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等特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特殊性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都加强了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1.分类管理: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其分类管理。
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
分类管理有助于对危险化学品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2.标识与标志: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明确的标识与标志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运输、存放等环节必须标明相应的标志和标签,以便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能够识别和了解其危险性。
3.储存与仓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仓储要求严格。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仓库,保证其结构安全、通风良好;其次,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储存,防止相互混合引起事故;再次,要定期检查仓库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4.运输与装卸: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与装卸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安全要求,装载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要牢固可靠,防止泄漏和破损。
装卸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
5.应急预案: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包括危险源辨识、报警与通讯、事故处置和救援、群众疏散等内容,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原则1.确保人员安全: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
工作人员要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物质、接触腐蚀性物质等。
2.迅速控制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要尽快控制事故扩大范围,避免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可以通过关闭阀门、切断电源、采取隔离措施等方式来限制事故的影响。
3.及时报警与通知: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预案是指为应对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突发事故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
它通过对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事故发生时的抢救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公众的危害。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供参考。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1、前言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预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预案旨在指导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保护员工的安全以及减少对环境和公众的危害。
2、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保障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
(2)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响应和处理事故,减少损失和危害。
(3)科学合理:根据事故情况采取恰当的救援措施,确保救援工作的有效进行。
(4)协调合作:各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协调配合,共同开展救援工作。
(5)持续改进:事故救援工作应不断总结经验,提出完善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救援效果。
3、责任部门(1)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事故发生单位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事故的初期抢救。
(2)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和监督事故发生单位的救援工作。
(3)环保部门:负责监测和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减少和修复环境污染。
(4)医疗救护部门: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医疗支援。
(5)公安消防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和事故扑灭工作。
4、应急救援措施(1)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措施①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设备和容器的正常运行。
②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评估。
③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和自救能力。
(2)事故发生时的抢救措施① 危险源控制:快速切断危险源,防止进一步扩散和泄漏。
② 人员疏散: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引导员工到达安全区域。
③ 救助伤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伤员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一、引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特性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过程中,若管理不善,极易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安全措施1. 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
(2)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应急处理方法。
(3)制定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4)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 储存管理(1)危险化学品应储存于通风、干燥、阴凉、避光、远离火源和热源的场所。
(2)储存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注明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性质、危害和应急处置方法。
(3)危险化学品应分类储存,避免相互接触、混合,引起化学反应或爆炸。
(4)储存容器应完好无损,定期检查,确保无泄漏、破损等现象。
3. 运输管理(1)危险化学品运输应由专业人员负责,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配备必要的消防、急救、通讯等应急设备。
(3)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
(4)运输路线应避开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和敏感区域。
4. 使用管理(1)使用危险化学品前,应了解其性质、危害和应急处理方法。
(2)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3)使用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急救、通讯等应急设备。
(4)使用后剩余的危险化学品应妥善储存,不得随意丢弃。
三、应急处置原则1. 迅速报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立即拨打110、120、119等紧急电话报警,报告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危害程度等基本信息。
2. 疏散人群迅速组织周边人员撤离事故现场,按照预定路线疏散至安全区域。
3. 现场处置(1)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灭火、堵漏、稀释、中和等。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是保障公众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与这些措施和原则相关的参考内容,其中不包含任何链接。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1. 设备安全措施:- 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具备压力容器安全阀、泄压装置等必要设备;- 定期检测设备状态,确保运行良好,及时修理或更换受损设备;- 设备通风系统应设置合适的排风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2. 化学品储存安全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储存,避免不同性质化学品混装混放;- 储存设施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标明危险特性和应急联系方式;- 保持储存区域干燥、通风良好,防止火源和高温等危险因素。
3.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在动火区域设立防火墙,限制火势扩散;- 确保动火场所附近没有易燃物质,用湿毛巾等方式保护附近有机物表面免受引燃;- 在动火前进行周边消防设备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完好。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原则:1. 快速响应:- 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调集相关资源和人员参与处置;- 第一时间通知事故现场人员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2. 确定事故范围和性质:- 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范围和受影响的区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限制事故扩散;- 对事故化学品进行准确鉴定,评估危害程度,为后续处置提供基础。
3. 采取有效措施:- 尽快切断泄漏源,防止继续泄漏;-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例如遮掩、围堵、隔离等;- 配合救援队伍进行事故现场灭火、救援等工作,确保事故得到控制。
4. 安全处置和清理:- 有序安排事故化学品的处置和清理工作,确保安全进行;- 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减少从事救援和清理人员的风险。
5. 事故调查和监管:- 在事故处理完成后,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加强监管和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的执行,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并降低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件应急处置原则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公众安全,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
本文将探讨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1. 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各国政府实施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使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得到规范。
企业必须获得许可证才能开展相关的工作,而政府也会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操作符合标准。
2. 安全生产演练企业应定期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员工和公众安全。
演练内容包括危险物品泄漏处理、紧急疏散等方面。
3. 安全防范设施企业应建设安全防范设施,如安全用电、防静电、防爆等设施,以保障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
同时,对于危险品储存,应进行专门区域隔离,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仓库和设施。
二、事件应急处置原则1. 确认危险等级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确认危险等级,以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化。
针对不同等级的事故,应采取不同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2. 人员疏散在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应第一时间疏散人员到安全地带。
同时,对于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和指导,并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3. 危险物品处置在危险物品处置过程中,应先避免污染环境和影响公众健康。
对于有害物质,应及时清理和加倍注意防范。
同时,应加强相关监管,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事故。
总之,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事件应急处置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认真执行。
企业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意识,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公众提供安全保障。
除了上文提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件应急处置原则,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方面需要注意。
一、危险化学品标识和包装危险化学品标识和包装是保证危险化学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各国政府都对危险化学品标识和包装制定了规定,企业必须遵守相应的标准。
标识和包装应该符合国际标准,以便运输和储存。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应该清晰明了,标示出危险等级、危险性质、运输方式等信息。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1.确保人员安全: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安全。
应立即撤离事故现场,并切断与事故地点相关的电源和气源,以避免进一步的事故扩散。
2.通知应急机构: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当地的应急机构,如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以便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
3.采取隔离措施:对于泄露或溢出的危险化学品,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可以利用围栏、挡板等物质进行隔离,并阻止人员靠近事故现场。
4.穿戴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进行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时,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
如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等。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接触危险物质的风险。
5.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根据事故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
可以采取化学中和、稀释稀释、溶解和吸附等方式,将危险化学品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将其固化、稳定,减少危险化学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6.紧急救治伤员: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可能有人员受到伤害,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可以采取吸入治疗、人工呼吸、使用救生药物等方法,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7.清理事故现场: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得到控制后,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工作。
应按照相关法规和程序,进行危险物质的收集和处置。
清理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防止危险物质再次泄漏或被误处理。
8.事故调查和事后评估: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的分析。
通过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应急处置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能力。
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工作需要专门的培训和专业知识。
各个单位和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应急处置预案和机制,并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同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测,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目标及可能发生的事故一、装卸1、搬运、装卸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摔、碰、拖拉、翻滚、野蛮操作或使用不合格的装卸工具等,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化学灼伤事故。
2、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没有划定禁火区,作业人员违章吸烟或动用明火,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二、运输1、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行驶中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翻车、撞车,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化学灼伤事故。
2、危险化学品包装不合格或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在行驶途中发生泄漏,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混装混运互为禁忌物料,运输中由于货物相互挤压致包装破漏,二种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料混合,会引发着火,爆炸事故。
三、扑救不当发生火灾时,因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灭火方法,使用不适当的灭火器材,致使火灾扩大,造成更大危险。
四、储存1、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过程中的着火源控制不严,各库房周围的明火作业、吸烟、汽车排气管火星、烟囱飞火等外来火种;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等,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产品变质。
有些危险化学品长期不用,仍废置在仓库中,又不及时处理,往往因变质而引起事故。
4、养护管理不善。
仓库建筑条件差不适应所存物品的要求,如不采取隔热措施,使物品受热;因保管不善,仓库漏雨进水使物品受潮;盛装的容器破漏,使物品接触空气或易燃物品蒸气扩散和积聚等均会引起着火或爆炸。
5、违反操作规程。
搬运危险化学品没有轻装轻卸;或者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或在库内改装打包,风焊修理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事故。
6、建筑物不符合存放要求。
危险品库房建筑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漏雨进水,阳光直射,使物品达不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而发生火灾。
7、雷击。
危险品仓库或露天的储罐遭受雷击,发生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一、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化学品泄漏,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泄漏的危险、危害。
处理泄漏根据具体情况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疏散有关人员,隔离泄漏区。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是指一些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和致突变性等性质的物质。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储存和运输安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环节是重点监管的领域。
必须建立符合安全要求的储存设施,包括化学品仓库、油罐区等,并采取防爆、防火、防毒和防腐蚀等措施;在运输过程中,要求采用专用运输车辆和容器,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确保不发生泄漏和事故。
2.使用安全: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如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防护措施;对于特定的危险化学品,应当配备紧急排毒设备和抢救工具,以备发生事故时紧急处理。
3.安全评估:在危险化学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安全评估。
包括对危险性的评估,确定物质的危险性等级和分类,对于高度危险的化学品,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快速反应: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必须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相关人员必须迅速组织力量进行紧急处理,避免事态扩大,保护现场人员的安全。
2.分类处置:根据不同类型的化学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要采取控制火源、隔离现场、灭火等措施;对于有毒物质,要进行紧急排毒和抢救;对于腐蚀性物质,要采取隔离现场、防护措施等。
3.防范扩散:在事故现场,要采取措施防止化学物质的扩散,通过封堵、抑制等方式控制事故的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4.人员防护: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同时,要对事故现场进行适当的隔离和限制,避免其他人员接触到危险物质。
5.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告知事故的情况和应对措施,避免恐慌和误导,确保公众安全。
综上所述,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需要严格监管和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可能对人身安全、公共环境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危化品的安全,应对突发情况,减轻事故带来的危害。
下面,我们就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进一步阐述。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1. 危化品管理:在危化品的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场所,必须经过规范的审批程序方可使用,所有危险化学品必须经过实名登记和备案。
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即时解决。
2. 危化品储存:应在尽可能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储存,以防止其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
在储存危险化学品时,应选择合适的储存设备和储存环境,设立危化品储存区,并定期进行危险化学品的检查和保养。
3. 危化品使用:在危化品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设备、工具和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眼镜、手套等,防止发生污染和接触。
同时,还应注意三超一防,即超载、超温、超压和防腐蚀,对于不熟悉的危险化学品,应先进行试验,确保安全。
4. 废弃危化品的处理:废弃危化品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以防其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废弃危化品的处理方式应该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选择,可以杀菌、灭毒、分解、压实等方式进行处理。
二、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原则1. 确保人员安全: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首先要做的是确保人员的安全。
所有人员必须迅速撤离危险区,离开危险现场。
2. 控制事故:要在第一时间抢救和扑灭火源,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危害。
3. 隔离污染物:对于泄漏、泻露或者散发出去的危险化学品,要采用防护措施,将其桶装或低温存放,以减少其对人、财产的损害。
4. 报警和求救:当发生突发事故后,要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和求助,并准确描述事故的性质和发生地点,以便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救助和支援。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的正常功能,以预防事故、减少危害为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范,用于管理和安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制度体系。
下面将重点介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保护人民和环境的安全。
2.原则:强调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责任明确,科学合理,信息畅通,法制保障。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按照危险特性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易燃物、氧化剂、毒性物质、腐蚀品等。
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1.储存管理:储存场所应符合安全规定,进行分类储存,设置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2.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防护设备,遵守操作规定,做好记录。
四、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运营:1.运输管理:运输车辆应符合安全规定,司机需持有相关证件,装卸过程需按照规程操作。
2.运营管理:企业应具有相应的危险化学品运营资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做好危险化学品的运营工作。
五、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配备专业救援人员。
2.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数量和储存场所制定相应的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和具体应急措施。
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六、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调查和责任追究:1.事故调查: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人。
2.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责任追究。
通过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安全。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针对化学事故,制定的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措施。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针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一、总则1.调整安全生产方式,提高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安全问题,控制风险,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科学合理地开展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评估,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按照法规要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二、安全措施1.制定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及时开展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2.严格实施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购进、验收、存放、使用、拆解、报废、处理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3.建立相应的安全技术资料,包括危险物质的安全报警和救援措施;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5.定期实施安全操作训练,加强安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6.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安全事件;7.加强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实施完善的安全应急措施;8.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质量控制,加强检验管理; 9.建立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
三、事故应急处置原则1.及时采取措施,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查明责任;2.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后果;3.及时向当地政府、社会组织报告事故;4.及时向当地社会公布事故原因、后果及处置措施;5.及时采取措施对遭受损害的人员进行救护,并向当地社会公布事故原因、后果及处置措施;6.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挽救受损害的财产;7.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对环境的污染;8.按规定落实事故责任;9.及时将事故救治结果反馈给当地政府,提交事故处理报告。
危化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基本程序

危化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基本程序危化品事故是指危险化学品在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
事故发生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正确的现场应急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危化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理的基本程序。
一、事故初期应急措施1.紧急报警: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及时报警,通知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到达现场。
2.制定应急预案:事故初期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现场工作人员的任务分工和职责,保障现场秩序。
3.封锁警戒:对事故发生区域进行封锁警戒,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事故现场,确保安全。
4.启动应急设施:根据应急预案,启动现场的应急设施和装备,如消防设备、应急喷淋系统等。
5.确保人员安全: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6.控制扩散: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故物质的扩散,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二、现场应急处理措施1.环境监测:在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了解事故物质的类型、浓度和扩散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2.紧急救援:对事故发生后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抢救,保障生命安全。
3.隔离封存:对事故涉及的危化品进行隔离封存,防止事故物质继续泄漏和扩散。
4.排除火源:如事故现场存在明火或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物品,应立即进行排除,防止火灾蔓延。
5.危险源控制:针对事故物质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如用水冷却、压制、隔离等。
6.应急漏洞堵塞:如果有可能漏洞等液体泄露事故,要采取堵塞措施,防止危险物质进一步泄漏。
7.事故物质清除:对事故物质进行清除处理,如收集、中和、封装等。
8.火灾扑灭:如果事故引发了火灾,要及时进行火灾扑灭,防止火势蔓延。
9.现场安全控制:对事故现场进行综合安全控制,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三、事故后期处理措施1.事故调查:对事故的原因、过程和责任进行调查,总结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恢复环境:事故后要进行环境恢复工作,清理现场,修复设备设施。
3.善后工作: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和安抚,对造成财产损失的进行赔偿。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知识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知识危险化学品是指: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一)应急处置要点1.注意防护(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
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
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
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3)眼睛防护: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食品检测: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2.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上侧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撤离现场。
3.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4.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
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二)现场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急救,一是要防止烧伤和中毒程度继续加深,二是要使患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这是两条最为重要的现场救治原则。
1.危险化学品烧灼伤的现场急救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1)对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强烈的化学品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
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紫药水,不要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干净的湿布覆盖创面。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规范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规范一、前言危险化学品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规范进行探讨。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基本原则1. 立即报警:事故发生后,首先要迅速拨打紧急求助电话,及时报告事故发生地点、情况和需求,确保救援力量能够准确迅速地赶到现场。
2. 快速疏散:针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和有毒气体泄漏等,人员必须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避免可能的伤害。
3. 切断源头: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必须采取措施切断其进一步事故的发展过程,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
4. 选择合适的救援方案和装备:应根据危险程度和事故类型选择合适的救援方案和使用装备。
5. 高效的沟通与协调: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各救援单位之间的高效沟通与协调,确保救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 现场保护和隔离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现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和隔离措施,以确保救援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首先要建立安全警戒区,禁止非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同时根据事故类型选择隔离距离,并告知周围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物质调动和处理根据事故中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性质,调动相应的救援物质,如化学药剂吸附剂、中和剂等,控制事故扩散,减少危险。
同时,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合理的清理和处理,保护环境。
3. 伤员救治和安置对于受伤的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并根据情况及时送往医院。
同时,对于无法及时救治的伤员,要进行安置,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
4. 信息发布和媒体协助在事故发生后,通过适当的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事故信息,告知周围居民相关的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
同时媒体的协助也非常重要,通过媒体传播事故情况,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5. 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事故发生后,应组织专门的调查组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总结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1. 引言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涉及到许多安全风险,所以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同时,一旦发生事故,也需要有应急处置措施来迅速应对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和应对危险化学品的风险。
2.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2.1 安全储存安全储存是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
以下是安全储存的一些原则:•选择合适的储存场所:储存场所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等条件,并应避免与火源、热源、有机物和易燃物等接触。
•分类储存: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性质的危险化学品混存。
•安全包装:使用合适的密封容器,确保危险化学品不泄露。
•标识标志:清晰明确地标注容器上的化学品名称、危险性标识和警示语,以便识别和区分。
2.2 个人防护措施在接触危险化学品时,个人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防护措施:•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面罩、眼镜等。
•严禁食用、饮水、吸烟或化妆品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场所。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避免直接接触、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定期更换工作服等。
2.3 灭火措施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火灾是一种常见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灭火措施:•使用适合的灭火器: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所以在选择和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
•避免使用水灭火:某些危险化学品不应使用水灭火,因为水可能会加剧火势或导致化学反应。
•灭火前隔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撤离,并限制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
3.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原则3.1 监测与报警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及时监测和报警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监测与报警措施:•安装气体、烟雾、温度等监测设备:及时监测潜在的危险情况,并触发报警系统。
•建立紧急通讯机制:确保及时与相关单位或人员进行沟通,以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3.2 事故应急处理一旦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来减小损害并保护人员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危险化学品(Dangerous Chemicals)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氧化性等特性,一旦泄漏或错误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的物质。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健康,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1.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企业和个人必须合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相关资质和证照,并遵守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
2.做好储存和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必须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采取避免相容性的措施,根据特性分类储存,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壳、温度控制设备等。
3.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企业和个人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知识学习和培训,提高对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置技能。
4.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全面有效地实施。
5.加强安全监控和预警。
企业应配备相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控设备,采用远程监测技术,及时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6.加强事故防范和应急演练。
企业和个人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控,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培养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避免事故扩大范围。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或事故,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危险物质进一步扩散,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2.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优先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及时有效的人员疏散,并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降低伤亡事故。
3.及时报警求助。
在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立即报警求助,通知相关机构和部门,争取更快的援助和支持。
4.制定合理应急预案。
企业和单位应事先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更新,确保应急措施的及时有效性。
5.采取合适的应急处置措施。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如密闭区域、使用吸附剂或稀释剂等,控制危险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中应急预案及急救措施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中应急预案及急救措施实验室中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安全意识和实施应急预案十分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验室中危险化学品的应急预案和急救措施。
以下是一些应急预案和急救措施的建议。
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防范和应对实验室事故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用于制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步骤:步骤一:风险评估和识别对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估和识别,了解其特性和可能的风险。
步骤二:设立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如安装监测仪器,设定预警标准和警报系统,以便及时发现事故和异常情况。
步骤三: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措施、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处理程序和组织内部沟通等内容。
步骤四:演习和培训定期进行演习和培训,确保实验室成员熟悉应急预案,能够正确应对事故和处理突发情况。
2.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急救措施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带来的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急救措施:2.1 错误吸入气体如果误吸入危险气体,应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意识清醒,应用呼吸器辅助呼吸。
如意识模糊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2.2 皮肤溅洒如果化学品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温和的肥皂和水清洗。
不要用力摩擦皮肤。
如有严重灼伤或症状加重,应就医治疗。
2.3 眼部溅洒如果化学品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用手轻轻抬起眼睑以清洁整个眼球表面。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求医。
2.4 吞食危险物质如果意外吞食危险物质,应立即漱口并喝大量清水。
不要诱导呕吐,以免进一步损害食道。
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2.5 意外火灾在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关闭气源和电源,并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或紧急淋浴进行灭火。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向紧急服务求助,并尽快撤离实验室。
某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预案

某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预案
如下:
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存放等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见、瞬间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针对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本公司制定了细致完备的抢险预案,旨在保障员工安全、减少损失。
一、事故防范措施
1.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查、清点和更新,确保存储安全。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定期进行演练,熟练掌握抢险流程。
3.定期维护和检查设施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预防事故发生。
4.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运输过程安全。
二、事故抢险措施
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确保事故得到控制。
2.根据事故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预案要求通知有关部门参与抢险工作。
3.严格执行现场指挥部的指挥,确保各项抢险任务有序进行,减少次生事故的发生。
4.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妥善处理环境污染,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
5.事故抢险过程中,严格执行指挥部的决策,确保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即为本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预案的主要内容,提醒全体员工牢记此预案,确保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一、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1.加强管理:对于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制度,明确责任、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要求。
对于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申办相关许可证,并配备专职保安人员。
2.安全生产培训:对于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的员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危险化学品作业的安全意识。
3.安全设备和装置: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配备齐全的安全设备和装置,如防爆电器、防火设施等,确保安全操作。
4.标识和警示:危险化学品必须标识清晰,包括名称、作用和安全操作等信息,并根据危险性等级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防护措施。
5.防火、防爆和泄漏措施:危险化学品容器必须采取防火、防爆和防泄漏措施,确保危险物质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6.安全存储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必须符合规定,并进行分类存放。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选用适用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保证安全运输。
7.应急救援和逃生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必须制定应急救援和逃生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适时的应急演练和培训。
二、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2.应急救援和撤离: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和撤离工作。
对于人员伤亡和生命安全受威胁的情况,必须及时救助和转移。
3.隔离和封闭:如果事故发生在封闭的空间中,必须立即将该区域隔离,并封闭通风设备,防止危险物质扩散。
4.泄漏控制:对于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情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堵漏、固化、冷却等,以减少危害范围。
5.个人防护和装备:参与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的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眼镜等,保护自身安全。
6.污染物处理和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后,必须进行污染物的清理和处置工作,确保环境不受二次污染。
7.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事故处理结束后,必须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抢救措施一、心肺复苏急救概述:心脏骤停亦称心博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博动,有效泵血功能丧失,血液循环中断,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一般认为心脏骤停4-6分钟内,脑细胞仍维持微弱代谢,如积极抢救,病人有可能复活。
否则,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即使心肺复苏暂时成功,终因脑死亡而失去复苏意义。
徒手心肺复苏程序:1、判断环境是否危险,2、判断患者反应,3、呼救及报警,4开放气道,5、人工呼吸,6、人工循环心脏骤停的判断:凡清醒者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博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应立即抢救。
呼吸骤停的判断:一看,二听,三感觉。
心肺复苏的A、B、C三步骤A-1、开放气道和检查呼吸,2、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3、应立即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头侧位并清除口腔异物,4、检查呼吸是否足够。
B-1、口对口/鼻呼吸(连续吹2口气、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通气频率10-12次/min<8岁者12-20次/min)现场急救时不一定复苏器械,所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是紧急供氧和呼吸复苏的有效方法。
方法:术者用放在病人前额上保持头后抑的手拇指,示指紧捏病人鼻孔避免漏气,另一手托住下额颏,深吸气后将口唇严密包紧病人口部,以中等力量持续吹气1-1.5min,吹气量0.8-1.2L(若牙紧闭、则口对鼻孔吹气)见胸廓抬举有效,吹气结束与病人口部脱离的同时放松捏鼻手指,让起胸廓复位呼出气体,一般先连续吹气2次扩张萎陷的肺脏,继之均匀吹气频率10-12次/min。
C-1人工循环: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1、心前区捶击在心脏骤停1分钟内进行复苏最有价值,术者右手握紧拳头距胸壁20-30厘米垂直向胸骨下段击1-2下,如不成功,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2、胸外心脏按压,病人仰卧在平地或硬地上,术者一手掌置于病人胸骨下段,另一手压在该手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借助双手臂和躯体重量向脊柱方向垂直压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略作停顿后原位放松,但手掌根不能离开原按压部位,按压、放松比例约1:1,如此反复进行,频率为100次/分,胸外心脏按压必须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比例:成人30:2,8岁以下单人抢救30:2、双人抢救15:2,按压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判断效果,有效指标为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测得血压收缩压小于等于8.0kPa,发绀改善,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甚至出现自主呼吸。
心脏按压要点心脏按压部位确定A:1、中指食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2、中指触摸到剑突,3、另一手掌根部紧贴食指放在胸骨上,4、四指交叉抬起不接触胸壁进行按压。
心脏按压部位确定B:1、简单的定位方法成人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处为心脏按压部位姿势按压与放松间隔相等:1、用力法幅度4-5厘米,按压时每分钟换人一次2、快速压100次/分钟、尽量不间断,幅度及频率成人患者30:2,8岁以下单人抢救30:2、双人抢救15:2按压有效指证:触到脉搏瞳孔逐渐缩小、口唇转红、有自主呼吸现象。
二、触电急救1.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捧、竹竿、干布等物品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直影响抢救工作。
2. 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与心跳,发现呼吸与心跳停止时,应立即现场就地抢救。
3. 心肺复苏的抢救一定要持续到底。
4. 处理电击伤病员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强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发生颅脑腔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骨盆骨折等,有外伤、灼伤均同时须处理。
5. 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搬动伤员,以免加重伤情及延误抢救时间,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务人员来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6. 如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是否带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触断线点8-10米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只有在确证线路不带电才能将触电者离开线路,就地进行急救。
三、创伤急救1. 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1.1 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1.2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1.3 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1.4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伤口。
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1.5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
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
搬运时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2. 止血3.1 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3.2 伤口出血呈啧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3.3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
开始扎紧与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
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
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帼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
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
3.4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
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
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3. 骨折急救:3.1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3.2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
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3.3 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
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3.4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4. 颅脑外伤:4.1 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4.2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
也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或将液体再吸入鼻内。
四、高温中暑急救1. 烈日直射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2. 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20-25℃空调房休息。
用凉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
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五、有害气体中毒急救1. 气体中毒开始时有流泪、眼痛、呛咳、咽部干燥等症状,应引起警惕。
稍重时头痛、气促、胸闷、眩晕。
严重时会引起惊厥昏迷。
2. 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即将人员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处休息。
抢救人员进入险区必须带防毒面具。
3. 已昏迷病员应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给予氧气吸入。
呼吸心跳停止者,按心肺复苏法抢救,并联系医院救治。
4. 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
六、烧伤急救1. 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
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
2. 强酸或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物剪去。
为防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间量一般不少于10分钟。
3. 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4. 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七、化学烧伤急救1. 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物2. 大量流动水冲洗创面,越早越好,宜用冷水。
冲洗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
3. 遇水生热的化合物如生石灰、四氯化钠等必需先将其拭去,然后再用水彻底冲洗。
4. 创面做简单包扎,防止二次污染。
5. 迅速查明烧伤物名称,供医生及时对症治疗。
八、烫伤急救1. 用冷水局部降温10分针。
此法同时可以冲洗掉热的液体,并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
2. 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将敷料轻轻固定包扎,不要施压。
3. 除非烫伤很小,否则一定送伤者去医院。
九、动物咬伤急救1. 蛇咬伤;1.1 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
1.2 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1.3 有蛇药时可先服用,再送医院救治。
2. 犬咬伤2.1 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在伤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2.2 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
2.3 尽量设法查明该犬是否为“疯狗”,对医院制订治疗计划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