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应用 论文
关于电力方面的论文范文
![关于电力方面的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f93bc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8.png)
关于电力方面的论文范文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命脉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行业。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力方面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电力方面的论文范文篇1浅析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大跨步提升,因此对电力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电力通信系统在数字化时代引领人们进入了新的生活状态。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需要加大影响力度,因为如果一个通信部件发生故障,整个电力通信系统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一、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含义分析电力通信系统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电力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运营,它包含了电力系统以及通信系统双方面的含义。
如果单单从电力通信的角度来讲,可以在通信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和分析,它具有通信的内涵,但是电力通信系统所需要服务的主体是电力系统,在这种大环境下,要建立起完备的通信网络,一定使其具有电力系统的特征。
那么对于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通信的可靠性在电力系统中的表现就是,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是为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以及市场运营或者现代化服务管理,由此形成一个较为安全的可靠性网络。
其次,因为电力网络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个概念,这样它不仅具有一般网络所特有的特点还有电力系统的特点。
若是从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角度出发,通信系统应该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电力通信系统按照自己的服务准则,接受能够通信的任务,并从特定的标准和质量出发不间断的为电力系统提供有连接能力的量度。
二、影响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对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分析主要是为了在通信系统中消除一些有障碍性的因素,以此提升通信质量,不断满足电力系统的各种通信需求,进而更好的维护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电力通信系统在网络上是一个整体,伴随时间的增加以及运行环境的变化,一些通信节点和链路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功能下降,特别是在电力通信系统遭受到自然灾害以及人力攻击时。
电力系统论文范文
![电力系统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9310c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3.png)
电力系统论文范文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设备、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等很多单元组成的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力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力系统论文范文一: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的应用摘要:电能作为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发展的基础性能源,其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化的规划有利于电力工程质量的提升及满足人们的正常用电。
因此,本文则主要就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做详细分析,以期借此能够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的电力实业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工程;应用前言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故此在用电需求上也得到了增加。
为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对电力资源最大化的得到节约,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就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这对整个电力工程的运行效率都会产生影响。
故此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及方法分析1.1电力系统规划的内涵分析现阶段我国对电力的需求及质量都有着要求上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人们正常用电的基础,所以对电力系统的科学规划就显得比较重要。
而电力系统主要就是通过配电以及输、发电等环节所组成的电能生产及消费的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将一次性能源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形式,在输电的支持下将电能供应给用户,所以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
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划就是结合某地区内人口、经济和工业发展规模等实际情况,进行对电力的负荷加以预测,同时对各分区进行电力电量的平衡分析,对可能出现的盈缺情况加以预测。
然后论证规划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对相关的设备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实施。
1.2电力系统规划的方法分析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的,任何设计规划不能一次性就设计出最佳的方案,是在不断的完善改进过程中进行的。
工厂供电论文
![工厂供电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d2035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4.png)
工厂供电论文•相关推荐工厂供电论文(通用9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工厂供电论文(通用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厂供电论文篇1摘要:根据高等教育对自动化专业的重视及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工厂供电课程的需求,文章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工厂供电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自动化;工厂供电;教学改革;工程实践工厂供电课程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与大学生之前学过的基础理论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以及专业课如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之类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课程都有一套理论,而供电课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公式、查表,各章节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使得学生学习困难,缺乏兴趣。
因此,探究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一、理论结合实际,启发式教学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直接照本宣科肯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因此教学可结合社会情况以及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介绍电力系统的构成之前可先介绍一下中外电力系统的发展史,为什么最初是直流输电,为什么现在是交流输电为主,直流与交流输电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介绍为什么发电厂发电后要升压进行远距离传输的时候,先告诉学生目前铜是多少钱一吨,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节省有色金属。
在讲负荷计算的章节时,结合具体的计算机电量监测项目直观地说明什么叫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日负荷曲线在工厂中的作用,传统抄表方式的误差以及计算机连续采集的优点。
介绍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到校变电所,让学生实际观察隔离开关、断路器、高压开关柜、功率表等,对单母线分段形式有一个直观认识。
在介绍需用系数法时,可以日常生活中电用具为例,如一盏灯是多少瓦,让学生对教室的灯盏数进行计算,投影仪计算机各是多大功率,根据观察让学生计算出教室应该选多大的空开,应该选多大的变压器等等。
电力学术论文
![电力学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f96e4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8.png)
电力学术论文作为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工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力学术论文,仅供参考!电力学术论文篇一电力用户和电力负荷特性研究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行业的管理和电力企业的运营逐步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利用负荷特性对用户进行分类有利于合理电价机制的形成,有助于电力销售公司制定营销策略。
关键词:电力用户;电力负荷;特性研究引言电力负荷是一个周期性和随机性都较强的系统,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气象等众多的因素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电力负荷按一定趋势有规律地发展变化;另一方面,负荷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随时都可能发生一定的波动。
作为评价电网负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与时间有关的静态负荷特性研究一直是电力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在国内外受到普遍重视。
1.电力用户负荷特性概述1.1负荷特性,电力负荷从电力系统的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随负荷端点的电压及系统频率变化而改变的规律。
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电能的消耗者对电力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控制有着重要影响。
几十年来,人们提出了大量的负荷模型,包括静态负荷模型、机理动态负荷模型、非机理动态负荷模型。
同时,也不断积累了不少实测参数。
建立一个负荷特性数据库,能够很方便地对历史数据进行各种查询以及调用,便于从一个整体、长期的范围来对负荷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应用。
1.2特性分类负荷功率随负荷点端电压变动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负荷的电压特性;负荷功率随电力系统频率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负荷的频率特性;负荷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负荷的时间特性。
但一般习惯上把负荷的时间特性称为负荷曲线(有日负荷曲线、年负荷曲线等),而把负荷的电压特性和负荷的频率特性统称为负荷特性。
1.3模拟方法在电力系统的分析计算中,模拟负荷特性的方法一般有以下4种。
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的论文.doc
![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的论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4188dc7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a.png)
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的论文1.1电力电子技术在发电过程的应用在我国发电厂中,发电多是静止励磁系统。
使用过程中,励磁机繁重且耗能巨大,电力电子技术的开展便可大大缓解这个问题,可以代替励磁机中的励磁环节,使发电过程变得更便捷且耗能少,易操作,方便控制。
同时,电力电子技术在变频控制上同样起到很大作用。
发电厂中发出的电能频率多为波动的,而民用的交流电频率要在220V为峰值进行使用,传统的变压方式多为变电站的中转,而电力电子技术可以简化这个环节,使电流更适合民用电的使用。
电力电子技术在发电过程中的优势对一些新能源发电同样适用,如广泛使用的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等,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来正常运行。
1.2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传输线路上的应用有很多,其中主要以柔性交流电技术、高压直流电技术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技术上,以线路传输过程中的高压直流电技术为例,说明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作用。
在没有这种技术的时候,对于高压直流电的传送,在传送过程中需加有假设干变压器来完成,这不仅增加了传送电过程中的本钱,还使工作的程序变得复杂,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尤其是晶管换流阀在高压直流电传送过程中的使用,使电压变得可以自动化控制,节约本钱,减少了传送过程中的工序,而且准确性、平安性和可控性都比传统的传送方法高得多。
1.3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使用过程中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不仅能在电力产生、传送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还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带给使用者的便捷。
回想我们家中的电力配备,保证平安的是一个全自动的电表,其实在这其中便应用到电力电子技术,它可以增强对电流、电压的可控性,自动感应到电力的强度,进行调控,保证了家庭用电的平安性。
同时,在一些大型工厂、单位等,用电量较大,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配有电力电子技术可以使在配电过程中,电流变得更加稳定,防止各种不稳定的波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2.1节约能源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电能进行综合处理,使电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并且能够应用得更加合理、高效,真正做到节约能源。
高压电的原理及应用论文
![高压电的原理及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31a1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5.png)
高压电的原理及应用论文引言高压电是指电压在1000V及以上的电流。
它在现代科技和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论文将探讨高压电的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高压电的原理高压电的原理基于电力传输和电场理论。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电场。
电场的强度取决于电压和导体的几何形状。
高压电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导体和绝缘体–高压电需要使用能够承受高电压的导体。
通常使用的导体材料包括铜、铝等。
–绝缘体用于隔离导体,防止电流的泄漏。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橡胶、塑料等。
2.电击现象和静电–高压电会导致电击现象。
当人体接触到高电压时,电流会通过身体,造成电击。
–静电是高压电的一种形式。
它是由于正负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电荷积累现象。
3.线路和变压器–高压电需要通过电力线路进行传输。
电力线路通常由多根导线组成,以承载高电压的电流。
–变压器是将高压电转换为低压电的设备。
它通过磁场的变化来改变电压的大小。
高压电的应用高压电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应用:1.电力传输–高压电用于电力系统中的长距离输电。
通过增加电压,可以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高压电可以通过变压器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家庭和工厂。
2.医学领域–高压电在医学领域中被用于诊断、治疗和研究。
例如,X射线和放射治疗需要高压电。
–高压电还用于电生理学实验,如心脏电图。
3.实验室研究–高压电在实验室中常用于产生离子束,用于材料研究和核物理实验。
–高压电还可以用于模拟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如高温和高压。
4.工业应用–高压电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于电熔、电加工和电泳等过程。
–高压电还用于电子设备的生产和测试,如半导体制造和高压测试。
5.高压技术–高压技术是利用高压电进行各种实验和应用的技术领域。
–它包括高压工艺、高压化学、高压实验等。
结论高压电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形式,不仅在电力传输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广泛应用于医学、实验室研究和工业等不同领域。
我们对高压电的原理和应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高压电的潜力。
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应用论文
![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48787f02768e9951e73854.png)
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应用The Fea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irect CurrentTransmission Techniques山东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级摘要本文介绍了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联网应用中的必要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直流控制保护技术以及直流输电的特点和应用发展方向;同时认为直流输电技术是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最佳解决方式。
电力工程是21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工程之一,电力技术的发展对城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大的关系,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推动着电力技术向高电压、大机组、大电网发展,向电力规模经济发展。
电力工业按生产和消费过程可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四个环节。
输电通常指的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力输送到消费电能的负荷中心,或者将一个电网的电力输送到另一个电网,实现电网互联。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的不断增加,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高。
电网电压从最初的交流13.8KV,逐步发展到高压35KV、66KV、110KV、220KV、500KV、1000KV。
电网发展的经验表明,相邻两个电压等级的级差在一倍以上才是经济合理的。
这样输电容量可以提高四倍以上,不仅可与现有电网电压配合,而且为今后新的更高级别电压的发展留有合理的配合空间。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特高压电网的规划和设备的制造进行研究;进入21世纪后,加快了特高压输电设备、电网研究和工程建设。
2005年9月26日,第一条750KV输电实验线路(官亭——兰州东)示范工程投运;2006年12月,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6月18日,通过验收正式投运,该工程输电距离1373KM,额定电压±800KV,额定容量500万KW,和2010年7月8日投运的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一样,是当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项目。
电气类论文(5篇)
![电气类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36f02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7.png)
电气类论文(5篇)电气类论文(5篇)电气类论文范文第1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加强电气工程专业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系领导乐观向学院申请经费,购置试验设备,满意试验教学需要。
经统筹考虑,学院拨款50万元,购买新的试验设备,以满意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掌握与PLC应用、自动掌握理论、计算机掌握技术等专业理论课的试验教学需要。
2021年5月,在教务处和国资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招标,购置了THSMS-B型可编程掌握器试验装置(含配套电脑)10台、THMPE-2型电力电子技术试验装置(含配套LDS21010型数字存储示波器)10台、THKKL -5型掌握理论/计算机掌握技术试验箱(含配套电脑)10台。
上述设备较好地满意了对应课程的试验教学需要,极大地改善了电气工程专业的试验教学条件。
为迎接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的合格评估,加大本专业所开设的试验项目中三性试验所占的比重,达到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三性试验占比达到75的要求,我们对已有的试验项目进行综合性改造,使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气掌握与PLC应用2门课程的试验项目不断朝综合性和设计性方向改进。
为此,需要为THSMS-B型可编程掌握器试验装置添置一些四层电梯和十字路通灯等掌握对象模型,为THMPE-2型电力电子技术试验装置添置若干试验挂箱、配件、电机导轨和相应的电机模型。
此外,为进一步完善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组建传感器技术和运动掌握系统两个新的试验室[3]。
这一要求得到了院系两级领导的乐观支持,目前资金已经全部到位,设备也即将完成调试安装。
这两个试验室的建成,提高了三性试验的占比,将确保达到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合格评估的要求;为电气工程专业的同学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供应牢靠的实习基地。
加强试验教学队伍建设电气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开设专业,原有老师队伍中能够胜任该专业教学任务的人相对较少。
因此,为了加强师资力气,更好地完成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我们每年都有方案地从外部引进应届毕业的电气工程专业方向的讨论生,来充实教研室和试验室的师资队伍。
电力工程技术论文(5篇)
![电力工程技术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3a13b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c.png)
电力工程技术论文(5篇)电力工程技术论文(5篇)电力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在许多的电力系统的平安问题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由于配电网在电力工程中的技术应用消失了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电力工程中的技术应用的难点分析,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外力的破坏技术难点问题;极端天气的闪络放电的技术难点问题;过电压的技术难点问题。
盼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电力工程中的技术难点分析,给将来的电力工程技术的规划一个良好的建议。
1.1电力工程在配电网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外力的破坏技术难点问题电力工程中的外力破坏问题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技术问题,这样就会使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消失外力破坏的状况,影响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这种外力破坏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1)电力系统的架空高压线路带来的外力破坏技术问题。
这种技术问题是由于我国现在的国情及地形打算了我国的高压线路的架设方式必需为架空高压线路所致。
(2)电力系统中的架空高压线中引线的施工带来的外力破坏技术问题。
这种技术问题是由于我国许多的架空高压线路的施工要在其引线的部分施工,由于引线的施工的外界干扰很大,没有方法进行很有效精确的施工,造成了电力工程中外力的破坏。
(3)电力系统中的建设盲目规划带来的外力破坏技术问题。
这种技术问题是由于我国的不同地区存在着特别明显的进展区分,在没有科学及合理的电力工程施工规划的前提下,许多城市就会进行电力工程施工,这种盲目的规划带来的电力工程中外力的破坏也需要我们赐予重视。
1.2电力工程在配电网中的技术难点问题:极端天气的闪络放电的技术难点问题极端天气的闪络放电的技术难点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现在的电力设备都是常年运行且没有得到有效的爱护的设备,尤其是一些绝缘材质的电力设备,更是长期的没有得到有效的爱护及清洁处理,这样就会导致绝缘材质设备中存在大量的污垢,当大量的污垢积累到肯定的程度以后,就会对绝缘材质的设备的性质产生影响,使绝缘设备更简单遭到闪络放电的影响,会使用电居民的用电平安得到威逼,严峻的更会导致电力运行事故。
供用电技术 毕业论文
![供用电技术 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600b5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3.png)
供用电技术毕业论文1.简介供用电技术是指负责制定、规划、设计、实施、运行、维护、升级电力设施的技术体系,包括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
其目的在于使电能有效、安全且经济地供应给用户,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充足、可靠、高质量的电力。
本文主要从供用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供用电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期,电力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电力应用较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供电可靠性、供电范围、电力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存在巨大不足。
随着电力需求增长和电力技术发展,供用电技术在不断完善和进步。
20世纪30年代,供用电技术逐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和自动化的基本原则,电力系统已经基本形成高压输电系统、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三大部分。
同时,自动化调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明显提高。
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力负荷的急速增长,电力设施逐步规模化、集中化,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抢修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维修设备得到升级,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力行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信息处理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与管理。
同时,电力负荷的可预测性得到了提高,电力系统供给稳定性得到了依赖和保障。
21世纪初期,电力行业正面临巨大变革。
能源结构逐渐向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电力系统规模和密度增加,系统效益和可靠性需要优化提升,智能电网逐渐兴起,为供用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供用电技术的现状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力系统,输电、变电和配电系统体系已形成,电力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有目共睹。
同时,在供用电技术方面,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各种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智能电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分布式能源接入、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应用、灵活配电、调度、优化能源配置等,为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电力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供用电技术 毕业论文
![供用电技术 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3931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4.png)
供用电技术毕业论文供用电技术毕业论文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供用电技术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对于电力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供应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供用电技术的发展现状、挑战和未来趋势,以及其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 供用电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供用电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传统的电力系统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逐渐成为供用电技术的研究热点。
此外,智能电网的兴起也给供用电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 供用电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供用电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供应是供用电技术的首要任务,但电力设备的老化和故障率的增加给供电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次,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力负荷的波动性使得供用电技术需要更加灵活和智能化。
最后,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电动汽车的普及给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3. 供用电技术的未来趋势为了应对挑战,供用电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供用电技术将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4. 供用电技术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供用电技术在其接入和利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供用电技术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平稳接入和优化利用,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
5. 供用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智能电网将电力系统与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电力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供用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包括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电力负荷的动态调整和能量储存技术的研究等,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结论:供用电技术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对于电力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供应起着关键作用。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bd0a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4.png)
电⼒电⼦技术论⽂电⼒电⼦技术是⼀门新兴的应⽤于电⼒领域的电⼦技术,就是使⽤电⼒电⼦器件(如晶闸管,GTO,IGBT等)对电能进⾏变换和控制的技术。
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电⼒电⼦技术论⽂1 摘要:电⼒电⼦技术课程是⼀门以双语教学为⼿段,讲授利⽤电⼒电⼦器件对电能进⾏变换和控制的课程,在⾃动化及相关专业⼈才培养中具有⼗分重要的作⽤。
根据教学实践,对电⼒电⼦技术双语课程教学改⾰的⽬标、教学⽅法、教学内容组织等问题进⾏了⽐较深⼊的探讨。
电⼒电⼦技术是电类各专业⾮常重要的⼀门专业基础课程,应⽤⼗分⼴泛。
该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较多、知识点多、内容也⽐较抽象,学⽣学习起来普遍感到有难度;另外该课程⼜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实践性很强,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需开设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理解和运⽤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
该课程的培养⽬标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掌握电⼒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现代电⼒电⼦技术的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电⼒电⼦技术⽅⾯的⼯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命的挑战,教育部曾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英语等外语进⾏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针对电⼒电⼦技术课程,积极探索适当使⽤外语作为课堂⽤语进⾏教学,对于开拓新的教学⽅法,提升学⽣的学习兴趣,提⾼教学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1 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 1.1 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 电⼒电⼦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其内容更新很快,采⽤双语教学可以适当地把电⼒电⼦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引⼊课堂,有利于学⽣全⾯深⼊地掌握该课程和学科的知识。
同时,可以加深对电⼒电⼦课程的理解,如触发器器件中的RD 端,R为Reset,即复位的意思,D是Direct,直接的意思,则这个端⼝为直接复位端,即异步复位端,⽆需等待有效CP信号输出即被复位。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析论文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4d4e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0.png)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析论文电力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电路控制和转换电能的技术。
它将普通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控制电流、电压,提高能量的效率。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而且可以实现对电能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本文将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入手,探讨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贡献以及它未来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一、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1. 电力电子变流器在交流输电中的应用电力电子变流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或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它被广泛应用于交流输电系统中。
交流电通过变流器采用PWM脉宽调制技术,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直流电,这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稳定运行具有很大意义。
在输电线路过长或有远距离跨越海底等特殊条件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电力电子变流器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它们通常可以分为大功率晶闸管、大功率MOSFET、IGBT等。
这些器件的特点是高可靠性、大电流密度和快速切换速度等,使之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电力系统的配电控制中,通常使用全电子变压器、变频调速技术等来进行分配电压和控制电流。
此外,还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许多其他方面,例如电力质量控制、无功补偿和过电压保护等领域。
3. 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日益重要。
以风力发电为例,在风力发电机组中,通常使用多台并联的发电机对电力进行转化,控制电机转速和输出电压。
在这个过程中,电力电子器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电力电子器件也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领域。
二、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贡献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提高效率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交、直流电的相互转换,提高了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电子电工技术应用论文(4篇)-电工技术论文-工业论文
![电子电工技术应用论文(4篇)-电工技术论文-工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2909bba45177232f60a2d1.png)
电子电工技术应用论文(4篇)-电工技术论文-工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电力系统中电子电工技术应用分析摘要:电子电工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新型技术,主要是将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是我国科学技术的产物,在全面性和智能性上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子电工技术,提高了电能的利用效率,改善了传统电力系统中电力能力的弊端,是电力系统的改革和进步。
本文就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旨在与同行进行交流。
关键词:电子电工技术;电力系统;应用0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能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我国的电力系统在不断进步,引进了电子电工技术这一新型的技术,实现了对电能的智能化控制和现代化控制,也标志着我国电力系统的进步,对于电力系统的实际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电子电工技术阐述1.1电子电工技术的特征分析。
电子电工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完美的将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融合在一起,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电子电工技术的出现了标志着我国电力系统的进步,由于电子电工技术是将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融合在一起,因此,电子电工技术的特征也表现出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的特征,技术层面上主要涉及到电气工程和电工技术方面的内容和理论。
从电子电工技术的特征来看,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分别为高频化、高效率和集成化。
(1)高效性:电子电工技术使用了先进的变频技术,并且在器件的使用上都更先进,使用的电子电工器件的导通压降越来越小,因此在导通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也更少,所有器件开关都能够快速的升降,在升降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也更少,器件的运行更加高效和稳定。
电子电工技术使用了软开关技术,因此可以使整个器件更加高效的运行;(2)集成化:集成化也是电子电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电子电工技术使用器件和以往的不同,所有的零件并不是分立的模式,是将所有的控制期间并联组合的,最后再集中到一个基片中,集成化非常高;(3)高频化:由于电子电工技术的集成化非常高,所有的器件都是集成在一个特定的基片中,因此,运行的效率能够有效的提高,呈现高频化的特征。
电气论文六篇
![电气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7709f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d.png)
电气论文六篇电气论文范文1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工作中检验理论、提升理论,是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
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工作中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是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
曾在电力系统就职,体会比较深刻。
对于变电站而言变压器检修常常要做空载和短路试验,工程上变压器空载试验方法采纳调压器在低压侧加压,空载容量应小于调压器容量的50%,试验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1%,以测量变压器的铁损。
一般电力变压器在额定电压时,空载损耗约为额定容量的0.1%~1%。
变压器短路试验用自耦变压器调整原边电压,原边电流达到额定值时,测量变压器铜损。
通常电力变压器在额定电流下的短路损耗约为额定容量的0.4%~4%。
通过亲自动手做压器空载、短路试验及观看试验现象,联系《电路》、《电机学》中关于变压器的相关学问,加深了对变压器的学习与理解。
发电厂自动化掌握是电力系统的进展趋势与要求,已投产和在建的大型发电厂的自动化掌握水平特别高,已达到“无人值守,少人值班”管理模式。
发电机组的自动开停机、自动同期并网技术验证了《自动掌握理论》、《继电爱护》等相关理论学问。
在电力系统工作的4年中,笔者的理论学问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和提升。
二电力系统工作经受对电气工程本科教学起到的乐观作用1教材选用目的更加明确教材是高校实施培育方案的重要介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
高质量、合理化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完成人才培育方案与目标的保证。
在施教时参照自身的工作阅历,选用更具有方向性与实践性的教材,提高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
智能电网、数字化电站是电力系统的进展趋势,其要求电网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更高。
由于这一目的,可编程掌握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系统中,目前国内应用的PLC有西门子(SIEMENS)公司生产的S7系列、施耐德公司生产的Quantum等系列、三菱公司生产的FX3G系列等。
电之我见——科普小论文
![电之我见——科普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80a44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8.png)
电之我见电是一种能量,它能够通过电路流动并产生功能。
电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人们发现静电可以通过摩擦产生。
但是,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开始真正理解电的性质。
人们发现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发现,通过摩擦一些物质,如玻璃或石棉,就可以产生静电。
这一发现被称为“静电效应”。
然而,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开始真正理解电的性质。
在这个时期,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和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电进行了研究。
他们的研究为人类对电的进一步理解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初,欧拉和爱迪生等科学家继续对电进行研究。
他们的工作为电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使人类能够利用电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现在,电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和其他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的发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继续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的基本单位是电子。
它们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并具有负电荷。
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流动的过程。
电路是电流流动的路径,它通常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
电源是产生电流的设备,导体是让电流流动的物质,而负载则是电流的目的地。
电能的传递通常是通过电线实现的。
这些电线由导体材料制成,常用的导体材料包括铜和铝。
电力线路将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各个建筑物和住宅。
电能还可以通过变压器调节电压和电流,从而使它们适用于不同的设备。
电有许多应用。
它可以用来加热、照明、运转机器等。
例如,电炉可以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房间;电灯可以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来照明房间;电机可以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运转机器。
电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
其中一个缺点是,如果使用不当,电可能会带来危险。
例如,电击可能导致伤害甚至死亡。
电线也有着落,如果电线受损或过载,它们可能会发生短路并导致火灾。
此外,发电过程也有可能产生污染,例如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尽管如此,电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力电子论文
![电力电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9b4a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b.png)
电力电子论文电力电子技术产业作为当代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接口,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力电子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力电子论文篇1浅析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摘要:在现代社会科技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诸多新的电子材料、设备以及技术的运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本文就对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应用0 引言作为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技术平台,电力电子技术其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内容。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当中,极大幅度地推动了我国电力能源领域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整个发电、配电、输电已基本检点的环节当中,是现代电力系统发展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变电控制的整体效果。
我国电网建设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对于变电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效、高质量、高精度、高性能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工作难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容错效果,减少了后期管理维护的难度和成本,让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通过结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让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收集和处理,通过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管理决策的制定和计划的编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1 发电环节的应用电力系统的发电环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其中存在多个发电组和相关设备,设备的结构相对复杂,并且整体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无处不在的电
![无处不在的电](https://img.taocdn.com/s3/m/aab633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b.png)
无处不在的电电,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家庭用电到工业生产,从交通运输到通信网络,电的应用无处不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电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首先,电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不可忽视。
我们的家庭离不开电,电灯照明、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设备都需要电能来运行。
电热水器、电暖气等供暖设备也是我们冬天生活的必需品。
此外,电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如电脑、手机、音响等。
可以说,电已经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电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动力装置,它驱动着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电还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照明、通信等方面。
例如,电焊机、电炉、电磁炉等设备都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电器设备。
可以说,电的应用使得工业生产更加高效、便捷。
此外,电在交通运输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成为了现代交通工具的新选择。
电动交通工具不仅环保节能,还能减少噪音污染,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此外,电还广泛应用于铁路、地铁、电车等公共交通系统中,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另外,电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无线电、电视、电话、互联网等通信设备都需要电能来运行。
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是保障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
电的应用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便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最后,电的应用还延伸到了医疗、科研、农业等领域。
医疗设备如X光机、CT机、心电图仪等都需要电能来运行,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工具。
科研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设备也离不开电的支持。
在农业领域,电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如电动农机、温室设备等。
综上所述,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从家庭生活到工业生产,从交通运输到通信网络,电的应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电的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探讨直流电网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
![探讨直流电网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5ed1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0.png)
探讨直流电网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1.1直流电网的概念在把直流传输线和直流侧互相连起来,就会成为“一点对多点”或“多点对一点”的形式,这样就可以组成一个真正的直流电网,一个沟通系统在经过一个换流站时会与直流电网连接,换流站之中有这许多条直流线路在通过直流断路器时连接,在消失故障的时候,可以使用断路器来有选择性进行撤除线路和换流站。
像全部的直流电网都拥有这以下的特点:1〕换流站等数量可以削减,这就要在每一个沟通电网连接点设置一处,这不光可以大幅建设本钱,还可以削减整体的传输所需要的损耗;2〕而全部的换流站可以单个地传输(发送或接收)功率,还可以在不影响其他换流站传送状态状态下把自己的传输状态由发送/接收变为接收/发送;3〕拥有更多的冗余,就算是有这一个停运了,其他的还照旧牢靠。
1.2直流电网进展的三个阶段在这种各直流电网是在点对点直流输电和多端直流输电基础之中所进展起来的,这只是个简洁的多端系统,可以看成带N干分支的直流母线。
这是一种最为简洁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这个原来是没有网格结构或冗余,这并不只是是一个的“电网”,所以该阶段拓扑里没有冗余。
这些母线都是为沟通母线,像传统的输电线路背连接在2个换流站中的直流线路所取代。
这个阶段最有用的问题是就是需要大量的换流站。
一个一般的大电网,惯例支路的数量都是节点数量正题的1.5倍,所以要求换流站数为2×1.5×直流节点。
假如使用第3种拓扑的结构,就要直流节点数和换流站数量相同。
在换流站所在直流电网中是最贵的、灵敏度最高的、损耗最多的部件。
在和阶段2相比之中,不是每个直流线路的两端都可以换流站,这只不过是通过换流站将直流电网与沟通电网融合到了一起。
在单个直流电网中,并不是每个都可以自由连接的,并不是只作为异步沟通电网的设备连接。
1.3直流电网技术的挑战先在的点对点直流输电技术及工程都是已经比较成熟的了,不过在创建将来直流时电网会有着众多的难题,本文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的广泛应用除了阳光、空气和水,现代文明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也许就是电了。
从规模宏大的社会生产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电已经渗透到人类活动的细微末节。
我们对电的依赖从来没有这样强。
2003年8月14日下午,北美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停电事故,整个社会顿时陷入混乱和瘫痪,其损失不亚于一次强烈地震。
电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却成了人类的生命线,这种状况在100多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早在公元前600年,古希腊七贤之一泰利斯就发现了琥珀和皮毛摩擦后带电,英语中电的名词就来自希腊文“琥珀”。
但直到1851年伦敦世博会拉开现代工业化帷幕时,电的地位还无足轻重。
除了电报已经成些气候,诺大的水晶宫里只有几个电钟和电镀设备。
不过电的缺席也许只是表象,因为人类的电学知识体系已经基本奠定,1752年富兰克林用风筝捕捉了天上的雷电后,伏打、安培、欧姆、法拉第等一批科学巨匠接踵而至,电已经在实验室里羽毛渐丰和蓄势待发,只待大踏步走出来“改天换地”了。
电灯之所以成为最耀眼的发明,因为人类从此不再靠“点一把火”来寻找光明和驱除黑暗。
1802年,英国科学家戴维用2000个原电池叠成的电池组连接两个碳棒,让电弧穿过4英寸间隙发出夺目的光芒。
随着法拉第发电机的改进,弧光灯有了稳定可靠的电源。
1876年费城世博会第一次迎来电灯的光临,法国展出的弧光灯推动了美国布拉什公司、汤姆逊-休斯顿公司群起效尤。
用自动调节装置使碳棒在“越烧越短”后保持恒定的距离;为电极加上玻璃灯罩以减少碳棒的消耗。
弧光灯成了最早造福人类的光明使者。
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俄国工程师亚波罗契科夫用64个弧光灯照亮巴黎大剧院前的半英里街区,被人们称为“电蜡烛”。
1889年巴黎世博会选择晚上开幕,就是为了展示电的魅力。
馆内馆外共有1000多个弧光灯大放异彩,这是弧光灯最辉煌的时代。
在碳棒后面加上抛物面反光镜,弧光灯就成了发出平行光线的探照灯,亮度随之增强千倍。
安装在埃菲尔铁塔上的探照灯有60000烛光,口径150厘米,巴黎的夜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势欲扫天的人造光源,从数英里外直视仍会感到耀眼欲盲。
但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照明并非由弧光灯“独挑大梁”。
除了煤气灯仍然“分一杯羹”外,最引人注目的是9000多个白炽电灯“靓丽登场”。
爱迪生公司展出了从4烛光到250烛光的13个品种白炽灯,详尽演示了生产的每个步骤和整个流程,获得世博会大奖。
有识者已经预见到,当大街小巷和寻常百姓都开始安装电灯,夜幕下的人类社会将完全变成另一番景像。
百代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状态也将为之改观。
白炽电灯划时代的意义还在于,电力产业从此开始了真正起步。
把电灯和爱迪生的名字连在一起,已经成了人们长期的习惯。
白炽电灯究竟是谁发明的?历史学家至少能列出20多人比爱迪生更早制造出白炽灯。
1881年巴黎国际电气博览会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其间召开的首届国际电学大会统一了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的国际单位,并且展出了爱迪生、斯旺、马克沁、福克斯四位发明家的白炽电灯。
斯旺于1850年研制真空碳丝白炽灯泡的时候,爱迪生才刚刚3岁。
斯旺1879年1月制造出实用灯泡并安装在家里,爱迪生的电灯当年10月才首次试验成功。
若非由于早期真空泵达不到标准和发电机进步缓慢,斯旺的白炽灯应该会提前问世。
爱迪生在英国建厂时,斯旺状告爱迪生侵权并获胜诉,法庭裁定斯旺分享爱迪生公司股份,这便是“爱迪斯旺”公司的由来。
那时的电力行业官司迭起,初创的爱迪生公司“诉状等身“,仅和美国电灯公司的缠讼便长达6年之久。
但困难和挫折都没有阻挡爱迪生公司一枝独秀,其中原因值得认真思索和推究。
白炽电灯的原理并不复杂,灯丝在电流通过时达到炽热状态而发出光子,密闭的玻璃灯泡抽成真空防止灯丝氧化。
早期的白炽灯丝用铂金制作,这种“寸金买寸光”的昂贵成本难以推广。
碳的熔点高达3500摄氏度,因此迅速被锁定为最佳灯丝材料。
关键在于要将碳丝做得又细又长,以求获得足够的电阻值。
爱迪生先后尝试过数千种材料,包括木头、麦草、纸张、甚至胡须头发,用类似于“烧板炭”的方法除去其中的纤维和有机成份,留下纯净的碳质骨架。
1880年,爱迪生派摩尔到中国和日本寻找优质竹子,将1000多种标本带回他的门罗公园实验室,发现其中300余种可用,而日本一个小山区特定“年龄”和季节的“马达克”竹子最为优良。
此后,爱迪生又先后4次派人远征,深入巴西南部原始森林;沿亚马逊河周游拉美列国,最后又花一年时间走遍全世界,“上穷碧落下黄泉”,到头来认定还是日本竹子冠绝全球。
仅从这一事例便可看出爱迪生的成功绝非偶然。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的肺腑之言确实是毕生甘苦的真实写照。
爱迪生创造的“试错法”,或叫“排除法”、也许是一种“神农尝百草”式的“笨办法”,但在各种天然物质缺乏数据积累的年代却不无合理之处,何况实验从来是科学的基础。
作为脚踏实地的发明家和企业家,爱迪生的成功还得益于他卓越的经营才能,把灯泡生产只看做整个电灯系统的一个环节。
同时配套生产导线、插头、开关、电表、保险丝等,并大规模办起自己的发电厂,这些都是其他发明家不能望其项背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对于电业发展的影响难以估量。
不仅因为电在这届世博会上头一次独立门庭,建造了庞大的电力馆,也不仅因为煤气灯第一次退出舞台,完全使用了电力照明。
芝加哥世博会重要的背景是,直流电和交流电正进行一场如火如荼的“电流战争”。
交战双方旗鼓相当,直流电一方是爱迪生和新组建的通用电气公司,交流电一方是塞尔维亚移民科学家特斯拉和实力强大的威斯汀豪斯公司。
芝加哥世博会照明竞标成为两厢的战略博弈。
通用公司将报价从170万美元下降到不足45万美元,此后便再不让步。
威斯汀豪斯公司则孤注一掷,断然以低于40万美元的报价赢得了世博会的“照明权”。
芝加哥世博会就此成为交流电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葛提斯堡战役”。
“电流战争”应该说是爱迪生首先发动的。
打从美国有了电灯,直流电便是唯一的“国家标准”。
但直流电的弊端日益明显,由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巨大损耗,发电厂只能覆盖1英里内的用户,为了减少电阻必须不断将铜线加粗。
纽约市到处可见沉重下垂的电缆和密如蛛网的导线。
1888年爱迪生公司总用户为112万盏电灯,而不同功率的发电厂就达1700多个。
年轻的特斯拉初到美国给爱迪生打工时便提出了交流电方案,但缺乏数学素养的爱迪生却不能理解。
当威斯汀豪斯从饱受轻慢的特斯拉手中买走交流电专利后,“天下从此多事”了。
交流电能够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几十万伏并以极小损耗传输到远方,然后将高压降低送到用户。
这是一场几乎将直流电体系“推倒重来”的革命。
爱迪生不再沉默,他铁口断言交流电不安全,“直流电如一条小河,平静地流向大海。
交流电像一股恶浪,狂暴地撞向峭岩。
”为证明这一理论,爱迪生多次当众用交流电将猫、狗和马电死。
此类表演的高潮是电死纽约公园的大象图泼西。
爱迪生还指示下属搞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交流发电机,为纽约市政府制造了美国第一部“电椅”。
当威斯汀豪斯抗议纽约政府违反人道并诉诸法庭时,爱迪生出庭作证说电椅是处决囚犯的首选途径,致使纽约政府胜诉。
此后哪个犯人处死了,公众便说“被威斯汀豪斯了”。
背着如此“黑锅”的威斯汀豪斯公司却以空前的完美征服了芝加哥世博会。
当2000马力的埃利斯蒸汽机驱动两台巨型的多相交流发电机,全场7万弧光灯和13万白炽灯一齐点亮,把“白城”照耀得如同白昼,巴黎制造的150英尺直径电动喷泉流光溢彩,7英里外密歇根湖上的串串浮标都安上了100烛光的白炽灯泡,电动游船能直接在码头充电,仿真的伊利诺伊军舰也靠电力来演示炮塔转动。
用变压器向每个角落送电实属轻而易举。
芝加哥世博会选择了交流电,也是历史性地选择了美国工业发展道路。
雷霆万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奇观,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水力发电最佳选址,但早期开发以来始终没有找到理想方案。
开氏温标创始人开尔文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目睹了交流电的种种优势,作为国际尼亚加拉瀑布委员会主任,他和同事们一槌定音,决定采用特斯拉的交流电系统并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签订了合同。
这一重大选择最终确立了交流电的主导地位。
新落成的尼亚加拉水电站在1896年11月16日深夜向48英里外的布法罗送电。
媒体报道说“合上电闸,尼亚加拉瀑布流向了山巅。
”1901年布法罗世博会上,电首次成为领衔挂帅的主角。
尼亚加拉瀑布5000马力机组发出的电流用11000伏高压线路送到世博园区,再降低到1800伏分配到各个展馆。
各场馆共安装白炽灯泡50万个,柔和而清晰的橙色暖光绘出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411英尺高的电力塔用4万个灯泡装点,塔上强大的探照灯和尼亚加拉瀑布探照灯互相应答,光线能传到58英里外的多伦多。
电力馆中最风光的展览是尼亚加拉水电站工作模型,“外墙”剖开的机房显露出涡轮组如何与主机连接并被水力推动。
人们通过耳机,能听到尼亚加拉“水帘洞”里传来的大瀑布奔腾咆哮之声。
诺贝尔奖得主纳斯特发明的新型灯具别开生面,粗短的“灯丝”用陶瓷材料制成。
而最让公众啧啧称奇的发明,还要数问世不久的X光机了。
美国总统麦金来9月5日中午12时来到布法罗世博会广场,对欢呼的人群发表了著名演说:“世博会是进步的计时员”,“每届世博会不论大小都有助于文明的提升”。
这是对世博会最精辟和经典的评价。
但就在麦金来演讲的第二天下午4点,极端无政府主义者柯佐罗兹在音乐厅当众朝总统腹部连开两枪。
9月14日凌晨2点,58岁的麦金来总统因手术后感染而去世。
令人不胜叹息的是,世博会50万盏电灯竟然没有一盏安装在急救室,总统的手术台是靠着护士举着一只平底锅反射窗外阳光来照明的。
而备受赞美的X光机也没有为寻找总统体内的子弹派上用场。
对于以电为荣耀的布法罗世博会,不能不留下永久的尴尬和遗憾。
1901年10月29日,刺客柯佐罗兹被处决,所用刑具正是“电流战争”的直接产物——电椅。
爱迪生在1901年布法罗世博会上依然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尊崇,他首次展出的铁镍碱性蓄电池重5.75磅,容量为100安培小时,被誉为白炽电灯后最重要的发明。
蓄电池的功能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20年前普兰特已经发明了铅酸蓄电池,铁镍碱性蓄电池的重量减轻了一半,寿命却大大延长,不过爱迪生主动放弃了角逐布法罗世博会大奖,他认为自己的展品还远远不够完善。
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故事几乎完全重演了发明电灯时“试错法”的浩瀚历程,先后实验多达5万次,几乎“穷尽”了所有可用的金属和酸碱材料。
爱迪生常和下属一起工作到深夜,头枕化学词典伏案小憩,被戏称“梦里读书”。
经过“十年磨一剑”,这种“长寿蓄电池”1909年才最后大批量投产并风行美国。
谁能想到电动机竟然是在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偶然诞生的呢?比利时人格拉姆在展出他的直流发电机时将线错接在另一台发电机上,结果发电机意外转了起来,格拉姆恍然悟到原来动能和电能在磁场中的转换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