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义利观与价值取向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啥
总结荀子的主要思想是啥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字况称,又称荀况,战国时期的大儒,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荀子》。
荀子的思想体系广泛而深入,对后世儒家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如下:一、人性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本性是自私自利的。
他相信人终生都会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幸福,而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稳定和秩序,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防止人们陷入混乱和争斗。
二、教育论荀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育和习俗来塑造的。
他提出了“偏颇之学”的理念,认为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其能够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以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三、专政论荀子主张专制政治,认为君主应当拥有绝对的权力,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他认为,君主应该是一个明智、有能力、有权威的统治者,他的权威应该得到人们的敬畏和服从。
荀子主张君主应当制定明确的法律和政策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同时,君主应当负责保护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四、天命论荀子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命决定的,人们应该接受天命的安排,不应该过分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权力。
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天命,而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因此,人们应该虚心谦逊,顺应天命,不妄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五、兼爱论荀子提倡“兼爱”,他认为人们应该平等地关爱身边的人,无论是自己的家人、亲友,还是社会上的陌生人。
他认为,人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以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真正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首先要修身养性,保持道德的高尚和纯洁。
然后,他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使其和睦和谐。
最后,他要以身作则,用智慧和才干来治理国家和平定世界。
综上所述,荀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人性论、教育论、专政论、天命论、兼爱论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荀子的人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荀子的人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荀子学思想是一种偏理论性,偏实践性的仁政治思想,他倡导“以
仁为本”,认为仁慈是仁政的根源。
他的学说的主要思想有道德自律、
惩罚有过、帮扶弱者、治理政府的民主、廉洁至上等。
他提倡将礼乐
礼制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文民主治理。
荀子学思想在当代价值也是被重视的。
首先,在仁政思想方面,荀子
提出了“以仁为本”的概念,以此作为社会进步、治理国家的宗旨,有
助于不断改善国家公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的法治精神和责任意识,为全社会带来全面发展和繁荣的机遇。
其次,荀子的礼乐礼制和道德
教育方面的内涵,可以增强公民应有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政府治理
文化。
此外,荀子学思想中的惩戒有过的概念,呼吁政府要有效地进
行问责,从而促进政府真诚、踏实地服务公民,为个人发挥最大价值、为全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利益。
试论荀子礼法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
试论荀子礼法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可以更好地推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荀子礼法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文明传统雏形,又蕴含丰富的社会理论,不仅体现出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还兼具辩证的特点,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理论滋养。
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是其历史传统与时代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现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应充分反映我国历史传统与时代特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仅要立足社会现实,还应体现历史传统。
荀子是我国礼法思想的奠基人,开创了礼法结合的政治传统。
学者认为只有中华法系具备礼法结合的过程与内容。
而“荀子无疑是中华帝国政治文化的最重要的建筑师”。
荀子礼法思想已成为我国历史传统的一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而言备理论价值。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荀子以“大一统”的政治目标构建其礼法思想,并以“礼义”贯穿之。
他说:“彼国者亦有砥砺,礼义节奏是也。
”(《荀子·强国篇》)荀子认为只有践行“礼法”,贯彻“礼义”,才能富国强国。
荀子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包括“力术止,义术行”“选贤”等。
所谓“力术止”是指在国家层面不提倡使用武力;所谓“义术行”是更多地践行“礼义”。
如何“行义术”,荀子提出“凝”,就是团结,凝聚。
他认为君主“应凝士以礼,凝民以政”,(《议兵篇》)即用清明的政治环境、和谐的君民关系、合理的税负来安抚本国国民,同时吸纳他国的流民。
总结并评述荀子思想
总结并评述荀子思想荀子(约公元前310年—约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他的思想被称为荀学,对后世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和人性观上,并以强调人性恶、重视教化和制度来解决社会问题为核心。
下面将对荀子的思想进行总结和评述。
首先,荀子对人性的观点可以归纳为“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最本质的特点是邪恶的,人的本性是贪欲无止境地追求自己的利益。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明确教化的方法才能约束和引导人性,使人们追求公正的道德行为。
尽管荀子的人性观点相对悲观,但这一观念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后来孟子强调人性善的观点提供了对立的对比,促进了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
其次,荀子强调“性与教”的关系。
他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教育的力量得以改变和提升。
荀子提出了“性恶可教”的观点,他认为人性不仅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但是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使人性中的善得以发扬光大。
他提倡国家应该实行全面的教育制度,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来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次,荀子关于政治的思考和治国理念也非常重要。
他强调政治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认为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是国家的重要责任。
荀子主张实行严厉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来约束人性的恶,同时通过明君的治理和德政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提倡君主应当以身作则,做一个以德治国的君王,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塑造和引导人民的品德。
荀子的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理论和国家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荀子的思想在当时就受到了许多争议和批评,并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争议。
他的思想过于悲观地判断了人性的本质,并且对教育的重视过于强调威严和权力。
一些学者认为,在荀子的思想中缺乏关于个体的尊重和自由的考虑。
然而,荀子的思想以其共同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更多地被视为儒家传统中重视道德教化和政治治理的代表。
浅谈荀子义利思想及当代价值
说: "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 之所起也�" ( �礼论� ) 所谓的礼, 就是要在人群中划
[ 收稿日期] 2009- 01 -04 [ 作者简介] 杨 帆 (1 , 男, 辽宁沈阳人,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983 -)
�9�
分出贵贱 , 贫富 , 长幼的等级差别来 � 礼起源于人的 生理欲求, 礼的作用是调节人们的欲望, 满足人们的 需求, 维护人的正当利益需要 � 可见, 荀子是不轻利 的, 他重视人们的利益价值, 以及基本的生存权利 � 荀子还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对人生而有欲的 劳而欲息, 好利而恶害, 是人所生而有也, 是无待而 然者也, 是禹, 桀之所同也 �" ( �非相� ) 荀子一再强调 这些思想, 因为他已认识到, 欲利之求是人的本性之 必然, 是人的生命的必需, 没有欲利之养, 人就不能 成其为人�在荀子的本意中, "好利之心" 是人一种与 生俱来的自然本性, 其本身并不是 "恶" 的 � 然而, 如 果不加限制和改造, 只求欲利, 不讲道义, 人们就会 发生争夺, 引起混乱 �在荀子看来 "义与利者, 人之所 两有也�" ( �大略� ) " 义与利 " , 虽然在内涵上有所不 同, 但它们是人之所共同具有的需要�虽然 "利 " 的需 要与 "义" 的需要是彼此对立的, 但二者又是一种 "相 克又相生 " 的关系 �从 "利 " 的方面说, "尽欲 " 是人的 本 能, 但 荀子指出, " 尽欲 " 是 不可能的, 人只 能 "近 尽" 也 � 人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又 只有通过 " 道欲 " 即 " 以义制利" 才是可能的 � 荀子就 礼义和情性, 即义和利的关系作了深刻论述, 阐发了 以义统利的义利思想 �荀子认为, 人不能为追求名节 而舍义, 不能为追求私利而去义, 更不能放纵情性而 抛义, 而应以义统利, 使义和利相互协调发展 � 孔子 曾提出见利思义, 孟子提倡去利怀义, 他们认为利是 社会动乱和危害人心的根源, 必须进行抑制 �荀子既 尊重利, 又重视义, 在人们的言行中实行以义克利的 统一�这样, 荀子的义利观既与纵欲主义和极端的功 利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又避免了禁欲主义和寡欲
对荀子思想的总结理解
对荀子思想的总结理解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誉为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法家的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被称为墨家之后的“荀学”,对于社会伦理、政治哲学和人性论述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的思想理论主要围绕着人性、教育和政治三个方面展开,他对人性的论述可以归纳为天性厚重、人性恶劣以及人性可塑等三个主要观点。
首先,荀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天性厚重的良善之心,即人具有慈爱之心。
他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性恶是指人在没有受到教育和约束的情况下,会追求个人的欲望和利益,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人天生就具有纵欲情欲的天性,因此需要受到社会道德的教育和约束。
其次,荀子还强调了人性的可塑性。
他认为,虽然人性恶,但通过良好的教育,人是可以改造和塑造的。
他提出了“性恶论”的“性恶可学”观点,认为人工提升可以战胜本性的恶。
荀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来使人改造,进而控制和调节人的欲望和行为。
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修养品德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培养人的坚持道德、追求仁爱的价值观。
再次,荀子对于政治的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认识。
他主张以“尊王攘夷”为核心,即皇权至高无上,忠诚于君主。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有仁德,以公正的政策来治理国家,促进人民的幸福与福祉。
同时,他也主张通过严厉的法律制度和秉公执法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秩序,以控制人性中的恶。
他坚决反对分封制度,主张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以建立强大的国家。
总结来看,荀子的思想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对人性的论述揭示了人性中善恶并存的复杂性,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提升人性,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造和人性塑造的意义。
他的政治理念强调君主的尊崇和仁政,通过强权来维护社会秩序,给后世的政治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荀子的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他强调人性的恶,往往忽视了人性中的善,且过于依赖于严厉的法律和秉公的执法来控制人性的恶。
荀子对于道德价值观的阐述
荀子对于道德价值观的阐述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道德价值观的阐述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荀子的研究,我深刻地认识到他对于道德的理解和价值观的建构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与其他儒家学派有所不同。
他认为人性本恶,强调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只追求个人的利益和享乐。
这与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认为,人性的恶是由于人的欲望无限而不能满足所致,而欲望的无限性又是人性的固有属性。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欲望,使其不至于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而能够追求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
这一观点对于塑造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建设社会的道德秩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次,荀子对于道德的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道德并非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的。
他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的辩证关系,强调人性的恶是可以通过修养和教育来改变的。
他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仪式礼节的教育,使人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追求道德的高尚和崇高。
荀子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后世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还提出了“性恶论”的悲观主义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快乐。
他指出,人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需要通过强制力量来维持。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可改变的,他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改变人们的行为,使其能够追求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
这一观点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荀子对于仁爱的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仁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他强调,人们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关心他人的利益和福祉,而不仅仅追求个人的利益和享乐。
他提出了“兼爱”和“天下为公”的理念,主张人们应该超越个人的私利,追求整个社会的利益。
这一观点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荀子的价值取向
荀学对先秦儒学价值观的改造荀卿憎恶乱世的黑暗政治,那时,亡国昏乱的君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他们不遵循大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信奉神灵赐福去灾,庸俗鄙陋的儒生拘泥于琐碎礼节,像庄周那样的人滑稽好辩,败坏风俗。
于是荀子致力于推究儒家、墨家、道家学说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
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儒家关于仁、义、礼的基本教义逐渐趋于形式化。
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在于“仁义之道”。
如果说,孔子对于仁的强调,体现了儒家学说的理想主义与道德主义的诉求;孟子在“仁义之道”的坚守中,特别强调了“义”的价值,主张民本、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具有一种民生、民主、民权的性质。
在孔孟儒学理论中,礼在形式上与内容上是高度统一的。
但是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思想中的“礼”,这种对礼的阐释,表明他已经将孔孟儒学的“仁义之道”的价值属性剥落下来了,同时也表明,儒学从理想回到了现实之中。
荀子对于礼的强调,最终将礼变成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它代表着王权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下一切社会规范的法则。
荀子哲学思维的出发点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服务于社会政治是荀子哲学的实质和核心。
因此,荀子使儒家思想更加社会化、现实化、功利化,可以说,他使得儒家思想有了更高阶段的适应水平,提高了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文化管理社会的实用功能,从而使儒家学说演变为完全服务于王权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社会意识形态。
孔、孟、荀儒学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解决自然状态下的人如何社会化的问题。
但孔、孟共同强调了通过追求仁义之道来提高个体人的社会价值,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人文价值最大化。
这种追求是一种自内而外的自觉行为,除了道德自律之外,并没有什么外在的强制力促成仁义价值的实现。
而荀子将儒学教义简约化,将仁义之道形式化,将仁义之道的主观发生论转变为客观发生论,其标志正是礼的行为政治化,从外而内地强制性约束了人们的行为。
在荀子那里,教育和管理“人”的手段除了道德约束之外,还引入了法治的内容。
荀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仁、义、礼等道德约束固不可少,但是一旦离开国家意志的代表者——法,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荀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代意义
荀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代意义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鲁国人,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
他的思想观点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荀子的思想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荀子》中,这部著作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也是荀子的代表作。
荀子在《荀子》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其中包括天命论、性恶论、性善论、教化论等等。
首先,荀子提出了天命论。
他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所决定的,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荀子强调人应该顺应天命,不违背自然规律,以此来实现和谐与稳定。
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安慰和指导,使人们能够接受自己的命运,并通过努力来适应和改变现实。
其次,荀子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们天生就有贪婪、自私、残暴等恶劣的倾向。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无法改变,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和改造人的行为。
这一观点对于教育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自己被恶性的本性所驱使。
同时,荀子也提出了性善论。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们具有良知和道德感,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恶习。
荀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人的善性,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和美德。
这一观点对于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鼓励人们要不断努力,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此外,荀子还提出了教化论。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关键,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使人们成为有道德和理性的人。
荀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塑造人的品德和修养,使人们能够追求真理和智慧。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提醒人们要注重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工具。
荀子的思想观点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荀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荀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荀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35年,战国末期赵国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其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奔波于各诸侯国宣传自己的政治和教育思想,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三次为“祭酒”,被尊为“最为老师”,德高望重。
在学术研究方面,荀子不拘泥于儒家一脉,综合诸子百家,提出“教化”概念,把儒家德育思想发展为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的德育思想体系,在儒家文化及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荀子生活于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礼崩乐坏是社会的真实写照;为实现大一统的理想社会,各诸侯国普遍完成变法和经济社会改革,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建立、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学术思想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相互借鉴融合,这一切为荀子思想的产生奠定时代基础。
“性恶论”和“天人之分”的思想是荀子德育思想的形成的哲学基础。
立足于“人性本恶”的人性论基础,荀子认为人可以“化性起伪”,并提出一系列方法和途径。
荀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提出“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认为人能够知天、识天并制天,为其德育思想奠定认识论基础。
明分使群的社会分层论、上下俱富的裕民富国思想、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和保护并合理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其德育思想提供经济和社会思想支持。
荀子德育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以礼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以义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以孝为家庭德育的核心,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强调忠信端悫。
礼是荀子道德教育的核心,礼起于欲、争,由圣王而制,礼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各种制度、规范、礼仪、礼节等,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决定因素。
隆礼贵义是荀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义利冲突,荀子提出“先义后利”“见利思义”等义利辩证统一的义利观。
孝是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荀子提出“孝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高于父恩”等“孝”的理论。
忠信端悫是社会道德的核心,荀子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同维度,进行全面详尽阐述,提出很有价值的思想和见解。
孔孟荀义利观的历史影响与借鉴意义
孔孟荀义利观的历史影响与借鉴意义
《孟子》和《荀子》中的理论或著作,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杰作,其精湛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文化社会。
“孔孟荀义利观”作为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对于作为主体的孔孟荀三家来说,其历史影响和借鉴意义都是十分显著的。
首先,孔孟荀三家的学说对于社会治理和私人品德等诸多领域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表现在它们认为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要依赖于统治者的忠诚和改革,社会治理只有通过以道德解决问题,而不是立法而处理问题,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此外,他们也着重强调了谦逊、宽容、仁慈等仁爱精神,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们的道德健康,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助于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加之,孔孟荀三家的思想不仅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肯定,而且其精神也受到了国际上范围更广的赞赏。
例如,孔子教育思想,从提倡以礼法来统治和治理社会,到以“亲”为本,以“孝”、“恕”为核心理念来实现和谐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国际社会追捧。
同样,荀子以“仁义”为核心理念活社会,强调言行之一致性以及立法者和法律之间的衔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
因此,孔孟荀义利观的历史影响深远,被广泛引用和推崇。
当今社会,还可从“孔孟荀义利观”中汲取有益的借鉴意义。
它说明了以人性和仁慈的理念活社会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科学而精确地施行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文素养教育,将和谐文化理念融入训练学生,最终实现文化传承和学问发展。
总之,“孔孟荀义利观”的历史影响与借鉴意义,可以说是千古流传、万古留存,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
荀子的社会伦理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关系
荀子的社会伦理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关系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研究荀子的思想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他的社会伦理观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但通过教化和修养可以实现人的道德完善,这一观点与现代社会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人权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也有一些共通之处。
首先,荀子的社会伦理观强调了人的道德教化和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天生具有贪婪、嫉妒、懒惰等恶劣的品质。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人性恶劣就意味着人无法改变,他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人的良好品质。
荀子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观点与现代社会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自由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冲突。
现代社会注重个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人权利,而荀子则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然而,荀子的社会伦理观也与现代价值观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荀子主张君主制度,认为只有有道德修养的君主才能统治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观点与现代社会追求公正和善治的价值观相契合。
现代社会也强调领导者应具备道德修养和领导才能,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荀子的社会伦理观提供了一种思考现代社会治理的思路,即通过培养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荀子的社会伦理观还强调了人的情感和道德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人的情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情感受到道德的制约和引导。
荀子主张人应该通过修养和教化来培养良好的情感,使其与道德相一致。
这一观点与现代社会强调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教育的价值观相契合。
现代社会注重培养人的情感表达和情商,以提高人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荀子的社会伦理观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的情感与道德关系的思路,即通过培养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教育,实现人的情感与道德的一致。
综上所述,荀子的社会伦理观与现代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也有一些共通之处。
荀子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荀子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荀子的研究让我深刻认识到他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首先,荀子的思想对于古代中国社会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荀子提出的“性恶论”与“性善论”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讨论的焦点之一。
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制度来约束和改造人性,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后来的王道主义和儒家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荀子的思想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借鉴他的观点,思考如何通过教育和制度来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其次,荀子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与道德修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他强调人的修养应该注重内在的道德品质,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
他提出的“性即理”观点,强调人的本性与道德规范是一致的,只有通过修养和实践,才能实现人的完善和达到道德境界。
这一观点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我们可以从荀子的思想中找到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建设的借鉴,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此外,荀子的思想对于人的自我认知和人生态度也具有重要意义。
他强调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安宁和道义的实现。
他提出的“知足常乐”观点,强调人应该满足于现实的生活,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和地位。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社会中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可以从荀子的思想中找到对于人生态度和幸福追求的指导,以实现个人的内心平静和生活的有意义。
总之,荀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他的政治思想对于古代中国社会的治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个人修养与道德修养也具有启示意义,同时对于人的自我认知和人生态度也有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深刻认识到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当代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贡献,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和传承他的思想,以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荀子的利益观与社会利益
荀子的利益观与社会利益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主要关注了荀子的利益观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发现荀子的思想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价值。
首先,荀子对于利益的理解与其他儒家学者有所不同。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是人的天性。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这种自私追求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相反,他认为这是人的天性所决定的。
他说:“人之所以不为善者,无他故,所以不为善者,利也。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人性和利益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看法。
其次,荀子强调了社会利益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人的利益应该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
他说:“君子之利,必先天下之利。
”这句话意味着个人的利益应该服从于社会的利益,个人的追求应该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
荀子认为,只有在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化。
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兼爱”和“仁”的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他认为,通过兼爱和仁,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
他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皆由人之私也。
天下之所以治者,皆由人之公也。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只有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下,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与稳定。
此外,荀子还提出了“性恶论”,即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和贪婪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是人的天性。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这种自私追求利益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他提出了“教化”的概念,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引导人的行为。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于人性和道德教化的看法。
综上所述,荀子的利益观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是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个人的利益应该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通过兼爱和仁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他提出了教化的概念,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约束和引导人的行为。
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行为准则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荀子教育思想
总结荀子教育思想引言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姓荀,名卿,字子荀,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
他的学说以儒家学派为基础,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儒家教育体系中的道德教育。
本文将对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他的思想。
荀子的教育观点1.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贪婪无欲望的。
他相信人性本恶,是基于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根据荀子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克服人性的恶,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和道德价值观。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还包括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道德规范。
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家庭生活、政治治理和社会秩序的关系密切。
他认为个人的修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基础,而社会则是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的基础。
只有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都能达到道德规范,才能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3.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制定来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行和品质。
他强调学习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尤其是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和培养。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行为的改变,而不仅仅是知识和理论的传授。
4.成人教育和自我修养:荀子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事情,成人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和自我修养。
他强调通过学习和修养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荀子认为成人教育和自我修养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修养,才能达到道德的完美。
5.教育与社会进步:荀子认为教育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和造就人才,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社会才能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荀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荀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现实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荀子教育思想在现实社会的几个方面的意义总结:1.培养公民素质:荀子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和谐发展的关系。
荀子的义利观
荀子的义利观一、引言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政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荀子》中,他提出了独特的义利观,探讨了人与社会、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围绕荀子的义利观展开探讨。
二、义利观的基本概念荀子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而这种相互关系的基础是利益。
他认为,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关系。
但是,荀子也强调,人的行为应当以道义为准则,追求义而非利。
他认为,只有通过追求义,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三、义与利的关系荀子认为,义和利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有着不同的本质。
他认为,利是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而义则是人们追求社会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他认为,个人的利益应当服从于社会的利益,个人的追求应当符合社会的需要。
只有在追求社会利益的过程中,个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荀子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他认为,个人只有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进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他强调了社会和个人的相互关系,认为只有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下,个人才能实现自身的利益。
四、义利观的实践意义荀子的义利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他的观点提醒人们,个人利益不能脱离社会利益而存在。
个人的行为和追求应当符合社会的需要,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其次,他的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只有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个人才能获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进而实现自身的利益。
荀子的义利观也对于政治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追求社会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私利。
政治家应当以道义为准则,追求社会的利益,为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政治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祉,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五、结论荀子的义利观是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通过对义与利的关系的探讨,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荀子形上视域中“义”的限度与“利”的证成
荀子形上视域中“义”的限度与“利”的证成郭春牛【摘要】孔子与孟子在论及人之行为动机和行为手段上,奉“义”为圭臬,呈现出强烈的道义论色彩.荀子对于义利关系的阐释则表现出与孔子和孟子颇为相异的进路,他认为“义”虽具备价值上的自足性,却缺少现实上的完满性,因而,为“义”提供一个合理的限度便十分必要.荀子试图通过经验性的解释来回答“义”是如何从抽象的道德原则落实于人的具体社会实践,并使得人们能够在行动中愿意依义而行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空洞的道德理想.【期刊名称】《甘肃理论学刊》【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义;限度;荀子【作者】郭春牛【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2.6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进行行为抉择时,常常会面临道德和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
譬如,路上遇到老太太摔倒,是扶还是不扶?“扶”虽合乎“德性”,却可能引“祸”上身。
“不扶”虽于己无损,却会受到良心谴责。
这样看来,道德和利益似乎总是处于紧张的对立中,正是这种看似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使得人们在面临类似问题上常常处于不知如何是好的境地,因此,借古人之智就成了许多人解决日常困境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往往以“义利之辨”来展现。
从孔子开始直至孟子,“义”与“利”都呈现出某种对峙的局面,言利则必不离义。
“义”同时作为行为动机与手段获得了双重意义上的品格与价值,“利”在这一道义论传统之中似乎只能作为附庸而存在,其本身的正当性与价值不仅没有得到彰显,反而在“义”的光芒下显得晦暗不明。
到了荀子那里,或许是基于现实政治的考虑,他并没有一味延续儒家一贯的道义论传统,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赋予“利”以独立的品格,降低了孔子与孟子所持守的价值平台,使得“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行为的动机。
与此同时,荀子又对“取利”的手段与方式进行了限定,即“取利”必须合乎“义”的要求。
荀子思想的价值观
荀子思想的价值观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对荀子的研究中,我发现他的思想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价值观。
首先,荀子强调人性的恶。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们天生具有自私自利的倾向。
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人性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
荀子认为,人的恶性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自己的欲望,从而实现道德的修养。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具有启示意义。
其次,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的统一。
他认为,人的本性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
人的善性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而人的恶性则需要通过制度和法律来约束和规范。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我们理解人的行为和社会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三,荀子提出了“性即命”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性格和命运是密切相关的,人们的行为和命运受到自身的性格和品德所决定。
荀子强调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塑造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和修养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四,荀子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
他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它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情感,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荀子提出了“以礼治国”的观点,他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以礼仪为基础,通过教育和仪式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最后,荀子强调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治国。
君主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荀子提出了“君臣之道”的观点,他认为君主和臣民之间应该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君主的职责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荀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观。
他对人性、教育、礼仪、君主等方面的思考,为我们理解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荀子的事业追求与人生价值
荀子的事业追求与人生价值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讨了荀子的事业追求与人生价值,发现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首先,荀子强调了人的本性是恶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身是有欲望的,而这种欲望往往会导致人的贪婪、自私和道德败坏。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来改造人的本性,培养人的德性和道德观念。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追求道德的完善,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其次,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的辩证关系。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的本性趋向于善。
他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才能使自己的本性逐渐趋向善良。
他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道德准则,强调了人应该追求道德的高尚和纯洁。
此外,荀子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
他强调了人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社会,使之达到道德的境界。
他认为个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奋斗。
他提出了“天下一家”的思想,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道德的境界而努力。
最后,荀子对于人生的追求也体现在他对于政治的思考上。
他认为政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他提出了“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的关系,强调了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应该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他强调了人的本性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的本性趋向于善。
他提出了人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社会,使之达到道德的境界。
他认为政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荀子的思想不仅对于古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于今天的社会和个人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的义利观和价值取向(6684字)1.荀子的义利观义利观,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它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利益与道德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关系的问题。
荀子的义利观普遍存在于他的思想中的各个方面。
荀子批判继承了以前儒家的义利思想,对“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做出了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尤其是在其义利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荣辱之大分”的道德价值观,直到今天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节以荀子的义利观中最基本的问题——人性和礼制进行分析。
1 .1 荀子义利观的理论来源荀子的义利观来源于他所身处的时代背景。
荀子生活的年代在战国七雄鼎立之势渐衰,秦国统一大势渐成之时。
中国历史从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到诸侯争霸行将结束之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主要思想也已明朗化。
荀子批判性地吸收了各家各派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的优秀观点,将其调和在一个思想体系里。
他的学说主体部分源于儒家,同时也受到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深刻影响。
荀子是先秦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有“欲利之心”的本性及物质之“利”在社会伦理生活中存在的合理性。
性恶是人们追逐“利”的根本原因。
他还说,“利足以生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肯定了物质之“利”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好利”是人生而有之的,因为“人生而有欲”。
虽然欲利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社会财富是有限的,人的“欲利之心”是无止境的,所以必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否则会“乱”,正确的引导方式就是“礼义”。
与孔子、孟子有所不同的是,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思想,更加强调的是礼治与法治的结合。
由此可见,儒家学说的理念已经从理想主义、道德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功利主义。
显然,荀子的这种转变顺应了战国时代特殊的历史发展趋势。
1.2 礼义的目的“礼”在先秦时期是作为一种尚未法律条文化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其基本作用为:“明分使群”、“度量分界”及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就是作为维持封建秩序的依据。
“义”则是内化的“礼”,体现在人的思想道德情操上。
“凡礼义者,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在这里指明,礼义是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伪”形成的,而不是“生于人之性也”。
“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针对人性“恶”的问题,生于“圣人之伪”。
礼义的目的在于“养人之欲”,使欲物“相持而长”,也就是使“欲”、“义”、“利”相协调,解决物质与欲望之间的矛盾,也是为了避免人性恶而造成的社会矛盾。
1.3义利孰轻孰重在“义”和“利”的关系上,荀子在批判继承了孔子、孟子和墨子的义利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以义制利,义利统一”的义利观。
荀子认为人既有好利的本能,也有好义的本能。
从个人方面来讲,“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从社会角度来说,“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因此荀子的态度是义比利重要。
但“利”是本,是人生存的必要,是国家经济之体,也是满足欲望的实质。
荀子从他的性恶论出发,极力反对先前儒家“不言利”的思想,他的富国论中就强调“利”的重要作用。
对于义利两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能只重利轻义,也不能只重义轻利。
在荀子看来,对待利欲必须有所节制,“以礼养情”,“以义制利,义利统一”,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群居合一”从而使社会安定有序,这正是“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荀子的义利观既不同于纵欲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又不同于禁欲主义和寡欲主义,主张在“以义制利”的前提下实现义利的“两得”。
尤其是荀子的义利观同公私观紧密相连,“以义制利”实质上就是“公义胜私欲”。
1.4礼义的社会作用荀子义利观的核心,是要通过“礼”界定各自阶层应得的“利”,而不是顺人之性情去纵欲逐利。
基于“明分论”中对于社会职能分工的划定,强本之“利”须得在地主阶级的统一管理之下,也就是遵从“礼”的规范之下方能受用。
地主阶级是社会的统治者,只有通过“裕民之政”(即施舍与贫苦大众而又必对其有所求的“慈悲心怀”),“民”才能富,民富则国强。
“民”要根据“礼”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有限度的享受,履行孝悌之义、忠君之义。
如此,则社会秩序将井井有条,封建经济在这个层次分明的结构下会健康地发展(天下之“大利”),进而满足每个人的“利”。
如何将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引入社会控制之中,荀子也为我们想好了出路,那就是“相持而长”的思想,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时,务必提出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实现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由此可见,荀子想通过礼义达到规范人民行为、维持封建秩序的目的,(1)可见其对制度和道德是相当重视的,也是有历史进步性的,但未免过于夸大了礼制的作用。
(2)礼是等级制度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权贵的意志。
因而,荀子向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转变,代表着儒学中人民性的丧失,体现了儒学作为贵族文化的系统化。
1.5义利观的总体结构荀子义利观可以总结为:“性恶”——“礼”——“义”——“利”,从起始端的“性恶”到末端的“利”,二者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也具有一致性,中间的“礼”、“义”是实现二者“相持而长”的最佳途径。
“相持而长”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
这个公式与先秦法家学派义利观所不同的是:法家将中间“礼”、“义”的作用由法制来担任,因此可以看出,荀子对于社会控制手段的选择更偏重于制度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约束。
2.荀子的价值取向2.1荣辱观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不同的道德价值观会做出不同的回答。
荣与辱是荀子用来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一对伦理范畴,是其义利观的具体体现,荀子用人们对待义利的态度来确定人们行为的荣与辱。
荀子说,“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是荣辱之大分也。
”可见,荀子把是否合乎封建社会的礼义纲常作为区分荣辱的主要标准,把荣辱同人们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考察,认定“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他认为只有合乎礼义法度、遵循社会秩序的品德和行为才是善的,反之是恶的;只有按照国家的礼法办事、“以义制利”,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行为才是光荣的,反之是可耻的。
同时,荀子并没有将义与利对立起来,他吸收了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思想,坚持“义利两得”、“以义为上”,反对离义谈利或言不及义的行为。
荀子又进一步把荣辱区分为义荣、势荣和义辱、势辱,他说,“故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以有义荣。
有势辱无害为尧,有势荣无害为桀。
义荣、势荣,唯君子然后兼有之;义辱、势辱,唯小人然后兼有之。
是荣辱之分也。
”在这里荀子重视“义荣”而轻视“势荣”,突出“荣”的道义价值,具有合理的进步因素,以至于成为后世进步思想家用来抨击腐败风俗的思想工具。
2.2自然观2.2.1自然关系荀子“立足于现实看待天人关系问题”。
他对天这一概念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他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照耀,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真以成,不见其事而视其功,夫是之谓神,皆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这里,荀子认为天是自然变化的现象。
荀子认为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人而消失或改变,“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而辍广。
”他这一客观认识决定了他认为人是天的主体,天应该也本该为人服务。
荀子在强调“天”有自身规律的同时,又强调人虽然也和天一样属于自然,但人与万物不同。
他对人的本质及与万物的区别作了客观的分析:“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牡牡而无男女之别。
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不大于礼。
”这两段论述,十分科学地阐释了人与万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结成彼此相互依存的社会,并能按照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自然形成社会分工,能主动地遵守人为的社会道德规范“礼”。
荀子强调“人定胜天”,肯定人的能力,高度重视人为,强调人为天下贵。
人为天下贵,完全肯定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认为天干预不了人事,也不能决定人的吉凶祸福。
人不必畏天,相反,天应该为人服务,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
他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意思是说,人间贫、富、祸、饥,不在天,而在人自身,人只要努力生产,厉行节约,则天不能使人贫穷,相反,如果生产荒废而又奢侈,天也不能使人富裕。
还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所以荀子不是简单的“天人相分”论者,而是“天人有分与合一”,“坚持了辨证的天人合一观”。
他“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生气勃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是他自然观中最重要的部分,从而把先秦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2.2形神关系在“形”、“神”关系问题上,荀子发展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出发,提出了无神论思想。
他指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谓之天情。
”又提出:“生、形与知处也。
”较客观地揭示了精神与形体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同时,他又对产生“鬼神”的原因进行了近似科学的说明,指出:“星坠,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荀子“天人之分”、“制天命”、“无鬼神”、“形神对立统一”等思想的提出,不仅成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形成的划时代的标志,而且也宣告了先秦时期“天人关系”论争的彻底终结。
总而言之,在天人关系上,因为“人具有禽兽所没有的仁义”,所以他们都认为“人最为天下贵”,并且“始终立足于人为,把人看作是主动的一方,主体的一方,把发挥人的自觉性、能动性看作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孔子“知天命而畏之”到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先秦儒家士人逐步肯定人具有超越万物的能动性,强调人应积极进取,利用自然的必然性实现人类的目的。
这一思想,体现了当时社会新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对自身主体性的充分意识。
2.3君臣观荀子身处战国末期,当时社会政治的发展表现出统一的趋势。
政治上的统一又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所以君臣观不能不受其影响。
适应时代需要,荀子对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荀子强调臣要忠君。
他将“忠”分为四个等级即大忠、次忠、下忠和国贼:“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减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