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
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件PPT)

3.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变
精
(1)劳工迁移
梳
理 自
①时间:20 世纪 50—70 年代。
主 学 习
②概况:大多数移民在___制__造__业______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重
固
效
基 础
(2)精英迁移
•
果 学
业
①时间:大约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测 试
强
②原因: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____产__业_______升级,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
2.代表国家与地区
精
梳 理
(1)美国:典型的移民国家。
自
主
学
习 固
①形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国。白人驱
重 效
基
果
•
础
学
逐、消灭北美印第安人,阻碍了印第安文化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吸收非洲、亚洲、拉丁美
业 测
试
速
达
强 研
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___欧__洲__文__化____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学
习 固
期流动人口增多,迁移形式多样化。
重 效
基
果
•
础
学
(1)政治性的国际迁移急剧增加。如战后欧洲重新划定国家边界,使东欧各国因国界
业 测
试
变动而有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速 达
强
标
研 习
(2)国际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大批欧洲人从殖民
•
重
点 难 点
地返回故里。
要
突
破
第19页
•
1.背景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要求:认真阅读课本,准确填写;重点知识在课本上进行相应的标注;识记基础。
第一个时期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含义:18末19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追求二.背景:⑴政治: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失去了的可能。
三.代表人物:1.浪漫主义文学:以成就最高。
英国文学以为主,代表有、、法国以为代表,俄国有杰出诗人,德国有作家、2.浪漫主义音乐:和是摇篮和音乐盛会的中心,代表有德国的、奥地利的3.浪漫主义美术:代表有法国的、四.概况:领域国家代表人物作品《》:主人公是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是他最具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
《》:将美与丑融为一体,抨击阴险与邪恶,歌颂美好心灵。
《》: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
揭露黑暗和堕落。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雪莱、济慈法国雨果俄国普希金德国霍夫曼,海涅浪漫主义音乐原因:受和影响,追求民主自前由。
期代表:《》、《》:德国贝多芬1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八原因:社会变革和现实感染,开始后代表:《》、《》(地期位):舒曼地位: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地位:英年早逝,被誉为“”,奥地利舒伯特代表作:歌曲《》成为德国艺术歌曲典范。
音乐《》、《》中国浪漫主义美术“”进京促使和结合,逐渐形成。
地位:被称为“”代表作:《》: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高峰,宣告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没落,籍里柯《》发表了浪漫主义宣言。
法国德拉克洛瓦四.特点:⑴表现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不再刻意突出的特点。
⑵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第二个时期19世纪中期至末期: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原因:⑴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
⑵和观念发生变化,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⑶不适应社会现实,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家;⑷亚非拉人民掀起运动,也表现在文化领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图片、地图等,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历史印象。同时,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分析史料,培养他们的史料解读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战争时期的国际会议,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采取以下措施:
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解决。
4.互动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就各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设计以下任务:
1.选择一道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选择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检验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形成知识结构。
3.撰写一篇关于战争责任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帝国主义时期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战争原因,摆脱单一视角的束缚。
3.激发学生对战争责任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尊重多元观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如何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同国家在战争中扮演了哪些角色?他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三课件

02 专题概述
专题内容
介绍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李自成起义的背景。
详细阐述了李自成起义的发展过程,包括其兴起、壮大、建立大顺政权和推翻明朝 统治等阶段。
分析了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影响,包括内部腐败、战略失误、清兵入关等因素。
专题重点与难点
重点
李自成起义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难点
如何理解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本专题总结
内容概览
本专题主要探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欧洲 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运动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
核心观点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宗教改革挑战教皇权威,启蒙运 动则提出了理性主义和民主政治的构想。这些运动共同推 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解放和现代化。
重要事件与人物
本专题涉及的重要人物包括但不限于达芬奇、马丁·路德、 约翰·洛克等,他们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内为思想文化的变革 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学习方法
深入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了 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李 自成起义的背景。
通过地图、图表等方式,直观 了解李自成起义的发展过程。
结合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分 析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和影 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03 专题知识解析
知识一:历史背景
总结词
介绍该历史事件的背景信息,包括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经 济背景等。
详细描述
在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英国成为了世界 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 盾也日益加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导致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知识二:历史事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该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主要人物、关键时刻等。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专题八专题整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同步:专题八专题整合专题八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四大阶段:19世纪初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以后三大领域:文学、音乐、美术一大总特征: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重大历史线索1.19世纪以来主要文学流派的演变及其特点(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盛行于整个欧洲。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和法国的雨果。
(2)现实主义文学: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①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深入剖析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等。
(3)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①它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2.从考查的功能看,考查学生从历史图表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典型例题】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
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技法攻略】析题干→两幅作品的意图及绘画风格。
看选项→作品的绘画风格具有扩张、扭曲变形的特点。
明史实→题中两幅作品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自画像》。
构联系→毕加索是现代主义风格画家。
明答案→选出符合题干主旨的选项,故选B。
【针对训练】1.下列作品中,以19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为背景,深刻揭露复辟后的法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堕落,是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的是()解析:《悲惨世界》是一幅辉煌的画卷。
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七八考试试题

无极野风美术中学高二年级11月份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共50分)1、“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
这个单词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中衍生出来的。
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
下列属于“modern”产生时的历史现象的是()①宗教改革②文艺复兴③启蒙运动④世界走向会合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一天,马丁·路德在研读《对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而深受启发,于是他在教堂门口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引起了欧洲思想界的一次大解放。
历史上称之为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4、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5、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A.知识与美德 B.人性与神性C.民主与法制 D.教会与上帝6、罗马的斯多亚哲学家塞内卡说:“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斯多亚学派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思想B.斯多亚学派为罗马法的形成创造了一些条件C.斯多亚学派反对奴隶制度D.与儒家哲学一样具有朴素的人道主义色彩7、“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学习教案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标要求认识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赏识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认识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掌握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并认识浪漫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过阅读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领会当时文学家们创作的心境,加深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理解,并经过名作的演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内涵。
进行音乐赏识,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理解。
经过赏识浪漫主义名画提升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以人为本,进行人品、感情教育,学习文学艺术家们执着追求、热爱生活、为理想而战斗一世的精神。
教课重难点要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流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理解这一期间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内涵。
教课媒体:多媒体(自制的powerpoint课件)教课过程导入(1)你眼中的浪漫主义是什么?2)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浪漫主义的作品、特点?介绍浪漫主义的观点经过师生讲话进入新课。
新课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 ,也是财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拜伦依据自己在大学毕业后在欧洲各国的旅游,写下了有名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在书中主要颂扬了欧洲反暴政、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唐璜》是拜伦的另一部代表作,这是他没有达成的作品,他本来打算写二十年,此后因为参加希腊独立战争得病逝世而没有达成。
《唐璜》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作品经过诗歌的主人公唐璜在欧洲各地的旅游经历,恋爱和冒险的经历,揭露了当时的时代黑暗、丑恶、虚伪,向人们显现了当时欧洲社会现实的广阔图景,同时对现实的不满,也使诗人的诗中充满了嘲讽、愤慨和战斗性。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三学法指导优秀教学PPT 人民版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时间 14-17C 资本
背景 主义萌芽
中心
意大利
启蒙运动
17-18C 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法国
异 矛头 核心
天主教会 人文主义
天主教会、封建专制制度 理性主义
内容
批判旧秩序
批判旧秩序,提出了资 产阶级理想社会的蓝图
根源 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 性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维新 思想。但维新派不主张推翻清王朝,也没有批判儒家思想。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区别
解决的问题
思想精髓 重大作用
毛泽东 革命任务是什么 思想 怎样进行革命
实事求是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群众路线 了;确立起社会主 独立自主 义制度。
晚霞破月的天际,依旧映红了归家的路途,流浪了好久的笔调写满了疲倦的素笺,伴着枯萎的憔悴,与年华斑驳的碎影相逢,溅起涟漪在心田的几缕游丝浅叹,让年华牵住执笔的手,静听潺潺流水;波动在逐流的心海,唤名为;婆娑年华,勾勒了谁的斑驳唯有情醉琉璃一宿,又是一个不眠的夜。 真正的相爱,是人在千里,却梦魂相依;真正的相爱,是岁月流转,却不离不弃;真正的相爱,是彼此付出,却无怨无悔。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 4、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②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正 统思想的统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在认知、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学重难点
1.理解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与浪漫主义艺术的关联。
2.掌握浪漫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各个艺术领域的表现。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工业革命对浪漫主义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
2.浪漫主义艺术家在作品中如何表现对自然、个性、创新等方面的追求?
3.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分享学习心得。
2.浪漫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对自然的热爱、对个性的追求、对创新的重视等。
3.浪漫主义艺术在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文学领域的拜伦、雪莱,绘画领域的德拉克洛瓦等。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在认知发展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能力,但浪漫主义艺术的抽象性和多样性可能给他们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浪漫主义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突破知识难点:针对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评价浪漫主义艺术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图片、资料、实例等方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时代背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梳理近现代中外历史冲突的基本情况,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介绍这些冲突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分析这些冲突背后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及我国在这些冲突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布置作业:布置与本章节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碰撞与冲突》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现代中外历史冲突的小论文,主题自选。要求论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不少于800字。
2.设计一份关于本章节重点内容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冲突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提高学生的整理和概括能力。
3.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冲突,认识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4.举例分析冲突中的典型事件,深入剖析其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冲突的全面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主题:为每组分配一个主题,如鸦片战争的原因与影响、甲午战争的教训等。
2.利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结合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历史事件,深入剖析冲突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认识。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高考一轮复习)

经典题示例
•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 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 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 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这种情形,主要是由 于拜伦作品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普希金1799—1837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海涅
海涅,德国著名抒情诗人,被 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 位代表”。代表作有《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西里西哑纺 织工人》写到:“忧郁的眼里没有 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 织进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 织!”这部作品应属于哪一文学流 派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荒诞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拜伦
拜伦——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 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 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 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 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一方面,他们热爱 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 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 两立,立志复仇;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 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 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 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雪莱、济慈
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恩格斯 称他是“天才预言家”。代表作《解放 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西风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教案(精品)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了解XXX、XXX与XXX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4.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观看XXX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XXX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
2.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
3.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4.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情绪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的头脑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头脑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进献,体会人类优秀头脑对后世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
难点和重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引入图片呈现诸子百家:师生互动:从学生的答案人手,自然过渡到百家争鸣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回忆百家争鸣的背景,为进修百家争鸣概况作好铺垫。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现代汗青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现代文化头脑兴盛和开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如何的社会秩序,人的个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其丰富珍贵的头脑宝库。
特别是在面临不异的社会政治问题时,现代哲人们所进行的思考即所得出的答案,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吸收,这不仅表现在同家而不同派的头脑中,也表现在不同家的头脑中。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如此活跃的局面呢?【师生互动】一定汗青时期的头脑文化,是一定汗青时期的社会理想的反应,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认识。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 新文化运动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 Nhomakorabea全册】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75页 0228页 0278页 0356页 0420页 0451页 0484页 0508页 0564页 0603页 0653页 0720页 0789页 0853页 0878页 0942页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 蒙昧中的觉醒 三 专制下的启蒙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二 追寻生命的起源 四 向“距离”挑战 一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演变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 百家争鸣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 流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 汉代儒学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八课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经典示例技法荟萃
典型例题 例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 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 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 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 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 进步性 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 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 评价 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 想基础 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 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 局限性 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 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孔子改制考》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
__________的先师,从而阐明了维新变法的 主张变革 必要性和合理性。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阐明变法 的内容和具体途径,指出变法的根本在变官
制。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严复
①严复的译作《天演论》首次将_________学 进化论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概况
(1)初步提出 冯桂芬 1861年,__________著《校邠庐抗议》,初
步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认真阅读课本,准确填写;重点知识在课本上进行相应的标注;识记基础。
第一个时期 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艺术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一.含义:18末19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追求。
二.背景:⑴政治:震荡了整个欧洲。
⑵经济:在欧洲迅速延伸。
⑶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失去了的可能。
三.代表人物:
1.浪漫主义文学:以成就最高。
英国文学以为主,代表有、、。
法国以为代表,俄国有杰出诗人,德国有作家、。
2.浪漫主义音乐:和是摇篮和音乐盛会的中心,代表有德国的、。
奥地利的。
3.浪漫主义美术:代表有法国的、。
四.特点:
⑴表现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不再刻意突出的特点。
⑵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第二个时期 19世纪中期至末期:现实主义文学艺术
【碰撞与冲突】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原因:⑴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
⑵和观念发生变化,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⑶不适应社会现实,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家;
⑷亚非拉人民掀起运动,也表现在文化领域。
2.特点:敢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社会现象。
3.代表: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和是公认的经典作家。
⑵英国代表有、。
⑶俄国有、。
⑷美国有。
4.概况
二、民族音乐派的音乐
1.背景:⑴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传统同时受到影响;
⑵东欧北欧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发扬本国文化。
2.特点:作品、带有民族特点,形成音乐。
3.代表:成就最大是俄国的,还有捷克的。
4.概况:
1.背景:⑴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 (特别是光学)、的进步。
⑵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新的内容。
2.特点:现实主义绘画以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早期印象主义绘画对“”和“”效果追求,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3.代表:⑴现实主义绘画代表有法国的,俄国的。
⑵印象主义绘画代表有前期法国的,后期有法国,荷兰的。
⑶还有法国雕塑家。
第三个时期 19末20初:具有共融性的文学艺术
【打破隔离的坚冰】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⑴经济:后,各国文化出现交流与融合,取得了共同的发展。
⑵政治:两次世界大战及的影响,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即无产阶级文学。
2.代表:⑴西方文学:法国的,美国的。
⑵亚非拉文学:印度的,日本的。
⑶无产阶级文学:苏联的,中国的。
3.特点:现实主义文学(交流与融合);无产阶级文学。
三、美术:立体派绘画
1.兴起:是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2.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
示物体的集合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人的,给人有的感
觉。
3.毕加索:
⑴国籍:。
⑵地位:最有影响力的画家。
⑶成就:①“黑人时期”:被认为第一幅立体主义绘画的是《》。
②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
③“新古典主义时期”:震撼画坛名作《》,受到西班牙人民和世界人民
的尊敬。
第四个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
一、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世界其他地区受影响,西方也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寻求灵感;在
交流融合中,世界文化朝着的方向发展。
2.特征: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朝着的方向发展。
1.特点: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
2.概况:
三、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1.形成:摇滚乐是美国音乐家的“”与美国的“”的融合。
2.代表:①美国:“”彻底改变当时流行音乐形式,使世界充满摇滚情调。
②英国:“乐队”(即乐队)代表的成就,还掀起震惊美国“”浪潮
3.影响:①成为重要音乐形式,20世纪年代后摇滚巨星依旧层
出不穷。
②一些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运动,参与全球性社会政治活动。
为非洲灾民所作歌曲《》成为传唱全球的奉献爱心之歌。
三、影视艺术
1.背景:现代科技的进步
2.电影:⑴概况:①1895法国兄弟放映第一部电影;
②二战后真正发展,以美国为代表。
⑵代表作:《》《》《》
3.电视:⑴发明家:①法国的:第一个提出“电视”名称;
②英国的: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机;
③俄裔美国人:发明电子电视摄像管,后研究出电子显像管;
⑵发展:①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了电视的传播和传播。
4.意义:①影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重要影响。
四、5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的特点:
1、交流越来越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现代世界文学艺术交流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3、科学技术对现代世界文学艺术交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