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使用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答题模式
①准确把握修辞特点,结合语境指出其构成要素。
②根据该修辞手法的作用,联系语句及文本情境 概括表达效果。
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表达效果
一 比喻: 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 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一)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
就是“打比用方一”。事即物抓来住喻两另种一不事同物性。质和的事比物喻的词相(似比点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参考答案: ①由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构成,意义一致。“指导员梅生”“老兵雷 公”“战士杨根思”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他们虽然行为不同,但都是战场上的 英雄。(3分)②三组句子排叠而出,突出了英雄英勇无畏、敢于战斗的形象,深化 了文意;节奏强劲,增强了气势。(2分)
问题驱动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手法,请简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①由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构成,意义一致。“指导员梅生”“老兵雷 公”“战士杨根思”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他们虽然行为不同,但都是战场上的 英雄。(3分)②三组句子排叠而出,突出了英雄英勇无畏、敢于战斗的形象,深化 了文意;节奏强劲,增强了气势。(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
‘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 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 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 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
(二)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不同于借代。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
合作探究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意识。

1.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

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的定义和结构。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比喻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的定义和分类。

比喻的结构和要素。

比喻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喻的定义和结构。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喻练习,纠正错误。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比喻的应用和修辞效果。

第三章:拟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拟人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拟人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拟人与比喻的区别和联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拟人。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拟人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第四章:夸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夸张的定义和修辞效果。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夸张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夸张的定义和特点。

夸张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夸张的注意事项和限制。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夸张的定义和修辞效果。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夸张练习,纠正错误。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夸张的应用和修辞效果。

第五章:反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反问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反问的定义和特点。

反问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反问与疑问的区别和联系。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问的定义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问。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反问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第六章:排比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排比的定义和结构。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排比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排比的结构和要素。

排比的修辞效果和应用。

高考语文复习之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之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对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考查9种修辞手法,要求考生在准确辨识常见修辞手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的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能够对作品中修辞手法运用的表达效果作出分析和鉴赏。

修辞手法的运用是语文考试中变化最大的考点之一。

近年来该考点的考查内容和方式包括:在语言运用题中,根据需要(仿写、扩写、拟对联等)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在诗歌题中,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在作文中,要求善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趣味性和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从近年来的命题形势看,高考较注重对考生能力、表述、综合运用及分析的考查。

1.熟悉9种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作用及表达效果。

2.不断锤炼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近年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既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查思维能力,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不懂比喻手法,而是思维能力欠佳。

3.具备认真审题、分析语境、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有些修辞要求暗含在具体的语境中,如果考生捕捉不准,拟写的句子或者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就会出现错漏。

而某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往往是和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主旨紧密相连的,修辞句往往是上下文文意的延伸或含蓄的表达,所以,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必须结合上下文文意。

回答关于修辞手法的题目,考生要注意规避以下答题误区:1.对常见的易混淆的修辞手法辨析不清,因而在文学作品鉴赏中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准,在拟写句子或者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时不准确,不明晰。

2.审题不清,对题目隐含的信息分析不深入,忽略了题目中隐含的对修辞手法的考查。

3.找不到做题的切入点,找不准修辞手法的考查点。

4.答题不规范,步骤不明晰。

只有对写作手法的判断,没有关于作用、效果的阐述;或拟写的句子不伦不类,缺乏感情色彩,缺乏美感。

【考题连线】(2020·全国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并举例?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并举例?

导语:我们在不知如何描述某件时间的时候,我们都会换另外一种说法,来让别人听得更明白。

语文课中我们也经常会学到一些修辞手法。

那么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该怎么正确使用并且举例子?一起来学习吧。

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常用的修辞手法好几种,来看看你知道的有哪些?修辞手法一般都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借代等。

1.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4.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0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0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如:难道时间可以倒流吗?
(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九)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2.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
例如:①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依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题蒲圻赤
壁》)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
D.总有月夜,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
【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容易题。本题考查比喻的基
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四个选项均为比喻。B 选项将君子的德比为风,小人的德比
为草。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为明喻。A、C、D 三个选项为借喻,句中本体不出现,直接以
(2)只问不答。
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八)反问
l.定义:
3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语文】
【2020 届】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2.种类:
(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4.示例:玫瑰迷人牡丹大气(意思恰当即可。需注意本体、喻体之间的关联性。根据不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是考纲要求的考点,但全国卷近几年未做单独考查。

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本书对本考点也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备考无盲区的复习目标。

常考修辞手法辨识及运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生活是海洋。

(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打比方(1)概念。

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

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不是比喻: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

(3)种类。

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比喻几种特殊形式:本体同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本体同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海洋。

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

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感觉间的互相沟通。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变个脸(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

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

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林下潼心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 问和反问等九种。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是准确辨 识,二是灵活运用。
• 一、比喻 • 1.含义: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 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 • 2.作用: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 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 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 刻的印象。 • 3.构成: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 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七、反复 1.含义:反复是有意地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 或抒发某种感情的修辞格。 2.作用:反复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感情、突 出思想观点的作用(内容);同时还使诗文格式整齐有序,回 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和节奏感(形式)。
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种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 语间隔。如:你的每一个脚步,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 革命……革命……革命…… (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 子。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 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 竹桥,也一天比一天往上长。 补充: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
• 二、比拟
• 1.含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
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
• 2.作用:比拟可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情感、精神品格赋予某事物,使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或把某事物的特点写得
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意蕴丰厚,进而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用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用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 概念: 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反复
分类:
1、连续反复: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当 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 例: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
②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2.间隔反复: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现的,其 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善良的人,我喜欢。 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喜欢。 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亲亲爱爱相互对待, 我喜欢。
②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 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1、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 从句式看是排比,从语句重复看是反复,这是两 种辞格的综合运用。 2、反复与排比的区别: 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 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反复的 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 3、反复和重复不同。 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贫乏,语言累赘; 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
学以致用:
下面没有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 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 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 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A 句中的烟囱 “哽咽”、 B 句的花草儿 “伸着懒 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 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
比拟的表达效果:
例1: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 瓣,豌豆笑得鼓鼓圆。(《红旗歌谣》) 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 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 效果1:使表达形象生动。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 让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 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 例2: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心裂 肺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 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 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 比热爱的真挚感情。 效果2: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 并创造某种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修辞是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技巧,可以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达到表达深意、增加效果的目的。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众多,其中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使用说明。

一、比喻1.直接比喻:直接将被比较对象和比较对象进行比较,明确点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他像个吃饱了撑的小猪,懒洋洋的在床上打滚。

2.隐喻:通过暗示、含蓄的方式来比较两种事物,给读者留下自由联想的空间。

例:她的目光如同夜空中繁星般闪烁,美丽而神秘。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物体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类的特质和行为,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例:树木在微风的吹拂下,欢快地舞动着绿叶,似乎在诉说着欢乐和生机。

三、夸张夸张是在表达中夸大其词,突出其中一种特征或效果,以便更生动地表达出情感或观念。

例:他一夜之间长出了一台小王子。

四、对偶对偶是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来强调其中一种东西的特性,以突出重点,增加表达的效果。

例:春江花月夜,夜深人静,江水波光闪烁,花儿含苞欲放。

五、排比排比是通过语言的平行结构,使各个事物并列呈现,以突出重点,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他的眼睛红红的,他的脸色发白,他的双唇发紫,他的手冰凉。

六、反问反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常用来加强说服力或修辞效果。

例:你难道不怕失败吗?七、倒装倒装是改变语序,把谓语动词或情态动词放在主语之前,以突出主语、强调语气或实现其中一种修辞性效果。

例:Only through hard work can you achieve success.八、括号括号是通过加入附加的说明或解释,来丰富内容、增加语言的精度。

例:我明天(星期五)要去参加比赛。

九、双关双关是通过一句话或一句词含有两种或多种意思,以便实现语言幽默效果或达到表达深意的目的。

例:父母是家庭的衡量器,男人娶妻是家庭的添乱器。

综上所述,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倒装、括号和双关等。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

C.《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
D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 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一、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
辞格的综合运用 1.兼用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
2.联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 ,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 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 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 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徂涞山 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
贺卡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起到很大的作用。 请根据引导语的提示,用一组排比句揭示 这种作用。 一张贺卡,就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份 热情的祝愿。它__,它__,它__, 它___。
• 它把春的信息捎来,它把爱种子播 撒,它把美好的祝福传递,它把人 间的真情表达。
请拟一条以“护花护绿”为内容的公 益广告词。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 言简明。(20个字以内)
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哪一组正确? ( )
①大运河通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
②这(大运河)就是大街。
③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④建筑也是新式,简洁不 啰嗦,痛快之至。 ⑤他的肚子里有墨水,脑瓜子也灵活。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

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

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6)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 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强调感情,表达思想,增强气势。 (8)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9)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培养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不仅包括审题能力, 还应包括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语境分析能力。 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 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 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培养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这里的能 力是多方面的,简述之:就仿写扩句题型而言, 主要是审题能力,此外还有联想能力、驾驭语 言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就“文学鉴赏”而言, 这两种题型主要是对修辞表达效果的考查,这 就要求考生有很强的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 别是语境的分析,语境把握不住是很难理解修 辞的表达效果的;就作文而言,是善于使用比 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作句子的能力,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2)比拟:把物拟做人或把人拟做物,使形 象栩栩如生,使语言生动形象。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以事代情。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 氛,增强感染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创造意境。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3.排比与对偶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 项的对说。 (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 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 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
4.设问与反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 们不同于疑问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练(含答案解析)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练(含答案解析)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练(含答案解析)“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生活是海洋。

(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借喻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出现于全世界。

(4)博喻博喻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来说明或描绘本体的比喻,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各个方面,也可用几个喻体说明本体的一个方面。

20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使用方法和作用

20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使用方法和作用

20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使用方法和作用以下是20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使用方法和作用:1. 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其作用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2. 比拟:通过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或动物来描写,使其具有人的情感或动作。

其作用是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3.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或程度,来强调事物的本质特征。

其作用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表达效果。

4. 排比:通过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增强语势。

其作用是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5. 对偶:通过两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句子来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其作用是使语言更加工整、优美,增强表达效果。

6. 借代:通过用事物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特征来代替该事物本身。

其作用是使语言更加简练、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7. 设问: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强调某一观点或事实。

其作用是强调观点或事实,引起读者注意。

8. 反问:通过否定句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增强语气。

其作用是加强语气,突出强调某一观点或事实。

9. 引用:通过引用别人的话或典故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作用是使语言更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

10.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来突出某一特点或差异。

其作用是使语言更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

11. 反复:通过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来强调某一观点或情感。

其作用是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12. 倒装:通过改变词语的正常语序来强调某一观点或表达某种情感。

其作用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13. 反语:通过用反义词或反义短语来表达与本意相反的意思,以达到讽刺、幽默的效果。

其作用是使语言更加生动、风趣,增强表达效果。

14. 拟人:通过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或动作,使其具有人的特点或行为。

其作用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15. 排比+反复:通过排比和反复的综合运用来强化某一意思的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 两者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面 有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 件,也不是比喻。
8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 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 了、变成、等于”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 水画。②思想感情的潮水。③祖国母亲。④我的朋 友——书籍。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①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 山。②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人的爱他,也有的人恨 他。
15
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 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 原料代本体 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 银的和铜的 6、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我买了一台“康佳”。 7、借部分代替全体 樯橹灰飞烟灭。 8、借作者代著作 9、借结果代事物本身,代担心 把汗。 …… 读点鲁讯。 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 16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 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 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 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17
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很多,如:
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 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中以“丝竹”代 “音乐”。 ③ “门前冷落鞍马稀” 中的“鞍马”代 “客人” (白居易《琵琶行》) 。 ④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中以“杜康” 18 代“酒”(曹操〈短歌行〉) 。
真正的爱,不是让孩子去享受,而是要告诉孩 子如何去生活。 (《说说父母之爱》)
25
到底 什么是人的魂?说白了,就是人的某种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老夫子 的魂;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这是岳大元帅的魂;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 雷锋的魂……
30
七、对 偶
概念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 相等,意义密切相关联的一组短语 或句子,两两对称地组织在一起, 这种辞格叫对偶。俗称“对对子”, 诗歌中叫“对仗”。
31
对偶是汉语所独具的修辞格,恰当地运用 对偶,可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 ①由于对偶的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 相等,两两相对,从而获得对称美。 ②由于平仄谐调,节奏鲜明 ,悦耳动听,从 而获得音律美。
正是这些魂,凝聚成了我们的民族魂,才使我们民族涉 过滚滚的历史长河,走向文明,走向昌盛。他们虽然死 了,可他们的魂依然活着,成为我们民族的脊梁。
(《说“魂”》)
26
拜伦曾说:“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这
是一条磨练人意志的路,更是考验人毅力的路。在这
条特别的路上,孔子走过来了,以乐天知命事在人为 的豁达和弟子们“陋巷箪食而不该其乐”;华罗庚走 过来了,以排难攻坚孜孜以求的信念笑对“平生三 劫”;袁和走过来了,以羸弱的身体和超人的勇气挑
例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 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 凌人。——把运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直接描写 物。 例②:我不愿说,你只是一块矿石,因为你有理想, 因为你要飞翔,为了创造祖国有声有色的明天,你恨 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掌,一千双翅膀——用人称代词来 指代物。 例③: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 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 市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把物当人来呼唤。 例④: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 塘里。(把惯用于描写莲耦的“栽”用来描写“绵绵 13 情意”)
考纲说明:
《考试大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求是:“正确运 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并且,明确了“常见的修辞 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反复”是新课改后(2007年)增加的考查 内容,对此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 它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
辞手法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
28
六、反复
反复: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 这种辞格叫反复。反复分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1.连续反复: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 例: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 脚步近了。
②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29
2.间隔反复: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 出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 来。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 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 ,我喜欢。 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 我喜欢。 ②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 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种类: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11
1.拟人: 把非生物或生物当作人来表现,赋予它们 人的思想感情,声情笑貌,使它们人格化。
例如: ①山歌向着高山唱, 高山低头把路让。 ②可是, 山头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雾,又浓又湿,悄悄挤进门缝来, 落到枕头边上,我还听见零零星星几滴雨声。③油蛉在这里 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战死神,给人类上了“关于勇气的一课”。他们把不
幸视为人生必不可少的财富,用行动证明:逃避、怯 懦、沉沦只会使自己在绝望中自戕,只有走过去,才 能领略到碧空的清澈,采摘到最鲜最美的花朵! (《为第三只青蛙喝彩》) 27
我们感动于年轻的母亲安抚那吮吸乳 汁的婴儿的画面;我们感动于朱自清笔下那 步履蹒跚的父亲的“背影”;我们感动于长 辈们饭桌上“偏爱”吃鱼头的习惯;我们感 动于自己受伤时,母亲撑起的那把“伞”。 这些感动无处不在围绕着我们,让你我在礼 赞中生活。 (《感动》)
21
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22
五、排 比
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 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 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的修辞方式。
23
排比的主要修辞效果是:
第一,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 第二,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 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 第三,排比的各项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而且排比的 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 因此,用 这种方式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 淋漓尽致;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深刻透辟;用 来 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周密详尽;用来状物,可 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而且可以收到节奏和谐、 情绪激昂、语气通畅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 在高考阅卷中,如果考生能够恰当地运用精彩排比段, 作文一定会锦上添花。 24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 究不过是苍蝇。 “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 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 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 “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 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 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32
八、设

1、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 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 3、设问的作用: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 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 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 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4
修辞手法在高考中怎么考?
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 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 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5、通过作文考查
5
一、比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 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 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6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 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 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 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 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 焦裕禄等。
9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 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 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 “乌鸦”(飞机)成阵。
10
二、比 拟
概念: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 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修 辞格叫比拟 。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 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 或者使甲事物具有乙 事物的属性。
例如:①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 有一个人的脸,下半身子长在水里。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 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③他 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龙绳 12 子和金属梯子。
排比精彩段落
父母对孩子有着割舍不断的牵挂,哪位父母 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可是,父母爱孩子,最 重要、最起码的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雏鹰学飞时,老鹰冷漠的目光; 真正的爱,是孟母择邻时的殷殷的期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