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必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理念
1.素质教育观
a)面向全体学生
b)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c)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e)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f)促进学生生动、活波、主动地发展
g)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a)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要客观
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的权责
和需求。
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
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均衡性:把握关键期;互补性:扬长
避短;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c)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因材施教。
3.教师观
a)角色的转变
1)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b)行为的转变
师生关系:尊重和赞赏
教学:帮助和引导
自我:反思
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合作
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生学习
一、教育与人口: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教育对人口的再生产作用
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生产力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
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通过教育制度可以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进行选拔,延续原有社会政治关系或加速改变旧有的社会政治关系
四、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影响课程开放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与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教学原则
1.直观性
2.启发性
3.巩固性
4.因材施教
5.理论联系实际
6.循序渐进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8.量力性(可接受性)
新型教学观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
教学从“教授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同时更注重过程”转变
教学从“关注学科”向“关注人”转变
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有意义的材料)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理解记忆)
5.时间因素
6.识记者的态度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记忆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a)及时复习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d)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e)复习方法多样化
f)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过后立即发生,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性。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水平动机。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着任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