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磁_说课稿
电生磁说课稿

电生磁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本文作为物理课程中“电磁学”章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在上接“静电学”的基础上,引入了“电生磁”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磁场”、“电磁感应”等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本文内容也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点,对于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电生磁”现象展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生磁现象的发现:通过奥斯特实验,介绍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2. 电生磁现象的规律:阐述安培定则,解释电流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电生磁现象的应用:介绍电流表、电磁铁等实际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理解奥斯特实验的原理。
2. 掌握安培定则,能够判断电流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3. 了解电生磁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电流表、电磁铁等。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及其规律。
2. 安培定则的应用。
3. 电生磁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二)难点1. 奥斯特实验的理解与操作。
2. 安培定则的掌握与应用。
3. 电生磁现象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来主动发现电生磁的现象和规律。
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我会在关键知识点上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假设和解释。
(二)问答法在课堂上,我将采用问答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加深对电生磁概念的理解。
同时,问答法也能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电生磁》教案5篇

《电生磁》教案5篇第一篇:《电生磁》教案电生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重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准备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奥斯特做的实验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顺时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电流的磁效应)看第二个图,我们把电流切断,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发现当电流切断时,小磁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直导线周围没有磁场.观察实验,当改变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时,发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回答:当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变成逆时针.得出,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提问:手电筒在通电时为什么连一个大头针都吸不动? 这是因为它的磁场太弱了.那如果我们把导线绕成一个线圈,然后再给它通电,那么线圈都有电流通过,且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就会强得多.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它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条形磁体)通过演示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相似,那么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有关,当电流方向改变,其极性也改变.)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的极性呢? 安培定则。
(电流方向,线圈的绕法)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北极.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电生磁一、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
①电流方向②线圈绕法四、安培定则。
电和磁的说课稿范文

电和磁的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和磁的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和磁的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电和磁》这一节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探究使指南针指针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的重要。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的实验讨论和设计(用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通电直导线);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做出解释。
四、教学准备小组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闸刀、导线、指南针、线圈、实验记录单(每组3份)教师准备:一套学生用的器材,纸质指南针模型(用于学生的汇报)五、教学过程下面谈谈设计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导入部分直接以谈话的形式展开,跟学生讲奥斯特的神奇实验,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新课1、点亮小灯泡首先,以点亮小灯泡作为一个热身活动,让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同时,为后面奥斯特的实验做好实验准备。
然后对指南针做简单的观察和介绍,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指南针的指针静止时是指向南北方向的,这是为实验做好认知准备。
电生磁优质说课稿

电生磁优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一节关于电磁学的课程——“电生磁”。
这一课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实验演示以及课堂小结。
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流的磁效应,了解奥斯特实验及其意义,掌握右手定则并能应用于简单的电磁问题解决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让他们认识到科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流的磁效应:介绍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并解释其物理原理。
2. 奥斯特实验: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流产生磁场的事实。
3. 右手定则: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右手定则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4. 电磁应用:举例说明电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提问“电和磁有什么关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简要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解电流的磁效应,解释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原因,并结合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这一现象。
3. 实验演示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我会进行奥斯特实验的演示,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到通电导线周围确实存在磁场,从而加深对电流磁效应的理解。
《电生磁》说课稿

初中物理说课稿《电生磁》说课教案一、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
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对学生的分析八年级学生是心智不够成熟,但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
但是一分为二去看待,八年级的学生往往是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需要教师的积极、灵活的调动。
三、教学理念:(1)实现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和谐发展。
感动不了自己的演员就演不出感动观众的戏,同样感动不了自己的老师也感动不了自己的学生。
教师不是千人一面,也都有自己各自的风格。
教师的多样性会给学生新鲜的感觉,但是不管是什么风格的教师都要有自身的魅力。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要品德高尚、业务精通,钻研教材,学识广博,热爱学习和生活,喜欢和学生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不管这位教师是慈爱的还是严肃的、是幽默的还是平易的,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现在很多的教育者都能够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但是,落实到实际当中,很多学生依然还是学习的奴隶。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班级教学的模式依然还在,考试和作业的压力依然还在,老师的框框依然还在,学生被逼迫学习的往事记忆还在。
如果老师一味做秀,强迫学生非要表现的很活跃,也是不现实的。
那些有创造性的学生即便处在填鸭教学中,他们也是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
那些不爱思考不爱表现的学生,即便处在民主的环境中,也不愿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不是说课改无益,只是说明了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电生磁说课稿1

《§9-3电生磁》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说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第2节《电生磁》。
本节课是电与磁之间的关系的一节内容,综合了第一节磁现象和第二节磁场的知识,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电磁铁、电磁铁的应用等内容埋下了伏笔。
2、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总结能力。
学生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1、认识电流磁效应2、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情况3、会使用右手螺旋定则重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情况难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极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的过程,因此二、说学法结合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观察演示实验、动手操作实验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说教法本节课遵循以学生合作式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以指导问题为细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结合我校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演示炼钢厂的模拟电磁起重机的实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电生磁意图:从生活中感悟学习物理的必要性,感知生活处处有物理。
(二)新课(一)奥斯特实验先介绍奥斯特实验是从一次不经意中发现的(意图: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也能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做奥斯特实验得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学生按照如下的学习指导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是什么样的学习指导:1、小组实验:做教材上的探究实验一,在2分钟内说说这个实验与教材64页右下角的图进行比对说说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总结能力2、通过观察下面的演示实验,把螺线管每一圈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极性在下图中标出来。
(2分钟)小组组员探讨:任务一:当螺线管上的电流由上到下时,N极位于螺线管的(填“左侧”或“右侧”);当螺线管上的电流由下而上时,N极位于螺线管的(填“左侧”或“右侧”)。
人教版电生磁说课稿

人教版电生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单元——电磁学中的“电生磁”。
本单元不仅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关键内容。
一、教学目标在开始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流的磁效应,掌握安培环路定理和右手螺旋定则,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简单的电磁现象,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接下来,我将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磁效应:介绍奥斯特实验,解释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
2. 电磁铁和螺线管: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3. 安培环路定理:通过实验验证和数学推导,学习安培环路定理,并理解其在电磁学中的应用。
4. 右手螺旋定则:学习如何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方向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如力学中的力和运动,热学中的温度和热量等概念。
但对于电磁学,学生可能感到陌生和抽象。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设计丰富的实验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实验教学: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电流磁效应的理解。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电磁场的分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电生磁(说课稿)

电生磁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节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电生磁》第一课时,属于物质科学领域,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该部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特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直线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确定磁场方向的方法。
教材在呈现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提出“不用磁体能否产生磁场飞”的问题引入,然后通过活动探究通电指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特点,最后介绍安培定则来判定磁场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在上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中,已经学习了磁铁,磁场,磁感线,磁化等与磁相关的知识,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同时这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因素以及的电磁铁的使用,电磁感应和磁生电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也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
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金华第四中初二年级的学生。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电和磁的相关内容,但是还不能将两者联系起来,还有学生对“电生磁”的现象和实例接触不多,对于电生磁的理解比较困难。
但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观察能力,实验探究技能,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处理。
有利于本节课都以实验探究的开展。
认知心理发展水平:初中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电生磁”的相关内容比较抽象,但是电生磁超出学生的原有认知,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基于学习任务和学习者分析,依照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电生磁》这节课的要求,将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安排如下:教学重点: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准确说出电磁铁的概念。
(3)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4)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物理汇报课说课稿 电生磁

电生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能参加这组内汇报课说课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我今天的说课的课题是电生磁,以下我就七个方面来简单介绍有关这堂课基本内容:一、说教材本节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
(一)本章要点分析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
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这些内容是后面学习信息传递常识和有关电能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章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与感悟。
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电流的磁场.继电器,电动机,发电机等内容要尽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学,去做,使学生认识物理是很有用的,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说教材本节教材在本章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本电与磁的纽带。
主要知识体系有:(1)奥特实验: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偏转,证实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带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显现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遵守安培定则。
(4)安培定则:对于通电螺线管,可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5)电磁铁:通电螺线管和它里面的铁心就构成了一个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通入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由于实际问题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要把这些问题通过抽象的物模型加以认识,学会应用,建立本节的知识体系,这是对学习的较高的要求,定会使得学生感到困难。
所以它也是本章学习内容中的一个难点。
(二)与原教材相比内容和要求上的不同点1 增加了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的认识上的探究。
电生磁说课稿

电生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电生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生磁”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对之前所学的电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后续学习电磁感应、发电机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安培定则这三个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认识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生磁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电生磁的本质。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电路、电流、磁场等相关知识,对电学和磁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电与磁之间的联系还缺乏认识。
在能力方面,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心理特点方面,学生对新奇的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掌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3)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电生磁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及安培定则的应用。
2、教学难点(1)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电生磁”教学教案

“电生磁”教学教案“电生磁”教学教案(通用5篇)“电生磁”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电流的磁效应②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③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②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二、教学重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电磁铁特性。
三、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极性与电流方向间的关系的得出;电磁铁特性的得出。
四、教具:直导线一根、干电池3节、螺线管、小磁针、导线、铁芯、电磁铁、图钉、条形磁铁、蹄行磁铁、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开关五、学具:软铁钉二个、小磁铁六个、漆包线一段、干电池三节电池座、回形针若干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一个、导线若干条。
(共13套)六、教法:演示法、引导法、启发法七、学法:观察法、探究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八、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这现象说明了什么?(出示第一张图片,展示课题——电生磁)二、新课:1、教师叙述电与磁联系发现的发展史,指出其重大意义。
(出示图片2奥斯特人像。
2、电流的磁效应:重做奥斯特实验,引导学做实验、观察实验:把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观察通电时小针针N极指向有什么变化?改变电流方向,重做上述实验,再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从这个实验现象中,你有什么发现?结论: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电流磁场方向与导线上电流方向有关。
(出示图片3)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师演示:将一段直导线绕在铅笔上形成螺线管,了解什么是螺线管。
(出示第4张图片螺线管图和实物)师演示:给螺线管通电,观察放在螺线管两端的小磁针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实物展台展示)探究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①问:你认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会是什么样?(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师板书学生的猜想。
《电生磁》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

《电生磁》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1.本节课选自,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磁场知识后,知道磁体周围具有磁场,并在学生已有的电学知识基础上,通过奥斯特实验了解并认识电流也具有磁效应,并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及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同时电流的磁效应为学生以后学习电磁铁,继电器买下伏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
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的内容,和大纲对本节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节的目标定为知识与技能了解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经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过程。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不同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
教学重点1.奥斯特实验及电流的磁效应2.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及右手螺旋定则重难点的突破重点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情况。
难点是: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我设计了如下的策略:如何确保实验成功:除了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以及明确组内分工外,教师还有必要课前先做好实验准备;课上要进行细心的指导。
为了减少对作图理解上的困难,教师还需要在课上进行绘图的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此的理解。
要想明白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必须要让学生知道电流在螺线管中的流动方向,导线的缠绕方向,我采用的是让他们自己动手缠绕螺线管,自己动手去抓自己的螺线管,自己判断,效果不错。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电生磁教学设计篇一《电生磁》教学设计永久镇中学孙桂芬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
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校系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中学,学校硬件配备较为齐全,强化班级建设,突出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初二的学生心智已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体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奥斯特的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
(二)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五、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演示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电生磁”现象和安培定则,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以旧引新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体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说课稿:20.2电生磁

2.在课堂上适时更新板书,避免信息过多、过杂;
3.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区分层次。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奥斯特实验和电磁感应实验的观察可能不够仔细,影响实验效果;
2.部分学生对安培定则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导致判断磁场方向出错;
教学难点为:
1.奥斯特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尤其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安培定则的理解和应用,如何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3.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探究,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尤其是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电生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一篇小短文。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逻辑性强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部分:
2.讲解安培定则: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辅助,解释安培定则的原理,让学生学会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3.电磁感应现象:组织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4.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展示电生磁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机、变压器等,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电生磁说课稿

电生磁说课稿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杨新梅,来自初四物理组。
我说课的题目是《电生磁》,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二节,我将从课标要求及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的内容。
一、课标要求及分析: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学习内容是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行为动词是探究、了解,其他重要信息是通过实验,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过程目标。
二、教材分析:《电生磁》是初中物理电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已学过磁场知识、电场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学习电磁现象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边的学习,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并能进行初步的实验探究,他们在由“观察者”变成“探究者”,由“验证者”变成“发现者”。
因此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提问、猜想、验证及总结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1、电流的磁效应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难点是会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五、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技能: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提问—猜想—验证—总结的科学探究过程来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设计:根据以上内容,我的教学设计分为情境导入、新课讲授、知识总结、应用拓展四部分。
第一部分情境导入,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到电流的磁效应,然后介绍奥斯特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电生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杨新梅,来自初四物理组。
我说课的题目是《电生磁》,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二节,我将从课标要求及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的内容。
一、课标要求及分析: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学习内容是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行为动词是探究、了解,其他重要信息是通过实验,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过程目标。
二、教材分析:《电生磁》是初中物理电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已学过磁场知识、电场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学习电磁现象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边的学习,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并能进行初步的实验探究,他们在由“观察者”变成“探究者”,由“验证者”变成“发现者”。
因此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提问、猜想、验证及总结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1、电流的磁效应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难点是会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五、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一提问一猜想一验证一总结的科学探究过程来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设计:根据以上内容,我的教学设计分为情境导入、新课讲授、知识总结、应用拓展四部分。
第一部分情境导入,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到电流的磁效应,然后介绍奥斯特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探究事物本质的欲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热情。
第二部分新课讲授,分为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安培定则。
电生磁的说课稿

电生磁的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电生磁”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位于电磁学模块的起始部分。
它不仅是磁场章节的基础,而且与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密切相关,如电磁设备、电机等。
此外,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电流的磁效应,包括奥斯特实验、安培定则、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学习电磁感应等内容打下基础。
(三)教材特点本文以实验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电生磁现象。
教材编排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奥斯特实验,理解电流的磁效应。
2. 掌握安培定则,能计算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
3. 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了解电磁设备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2. 运用安培定则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电磁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电磁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2.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奥斯特实验及电流的磁效应。
2.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二)难点1. 安培定则的理解与运用。
2. 电磁设备原理的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电生磁的相关知识。
同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说教法(一)教学方法1. 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主动探索电生磁现象的本质。
举例:在讲解奥斯特实验时,我会提问:“为什么电流通过导线时,旁边的磁针会发生偏转?”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生磁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二节,本节知识是学生学习了磁场知识后,知道磁体周围具有磁场,并在学生已有的电学知识基础上,了解并认识电流也具有磁效应,并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及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
本节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占有重要的地位。
1、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的内容和大纲对本节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节的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某种联系。
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奥斯特的实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
难点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探究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对条形磁铁的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说教法
针对本节重点,我主要采用了演示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演示实验好处是形象、直观,能快速切入主题,深受学生欢迎。
同时演示实验也可揭露事物的来龙去脉,引发学生思考等;
通过学生观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会小组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
最后应用班班通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问题变得直观。
四、说学法
学生通过自学、观察、思考,然后一起交流合作,最后得出结论,学生从中不仅学会了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还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怎样和他人交流与合作。
五、说教学程序
(1)观看实验,引入新课
观看小磁针放入通电导体中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并作简单介绍,是什么使小磁针转动,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就能通过直观的演示调动学生积极性
(2)实验探究,进行新课:
(一)、电流的磁效应
1、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一起来作这个实验。
教师有步骤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1)把小磁针放在导线下方,分别通断电,观察N极指向变化?
(2)把小磁针放在导线上方,分别通断电,观察N极指向变化?
(3)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观察以上两种情况。
后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我们把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2)电流磁场的方向与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在这一环节中,放手发动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得出结论,是成败的关键
人们从发现永磁体到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然电能产生磁,为什么手电筒通电时连一根大头针也吸不动,从而引出螺线管的概念。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过演示实验现象得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演示尽量体现直观性,但由于器材限制,仍不能满足全班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可以用事物展示台或用班班通上的视频,我觉得这一效果会好的多了。
问题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要想明白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必须要让学生知道电流在螺线管中的流动方向,导线的缠绕方向,我采用的是让他们自己动手缠绕螺线管,自己动手去抓自己的螺线管,自己判断,效果不错。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展示课件,并让学生分析实验中电流方向与螺线管N极方向,结合课本漫画,让小组总结发言,总结归纳自己所得结论。
(三)、安培定则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得出安培定则内容,展示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空间感受并更深理解安培定则。
(3)课堂小节,回顾反思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展示本节的内容和突出重点,和简洁,我这样设计的板书
第三节:电生磁
(一)、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实验
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是相似的。
2.判断方法: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七、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
本节课的概念挺抽象的,中间有穿插三个探究实验,教学时间有些紧,因此导致达标测试题没有处理。
虽然采用了演示实验,但演示实验特别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这个演示实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投影不清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把此环节改为学生实验,有学生自己探究得出更为好些。
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电流方向的探究中,学生的合作效果并不是太好,这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增强小组合作。
这节课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