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51心所
18心所
5心所
五
六
七
嗔
五
六
痴
五
六
七
慢
六
七
疑
六
恶见
身见
六
七
边见
邪见
见取见
戒禁取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
六
恨
六
恼
六
覆
六
诳
六
谄
六
憍
六
害
六
嫉
六
悭
六
中随烦恼(2)
无惭
五
六
无愧
五
六
大随烦恼(8)
不信
五
六
七
懈怠
五
六
七
放逸
五
六
七
惛沈
五
六
七
掉举
五
六
七
失念
五
六
七
不正知
五
六
七
散乱
五
六
七
不定心所(4)
悔
六
眠
六
寻
六
伺
六
八识心王各自对应心所数统计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心所
八识
前五识
第六识
第七识
第八识
五遍行(5)
触
五
六
七
八
作意
五
六
七
八
受
五
六
七
八
想
五
六
七
八
思
五
六
七
八
别境(5)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
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
《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
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
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
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
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
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
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
第一浮尘根。
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
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
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
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
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
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
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
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
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
八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图解《八识规矩颂》乃法相唯识宗精髓,唯识宗巨匠玄奘大师所作。
奘师留学印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住持戒贤大德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于出来辩难,因而不战而胜,声震五印,获“大乘天”之美称。
回国后组织宏大译场,潜心从事翻译,同时授徒释疑。
在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中文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在此炉火纯青之时,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包藏宇宙、探玄窥微之庞大哲学体系,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式地和盘托出,令无数后学获宝鈅如探囊取物,抄捷径直趋金矿银山。
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首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
其所缘之境。
于三境中。
惟是性境。
其能缘之量。
于三量中。
惟是现量。
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
鼻舌两识,惟第一五趣杂居地行之。
二地以上则不行矣。
眼耳身二识。
则以第二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
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应心所。
共有三十四个。
为遍行五。
别境五。
善十一。
(末句)中随烦恼二。
更有大随烦恼八个。
及根本烦恼之贪嗔痴三者。
(首句)此五识所依而发之根。
其形状各殊者,为浮尘根。
若就胜义根言。
则同依于肉眼不见,天眼方见之清净色法所成之根无别异也。
(次句)识虽依根而发。
苟缺他缘,亦不能显。
故统论其依缘。
则眼识,须藉明空等九缘。
耳识,则藉除明外之八缘。
鼻舌身三识;则藉除明空外之七缘。
小异大同。
好相邻近也。
(三句)至于对境而观五尘世间。
须根境相合者,为鼻舌身三识。
须根境相离者,为眼耳二识。
其观察尘世之不同有如此者。
(末句)对境生情。
熟为其主。
彼小圣之愚于法相者,尚难分别是识根。
况凡夫耶。
此五识之情状。
所以日用而鲜知也。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六
七
嗔
五
六
痴
五
六
七
慢
六
七
疑
六
恶见
身见
六
七
边见
邪见
见取见
戒禁取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
六
恨
六
恼
六
覆
六
诳
六
谄
六
憍
六
害
六
嫉
六
悭
六
中随烦恼(2)
无惭
五
六
无愧
五
六
大随烦恼(8)
不信
五
六
七
懈怠
五
六七放逸五 Nhomakorabea六
七
惛沈
五
六
七
掉举
五
六
七
失念
五
六
七
不正知
五
六
七
散乱
五
六
七
不定心所(4)
悔
六
眠
六
寻
六
伺
六
八识心王各自对应心所数统计
34心所
51心所
18心所
5心所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心所
八识
前五识
第六识
第七识
第八识
五遍行(5)
触
五
六
七
八
作意
五
六
七
八
受
五
六
七
八
想
五
六
七
八
思
五
六
七
八
别境(5)
欲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識五十一心所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平常能見色聞聲等,是前面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收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恒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觀來收受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過的千萬事情,都能不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
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淨汙等物,無不藏入。
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
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
另有五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
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做“遍行心所”——觸(接觸)、作意(注意)、受(感受)、想(想像)、思(思維),這五個是連貫的;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欲望)、勝解(認為)、念(記憶)、定(專注)、慧(判斷),有十一個“善心所”是作一切善事、自利利人的依據——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癡、慢、疑、惡見;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不靜)、失正念、不正知(謬解)、散亂;有四個是“不定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尋求)、伺(伺察)。
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壹、前言佛陀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質現象與精神活動。
但是眾生根器不同,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對於心法不能瞭解的人,佛陀為他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對色法認識不清楚的人,則為他說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色、心二法都不明白的人,則為他說十八界──生理方面的六根、物理方面的六塵與心理方面的六識。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网上同修根据《五位百法表》和玄奘大师地《八识规矩颂》,整理成地一张《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 识 心 相应心
王
所个数
相应心所法
前五识: 眼耳鼻舌
遍行 别境善ຫໍສະໝຸດ 根本烦恼 (贪 瞋痴)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身
识
第六识:
遍行 别境
善
根本烦恼
小随烦恼 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意识
第七识: 末那识
别境()
欲、胜解、念、定、慧
五
善 ()
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位
心所()
小随烦恼()
忿、恨、覆、诳、谄、骄、害、嫉、悭、恼
随烦恼()
中随烦恼()
无惭、无愧
百
大随烦恼()
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不 定()
悔、眠、寻、伺
法
色法()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1/2
个人收集整理 -ZQ
心 不 相 应 行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传、
表
()
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2/2
遍行
别境 (慧)
根本烦恼 (贪、痴、慢、
大随烦恼
我见)
第八识:
遍行
阿赖耶识
,转传于此,方便诸位!
源于玄奘大师 《八识规矩颂》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八识规距颂贯珠解(范古农
八识规矩颂贯珠解范古农居士述八识规矩颂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撰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柒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动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此颂唐玄奘法师所作。
将心王八识。
类分为四。
各作三颂。
均前二颂论凡界。
后一颂论圣界。
注解用贯珠法。
将颂句分析嵌入。
前五识颂一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首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
其所缘之境。
于三境中。
惟是性境。
其能缘之量。
于三量中。
惟是现量。
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
鼻舌两识,惟第一五趣杂居地行之。
二地以上则不行矣。
眼耳身二识。
则以第二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
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应心所。
共有三十四个。
为遍行五。
别境五。
善十一。
(末句)中随烦恼二。
更有大随烦恼八个。
及根本烦恼之贪嗔痴三者。
前五识颂二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首句)此五识所依而发之根。
其形状各殊者,为浮尘根。
若就胜义根言。
则同依于肉眼不见,天眼方见之清净色法所成之根无别异也。
(次句)识虽依根而发。
苟缺他缘,亦不能显。
故统论其依缘。
则眼识,须藉明空等九缘。
耳识,则藉除明外之八缘。
鼻舌身三识;则藉除明空外之七缘。
五位百法简表
五位百法简表(一) 心法八 (有主动支配能力)1. 眼识(能观)2. 耳识(能听)3. 鼻识(能嗅)4. 舌识(能尝)5. 身识(能触)6. 意识(能知诸法)7. 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8. 阿赖耶识 (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 心所有法五十一 (受心王指挥)1. 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1. 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2. 触(由境生心)3. 受(由触生受)4. 想(由受生想)5. 思(想生思,筹谋支配着心)2. 别境五(个别境界)1. 欲(欲望)2. 胜解(审解后之决定)3. 念(铭记不忘)4. 定(专注)5. 慧(拣择性)3. 善法十一(助于修行)1. 信(信心)2. 精进(勇猛心)3. 惭(惭于过错)4. 愧(愧不如人)5. 无贪(不贪)6. 无嗔(不恨)7. 无痴(不昏暗)8. 轻安(身心自在)9. 不放逸(守规矩)10. 行舍(舍行蕴中与道不相应之念)11. 不害(克己不损于人)4. 根本烦恼六(五钝使和五利使)1. 贪2. 嗔3. 痴4. 慢5. 疑6. 不正见a. 身见(执身是我)b. 边见(不合中道)c. 见取见(非果计果)d. 戒禁取见(守牛狗戒、非因计因)e. 邪见(染污法、邪知邪见)5. 随烦恼二十小随十种1. 忿(嗔心遽发)2. 恨(嗔藏心内)3. 恼(恨之极点,恼怒形于外)4. 覆(忿恨藏于心,待时暗害人)5. 诳(假仁假义)6. 谄(谄媚)7. 憍(自负)8. 害(损害于人)9. 嫉(妬忌)10. 悭(悭吝)中随11. 无惭(不知惭,自视太高)12. 无愧(不知愧不如人)大随八种13. 不信(无信心)14. 懈怠(懒惰)15. 放逸(不守规矩)16. 昏沉(常睡懵懂)17. 掉举(烦燥不安)18. 失念(失正念,存邪念)19. 不正知(所知皆邪见)20. 散乱(心不在焉)6. 不定四1. 睡眠(闇昧、无智慧)2. 恶作(后悔)3. 寻(粗思惑)4. 伺(微细思惑)(三) 色法十一1. 眼2. 耳3. 鼻4. 舌5. 身6. 色7. 声8. 香9. 味10. 触11. 法处所摄色(五尘落于意识之影子)(四) 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1. 得(由贪心起)2. 命根(生命)3. 众同分(同类)4. 异生性(类同报异)5. 无想定(外道外执未破)6. 灭尽定(外道法执未破)7. 无想报(生第四禅非想非非想处天)8. 名身(名显用)9. 句身(句显法)10. 文身(字显体)11. 生(成)12. 住(住)13. 老(坏)14. 无常(空)15. 流转(轮回)16. 定异(因果定理与报之差别)17. 相应(相应于定异之间)18. 势速(迁变不停)19. 次第(法之次第)20. 时(时间性)21. 方(方位性)22. 数(数目性)23. 和合性(二乘执着于因缘和合)24. 不和合性(外道执着于自然)(五) 无为法六1. 虚空无为(空于四相)2. 择灭无为(权教菩萨所证涅槃境界)3. 非择灭无为(有为缘缺,实教菩萨所说)4. 不动无为(定不动,生有色界天)5. 想受灭无为(苦乐不动心,生无色界天)6. 真如无为(如来藏,圆成实性)。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識五十一心所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平常能見色聞聲等,是前面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收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恒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觀來收受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過的千萬事情,都能不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
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淨汙等物,無不藏入。
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
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
另有五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
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做“遍行心所”——觸(接觸)、作意(注意)、受(感受)、想(想像)、思(思維),這五個是連貫的;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欲望)、勝解(認為)、念(記憶)、定(專注)、慧(判斷),有十一個“善心所”是作一切善事、自利利人的依據——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癡、慢、疑、惡見;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不靜)、失正念、不正知(謬解)、散亂;有四個是“不定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尋求)、伺(伺察)。
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壹、前言佛陀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質現象與精神活動。
但是眾生根器不同,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對於心法不能瞭解的人,佛陀為他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對色法認識不清楚的人,則為他說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色、心二法都不明白的人,則為他說十八界──生理方面的六根、物理方面的六塵與心理方面的六識。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
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
《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
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
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
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
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
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
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
第一浮尘根。
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
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
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
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
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
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
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
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
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遍行(5)
触、作意、受、想、思
别境(5)
欲、胜解、念、定、慧
善(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6)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恨、覆、诳、谄、骄、害、嫉、悭、恼
中随烦恼(2)
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8)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不定(4)
悔、眠、寻、伺
色法(11)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心不相应行(24)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传、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6)
第六识:
意识
51
遍行5
别境5
善11
根本烦恼6
小随烦恼10
中随烦恼
2
大随烦恼8
不定4
相应心所五十一
第七识:
末那识
18
遍行5
别境1
(慧)
根本烦恼4(贪、痴、慢、我见)
大随烦恼8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第八识:
阿赖耶识
5
遍行5
性唯无覆五遍行
五
位
百
法
表
心王(8)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网上同修根据《五位百法表》和玄奘大师的《八识规矩颂》,整理成的一张《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转传于此,方便诸位!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八识规矩直解
八识规矩直解?八识规矩直解三藏法师玄奘作蕅益沙门智旭解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统论所缘。
凡有三境。
一性境。
二带质境。
三独影境。
一性境者。
性是实义。
谓相分色从相分种子所生。
故名为实。
此复有二。
一无本质。
二有本质。
一无本质者。
即第八心王所缘根身器界及诸种子。
但是自变自缘。
不假外质。
然约器界及他人之浮尘根。
既是共相识种所变。
亦得说有外质也。
根本智亲证真如。
虽不变为相分。
亦名性境。
二有本质者。
即今五识所缘现在五尘。
及明了意识初念并定中独头意识所缘定果色等。
皆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
随即变为自识相分而为所缘。
犹如镜中所现群像。
虽约真谛言之则皆如幻如梦了无真实。
而约俗谛言之则五尘即是五识相分。
从种子生还熏成种。
不同空华镜像兔角龟毛。
亦复不同过去未来之不可得。
故名性境也。
带质.独影二境下文方解。
现量者。
现谓显现。
量谓度量。
五根对境分明显现。
依之发识缘虑度量。
虽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
然有自性分别得彼性境不错不谬。
任运了别不带名言也。
三性者。
善.恶.无记也。
五识能助第六意识作善恶业。
若与信等相应则善性摄。
若与无惭等相应则恶性摄。
俱不相应则属无记性摄。
故云通三性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五根通于二界五地。
惟无色四天乃无五根。
今明五识则鼻.舌二识惟欲界得行。
初禅以上无段食杂气故不现行也。
眼.耳.身三识唯欲界五趣杂居地及初禅离生喜乐地此二地中得行。
若二禅内净喜乐则无外色外声外触可缘。
故并眼.耳.身之三识亦不起现行也。
三禅已上不言可知。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此明五识但与三十四心所得相应也。
遍行五心所。
谓作意.触.受.相.思。
遍一切心决相应故。
别境于心所谓欲.解.念.定.慧。
由同时意识所引。
亦得于别别境生欲等故。
善十一谓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欲界善。
五识得与十善相应。
但除轻安。
初禅善眼.耳.身识并得有轻安故。
中二随烦恼。
谓无惭.无愧。
大八随烦恼。
谓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昙摩结(叶均)“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即是心的附属物。
阿毗达摩摄义论第二品说:“这种心所和它们所相应的心是同一所依,同一所缘,而且是同时生灭的”。
成唯识论卷五云:“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
如属我物,立我所名”。
品类足论卷一云:“若有法……与心相应,总名心所法”。
佛经把身心所存在的现象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
在阿毗达摩中通常用色法、心法及心所法三种来包括它们。
色法属于色蕴,心法属于识蕴,心所法则包括受、想、行三蕴。
根据上座部,行蕴有五十法,再加受想二法,共有五十二个心所法。
这里面有二十五个是善心所,十四个不善心所,十三个是通一切善恶心的心所。
它们的善恶或不善不恶是根据它们所相应的心来说的,即与善心相应的为善心所,与不善心相应的为不善心所,与无记心相应的无记心所。
说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它们是和各种其它的心理要素复合而活动的。
分析心的自身各部分为分“识”,而分析心的活动的各种要素称为“心所法”。
例如在八十九心中最简单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只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于对象上并无任何复杂的反应。
如果我们详细地审察,则它们最少还包括有七种心所法在内:一、触(近人译为感觉,即器官和对象的感触);二、受(由对象所激起的感情);三、想(构成意象作用,即于对象而造成概念);四、思(意旨,即欲取或避于对象);五、心一境性(近人译为精神集中);六、命(心理的寿命或内存的生力。
《俱舍颂疏》卷五说:“命体即寿,谓有别法指暖与识,说明为寿”);七、作意(注意于所缘的对象)。
各派论师不但重视心法,而且都同样地很重视心所法的分析。
心所法是属于行蕴。
本来把“行”释为“思”,如《杂阿含》里说,“思身为行蕴”(见俱舍论卷一引)。
这是把“行”与“业“同用的,正如《杂阿含》第十三卷中说,“一切造业有漏诸行之法行蕴摄”。
然而历史的发展,佛教学者们在心理学上做了继续分析的工夫,又找出心的程序里一些新分子,而这些新分子又要在人格分子原来的五蕴分类中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来安插。
八识心王
八识心王(名相解说)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在大乘佛法这前六识合名六转识,这六转识若再加上末那识(意根),则合名为七转识。
七转识,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生出来的。
1,第六识意识。
一切有情皆有意识,意识是由末那识触五根所现五尘境诸法后而起作意,想要仔细分别法尘,而由如来藏生出来的。
意识须以如来藏为内因,以根尘触而起分别作意为缘才能生出。
这就是说,能见闻觉知心、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都是意识心,都是因为五根接触外五尘,然后由末那识触五尘境而有。
若五根全部毁坏、或全身麻醉期间,五根不能接触外境,则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之前五识悉皆不起,五根不能作用故末那不触法尘,则了了常知之意识心亦不能起。
故知以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为真实心的诸方大师,其实都是落在意识心的境界里,把依诸缘而有的意识心当成常不坏的我而不自知。
意识有证自证分,能返观自己,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所以人往往会以为意识——这个能知能觉的见闻觉知心当作自己。
故西方有的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把意识心当成我了。
末那识和第八识无自证分,所以必须通过意识才能找到它们,借假修真。
2,第七识末那识。
末那识亦即小乘佛法所说之意根。
末那识,由如来藏所生,非有形色,故名为末那识。
末那识具有“恒、审、思量”的体性。
末那识从无始劫以来,于五位中——睡眠、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中,它都是不断灭的,所以说它“恒”;但是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以后,他入了灭尽定时,第七识是会有少分消失的;到了入涅??时,第七识则是永灭无余,所以它又不是遍一切时的。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包括睡着无梦乃至闷绝、死亡、无想定与灭尽定中,一直都是如此,不曾有丝毫改变,恒常存在地审度一切法,所以说它“审”。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保持这种思量作主——遍计执性,分分秒秒都不休息的,它不断地在执取一切法,不断地攀缘一切法。
什么是心不相应行法?
什么是心不相应行法?
心不相应所行法,总共有二十四个: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心不相应行法,是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法和十一色法共同显现出来的。
比如,无常这个心不相应行法,是由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和五识共同和合运作显现出来的,由八个识对万法的作意、触、受、想、思心所法显现出来的,是在十一个色法上显现出来的。
在心法上也能显现出无常,也都是八个识和心所法共同运作显现出来的。
这些无常法不由七识妄心所决定,不跟随七识的认知而改变其无常性,因此叫作心不相应行法。
五阴的无常,有八识共同和合运作显现出来的,八识与心所共同出生五阴,生起感受,生起了别,生起各种造作,在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所和合处显现出来,在六识及心所处显现出来。
其它的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如此显现。
不由我们的觉知心所决定,不管我们的心怎么样,如何认知,无常就是无常,不能因为我们的贪爱,五阴世间就变为常,这不是由心来决定的。
同理,时、方、数、老等等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八识、心所与十一色法共同显现出来的,不是由七识妄心所决定其存在与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定(4)
悔、眠、寻、伺
色法(11)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心不相应行(24)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传、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6)
第六识:
意识
51
遍行5
别境5
善11
根本烦恼6
小随烦恼10
中随烦恼
2
大随烦恼8
不定4
相应心所五十一
第七识:
末那识
18
遍行5
别境1
(慧)
根本烦恼4(贪、痴、慢、我见)
大随烦恼8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第八识:
阿赖耶识
5
遍行5
性唯无覆五遍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
位
百
法
表
心王(8)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心所(51)
遍行(5)
触、作意、受、想、思
别境(5)
欲、胜解、念、定、慧
善(11)
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6)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恨、覆、诳、谄、骄、害、嫉、悭、恼
中随烦恼(2)
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8)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网上同修根据《五位百法表》和玄奘大师的《八识规矩颂》,整理成的一张《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转传于此,方便诸位!
八识心王
相应心所个数
相应心所法
源于玄奘大师
《八识规矩颂》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
34
遍行5
别境5
善11
根本烦恼3(贪瞋痴)
中随烦恼
2
大随烦恼8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