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快与慢》教案(沪科版初二)(3)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测量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难点(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小车、刻度尺、停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问题: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教师启发学生思维: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
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师:速度用来表示什么?生: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板书。
2.速度的概念。
师: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生: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教师板书。
3.速度的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主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v=ts 教师板书。
4、速度的单位师: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 ),时间的单位是“秒”(s ),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 ”或“m ·s -1”表示。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同步2.3 快与慢 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同步2.3 快与慢教案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1.会比较生活中运动的快慢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持征。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速度的有关计算【教学方法】启发引导、科学探究、交流与讨论【实验器材】停表、小车、手机跑步软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运动快慢的图片和视频:飞奔的猎豹与缓慢爬行的乌龟、人徒步行走与人骑自行车前进、百米赛跑画面、奔驰的汽车、火车与飞机。
请同学们思考:物体的运动快慢一样吗?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授课过程:知识点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问题:(1)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比较哪些物理量?[答案] 需比较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2)如何比较上述物理量,能更容易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 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
(3)如图2-3-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答案] 图甲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图乙是相同路程比时间。
知识点二:速度阅读教材P23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1)速度是指__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__。
(2)公式为__v=__。
(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m/s__,常用单位有__km/h__。
(4)换算关系1 m/s=__3.6__km/h。
(5)速度的变形式为:__s=vt__、__t=__。
问题2:计算出你上学路上的速度,并与同学比较运动的快慢。
[答案] 略问题3:测量你带的玩具汽车的速度(1)原理:__v=__。
(2)需测量的物理量:__玩具汽车运动的路程__、__玩具汽车运动的时间__。
(3)速度的大小:__略__。
[知识拓展] 阅读教材P25《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其他测速度的方法。
知识点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问题1:(1)按照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可把物体的运动分为__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__?(2)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__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__。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2.3《快与慢》教案
第三节快与慢【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 1、能理解速度的观点,知道速度的公式和单位2、能会丈量、计算简单速度问题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领会物理思想过程2、经过自主设计实验,培育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讲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教课要点】1、速度的观点2、常有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3、速度的丈量【教课难点】常有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具准备】皮卷尺、秒表、课件、多媒体等【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现图片问:同学们乌龟与兔子谁跑得快?那为何在龟兔赛跑中乌龟却获取了成功?看来比较快慢的方法是有不一样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进行新课一、快慢的比较播放录象,比较奥运会赛场上刘翔与其余运动员的快慢?学生剖析议论,得出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方法1.同样时间比行程方法2.同样行程比时间举例: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行程(多媒体图片)提出问题:假如飞机与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行程均不一样,如何比较快慢?启迪导出“速度”的观点。
师生议论并板书:速度的定义:行程与时间的比值。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式:速度 =行程/时间单位:米 /秒生活中速度的常用单位――― km/h单位换算: 1m/s=3.6km/h指引学生:察看汽车仪表盘增强速度单位的印象。
议论速度两个单位的换算值,比较二者的大小。
【针对练习一】1.达成下边的单位换算:1m/s =Km/h72 Km/h =m/s 2.龟兔赛跑,开初兔子跑的快,这是用来比较快慢的,以后龟、均到达终点,可是乌龟获取成功,这是用来比较快慢的。
3. 人步行的速度是 1.2m/s读作,它表示。
4.矫捷的雨燕每秒能飞48m ,凶狠的鹰在捕获猎物时,每分钟飞行距离能够达到2700m,比一比,他俩谁是冠军?二、丈量速度的大小及计算学生估测自己步行的速度,感觉大小。
怀疑:学生的估测能否正确?如何测出自己步行时的速度?学生议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选用实验器械。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三节《快与慢》教案4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测量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难点(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4.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小车、刻度尺、停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生甲: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生乙:比一比,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教师启发学生思维: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
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师:速度用来表示什么?生: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板书。
2.速度的概念。
师: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生: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教师板书。
3.速度的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主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v=ts 教师板书。
4、速度的单位师: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 ),时间的单位是“秒”(s ),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 ”或“m ·s -1”表示。
八年级物理2.3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2.3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快与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过程与方法1.会用实验的方法科学地判断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速度及其单位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区别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龟、兔赛跑”,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2.我们都知道人在走路时慢,奔跑时快,而汽车行驶更快,说明物体的运动有个快慢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就存在一个如何比较快慢的问题,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这个问题。
3.教师提问:步行的人、骑自行车的人、汽车都在笔直的马路上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运动的快慢不同)讨论:火车30分钟行驶了20千米,汽车5分钟行驶了3千米。
火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二)新课教学及师生互动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举例: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进行,谁能获得冠军,观众正在试目以待。
提问:如果你们是观众,用眼睛看,谁运动得快?点拨: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
提问:作为裁判员,你认为谁运动得快?点拨:最早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
小结:观众和裁判员判断谁快谁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裁判员看谁先到达终点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2.速度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则采用观众的方法并引进“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下面我们来认识速度。
举例:甲同学跑10 m用了2 s,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5 m,而乙同学跑75 m用了25 s,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3 m。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
本节主要介绍速度及其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公式的运用,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
2.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时器、测量尺。
2. 学具:笔记本、课本、测量尺、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如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让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运动员的运动快慢。
2. 知识讲解:介绍速度的概念,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例题讲解。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学会运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速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并分享各自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概念2. 速度的计算公式3. 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速度的概念。
2.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个物体的速度。
3.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在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其他与速度相关的物理现象,如加速度、减速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的教学中,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三节 快与慢教案3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测量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难点(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4.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小车、刻度尺、停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生甲: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生乙:比一比,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教师启发学生思维: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
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师:速度用来表示什么?生: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板书。
2.速度的概念。
师: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生: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教师板书。
3.速度的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主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v=ts 教师板书。
4、速度的单位师: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 ),时间的单位是“秒”(s ),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 ”或“m ·s -1”表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快与慢教案
《快与慢》◆教材分析教材从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那入手,引入速度的概念。
对速度的攻势,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接触,但对速度公式应用的重点在于数学演算,对速度的意义单位等不太理解,所以教材奖教学重点放在速度,路程和实践关系的物理意义上,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进一步巩固正确测量长度与时间的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测量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难点(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课前准备◆小车、刻度尺、停表、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小马在快速奔跑,小乌龟在缓慢的爬行,说明我们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之分。
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同学们观看刘翔夺冠视频,分析你为什么认为刘翔跑得快。
生甲:刘翔跑在最前面,即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师:那裁判是如何判断刘翔跑的最快呢。
生乙。
:刘翔用的时间最少,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视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启发学生思维: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
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快与慢》教案
第三节快与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展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制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速度及其单位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区别三、教学设备和用具多媒体图片,?快与慢?教学光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蜗牛爬行、人走路、汽车行驶、飞机飞行、卫星运转等运动情况。
师:它们运动的快慢一样吗?生:不同。
有些运动得快,有些运动得慢。
师:你是如何知道的?你是如何比拟的?生:〔略〕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授一、怎样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1.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举例: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进展,谁能获得冠军,观众正在试目以待。
提问:如果你们是观众,用眼睛看,谁运动得快?作为裁判员,你认为谁运动得快?总结:观众和裁判员判断谁快谁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一样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裁判员看谁先到达终点是用“一样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2.速度师:假设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
例如:一个物体在3s内运动了6m,另一个物体在5s内运动了10m,该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快慢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再答复。
〔1〕、速度的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2〕、公式假设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那么速度公式为v=s/t,变形公式:s=vt,t=s/v。
〔3〕、国际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2.3快与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2.3 “快与慢”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第2章第3节“快与慢”。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速度及其计算公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计算物体的速度,并能够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3. 速度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4. 运用速度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2. 能够运用速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速度的计算公式;难点:运用速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用时10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位运动员的速度?2. 讲解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小时(km/h)等。
3. 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4. 举例讲解速度的计算及应用:例1:一辆汽车行驶了200千米,用时3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解:v = 200km / 3h ≈ 66.7km/h。
这辆汽车的速度约为66.7千米/小时。
5. 随堂练习:(1)小明骑自行车行驶了150米,用时20秒,求小明的速度。
(2)一辆火车行驶了300千米,用时4.5小时,求这辆火车的速度。
6. 板书设计: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速度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7. 作业设计:甲车行驶了200千米,用时4小时,求甲车的速度。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3快与慢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3快与慢一、教学内容1. 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3. 速度的单位及换算;4. 速度的变化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2. 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3. 能够运用速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速度的计算方法;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应用;3. 速度单位及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快车和慢车吗?它们有什么区别?2. 知识讲解:讲解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如:一辆汽车行驶100公里,用时2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5. 速度单位及换算:讲解速度的单位及换算方法,如:1米/秒 = 3.6千米/小时。
6. 速度的变化:讲解速度的变化及其计算方法,如: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某一速度,求这段时间的平均加速度。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3. 速度的单位及换算;4. 速度的变化及其计算。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辆自行车行驶10公里,用时30分钟,求这辆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速度 = 路程÷ 时间 = 10公里÷ 0.5小时 = 20公里/小时。
2. 题目: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5秒后达到20米/秒的速度,求这段时间的平均加速度。
答案:平均加速度 = 速度变化÷ 时间 = (20米/秒 0米/秒) ÷ 5秒 = 4米/秒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基础,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八年级物理2.3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
《快与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过程与方法1.会用实验的方法科学地判断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速度及其单位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区别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龟、兔赛跑”,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2.我们都知道人在走路时慢,奔跑时快,而汽车行驶更快,说明物体的运动有个快慢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就存在一个如何比较快慢的问题,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这个问题。
3.教师提问:步行的人、骑自行车的人、汽车都在笔直的马路上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运动的快慢不同)讨论:火车30分钟行驶了20千米,汽车5分钟行驶了3千米。
火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二)新课教学及师生互动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举例: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进行,谁能获得冠军,观众正在试目以待。
提问:如果你们是观众,用眼睛看,谁运动得快?点拨: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
提问:作为裁判员,你认为谁运动得快?点拨:最早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
小结:观众和裁判员判断谁快谁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裁判员看谁先到达终点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2.速度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则采用观众的方法并引进“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下面我们来认识速度。
举例:甲同学跑10 m用了2 s,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5 m,而乙同学跑75 m用了25 s,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3 m。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快与慢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速度的概念。
(2)速度的测量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难点(1)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3.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小车、刻度尺、停表、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问题: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教师启发学生思维: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
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师:速度用来表示什么?生: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板书。
2.速度的概念。
师: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生: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教师板书。
3.速度的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主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v=ts 教师板书。
4、速度的单位师: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 ),时间的单位是“秒”(s ),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 ”或“m ·s -1”表示。
沪科版物理初二《快与慢》WORD教案3
感受解决问题的欢乐,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
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运算
难点
判定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备注
引课:
提出两种情形:
百米赛跑,甲同学用了18秒,乙同学用了19秒,谁快?
甲同学一分钟跑了400米,乙同学一分钟跑了450米,谁快?
提出专门情形:甲同学一分钟跑了400米,乙同学40秒跑了260米,谁快?
引出速度概念,给出速度公式
由公式给出速度单位
例题练习,熟悉速度公式及解题过程
会看出租车发票
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快慢不变,方向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必须强调哪段时刻或哪段路程的
作业:书后两道题
叙述第一种情形,提问如何判定的
第二种情形,提问如何判定的
设疑说明公式讲解单位含义写法和读法讲解速度单位的换算
提问几个单位换算问题
介绍几个物体的速度
强调解题过程,给出解题格式
给出一道练习题
评判结果
讲解
讲解匀速含义,强调任何一段相等时刻的意义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适用速度公式
判定几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典型事例:
传送带上的物体
由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和速度让学生自己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
讲解变速运动的速度即平均速度
给出一段路程
沪科版物理初二《快与慢》WORD教案3
快与慢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明白得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画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3.明白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快与慢 教案
《快与慢》◆教材分析在前一节学生已经学习运动与静止的概念,也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相关内容,为这一节奠定了重要基础,而本节内容也照应了第一节所说的“科学家用特定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研究运动”。
在本节,学生从经验中容易总结得出我们常用的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从物理的角度重新认识速度这一比值法定义的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难点◆1.重点(1)速度的概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课前准备◆小车、刻度尺、停表、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播放视频(亚运会上苏炳添百米夺冠),感受运动场上的精彩。
苏炳添跑得快不快?在生活中我们是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的呢?播放flash(橙色小车蓝色小车谁运动得快?)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得远。
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越长,跑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跑得越慢。
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也就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跑得越快;所以时间越长,跑得越慢。
这就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物体运动过程的观察,总结生活中比较快慢的方法。
如果橙色小车在3秒内运动了18米,蓝色小车在4秒内运动了20米,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你还能比较出谁更快吗?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求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快与慢》教案(沪科版初二)(3)
快与慢〔1〕
【教学目标】
1.明白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几种方法。
2.明白得速度的概念,运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
【重点难点】明白得速度的概念,运算公式及速度的单位
【课 时】1课时
【教 具】电脑多媒体、投影
【教 法】启发、讲解、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录像,咨询:大伙儿看哪个动物跑得快呢?学会回答
要明白哪个动物跑得快,我们必须要比较,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那个咨询题。
二.进行新课
1、如何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校的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行,你如何样判定谁跑得快呢?让两学生分角色来作判定。
(1)假如你是观众,你如何样判定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看谁跑在最前面。
(2)假如你是裁判,你如何样判定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看谁先到达终点。
教师总结:上面的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差不多上正确的,只是比较的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是用〝相同时刻比路程〞,第二种是用〝相同路程比时刻〞 。
1〕比较方法:(1)相同时刻比路程。
(2) 相同路程比时刻
两种方法,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纳观众的方法,即用〝相同时刻比路程〞。
同时引入一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确实是速度(velocity)。
2〕速度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刻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即:速度=
时间
路程 假如用符号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刻,那么上面的公式可写成
运算公式: t s v 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明白了公式,我们还需要明白速度的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刻的单位合成的。
假如路程的单位用米,时刻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确实是〝米/秒〞,这是速度的主单位。
在交通中还有一个单位〝千米/时〞
读法:如汽车1秒内通过10米的路程,记作〝10 m/s 〞读作10米每秒。
提咨询:反过来,假如明白一物体的速度是500 m/s ,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那个物体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00米。
算算看:1 m/s 的速度与1 km/h 的速度比较哪个大 1 m/s=3600
1
103
-km/h=3.2 km/h 因为3.2 km/h>1 km/h ,因此1 m/s>1 km/h
提咨询:假如各个速度的单位不同时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回答:换算为同样的单位比较。
三.例题
1、看课本25页书上的例题
2、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以24.79s 的成绩,夺得50m 自由泳金牌,并打破了她本人所保持的世界纪录。
她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通过此题,我们要明白物理运算题的解题过程及要求
:s=50m ,t=24.79s 。
求:v=?
解:依照题意,
s m s
m t s v /02.279.2450=== 答:她游泳的平均速度约是2.02m/s 。
注意解物理运算题的四项:,求,解,答。
机械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3、直线运动
下面看两个动画,多媒体演示〝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通过观看大伙儿明白了什么?
学生回答:
看图2-25,运算小汽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比较速度大小,可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速度大小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刻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生活中你见到有什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大小经常变化。
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
看图2-26,探究天鹅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
四.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了解了物理运算题的解题要求,明白了有关速度的概念运算公式单位,并会进行简单的运算。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练习与评测P21-22
【板书设计】
§2-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一、如何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比较方法:(1)相同时刻比路程。
(2) 相同路程比时刻
2.速度:
二、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刻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运算公式: t
s v 3.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三、例
四、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反 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