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1.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目标。
园林
景观设计师要通过选用自然材料、模仿自然景观等手法,使设计的园林场
景具备自然般的美感和观赏性。
自然性原则还体现在对地形、水体等自然
环境元素的利用和还原,以及利用植物的自然状态和生态特征进行园林植
物的布置。
2.秩序性原则
3.尺度性原则
尺度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空间尺度的合理性。
园林景观
设计师要根据景观所处空间的大小、使用需求和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景观
元素的尺度和比例,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
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和适应性,设计师要合理安排观赏点和视觉焦点的位置,使人们在园林景观中能够获得愉悦的体验。
4.色彩性原则
色彩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色彩来丰富环境,创造美感。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色彩,在景观中形成明暗对比、冷
暖色调变化等艺术效果,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营造氛围。
色彩性原则还
可以通过运用季节性植物和花卉来实现季节性变化的目标,增加园林景观
的变化性和活力。
5.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满足功能需求为重要目标。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根据场地的使用要求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和组织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交流等功能。
同时,功能性原则还包括对于场地微气候的利用和改造,以及对于交通流线和公共设施的合理安排。
以上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还需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运用这些原则,以创造出独特且满足人们需求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简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
自然优先是指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并净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另外,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文化性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任何景观都必然地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自然环境条件是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同时,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景观的历史文化性主要是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古代石刻、坟墓等。
一定时期的景观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都有直接的联系。
从景观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景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景观设计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积淀,形成了系列的景观创作理论和手法,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从另一个角度讲,景观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物化结果,折射着历史的发展,是历史某个片段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活动的丰富,人们对视觉对象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体征,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景观的地域文化性指某一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性。
人们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必然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种民俗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地域文化。
在进行景观创作甚至景观欣赏时,必须分析景观所在地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入乡随俗,见人见物,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系统,尊重当地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从中抓住主要特点,经过提炼融入景观作品中,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性原则景观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建筑物的简单摆放,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人为艺术与自然生态的进一步和谐。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1、景观类型(名词解释)自然景观:是自然界中未经人工实践所干涉,以天然景观元素构成的景物,包括天然存在的景观和人工景观的自然要素部分。
城市景观:是通过人类的艺术加工,以人工景观要素为主构成的景物。
2、景观设计概念景观可归纳为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地表景物。
广义的景观设计是将一种景物通过整合、规划等科学合理的手段转化为另一种景物的过程,重点在于处理人、地关系,使环境中的各种构成系统更好地和谐发展。
狭义来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布置道路、种植植被、修造建筑等手段创造美的自然和人工环境。
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环境心理学:霍尔的“空间关系学”,他将人际交往的身体距离划分为4种:亲密距离为0~0.45m,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为0.45~1.2m,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交距离为1.2~3.6m,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共距离为3.6m以上,如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名词解释)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美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它研究景观美的特性和构成,以及自然美的保护和加工,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途径等。
范围涉及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
它们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构造规律等,都是景观美学所研究的对象。
3、试述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论述题)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绿化与植被情况、地质与水文条件、)功能因素(功能属性、功能构成、功能布局)空间因素(空间设计、空间类型、空间构成)人文因素(使用群体、地域文化)生态因素(保护自然元素、生态技术)技术因素(施工技术、新型材料)4、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一套分等级的系统,可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5、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是对城市认知地图富有开创性的重要成果。
他在书中将城市的物质行态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讲解学习
四、构图形式美的要素: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由线条、图形、体形、
色彩等外在要素构成的。 1、线条美; 2、图形美; 3、体型美; 4、光景色彩美;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语 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 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 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
2、小型景物约为3倍
3、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4、如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按宽度、高度 的数值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 下,水平视角不超45°,垂直视角不超过 30°,则有较好的观赏效果。
3、最佳视域
• 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0。,水平视 角为160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 视角小于300,水平视角小于450,即人们静观景 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 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但是,即使在静 态空间内,也要允许游人在不同部位赏景。建筑 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 垂直视角为180(景物高的3倍距离)、270(景物 高的2倍距离)、450(景物高的3距离)。如果 是纪念雕塑,则可以在上述三个视点距离位置为 游人创造较开阔平坦的休息场地
• 1、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 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观赏点
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观赏视距适当与否与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 很大。
观赏视角与景
2、最宜视距
•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 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 类型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 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 约为 12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 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 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 利用人的视距规律进行造景和借景,将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1. 配景与主景互补: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植被和结构的布局,使配景与主景相辅相成,达到景观整体效果的协调和统一。
2. 空间层次分明: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的高低、大小、形状等来创造空间层次感,使整个景观空间具有层次感和延展性。
3. 点、线、面的统一:园林景观设计要通过景观元素、路径和景观面的布局等方式,使点、线、面之间形成完美的统一,使景观更加和谐。
4. 园林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根据园林的具体功能需求,合理运用景观的形式来满足功能的要求,并且与整体设计风格相融合。
5. 色彩搭配协调:园林景观设计要在植被的选择和使用上,注重色彩的搭配协调,使整个景观更加生动、鲜明,增加视觉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6. 采用自然材料和技术手段:园林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天然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使景观更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增加景观的自然性和可持续性。
7. 注重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到景观功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使园林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
并根据不同季节进行相应的调整。
8. 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合理利用土地、水源和能源,同时选择合适的植被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 强调观赏性和体验性: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景观的观赏性和体验性,通过创造独特的景观形象和空间感,使人们能够在其中享受美的感受和亲近自然的体验。
10. 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园林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考虑到社区、城市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使园林成为周围环境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舒适、美丽的生活空间。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伐殆尽,可在梅花从栽竹,在柳
树间栽桃树,在水边安置湖石, 做适当点缀修饰。桥上有亭,亭
下有水,水中有鱼,池边有柳,
柳旁植桃,墙边有竹,竹中有梅 的别墅庭院小景。
一. 风景园林的地形分析
1.园林用地类型
江湖沼泽地:江湖沼泽地造 园,可以采取保留原则,建 湿地公园。尽可能保护芦苇、 浮萍等自然植物,稍加建筑 成景观地、景观台、道路或
然状貌,树木多以自然栽植方式为主。 (掌 握)
三. 风景园林的类型
3.混合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 主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全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
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况下,多结合地形,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1.风景园林周边环境分析
(3)周边环境分析:真山 前不宜堆假山,真水前不宜 砌鱼池。直线的建筑中,加 入曲径环绕,注意刚与柔, 直与曲的对比。 (4)道路交通因素:大道 宜直,园路宜曲,园林内部 形成各种景观道。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3.风景园林的视觉方式
(1)平视、俯视、仰视的观景方法
景方式。由于静止的水面能够
反射物体的形象而产生倒影, 镜面或光亮的反射性材料能映 射出相对空间的景物,所以, 这种景物借构方式能使景物视 感格外深远,有助于丰富自身 表象以及四周景色,构成绚丽 动人的景观。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3.风景园林的视觉方式
障景:是对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景观因素加以遮挡。 障景可用土山、植物、建筑等完成,障景使人进入大的风景区之前,使人有审美酝 酿阶段,使人有一个想象的空间,激起人们探索揽胜的兴趣,含蓄有韵味。 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 的一个规律,就是 “一步一景、移步换 景”,最典型的应用 是苏州园林,采用布 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 到遮障、分割景物, 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生态园林的设计理念
生态园林的设计理念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
其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强化、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首先,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园林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植被结构和景观布局,创造适宜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这有利于保护和促进各类动植物的生态多样性,维护生物链的平衡。
例如,在生态园林中应保护和营造不同类型的湿地、森林、草地等不同生境,为各类生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
其次,生态园林的设计应强化生态功能。
通过合理设置生态边界、生态廊道和生态桥梁等,促进生物迁移和物种交流。
同时,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土壤保护、水资源调控等,以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例如,在休闲公园中,可以保留自然水源,增加湖泊面积,提供水体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第三,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园林设计的核心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的节约。
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土地开发和水资源消耗,提高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性。
例如,在城市绿地规划中,可以合理设置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利用雨水和太阳能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最后,生态园林的设计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园林设计应注重人的需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增强人们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同时,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不破坏自然景观和生物栖息地。
例如,在城市郊区的自然公园中,可以设置步行道、观鸟台、野营区等设施,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同时保护植被和野生动物。
总之,生态园林的设计理念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强化、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些理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基础,它是根据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审美取向而形成的一套设计规范和思维方式。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可以遵循以下原理:
1. 自然性原理:追求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要通过合理运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植物等,来打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和效果。
2. 人文关怀原理:注重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园林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使园林环境更适合人们生活和休闲的需求。
3. 空间组织原理:合理布局空间,创造出宜人的空间序列和景观序列。
要考虑到整个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将各个景观元素进行有机组织,使得空间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4. 种植配置原理: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
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功能,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布局,使得园林景观更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
5. 色彩运用原理:运用色彩进行景观营造。
通过合理运用颜色的对比和搭配,可以增强景观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6. 细节处理原理:注重细节的处理。
要对园林环境中的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和雕琢,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独特和精致。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原理,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运用,以创造出与人们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美丽园林。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对于设计者来说,园林工作是一个很有潜力和挑战性的职业,它是一种朝阳产业,是给人们创造美的行业。
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将大大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拓展和深化城市园林绿化的外延和内涵,设计之前应深刻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创作。
1景观设计的原则1.1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
建筑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景观,景观设计应崇尚艺术效果。
应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1.2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对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景观设计应提供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对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
1.3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景观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地方特点,因为景观是供当地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所以要充分的体现地方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人文景观和环境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讲,要突出地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景色。
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在注重地方特色,还要充分的利用景观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加以改进,变成景观的一部分,让自然环境与景观融为一体,这样的景观环境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不仅具有创意,还具有独特性。
1.4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居民之所需。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一、引言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人为的手段,将空间和时间进行艺术化的创造和塑造,以达到美化环境、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目的的一种综合性设计活动。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涉及到建筑、土木工程、植物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知识。
本文将从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特点、重要性以及设计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人为的手段,将空间和时间进行艺术化的创造和塑造。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美化环境、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
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并且需要考虑到人文因素如文化背景、历史遗迹等。
同时,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实用性因素如交通流线安排等。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1. 融合性强: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因此,园林景观设计需要涉及到建筑、土木工程、植物学等多个领域知识。
2. 艺术性强: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美学因素,创造出美丽的自然环境。
因此,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3. 实用性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考虑到实用性因素如交通流线安排等。
4. 环保性强: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环保问题,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四、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 美化城市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创造美丽的自然环境来美化城市环境,使城市更加宜居。
2. 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场所,改善人们生活质量。
3.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环保问题,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4. 增加城市文化底蕴: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体现历史文化等元素来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
五、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过程1. 调查研究: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之前,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人文因素等。
2. 规划设计: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之前,需要制定规划方案。
风景园林设规划与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的规划与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和规划风景园林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1. 功能性原则:
-设计应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包括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生态保护等,确保园林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 美学原则:
-设计应追求美感和审美价值,通过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布局和比例等,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园林空间。
3. 人文历史原则:
-设计应充分考虑园林所处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入地方特色和历史元素,保留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
4. 可持续性原则:
-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设计手法,如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植物多样性、节能减排等。
5. 空间组织原则:
-设计应合理组织园林空间,考虑连通性和流线性,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感的空间结构,使人们能够舒适地流动和体验。
6. 自然和谐原则:
-设计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和景观,如水、石、植物等,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环境。
7. 安全性原则:
-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通道、栏杆、标识等设施,确保园林环境的安全性。
8. 社区参与原则:
-设计应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需求反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园林设计更贴近使用者的需求。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和需求,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品质的风景园林作品。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规范、要求、原则和方向。
下面将介绍几个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一、生态原理生态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
它强调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品质,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和增加植物、动物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是指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追求美的境界,营造出具有美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景观空间。
它包括景观的整体构思、色彩搭配、比例尺度、空间序列、景观配套等各个方面。
通过精心设计,使用适宜的植被、材料和构筑物等,可以打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享受。
三、人文原理人文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关注人类需求和人文价值的原则。
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们在园林景观中的活动和体验。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社交交往、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等,保护和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四、可持续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要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节能减排、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景观生态的持续发展,提高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
五、功能原理功能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充分发挥景观的功能。
例如,根据需要设置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教育区等,满足人们不同的娱乐、休息和学习等需求。
合理的功能规划可以提高景观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符合人们的需求。
六、艺术原理艺术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艺术创新、创意的运用,使景观空间充满艺术感和创造力。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材料、造型、色彩、光影等因素,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艺术原理可以丰富景观的内涵,提高景观的审美价值。
园林设计原理
常用的突出主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景升高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3、中轴对称 4、对比与调和 5、重心处理 6、动势集中 7、抑景
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
主景升高: 为了使构图主题鲜明,常把主景在高位上加以突出。
升高的主景一般可以蓝天或远山作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
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以升 高主体,降低视线法来突出主体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远借: 把远处的园外风景借到园内,一般是山、水、树林、建筑等大的风景。
承德避暑山庄远借磬qìng 锤峰一带山峦的景色
拙政园远借北寺塔
故宫借景白塔
白塔借景
邻借(近借): 把邻近园子的风景组织到园内,一般的景物均可作为借景的内容。
颐和 园邻 借玉 泉山
仰借: 利用仰视来借景,借到的景物一般要求较高大,如山峰、瀑布、高阁等。
俯借: 指利用俯视所借景物,一般在视点位置较高的场所才适合于俯借。
俯借黄 龙五彩 池
沧浪亭俯借水中倒影
对景: 对景是指静观或动观时安排在游人正前方的一些景物,借以免除视觉中的寂寞感。对景不 是园中的主要景物,但是散置在园内点缀烘托、陪衬其他景物却是不可少的。
留园中的明瑟楼与曲廊
拙政园中的倚玉轩与荷风四面亭
漏景:花墙、廊壁、花窗、树枝叶隙和林木间隙等,将院内外、廊壁内外、林隙内外的美景组合, 构建一种若隐若现、雅致迷离景致的手法。
狮子林的连续玫瑰窗漏景
拙政园中透过乔廊可看到后面景色 花架后的天空和蔓藤增加几分景色
框景聚焦在远处 漏景聚焦在近处
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其构景手法:
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江 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 赏路线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 觉其小。造园手法体现在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 、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 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
生态位原理在风景园林中的古典园林案例
生态位原理在风景园林中的古典园林案例一、概述1.概述生态位原理在风景园林中的重要性风景园林作为人类与自然的结合体,其设计理念和实践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生态位原理作为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也在近年来被引入到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设中。
本文将着重探讨生态位原理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案例,旨在探讨古典园林是如何通过考虑生态位原理来营造更加和谐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好的休闲与观赏体验。
二、生态位原理的基本概念2.生态位的定义与内涵生态位是生态系统中各个种裙或裙落所占据的特定位置或角色,包括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所占位置、其与环境和其他生物的关系、资源的利用方式等。
生态位不仅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生物种裙之间的竞争与适应。
生态位原理提出,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通过合理的生态位分配和利用,才能使整个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健康。
3.生态位原理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风景园林作为一种人工营造的自然环境,其设计应该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生态位原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景观营造和生态系统恢复,可以使风景园林成为一个更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平衡稳定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观赏与休闲体验。
三、古典园林案例分析4.扬州瘦西湖园林扬州瘦西湖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一,它以小桥流水、人工山水和各种植物景观组合而成,被誉为“江南名胜”之一。
在瘦西湖园林的设计中,古代园林大师通过精心的规划和植物配置,充分考虑了不同植物的生态位及其在整个园林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使得园林呈现出一种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
5.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妙的设计和精致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在苏州园林中,园林设计师们注重利用植物、水体和石材的相互配合来营造自然景观,充分考虑了每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及其相互作用,使得园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的生态平衡。
6.古典园林的生态位综合案例古典园林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植物的生态位,通过种植各种不同生态位类型的植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一、使用者场所行为心理设计(一)环境心理学特征在对于环境行为现象的研究中,通过研究环境知觉、环境认知、人的活动与空间及设备的尺度关系、空间行为学——私密性、公共性、领域、拥挤感等来把握使用者的普遍心理现象。
使用者场所行为心理设计主要涉及各种尺度的环境场所、使用者群体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现象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二)行为空间与环境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直接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道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了解的空间。
1.气泡气泡是由爱德华·T·霍尔提出的个人空间的概念。
人体上下肢运动所形成的弧线决定了一个球形空间,这就是个人空间尺度——气泡。
人是气泡的内容,也是这种空间度量的单位,也是最小的空间范围。
个人空间受到人格、年龄、性别、文化、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人际距离和交往方式密切相关。
2.拥挤感和密度在人与人接触过程中,当个人空间和私密性受到侵犯时,或在高密度的情况下都会引起一种消极反应与拥挤感。
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因素、人际关系、各种情境因素以及个人过去的经验和容忍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密度。
3.私密性私密性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
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个方面。
私密性分为四种表现方式: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
它是人们对个人空间的基本要求。
私密性的功能也可以划分为四种:自治、情感释放、自我评价和限制信息沟通的功能。
人们在空间大小、边界的封闭与开放等方面为私密性提供不同的层次和多种灵活机动的特性。
4.领域性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
人类的领域行为有四点作用,即安全、相互刺激、自我认同和管辖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5
直线表达的含义
➢ 长条横直线---水平线的广阔宁静 ➢ 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 ➢ 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 ➢ 斜线---------使人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直线类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序、规 则和理性
.
8
日本枯山水园林
.
9
4、环境条件的要求
植物改善小气候
.
10
二、园林空间布局
• 园林空间艺术布局的目的在于构成一个既完整又 有变化的美好境界。
• 常从静态、动态两方面进行空间艺术构图。
.
11
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
• 动态观赏: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 • 在动的游览路线上,应有系统的布置多
种景观,在重点地区,游人必须停留下 来,对四周景物进行细致的观赏品评。
.
36
用直线段组合成的图形表现出耿直、秩序和理性
.
37
曲线表达的含义:
➢ 园弧线-----丰满
➢ 抛物线-----动势
➢ 波浪线-----起伏
➢ 悬链线-----稳定
➢ 螺旋线-----飞舞、欢快
➢ 双曲线-----和谐、优美
➢ 蛇行线-----自由
➢ 放射线-----扩展
➢ 回纹线-----上升、流动
.
25
最适视域中水. 平视角(45°)
26
54°水平视域的运用
﹥54° ﹤54°
作为视觉“主体” , 要求控制在54°视野 范围之内
.
需要“背景”时 (即烘托主体)就 应该不小于54°
27
大门 入口缓冲区
城市道路
.
28
三、园林的布局形式
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可以分为三 大类: 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园林景观构图原理
.
1
一、园林形式的确定 1、根据园林的性质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3、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 4、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
.
2
1、根据园林的性质
.
3
.
4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3、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
意大利园林
中国园林
.
5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
6
英国古典主义园林
.
7
意大利巴洛克园林
• 1、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 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观赏点
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观赏视距适当与否与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 很大。
.
14
观赏视角与景
.
15
2、最宜视距
•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 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 类型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 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 约为 12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 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 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 利用人的视距规律进行造景和借景,将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色彩的感情特点:
白色:纯洁、高雅 黑色:静穆、忧伤 紫色:高贵、恐惧 蓝色:沉着、冷酷 红色:热情、欢乐 橙色:华丽、浮躁 黄色:温情、轻快 绿色:朝气、环保
弧形弯曲线代表着柔和、流畅、细腻和活泼
.
38
曲线类型的审美特征
.
39
线条美
植物景观中用直线组合的 图案(绿篱、行道树等) 可表现简洁、现代、秩序 、规则和理性
.
40
• 曲线则优美、柔和、细腻、 流畅、活泼、动感。
.
41
.
42
2.图形美
• 图形是由不同的线条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而成的平面 形,一般有规则式和自然式图形两类。
.
29
.
30
.
31
.
32
自然式种植
.
33
四、构图形式美的要素: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由线条、图形、体形、
色彩等外在要素构成的。 1、线条美; 2、图形美; 3、体型美; 4、光景色彩美;
.
34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语 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 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 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
❖ 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的规律变化, 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庄严肃穆,秩序井然。
❖ 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其特征是自然、 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的。
.
43
Cont. ract
44
规则图形表现庄重、稳定和秩序感
.
45
流线型图形的自然、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性
1、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 倍
2、小型景物约为3倍
3、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4、如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按宽度、高度 的数值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 下,水平视角不超45°,垂直视角不超过 30°,则有较好的观赏效果。
.
24
3、最佳视域
• 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0。,水平视 角为160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 视角小于300,水平视角小于450,即人们静观景 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 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但是,即使在静 态空间内,也要允许游人在不同部位赏景。建筑 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 垂直视角为180(景物高的3倍距离)、270(景物 高的2倍距离)、450(景物高的3距离)。如果是 纪念雕塑,则可以在上述三个视点距离位置为游 人创造较开阔平坦的休息场地
.
12
• 静是息亦即停留、驻足
• 静态构图中,主景、配景、前景、背景、空 间组织和构图的平衡轻重固定不变。所以静 态构图的景观的观赏点也正是摄影家和画家 乐于拍照和写生的位置。动、静的观赏也不 能完全分开,可自由选择,动中有静、静中 有动,或因时令变化、交通安排、饮食供应 的不同而异。
.
13
(一)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
16
清晰视距25-30cm
.
17
明确看到景物细部30-50m
.
18
识别景物类型250-270m
.
19
识别景物类型250-270m
.
20
辨认景物轮廓500m
.
21
明确发现物体1200-2000m
.
22
最适视域中垂直视角(26°~30°)
.
23
•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而能看 清景物的经验视域值为:
.
46
.
47
图形
48
3.体形美
体形是由多种界面组成的实体,表现于山石、水景、建 筑、雕塑、植物造型等。不同类型的景物有不同的体形 美,同一类型的景物,也具有多种状态的体形美。
.
49
园林景物表现出的体形美
.
50
体形美
人工修剪体形
.
51
自然体形
.
52
.
53
4、光影色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