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专题一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周测

命题人:A级部历史组

1.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

2.战国时期齐、赵、魏所筑的堤防,规模较大,工程坚固,其用意是在黄河水泛滥时,既能避免自身遭受灾害,又能水淹对方。但结果造成黄河水年年泛滥。下列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A.修筑长城 B.开凿灵渠 C.北击匈奴 D.秦扫灭六国

3.《华阳国志• 蜀志》中记载“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指汉水)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据此判断在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

A.楚国是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B.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

C.秦统一前郡县制已经推行D.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个太尉

4.2006年,商代“子龙鼎”等四件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也是最早的带有“龙”字铭文的青铜器。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子龙鼎”是先秦时期形体最大的青铜器

B.商代青铜器上已出现大量可辨认的甲骨文

C.国家重视文物保护,抢救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

D.在商周青铜器中“子龙鼎”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5.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又创立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始皇创立一个的“世界”不包括

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B.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C.统一了文字 D.建立起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

6.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A.赢政功绩极大 B.皇权至高无上 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 D.实行礼制

7.“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B.中朝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

8.下列有关西周时期“礼”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维护着政治的安定B.保证了社会的和谐

C.是西周文化的主框架 D.具有历史的偶然性

9.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B.学者的研究论著C.秦简的记载D.民间的传说

10.秦朝在北方构建的有效国防体系除直道、长城外,还包括

A.蒙恬率领的边防军B.西南夷的“五尺道”

C.屠睢对岭南的征讨D.史禄主持开凿的灵渠

11.下列有关秦朝“朝议”的评述,不正确

...的是

A.成为皇帝决策的依据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D.具有现代的民主色彩

12.下列对李斯“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②国家政治从属于皇帝一人③汉代以后不再适应社会需要④说明皇帝具有天下独尊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下列有关西汉时期刺史制度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以监察为主要职能B.开始于汉武帝时期

C.属于地方行政区划D.分为13个主要监察区

14.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是

A.大宗、小宗政治待遇相同 B.淡化了“国”和“家”的结合

C.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D.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权

15.长孙无忌等人奉命修撰的《唐律疏议》曰:“立嫡者本拟承袭。嫡妻之长子为嫡子。不依此立,是名违法,合徒一年。‘即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谓妇人年五十以上不复乳育,故许立庶子为嫡,皆先立长,不立长者亦徒一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度开始受到法律保护B.唐代宗法观念基本源于周制

C.庶出子弟不可能获得继承权D.唐代在地方仍然实行分封制

16、有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二鼎、

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由该资料可以推论

①该国应是诸侯封国②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

③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④墓葬考证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7、《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

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8、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19、秦阳陵虎符,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_____,左在阳陵。”将帅

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面的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20、“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

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21、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秦朝

①设立左右丞相制度②实行分封制③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

制度④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③④

22、“秦汉帝国的结构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

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

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官僚制度

D.朝议制度

23、秦始皇时期,在广东设置了南海郡,南海郡守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24、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

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

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提供经验

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D..正确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25.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

A.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命并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26.汉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也向王国派遣丞相,这一做法

A.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 B.事实上强化了中央集权

C.加强了诸侯王对封地的管理 D.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27. 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 实行刺史制度

B. 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C. 实行中外朝制度

D. 颁布“推恩令”

28.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

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29.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全国,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

所增设,可达四十郡之多。对郡县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废分封、行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②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③元代所设行省与秦始皇所设郡的数量一致④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0.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D.否定了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趾、黥、劓(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材料二:在《田律》《徭律》《仓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赋税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三: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材料四: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尽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而奸邪并生,赭衣(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悉怨,溃而叛之。

(1)据材料一、二分析《秦律》担负着哪些职能?(6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秦律》有什么特点?(6分)

(3)据上述材料回答:《秦律》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