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聚焦于“特色”二字,以特 色立校成为一些民族地区中小学“主打品牌”。
3.学校文化与学生性格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关 系。自然人本就是通过“文而化之”的过程成长为社会人,而学 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现自我”的过程又是其个性化的体现, 学生必然受其文化规定性和自我建构文化共同促成社会化和个性 化的统一。
的新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8-9.)
2.民族文化:是指民族共同体在自身的历史实践活动 中创造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总和,即各民族的生 产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三大类,器物文化、制度文化 和精神文化。
3.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概念指的是一所学校在坚持主流 文化的背景下,结合地方特色、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 满足师生需求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出来的,是学校全体 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
概念界定
品性与文化品性
民族中学
文化和民族文化
学校文化
概念界定
品性和 文化品性
1.“品性”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各种心理特 征的总和,主要包括价值倾向性、品性特征和 自我意识等,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 生物性、独特性的特征。
2.文化品性是在一定天地系统中孕育出来的民族共同体的 特性,主要包括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心理底层结 构和思维方式等核心要素,包括文化自我——文化自识、 自觉、自信与自律等,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体性、社 会性、价值性、稳定性、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地域 性、情境性与生命性等,其中价值性是文化品性的核心部 分。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范例
基于学生文化品性生成的民族中学学校
文化建设研究——以A县M中学为例
论文作者: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报告内容
问题提出 概念界定 文献综述 研究设计 论文提纲
问题 提出
学校文化核心功能 的育人要求
少数民族学生“文 化本性”的偏失
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离 不开民族文化陶冶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关注民族地区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扩宽了学校 文化的研究领域,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校文化 建设理论。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本身具 有“二重性”,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民族文化传承, 另一方面可探究民族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从而丰富完善民族教育理论体系。
研究目的及意义
至今,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视角、研究关注点有所拓宽,学校文化建设在新时 代下逐步受到重视。就本研究主题而言,学术界也开始认识到了民族文化和学 校文化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及其影响,探讨了其有效的融合形式,但目前的研究 范围和深度仍需要文化界与教育界加以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研究现状及评价
已有研究评价
1.学校文化建设研究集中于高校,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 设研究相对较少。
概念、类型及功能[J].河池学院学报,2007(3).)
2.民族中学:指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的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 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文献综述
学校文化的由来及发展概况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视角及价值 取向 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 因素及解决策略 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概况
关于学生“文化品性”的研究状况
学校文化建设现状 透视
学校文化建设因素 分析
学校文化建设路径 探究
研究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研究重难 点及拟创 新点
1.研究重点及难点在于探究学生文化品 性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关联及双向关 系。 2.拟创新点:研究视角的创新
研究的主要内容
民族学
生“文
化品性”
生命 张力
精神 根脉
陶 具身 冶 认知
民族 文化
文化互动共生 多元文化共存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行为文化
研究现状及评价
研究概况
起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高等学校率先提出”校园文化“概念,接着开启校园 文化建设热潮,11月,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宣部和国家教委大力支持校园文 化建设,至此,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中逐步开展,研究学者开始对校园文化进 行理论探讨。
发展 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感性到理 性,主要探讨有以下方面:阐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校园文化建设本 身进行研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个案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集中于高校, 中小学的研究较为薄弱。
文化 民族文化 学校文化
概念界定
1.文化:“文化即为‘人化’与‘化人’的统一,文化 与人密不可分,缺少人的实践劳动,文化是无根之木、 无果之花,而文化反过来滋养人、浸润人、濡化人、涵 化人,文化就是人的本质规定,人都是通过文化来识别 和认同同类的。”(孙伟平,张明仓.[人化]与[化人]——现代视野中
研究意义
实践意义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和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将民族文化元素引进学校文化建设,一方面补充 了民族文化传承途径,另一方面构建起全方位文 化育人的实践模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分析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 著述,梳理已有研究状况,从中找寻研究不 足和突破口。 2.访谈法:对学校师生、学校领导、部分教 育局人员进行交流访谈。 3.观察法
概念界定
民族学校与 民族中学
1.民族学校:广义的“民族—国家”角度区分,当代人类 社会绝大多数学校皆具有民族性特质,是民族学校;狭义 的民族学校从“国家—民族”角度区分,在少数民族地区 设立的或主要为少数民族设立的,既传递主流社会文化, 又传递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 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教育社会组织。(巴战龙.试论民族学校的
3.学校文化与学生性格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关 系。自然人本就是通过“文而化之”的过程成长为社会人,而学 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现自我”的过程又是其个性化的体现, 学生必然受其文化规定性和自我建构文化共同促成社会化和个性 化的统一。
的新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8-9.)
2.民族文化:是指民族共同体在自身的历史实践活动 中创造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总和,即各民族的生 产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三大类,器物文化、制度文化 和精神文化。
3.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概念指的是一所学校在坚持主流 文化的背景下,结合地方特色、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 满足师生需求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出来的,是学校全体 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
概念界定
品性与文化品性
民族中学
文化和民族文化
学校文化
概念界定
品性和 文化品性
1.“品性”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各种心理特 征的总和,主要包括价值倾向性、品性特征和 自我意识等,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 生物性、独特性的特征。
2.文化品性是在一定天地系统中孕育出来的民族共同体的 特性,主要包括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心理底层结 构和思维方式等核心要素,包括文化自我——文化自识、 自觉、自信与自律等,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体性、社 会性、价值性、稳定性、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地域 性、情境性与生命性等,其中价值性是文化品性的核心部 分。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范例
基于学生文化品性生成的民族中学学校
文化建设研究——以A县M中学为例
论文作者: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报告内容
问题提出 概念界定 文献综述 研究设计 论文提纲
问题 提出
学校文化核心功能 的育人要求
少数民族学生“文 化本性”的偏失
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离 不开民族文化陶冶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关注民族地区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扩宽了学校 文化的研究领域,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校文化 建设理论。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本身具 有“二重性”,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民族文化传承, 另一方面可探究民族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从而丰富完善民族教育理论体系。
研究目的及意义
至今,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视角、研究关注点有所拓宽,学校文化建设在新时 代下逐步受到重视。就本研究主题而言,学术界也开始认识到了民族文化和学 校文化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及其影响,探讨了其有效的融合形式,但目前的研究 范围和深度仍需要文化界与教育界加以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研究现状及评价
已有研究评价
1.学校文化建设研究集中于高校,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 设研究相对较少。
概念、类型及功能[J].河池学院学报,2007(3).)
2.民族中学:指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的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 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文献综述
学校文化的由来及发展概况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视角及价值 取向 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 因素及解决策略 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概况
关于学生“文化品性”的研究状况
学校文化建设现状 透视
学校文化建设因素 分析
学校文化建设路径 探究
研究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研究重难 点及拟创 新点
1.研究重点及难点在于探究学生文化品 性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关联及双向关 系。 2.拟创新点:研究视角的创新
研究的主要内容
民族学
生“文
化品性”
生命 张力
精神 根脉
陶 具身 冶 认知
民族 文化
文化互动共生 多元文化共存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行为文化
研究现状及评价
研究概况
起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高等学校率先提出”校园文化“概念,接着开启校园 文化建设热潮,11月,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宣部和国家教委大力支持校园文 化建设,至此,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中逐步开展,研究学者开始对校园文化进 行理论探讨。
发展 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感性到理 性,主要探讨有以下方面:阐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校园文化建设本 身进行研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个案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集中于高校, 中小学的研究较为薄弱。
文化 民族文化 学校文化
概念界定
1.文化:“文化即为‘人化’与‘化人’的统一,文化 与人密不可分,缺少人的实践劳动,文化是无根之木、 无果之花,而文化反过来滋养人、浸润人、濡化人、涵 化人,文化就是人的本质规定,人都是通过文化来识别 和认同同类的。”(孙伟平,张明仓.[人化]与[化人]——现代视野中
研究意义
实践意义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和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将民族文化元素引进学校文化建设,一方面补充 了民族文化传承途径,另一方面构建起全方位文 化育人的实践模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分析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 著述,梳理已有研究状况,从中找寻研究不 足和突破口。 2.访谈法:对学校师生、学校领导、部分教 育局人员进行交流访谈。 3.观察法
概念界定
民族学校与 民族中学
1.民族学校:广义的“民族—国家”角度区分,当代人类 社会绝大多数学校皆具有民族性特质,是民族学校;狭义 的民族学校从“国家—民族”角度区分,在少数民族地区 设立的或主要为少数民族设立的,既传递主流社会文化, 又传递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 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教育社会组织。(巴战龙.试论民族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