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概要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82280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6.png)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卫生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B. 疾病的流行规律C. 疾病的防治措施D. 疾病的统计方法答案:B2. 下列哪种分布类型属于偏态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Poisson分布D. 偏态分布答案:D3.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极差答案:D4.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指标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t检验D. χ²检验答案:A5. 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样本率的差异()A. t检验B. χ²检验C. F检验D. Z检验答案:B6.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均数差异()A. t检验B. χ²检验D. Z检验答案:A7.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比较两个相关样本的均数差异()A. t检验B. χ²检验C. F检验D. 配对t检验答案:D8. 下列哪种情况适宜采用秩和检验()A. 数据分布未知B. 数据分布已知C. 数据为正态分布D. 数据为偏态分布答案:A9.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分析多因素对结果的影响()A. 单因素方差分析B. 多因素方差分析C. 多元回归分析D.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答案:C10. 下列哪种情况适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 因变量为连续变量B. 因变量为分类变量C. 自变量为连续变量D. 自变量为分类变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卫生统计学中的基本任务包括:①数据的收集;②数据的整理;③数据的描述;④______。
答案:数据的分析2. 在卫生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其中______是唯一一个位置平均数。
答案:中位数3. 在卫生统计学中,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极差、方差、标准差,其中______是方差的平方根。
卫生统计学试题二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880671a26925c52cc5bf41.png)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医学统计方法概述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概率P=0,则表示B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8 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D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C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A XB GC MD SE CV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A 5B 5.5C 6D lOE 12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极差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A X±1.96SB X±1.96SXC μ±1.96SXD μ±t0.05,υSXE X±2.58S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8.正态分布是以 E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BA从未患过病的人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E以上都不是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分组不合理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要点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0f1c2cc77da26924c5b05e.png)
《卫生统计学》一、名词解释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等级资料4.总体5.样本6.抽样误差7.频数表8.算术均数9.中位数10.极差11.方差12.标准差13.变异系数14.正态分布15.标准正态分布16.统计推断17.抽样误差18.标准误19.可信区间20.参数估计P的含义假设检验中21. 型错误II I型和22. 检验效能23.24.检验水准方差分析25. 26.随机区组设计27.相对数- 1 -28.标准化法29.二项分布30.Yates校正31.非参数统计32.直线回归33.直线相关34.相关系数35.回归系数36.人口总数37.老年人口系数38.围产儿死亡率39.新生儿死亡率40.婴儿死亡率41.孕产妇死亡率42.死因顺位43.人口金字塔二、单项选择题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个体2.总体是由(C )。
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D.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
- 2 -.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A .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B .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C .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D B )。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两者均改变 D .两者均不变C)。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B.方差.变异系数 A D.标准差C.极差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8.以下指标中(.几何均数 B A.算术均数D.标准差C.中位数)。
9.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CB.中位数A.算术平均数D.平均数C.几何均数。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0b97d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6.png)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B. 疾病的流行规律C. 卫生服务的管理和评价D. 卫生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2. 以下哪个不是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计量资料B. 计数资料C. 排名资料D. 等级资料3. 卫生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描述C. 数据的推断D. 数据的预测4. 卫生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目的是什么?A. 描述数据分布B. 推断总体参数C. 预测未来趋势D. 判断数据的可靠性5. 以下哪个是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分布?A. 正态分布B. 均匀分布C. 泊松分布D. 所有选项都是6. 卫生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是什么?A. 相关分析可以判断因果关系B. 回归分析可以判断因果关系C. 相关分析是描述性分析D. 回归分析是推断性分析7. 卫生统计学中的样本量计算的目的是?A. 减少数据收集的成本B. 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C. 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D. 减少数据收集的时间8. 在卫生统计学中,生存分析主要研究的是?A. 生存时间的分布B. 生存时间的预测C. 生存时间的比较D. 所有选项都是9. 卫生统计学中的多变量分析通常用于?A. 单因素分析B. 双因素分析C. 多个因素的分析D. 非线性因素的分析10. 卫生统计学中,哪个指标用于衡量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A. 发病率B. 死亡率C. 患病率D. 流行率答案:1-5 DCBDA 6-10 CDCC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答: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健康服务的评估、健康政策的制定与评价、健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
通过统计方法,可以对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 解释什么是标准差,并说明其在卫生统计学中的意义。
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分析
![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861677011ca300a6c390d6.png)
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 6 40 50 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 36 90 60 54 90重型60 42 70 40 28 70合计100 78 78 100 82 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二、多选题在A、B、C、D和E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e32a4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6.png)
卫生统计学试卷适用范围:出题教师:(本大题满分40分,每小题1分)1.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A.19B.40C.38D.20E.392.临床研究的总体一般:()A.无限的B.有限的C.已知的D.有数量的3.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A.标准误逐渐增大B.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C.标准误逐渐减少D.标准差逐渐增大E.标准差逐渐减少4.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1∕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A.X2检验B.配对设计t检验C.成组设计t检验D.配对设计U检验E.成组设计U检验5.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oA.有相关关系B.无直线相关关系C.无因果关系D.无任何关系E.有伴随关系6.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A.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B.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C.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D.以上都不对E.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7.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8.为了便于比较C.为了表示相对水平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E.为了表示绝对水平8.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态分布资料9.负偏态分布资料C.不对称分布的资料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E.正偏态分布资料10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A.等级资料B.分类资料C.计数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计量资料10.对调查表考评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A.效度,反应度,可接受性B.信度,效度,可接受性C.信度,灵敏度,特异度D.信度,效度,反应度E.效度,灵敏度,特异度11.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分母不宜过小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D.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E.二者之间的可比性12.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A.几何均数B.全距C.中位数D.算术均数E.率13.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oA.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以上都不对D.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E.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14.变异系数是表示资料的:()A.集中趋势B.正态分布C.相对变异D.对称分布E.平均水平15 .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16 .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17 .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越小,说明:()A.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B.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C.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D.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E.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18.说明一个地区死亡水平的指标主要是:()A.B.CD.E. 数 系差差异准差距 方变标极全系差标差差异准数方极变标均A.BαD.E.A.上述都不对B.死因顺位C.死因构成比D.病死率E.死亡率19.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oA.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B.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C.不能用乙地的数据D.以上都不对E.不能用甲地的数据20.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A.概率B.t值C.标准误D.相对数E.平均数21.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A.便于进行试验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C.便于统计处理D.以上都不对E.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22.某研究者对50份痰液标本,每份分别接种在甲乙培养基上,观察结核杆菌的生长情况并想比较两种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是否一致,资料见下表。
完整版,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推荐文档
![完整版,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f965bd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4.png)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 〔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开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 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 得阳性人数228名.假设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那么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假设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A.总体中典型的一局部B.总体中任一局部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局部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局部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局部【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外表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 .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r〕是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在医学研究中常适用于免疫学的指标.对于变量值呈倍数关系或呈对数正态分布〔正偏态分布〕,如抗体效价及抗体滴度,某些传染病的潜伏期,细菌计数等,宜用几何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计算公式可用直接法和加减法.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k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fi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分类变量」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1、分类变量是指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等方面的变量,其作用是将调查响应者分群.描述变量是描述某一个客户群与其他客户群的区别.大局局部类变量...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 405085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选项是.A.构成比中某一局部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局部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局部所占的分布D.假设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假设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那么采用.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 %〕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5490重型604270402870合计1007878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假设算得F 药物=7.604 , P<0.01 ; F 区组=1.596 , P>0.05.按“=0.05 水准,贝U 4 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异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那么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A.P=1B.P=0C.P= —0.5D.0 0 PW 1E. — 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 .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那么正确的选项是.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8.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9.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假设,可作单侧检验.A.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B.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C.不清楚哪一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变化D.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高于普通肺炎E.两组白细胞计数值的总体方差不相等【答案】D10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E.以上都不对【答案】D11.比较两个率时,不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A.内部构成不同B.内部构成相同C.未知各年龄别人口数D.缺乏各年龄别死亡人数E.不易寻找标准人口构成【答案】B12.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作X2检验不必'校正.A.T>1 且n>40B.T>5 或n>40C.T>5 且n>40D.1<T<5< P>E.T>5 且n<40【答案】C13.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A.t检验B.方差分析C. x 2检验〔两样本配对的计数资料卡方检验〕D.秩和检验〔多样本的计数资料的秩和检验〕E.u检验【答案】D1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预防抽样误差的产生〔抽样误差不可预防〕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答案】C15.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C.调查设计可随机分组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E.以上都不对【答案】D16.在下述抽样调查方法中,在样本量相同的前提下,抽样误差最小的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整群抽样【答案】C17.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 , P>0.05 ,说明两变量之间.A.有相关关系B.无任何关系C.无直线相关关系D.无因果关系E.有伴随关系【答案】C18.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这种对照属于.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相互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答案】B19.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 0, 7, 14, 32, 40,对照组的观察值为0, 1 , 2, 4, 4, 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A.2 , 3; 1B.1.5 , 1.5 ; 3C.2 , 2; 2D.2.5 , 2.5 ; 1E.不参加编秩【答案】C20.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两组样本例数相等〕,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对样本来说:.A.两组秩和相等B.两组秩和的绝对值相等C.两组秩和相差很大D.两组秩和相差一般不会很大E.两组秩和的差值相等答案:〔A〕〔多组均数的秩和有:各组的平均秩和近似相等〕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A、B、C、D和E中选出一个最正确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每题1分〕1.卫生统计工作的根本步骤包括.A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B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C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D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E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估计和统计推断2.以下不属于定量资料.A.体块指数〔体重/身高2〕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C.细胞突变率〔%〕D.中性核细胞百分比〔%〕E.中学生中吸烟人数3.关于频数表的制作,以下论述是正确的.A.频数表的组数越多越好B.频数表的下限应该大于最小值C.频数表的上限应该小于最大值D. 一般频数表采用等距分组E.频数表的极差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4.比较身高与坐高两组单位相同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采用.A.变异系数〔cyB.标准差〔s〕C.方差〔s2〕D.极差〔R〕E.四分位间距5.从科到科+1 .96s范围外左右两那么外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是. A. 2.5% B. 95% C. 5.0% D. 99% E. 52.5%6.关于假设检验的以下论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在A药降血压疗效只会比B药好或相等时,可选单侧检验B.检验水准定得越小,犯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C.检验效能1-?定得越小,犯I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D. P值越小,越有理由拒绝H0E.在其它条彳相同时,双侧检验的检验效能比单侧检验低7.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cA. t 值不变B . t 值变小C. t 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 .不能判断8.将90名高血压病人随机等分成三组后分别用A、B和C方法治疗,以服药前后血压的差值为疗效,欲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确的选项是.A.作三个样本两两间差值比较的t检验B.作三个样本差值比较的方差分析C.作服药前后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方差分析D.作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E.以上都不对9.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例有效,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有效率为50 % B .最好用绝对数表示C.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D.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E.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10.经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4/105 ,经统一年龄构成后,甲地标化率为4.5/105 ,乙地为3.8/105 .因此可认为.A.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大B .甲地人群实际冠心病死亡率较乙地高C.甲地老年人构成较乙地大D.甲地各年龄别冠心病死亡率都较乙地高E.甲地人群冠心病平均死亡风险较乙地高11.不适宜用Poisson分布描述的实例是.A.广深高速公路一定时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分布B.每毫升水样品中大肠杆菌数分布C.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放射出质点数分布D.单位空间中某些昆虫数分布E.一定人群中乙型肝炎病人数分布12.调查某地居民1600人,得蛔虫感染率为50%,那么其总体率的95 %可信区间为OA. 47.55 〜52.45 %B. 48.75 〜51.25 %C. 45〜55%D. 49.68〜50.32 %E.据此资料不可推知13.以下不是x 2检验的用途.A.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异B.交叉分类资料两属性间有无相关关系C.检验频数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拟合优度D.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异E.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异14.在两组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3,7,14,32,对照组的观察植为,0,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A. 1; 2,3 B . 3; 1.5,1.5 C. 2; 2,2 D. 1; 2.5,2.5 E.不参加编秩15.根据某地6至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16.根据样本算得两个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r ,经t检3氐,P<0.01,可认为A. X与丫间相关密切B. B.总体相关系数p =1C.总体相关系数p = 0D.总体相关系数p w 0E.总体相关系数p >017.对药物半衰期较长的某药作不同齐J量疗效的临床试验,以下设计不适宜.A.配对设计B.完全随机设计C .交叉设计D.配伍组设计E,以上设计都不适宜18.现时寿命表的期望寿命.A.受人群数量的影响B.不能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C.受人口年龄别构成的影响D.是各年龄别死亡率的综合反映E.是死亡年龄的平均数19.与实验相比,.A.调查中对非研究因素限制更为严格B.调查不对研究对象作人为干预C.调查结果更为可靠D.调查设计要遵循随机和均衡的原那么E.调查研究的样本可以更小20.在某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临床随访研究中,不属于截尾数据的是A.随访对象死于其它疾病B.随访对象因在随访期间移民出国C.随访对象因严重付作用未能完成治疗D.随访对象到研究结束时仍未死亡E.随访对象失去联络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B〕一、单项选择题:在A,B,C,D,E 中选一个最正确答案,将答案字母填在下划线里〔每题1分〕1.在医学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是.A样本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局部B样本是总体中最有特点的一局部C样本是总体中典型的一局部D样本是总体中有意义的一局部E样本是总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局部2.以下关于概率的定义中, 是错误的.A.当概率小于0.05,那么为不可能事件B.当概率等于1,那么为必然事件C.当概率在0至1之间时,为随机事件D.当重复实验次数足够大时,事件发生频率接近概率E.当概率等于零,那么为非随机事件3.频数表不能.A.反映频数分布的特征B.方便进一步统计分析计算C.便于发现异常值D.精确估计算术均数的值E.用于分类资料4.在描述定量资料白^集中趋势时,以下论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均数适宜于对称分布资料B.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适宜于正偏倚分布C.同一正偏倚分布资料,估计的均数值小于中位数值D.对称分布资料的均数值等于中位数值E.几何均数特别适宜于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测指标的描述5.用大量来自同一总体的独立样本对总体参数作估计时,关于95%可信区间〔CI〕,正确的说法是.A.大约有95%样本的95%CI覆盖了总体参数B.对于每一个95%CI而言,总体参数约有95%的可能落在其内C.各个样本的95%CI是相同的D.对于每一个95%CI而言,有95%的可能性覆盖总体参数E.以上说法都不对6.在假设检验中,关于P值与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值是决策者事先确定的一个可以忽略的、小的概率值B.P 值是在H0成立的条件下,出现当前值以及更极端状况的概率C.a值并不一定要取0.05,根据实际需要甚至可以取到0.15D.在同一次假设检验中,作单侧检验时所得P值比作双侧检验时所得P值小E. a值越小,所得结论越可靠7.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与t检验的关系是一.A.完全等价且F=t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 t检验结果更准确D.完全等价且t =E.以上都不对8.以下关于方差分析的陈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各组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B.方差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C.方差分析中判断F值相对应的P值时需查双侧界值表D.方差分析得到的F值越大,说明总体均数差异越大E.方差分析得到的F值越小,越没有理由疑心H0成立9.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假设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那么.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10. Poisson 分布独有的特征是.A.离散型分布B.参数是总体均数C.方差等于均数D.当样本较小时是偏倚分布E.当样本足够大时近似正态11.在比较两个率时,进行标准化的目的是.A.使两个率之间的差异减小B.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实际水平C.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相对水平D.任两个率进行比较都必须先进行标准化E.代替假设检验发现两个率之间的差异12.用A法和B法分别检测100名确诊的癌症病人,A法的阳性率为pA, B法的阳性率为pB.检验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的方法应采用.A.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u检验B.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u检验C.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x 2检验D.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x 2检验E.两非独立样本的总体率是否相等的x 2检验13.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判定为.A.T越大,P越大B . T越大,P越小C . T值在界值范围内,P小于相应的D.T值在界值范围内,P大于相应的E.以上都不对14.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中,各组混合编秩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15.为比较某地两年几种疾病的患病率,可采用.A.直方图B.复式直条图C.线图D.构成比直条图D.圆图16.回归分析是研究.A.两变量X, Y 变化的关联性B.两变量X, Y 变化的方向性C.因变量依赖自变量变化的数量关系D.两变量变化的紧密程度E.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相关比例17.为减少测量顺序比照拟新药与常规药治疗结果的影响,作统计设计时最好应采用以下哪项举措.A.设对照组B.随机化安排C.增加实验次数D.盲法E.以上都不行18.关于寿命表,以下正确的陈述是.A.现时寿命表资料来自对特定人群某时点的调查B.定群寿命表资料来自对特定人群某时点的调查C.期望寿命又称平均寿命,指所有调查对象死亡时年龄的平均值D.随访某特定人群的死亡情况所得资料可做现时寿命表分析E.因期望寿命受人群年龄构成的影响,不能直接比较不同地区的期望寿命19.关于随机抽样,以下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单纯随机抽样适合大规模的抽样调查B.当学生学号按入学成绩编排时,评价学生成绩的抽样调查可采用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的优点是抽样误差较小D.分层抽样可以通过分层限制非研究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E.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只能采用一种抽样方法20.以下指标中,的分母不是用平均人口数.A.死因别死亡率B.粗死亡率C.某疾病发病率D.婴儿死亡率E.以上都不是1.II 型错误2.非参数检验3.正常值范围4.组内变异四、简做题:扼要答复以下问题.〔每题6分〕1.简述怎样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2.试述假设检验中I型错误与II 型错误的意义及关系.3,试比较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根本思想.4.医院拟研究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试确定该研究设计中的三要素.5.试述死亡概率、生存概率与生存率的关系.五、论述和计算题〔每题12分〕1,某研究调查了山区、丘陵、平原和沿海地区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如下表, 试问1〕饮用水中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有无关系2〕有人说,如相关系数的检验结果为P<0.05 ,可认为,饮水中氟含量高是导致氟骨症高发的原因之一,对吗氟含量〔mg/l 〕 X 0.480.644.001.481.602.863.214.71患病率〔%〕Y Y 22.3723.3125.3222.2928.5935.0046.0746.082,在某地卫生效劳调查中随机抽样调查了400户家庭,他们的平均年医疗费用支出是947元,标准差是291元.设家庭医疗费用近似正态分布,请估计这些家庭的95%年医疗费用支出范围,并估计当地家庭年医疗费用平均支出.1,检验效能2,参数检验3.可信区间4.组间变异四、简做题:扼要答复以下问题. 〔每题6分〕1,试比较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关系与意义.2,请简述对两总体均数作独立样本假设检验可以采用的统计方法及适用条件.3,简述非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和优缺点.4,简述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三者的关系.5.试述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五、论述和计算题〔每题12分〕1.某医生欲比较三种镇咳药的疗效,分析三种镇咳药延迟咳嗽的时间.结果经方差分析得下表,2,请补充并完成方差分析,3.解释结果.表三种镇咳药延迟咳嗽时间的方差分析表。
卫生统计学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试卷答案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0c02a731b765ce050814fe.png)
卫生统计学试卷一、A2型题(案例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1.某地有100个乡镇,分布在山区(30个)、盆地(50个)和平原(20个)。
分层各随机抽取小学生180、215和165人,调查得到山区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为35%,盆地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为40%,平原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为20%。
该地区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的综合估计为( )。
A.(35%+40%+20%)/3B.(35+40+20)/3C.(35%×30+40%×50+20%×20)/100D.(35%×180+40%×215+20%×165)/560E.其它选项都不对2.一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为:对照组暴露阳性而病例组暴露阴性是40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均阳性是20对;对照组暴露阴性而病例组暴露阳性是10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均阴性是60对。
它的OR值应为( )。
A.0.25B.2C.4D.0.5E.63.64只大鼠被随机地均分到4种不同的饲料组中去,饲养一段时间后,观测每只鼠的肝重比值(即肝重/体重),希望评价4种饲料对肝重比值的影响大小。
如果资料满足正态的前提条件,正确的统计方法应当是( )。
A.进行6次t检验B.进行6次Z检验C.先作方差分析后作t检验D.先作方差分析后作Dunnett-t检验E.先作方差分析后作SNK-q检验4.某职业病防治院测定了11名石棉沉着病患者、9名石棉沉着病可疑患者和11名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求得其均数分别为1.79L、2.31L和3.08L,能否据此认为石棉沉着病患者、石棉沉着病可疑患者和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不同?答案是( )。
A.能,因3个样本均数不同B.需作3个均数两两的t检验才能确定C.需作3个均数两两的SNK-q检验才能确定D.需作成组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ANOV A才能确定E.需作随机区组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ANOV A才能确定5.某医师用A、B、C三种方案分别治疗7例、6例和8例婴幼儿贫血患者。
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试题集含答案(可编辑)
![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试题集含答案(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d3e6302ed0d233d4b04e691c.png)
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试题集含答案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 6 40 50 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 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 轻型 40 36 90 60 54 90重型 60 42 70 40 28 70合计 100 78 78 100 82 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二、多选题在A、B、C、D和E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8081c87c24028915fc341.png)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xt>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是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在医学研究中常适用于免疫学的指标。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720e4dcf84b9d528ea7a74.png)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概率P=0,则表示B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8 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D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C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A XB GC MD SE CV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A 5B 5.5C 6D lOE 12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极差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A X±1.96SB X±1.96SXC μ±1.96SXD μ±t0.05,υSXE X±2.58S 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8.正态分布是以 E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BA从未患过病的人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E以上都不是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分组不合理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cd73520a80eb6294dc886c3f.png)
1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40 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 线图 D 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 B负偏态分布 C 正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 5 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 95%或 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 95%或 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 10 倍,该指标为( A )(A )相对比 (B ) 构成比 (C )定基比 (D )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 和 B 均不是D. A 和 B 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 t 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 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 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 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 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 n 1 和 n 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时,自 由度是( D ) (A ) n 1+ n 2 (B ) n 1+ n 2– (C ) n 1+ n 2 +1 (D ) n 1+ n 2 -2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 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 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8081c87c24028915fc341.png)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xt>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是用于反映一组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在医学研究中常适用于免疫学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统计学综合测试卷二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 6 40 50 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 36 90 60 54 90重型60 42 70 40 28 70合计100 78 78 100 82 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二、多选题在A、B、C、D和E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
1.用图表示某地区近30年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动态发展速度情况,宜绘制______.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百分条图D.半对数线图E.直条图【答案】A2.变异系数越大说明______.A.标准差越大B.平均数越大C.标准差、平均数都大D.平均数越小E.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答案】E3.统计量__________.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C.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D.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E.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答案】E4.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______.A.麻疹易感人群B.麻疹患者数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答案】C5.定基比与环比指标是A.构成比B.平均数C.频率D.绝对数E.相对比【答案】E6.______的均数等于方差。
A.正态分布B.二项分布C.对称分布D.Poisson分布E.以上均不对【答案】D7.下述______为第一类错误的定义。
A.拒绝实际上并不成立的H0B.接受实际上并不成立的H0C.拒绝实际上是成立的H0D.接受实际上是成立的H0E.拒绝实际上并不成立的H1【答案】C8.下列不适宜用X2检验的是______.A.成组设计的两样本频率的比较B.配对设计的两样本频率的比较C.多个样本频率的比较D.频率分布的比较E.等级资料实验效应间的比较【答案】E9.某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抑或试验性研究是根据确定的。
A.研究者的工作属性B.在现场工作,还是在实验室工作C.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D.是否给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E.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答案】D10.样本含量的估计是______.A.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B.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C.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是多少D.不必估计,调查整个总体最好E.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确定的最少例数【答案】E1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有______.A.SS总=SS组间+SS组内B.MS总=MS组间+MS组内C.SS组间>SS组内D.MS组间< p="">E.ν组间<ν组内【答案】A12.对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资料作关联性分析,可用_______.A.积差相关B.秩相关C.列联系数D.线性相关E.等级相关【答案】C1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能直接反映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异数量的指标为__________.A.复相关系数B.简单相关系数C.确定系数D.偏回归系数E.偏相关系数【答案】C14.对调查表考评的三个主要方面是______.A.信度、效度、反应度B.信度、效度、可接受性C.效度、灵敏度、特异度D.信度、灵敏度、特异度E.效度、反应度、可接受性【答案】B三、简答题 1.举例简述同质与变异的概念。
答:参考p6。
2.简要说明简单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意义。
答:线性相关系数P207、P244、P2473.表2是两地某病的患病资料。
表2 两地某病的患病资料甲地乙地检查人数患者患病率(‰)检查人数患者患病率(‰)男52563 6879 13.09 25634 2536 9.89女12365 3689 29.83 46892 12569 26.80合计64928 10568 16.28 72526 15105 20.83某研究者认为乙地总患病率为20.83‰,高于甲地的16.28‰,乙地某病患病严重,你是否同意该研究者的意见,为什么?(不用计算)答:标准化法,检验4.对202份住院患者痰标本分别用荧光法与浮游集菌法检查抗酸杆菌结果如表3,请列出对此资料作统计分析的方案(不必计算)。
表3荧光法与浮游集菌法检查抗酸杆菌结果浮游集菌法合计荧光法+ -+ 49 25 74- 21 107 128合计70 132 202答:P2155.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若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作分析,对分析结果会有何影响?答:降低检验效能6.6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EBV-VCA-IgG抗体滴度的分布见下表。
如何对该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请写出分析步骤,并对其意义进行解释。
(不用计算)抗体滴度(T)1:101:201:401:801:1601:3201:6401:1280人数(f)43 10 10 11 15 14 2答:求几何均数7.在一次吸烟习惯的调查中,问题1:是否吸烟?问题2:你吸烟频繁吗?(无、偶尔、有时、经常)问题3:你在昨天吸了多少支烟?问:调查这3个问题所得的资料各属哪种统计资料类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各有何优缺点?答:1.无序分类,2.有序分类,3.定量资料同一问题从三个不同的侧面考虑得到不同类型的变量,可按定量、有序、无序次序转换,但不可逆转换,对定量资料用分类变量的方法或有序分类按无序分类的方法都将降低检验效能。
8.作两组比较的t检验,结论拒绝H0时,是否证明了两总体均数不同,为什么?答:依现有的样本资料,可以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因为按照小概率事件原理,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
9.甲乙两医院乳腺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资料如下:伴腋下淋甲医院乙医院巴结转移病例数生存数生存率(%)病例数生存数生存率(%)无45 35 77.77 300 215 71.67有710 450 63.38 83 42 50.60合计755 485 64.24 383 257 67.10问:是否甲医院的生存率较低?为什么?可用什么统计方法进一步分析?答:不能认为甲医院生存率较低,因为两医院患者组成的内部构成比不同,应对其进行标准化,然后进行假设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