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测量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https://img.taocdn.com/s3/m/0044d5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0.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的含义和常见测量方式;2.能正确操作体温计,并记录测量结果;3.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确认体温的测量方法和方法;2.培养幼儿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安全使用体温计的能力。
教学难点1.贴近幼儿园大班幼儿的生活语境,让幼儿正确理解“体温”的含义;2.培养幼儿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体温计;2.记录表格;3.讲桌;4.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只体温计向幼儿展示并问“这是什么?”并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平时什么时候会用到它吗?”2.引入新知(10分钟)A. 介绍体温计及测量方法教师进行简要的体温计及测量方法的介绍,并借助课件演示幼儿体温的测量过程。
B. 分析体温数值与身体健康关系让幼儿猜测不同温度下身体的状态,并引导幼儿将测得的体温数值进行比较。
3.分组探究 (20分钟)A. 分组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4-5人,确保每组都有一个懂得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成人。
B. 探究教师出示探究任务,每组按照任务完成探究,及时记录结果。
C. 总结探究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究把每组的结果汇总到课件上,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体温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在汇总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不同组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以找出规律。
4.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总结一些关键概念和思路。
帮助幼儿准确理解,留下有关体温与身体健康关系的思考,以及如何更好地保健和生活规律。
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将幼儿园大班幼儿的生活场景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中,幼儿在教师和群体的支持下主动思考,获得了不同的体验,并将其汇总,在思考中大大加深了理解。
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幼儿情维性指导,纠正错误观念和方法,使教育教学真正达到了有效的成果。
幼儿园科学实验测量体温教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测量体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c2bfa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c.png)
幼儿园科学实验测量体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体温计的作用和测量体温的方法。
2.掌握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
3.了解身体正常体温范围。
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体温计,它的作用是什么?2.体温计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3.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4.理解什么是正常体温范围。
5.实验测量体温。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持有体温计向幼儿展示,问幼儿这是什么,我们能用它做什么?2.学习体温计让幼儿们观察身体,了解体温计的种类,如口腔温度计、腋下温度计等。
教师在黑板上呈现体温计图像,简单介绍其使用方法,并请一名幼儿模拟使用方法。
3.学习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通过简单的演示,展示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并向幼儿说明如何预防交叉感染。
同时,要求幼儿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始训练正确地安装体温计。
4.理解什么是正常体温范围让幼儿们观察和比较不同体温计温度计量部分的数据,并简单地介绍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5.实验测量体温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组的幼儿使用体温计,试图测量其他组的幼儿的体温,并记录数据,最后汇总所有数据做一次统计分析。
6.总结与反思要求幼儿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向他们阐述体温计的重要性四、课后延伸老师们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发起话题,促进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让幼儿到家里查找更多与体温计有关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对幼儿们的实验和测量,对其体温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进行评价。
另外,还可以通过幼儿们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量体温》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量体温》](https://img.taocdn.com/s3/m/268402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7.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量体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健康生活》第四章《身体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量体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体温的概念,掌握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并认识体温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掌握测量体温的步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体温。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了解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温计、教学PPT、健康小手册。
学具:每人一个模拟体温计、记录表格、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发烧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体温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教师简要介绍体温计的用途,引导幼儿了解体温的概念。
3. 讲解与示范(15分钟)(1)教师讲解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演示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2)教师指导幼儿使用模拟体温计,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记录表格,指导幼儿记录自己测量体温的过程。
(2)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测量体温的经验。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分析和解答,巩固测量体温的方法。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生病?六、板书设计1. 体温的概念2. 测量体温的方法3. 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习的测量体温的方法,并尝试为家人测量体温。
答案:略2.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画出测量体温的正确步骤。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测量体温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量体温》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精选
![《量体温》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75e82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6.png)
《量体温》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体的变化》,详细内容为《量体温》一节。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体温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并能简单记录体温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体温计的能力,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体温变化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并能记录体温变化。
难点:让幼儿理解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观察、记录、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温计、演示用人体模型、记录表格、图片等。
2. 学具:每人一份体温计、记录表格、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扮演医生,为幼儿检查身体,引导幼儿关注体温。
1.2 讲解体温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2.1 通过演示用人体模型,讲解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2 演示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3.1 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温计的读数。
3.2 教师示范解答,讲解测量体温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5分钟)4.1 幼儿分组进行测量体温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2 引导幼儿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分享。
5.2 引导幼儿思考:体温变化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激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 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步骤3.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测量体温,记录并绘制体温变化图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测量体温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家人和自己的体温变化,了解身体健康状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 测量体温的实践操作3. 引导幼儿记录并表达体温变化4.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前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避免摔破。
初中科学体温测量教案
![初中科学体温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2dc77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c.png)
初中科学体温测量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体温的概念和测量体温的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3. 掌握体温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重点:1. 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正确使用体温计。
教学难点:1. 体温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的判断。
教学准备:1. 体温计若干。
2. 教学PPT或黑板。
3. 体温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引出体温的概念。
2. 提问:你们知道体温是什么吗?体温有什么作用?二、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15分钟)1. 讲解体温的概念,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2. 介绍测量体温的方法,常用的有口腔温度、腋下温度和额头温度等。
3. 提问:你们知道怎样测量体温吗?不同部位的体温有什么区别?三、正确使用体温计(15分钟)1.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包括清洁、消毒、测量等步骤。
2.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体温计,教师巡回指导。
3. 提问:你们在使用体温计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四、体温的正常范围和异常情况(15分钟)1. 讲解体温的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成人的体温在36.1℃-37.2℃之间。
2. 介绍体温异常情况的判断标准,如高热、低热等。
3. 提问:你们知道体温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应该如何处理?五、实践活动:测量并记录体温(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一支体温计测量体温,并记录下来。
2.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使用体温计。
3. 提问:你们在测量体温时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提问:你们认为体温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体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https://img.taocdn.com/s3/m/075df9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b.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健康生活》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量体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体温的重要性,知道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身体健康。
2. 让幼儿掌握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方法,并能独立完成量体温的操作。
3. 培养幼儿关注健康、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使用体温计,独立完成量体温操作。
重点:了解体温的重要性,掌握量体温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温计、演示用模型、卡片、挂图等。
学具:每人一只体温计、记录表格、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给一名幼儿量体温,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医生为什么要给小朋友量体温?量体温有什么作用?2. 讲解体温的重要性(3分钟)通过讲解、挂图展示,让幼儿了解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身体健康。
3. 教学量体温的方法(5分钟)a.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
b. 引导幼儿观察体温计的刻度,了解体温的正常范围。
c. 讲解量体温的注意事项,如:体温计要轻轻甩动、放置在舌下或腋下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两人一组,互相练习量体温。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a. 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量体温?量体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b. 引导幼儿关注体温变化,了解身体健康。
六、板书设计1. 体温的重要性2. 量体温的方法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给家人量体温,记录在表格中。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掌握了量体温的方法,但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多加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健康指标,如脉搏、呼吸等,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对整个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体温测量教案幼儿园
![体温测量教案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45ddfc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b.png)
体温测量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们了解什么是体温,并知道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和步骤。
2.教育幼儿在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并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体温,什么是正常体温范围。
2.如何正确测量体温,包括口腔测量和腋下测量。
3.该如何应对体温异常,如何求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幼儿正确理解体温的概念,并默认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
2.难点:如何呈现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以便小朋友们能够不费力地学习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讲述结合示范。
2.互动问答。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对话来让幼儿回忆体验过热或者感冒的体验,并且询问他们是否可以想象到测量自己的体温。
第二步:学习体温知识1.简单介绍体温的概念,正常体温范围。
2.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图片等直观的方式,讲解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并强调测量温度时的注意事项。
3.强调口腔温度和腋下温度存在着温差,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测量方法。
第三步:互动演练鼓励幼儿们进行体温测量,并观察测试步骤是否正确。
第四步:解决问题根据小朋友的体温测量结果,了解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观察其是否需要及时求助。
同时,加强身体保健,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五步:复习引导幼儿们对体温测量的重点和难点重新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估通过问答、互动以及小朋友的实际操作体会来评估对教学内容是否有了全面的认知和掌握。
同时,通过回顾课堂内容来评估教学质量和效果。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授课,幼儿们对体温测量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增强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量体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量体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49ff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1.png)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量体温》含反思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是幼儿教育阶段中紧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幼儿接受科学教育最关键的时间段。
针对大班幼儿的特点,本节课以“量体温”为主题,让幼儿通过实际察看、实践操作的方式,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初步认得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并培育幼儿的察看力、思考力、动手本领、合作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初步认得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把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本领。
3.培育幼儿的察看力、思考力、合作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1.1 Warming up老师打开电风扇,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电风扇会让人感到凉吗?”听完幼儿的讨论后,老师引出今日的主题“量体温”。
1.2 Presentation老师向幼儿呈现体温计,并讲解其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让幼儿了解体温计的概念和功能。
2.操作(30分钟)2.1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忙下,幼儿们一起测量本身和小伙伴的体温,并将结果记录在班级的表格上,从而使幼儿了解到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
2.2 幼儿们将体温计安全放回原处。
3.总结(15分钟)3.1回忆老师请几位幼儿回答:“今日学习了什么?”在回答的同时顺便复习一下温度的概念、体温计的结构以及正确使用的方法。
3.2反思提出提高的建议,如使用方法的规范化,动作标准化等。
另外,可以让幼儿参加规范订立,共同订立“安全协议”,从而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材料体温计、表格、笔、纸、电风扇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幼儿们对体温计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动手本领,察看力和思考力。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幼儿不够规范,例如不注意安全,使用方法也不够标准化。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规范化幼儿们的动作,帮忙他们更好地把握温度的概念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同时,提出提高的建议,请幼儿参加规范订立,有效激发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测量体温》教案
![《测量体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c19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4.png)
《测量体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体温的方法和工具。
2.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3.掌握将体温转换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2.掌握将体温转换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学生教材、教师讲义、体温计。
2.工具:手提白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手提白板写下“测量体温”三个字,并询问学生:“大家知道测量体温是为了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开启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了解测量体温的方法和工具(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测量体温的两种方法:口表测法和腋表测法,并简要介绍体温计的两种类型: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
然后,教师用手提白板画出一个电子体温计和一个水银体温计,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两种体温计的外观。
3.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25分钟)3.1口表测法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口表测法的步骤:(1)准备:将体温计消毒,确保体温计的电池有电。
同时,准备好一个纸巾或棉球。
(2)操作:将体温计的探头放在舌根下,闭上嘴,保持3分钟。
期间,体温计会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3)读数:读数完成后,拿出体温计,用纸巾或棉球擦拭干净。
然后,读取体温数值。
教师用手提白板将操作过程与关键点写下。
3.2腋表测法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腋表测法的步骤:(1)准备:将体温计消毒。
(2)操作:将体温计的探头放在腋窝下,夹住胳膊,保持3分钟。
期间,体温计会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3)读数:读数完成后,拿出体温计,将体温转换为摄氏度或华氏度。
教师用手提白板将操作过程与关键点写下。
4.掌握将体温转换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方法(2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温转换的方法,教师将体温温度按照摄氏度和华氏度写到手提白板上,并进行详细解释。
然后,教师请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将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或将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
最后,教师选几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过程并检查答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https://img.taocdn.com/s3/m/1970d69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b.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教学目标•了解体温的概念。
•掌握量体温的方法。
•理解正常体温的范围。
教学准备•体温计。
•筆記本和铅笔。
•单独的房间或者屏蔽区域。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进入教室,向幼儿们问候,并向他们提出问题:“你们身体感到很冷或者很热时会怎么做?”。
让幼儿自由发言,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Step 2:概念讲解引导幼儿们聊天,想象他们感到身体不适,例如“发烧”,会导致身体不适并引起其他疾病、有可能要去看医生,并用“体温”的概念解释这一点。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个体温计,并简单介绍其中的刻度以及如何使用体温计。
Step 3:体验和观察让幼儿们分为小组,每组提供一个体温计,并指导他们如何在照顾下测量体温。
让孩子们观察他们测量其他孩子的温度的过程,并向其他孩子介绍他们的发现。
Step 4:数据记录和分析学生们记录他们测量到的温度,教师引导他们通过添加图表的方式将统计数据可视化并进行比较。
请幼儿们想象一个人的体温正常的范围是多少,然后用学习到的知识帮助他们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正常。
教学总结本次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体温的概念、如何使用体温计、正常值的范围和如何记录和分析数据。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量体温的方法,甚至还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他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中。
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当有身体不适时,我们需要开始固定测量体温,以确定是否进一步采取行动。
以上就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幼儿相关知识。
本文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可以交给幼儿的家长,方便他们查看教师告诉孩子的内容。
《量体温》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优质教案精选
![《量体温》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优质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273bc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7.png)
《量体温》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的好朋友》,详细内容为“量体温”。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体温的重要性,掌握正确量体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幼儿正确量体温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正确量体温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能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温计、演示卡片、故事书。
2. 学具:每人一支体温计、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故事《小兔发烧了》引入,讲述小兔发烧后如何通过量体温找出病因,让幼儿初步了解体温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卡片,讲解体温的概念、正常体温范围以及量体温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支体温计,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体温计,并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量体温的过程和感受,引导幼儿理解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量体温?量体温有哪些好处?”让幼儿分组讨论,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体温的概念、正常体温范围。
2. 量体温的方法步骤。
3. 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爸爸妈妈量一次体温,记录下来,并告诉他们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答案:体温记录表,包括时间、体温数值、身体状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以便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测量身体健康的方法,如测血压、量身高、体重等,进一步培养幼儿关爱身体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选择与讲述方式;3. 例题讲解中对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的演示;4. 随堂练习中幼儿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指导和实践操作;5. 作业设计中家庭实践作业的布置与答案的记录方式;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和幼儿健康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https://img.taocdn.com/s3/m/9c40809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7.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量体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涉及“身体与健康”章节中的“量体温”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体温计,了解体温测量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并能记录体温数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体温计的能力,养成定期测量体温的好习惯。
3.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数据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体温计,记录体温数据。
教学重点:了解体温的概念,养成定期测量体温的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温计、演示用卡片、记录表格、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人一个体温计、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发烧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激发幼儿学习测量体温的兴趣。
2. 讲解体温概念(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体温度分布图,让幼儿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对身体的重要性。
3. 演示体温计使用方法(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幼儿互相练习。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例题,讲解如何记录体温数据,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数据。
5.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测量体温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回家后,帮助家长测量体温,记录数据,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体温概念2. 正确使用体温计3. 体温数据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助家长测量体温,记录数据。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记录体温数据。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测量体温的方法,如耳温枪、额温枪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测量体温的方法,并养成了定期测量体温的好习惯。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托班健康教案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
![托班健康教案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7cef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6.png)
托班健康教案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掌握适合托班儿童的体温测量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操作体温计,并测量托班儿童的体温。
3. 情感目标:培养儿童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增强对健康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
2. 培养儿童的健康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儿童体温计。
2. 消毒酒精和棉球。
3. 学生就座的安全与卫生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与儿童的互动,让他们回忆一下之前有过体温不舒服的经历,并问他们知道什么是体温,为什么要测量体温。
2. 拓展(15分钟)向儿童解释体温的概念,告诉他们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并引导他们思考,当身体感到不舒服时,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体温。
3. 探究(20分钟)首先,向儿童展示儿童体温计,并解释它的使用方法。
然后,利用模拟器材让儿童参与体温测量的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保持室温适宜,确保儿童处于舒适状态。
步骤二:准备好体温计,检查是否完好无损。
步骤三:清洁体温计,用消毒酒精擦拭体温计头部,使其清洁卫生。
步骤四:让儿童坐直或躺下,鼓励他们配合体温计的测量。
步骤五:将体温计轻轻插入儿童口腔、腋窝或耳朵,保持几分钟。
步骤六:等待测量结束,关注体温计显示的数据。
步骤七:拔出体温计,用消毒酒精擦拭体温计头部,以备下次使用。
4. 实践(25分钟)让儿童分组两人一组,互相模拟测量体温的过程。
让他们相互观察,提醒对方动作是否正确,并相互评价对方的操作是否规范。
5. 总结(10分钟)通过与儿童的对话,并再次强调正确的测量体温方法,让他们能够清楚地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
6. 结束(5分钟)与儿童互动,询问他们对于正确体温测量方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鼓励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关注自身健康,随时掌握体温变化。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孩子们回忆体温不舒服的经历,让他们明确了体温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实践指导流程,让他们通过模拟操作更好地了解体温测量的正确方法。
幼儿园小班测量体温教案
![幼儿园小班测量体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e1b17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7.png)
幼儿园小班测量体温教案教学主题:测量体温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教学内容:如何正确测量体温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体温,什么是正常体温。
2.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进行测量。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母婴室或课堂。
2.幼儿体温计。
3.演示用的实体体温计。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5分钟)1. 导入:老师打招呼,并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 激发兴趣:讨论一些孩子曾经生病的经历、病情及治疗过程,让孩子们产生好奇心,引导他们认识体温。
3. 了解体温:问孩子们知不知道体温是什么?正常体温是多少?让孩子们思考并回答。
二、学习环节(25分钟)1. 测量体温:给每个孩子分发幼儿体温计。
让他们观察和摸体温计,用手指弹动温度指针,感受其回弹。
然后由老师介绍使用方法:拿起体温计放在嘴里、腋下、肛门内侧等部位。
2. 操作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一起合作练习如何使用体温计进行测量体温。
3. 正确理解:带领孩子们理解,那些摄氏度数字对应正常体温,发热不发热的区别。
三、巩固环节(15分钟)1. 艺术活动:让幼儿参与创意绘画活动。
老师可以提供孩子们一些画纸、贴纸、颜料等素材,让孩子们动手画出一幅“测量体温”的画作,培养孩子们观察和表现能力。
2. 体验活动:让幼儿模拟使用体温计,模拟别人或自己测量体温的情形,并描述自己的体温的情况。
四、总结思考(5分钟)1. 小结:总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幼儿在思维上建立扎实的基础。
2. 思考:通过对这次学习的回顾,让孩子们思考,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预防生病,从而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健康的小公民。
教学反思:本节课堂针对幼儿园小班学生,教学内容简单易懂,重点注重于亲力体验操作和艺术创作,通过道具使用的具体示范演示方法,使学生掌握如何正确地测量体温,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通过防病先防病出的原则,使得孩子们在健康和健康教育方面有了对应的掌握和理解。
《测量体温》教案
![《测量体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a4d8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8.png)
《测量体温》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测量体温,并提供相关知识以维护个人健康与安全。
教学内容1. 体温测量的重要性和作用- 介绍为什么需要测量体温以及体温变化的含义- 解释体温测量对于健康诊断的重要性2. 测量体温的方法和工具- 介绍常见的测温工具,如体温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演示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步骤和技巧3.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和错误做法- 强调在测量体温时需要注意的卫生和安全问题- 提示学生不要使用不合适的测温方法或工具4. 健康记录和分析- 教授学生如何记录和跟踪体温变化- 解释如何根据体温数据分析个人健康状态教学步骤1. 导入- 引入测量体温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2. 知识讲解- 讲解体温测量的重要性和作用- 介绍不同的测温工具和方法- 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错误做法3. 演示和实践- 演示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步骤和技巧- 让学生两两配对进行体温测量的实践4. 讨论和总结-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观察到的体温变化和个人健康情况- 总结体温测量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教学评估1. 测量体温操作评估-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操作是否正确和熟练2. 知识理解评估- 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体温测量的问题,评估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3. 综合评估- 设置一个小测验,考察学生对于体温测量的知识、操作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扩展活动1. 探索不同测温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2. 进一步了解不同体温变化对健康的意义和影响3. 分析和比较不同测温方法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参考资料- 卫生部《体温测量指南》- 医疗专家文章《正确测量体温的重要性》- 网络资源: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的视频教程以上为《测量体温》教案的大致内容和步骤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希望能帮助到您!。
儿童测体温游戏教案
![儿童测体温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f1db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0.png)
儿童测体温游戏教案教案标题:儿童测体温游戏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儿童了解测量体温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培养儿童正确使用体温计的能力。
3. 提高儿童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学习如何测量体温。
”2. 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你们知道吗?测量体温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自己是否生病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哦!”教学内容(1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正常体温的范围(通常在36.5°C至37.5°C之间)。
2. 向学生展示和解释使用电子体温计的正确方法,包括将体温计放在舌下、闭嘴等。
3. 向学生解释如何读取体温计上的数字,例如:“当体温计上的数字停止变化时,你可以看到体温是多少。
”活动实施(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学生扮演医生,其他学生扮演患者。
2. 医生学生使用模拟体温计(可以是纸质的或玩具体温计)来测量患者学生的体温。
3. 患者学生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配合,例如张开嘴巴、伸出舌头等。
4. 医生学生读取体温计上的数字,并告诉患者学生他们的体温是多少。
5.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
总结(5分钟):1. 向学生强调正确测量体温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可以随时询问家长或老师的帮助。
2. 鼓励学生在家中使用体温计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模拟体温计进行测量。
3.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以评估他们对测量体温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制作纸质体温计,并在家中进行实际测量。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测量体温的方法,例如额温枪或耳温计。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测量体温游戏中的体验和学到的知识。
注意事项:1. 在活动中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使用模拟体温计时。
测体温劳动教案
![测体温劳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2c1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0.png)
测体温劳动教案教案标题:测体温劳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测量体温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掌握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体温计(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
2. 消毒酒精或消毒湿巾。
3. 大屏幕或投影仪,以便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测量体温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疾病传播较为严重的时候。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测量体温是一种重要的自我保健行为。
步骤二:讲解测量体温的方法(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测量体温的两种常用方法:腋下法和口腔法。
2. 详细讲解每种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摆放体温计、测量时间和正确读数等。
3. 强调使用电子体温计时,需要等待“滴滴”声后才能读数,而使用水银体温计时需要等待数分钟。
步骤三:演示和实践(15分钟)1. 在大屏幕或投影仪上展示实际操作的演示视频,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
2. 分发体温计和消毒酒精或消毒湿巾,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操作。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测温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测量体温时需要注意卫生和消毒。
3. 引导学生总结测温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步骤五:延伸活动(5分钟)1.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所学的测温知识,并帮助家人正确测量体温。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测量体温,还有哪些自我保健行为是重要的。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2.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测量体温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技巧,并培养自我保健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日常测体温教案
![幼儿园日常测体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611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3.png)
幼儿园日常测体温教案一、背景介绍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为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幼儿园日常测体温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准确测量幼儿体温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规范、有效地进行日常测体温工作。
二、测体温工具和准备为保证测量体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幼儿园需要准备以下工具:- 电子体温计:选择质量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电子体温计,每位幼儿及教师配备一支。
- 酒精棉球:用于清洁电子体温计头部,确保卫生安全。
- 成人辅助者:一位成人辅助者负责在幼儿的协助下完成体温测量工作。
三、测体温流程1. 准备工作•确保电子体温计电池电量充足,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支干净的电子体温计。
•提醒幼儿前往指定地点进行体温测量,并保持排队有序。
2. 实施测量•成人辅助者在幼儿的协助下,将电子体温计放置于幼儿腋下,确保电子体温计头部与幼儿腋下完全接触。
•成人辅助者帮助幼儿合理蜷曲手臂,以确保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确保测量时间达到电子体温计所规定的时间,通常需持续15秒至1分钟。
•读取电子体温计显示屏上的体温数值。
•使用酒精棉球清洁电子体温计头部。
3. 记录和处理异常情况•教师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幼儿个人档案中,包括幼儿姓名、测量日期和时间、体温数值等信息。
•若幼儿体温正常,教师可按照正常课程安排让其进入教室。
•若幼儿体温异常(高于正常体温范围),教师需立即通知幼儿家长,并按照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相应处理。
•幼儿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联系家长,并由家长接回幼儿。
四、安全注意事项•使用电子体温计前,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确保安全使用。
•成人辅助者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子体温计,避免不必要的误操作。
•酒精棉球仅供成人辅助者清洁电子体温计使用,不得触及幼儿皮肤。
•幼儿在进行体温测量时,需有成人辅助者的协助和指导,以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若幼儿有过敏史或对电子体温计敏感,请提前告知教师或家长,采取相应措施。
给幼儿测体温示范教案
![给幼儿测体温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8b02e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5.png)
给幼儿测体温示范教案教案标题:给幼儿测体温示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测量体温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2. 培养幼儿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 温度计2. 消毒酒精或湿纸巾3. 温水4. 幼儿认知卡片或图片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幼儿认知卡片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问:“你们知道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生病吗?”2.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测量体温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发烧。
”教学主体:3. 介绍温度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强调需要成人协助下进行操作。
4. 温水示范:将温度计放入温水中,等待一段时间后,取出温度计,向幼儿展示温度计上的数字并解释温度计的读数含义。
5. 消毒酒精或湿纸巾示范:使用消毒酒精或湿纸巾擦拭温度计的探头,向幼儿解释这是为了保持卫生和准确度。
6. 示范测量体温: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幼儿扮演医生,其他幼儿扮演患者。
医生按照正确的方法给患者测量体温,并记录结果。
7. 角色交换: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熟悉并掌握正确的测量体温方法。
总结:8. 回顾测量体温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鼓励幼儿在需要时及时测量体温,并告知家长。
拓展活动:- 邀请家长参与,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测量体温的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幼儿对正确方法的理解。
- 制作简单的温度计手工制品,让幼儿在家中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提示:- 在示范过程中,语言简单明了,使用幼儿容易理解的词汇。
- 鼓励幼儿互相合作,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 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活动,并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案评估:-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操作温度计、是否能准确读取温度计上的数字等。
-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测量体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延伸:-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鼓励他们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状况,如是否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并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
- 引导幼儿学习其他自我保健的方法,如正确洗手、饮食均衡等。
测量体温试讲教案模板
![测量体温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b2e143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5.png)
课时:1课时年级:二年级教材:《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体温的概念,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体温的概念。
2. 掌握测量体温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2. 正确操作体温计。
教学准备:1. 课件:《体温》2. 体温计3. 温度计操作视频4. 学生实验报告单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体温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它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体温计的构造和原理。
2. 学生观看温度计操作视频,了解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教师示范操作体温计,引导学生注意操作要点。
4.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测量体温的方法。
三、实验操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个体温计。
2. 学生按照讨论结果,进行体温计的测量操作。
3.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四、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2. 学生讨论:如何保持体温的正常?3. 教师总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合理饮食,都是保持体温正常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1.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
2.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总结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七、布置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
2. 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其他生理指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卧床休息(6)预防并发症(7)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1、定义:2、临床表现:皮肤:苍白、呼吸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意识改变甚至昏迷、
3、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设法提高室温(3)采用相应的保暖措施(4)治疗
三、体温6护理6班
6月12日第16周7-8节
目标:1、熟悉体温的含义2、掌握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3、掌握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4、掌握体温的测量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讨论☑演示□自学辅导□练习☑PBL□案例分析☑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板书☑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投影□幻灯☑录像□CAI□
导入与复习(5’)1、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时间分配
及教法
教学进程
互动设计
15’讲授
30’讲授
15’讲授
10’示教
第十一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一)体温的产生及调节
1、体温的含义
2、体温的形成:
3、体温的调节
(二)正常体温的范围
(三)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运动、用药等因素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但其变化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1.00C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发热(体温过高)
1、发热程度的划分:低热37.3—37.90C,中热38.1—390C,高热39.1—410C,超高热410C以上
2、发热的过程
(1)体温上升期(2)高热持续期(3)退热期
3、常见热型
(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不规则热
4、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
1、玻璃汞柱式体温计2、电子体温计3、红外线体温计
(二)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
(三)测体温的方法和禁忌症
(四)注意事项
提问:体温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提问:如何护理发热病人
操作演示
课堂小结
(5’)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是护士必需掌握的一项护理技能,同学们要加强练习、熟练掌握。
还需要掌握体温过高或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
作业与预习:同学们相互练习测量体温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