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回流文物的现状和反思

合集下载

中国丢失文物的回国多角度意义作文

中国丢失文物的回国多角度意义作文

中国丢失文物的回国多角度意义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丢失文物回国:多角度重大意失去文物一段被抹去历史,民族文化伤害。

对流失文物回归的看法

对流失文物回归的看法

对流失文物回归的看法说到流失文物,我的天,这真是个话题啊!想想那些古老的宝贝,被外人捧在手心里,简直让人心疼。

它们可不仅仅是件件古董,更是我们历史的见证。

古代人的智慧、文化的底蕴,全都藏在那些精美的器物里。

可是,现在的情况就像一场无尽的追逐,宝贝们像迷路的小孩,被带到远方,连个影子都难觅。

每当看到博物馆里那些闪闪发光的文物,我都忍不住想:它们的家在哪儿?它们的故事又该由谁来继续讲述?就说说那些流失的文物吧。

每一件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比如某个青铜器,曾经在宫廷中喝酒作乐;又或者一幅古画,诉说着千年前的爱情与悲欢。

这些东西,可都是时间的见证啊。

想象一下,某个地方的博物馆里,游客们欣赏着这些文物,兴奋得像小鸟,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宝贝的真实家园在哪里。

就好比一个小孩,跟着别人走远了,心里却一直挂念着家。

我在想,文物们是不是也会想念故乡的阳光和空气?流失文物的回归,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多的是文化认同的表现。

就像我们的老祖宗教给我们的那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文物就像我们文化的老前辈,它们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情感。

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重视文物的回归,真是让人欣慰。

不过,这中间的过程可不是简单的“请您把宝贝还回来”那么容易。

涉及的法律、道德、情感问题复杂得像一团乱麻,弄不好就得让人头疼。

再说,很多时候,文物的“主人”并不愿意轻易放手,毕竟那可是他们引以为豪的收藏。

流失文物的回归,真的像一场抢夺战。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为了找回自己的文物,像打仗一样,四处奔走,真是让人心疼。

不过,这个过程也挺有趣的。

各国之间的博物馆,像是一场无形的比赛,谁的文物更珍贵,谁的文化更厚重,真是斗智斗勇。

我都想,文物们是不是也在背后窃窃私语,讨论谁能回家,谁能继续流浪。

回归文物,不仅仅是还回一件物品,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对我而言,文物的回归是情感的重聚。

想象一下,当那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流失的宝贝,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难在哪里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难在哪里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难在哪里北京时间3 月24 日凌晨1 时,法国巴黎法院对圆明园鼠首和兔首能否被拍卖作出宣判,近百人组成的中国律师团追索行动以失败告终,这注定是一次失败的追索。

对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我们目前还有赖于国际公约和国际合作才能实现,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 年公约(《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 年公约(《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虽然在打击国际文物犯罪和追索被盗文物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追索能力有限,往往面临如下主要障碍:第一,现有公约没有明确的追溯力1970 年公约没有明确的追溯力规定。

依据国际法原则与惯例,该公约对公约生效前被盗和非法出口的文物没有追溯力。

1995 年公约规定,被盗文物返还只适用于公约生效后从缔约国盗走的文物,而且返还双方均为缔约国且公约在国内已生效。

这样,公约仍没有追溯力,尽管公约不承认公约生效前的文物盗运合法化,也不影响各国对此前流失文物的追索权。

针对1995 年公约无追溯力的情况,我国政府在1996 年签署该公约时作出重要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追索的权利。

然而在实践中,这种声明尚未被国际法原则接受,所以没有约束力。

只要文物受益国不配合,那么追索就无法执行。

因此,目前对于解放前被掠夺的文物,中国很难依据现有国际公约,通过法律途径追索。

第二,公约的约束力还不够强签署1970 年公约的主要国家,像中国,埃及,墨西哥,印度等,多为文物出口国,而文物进口国中,仅美国,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加入该公约。

至2000 年底,英国,德国、瑞士,日本和北欧等文物受益大国均未加入,公约的约束力和有效性大打折扣。

1970 年公约未能发挥有效作用,与上述国家拒绝加入公约,放任文物非法盗运和交易,从而刺激全球盗运,走私文物犯罪活动有密切关系。

1995 年公约通过后,上述国家仍拒绝加入,公约的缔约国也仍主要局限在文物非法输出国。

对归还中国文物的看法

对归还中国文物的看法

对归还中国文物的看法近年来,归还中国文物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归还中国文物,是指将被外国掠夺、流失的中国文物返还给其合法的拥有者,即中国。

这一行为既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文化意义。

对于归还中国文物,我持积极的态度。

归还中国文物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宝贵的文物被掠夺、流失到国外。

这些文物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归还这些文物,可以保护它们不受进一步的损坏和剥夺,使它们得到妥善保存和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遗产。

归还中国文物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归还中国文物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国古代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

通过归还这些文物,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归还中国文物有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物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归还中国文物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文物保护与交流活动,通过合作举办展览、交换文物等形式,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

归还中国文物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随着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归还文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文物的归还工作。

归还中国文物不仅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也有利于维护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归还中国文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这不仅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国际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贡献。

希望各国能够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促进归还中国文物的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让被掠夺的中国文物回归故土,回归人民,并为人类的未来传承保留宝贵的财富。

流落异国的文物辩论稿作文

流落异国的文物辩论稿作文

流落异国的文物辩论稿作文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到底该不该赎回呢?我个人以为,第一种方法,通过民间机构和个人渠道,与该拍卖公司及收藏者沟通斡旋,低价购回国宝。

此想法貌似合理,实则很难施行。

你想,无论文物收藏者还是拍卖方,他们最终的主旨只有一条,就是利用手中文物赚来巨大的商业利润,它不可能折价让利与你。

近日国内媒体传闻该拍卖已被阻止,但佳士得前日否认并未取消公开拍卖就是一证。

更退一步讲,就算某一次对方暂时让步,那下次呢?怎么办?实际上,即是有退让的一次,我们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对方补偿。

原因无它,他们乃最大利益的追逐者。

第二种方法,由中国大企业出资,买回这些流失文物。

这方法并不久取。

因为中国团体一旦加入购买中国失散国宝的行列,只会使海外中国国宝持有者倍增“信心”,这些宝贝也会因此“水涨船高”,给我们造成财力负担和精神压力。

假如真因为某种特定需要,某件珍品有必要购回,最好是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下进行,不以中国人的名义,而用其他方法进行代购。

这样做,所我们所处情形可能会有利一些。

第三种方法,我个人比较赞成,就是我们先不必着急急火火地抢购失散在国外的文物,先用现有的资金,埋头搞好自己的事情。

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有限的资金花在我们国家进步的建设方面。

毕竟,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

假如按中国现在的发展,不远的将来,国家强大了,政治威望稳固了,我们再逐步促进流失海外国宝回国的脚步。

诸如以政治威望支持实行文物回归立法,以国家的名义回赠、或以民间形式讨还,都是可行的。

即便必须回购,也总比现在势单力薄,硬逞强行实际得多。

现在,我们没必要斥巨资购买虽然失散在国外,但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做既得不偿失,而且后患无穷。

要知道,中国有成千上万珍宝失散在海外呢。

就先让它们安安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外国人也通过它们了解中国博大精深文化底蕴。

更让中国人警醒,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什么是知耻而后勇。

我之所言,与是不是爱国,没有关系。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与国宝回归热的反思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与国宝回归热的反思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与国宝回归热的反思*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㊂亘古至今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持续发展从未间断,并为后世传留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㊂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化身,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再现和见证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㊂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崇高荣誉,中华民族也曾一度蒙受难以言述的屈辱㊂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㊂自清朝末年,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和清廷的日益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㊂国力衰微,民生凋敝,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荡然无存㊂大量珍贵文物被外国侵略者野蛮掠夺,祖宗基业遭受劫难,令国人痛心疾首㊂盗掘走私是中国内地文物流失海外的另一条晦暗途径㊂盗卖文物,古已有之㊂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此风尤甚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并加强对文物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不仅彻底结束了中国内地文物被外国列强劫掠的屈辱历史,而且有效地实施了对文物的保护以及科学发掘和研究㊂尽管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 破旧立新 运动,文物毁损现象曾有所发生,但是文物走私现象尚不严重㊂令人焦虑的局面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㊂随着中国文物价格在海外市场的大幅度飙升,为巨额暴利驱动的犯罪分子不惜以身试法,置政府的严厉打击于不顾,与境外黑社会相勾结,盗掘走私文物达到疯狂的程度㊂中国内地文物流失海外的现象又趋于严重㊂仅就目前粗略统计,世界上40余个国家的200多座著名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见于著录者已逾百万件㊂其中相当部分为近20年来自中国内地流失而得㊂面对触目惊心的现实,中国内地警方和海关加大打击力度,使盗掘走私犯罪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遏*该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0年3月9日㊁11日连载,本书略做体例修改㊂143李健民考古与文物论文集·四社评制㊂据统计,1984 1986年间,警方在广东㊁福建㊁上海等7个省市,缴获走私文物5.5万件;1991 1994年间,各海关查获的走私文物达4.6万多件; 1997年查获走私文物600多起,缴获文物1.12万件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开始步入小康㊂政通人和,百废俱兴㊂许多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以不同方式和途径陆续回归,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国际威望明显提高㊂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促进流失海外珍贵文物的回归,作为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的国家文物局,做了大量积极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㊂中国政府于1989年签署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96年签署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97年签署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㊂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我国保留对历史上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文物追索的权利㊂我国政府通过法律和道义等多种渠道追索被掠夺及走私流失海外的文物,取得很大成功,新闻媒体对此广有报道㊂1988年11月,中国有关方面发现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公开拍卖的东周青铜敦系湖北秭归县屈原纪念馆当年6月所失,遂以完备的证明资料向美方索回㊂1998年5月,从英国一次追索回3000多件(套)文物,是依据法律,辅以外交手段与国际走私团伙斗争取得的重大胜利㊂1998年6月末,又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从美国追回河南巩义宋永泰陵前的客使头像㊂2000年9月20日,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60余件(组)海外流失文物精品在这里开始展出㊂观众得以亲见,被掠夺或走私出境的国宝,经过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各界友人的无私奉献而回归祖国㊂这些展品上自远古,历经新石器时代㊁周秦汉唐㊁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包括青铜器㊁石器㊁陶瓷器㊁绘画等多种质地的珍品,蔚为大观㊂展品中包括1987年㊁1990年香港海关截获的走私文物,宋代钧窑天青釉瓷盖罐㊁明代青花松鼠纹多棱瓷罐㊁清代白釉观音瓷像等㊂在这些精美瑰丽的文物珍品中,有一件最为引人注目,它就是由美国纽约收藏家安思远先生无偿捐赠的彩绘浮雕武士石刻㊂这件五代时期的文物虽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但其色彩依然艳丽如新㊂追索被掠夺和盗掘走私海外文物的工作并非始终艳阳高照,一帆风顺㊂在国宝回归热逐渐兴起之时,困难和挫折也随之出现㊂2000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和佳士德拍卖行宣布即将在香港公开拍卖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出境的圆明园文物㊂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总体布局和主要建筑景观在康㊁雍㊁乾三朝形成,包括圆明园㊁长春园和万春园,占地面积约352公顷㊂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㊂1873年,同治重修㊂1900年,八国联243。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的看法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的看法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的看法1.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那可真是让人激动万分啊!就好比一个走失多年的孩子终于回到了家,能不让人欣喜吗?就像那圆明园的兽首,当它们回归的时候,我们心中的喜悦简直难以言表!2. 你想想看,那些流失在外的文物,它们承载着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啊!它们的回归,不就像是给我们的文化拼图补上了重要的一块吗?比如那些精美的瓷器,回到祖国怀抱时,多让人感慨啊!3.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吗?这就好像是我们找回了失落的宝藏!像那幅珍贵的字画,历经波折终于回来了,多让人兴奋!4. 难道你不觉得,文物回归就像是失散的亲人重逢吗?每一件回归的文物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比如那座古老的青铜器,它的回归让我们对过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5.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回归,这是多么让人开心的事儿呀!就如同黑夜中的明灯被点亮。

像那套华丽的服饰,回到国内展示时,真的太震撼了!6. 你说,文物的回归是不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呢?简直像久旱逢甘霖啊!比如那本珍贵的古籍,回到祖国时,大家都欢呼雀跃!7.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不正是我们一直期盼的吗?这就像迷路的鸽子找到了归巢的路。

像那枚璀璨的珠宝,它的回归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光芒!8. 想想看,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对我们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满满的自豪和欣慰啊!好比久别重逢的老友。

像那座精致的雕塑,回归时让我们感动不已!9.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呀!就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

比如那件独特的乐器,回到国内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太让人陶醉了!10.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绝对是大好事一件!这就好像是给我们的文化大厦添砖加瓦。

像那枚古老的印章,它的回归是多么让人高兴啊!我认为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意义重大,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一次回归都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我们应该全力支持和推动文物的回归工作。

浅论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方式

浅论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方式

浅论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方式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这些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大多是在中国近代被西方列强以及一些所谓的“探险家”,以武力、不平等交易、盗掘、欺骗、走私等非法手段掠夺出境的。

比如,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万园之园”圆明园,清朝皇室收藏的世代珍品遭毁灭性抢夺和破坏;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无数宫廷珍藏的文物和古籍遭洗劫;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西北地区成为西方人“文化考察”和各国探险家光顾的热点;改革开放后,非法盗墓、走私现象增多;1931年至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中国也流失了大量珍贵文物。

对于流失的珍贵文物,只要能收回就一定要收回;对于一般文物,则视情况而定,有些留在国外还能起到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对于非法出境的文物,坚决不能买,否则就等于承认其合法性。

文物追回主要靠回购、讨还、捐赠三种形式中国自2003年7月开始启动国宝工程,宗旨是抢救流失文物、保护文化遗产。

就目前而言,面对非正常手段流失的文物,回流主要有三种形式:回购、讨还和捐赠。

回购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市场手段。

圆明园猪首铜像的捐款回购便是一成功案例。

猪首铜像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时流失海外的。

2003年春天,文物专家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收藏人最终同意转让给中方。

澳门富商何鸿燊先生得知此消息后,2003年9月,他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近700万元购回圆明园猪首铜像。

回购也有很多困难。

虽然文物在市场的自由流通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但由于文物的天价和回购的资金不成比例,往往使回购半途夭折。

另外,专项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社会募捐和企业捐款,而企业往往希望把通过其捐助回归的文物藏于其企业内,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矛盾。

讨还是目前最难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

因为一旦要求他国归还所藏中国文物,可能就会牵涉到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

牛宪锋说,讨还的对象应主要针对战争中被抢掠的文物,尤其是壁画、佛造像这类不可移动文物。

文物回归的感想

文物回归的感想

文物回归的感想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遗产。

近年来,我国在文物回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大批流散海外的文物得以重返祖国。

这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肯定,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宣示。

对我来说,文物回归是历史的回眸和文化的重塑,是国家荣誉的回归和民族自豪的增强。

文物回归首先涉及到的是历史文化的身份确认,需要进行专业的鉴定和考证,以确定其真实性、完整性和重要性。

同时,也需要在政治、法律和道德等多个层面开展工作,才能确保文物回归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在此过程中,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和协商,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平等、友好和合作性质。

文物回归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举措。

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文物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文物回归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更要注重创新性的传承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遗产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同时,文物回归也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和国家实力增强的重要标志。

在海外,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人们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

文物回归不仅是我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行动,也是展示我们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

回归的文物不仅是一件文物,更是我们国家文化的信仰和态度,是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达。

文物回归的背后,是我们对历史的珍视和对文化的承认。

而要让文物回归真正产生价值,更需要我们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和喜爱中华文化。

这将是长期而辛勤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贡献。

让我们一起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而努力,让文明之花常在、文化之树常青,以展示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让世界更好地认识我们,让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个人高价从海外回购流失文物是值得的

个人高价从海外回购流失文物是值得的

一辩陈词各位评委老师,反方的四位辩友,现场的观众大家好:目前,中国流失文物的回归主要有三种途径:1.说服海外持有者捐赠2.通过外交和司法途径追索3.个人高价从海外购买。

今天的辩题讨论的是第三种途径。

我方认为,个人高价从海外回购中国流失文物是值得的。

关键词之一:回购——回购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是值得的。

文物是国家、民族的象征,历史的见证,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

业内对我国流失文物的定义是1840年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因不道德和非法手段流失到海外的中国文物。

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与跌宕的中国近代史联系在一起,也与我们民族感情联系在一起———见证中国古老文明的文物在海外漂流是很多中国人心头难解的一个结。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战争期间掠夺文化财产”的归还原则。

作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同时也是我们今天辩论赛需达成的共识,流失文物必须回归原主国。

这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然的情感诉求,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之二:高价——高价从海外回购中国流失文物是值得的。

俗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2009年,芷兰雅集首届年度峰会主题为“中国文物市场进入‘亿元时代’”,标志着我国文物市场正式步入“资本干预时期”,文物多少钱由资本说了算。

这就说明了中国流失文物以高价回归的必然性。

文物价格是否看涨的关键在于投资方向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而在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将投资方向转向“流失文物回归”,中国文物在海外收藏市场的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

台湾中华文物学会副理事长王定乾表示,过去,包括青铜器在内的中国所有文物从来没有超过1000万美元。

而今,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回流热潮,将中国文物推进世界高价位,推进了国际舞台,这标志中国文物的地位提高了,并开始真正走入国际市场,进入国际大藏家的视线。

与此同时,王定乾认为,高价的产生,对于我国来说是件好事——因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中国文物的市场行情看好,高的价位必将能刺激越来越多的海外流失文物浮向市场,为我国海外流失文物的回流奠定了基础。

如何追回海外流失文物

如何追回海外流失文物

姓名:黄俊文学号:6002109119专业:土木094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追回海外流失文物方式摘要:目前,我国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主要方式有:通过法律途径索回、采取半公益半市场运作的方式“赎回”、由民间购买并捐赠给国家、国家通过市场运作机制回购。

应该说,每种方式都有其实施的优越性,而且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但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资源和力量,利用其优势,更好的把海外流失文物追回。

关键字:流失文物追回方式优势和局限理性思考一、文物流失原因据专家介绍,流失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国近代,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及一些所谓的“探险家”以武力掠夺、不平等交易、盗掘、欺骗、走私等不正当的非法手段获得。

第二,文物走私猖獗。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非法文物交易价格不断攀升,仅次于毒品和军火走私的巨额利润,导致全球性文物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资料,河南、山西、陕西等文物大省,群众性的盗墓挖坟以及贩卖文物之风屡禁不绝,甚至在一些地方形成行业。

青海某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被毁古墓1000余座,5000多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珍品被哄抢一空。

第三,海底“沉宝”。

2004年3月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佳士得公司拍卖大厅,有1700余件精美的中国瓷器被同时拍卖。

这些产自明朝万历年间的漳州瓷器是越南渔民几年前在南海的一艘中国古沉船上发现的。

如此大量的中国海底文物在境外被批量拍卖已经不是头一遭。

中国南海的古沉船应该超过2000艘。

由于船的装载量大,因此在文物市场上形成了“一艘船十个墓”的说法。

通常一艘普通中型商船就能装载10万件以上的瓷器。

二、文物流失理性认识对于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认为,其中有几种情况需要区别,一个是珍贵文物与一般文物,一个是过去出去的文物和现在出去的文物,一个是合法出去的文物和非法出去的文物。

谢辰生说,对于珍贵的文物,只要能收回就一定要收回。

文物流失与文物回归的感想

文物流失与文物回归的感想

文物流失与文物回归的感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也在不断地流失和消逝。

这些珍贵的文物代表着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智慧和文化成果,有着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文物会被非法盗掘、走私、偷窃等行为带出国门,严重损害了国家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利益。

因此,文物流失问题愈发显得极为重要,回归文物对于国家和人类而言更具有重要意义。

在历史上,文物流失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一些文物在古代由于战争、贪官污吏或是民间的盗掘等原因而流失。

直到今天,这些文物在外国的博物馆中展出,环境中外充满了人们的感慨和遗憾。

而这些文物成为外国博物馆的馆藏,成为国家惟一的文物损失,似乎变成了个别人的私人财产。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将这些被异国收藏的文物尽早地返还到自己国家的博物馆中来。

尽管文物回归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国际合作、法令保障、专业人员投入等多方面的协调与支持,但是文物回归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它可以使被流失的文物恢复原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补充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增加国家文化的自信,有助于民族精神和国际形象的提升。

而在回归文物的方面,许多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付出。

例如在意大利,政府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和规定,收缴了许多流失的文物并归还给博物馆或是其他文化机构,旨在保护和恢复这些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同时,中国的文物保护中也开展了“文物归来”的活动,全力追回被盗文物,目前已有超过2000件文物被成功追回。

这些文物的回归不仅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同时也让国内外人民能够分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文物回归涉及到国际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

虽然目前众多国家和机构都在致力于文物回归,但是文物的流失问题还是在持续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文物回归的活动中来,增强对文物的文化自信和文物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投入和推广,增加公众的文化接受能力,推动文物流失问题的得到有效解决。

文物流失海外的感想

文物流失海外的感想

文物流失海外的感想
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民族的宝贵财富。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珍贵的文物被非法走私流失到海外,这让人感到深深的痛心和愤慨。

文物流失海外,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损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

这些文物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民族记忆的载体。

它们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我们后人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依据。

然而,一旦这些文物流失海外,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一部分自己的记忆,失去了一部分自己的根。

文物流失海外还意味着文物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外国,这些文物可能会被私人收藏或者被用于商业目的,甚至可能被破坏。

这对文物本身来说是一种不幸,更是对我们历史和文化的不尊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文物走私和非法交易。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国内文物市场的监管,防止文物被非法出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让我们的后代能够继承和传承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文物,保护我们的文化。

论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方式

论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方式

论追回流失海外文物的方式摘要: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在证明,而因为种种原因,大量文物已经不在本国流传,中国更是有无数珍贵历史文物流失海外,而近年因为铜首事件给全世界带来了一次冲击,掀起了追回海外文物的一轮高潮。

文物的追回从立法入手,建立健全的追讨环境。

本文叙述了文物的概念、流失海外文物的种种过称、各国追回文物的范例于现状、并讨论了我国追回文物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国追回文物的方式。

关键词:文物;流失海外文物;追回方式一、文物本身及追回文物的重大意义文物其本身的意义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

追回流失文物的重大意义在于:首先是考古意义重大。

其次是有助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人类发展历史进程更详细了解,丰富各国民族精神文化,使其之间相互尊重。

再次是将文物视为各国各民族文化文明的我重要构成部分,尽可能完整的了解历史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把其精髓传承下去。

第四是保护文化遗产,让文物闪耀其应有的光辉,起到应有的研究教育作用。

第五是世界各国对人类遗产的保护代表着尊重历史,尊重社会,立足于现在,面向未来。

第六是维护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多管齐下,借此建立立体保护网。

第七是充分开发文物的商业价值,由此推动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利益。

总之,流失文物的追回是意义重大的事情。

二、中国文物流失和追回的现状(一)近代中国文物大规模流失海外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也积累了规模庞大的历史文物。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中国文物经历了几次大规模严重流失。

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第一是清代“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野蛮掠夺。

在这两场浩劫中,圆明园遭到彻底的掠夺和破坏,从皇宫禁苑,官署部衙,到王公府第、民居商宅,各种建筑都遭到了洗劫。

第二是西方各国以“文化考察”为名的掠夺。

关于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保护与思考

关于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保护与思考

关于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保护与思考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保护与思考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遗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宝贵的文物被流失到海外。

海外流失文物的保护问题备受关注,这不仅涉及到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涉及到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围绕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现状、原因以及保护与思考展开讨论。

第一章:海外流失文物的现状海外流失文物的范围很广,包括文物精品、古代书籍、绘画、雕塑、陶瓷等。

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数量庞大,各种珍贵的艺术品被迫离开祖国,流失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私人收藏家手中。

海外流失文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历史原因。

在近代史的动荡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争、内乱和外来侵略等,许多文物在动荡中被盗、被掠夺、被掠夺,流失到世界各地。

其次,是非法贩卖和拍卖的问题。

少数人为了牟利,私自将文物出售给国外的收藏家,有些甚至被迫卖出家族珍藏。

最后,是文物保护和管理的不完善。

在过去的某些时期,中国对于文物的保护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部分文物资源遭到破坏或遗失。

第二章: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影响海外流失文物不仅对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一定影响。

首先,流失文物的丧失不仅削弱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降低了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其次,流失文物的丰富多样性为海外的博物馆、学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对于海外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海外流失文物的丰富存在也增加了合法收藏与非法贩卖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各国政府加强合作与监管。

第三章:海外流失文物的保护针对海外流失文物的保护问题,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首先,通过外交途径与海外国家和博物馆开展合作,寻求流失文物的归还。

例如,中国与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签署了多项文物归还协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国文物失而复回你有怎样的感触20字

我国文物失而复回你有怎样的感触20字

我国文物失而复回你有怎样的感触20字
1、每一件文物都是民族历史的记忆,每一件文物都铭刻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对国家来说,不放弃任何一件非法流出的文物,是理所应当的坚持与担当。

2、一件文物顺利归来,不仅需要时间上的耐心,更需要文物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

3、文物回归背后离不开中国正在提升的综合国力,在外交上有理有力的行动,以及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认同。

4、对于那些流失年份较长,追索行动无疑难度更大、耗费更多,也亟待在国际上取得更大范围的认同。

5、中国不会因此允许它们遁入浩荡的历史烟海,成为无人主张的历史尘埃,任由其现在的控制者谋取利益。

6、、花费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追索流失文物,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

7、这场行动,不计时间,无关金钱,体现了国家对历史传承的态度,因为这关乎我们民族的“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外回流文物的现状和反思2008年10月,一条有关圆明园文物拍卖的新闻再次占据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宣布将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拍品中包括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

流失海外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

消息一经宣布,便引起了中国媒体的强烈关注和中国民众的愤怒。

中国国家文物局对此作出明确表态:一、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物返还原属国,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是文物原属国人民不容剥夺的基本文化权利。

鼠首和兔首铜像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劫掠的中国珍贵文物,应当归还中国。

我们坚决反对拍卖鼠首和兔首铜像,并认为这种拍卖行为将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民族感情,也有违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公约的基本精神,希望佳士得公司等有关方面对此予以慎重考虑。

二、我们不赞成国内各博物馆购买因被盗窃、盗掘、劫掠等非法流失出境的中国文物,以及借拍卖之机炒作、哄抬被劫掠文物价格的行为。

我们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依法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同时,我们也欢迎和鼓励国内外友好人士或机构,通过捐赠、归还等方式促成中国流失文物的回归。

三、我们积极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制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失出境的文物相关原则的努力,并认为国际社会应当依据相关原则,进一步重视和加快解决因战争原因被劫掠文物的返还问题。

我们愿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相关的合作和探索,推动这一问题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009年1月16日,律师刘洋、牛宪锋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追索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诉讼律师志愿团”,敦促拍卖行取消拍卖并归还文物。

2月9日,律师团向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和收藏人正式发出律师函和律师声明,表明了反对拍卖的立场,阻止拍卖一事进入法律程序。

2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拍卖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文物不仅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而且有悖有关国际公约。

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慎重予以考虑。

”2月17日,中国国家文物局致函佳士得公司,明确要求撤拍有关文物,并希望有关当事人能够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

2月19日,律师团委托旅法华裔律师任晓红及其合伙人代表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APACE)向巴黎大事法庭递交了诉状,紧急要求法庭中止佳士得公司对圆明园两件文物――免首、鼠首铜像的拍卖。

2月24日,巴黎大事法庭针对中国追索文物律师团提交的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禁拍令申请作出正式裁决,驳回原告关于要求停止拍卖,禁止拍卖的诉讼请求。

2月25日,佳士得拍卖如期举行,两个兽首分别以1400万欧元的落槌价被一电话买家买走。

3月2日,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拍下两尊兽首的神秘买家就是该基金会“国宝工程”的收藏顾问、厦门商人蔡铭超。

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论远未结束,由此引发的对中国文物流失与追索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才刚刚开始……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基本情况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蕴藏。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百余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散失毁坏难以计数。

“英法联军”对“万园之园”圆明园进行的野蛮掠夺和焚烧;“八国联军”在北京对皇室珍宝的疯狂劫掠;斯坦因、斯文?赫定、伯希和、大谷光瑞等人打着“文化考察”“地理探险”的幌子,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石窟、壁画和古文化遗址进行的肆意盗窃和非法挖掘,加之敌寇劫掠,战火损毁、奸商盗运,使中华文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辛亥革命之后,末代皇帝溥仪又携大量珍贵的宫廷藏品北上,途中的变卖加上在伪满皇宫中被士兵哄抢致使1200余件宫廷文物精品绝大部分流失海外。

1928年,清东陵陵寝被军阀孙殿英率部野蛮盗掘,墓中所聚国之瑰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被孙殿英用于购买军火而散佚异域他乡。

日军侵华战争给我国的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场浩劫。

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是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失踪。

据1945年11月建立的“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日军侵华战争期间仅从中国掠走的文物至少有3,607,074件又1,870箱,绝大多数至今没有归还。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颁布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保护文物的法规法令,逐步建立起一套以文物部门为主,公安、海关、工商等多部门联合的文物安全保卫和流通秩序维护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结束了我国文物大量流失的历史。

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为牟取暴利而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盗窃文物,非法交易并将其走私海外的犯罪行为,对我国的文物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造成了新一轮的文物非法流失。

国际社会的努力和成绩作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共识,被非法转移的文物应该尽可能地归还给原产国。

因为文物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象征,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历史的见证。

更重要的是,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复制和替代的资源。

所以,国际社会作出许多努力,来遏制和打击对文物的盗窃,非法挖掘和贩运以及任何形式的破坏,积极促进被非法转移的文物返还给原产国以及原所有人。

在二战即将结束之时,为了避免对被占领土造成更严重的财产毁坏,1943年,同盟国在伦敦发布了《反对在被占领土从事掠夺行为的宣言》。

该宣言宣布:一切被占领土上财产的转移、交易行为均属无效,不管这种转移或交易采取公开掠夺还是合法的形式,即便它们被赋予“自愿”的形式也是无效的。

中国作为同盟国成员签署了该宣言,也就是说,中国保留战后追究战争期间的任何被掠夺、转移财产,包括掠夺、转移文物的行为的权利。

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认识到文物在战争中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决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护文物免受战争的威胁,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关于在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

该公约第4条及其议定书都禁止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对另一缔约国文化财产的盗窃、盗用、掠夺和任何形式的破坏行为。

此外,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都明确要求缔约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禁止和防止进口从他国被盗和非法出口的文化财产,防止其所有权的非法转让,并采取适当措施收回和归还此类文化财产。

为了弥补上述公约无追溯力的缺陷,近年来教科文组织又积极倡导提出了二战文物返还等方面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建议,虽然它们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为国与国之间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提供了指导意见,成为今后文物返还领域国际法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了解,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促进和文物流失受害国的不懈追求下,有关国家之间也进行了积极的磋商,并取得一些进展。

例如,1996年,德国和俄罗斯政府在经历了多年谈判后达成了一项双边文化合作协定,以促进二战期间从对方领土上获得的文物归还给对方。

俄罗斯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经过艰难抉择,最终于2003年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归还二战结束前作为战利品从德国运回苏联的艺术品。

2005年,意大利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墨索里尼掠走的阿克苏姆方尖碑归还给了埃塞俄比亚。

当前我国促进非法流失海外文物返还的基本情况文物流失是民族文化遗产的悲剧。

特别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除具备常规意义上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之外,还因为它们与民族的盛衰荣辱的密切关联而格外牵动人们的情感。

新中国成立伊始,周恩来总理即批准以重金从香港购回著名的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殉《伯远帖》;数十年来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单位面向社会及海外征集了大量铜器、瓷器、金银器等文物珍品。

1998年上海图书馆斥资450万美元从嘉德拍卖公司购回了早年流散在海外的《翁氏藏书》;2002年起,国家设立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支持国家文物局征集境内外特别是境外具有重大价值的、急需由国家收藏的早年流失文物。

例如,当年国家就斥资2999万元购回了早年流失到日本的米芾《研山铭》。

通过国家专项征集的方式,2006年4月,流失海外近百年的中国青铜瑰宝“子龙鼎”也终于回归祖国怀抱。

大部分专项征集的流失文物已经进入博物馆充实馆藏,并进行了重点展示。

为了保护文物,打击非法贩运,我国积极寻求在文物返还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响应并加入了上述国际公约。

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框架下,我国与秘鲁、意大利、印度、菲律宾等国签署了打击文物走私、保护文化遗产的双边协定。

依据国际公约,通过法律、外交等多种手段,在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协作下,一大批被走私出境的流失文物相继成功返还我国。

如1988年11月,中国有关方面发现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公开拍卖的东周青铜敦系湖北秭归县屈原纪念馆当年6月所失,遂以完备的证明资料向美方索回,1998年6月末,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从美国追索回了河南巩义宋永泰陵前的客使头像;1998年5月国家文物局从英国一次索回3000多件(套)走私文物,这是首次以法律武器为主、辅以外交等手段与国际走私团伙斗争取得的重大胜利;2000年,当获悉在美国佳士得拍卖行将要上拍我国河北曲阳王处直墓被盗浮雕之后,国家文物局会同河北省文物局仅用了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大量的取证调查工作,从而通过外交手段和法律途径成功地将被盗文物追索回国。

近几年,中国民间对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表现了较大的关注。

随着中国拍卖业的迅速崛起,很多流失在海外的艺术珍品开始纷纷回到国内的拍卖场中。

此外,海内外有识之士的捐赠返还义举也促成了一大批文物回归祖国。

例如,全国政协常委、港澳知名爱国人士何鸿?鱿壬?2007年将其购得的流失海外珍贵文物圆明园海晏堂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

促进流失文物回归依旧任重道远虽然在国内国际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文物回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看到目前仍面临很多难以逾越的困境:首先,日益疯狂的文物走私活动使得文物回流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1983年至1999年,全国共发生馆藏文物失窃案750余次,被盗文物7400余件,其中相当一部分均为走私海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田野石刻和寺庙文物又成为走私分子窥视的重要对象。

1997年5月,天津海关一次性截获包括石狮、石马等大型石刻文物33件。

至于田野地下文物盗掘现象更为触目惊心,重庆海关缉私局出台的调研报告――《三峡库区文物走私现状及其应对策略》中提到,1995-2005年,重庆海关共查获走私文物192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40件。

三峡库区文物贩子将文物非法出土后,先运输到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和甘肃这几个内陆文物集散地,再从这些地方通过铁路运往广州、深圳、福建等地,最后经过海路和航空货运抵达香港和台湾地区,然后流向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