目研究方案。 受试者: 成年健康志愿者(18-45岁),Ⅰ期为20~30例 I期临床试验内容: - 耐受性试验 - 药代动力学研究 * I期临床试验主要解决的问题 - 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 - 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 - 提出新药安全的给药方案
安慰剂在药物评价中的作用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课件
方案制定
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规范、 准确、可靠。
实验环境的控制与安全防护
环境控制
确保实验室的环境条件符合分析方法 的要求,如温度、湿度、清洁度等, 并对其进行监测和记录。
安全防护
根据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个 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废弃物的处理等 方面的内容。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分析
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和准 确性。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回归分 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方法的性能 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判定
实验结果评价 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或参考值,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
验证的目的和意义
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通过验证,可以确定分析方法是否准确可靠,能否用于药品的
质量控制。
符合法规要求
02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是法规要求的一部分,通过验证可
以证明分析方法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提高药品质量控制水平
03
通过验证,可以不断完善和优化分析方法,提高药品质量控制
水平。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 验证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概述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准备工作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实施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常见问题与解
决方案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概 述
案例二:气相色谱法验证案例
总结词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易挥发、热稳定性好的物质的分析,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 选择性等优点。
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规范、 准确、可靠。
实验环境的控制与安全防护
环境控制
确保实验室的环境条件符合分析方法 的要求,如温度、湿度、清洁度等, 并对其进行监测和记录。
安全防护
根据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个 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废弃物的处理等 方面的内容。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分析
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和准 确性。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回归分 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方法的性能 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判定
实验结果评价 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或参考值,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
验证的目的和意义
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通过验证,可以确定分析方法是否准确可靠,能否用于药品的
质量控制。
符合法规要求
02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是法规要求的一部分,通过验证可
以证明分析方法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提高药品质量控制水平
03
通过验证,可以不断完善和优化分析方法,提高药品质量控制
水平。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 验证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概述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准备工作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实施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常见问题与解
决方案 •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概 述
案例二:气相色谱法验证案例
总结词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易挥发、热稳定性好的物质的分析,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 选择性等优点。
药物分析Ⅱ(药物分析专论)PPT课件
总结词
药物分析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详细描述
药物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 分析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其中,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是目前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 方法。
02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
05
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发展 趋势
药物分析的应用
药品质量控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对药品进 行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药品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代谢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药物 的代谢过程,了解药物在体内 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 况。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研究不同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药 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 。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分析的结合,能够从海 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药物研 发提供有力支持。
多组分分析
多组分药物分析方法能够对复杂样品中的 多个组分进行同时检测和分析,提高了分 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药物分析的未来展望
01
02
03
创新药物研究
随着新药研发的需求不断 增加,药物分析在创新药 物研究中的作用将更加重 要。
个性化医疗
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药物分析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为个 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的发展需要更加 精准的药物分析方法,为 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 支持。
谢谢观看
药物分析ⅱ(药物分析专论)ppt课件
目录
• 药物分析概述 •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 • 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 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药物分析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详细描述
药物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 分析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其中,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是目前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 方法。
02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
05
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发展 趋势
药物分析的应用
药品质量控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对药品进 行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药品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代谢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药物 的代谢过程,了解药物在体内 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 况。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研究不同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药 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 。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分析的结合,能够从海 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药物研 发提供有力支持。
多组分分析
多组分药物分析方法能够对复杂样品中的 多个组分进行同时检测和分析,提高了分 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药物分析的未来展望
01
02
03
创新药物研究
随着新药研发的需求不断 增加,药物分析在创新药 物研究中的作用将更加重 要。
个性化医疗
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药物分析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为个 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的发展需要更加 精准的药物分析方法,为 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 支持。
谢谢观看
药物分析ⅱ(药物分析专论)ppt课件
目录
• 药物分析概述 •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 • 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 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新药研究与开发03 PPT课件
3.2.1.2 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① 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根据人体耐受性试验确定的剂量
范围,测定药物浓度的历时性变化,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动态变化 规律
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3.2.1.2 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②
SFDA批件 药检部门签发的药 品质量检验报告 研究者手册 临床前实验资料 申报者 研究者 签订试验合同书 查阅临床前实验资料 制定试验方案和知情同意书样稿 提交伦理委员会讨论 具有任职行医资格 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经 验 对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经验或能 得到本单位有经验研究者指导 熟悉申办者提供的临床试验有关资料和 文献 熟悉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新药的特殊人群药动学研究;
个体差异和不同种族差异(遗传因素的影响)的药动学研究。
3.2.2 Ⅱ期临床试验
目的——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 全性,还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和给药剂量的确 定提供依据 方法——此期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 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适度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平衡点——药物小剂量时毒性低 却无效,强效的剂量又会产生高毒性,故通过较小的适应 症患者群来决定合理的剂量范围,就需要足够的临床评判 指标与临床药理学家的才智相结合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分别对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药
品、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
临床试验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必须遵循GCP和赫尔辛基宣言,
并且应由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机构承担
临床试验分期——I、II、III、IV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经SFDA
批准也可仅进行II期、III期临床试验或仅进行III期临床试验 例如:AZT的临床试验只进行了106天,发现能显著增加病人存活率, FDA批准其上市之前用于治疗4000多名艾滋病患者。
药物分析说课课件PPT课件
总结词:药物分析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法、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药物分析的实验技术
03
03
化学实验技术的局限性
对于复杂样品和未知成分的分析存在困难,且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01
化学实验技术
通过化学反应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沉淀反应、显色反应等。
02
色谱实验技术
1
2
3
利用物质与光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
光谱实验技术
可以提供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成分的结构特征。
光谱实验技术的优点
对样品纯度要求较高,且部分光谱分析方法操作较为复杂。
光谱实验技术的局限性
光谱实验技术
药物分析的应用
04
药品质量控制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药物分析的方法,可以对药品的成分、纯度、稳定性等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药物成分分析
讲解药物制剂的分析方法,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药物制剂分析
介绍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操作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
02
药物分析是对药物进行全面质量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旨在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在药品质量控制中,药物分析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对药品中的杂质、残留溶剂、重金属等进行检测和控制,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质量控制
药物代谢研究是药物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通过药物代谢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药物分析的实验技术
03
03
化学实验技术的局限性
对于复杂样品和未知成分的分析存在困难,且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01
化学实验技术
通过化学反应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沉淀反应、显色反应等。
02
色谱实验技术
1
2
3
利用物质与光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
光谱实验技术
可以提供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成分的结构特征。
光谱实验技术的优点
对样品纯度要求较高,且部分光谱分析方法操作较为复杂。
光谱实验技术的局限性
光谱实验技术
药物分析的应用
04
药品质量控制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药物分析的方法,可以对药品的成分、纯度、稳定性等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药物成分分析
讲解药物制剂的分析方法,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药物制剂分析
介绍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操作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
02
药物分析是对药物进行全面质量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旨在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在药品质量控制中,药物分析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对药品中的杂质、残留溶剂、重金属等进行检测和控制,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质量控制
药物代谢研究是药物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通过药物代谢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药物分析全部课件PPT课件
分光光度法
总结词: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可用于多种药物成分的分析,如 有机碱、有机酸、金属离子等。
电化学法
总结词
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原理
详细描述
电化学法是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药物 分析的方法,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 生的电流、电位等参数来进行分析。
电化学法
01
总结词:高灵敏度
药物制剂分析涉及到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储存等过程,需要运 用多种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药物制剂分析有助于保证药物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药物制剂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促进药物制剂产业的发展。
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控制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中药质量控制可 以对中药的成分、安全性、有效性等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中药 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药物分析新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定能力,广泛应用 于药物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微流控芯片技术
通过在微小芯片上集成反应、分离和检测等功能,实现快速、高效 的药物分析,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和临床诊断。
拉曼光谱技术
利用拉曼散射效应对物质进行无损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 和高通量的特点,适用于药物成分的结构分析和鉴别。
02
详细描述:电化学法具有高灵敏度,可检测痕量药 物成分。
03
总结词:快速分析
电化学法
• 详细描述:电化学法通常具有较快的分析 速度,适用于药物制剂中有关物质的快速 检查。
电化学法
总结词:仪器简单
详细描述:电化学法的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 用于现场快速分析。
药物分析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ppt课件
单质溴还原为溴负离子。
测定含碘药物时,分解产生的碘化氢可被氧
气进一步氧化,其燃烧产物主要为单质碘,
并 含 有 少 量 的 五 价 碘 ( HIO3 ) 与 一 价 碘
吸
(HI)。当使用AgNO3滴定法测定含量时,
收 液 的
用H2O-NaOH溶液-SO2饱和溶液作为吸收液, 上述不同价态的碘均转变为负一价的碘
H2O2与水的混合液作为吸收液,燃烧产物经
吸收转变为H2SO4,加入盐酸溶液并煮沸除
去剩余的过氧化氢后,加入BaCl2,使硫酸生
吸
成BaSO4,以重量法测定含量。
收 液
含磷药物(有机膦酸类)的燃烧产物为P2O5,
的 以水为吸收液,加入少量硝酸溶液并经煮沸
选 择
使焦磷酸(H4P2O7)和偏磷酸[(HPO3)n]转 化为磷酸后,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含量。
f. 砷盐的检查:有机结合的砷经与无水Na2CO3或 Ca(OH)2 、 Mg(NO3)2 共 热 ( <700℃ ) 转 化 为 无机砷酸盐后,依法检查。本法主要用于高分子 化合物(如:右旋糖酐铁)或植物提取物(如: 大豆油)中砷盐的检查,亦应用与少数有机药物 (如吡罗昔康、布美他尼等).
② 氧瓶燃烧法:
1. 湿法破坏
适用于含氮有机合成药物分析的前处理,在生物制 品分析中用于氮(包括蛋白质)、磷、硫柳汞及氯 化钠测定法的前处理; 亦可用于生物样品中金属元素测定时生物基质的去除。 主要分解剂:硫酸 辅助分解剂:硝酸、高氯酸、过氧化氢。 湿法破坏可分为:硫酸-硝酸法、硫酸-高氯酸法、 硫酸-硫酸盐法、硝酸-高锰酸钾法。
选 ( NaI ) ; 若 使 用 间 接 碘 量 法 测 定 时 , 用
择
H2O-NaOH溶液为吸收液,此时吸收液中的
新药研发中药物分析方法建立与验证PPT课件
10
一、分析方法的选择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
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决定分析方法的首要因素 生物样品中药物或其特定代谢产物的浓度低、样品量少
——难以通过增加取样量提高方法灵敏度 ——通过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适应样品分析需求
2021/3/20
11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
分析方法建立之前 查阅文献资料——充分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使所
标准曲线——用模拟生物样品建立 ——线性范围(不包括零点)应能覆盖全部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 ——不能使用外推的方法求算未知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
建立标准曲线所使用的模拟生物样品
——应使用与待测的含药生物样品相同的生物基质液的浓度范围
至少含5~9个浓度点(不包括零点,即空白) ——可覆盖全部待测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
2021/3/20
15
2. 空白生物基质试验
空白生物基质 (blank biological matrix) ——如空白血浆
考察目标 ——生物基质中内源性物质对测定的干扰(方法特异性)
——在待测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内标物质等)的“信号窗” (信号附近的有限范围)内不应出现内源性物质信号
2021/3/20
2021/3/20
3
一、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体内存在状况
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或其特定代谢物 ——预处理——待测物从结合物或缀合物中释放
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首先应考虑 ——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存在状况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转化(代谢)途径
2021/3/20
4
(一)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
—— 使各物质具有足够的方法灵敏度(LOQ)
良好的色谱参数(n、R、T)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护理课件
的检测。
多组分同时检测
未来体内药物分析将更加注重多 组分同时检测,以全面了解药物
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情况。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药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体内药物分析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对分析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 由于人体内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准确测定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的浓度和行为仍具有很大挑战 性。
机遇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为体内药物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 使得更深入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成为可能。同时,随着临床对个体化治疗的需求增加,体内药物 分析在指导临床用药、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跨学科融合
体内药物分析将与生物学、 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进 行交叉融合,形成更全面、 系统的研究体系。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 建立和验证护理课件
• 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建立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验证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应用和案例
分析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与
展望
01
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药物分析的定义和重要性
药物分析的定义
药物分析是对药物进行全面分析 的过程,旨在了解药物在体内的 性质、行为和作用。
个体化与精准医疗
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发展, 体内药物分析将更加注重 个体差异,为精准医疗提 供有力支持。
新技术应用
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将在体内药物分析中 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分析 的智能化和精准度。
感谢观看
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过程
建立药物分析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多组分同时检测
未来体内药物分析将更加注重多 组分同时检测,以全面了解药物
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情况。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药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体内药物分析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对分析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 由于人体内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准确测定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的浓度和行为仍具有很大挑战 性。
机遇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质谱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为体内药物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 使得更深入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成为可能。同时,随着临床对个体化治疗的需求增加,体内药物 分析在指导临床用药、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跨学科融合
体内药物分析将与生物学、 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进 行交叉融合,形成更全面、 系统的研究体系。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 建立和验证护理课件
• 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建立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验证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应用和案例
分析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与
展望
01
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药物分析的定义和重要性
药物分析的定义
药物分析是对药物进行全面分析 的过程,旨在了解药物在体内的 性质、行为和作用。
个体化与精准医疗
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发展, 体内药物分析将更加注重 个体差异,为精准医疗提 供有力支持。
新技术应用
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将在体内药物分析中 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分析 的智能化和精准度。
感谢观看
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过程
建立药物分析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PPT课件
(二)干法破坏
适用于含卤素、硫、磷等有机药物 分析的前处理,亦用于某些药物中硒
和砷盐的检查。
高温炽灼法 氧瓶燃烧法
1.高温炽灼法 将含待测元素(卤素、磷、砷 盐)的有机药物经高温灼烧灰化, 使有机结构分解而待测元素转化为 无机元素或可溶性无机盐。 常加入无水碳酸钠、硝酸镁、 氢氧化钙、氧化锌等辅助灰化
2. 氧瓶燃烧法 oxygen flask combustion method 适用于含卤素或硫、磷等元素 的有机药物的鉴别、限量检查或含 量测定 亦可用于药物中杂质硒的检查
原理 将有机药物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燃 烧瓶中充分燃烧,有机结构彻底分解 为二氧化碳和水,待测元素转化为氧 化物(或无氧酸),被吸收于适当的 吸收液中,然后根据欲测物质的性质, 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分析
A. H2O2溶液 B. H2O2—NaOH溶液
C. NaOH溶液 D.硫酸肼饱和液 E. NaOH—硫酸肼饱和液
例4. 氧瓶燃烧法可用于
A. 含卤素有机药物的含量测定 B. 醚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C. 检查甾体激素类药物中的氟
D. 检查甾体激素类药物中的硒 E. 芳酸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本章要求
掌握凯氏定氮法及氧瓶燃烧法的原理 及所加试剂、操作要点 熟悉各种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的适用范围
难以分解的药物 辅助氧化剂 30% 过氧化氢和高氯酸
不能在高温时加入,应待消解 液放冷后加入,并再次加热继续消 解
3.应用范围:含有氨基或酰胺结构的 药物含量
偶氮或肼结构的含氮药物,在消解过 程易生成氮气而损失,在消解前加入锌粉 还原 杂环中的氮不易断键而难以消解,可 用氢碘酸或红磷还原为氢化杂环后在消解 含氮量超过10%的样品,在消解液中加 入少量多碳化合物,如蔗糖、淀粉等还原 剂,以利于氮转变为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22
8
四、实验室条件
在设计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时,还应充分考虑 到实验室现有的或有可能在其它实验室使用的仪 器装备,合理选择可行的分析方法。
2020/5/22
9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10
第二节 分析方法 建立的一般步骤
一、分析方法的选择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
2020/5/22
5
(二)待测药物的体内存在状态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强弱及结合率的高低 ——分离萃取方法 蛋白结合较强——不宜直接采用溶剂萃取
体内浓度高低、代谢过程及其代谢产物 ——分析检测技术 浓度较低(尤其有代谢产物共存) ——代谢产物的干扰与特定代谢产物的同时测定 ——采用LC-MS等分析检测技术
——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2020/5/22
19
第三节 分析方法 验证的内容与要求
验证步骤: 首先为分析方法的验证 ——特异性、精密度与准确度、回收率 定量限与检测限、溶液稳定性 其次为生物基质中待测药物稳定性的验证 ——室温放置、冷冻(或冷藏)、冻-融循环
——大多采用色谱及其脱线或在线联用技术,如HPLC、LC-MS 毒代动力学——确定新化合药物预期人用剂量水平与其毒性水平之间的安全范围
2020/5/22
7
三、生物样品的类型与预处理方法
生物样品的类型与预处理方法——决定分析方法的应用
以血浆或血清为分析样品 蛋白沉淀 溶剂萃取 ——分析样品较为“干净”,可用HPLC或HPLC-MS检测
(一) 检测条件的筛选 (二) 分离条件的筛选
2020/5/22
11
一、分析方法的选择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
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决定分析方法的首要因素 生物样品中药物或其特定代谢产物的浓度低、样品量少
——难以通过增加取样量提高方法灵敏度 ——通过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适应样品分析需求
2020/5/22
药物的pKa值、亲脂性、溶解度、分配系数等——预处理及检测方法 具有亲脂性——在适当的pH值下用溶剂萃取 具有强极性或亲水性——沉淀蛋白、固相萃取、离子对萃取或衍
生化后萃取等 具有挥发性——GC测定法 具有光谱或电化学特性——分析检测方法 药物的稳定性——萃取浓缩技术 对酸碱不稳定——避免使用强酸或强碱性溶剂 对热不稳定——避免高温蒸发溶剂
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过程——是不可截然划分的
分析方法的建立步骤 ➢ 第一步:检测条件的筛选 ➢ 第二步:分离条件的筛选
2020/5/22
14
(一)检测条件的筛选
标准物质 —— 照拟定的分析方法(不包括生物基质的预处理)测定
—— 确定最佳分析检测条件(如色谱条件)和检测灵敏度
HPLC —— 调整检测器(类型、条件)
12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
➢ 分析方法建立之前 查阅文献资料——充分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使所
拟定的分析方法 ——避免受到代谢产物的干扰适用于实际生物样品测定
2020/5/22
13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
➢ 初步拟定分析方法后 进行一系列试验工作——选择最佳分析条件 同时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确认是否适用于实际生物样品
考察目标 ——生物基质中内源性物质对测定的干扰(方法特异性)
——在待测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内标物质等)的“信号窗” (信号附近的有限范围)内不应出现内源性物质信号
2020/5/22
17
3. 模拟生物样品试验
模拟生物样品(质量控制,QC样品)——空白生物基质中加入待测药物
考察目标 ——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与准确度、灵敏度 药物的萃取回收率等各项技术指标 ——同时进一步检验生物基质中内源性物质以及可能共同使用的
2020/5/22
6
二、分析测定的目的与要求
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血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
要求 ——同时测定原形药物和代谢产物 检测 ——宽线性范围(Cmax~Cmax的1/20)、高灵敏度(10-9g/ml)和高专属
性(分离能力)(原形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离) 方法 ——不必强调方法的简便、快速;
色谱柱(型号、牌号、填料性状与粒经、柱长度)
流动相(组分及其配比)及其流速
柱温、进样量、内标物质的浓度及其加入量等
—— 使各物质具有足够的方法灵敏度(LOQ)
良好的色谱参数(n、R、T)
2020/5/22
适当的保留时间(tR)
15
(二)分离条件的筛选
在进行分离条件筛选时,应考察生物基质中的内源性物质及代谢 产物对分离与检测的干扰,步骤如下:
1.空白溶剂试验 ——溶剂(方法特异性) 2.空白生物基质试验 —— endogenous compounds(方法特异性) 3.模拟生物样品试验 —— 方法效能指标 4.实际生物样品测试 —— 代谢产物(方法特异性)
2020/5/22
16
2. 空白生物基质试验
空白生物基质 (blank biological matrix) ——如空白血浆
2020/5/22
3
一、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体内存在状况
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或其特定代谢物 ——预处理——待测物从结合物或缀合物中释放
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首先应考虑 ——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存在状况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转化(代谢)途径
2020/5/22
4
(一)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
其他药物对测定的干扰程度,即方法特异性
2020/5/22
18
4. 实际生物样品的测试
空白生物基质和模拟生物样品试验——确定的分析方法及其条件 ——不能完全确认是否适合于实际生物样品的测定 ——药物在体内可能与内源性物质结合(如血浆蛋白结合物) 或代谢生成数个代谢产物及其进一步的结合物(或缀合物)
实际生物样品——确立分析方法后,尚需进行实际生物样品的测试 考察目标 ——代谢产物对药物、内标物质的干扰情况
新药研发中药物分析 方法建立与验证
20据 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与要求 药物分析应用示例
2020/5/22
2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设计依据
建立分析检测方法的主要依据 ➢ 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在生物体内的存在状况 ➢ 分析测定的目的与要求 ➢ 生物样品的类型与预处理方法 ➢ 实验室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