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体的奥秘——比

合集下载

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1.人们凭借(恐龙化石)复原出了恐龙的模样,凭借人类祖先的化石复原出了人类的祖先的模样。

2.1677年,一名(英国牧师)偶然间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腿骨化石)。

这块化石后来被称为(“巨人的遗骨”)。

3.1823年,恐龙化石再度被发现,并辗转到了(英国古生物学家巴克兰)的手上,巴克兰对这块化石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发表了一篇有关(巨齿龙)的论文。

4.(巨齿龙)是第1个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种类。

5.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称为(古生物学家)。

6.古生物学家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步骤:①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除土)②(包装)好化石,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③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

④经过艰难的工作,一块块化石被(还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

7.(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8.大自然中的化石,举例:恐龙化石、蕨类植物化石、脚印化石、小昆虫化石、三叶虫化石、蜻蜓化石、羽毛化石等。

9.化石的形成与发现:①被(泥沙掩埋)起来。

②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

③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④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化石(暴露)出来。

10.恐龙蛋圆圆的,恐龙蛋是(一窝一窝)的,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小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很像。

11.二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基本上呈一条直线,足迹间隔较大。

四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分布比较紧密,而且呈两条直线。

12.现代马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

13.现在的(蟑螂、银杏、鲎)与化石中的蟑螂、银杏、鲎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它们被称为(活化石)。

因为这些动植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外形上没有太大变化。

15.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还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等,植物还有水杉、香果树等等。

16.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证明了(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这一科学假说。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精编)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精编)

第三单元信息窗1、比的意义说课方案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

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

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基础性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发展性目标(1)联系比的意义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

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

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

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除法的基础上教学比的意义,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

本课设计意图: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以知识获取为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

《比的意义》一课概念多又比较细碎,且有些概念容易混淆,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内容,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师做好主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练习及适时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练习中感悟,讨论辨析中明理,以很好地掌握知识。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体的奥秘——比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体的奥秘——比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
提高比较、类推能力,体验化归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有关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比在 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及化简比
教学难点:
比的意义及比的应用
三、重难点突破措施
• 1. 提供丰富现实的素材,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 2.抓住知识间的衔接,运用迁移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 3.抓住知识间的联系,采用转化的策略突破重点和难点 • 4.强化感知参与,运用直观的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
• 1.单元知识内在结构幻灯片 5 • 2.教学目标幻灯片 6 • 3.教学重难点幻灯片 7
单元知识内部结构
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按 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基础知识
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会化简比
人体的奥秘—比
教学内 容分析
教材分析
册 第 三 单 元
六 年 级 数 学 上
突破重难点 的措施
课时分配
一、教材分析
《人体的奥秘——比》节选自义务教育标准实 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这一单元是在 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比与分数、 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安排在分数除法之后 进行教学,既是对前面知识学习的深化与拓展, 同时为后续比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时分配
本单元共用Leabharlann 课时。 比的意义、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应用 回顾整理

2024年人教版科学六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教案

2024年人教版科学六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教案

2024年人教版科学六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中的第2课《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以及食物在这些器官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难点: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作用及相互关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消化系统挂图,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彩笔,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的哪个系统?(消化系统)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消化系统中的食物旅行。

2. 新课学习:(1)展示人体消化系统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2)讲解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功能,让学生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3)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3. 例题讲解:(1)分析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作用,讲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2)结合实验,讲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消化系统结构图,巩固所学知识。

(2)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强调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及其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2. 消化系统各器官功能:口腔:咀嚼、消化淀粉胃:消化蛋白质、脂肪小肠: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大肠:吸收水分,形成粪便3.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消化系统结构图,标出各器官名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析课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析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比”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达到这个要求需要以比的知识为基础。

因此,本单元教材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编排四道例题教学比的基础知识。

前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教学比的意义,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

后两道例题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

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解决不同情境里的、不同方式呈现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第二,联系生活和已有经验,建构比的知识。

教学比的意义和性质,有大量资源可以利用。

例如几种物体的份额关系、常见数量关系等。

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利用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总价除以数量求单价,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联系分数基本性质得出比的性质……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识。

第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要把已知的各部分的比看成各部分的份数,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测量大树、旗杆、楼房的高,要发现并理解“同一时间、相近地点,杆长与影长的比是一定的”。

可见,比的概念是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教材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具体应用比的知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7 人体的奥秘——比》精品教案 (1)

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7 人体的奥秘——比》精品教案 (1)

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比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放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经历比的意义的探究过程和比的基本性质的推想过程,初步形成比较、类推、化归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策略1、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比、分数、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完成比的教学。

再如:比在应用方面与分数乘法有密切的联系,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转化成分数问题,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提供大量、丰富的素材,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信息窗1 第一课时【课题】比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2、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相互联系。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1、师:(板书:比)这个字同学们认识吗?(生齐声:认识)那我们一起把这个字读一读。

生读完后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有那些地方用到过“比”。

学生说生活中的比。

比高低,比长短,比多少等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你们刚才说的都是运用数学知识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老师这儿有一种数学上特定的“比”,想认识一下吗?2、出示标注“1:125000”的地图,引导学生加以分析、说明。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比第一二个例题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比第一二个例题

a ①当比写作 形式时,仍读作“a比b”; b
②当比的后项是1时,1不可以省略,
7 同样,当比为7∶2时,可以写作 , 2 1
但不可以写作3 ; 2
③比值则可以带分数、假分数或者 小数来表示。
你能把它们分别组成比吗?
1、我班第一小组男生有 7 人,女生有5人。
男生和女生的比是7:5 女生和男生的比是5:7
你能把它们分别组成比吗?
2、一架飞机3小时飞行2400千米,写出 这架飞机飞行路程与时间的比
这架飞机飞行路程与时间的比是2400:3
3、刘老师用15元钱,买了3支钢笔。写出 数量与总价的比
数量与总价的比是3:15
我能行!
(1)在5:8中,“:”是( ),读作 ( ),比的前项是( ).比的后项是 ( )。 判断对错 (2)小明的身高是1米,姐姐的身高是160 厘米,小明与姐姐的身高的比是1:160。 ( )
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比是项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a 写作: a∶b或 (其中b≠0) b 读作: 读作a比b(或a与b的比)
其中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叫做比 号。 前项a除以后项b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为什么b ≠0?
比与比值有什么不同?
下半身的长度 ∶全身长度 ≈0.618
一幅画的主体部分约占画面的0.618,令人赏心悦目。
从一棵嫩枝的顶端向下看,就会看到叶子是按照黄金 比的规律排列着的。
人体的奥秘——比
生活中你见过a∶b 形式的数吗?
比例尺1∶2000
我是最棒的!
什么叫比,怎样读写比,比的表示 形式有几种,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 么? 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比值可 以用什么数表示?
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求赵凡的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或者 腿长是 臂长的几倍可以用“比”来表示 如 72÷96= ,又可以说成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学生猜测,并相互补充,把这条性质说完整。 预设: (1)我觉得比也应该有自己的性质。 (2)我猜想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 ,比值不变。 2.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师:任何结论都不能仅靠猜测获得,只有建立在验证基础上的数学结论才是 合理的,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已有知识验证自己的结论呢? (1)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验证。 (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与结果,由小组长总结并汇总方法。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用时约 20 分钟) 1.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验证方法过程与大家一起分享?寻找不同的小 组进行交流汇报。汇报时,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预设: (1)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比值的变化情况来验 证。 (2)举例子验证。 (可以找多个同学举例,举不同的例子进行验证。 4:5=4÷5=0.8 比 的 前 项 和 后 项 同 时 乘 10 , 变 成 40:50=40÷50=0.8 ; 0.3:0.5=0.3÷0.5=0.6 比 的 前 项 和 后 项 同 时 乘 10 变 成 3:5=3÷5=0.6 , 12:16=12÷16=0.75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 4 变成 3:4=3÷4=0.75 , 比值不变, 由此可知比值前后没变,所以猜想成立。 ) (3)不举例子直接利用比与除法的关系,比与分数的关系推导验证。 师总结:同学们运用了以前学过的知识证明了猜测是正确的。非常好!大家 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生质疑:为什么要0除外? 师:这位同学问的非常好,对呀,到底是为什么呢?谁来回答? 预设: (1)因为如果我们同时乘0的话,比的后项就会成为0,而在前面我 们提到了比的后项不能为0,所以要0除外。 (2)依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归纳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1)师: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验证了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比的 基本性质。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2)板书: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

2021年第三单元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检测题解析

2021年第三单元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检测题解析

第三单元 分一分【例1】买喜欢的物品。

(填序号)解析:这道题是让我们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吃的、玩的、穿的,根据生活经验,汉堡、苹果、饼干、冰淇淋都是吃的,所以第一个小朋友会买:①③④⑦;小汽车、魔方、变形金刚都是玩具,所以第二个小朋会买:⑤⑧⑨;帽子、手套、裙子都是穿戴类,所以第三个小朋友会买:②⑥⑩。

解答::①③④⑦ :⑤⑧⑨ :②⑥⑩【例2】给下面的动物分类。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题中并没有明确让我们按哪种标准分类,因此同学们可以自己根据上述动物的特点,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在给物体分类时,分法有多种,可以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范围、数量、用途等标准进行分类。

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次分类中标准要始终保持一致,还必须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解答:①可以按行走的范围分类:天上飞的有:猫头鹰地上行的有:大象、牛、老虎、狗河里游的有:鱼②可以按腿的多少来分类:0条腿的有:鱼2条腿的有:猫头鹰4条腿的有:大象、牛、狗、老虎【例3】下面这幅图中,哪些物体是同一类的?解析:通过观察上图中的物体可以发现,自行车和小汽车是属于交通工具,小麻雀、老虎、海豚、狮子属于动物。

这样我们就将上面这些物体分成了两大类。

当然,动物这一类我们还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细分:如老虎、狮子是在路上跑的;如海豚是在河里游的;如小麻雀是在天上飞的。

解答:交通工具:动物:【例4】找一找,下面哪一个物体不是同一类?请你把它圈出来。

解析:要找出放错了的物体,首先得分别看一看每一个物体属于哪一类,有没有与它不同类的物体。

比如:生活用品类、交通工具类、水果类、蔬菜类、家用电器类等,如果哪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不同类,那么它就是放错了的。

图1中,橘子、西瓜、苹果和草莓都是水果,而茄子是蔬菜,所以应把茄子圈出来。

图2中,篮球、足球、乒乓球和乒乓球拍都是体育用品类,而计算器则是学习用品类,所以应把计算器圈出来。

图3中,手套、帽子、裙子和裤子都是服装类,而公交车是交通工具类,所以应把公交车圈出来。

第三单元 比(6-6上)

第三单元   比(6-6上)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课题一、人体的奥秘——比教学总目标一、区分理解比与比值,认识比和比的前向、后项。

二、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基本性质类比推理出比的基本性质。

三、能用比的知识分析并正确列式解答关于比的应用题。

教材解读本单元主要内容有:1、比2、比的基本性质3、比的应用题重点难点重点:能用比的知识分析并正确列式解答关于比的应用题难点:能用比的知识分析并正确列式解答关于比的应用题课时安排1、比和比的基本性质 2课时2、比的应用题 1课时课题:比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材第37——42页。

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和比的前向、后项、比值。

区分比、除法、比值和分数。

2、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基本性质类比推理出比的基本性质。

并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推理出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区分比、除法、比值和分数。

教学准备:情境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甲数是5,乙数是8.,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多少倍?2、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甲数与乙数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一)处理情境图中的信息。

1、独立观察。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提出的问题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能给大家提出什么问题?①怎样用算式表示臂长和腿长的关系?(二)探索新知1、用算式表示臂长和腿长的关系:①72÷96表示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

②96÷72表示腿长是臂长的多少倍。

③还可以用比表示:A、臂长和腿长的比是72比96,记作72:96或7296B、腿长和臂长的比是96比72,记作96:72或96722、认识比各项的名称:① 72 : 96 读作72比96前项比号后项读作:比②前项72比号读作:比96后项读作72比963、认识比:赵凡3分钟走了330米。

①用除法表示:330÷3②用比表示:330 : 3③ 330 : 3=330÷3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意义教案

比的意义教案

人体的奥秘——比的意义×××小学吴国辉教学背景: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题:人体的奥妙–比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

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2.在探索比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了解人体中有关数据比的奥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课件演示法、比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英国作家柯南—道尔。

他笔下的世界著名侦探,福尔摩斯听说过吗? 他能根据犯罪分子的脚印准确的估计出这个人的身高。

是不是太神奇了!(学生点头)想跟他一样成为大侦探吗?那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人体中有趣的比吧!这是赵凡身体高度的一些资料。

(课件)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赵凡的腿长和臂长有怎样的关系?师;这个问题提的真好,谁愿意用课本上的话帮助他解决?生2:赵凡的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列式:72÷96生1:赵凡的腿长是臂长的几倍?列式:96÷72(说的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比”表示出来。

(板书)比的意义二、探究新知师:赵凡的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说成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比是72比96,记作72:96;同样赵凡的腿长是臂长的几倍,还可以说成96:72师:你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吗?自学一下课本,然后告诉老师好吗?生:比号、前项、后项师:你能用赵凡身体高度的资料例举一些除法算式并用比表示吗?生:180:96,96:180,22.5:180,……总结: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比都是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单位是相同的,是同类量。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11篇)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11篇)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11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1大家知道吗?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从动物身上得来的!下面,我就介绍几种!人类的发明——来自动物的灵感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科学家根据火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

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

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hang)。

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仿生与高科技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

因为蝙蝠魔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又能觉察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通过对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2大家都一定去过菜市场吧!可是你们觉不觉得小动物很可怜?我在菜市场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菜市场里有许许多多的菜,可是小动物也不例外!今天我和妈妈爸爸去菜市场买菜,我没想到的是,妈妈爸爸说,今天要吃鸡汤,可是我觉得小动物可怜,也就没说话了。

走在去买鸡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个大姐姐,她和她的爸爸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可是大姐姐发现了一条小狗,小狗走了过去,大姐姐竟然踹了那条小狗。

我想:如果大姐姐是那条小狗,大姐姐会怎么想?我们继续朝着卖鸡的方向走着。

到了买鸡的地方,我看到了一只又一只的小鸡,可怜极了!好像在说,人们呀!希望你们快快来买我们,我们不希望在这!我不知道:世界上的人们为什么这么不爱惜动物?我想对世界上的人们说:“请你们爱惜动物吧!它们很重要,如果没了动物人就无法活了!世界就不美了!请你们爱惜动物,如果动物灭亡了,下一个灭亡的就是人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3我又两只小彩蛙,一只是红色的,一只是绿色的。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案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案
首先,在新课讲授环节,虽然我尽量用简明的语言解释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理解上的困难。尤其是消化酶的作用特点这一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形象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我对实验操作的引导不够细致,导致学生不知从何入手。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消化酶的作用特点,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食物消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我们要细嚼慢咽?”。
1.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验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言,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4.注重知识点的巩固,通过设计习题、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发言不够积极。为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思考。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消化系统知识点的掌握。比如,通过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习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中的第6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以及不同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具体内容包括:

比的基本性质与化简比

比的基本性质与化简比

《比的基本性质与化简比》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比。

比的基本性质与化简比第2课时第38-41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经历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提高比较、类推能力体验化归的数学方法。

3.在解决化简比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用时约5分钟)1.出示情境图引入复习师:赵凡想用自己身体高度中的一些数据考考你,敢接受挑战吗?(敢)2.课件出示练习题:比大小(1) 7.2÷18○72÷180○0.72÷1.8(2) 96180○3260○815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以上问题的?预设:(1)它们之间是相等的关系。

(3)运用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4)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成最简分数。

问:那你能说说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总结:商不变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值的大小不变.3.引入课题.师: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会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学习的一个内容。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设计意图:比与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复习建造了由已知知识向新知的学习迁移过渡,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用时约7分钟)1.猜测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猜测,并相互补充,把这条性质说完整。

预设:(1)我觉得比也应该有自己的性质。

青岛版小学六年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六年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体的奥秘——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同时领悟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技能目标:1、能正确的求出比值。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教学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设计意图:“温故引新”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旧知识,又能调动其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里出示的复习题是要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新知的探究过程中去。

】二、情境导入。

(出示第一张幻灯片)出示课件:同学们,在上新课以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

同学们:除法还与分数有联系,出示课件:(出示第二张幻灯片)同学们:你见过这样的数吗?这两个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小结:男和女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今天学习的比,我们来一起研究“比的意义”。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时,教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男女比例这个素材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亲切自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接触新知识不感到突然。

】三、探究新知。

1、比的意义(1)同类量的比用72÷96表示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臂长和腿长的比是72比96;用96÷72表示腿长是臂长的几倍,可以说成腿长和臂长的比是96比72;汇报:这里的72厘米和96厘米都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的比。

《小学科学》读后感

《小学科学》读后感

《小学科学》读后感《小学科学》读后感1自从我看了小学科学后,我便热爱起了科学。

我和爸爸妈妈做的第一个科学实验是:用绿色植物制取氧气。

我们准备好材料,要准备的材料很简单:一个盛有金鱼藻的.水盆和一个有盖子的罐头瓶。

然后按照提示和图片进行操作:先将罐头瓶放入水中并灌满水,然后向罐头瓶中放入几棵金鱼藻,最后将瓶盖盖好。

小心地把罐头瓶翻转,将罐头瓶倒放在水盆中,然后在水下将瓶盖拿出水盆。

在翻转瓶子时,动作一定要轻快,不能让空气进入瓶子里,在水下操作会更容易一些。

将水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仔细观察,瓶子里的金鱼藻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释放出一些小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快速上升,聚集在瓶子的底部,这些气泡就是氧气。

几天之后,我看到罐子瓶中气体越来越多,这时我在水下用瓶盖盖住瓶口,然后将瓶子翻转过来。

然后我找一根香点燃后将火焰吹灭,然后插入罐头瓶中,如果带火星的香发出亮光并再次冒出火焰,这说明我收集到的是比较纯净的氧气。

《小学科学》读后感2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小学科学》精彩纷呈的内容展示着它神奇的面纱,读来令人犹如徜徉在科学的沙滩,惊诧于自然的伟大。

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南部群山中有些石头就像一枚枚棋子一个一个向上叠加却不会倒下;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块巨大石头只有一点触地却巍然屹立;挪威的谢拉格山两块巨大石头间腾空夹着一块小石子,似乎轻轻一点就会砰然轰地,可一只山羊却能悠然地站在上面“看”风景……我惊叹于那些摇摇欲坠的巨大石头是怎么找到支撑点而保持平衡的`呢?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就算将海龟放在非常偏僻的角落,它仍然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家的方向。

这是“路痴”(没有方向感的人)的福音。

传说,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那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吃人植物”——日轮花;在巴拿马的热带原始森林里生长着一种类似奠柏的“捕人藤”……《小学科学》读后感3最近我读一本叫《科学家的故事》的书,这本书是李雨桐女士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比一、主要教学内容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在学生学过的许多概念中,不少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比的概念可以直接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比与除法、分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比的概念是建立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是学好这一单元知识的关键。

二、教材地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放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三、主要编写特点1、情境创设生动有趣。

人体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其中隐藏着比的奥秘却不为学生所知。

正是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矛盾冲突,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教材第一个信息窗中第二个红点:以“我们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比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迁移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旨在渗透比较、类推、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信息窗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信息窗1——人体中的比该信息窗是以学生熟悉的人体为载体,呈现了头长、臂长、腿长、身高几个信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借助“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等问题,引入对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学习。

借助信息窗提供的信息,“合作探索”中安排了四个红点。

第一、二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教材分别提出“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和“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头长和身高的关系呢?”两个问题展开探索。

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

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

教材由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可以把这两种数量间关系的表示法统一起来,都叫做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比。

另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是用除法计算的,所以通常就把两个数相除也叫做两个数的比。

此后,出现的“想一想: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旨在引领学生在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掌握,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三、四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方法教材引领学生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通过观察发现比值不变,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接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材提供的例子 中化简比有三种情况:一是第四个红点14:21,是学习化简整数比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直到前、后项是互质数为止;二是借助想一想“怎样将110 :38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学习化简分数比的方法,即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后项分别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三是借助想一想中1.25:4,学习化简小数比的方法:即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小数比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自主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素材丰富,同时,把比的意义进行了扩充。

比如自主练习第2题,一架客机3小时飞行24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求出比值,并说说比值的实际意义。

为什么说这是对比的意义的扩充呢?我们知道,除了同类量可以相比以外,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不同类量也可以相比。

比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质量和体积的比等。

当然,不同类量的比,必须有关联才行,这样,比的结果就是一个新的量。

路程和时间的比就是速度,质量和体积的比就是密度。

这道题可以作为半例题使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本信息窗最后,教材还提供了“你知道吗?”栏目,给学生介绍是人面部“三停五眼”的常识。

本信息窗及自主练习的教学,建议教学三课时。

第一课时为新授课,教学第一、二个红点及自主练习第1—4题;第二课时还是新授课,教学第三、四个红点及自主练习第5—10题。

第三课时为练习课,主要处理自主练习中的其余题目。

对第一课时的教学,现提出如下建议:1、教师引领,初步认识比。

教学第一个红点问题时,可让学生先自己试着用算式表示赵凡臂长和腿长的关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大多数学生会用除法算式或分数来表示。

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新的方法,也就是用比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臂长和腿长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成:臂长和腿长的比是72比96,记作72:96或72/96;腿长和臂长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成:腿长和臂长的比是96比72,记作96:72或96/72。

通过除法与比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中一种新的对两个同类量进行比较的数学方法。

在学生初步理解后,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说说比中每个数的意义,渗透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最后,教师介绍比的读法、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

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再提供一些数量让学生用比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用比描述两个数量之间关系具有简洁性。

2、自主探究,深刻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第二个红点问题时,就可以充分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着用算式表示头长与身高的关系。

在刚才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有的可能用“22.5÷180”表示头长是身高的几分之几;可能用“180÷22.5”表示身高是头长的几倍。

还有的学生可能用比来表示头长与身高的关系:头长与身高的比是22.5:180;身高与头长的比是180:22.5。

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说出情境中其他能用比表示的两个数量,及自己头长、臂长、腿长、身高中存在的比。

练习时着重使学生弄清楚,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交换位置以后,比的具体含义是不一样的。

另外,还可以结合自主练习第2题,让学生理解同类量和不同类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比来表示,从而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3、回顾探索过程,抽象比的概念。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教学比号、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注意辨别比和比值的区别。

4、拓展辨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辨析“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在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掌握,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时着重使学生弄清以下两点:(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小数表示。

(2)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比与分数、关于自主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是比的意义的基本练习,除了按教材要求写出红细胞与血小板寿命的比以外,还可以再写出血小板与红细胞寿命的比,并在比较中明确:这两个比的前后项交换了位置,意义就不同了,从而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第2题还要求说出比值的意义,其实比和除法是一回事,学生总是认为比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

第3题,通过本练习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比的意义,比的前项、后项的概念,关键之处是要学生明确比值是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它是一个结果,只有扎实掌握了,后面才能与化简比区分出来。

第4题,不仅巩固比的意义、求比值,更重要的是根据比值进行比较,找出谁射的准些。

对第二课时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第三个红点问题对应的知识点是比的基本性质。

可以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由旧入新,引发思维。

先通过几道口算题或者填空题,复习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比和除法、分数的着密切联系,想一想比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的生长点。

(2)探究规律,启发思维。

出示对比性题目,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然后在全班中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这个规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初步渗透比的基本性质。

1÷2=2÷() 4÷8=()÷21/2=2/() 4/8=()/21:2=2:() 4:8=():2(3)交流合作,形成概念。

结合学生根据自主探究,计算出的结果,以及得出的初步结论,引领学生从乘或除以的角度初步概括规律,然后在启发学生从数的范围考虑,特别是0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总结之后,概括完整规律,形成科学概念。

教学第四个红点问题“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使学生意识到可以把比化简。

然后教师可以直接呈现红点问题:“你能把14:21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学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有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除以最大公约数;有的改写成分数形式的比,用约分的形式化简比。

要让学生明确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后项是互质的整数,跟约分时约成最简分数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4:1不可以再写成4。

此时,还要结合实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化简比,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如:五〃一班有学生45人,五〃二班有学生40人。

五〃一班和五〃二班的人数比是45:40,化简成9:8,能使数量间的关系更加简明,计算更加简便。

在学生能够掌握整数的化简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比的前项和后项不是整数的情况,该怎样化简。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两种情况,一种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的应怎样化简?最好是能够变成整数的,那就要乘最小公倍数。

第二种情况是比的项是小数的应怎样化简?最好是先化成整数,再按照整数的化简方法进行化简。

自主练习第5题,各种形式的化简比的练习。

可让学生先求比值再化简比,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化简比与求比值的联系与区别。

自主练习6、7、8、9、10,是根据实际问题写比并且化简比。

第9题第(3)小题,睫毛寿命与头发寿命的比属于同类量相比,可以联系除法来说明相比的同类量的单位不一致时,要先把两个数量化成同单位的数后才能求出它们的比值,所以睫毛寿命与头发寿命的比应为1:9。

最后,要让学生明确同类量相比,如果单位不同,要注意统一单位。

第10题是不同类量相比,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写比、求比值,然后简单介绍像5立方厘米的铁块中含铁39克,质量与体积的比395 实际就是每立方厘米铁是多少克。

也可以此题作引子,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数量关系,写出一些不同类量的比,并求出比值,关键弄清这些比和比值的具体含义。

第三课时完成其余自主练习。

第11题是巩固分数乘除法应用的题目,教师可以适当拓展一下:参加活动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65,和刚刚学过的比有什么联系?即:参加活动的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5,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比与前面学过的分数的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