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的非完整井流计算

合集下载

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涌水量计算
1、 群井按大井简化的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的基坑降水总涌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1):
)
1ln()2(0
00r R s s H k
πQ +-= (1)
式中:Q ──基坑降水的总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 H 0──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0──基坑水位降深(m); R ──降水影响半径(m);
r 0──沿基坑周边均匀布置的降水井群所围面积等效圆的半径
(m);可按π/0A r =计算,此处,A 为降水井群连线所围
2、 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2):
)
2.01ln()1ln(0
m m 02
m
2
0r h l l h r R
h H k πQ +-++-=
(2)
2
0m h
H h +=
式中:h ──基坑动水位至的含水层底面的深度(m);
l
3、 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3):
)
1ln(20
R Ms k
πQ += (3)
式中:图
4、 群井按大井简化的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的基坑降水总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图4):
20
M l M R Ms k
Q -=π (4)
5、 群井按大井简化的均质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的基坑降水总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图5):
2
(5)
图。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基坑降水、土方、支护工程降水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计算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其它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本次计算采取如下程序:本工程采用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基坑涌水量。

公式一:)R (1lg h -M)M -2H 366.102r k Q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k ——渗透系数(m/d),10S ——水位降深(m),7.0m R ——引用影响半径(m),R=kH s 2=230m r 0——基坑半径(m),F F r 564.0/0==π=104.5m F ——基坑面积(m 2),本工程暂取34358m 2l ——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长度H ——初始静止水位至井底的距离h ——基坑底至井底的距离M ——承压含水层厚度(m),27.0计算得:Q=2969.9m 3/d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根据规范所计算涌水量往往比实际小很多,本工程根据经验,按两倍理论量计算涌水量,即涌水量为:2969.9×2=5940 m 3/d公式二:3120q k l r s π=式中:q ——管井的出水量(m 3/d)s r ——过滤器半径(m )l ——过滤器浸部分段长度(m),2.0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380计算得:q =182.40m 3/d公式三:q Qn 1.1=计算得井数为:n ≈36公式四:T y Z ir c h L +++++=0式中:L ——井深(m)h ——基坑深度(m),5.5c ——降水水面距基坑底的深度(m),1.0i ——水力坡度,取0.03Z ——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0.5y ——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2.0T ——沉砂管长度(m),0.5计算得井深为:L ≈12.6m ,取 13m公式五:1'-=n l a式中:'l ——沿基坑布置井点的长度(m),约1160m 计算得井间距为:a ≈33.1m因按规范计算降水井所需间距往往比实际需要要小很多,根据我 公司多年降水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降水井间距为7.0m ,另,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在槽内加设疏干井,共布降水井165口。

基坑降水计算指南

基坑降水计算指南

基坑降水计算指南1.降水影响半径确定影响半径的方法很多,在矿坑涌水量计算中常用库萨金和吉哈尔特经验公式作近似计算。

当设计的矿山进行了大降深群孔抽水试验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网资料为基础的图解法进行推求。

1.1、经验公式法计算影响半径的主要经验公式见表1。

表1 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1.2、图解法当设计矿山做了大降深群孔抽水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实测资料,用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

(一)自然数直角座标图解法在直角座标上,将抽水孔与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各观测孔的同一时刻所测得的水位连结起来,尚曲线趋势延长,与抽水前的静止水位线相交,该交点至抽水孔的距离即为影响半径(见图1)。

观测孔较多时,用图解法确定的影响半径较为准确。

(二)半对数座标图解法在横座标用对数表示观测孔至抽水孔的距离,纵座标用自然数表示抽水主孔及观测孔水位降深的直角座标系中,将抽水主孔的稳定水位降深及同时刻的观测孔水位降低标绘在相应位置,连结这两点并延长与横座标的交点即为影响半径(见图2)。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孔时,以观测孔稳定水位降深绘图更准些。

1.3、影响半径经验数值根据岩层性质、颗粒粒径及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的关系来确定影响半径,见表2与表3。

表2 松散岩土影响半径(R)经验数值表3 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关系2 计算模型及公式2.1.潜水完整井计算模型()⎪⎭⎫ ⎝⎛+-=01log 2366.1r R S S H kQ …………………………………………公式1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 );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 S :基坑水位降深(m ); R :降水影响半径(m ); r 0:基坑等效半径(m )。

2.2.承压水完整井计算模型⎪⎪⎭⎫⎝⎛+=01lg 73.2r R MS kQ式中:Q :K R :r 0:基坑(m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2.3.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模型⎪⎪⎭⎫ ⎝⎛+-+⎪⎪⎭⎫ ⎝⎛+=002.01lg 1lg 73.2r M l l M r R MSkQ ……………………………公式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 ); R :降水影响半径(m ); r 0:基坑等效半径(m );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 S :基坑水位降深(m );l :基坑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 )()⎪⎪⎭⎫⎝⎛+--=021lg 2366.1r R h M M H kQ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K :渗透系数(m/d ); R :降水影响半径(m ); r 0:基坑等效半径(m );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h2.5.线形工程潜水完整井计算模型Rh H kL Q 22-=…………………………………………………公式5()222h H Rx h y -+=……………………………………………公式6 ()dR r d SS H k q w 2ln 2πππ+-=…………………………………………………公式7双直线井排,条件同上,适用条件:①均质潜水含水层; ②完整井点; ③位于无界含水层中; ④直线井点排,两侧进水; ⑤L>50m 。

管井降水计算(潜水非完整井)

管井降水计算(潜水非完整井)

一、场地岩土工程情况本工程位于包头市友谊大街以南,劳动路以东,万青路以西,在地貌上属于大青山山前冲洪积地貌。

本场地地层结构和岩性如下:第①层杂填土,以粉土为主,混少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呈稍湿、松散状态。

该层厚度在0.3~3.2m之间,层底标高在1052.62~1057.02m之间。

第②层粉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稍密状态。

该层厚度在0.3~4.2m之间,层底标高在1052.02~1054.06m之间。

第③层粗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颗粒级配较好,混少量砾,局部分布有粉质粘士薄夹层。

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厚度在3.4~6.6m之间,渗透系数为K=1.66×10-2cm/s。

第③1层细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存在于第3层粗砂层中,该层厚度在0.4~2.2m之间,层底标高在1047.91~1050.61m之间,渗透系数为K=5.64×10-3cm/s。

第④层粉砂,黄绿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局部分布有粉土、粉质粘土薄夹层。

天然状态下呈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厚度在4.3~9.4m之间,层底标高1039.21~1041.58m之间,渗透系数为K=2.24×10-3cm/s。

第⑤层粉质粘土,灰黑色,含云母,有光泽,略带腥臭味,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为1.3~6.1%,无摇振反应,切口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天然状态下呈可塑~软塑状态。

该层中分布有粉砂、细砂及粉土薄夹层,局部含有薄层钙质胶结层。

该层厚度在31.2~33.4m之间,层底标高在1006.57~1009.65m 之间,渗透系数为K=3.89×10-6cm/s。

地下水埋藏于自然地表下5.2~6.5m,标高在1049.64~1050.73m之间,属潜水。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012规范)
计算结果 16328.00 25.920 72.111 10.00 509.117 6.20 13.10 5.00 9.650 4.00 0.25 4122.591 1112.068 4.078 5
15.00 5.00
5088.334 1112.068
5.033 6
,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结果 井适当放大可用于本地区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
类别
承压水非完 整井
参数 基坑面积(m2)
渗透系数k (m/d) 等效半径r 0 =(A/π)1/2
井水位降深sw(m) 降水井影响半径R =10sw(k )1/2
降水后基坑内的水位高度h(m) 潜水含水层厚度H(m)
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sd(m) hm(m)
过滤器长度l (m) 过滤器半径r s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r0
l
பைடு நூலகம்
ro
备注
输入项 输入项
当井深 输入项 水位小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Q 3.1314k (2H sd )sd ln(1 R ) r0
Q 3.1314k
H 2 h2
ln(1 R ) hm l ln(1 0.2 hm )
r0
l
ro
H 2 h2
n(1 R ) hm l ln(1 0.2 hm )
取整
承压--潜水 非完整井
降水井总长度H (m) 坑底至管井底距离h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取整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版)
基坑降水计算程序(2012规范)
类别
承压水非完 整井Βιβλιοθήκη 参数 基坑面积(m2)渗透系数k (m/d) 等效半径r 0 =(A/π)1/2
井水位降深sw(m) 降水井影响半径R =10sw(k )1/2
降水后基坑内的水位高度h(m) 潜水含水层厚度H(m)
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sd(m) hm(m)
过滤器长度l (m) 过滤器半径r s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012规范)
计算结果 16328.00 25.920 72.111 10.00 509.117 6.20 13.10 5.00 9.650 4.00 0.25 4122.591 1112.068 4.078 5
15.00 5.00
5088.334 1112.068
5.033 6
,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结果 井适当放大可用于本地区
取整
承压--潜水 非完整井
降水井总长度H (m) 坑底至管井底距离h (m)
基坑涌水量Q (m3/d) 管井单井出水量q (m3/d)
降水井数量n=1.1Q/q 取整
注:苏州地区一般按300-500m2一口降水井,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结果 基本不适于本地区,建议承压--潜水非完整井适当放大可用于本地区
备注
输入项 输入项
当井深 输入项 水位小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输入项 输入项
结果
Q 3.1314k (2H sd )sd ln(1 R ) r0
Q
3.1314k
ln(1
R)
H 2 h2 hm l ln(1
0.2
hm

探讨基坑涌水量计算问题

探讨基坑涌水量计算问题

探讨基坑涌水量计算问题摘要: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和降水设计需要按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专门的专项设计,以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使用和施工的正常进行。

深基坑开挖是一个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程内容,做好地下降水工作是保证其安全性和质量的前提。

关键词:基坑涌水量计算1、场地含水层类型依据施工条件要求,基坑降水时,动水位一般要求降至结构底板以下 1. 00m左右,以保证基坑底处于干燥环境而便于施工。

处于潜水含水层中的基坑,无论水位怎样降落,都不会导致含水层类型的改变,但承压含水层不同。

当上部隔水层较薄,并且基坑底位于含水层中时,基坑降水往往导致部分承压水向潜水的转换。

此时,地下水向降水井的渗流不再是单一的承压含水层渗流,而是转变成承压潜水渗流模型。

为此,基坑涌水量计算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同时在勘察过程中也要准确划分含水层、隔水层及确定承压水头,否则所计算的涌水量会偏差很大,进而影响降水成本。

图1为均质无界含水层承压潜水非完整井基坑降水示意图。

2、涌水量计算中的完整式与非完整式基坑降水方法分两大类: 一类是集水明渠降水,一类是井点降水。

两大类降水方法中基坑涌水量计算的原理不同,前者涉及地下水向沟渠运动的理论,后者涉及到地下水向井孔运动的理论。

集水明渠降水,降水构筑物是位于基坑底部连续布设的集水渗渠,一般位于基础轮廓线以外、基坑边缘坡脚 0.3m 内。

虽然有时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 设直径0. 7~0. 8m 的集水井,但这些集水井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汇集渗入集水渗渠中的地下水,以保证水泵能持续、稳定抽水而设。

由于集水渗渠底一般低于基坑底 0.3~0. 5m,集水井底又比集水渗渠底低 0. 5~1. 0m,所以无论是基坑本身还是集水井、集水渗渠,一般均是非完整式的,基坑涌水量计算应按渠壁、渠底同时进水的非完整渗流模型进行才算合理。

图2 为明渠降水示意图井点降水,既有坑内降水又有坑外降水,无论何种形式,降水井底部必须低于基坑底部以保证将基坑水位降到结构底板以下设计要求的深度,对于基坑本身而言,一般都是非完整式,而降水井既有完整式又有非完整式。

基坑降水计算-承压水完整井-非完整井

基坑降水计算-承压水完整井-非完整井

60.00m 60.00m 50.00m 50.00m 10.00m 10.00m
20.00m 20.00m 0.50m 0.50m 2.00m 2.00m 0.50m 0.50m 0.25m 0.25m 1.20m 1.20m 0.15m 0.15m 7.60m/d
7.60m/d
0.10
0.10
R=10S n=基坑承压水降水计算-图文
承压水完整井
承压水非完整井
输入参数输入参数基坑长度(L)基坑长度(L)基坑宽度(B)
基坑宽度(B)
基坑开挖深度(相对地表)基坑开挖深度(相对地表)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降水后坑底水位与基底距离降水后坑底水位与基底距离承压水水头埋深(相对地表)
承压水水头埋深(相对地表)
井点管距坑壁距离井点管距坑壁距离降水井直径
降水井直径
过滤器进水长度(l )过滤器进水长度(l )过滤器半径(r s )过滤器半径(r s )渗透系数(K)渗透系数(K)水力坡降(i)水力坡降(i)说明: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表中蓝色数字根据工程概况输入,单位为基坑工程设计规范默认单位,直接输入数字,单位自动添加,单井出水量和不同土体渗透系数参考值取值见附表。

R。

02_管井降水计算(潜水完整井+潜水非完整井)

02_管井降水计算(潜水完整井+潜水非完整井)

按井管(筒)是否穿透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如图1(a)基坑41基坑b 基坑c基坑dk 土的渗透系数m/d 1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19S 基坑水位降深m 9R 降水影响半径m 150γ0基坑等效半径m 6.09Q 基坑总涌水量m 3/d253.0783#DIV/0!#DIV/0!#DIV/0!注:(1)、降水影响半径宜根据试验确定,当基坑安全等级为二、三级时,如图1(b)条件:b<0.5R;b为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离基坑a 基坑b 基坑c 基坑db m 25Qm 3/d389.9217#DIV/0!#DIV/0!#DIV/0!如图2(a)基坑a基坑b 基坑c基坑dh mm 18单位意义符号符号符号意义意义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离基坑总涌水量(二)、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地面水源:数据单位(2)、基坑等效半径当基坑为圆形时就是基坑半径,当基坑为矩形时如下计算:γ0=0.29(a+b)当基坑为不规则形状时:2、基坑近河岸:数据一、基坑总涌水量计算(一)、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计算:1、基坑远离水源时:数据当为潜水含水层时:当为承压水时:单位)2.01lg()1lg(366.10022r h l l h r Rh H kQ m m m+-++-=)1lg()2(366.10r RSS H KQ +-=kH S R 2=kS R 10=πA r =0)2(hH h m +=02lg )2(366.1r b SS H kQ -=l过滤器长度m2.5R 150γ0 6.09S9参数1H 2-h m 23700参数2lg(1+R/γ0) 1.408758#DIV/0!#DIV/0!#DIV/0!参数3(h m -l)/l 6.2#DIV/0!#DIV/0!#DIV/0!参数4lg(1+0.2×h m /γ0)0.201706#DIV/0!#DIV/0!#DIV/0!Q基坑总涌水量m 3/d13.91324#DIV/0!#DIV/0!#DIV/0!b>M/2基坑a 基坑b 基坑c 基坑dM 见表格上说明m 参数1(l+S)/lg(2b/γ0)12.5772#DIV/0!#DIV/0!#DIV/0!参数2lg(0.66l/γ0)-0.56713#DIV/0!#DIV/0!#DIV/0!参数30.25l/M#DIV/0!#DIV/0!#DIV/0!#DIV/0!参数4lg(b 2/(M 2-0.14l2))#NUM!#DIV/0!#DIV/0!#DIV/0!Q基坑总涌水量m 3/d#DIV/0!#DIV/0!#DIV/0!#DIV/0!单位如图2(b)式中:b为基坑中心至河岸的距离,M为过滤器向下至不透水土层的深度数据符号意义2、基坑近河岸:(含水层厚度不大时)]14.0lg 25.066.0lg 2lg [366.122200l M b M l r l lr b s l ks Q -+++=水层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01-管井降水计算(潜水非完整井)

01-管井降水计算(潜水非完整井)

01-管井降水计算(潜水非完整井)一、场地岩土工程情况本工程位于包头市友谊大街以南,劳动路以东,万青路以西,在地貌上属于大青山山前冲洪积地貌。

本场地地层结构和岩性如下:第①层杂填土,以粉土为主,混少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呈稍湿、松散状态。

该层厚度在0.3~3.2m之间,层底标高在1052.62~1057.02m之间。

第②层粉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稍密状态。

该层厚度在0.3~4.2m之间,层底标高在1052.02~1054.06m之间。

第③层粗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颗粒级配较好,混少量砾,局部分布有粉质粘士薄夹层。

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厚度在3.4~6.6m之间,渗透系数为K=1.66×10-2cm/s。

第③1层细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存在于第3层粗砂层中,该层厚度在0.4~2.2m之间,层底标高在1047.91~1050.61m之间,渗透系数为K=5.64×10-3cm/s。

第④层粉砂,黄绿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局部分布有粉土、粉质粘土薄夹层。

天然状态下呈饱和,中密状态。

该层厚度在4.3~9.4m之间,层底标高1039.21~1041.58m之间,渗透系数为K=2.24×10-3cm/s。

第⑤层粉质粘土,灰黑色,含云母,有光泽,略带腥臭味,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为 1.3~6.1%,无摇振反应,切口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天然状态下呈可塑~软塑状态。

该层中分布有粉砂、细砂及粉土薄夹层,局部含有薄层钙质胶结层。

该层厚度在31.2~33.4m之间,层底标高在1006.57~1009.65m之间,渗透系数为K=3.89×10-6cm/s。

地下水埋藏于自然地表下5.2~6.5m,标高在1049.64~1050.73m之间,属潜水。

基坑降水计算-潜水完整井-非完整井

基坑降水计算-潜水完整井-非完整井

管井单井出水能力(q0) 基坑降水总涌水量(Q) 降水井数量(n) 降水井深度
133.4m3/d 2817.7m3/d
23.2口 14.26m
Q k
H 2 h2
ln 1
R r0
hm l
l
ln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hm r0
Q k (2H sd )sd
ln
1
R r0
Q k
H 2 h2

q0=120 r s l k 1/3
工作水压力 (MPa)
工作水流量 (m3/d)
设计单井出 适用含水层
水流量 渗透系数
(m3/d)
(m/d)
0.6~0.8 112.8~163.2 100.8~ 0.1~5.0
0.6~0.8 110.4~148.8 103.2~ 0.1~5.0
0.6~0.8
230.4
过滤器半径(rs)
渗透系数(K)
水力坡降(i)
60.00m 50.00m 10.00m 20.00m 0.50m 2.00m 0.50m 0.25m 1.20m 0.15m 7.60m/d
0.10
输入参数
基坑长度(L) 基坑宽度(B) 基坑开挖深度(相对地表) 降潜水后含坑水底层水厚位度与(H基) 底距 离 地下水水位埋深 井点管距坑壁距离 降水井直径 过滤器进水长度(l )
ln 1
R r0
hm l
l
ln
1
0.2
hm r0
Q k (2H sd )sd
ln
1
R r0
单井出水能力取值表
真空井 点 36m3/d~60m3/d
喷射井 点

降水计算-新规范Excell计算

降水计算-新规范Excell计算
R ln(1 + ) r0
69.83 303.32 3232.04 160.74 22.12
n
15 Sd(m) Sw(m)(Sw≥10.0m) 10 15312 A(m2) 0.15 30.5 600 23 2.5 1 0.5 1 2.5
(4)单井出水量:
q = 120π rsl 3 k
q
过滤器半径 rs(m) 降水井设计深度 Hw(m) 降水井成井直径 600mm 基坑深度 降水水位距坑底要求的深度 ir0 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 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 l 沉砂管长度
S = H − H2 −∑ qj π ln R
(5)降水井数量计算:n = 1.1 Q (6)降水深度验算:
S = H − H2 − ∑
j =1
Hw1(m) Hw2(m) Hw3(m) Hw4(m) Hw5(m) Hw6(m)
qj πK
ln
R rij
0.05倍降水井间距
(3) 降水设计计算公式(潜水非完整井稳定流) 69.83 (1)基坑等效半径: r0 = A / π (2)降水影响半径: R = 2S w kH (3)基坑总涌水量:
降水设计计算
(1) 参数取值 地下静水位埋深 渗透系数 潜水含水层厚度 设计降深 井水位降深 基坑面积 ho(按最高水位考虑) K (m/d) H(m) 7 23 10 (2) 降水设计计算公式(潜水完整井稳定流) (1)基坑等效半径: r0 = A/π (2)降水影响半径: R = 2Sw kH (3)基坑总涌水量: Q = π k (2 H − Sd ) Sd
H +h 2 H2 − h2 Q = πk h R h −l ln(1+ ) + m ln(1+0.2 m ) r0 l r0 hm =

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一、降水条件分析根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槽开挖深度范围内分布的地下水有两层地下水,依次为上层滞水、潜水,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层,上层滞水静止水位约为2.0m~5.0m,潜水静止水位6.0m~8.0m,这两层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及基础施工均有影响。

目前为枯水期,按地下水位埋深约为6.0m设计降水方案。

场平标高为511.00米,基坑设计开挖深度最深处为9.45m,考虑降水对主楼电梯井的影响,降水至深度14.0m;主要降卵石层中的水;根据勘察资料,各卵石层渗透系数为20m/d。

根据该场地的环境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量较大,拟采用管井降水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类型。

表1-1 地下水控制方法与使用条件针对该场地地下水类型、场区水文地质条件,设计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形成一定降深,达到疏干基槽目的。

二、基坑降水设计计算1)确定降水井的埋深LH W =HW1+ HW2+ HW3+ HW4+ HW5+ HW6式中:HW1——基坑深度,HW1=9.45m;H 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HW2=4.55m;HW3——ir,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15/1=i,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内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取等效半径r=76.15m;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取0米;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取2.5米;HW6——沉砂管长度(m),取3.5米;则 HW=9.45+4.55+(1/15)*76.15+0+2.5+3=24.58,取25m。

2)确定引用半径(假想半径)R对于矩形基坑,其长宽比不大于5时,可用“大井法”将矩形基坑折算成假想半径为R的理想大圆井R0m式中:A——基坑的面积,取18216m2;3)确定抽水影响半径R228357.77Rm==⨯=式中:k——渗透系数,取加权平均值,20/k m d=;H——含水层厚度,取钻探揭露深度25米;s——抽水坑内水位下降值,s=14-6=8m。

对非完整井产水量计算公式中参数a的简化计算公式的建议

对非完整井产水量计算公式中参数a的简化计算公式的建议

对非完整井产水量计算公式中参数a 的简化计算公式的建议
非完整井产水量计算公式是针对储层水位和井底饱和压力的准确估算,而参数a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即描述截面积凹度的影响系数,一般情况下,参数a 取值在0.5到2.0之间,不同的井形状及围岩结构,其对应的a值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

由于储层受到各种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做出准确的参数评价和分析是一项复杂而又耗时耗力的工作,为了简化参数a的计算,可以借助于实时数据监测技术简化a的参数,如采用实时采集井下温度和饱和水位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提高计算的精准度,避免参数a取值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此外,可以采用近年来普遍发展起来的降水处理技术,这是一项前沿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和调整参数a,无论是缺水环境还是丰水地质条件,只需要做出合理的参数计算调整即可实现非完整井产水量的精确计算。

总而言之,为了估算非完整井产水量,简化参数a的计算,一方面可以采用实时数据监测技术,统计计算参数a,以实现更加准确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运用降水处理技术,通过参数调整使非完整井产水量计算更加精准。

基坑降水的非完整井流计算

基坑降水的非完整井流计算

基坑降水的非完整井流计算【摘要】用三维边界单元法解决基坑施工中非完整井降水的渗流计算问题,为降水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并对降水过程作出预测。

【关键词】基坑降水基坑施工非完整井流计算【Abstract】The seepage calculation for partly penetrated well dewatering is solved in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by the three dimensional boundary elements method.This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scheme design of dewatering,and can make a prediction for dewatering process.【key words】foundation dewatering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calculation for partially penetrated well flow.0前言在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往往要求将地下水位降到一定的深度之下,目的是使基坑的坑底面不积水,便于施工。

另一方面,降低水位是为了减小基坑的水压力,防止坑底土层破坏或防止发生流砂、管涌等现象。

同时基坑降水还能减小基坑侧壁的渗透压力,有助增加基坑侧壁的稳定性。

因此基坑降水在深基坑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南方软土地区,由于地下水位浅,土质软弱,基坑降水的作用更加突出。

基坑降水的方案设计必须既科学又经济。

降水方案首先要确保降水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降水过程能够按预定计划有控制地实行;其次,应考虑降水工程的经济性,做到以尽量少的工程费用实现降水的目的。

节约降水费用的关键是设计最经济的井数、井深及降水井的合理布置。

降水井的个数主要取决于单井的降水深度和单井的有效降深范围。

由于上海地区浅部土层的渗透性较小,因此降水井附近的降落曲线较陡,使得降水影响范围较小。

基坑降水计算指南资料

基坑降水计算指南资料

基坑降水计算指南1.降水影响半径确定影响半径的方法很多,在矿坑涌水量计算中常用库萨金和吉哈尔特经验公式作近似计算。

当设计的矿山进行了大降深群孔抽水试验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网资料为基础的图解法进行推求。

1.1、经验公式法计算影响半径的主要经验公式见表1表1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1.2、图解法当设计矿山做了大降深群孔抽水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实测资料,用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

(一)自然数直角座标图解法在直角座标上,将抽水孔与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各观测孔的同一时刻所测得的水位连结起来,尚曲线趋势延长,与抽水前的静止水位线相交,该交点至抽水孔的距离即为影响半径(见图1)。

观测孔较多时,用图解法确定的影响半径较为准确。

(二)半对数座标图解法在横座标用对数表示观测孔至抽水孔的距离,纵座标用自然数表示抽水主孔及观测孔水位降深的直角座标系中,将抽水主孔的稳定水位降深及同时刻的观测孔水位降低标绘在相应位置,连结这两点并延长与横座标的交点即为影响半径(见图2)<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孔时,以观测孔稳定水位降深绘图更准些。

1.3、影响半径经验数值W0 200 400 C00 800现謎扎至抽水距离自然数K角鹿标图解法求影响半径示倉图①一B>止水僮“②一动水<4】③-观St孔水位图2半对散座标图解法求彭响半轻示盘图根据岩层性质、颗粒粒径及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的关系来确定影响半径,见表2与表3表2松散岩土影响半径(R )经验数值岩土名称主要颗粒粒径(mm)影响半径(m)粉砂细砂中砂粗砂板粗砂小砾中砾大砾「煦£oooo9/「7g_^ipqqqooooOT_cxlcoib25 〜5050 〜100100〜200300〜400400 〜500500 〜600600〜15001500 〜30002计算模型及公式2.1.潜水完整井计算模型(2H -S SQ = 1.366k,,,,,,,,,log 1 RI /r 。

降水井计算

降水井计算

基坑降水计算书
一、基坑涌水量计算
1、原始条件:
计算模型:此井点系统为潜水非完整井,采用基坑外降水。

2、井点管距边坑距离为1.5m,滤管长度取1.0m,直径40mm,配有配套抽水设备;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室内渗透系数结合当地经验取值)0.2(m/d)。

3、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3.1基坑开挖深度6.00m,基坑面积约为9738m2。

(1)基坑中心处要求降低水位深度S,取降水后地下水位位于坑底以下1.0m,则有S=6.00+1.0=7.00m
(2)含水层厚度H’=16m
(3)影响半径
基坑等效半径
(4)基坑涌水量
二、降水井数量计算
1、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公式验算每根井点的允许最大进水量
2、井点管的数量
经验算,34眼水井管出水量基本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的要求!
三、降水井深度计算
降水井深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
H1=6.00m(基坑深度)
H2=1.0m(降低水位距离基底要求)
H3=2.0m(水力坡度)
H4=2.0m(水位变化幅度)
H5=1.0m(过滤器长度)
H6=1.0m(沉淀管长度)
根据计算,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又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井内必产生沉砂,因此降水井深度取13米,疏干井深度取14米。

20米。

四、补充方案
1、考虑场地南侧有明水影响,降水井加密布设。

沿基坑周边布置32口降水井,井深13米,另在坑内布置20口14米深疏干井。

2、基坑集水井、电梯坑等处由于开挖较深,可布设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3、降水过程中,若该设计方案中降水井不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可增设降水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降水的非完整井流计算【摘要】用三维边界单元法解决基坑施工中非完整井降水的渗流计算问题,为降水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并对降水过程作出预测。

【关键词】基坑降水基坑施工非完整井流计算【Abstract】The seepage calculation for partly penetrated well dewatering is solved in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by the three dimensional boundary elements method.This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scheme design of dewatering,and can make a prediction for dewatering process.【key words】foundation dewatering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calculation for partially penetrated well flow.0前言在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往往要求将地下水位降到一定的深度之下,目的是使基坑的坑底面不积水,便于施工。

另一方面,降低水位是为了减小基坑的水压力,防止坑底土层破坏或防止发生流砂、管涌等现象。

同时基坑降水还能减小基坑侧壁的渗透压力,有助增加基坑侧壁的稳定性。

因此基坑降水在深基坑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南方软土地区,由于地下水位浅,土质软弱,基坑降水的作用更加突出。

基坑降水的方案设计必须既科学又经济。

降水方案首先要确保降水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降水过程能够按预定计划有控制地实行;其次,应考虑降水工程的经济性,做到以尽量少的工程费用实现降水的目的。

节约降水费用的关键是设计最经济的井数、井深及降水井的合理布置。

降水井的个数主要取决于单井的降水深度和单井的有效降深范围。

由于上海地区浅部土层的渗透性较小,因此降水井附近的降落曲线较陡,使得降水影响范围较小。

由于渗透缓慢,一味地增加井的深度并不能明显地增大降水影响范围。

因此实际工程中的降水井往往是浅井,没有打穿含水层,使得降水井变成了非完整井。

非完整井的渗流情况相当复杂,给计算增加了困难。

在经典理论中,对于非完整井的稳定流,通过作出简化假设,得出了些近似解,如半无限承压含水层中非完整井的В.П.Бабушкин巴布什金公式、含水层厚度有限时承压含水层中的非完整井的Muskat马斯克特公式。

而对潜水非完整井,则通过将渗流区分为上下两区,将上段看作潜水完整井,将下段看作承压非完整井的方法来解决。

经典理论的非完整井的稳定流近似解,不能适应渗流介质的非均质性问题,也不能用于不规则边界问题,更不能描述渗流的非稳定流过程。

基坑降水的渗流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三维的非稳定流问题。

本文将应用三维边界单元法解决此问题。

1三维边界单元法地下水运动控制方程为(1)式中:Φ——测压水头;K——渗透系数;N w——井的数目;Q j——第j个井的流量;z B j、z T j——为第j井过滤器的底和顶位置的垂向坐标,第j井的滤水管位于(x j,y j z j;z B j <z j<z T j)。

据场论的格林积分定理有(2)式中:D——积分域;Ω——D的边界;U、v——D上任意二次可微函数。

在三维流地下水问题中,取U为渗透速度势Φ;v为三维自由空间格林函数,。

其中g——为点Q(x)至奇点P(x0)的距离。

将U=Φ、代入式(2),且将点Q(x)放在边界Ω上,把奇点P(x0)放在D域内或界上,经数学处理后得(3)式中:Φ(p)——基本点p的势;α——立体角。

若p在域内,则α=4π。

如p在边界上,且边界光滑,则α=2π。

式(3)用数值法求解。

将渗流区的边界Ω剖分成M个三角单元,N个结点。

单元内的Φ和通过插值函数{N}进行插值,即(4)式中:{Φ}、——分别为单元上三个结点的Φ向量和向量。

对于第i个节点p i,可将式(3)化为离散形式(5)式中:{a}e、{b}e——依赖于边界单元局部几何量的向量。

对边界上N个结点轮流使用式(5)就形成含有N个未知量的N维线性方程组,经整理得[H]{u}={γ}+{h}(6)式中:[H]——已知系数矩阵;{u}——每一结点未知量组成的向量;{γ}——已知量的向量;{h}——抽水井的影响值向量。

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未知边界值。

2降水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上海某大厦28层,基坑开挖深度10m。

该场地四周平坦,就近无楼房,拟采用二级放坡开挖,基坑底部尺寸为58m×40m。

场地南面50m有一河浜通过。

场地浅部地层的分布情况如下:①层填土:厚0.6~1.4m,土质疏松,上部为杂填土,下部为耕植土;②层褐黄色粉质粘土:厚1.8~2.2m,层底埋深2.8~3.2m;③层灰色粉土夹砂质粉土:厚12.0~12.8m,层底埋深15.2~16.4m;④层灰色粉土:厚4.8~5.1m,层底埋深20.0~21.5m。

⑤层灰色粘土:厚3.2~3.3m,层底埋深23.2~24.8m。

地质剖面图见图1。

场地地下水的天然埋深为0.7m。

图1场地地层剖面图3条件概化和模型建立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较厚的粉土、砂质粉土层,易发生流砂等现象,因此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降低地下水位。

此外由于透水层厚度较大,附近有河浜通过,因此拟采用管井降水。

基坑底面位于第③层土中,降水的渗流区为②、③、④层土,第⑤层土为隔水层。

由于③、④层土是主要的降水渗流区,该二层土质差别不大,因此将③、④层看作基本均匀。

第②层由于较浅,降水初期水位就可降到该层之下,不是主要的渗流计算区,因此该层渗透性的差异性可不考虑。

从而将②、③、④层构成的渗流区近似看作均匀渗流区。

三维渗流计算区的下边界为第⑤层粘土的顶部,为隔水边界;上边界为潜水面;东、西、北三面没有明显的地质边界,以基坑边线外500m人为画一边界,作为未知边界处理。

对于东、西、北三面未知边界的处理如下:首先将边界看作水位已知的边界,计算出边界上的水力梯度,然后再以计算出的梯度作已知的边界条件计算出水头,如此迭代几次,直至结果收敛为止。

将渗流区的六面边界剖分成三角网格,共682单元,296个节点。

对每一节点使用公式(5)就可建立含有296个未知量的296维的线性代数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就可得到每一节点上未知的水头Φ或水力梯度。

计算出t时刻潜水面上各节点的Φt和后就可由下式计算出t+1时刻潜水面的新位置t+1。

(7)式中:(8)θ——权函数。

对非完整井的处理:式(5)中右边第二项为抽水井的贡献,计算中将滤水管上、下端部的坐标(x T,y T,z T)和(x B,y B,z B)直接输入程序,计算出的渗流状态变量反映的即是非完整井的井流状态。

在降水过程中,随着地下水面的下降,水面可能会下降至滤水管顶部之下,使得实际进水段小于滤水管的长度,此时只需要将潜水面的垂向位置Φt+1值代替滤水管顶部的纵标Z T,即可反映降水过程中过水断面的变化。

4模型参数确定上面由地下水运动的控制方程出发,导出了离散型方程式(5),进而建立方程组(6),该方程组确定了非完整井渗流模型的结构形式。

下面将确定模型的参数,渗透系数K和给水度μ。

为求得渗透土层的准确参数,打一口降水井和三个观测井进行抽水试验。

降水井深16m,井管直径250mm,滤管位置位于地面下5~15m。

观测井深12m。

降水井和观测井的位置见图2。

图2降水井布置图抽水试验持续六天,以抽水井和观测井的流量和水位动态资料为基础,用上述模型通过正演计算,进行参数调试,最终确定K=0.12m/d,μ=0.14。

5基坑的降水计算由于土层的渗透性较差,井深达到一定深度后再加大井深在一定时间内,并不能明显地增大降水影响范围,因此经综合考虑确定水井的深度为16m,井径250mm,滤水管放在5~15m深度范围内。

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先进行降水,在挖至设计坑底位置前必须将坑内任一点的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之下。

以此作为对降水的要求条件。

用以上模型进行计算,确定出最小降水井数和井的平面布置,以及降水需要的时间。

由于土层的导水性较小,而抽水井水泵的抽水能力较大,因此实际抽水流量不是取决于水泵的抽水能力,而是取决于含水层的供水能力。

降水过程中过水断面和水力梯度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含水层的供水量也在变化,从而实际抽水量也是变量。

由计算出的每一时段各节点位置处的Φ和(t,可以确定出井周各时段过水断面的大小和水力梯度值及其分布,由此进一步计算出该时段的供水量,再以此供水量作为抽水量进行下一时段的计算,这样就可算出每一时刻水位的降深情况和抽水量的大小。

由于降水区与含水层没有隔离,降水区域实际上是含水层的一小部分,因此降水过程不是疏干排水,而是通过补排达到动平衡来实现局部排水的目的。

经过正演试算,确定降水井以6眼为佳,井的布置见图2。

以图2的降水井布置,用以上模型进行预测,计算了降水1~20d基坑内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从计算结果看出,降水12d后基坑内的地下水位就可降到10m深度之下,满足基坑施工和安全的要求。

该工程的实际降水过程中单井最大流量达到10m3/h,维持降水井连续抽水的单井流量为4~6m3/h。

实际降水10d开始基坑开挖,基坑施工过程中,降水效果达到要求。

6结语在基坑降水中降水井常常为非完整井,用经典理论求解较困难。

三维边界单元法则比较容易处理这类问题。

该方法还能随降水过程中水面的下降不断地修正滤水管的有效进水长度,使得对非完整井流的描述更加真实和准确。

对三维问题,边界单元法能够将对立体单元的体积分转化为对边界面上单元的面积分,即将三维计算转变成二维计算,使计算工作量大为减小。

所以三维边界单元处理此类问题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1JA Liggett and PL-Liu.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for Porus media.London Allen and Unwin,1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