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血液与运动4.ppt14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PPT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PPT
5、血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 义。如果PH值的正常范围,就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从 而引起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及各种生理机能的 絮乱,甚至会出现酸或碱中毒现象。
大家好
18
第二节.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一、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1、段时间大强度运动,血浆容量和血细胞容
量都明显增加,而血细胞容量增加较明显。 2、长时间耐力性运动,血容量的改变,主
2段时间大强度快速运动比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红细胞增加的更明显这种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血浆的相对和绝对减少有关不能以单位容积血中红细胞的绝对数值作为评定红细胞数量变化的依据
运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第三节: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 响 第四节:运动员血液 第五节:血型与输血原则
虽然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不 高,但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
大家好
23
(四).运动对红细胞压积的影

1、运动时红细胞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红细 胞压机的变化。其红细胞压积值的变化基本与红细 胞数的变化相一致。
2、在一定的温度和切变率条件下,正常人红 细胞压积是影响血液黏度的主要因素。在正常范围 内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将有利于更好地运 输氧,增加带氧能力。
3、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其恢复速度越慢。
4、如果白细胞数量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将对 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深刻影响。反之不会影响。
大家好
27
四.血四.小血小板板与与运运动动
大家好
28
大家好
29
1、血小板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裂解下来 的小块细胞质。血小板在止血、凝血及纤溶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课件

《运动生理学全集》PPT课件
精选PPT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的分类: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 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 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根据实验观察的水平 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 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 实验等。
2、动物实验:常将动物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 实验。
及其特点 4、掌握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理;
1、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
教学重点 2、肌纤维的生理、代谢特征以及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 3、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投影仪
精选PPT
第一节 骨骼肌收缩的机理
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复习) (一)肌原纤维
效应器五个环节。 二、体液调节 (一)概念: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方式。 (二)特点:缓慢、持久和广泛。 (三)方式:内分泌调解,局部体液调解。 (四)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神
经调节的效应器,故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精选PPT
三、自身调节
(一)概念:指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 的过程;
影响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 生理学原理; 2、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训练和锻 炼。
精选PPT
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水平 1、整体水平:是从整体角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
例如,在剧烈运动时,人体机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各系统机能之间是如何协调的等。 2、器官、系统水平 主要研究运动对某些器官或系统 的影响。例如,研究运动时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等。 3、细胞、分子水平 主要研究运动对细胞内各亚微结 构及生物分子的影响。有关运动与线粒体、生物膜、 收缩蛋白、血红蛋白、DNA、RNA 等。

第十四章-运动养生课件

第十四章-运动养生课件
3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经常而适度的进行体育锻炼, 对机体有如下好处:
1 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营养状况,促进脑 细胞的代谢,使大脑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有 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有助于保持旺盛的情力和稳 定的情绪。
2 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 脏的活力及肺脏呼吸功能,改善末梢循环。
而活动饶有趣味性。
11
如:运动量较小,轻松和缓的散步、郊游、荡秋千、 放风筝、踢毽、保健球等;运动量适中的跳绳、登 高、跑马、射箭、举石锁等等。
这些方法,多于娱乐中而有运动养生的内容,亦无 需人更多地指导、训练,简便易行,形式多样,是 民间喜闻乐见的健身措施。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传 统。其中以运动健身为目的的群众性活动,则是具 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方法。如拔河、龙舟竞渡、摔跤、 赛马、跷板、走高跷、舞龙灯、跑旱船以及各种各 样的舞蹈等,即属此类。这种运动的特点,人数众 多,具有竞技性质,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 各有特定的季节、时间来开展这种群众性、普及性 的活动。
这些健身功法,大多源于道家和佛家,由于世代相 传,又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 流派。
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
13
第三节保健气功
运用传统的气功方法进行自身行气的锻炼,以达到 增强体质、抗病防老的目的,这种养生益寿的方法, 称之为气功保健。
保健气功是指通过调心(控制意识,松弛身心)、 调息(均匀和缓、深长地呼吸)、调身(调整身体 姿势、轻松自然地运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 营卫气血周流,百脉通畅,脏腑和调,以达到强身 保健目的的传统养生方法。
3 增加膈肌和腹肌的力量,促进胃肠蠕动,防止食 物在消化道中滞留,有利于消化吸收。

人体的血液循环PPT

人体的血液循环PPT
体循环
血液从左心室泵出,经过主动脉和各级分支血管,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 身组织,然后通过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
03
运动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01
02
03
增强心脏肌肉
运动能够增强心脏肌肉, 使其更加强壮有力,从而 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
降低心率
运动能够降低静息心率, 减少心脏的负担,有助于 预防心血管疾病。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血液组成
血液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的 55%,红细胞约占40%,白细胞和 血小板约占5%。
血液特性
血液具有粘滞性、凝固性和渗透 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对于维持人 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血液循环的路径
肺循环
血液从右心室泵出,经过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静脉返回 左心房。
改善心肺耐力
运动能够提高心肺耐力, 使心脏和肺部更好地协同 工作,提高身体的耐力水 平。
运动对血管健康的影响
扩张血管
运动能够扩张血管,增加 血液循环的容量,降低血 压。
减少动脉硬化
运动能够减少动脉硬化的 风险,保持血管弹性,预 防心血管疾病。
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使血液更好地流向身体各 个部位,提高身体的代谢 水平。
扩胸运动
总结词
扩胸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放松胸部肌肉,改善心肺功能。
详细描述
扩胸运动可以帮助舒展胸部肌肉,增加肌肉的柔韧性,从而促进血液循环。通过扩胸运动,可以放松胸部肌肉, 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心肺功能。
瑜伽
总结词
瑜伽是一种综合性的身心锻炼方式,可 以帮助调节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促进 血液循环。

运动生理学课件(全)ppt

运动生理学课件(全)ppt
一、肌纤维类型的区分 现在分得很细,我们只需了解红肌(慢肌)、
白肌(快肌)既可。 二、分布特征: 混合分布。 “优势类型”
三、机能特征
快肌收缩力强,爆发力好,但工作持久力差。 慢肌收缩力差,爆发力差,但工作持续能力强 遗传因素:男性95.5%,女性92.2%。 年龄因素:从青少年到老年,慢肌的比例逐渐
反极化形成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再次发生变化。 出现K+外流, Na+内流的趋势,复极化形成 ( 恢复到静息膜电位状态)。
动 Na+

-

位 的 形 成
Na+
Na+
+ Na+
K+
Na+
A-
Cl-
动作电位是Na+内流所造成
3、钠钾泵的作用。 (二)、兴奋地传导:在神经纤维上 传导的动作电 位称为---神经冲动。其 特征为: 1、生理的完整性; 2、双向传导; 3、绝缘性; 4、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
动作电位通过肌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深部, 直达终末池;
三联管结构传递信息;
纵管系统对钙离子的释放与再聚集。
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
实现收缩的基本条件是肌动蛋白与横 桥位点的结合。
安静状态下,肌动蛋白、肌球蛋白、 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以及钙离子之 间的关系。
横桥移动的前提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 白的结合。
一、新陈代谢
概念:机体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 量转换的过程。
同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 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 身物质的过程。
异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 质进行分解,并把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的产物排出体外, 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 过程。

4.3.3 血液循环—2020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共30张PPT)

4.3.3 血液循环—2020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共30张PPT)
【点拨】由于学生仅从字面上对动脉血和静脉血进行 调解,很容易误认为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进行理解, 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事实上,动脉里面不一定流有 动脉血,静脉里面不一定流有静脉血。如肺静脉中流 的是动脉血,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11.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
当葡萄糖液运送到肺时,经过的途径依次为( 的,它是( C ) A.鼻腔黏膜毛细血管 B.消化道壁毛细血管 C.肺泡壁毛细血管 D.组织间毛细血管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课时 血液循环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D
6B
2A
7D
3A
8A
4D
9C
5 D 10 A
11 D 12 A 13 14 C 15 C
16 C 17 A 18 19 B 20
答案显示
21
1.动脉血和静脉血二者的主要差异是( D ) A.动脉血在动脉中流动 B.动脉血含养料较丰富 C.动脉血颜色较暗 D.动脉血含氧较多
2.(中考·自贡)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下面相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肺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B.体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经过肺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中考·怀化)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A ) A.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9.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和静脉血管的侧压力, 叫做血压 B.心室收缩时,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叫做舒张压 C.一个人如果血压经常超过18.7/12 kPa,则认为 是高血压 D.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儿童 和青少年

心脏和血液ppt课件

心脏和血液ppt课件

你知道心脏是怎么跳动的吗?
心跳: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 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听听心跳
估算心脏一天的跳 我平静时1分钟心跳为

动次数
我的心脏一天大约要跳动

探索
模拟心跳实验
实验材料:吸耳球、塑料管、水槽、水。
这些实验材料分 别模拟什么?
模拟心脏工作
吸耳球
心脏
塑料管
血管
78次
剧烈运动一分钟后心跳次数 恢复到平静时所用时间
120次
3分钟
158次
6分钟
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率低、心脏更强健。 所以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和血管健康。
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它会疲劳吗?
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尽管 如此,我们还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在身体 休息的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 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 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 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身体 内循环,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 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
测量:一分钟心跳次数
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 描述心率
每个人的心率都一样吗?平时 爱运动的同学和不爱运动的同学, 两个人的心率有什么不同?
测量:一分钟心跳次数
认识心率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 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心率一般为 60~100次/分钟,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 理因素会产生个体差异。
研讨
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
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中携带的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 各处,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身体状况 安静时

生理学课件2018版 03血液 护理本科 人卫第四版

生理学课件2018版 03血液 护理本科 人卫第四版

病例——血友病
患者男性,13岁。因多年的止血功能异常就诊。当乳 牙长出后,曾因咬上下嘴唇流血3天;开始爬行和走路时,
四肢经常出现瘀伤,鼻子出血;3岁时,膝盖、肩、手腕
或脚踝处偶尔出现肿胀物,伴有明显的触痛,2~3天消退。 婴儿时就出现血便、血尿。家族史表明,患者的舅舅也有 类似问题。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身上存在瘀斑,无法完全 伸屈手肘。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正常,出血时间正
或脚踝处偶尔出现肿胀物,伴有明显的触痛,2~3天消退。 婴儿时就出现血便、血尿。家族史表明,患者的舅舅也有 类似问题。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身上存在瘀斑,无法完全 伸屈手肘。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正常,出血时间正
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延长。
39
病例——血友病
40
• 约占体重的7~8% – 失血 < 10%:可代偿
– 失血达20%:失代偿
– 失血达30%:危及生命
12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 颜色 • 比重 红细胞 • 黏度
• 血浆渗透压
• 酸碱度 – 7.35~7.45 – 缓冲对:NaHCO3/H2CO3 –肺
–肾
13
血浆渗透压
• 溶质颗粒数目 • 300 mmol/L
疼痛。目前没接受其他治疗。最近一个星期,患者爬楼梯
时呼吸短促,患者的工作压力很大,很少喝酒,但是患者 嗜好吸烟。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皮肤苍白,结膜和指甲苍白 最为明显,静止时心率100次/min,上腹部压痛。粪便潜 血试验阳性。红细胞计数4 ×1012 /L,血红蛋白60 g/L,
血细胞比容21%,血象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红细胞容量减少
– 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 • 生成部位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 • 造血原料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 红细胞破坏过多 • 溶血性贫血 – 慢性失血

《生物 七下 人体的血液循环》PPT课件

《生物 七下 人体的血液循环》PPT课件
(1)图中的⑥血管 肺静脉 , ⑧ 血管是 上、下腔静脉 。
(2)血液由②射出,流经⑤、⑥到 ③的循环途径,叫 肺循环 。
(3)从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变 化,由 动脉 血变成 静脉 血。
(4)心脏的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③ ] 和[④ ]。
Special lecture notes
课程结束
THANK YOU
左 主 各级 全身细 各级 上下 右
心 动动
毛身细血
腔心
室室
脉脉 动动脉脉 血毛管管 静脉 静脉 房

心 房房
肺肺
静静 脉脉
肺 部 毛肺 细部 血毛 管细 血 管
肺 动
O2
CO2

右 心 室
2、肺循环
肺泡
试一试
Special lecture notes
阅读P54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用箭
头表示血流方向,以图示的形式表现出体
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流动过程、血液流经
的管道名称。
注:用
代表血液流经的管道。
右心房 右心室
Special lecture notes
左心房 左心室
Special lecture notes
试一试
阅读P54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用箭头表
示血流方向,以图示的形式表现出体循环和肺循
环的血液流动过程、血液流经的管道名称。
SWOT分析模板
什么是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市场营销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最早是由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80年代初提出来的:S代表strength(优势), 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 (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

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

pH6.9或7.8,将危及生命。
(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H2CO3
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
医学
9
5.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
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
2.比重:正常人全血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
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比重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3.粘滞度: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
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血液的粘滞性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4.酸碱度(pH值)
(1)正常值:pH为7.35~7.45•
• 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erythroid, CFU-E),促红医细学 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27
EPO),其它因素。
医学
28
骨髓
红 细 胞 生 成 的 调 节
EPO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
医学
29
3.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医学
11
临床应用:
①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
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胶渗压↓→水 向组织间隙转移→组织液↑→水肿。
②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运动生理学--血液循环与运动 ppt课件

运动生理学--血液循环与运动 ppt课件

600 3 600 3 750 4 750 4 12500 72 1900 12 400 2 17500 100
300 1 250 1 750 3 1000 4 22000 88 600 2 100 1 25000 100
4、动-静脉氧差: 安静时动静脉氧差
为5ml运动时可达15ml或以上,动静脉氧差 加大。氧利用率提高,安静时为25%,运动 时可达75%或更高。
• 3、心脏的起搏点,心动周期与心率的概念,正常人 心率。
• 4、心脏的泵血过程: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和心室舒 张张;心脏收缩泵血,舒张充盈,左右心室同时泵 血,泵血量相等。
• 5、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心输出量(心率、搏 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泵功能贮备。
• 6、血管从功能上可分为弹性器血管、阻力血管、交 换血管和容量血管。
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过程
心房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 心室舒张期
等 快缓 容 速慢 收 射射 缩 血血 期 期期
等 快缓 容 速慢 舒 充充 张 盈盈 期 期期
链接 返回
心房收缩期 心房收缩,心房容积减小,房内 压升高,心房内血液被挤入已经充满 血液但仍处于舒张期的心室,使心室 进一步充盈。
返回
等容收缩期 心室收缩,室内压升高,室内压 >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但此时室 内压<主动脉压,半月瓣未开,心室 内血液不出、不入,心室容积不变。
返回
快速射血期 等容收缩期后,心室进一步收缩, 引起室内压急剧上升,大于动脉压, 半月瓣开,心室内血液大量 的快速射 入动脉。
返回
减慢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后,心室内血液逐渐 减少,收缩力和室内压也减小,此时 室内压稍低于动脉压,但由于血流的 惯性,使血液仍继续缓慢地流向动脉。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4、血浆和血清因含胆红质,故呈淡黄色。
全血的比重主要Βιβλιοθήκη 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二).粘滞性
1.定义:血液在血管运行,其液体内部各种物 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摩擦,产生阻力,使血液具有粘 滞性。 2.血液的流行性与粘滞性通过血液的粘度来表 示,流行性与粘滞性互成反比关系。 3.血液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 蛋白的含量以及红细胞形状和在血流中的分布特点, 表面结构和内部状态,易变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 用等。 例如:登山运动,长跑运动。
运动生理学
13体教2班 石陈太郎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第三节: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第四节:运动员血液 第五节: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浆 血 液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白细胞
(二):血液与体液
细胞内液
(六).血红蛋白与运动
1、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的评定 由于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存在个体差异,不 能用一个统一的正常值标准来评定运动员血红蛋白 含量,应针对每一个体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 2、血红蛋白指标与运动员选材 理论上可以把运动员血红蛋白分为六个类 型。但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只有四个类型:即偏 高波动小者,正常波动大者,正常波动小者,偏低 波动小者。
3、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相对于运动员来说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 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 这种现象在耐力性项目运动员中较为常见。 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与红细胞量增加相比在很 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量 的相应指标如红细胞数、红细胞压值、血红蛋白含 量等比一般人有降低的趋势。 虽然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不 高,但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