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探析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详析李唐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根本原因(上)

详析李唐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根本原因(上)

详析李唐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根本原因(上)——谈古论今话管理之八十【《长安十二时辰》收官了,唐长安繁荣的景象以及其所潜伏的危机;唐王朝表面上依然强盛,但内里已经转向衰落,这引起了关于唐王朝由盛转衰原因的关注,确实,唐王朝失败的历史教训值得倍加关注。

本文拟深入探讨这一课题,供读者朋友共赏!】大唐王朝是继隋朝之后中国的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强盛的唐王朝(618年—907年)历时二百八十九年,共有二十二任皇帝主政,是一个疆域辽阔的王朝,在唐朝的极盛时期,其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

唐朝有李世民时期的贞观盛世,有唐高宗时期的永徽之治,后来,到了唐玄宗时期,其开元盛世使唐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达到了唐朝盛世的顶峰,当时,唐王朝成了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可惜,唐王朝达到盛世的顶峰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唐玄宗在其统治的前期,励精图治,勤于政事,重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奋发图强,开创了唐王朝耀眼的盛世。

但是,在其统治的后期,宠爱杨玉环,沉溺于享乐;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对安禄山等塞外民族的悍将授权过大,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从此,唐王朝由盛转衰,步入了衰败之路。

后来,尽管也有唐宪宗的元和中兴,促使唐王朝重新步入正轨,但时间不长,唐王朝便日益腐烂,逐渐败落了。

李世民画像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强盛的王朝之一,曾是中国古代王朝的楷模,自李渊建立唐朝起到朱温篡唐后唐朝灭亡,前后共延续了近三百年,唐王朝有过极大的辉煌时代,在最强盛时,其国力堪称当时天下第一。

可是,在开元盛世之后,却突然转向衰落,最后在朱温的篡权下彻底衰亡了,是为什么呢?如此强盛的大唐帝国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大唐帝国走向其衰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感兴趣的重要历史话题。

说起来,唐初的开国君王李渊、李世民是幸运的,他们接过了隋朝留下了比较丰富的资源,如经济积累,治国经验等,开国之初,唐朝的发展是比较顺利的,李世民治国得心应手,唐初君臣合力同心,励精图治,顺利地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朝土地制度的变迁

唐朝土地制度的变迁

唐朝土地制度的变迁
唐朝土地制度的变迁主要包括了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出台。

在唐朝初期,土地制度主要是沿袭了北魏的均田制。

均田制是指将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再按一定的比例分发给农民。

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耕田达到一定的年限,就能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然而,随着唐朝的发展,均田制逐渐崩溃。

均田制的崩溃主要由于土地的分配并不公平。

在唐朝的制度中,授予普通健全男性一顷土地(即一百亩田地),残疾男性四十亩,寡妇、妻妾等普通女性三十亩。

然而,亲王却可以拥有一百顷,也就是一万亩可自由支配的永业田。

一品官员则是六十顷,最小的九品小官也有两顷。

这样的分配方式使得土地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加剧了土地兼并的趋势。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下去。

于是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两税法出台,取代了原有的均田制。

两税法是一种新的税收制度,它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进行收税,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总的来说,唐朝土地制度的变迁主要是由于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出台。

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以及政府对于土地分配方式的不公平处理导致的。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课件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课件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丝绸之路
唐朝时期,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 交流,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步。
文化输出
唐朝的文化艺术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华 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科技创新
唐朝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等发明对 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贫富分化严重
唐朝中后期,贫富分化加 剧,社会财富积累在少数 人手中,大多数人民生活 困苦。
农民起义频发
唐朝中后期,农民起义频 发,规模越来越大,对社 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民族矛盾激化
唐朝中后期,民族矛盾激 化,边疆地区动荡不安, 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造成 了严重威胁。
03
唐朝的灭亡
安史之乱
总结词
五代十国的崛起
总结词
新的政权取代唐朝
详细描述
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一系列政权,它们各自为政,互相争斗。随着这些政权的崛起,唐朝逐 渐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最终被五代后梁所取代。
04
唐朝衰落和灭亡的原因分析
政治制度的弊端
中央集权削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度使权力过大, 威胁中央集权,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 制力减弱。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ppt课件
目 录
• 唐朝的兴盛 • 唐朝的衰落 • 唐朝的灭亡 • 唐朝衰落和灭亡的原因分析 • 唐朝的历史影响和启示
01
唐朝的兴盛
政治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打破了士族门阀对仕途 的垄断,为寒门士子提供了上升 通道,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三省六部制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中央政 府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与相 权的制衡,确保了政策的制定和 执行。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说课稿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说课稿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主要讲述了唐朝末年的衰落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唐朝衰落的原因、黄巢起义、朱温建唐、五代十国的分裂与统一。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衰亡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一定的掌握。

但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能对于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具体原因和过程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衰亡的原因,掌握五代十国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特点,认识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衰亡的原因、五代十国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唐朝衰亡的过程,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衰亡的原因,掌握五代十国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内在规律。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衰亡的过程。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课件说课稿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课件说课稿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说课稿及课件说明顺昌县埔上中学:林秀琴教材分析:本课是唐朝由盛世顶峰急速下跌的历史,755年安史之乱是唐朝国势衰落的转折点,此后150多年间,藩镇割据于外,宦官专权于内,唐王朝虽几番挣扎,却无法挽救颓势,黄巢起义是唐末各种矛盾的总爆发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严重影响和唐末农民战争瓦解了唐朝的反动统治。

【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过程;对藩镇割据的理解和概括。

学习要点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其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其中安史之乱的严重影响是学生应重要掌握的问题。

二、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要理解和记忆藩镇割据概念和宦官专权及其对唐政权的影响。

三、唐末农民战争的过程及其瓦解了唐朝反动统治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安史之乱、藩镇割锯和宦官专权,大大削弱唐朝的统治力量,加深了唐朝后期政治的腐败和国势的衰落;唐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教学设想:设想一:把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改善教学活动的环境和优化教学过程。

设想二:要加强交互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设想三:补充丰富的图文资料,来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设想四: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进度随时进行调整。

课件制作:本课件以Authorware为主要工具,辅以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力求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并利用课件的人机交互特点,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

针对学生读图能力较差的特点,在使用地图时,配合动画,使学生对本课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安史之乱”和“唐末农民起义”有较深刻的理解,让枯燥的地图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件将本课的几个重点知识做成独立的几个模块,并使用显眼的按钮,可以随时跳转,不仅教师上课易于操作,更可做为学生根据自身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自主学习的工具,若将本课件放于学校的服务器上或网上,让学生可以自由点播,便可实现完全的自主学习。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探析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探析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探析【摘要】自北魏孝文帝开始实行的均田制,中经北齐、北周、隋朝和唐朝,每朝都曾颁行均田法令,继续均田。

及至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杨炎建议改行两税法后,均田制才从历史上消失。

本文就从几方面来探讨一下唐朝中期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关键词】唐朝均田制瓦解原因中国历史上,围绕土地问题的解决,思想家们提出了大量的方案。

他们弹精竭虑,力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希望维持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

在这些方案中,有三代的井田,董仲舒的限田,王莽的王田,西晋的占田,以及北魏开始的均田。

唐中叶以后,尽管不时也出现了一些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但大都是前几种方案的轮回和重复。

在上述几种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中,井田制作为思想家头脑中的一种理想,常被津津乐道,但实际上却无法实行。

限田、王田和占田方案,影响很小,没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起过重要作用。

唯有均田方案,不仅实实在在地从北魏到唐中叶的300多年中实施、推行过,而且影响着均田制产生以后的封建社会。

农民起义曾数次以“均田”作号召,近代洪秀全、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中,也曾从古代均田思想中汲取营养。

均田制创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中经北齐、北周、隋朝和唐朝,每朝都曾颁行均田法令,继续均田。

及至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杨炎建议改行两税法后,均田制才从历史上消失。

为什么均田制会在唐朝破坏而成为历史上的陈迹呢?均田制发展到唐代已达300余年,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暴露了严重的缺点,逐渐遭到了破坏,终至于瓦解。

唐代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下列几方面::均田制破坏的原因,首先应从均田制产生的历史条件来分析。

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部开始进入中原时,正处于氏族公社解体,过渡到“分土定居”的农业社会时期,土地私有制尚未发展。

而中原汉人的封建宗法关系和古代公社的残余,显然存在。

拓跋氏为了将更多的劳动人手束缚在土地上以榨取租课,将计口授田、京畿课田发展为均田制,所以均田制不得不带有公社特征。

浅析均田制瓦解的内在逻辑

浅析均田制瓦解的内在逻辑

商业2.0 理论研究288浅析均田制瓦解的内在逻辑——基于宏观经济学视角颜昌黎(北京理工大学)摘要: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因农民占据了国家最多的人口,所以农民也就成为了国家最大的一个阶层。

要研究农民的生活情况,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要提及“土地制度”。

北魏时期,均田制的实行及其破坏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衰落的原因进行探讨。

并最终得出结论:均田制表面公有,实际私有;此外在北魏后期统治松弛、政治腐败,公权力对私有权进行了严重的侵犯。

这些原因造成了均田制的失败,值得后世借鉴,也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土地制度有所借鉴。

关键词:宏观经济;均田制;AD-AS模型;新古典生产函数一、问题的提出均田制的实行是国家要最大限度的掌握劳动力,从而便于进行中央集权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也是为了稳定皇权的统治,避免地方宗主门阀大家族所掌握权势过大,威胁皇权。

均田制的初衷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土地被零星分割。

长此以往下去,土地的零星情况将会愈发严重,那么均田制的推行也将越来越困难。

地理上的问题则是更为根本的问题,我国东部地区位于季风区,夏季风并不是非常稳定,所以造成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如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关补救的规定,也不允许土地买卖,那就无形中将我国广大农民陷入绝境。

所以均田制在这里看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最后就是农户的逃亡和人口的迁徙所带来的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各地方政府所保留的户籍制度也早已丢失,此时各地的豪强地主纷纷侵占土地,最终导致均田制的崩溃。

二、理论阐释均田制的初衷就是要通过吸收劳动力,从而恢复农业生产,稳定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国家的实力。

在北魏和隋唐都曾短暂的达到这样的一种效果,但是后来旋即衰落。

本节将会尝试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对“均田制”的衰落进行分析,试图用经济学的角度阐释清楚,导致均田制衰落的宏观经济学原理。

(一) AD-AS模型在均田制推行的最初情况下,因为连年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出现大量的无主荒地。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

浅析盛唐是如何因为制度的弊端而走向灭亡的引言:“均田制”本产生于北魏时期,是指将没有主人的土地按照人口分配给一些农民来耕种,在耕种一段时间后就归农民所有,死后土地再交还给国家,这一制度对于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地主阶级剥削状态下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很振奋人心的事,唐朝在建立之初便延用了这一制度,这一制度在唐朝初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耕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缓和了建国之初的多种社会矛盾,为盛唐的开创奠定了基础,但是好景不长在唐中后期随着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兼并,均田制被严重破坏,名存实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本文将分析均田制是如何催生出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以及这两种制度对唐朝的经济、军事、政治由盛转衰的深远影响。

一、均田制催生募兵制产生均田制无论是在唐朝前期均田制的兴起还是在唐朝中后期的没落都对募兵制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里我们从均田制兴起和没落两个角度分别来看一下:1.均田制的兴起对募兵制产生的影响唐朝之初,在延用了前朝了均田制的基础上,为了缓解劳动力和兵力的不足,自然也延用了府兵制的制度,府兵制是国家在每年固定的时间段对农民进行招兵,朝廷为了减小开支,要求从军的百姓必须自备从军用品,所以在当时能顺利从军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有条件的百姓家,与此同时朝廷为了减轻士兵从军的消极情绪,朝廷允许从军士兵不用交田赋,且只需要发生战争时上战场,和平时期可以在家种地,这种府兵制显然给当时的士兵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是随着均田制的推广,加之府兵可以不用交田赋,府兵家庭的条件自然也越来越好,民富则国强,唐朝也在这样的制度下慢慢走向盛唐。

然而正是国强民富的这种好生活让从军的士兵不再积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经济繁盛,生活好转,百姓都想待在家里过安稳日子,不想再上战场,所以在面对朝廷每次征军时,老百姓要么装病,要么花钱找别人代替自己去从军。

②一些已经从军的士兵,因为唐朝初期经常远征,所以每次一打仗,士兵都会很长时间不能回家,所以士兵们的战斗情绪都很低落,不愿意冲锋陷阵。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说课稿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说课稿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承接了唐朝前期的繁荣,又揭示了唐朝后期的衰落。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部分教材主要讲述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经过和影响,以及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等问题,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认识到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等因素对一个王朝的致命影响,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宋元时期的历史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对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复杂历史背景和深层次原因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历史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安史之乱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掌握唐朝衰亡的过程和原因,包括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等。

分析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从唐朝的兴衰中汲取历史教训,明白居安思危、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唐朝衰亡的原因和表现。

2、教学难点理解唐朝后期政治制度的弊端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探析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探析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探析【摘要】自北魏孝文帝开始实行的均田制,中经北齐、北周、隋朝和唐朝,每朝都曾颁行均田法令,继续均田。

及至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杨炎建议改行两税法后,均田制才从历史上消失。

本文就从几方面来探讨一下唐朝中期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关键词】唐朝均田制瓦解原因中国历史上,围绕土地问题的解决,思想家们提出了大量的方案。

他们弹精竭虑,力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希望维持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

在这些方案中,有三代的井田,董仲舒的限田,王莽的王田,西晋的占田,以及北魏开始的均田。

唐中叶以后,尽管不时也出现了一些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但大都是前几种方案的轮回和重复。

在上述几种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中,井田制作为思想家头脑中的一种理想,常被津津乐道,但实际上却无法实行。

限田、王田和占田方案,影响很小,没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起过重要作用。

唯有均田方案,不仅实实在在地从北魏到唐中叶的300多年中实施、推行过,而且影响着均田制产生以后的封建社会。

农民起义曾数次以“均田”作号召,近代洪秀全、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中,也曾从古代均田思想中汲取营养。

均田制创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中经北齐、北周、隋朝和唐朝,每朝都曾颁行均田法令,继续均田。

及至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杨炎建议改行两税法后,均田制才从历史上消失。

为什么均田制会在唐朝破坏而成为历史上的陈迹呢?均田制发展到唐代已达300余年,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暴露了严重的缺点,逐渐遭到了破坏,终至于瓦解。

唐代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下列几方面::均田制破坏的原因,首先应从均田制产生的历史条件来分析。

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部开始进入中原时,正处于氏族公社解体,过渡到“分土定居”的农业社会时期,土地私有制尚未发展。

而中原汉人的封建宗法关系和古代公社的残余,显然存在。

拓跋氏为了将更多的劳动人手束缚在土地上以榨取租课,将计口授田、京畿课田发展为均田制,所以均田制不得不带有公社特征。

试论商品经济发展与唐代均田制的瓦解

试论商品经济发展与唐代均田制的瓦解

试论商品经济发展与唐代均田制的瓦解作者:徐严华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15期【摘要】本文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唐代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土地兼并的步伐,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对均田制的瓦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商品经济均田制的瓦解均田制在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颁布,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杨炎两税法实施后彻底被破坏,存在了近三百年。

为什么均田制会在唐代中叶以后走向全面崩溃,很多人作过探索。

均田制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几百年的土地制度,导致其瓦解和终结的原因很复杂。

大部分学者从土地兼并、人口增加、户籍紊乱等方面进行分析[1];郭庠林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变化需要新的土地制度,统治者并未制定这种制度[2];杨际平、霍峻江认为均田制的内在矛盾是均田制瓦解的原因[3]。

徐德麟、唐任伍等先生曾提到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均田制瓦解的影响[4],惜未作展开阐述。

本文力图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稍作申论,阐述商品经济发展是如何对均田制的瓦解产生影响的。

随着唐代前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陆交通状况的改善,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进入流通领域,大量的日常用品商品化,商业日趋繁盛。

《唐国史补》卷下载:“凡货贿之物奢于用者,不可胜记,丝布为衣,麻布为裹,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大量的商品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各行各业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南北间的物资交流愈加普遍。

经济发展有赖于便利的交通,进而会促进交通的发展。

武则天时,“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洪舸巨舰,千舳万舰,交贸往来,昧旦永日”[5],水路交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可见一斑。

对唐代商业的盛况,杜佑有很生动的描述,“东至宋汴,西至歧州,夹路列店待客,酒馔丰溢。

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诸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

[6]交通之便捷,店肆之众多是盛唐商业繁盛的一个侧影。

唐朝均田制兴衰分析

唐朝均田制兴衰分析
张忠 国 ’
f 1安 徽 大 学 法学 院 2 0 0 9级 法 学 硕 士 安 徽 合 肥 2 0 1 3 0 1
中 图 分类 号 : 4 G6 文 献标 识 码 : A
2安 徽 大 学 社 会 学 系 2 0 0 8硕 士
安徽 合肥 2 0 1 ) 3 0 1
文 章 编 号 :0 8 9 5 2 1 )2 0 5 — 2 1 0 — 2 X( 0 0 1 — 1 5 0
i . . 羔 型!.. 兰.. ! 妻羔釜 釜 : 釜翌!. .. . .. 。 . 盟 童 : 一 兰
;I !互 . . 一 l !.= 一 I !.. ! 塑.一 . ; 篓 羔 一 l ! 立
李 凌飞 。
唐 朝 . 田 制 兴 衰 分 析 - t 8
传 统 中 国 的 法 律 , 目的 在 于 维 护 既 存 的统 治 秩 序 , 根 本 其 最
的任 务 是 维 持 社会 安 定 。 统 困家 从 未 将 社 会 发 展 作 为 斟 家 的根 传 本任务 , 自然 法 律 的 目的并 非 促 进 社 会 之 发 展 。 但 是 即 使 在 维 护
摘 要 : 朝 的 均 田 制 度 是 适 应 当 时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水 平 , 一 度 使 人 力 与 地 力 得 到 了 合 理 的 结 合 , 进 了 社 会 的 唐 曾 促
发 展 。 是 , 统 国 家 是 脱 离 于 社 会 的 国 g , 会 利 益 没 有 正 常 渠道 体 现 于 国 家 意 志—— 法 律 之 中 。 会 利 益 只 但 传 -社 社
增 长 ,男 耕 女 织 的 小农 家 庭 成 为 当 时 主 要 的 经 济 单位 和 劳 动 形 族 、 僚 及 . 商 业 者 给 团 皆有 制 , 高 的亲 王 一 百 顷 , 事 官 正 一 官 [ 最 职 式 . 种 形 势 下 的农 民 成 了 家 的 正 式 编 民 , 脱 了庄 同 主 的 超 品六 十 顷 , 低 的 男 爵及 职 事 官 从 五 品五 顷 , 品官 一 顷 五 卜 , 这 摆 最 几 亩 经 济 剥 削 和 人 身 束 缚 , 动 的 自主 性 和 积 极 性 大 为 提 高 。 对 他 们 工 商 者 宽 乡减 , 乡不 给 。说 明 均 田 德 主要 对象 是 普 通 百 姓 和 劳 狭 来 说 只要 有 土 地 就 能 实 现 他 们 的 理 想 ; 同 家 来 说 , 要 给 他 们 官 僚 贵 族 , 以丁 男 为 基 本 单 位 , 他 杂 色人 授 田均 有 等 差 对 只 并 其 土地 , 业就会发展 , 收就 会增加 , 会就 会稳定 , 农 税 社 国力 也 会 增 3均 田 的顺 序 及 调 剂 . 强 唐 帝 国 以 丁 男为 基 本 单 位 的 均 田律 令恰 恰 实 现 了这 一 点 。均 唐 令 的 规 定 是 : 凡 州 县 界 内 所 部 受 田 , 足 者 为 宽 乡 . 足 “ 悉 不

浅析唐代衰亡原因

浅析唐代衰亡原因

浅析唐朝衰亡原因肖营子高级中学唐友李唐王朝289年,21个帝王的“大治大乱”。

难忘“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清史美誉,难忘“元和中兴”与“大中之治”的末日余辉。

安史之乱成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黄巢起义瓦解了唐王朝的政治生命。

曾经辉煌世界的大唐王朝,是怎样走向衰亡的?本文试图从5个角度探究一下大唐帝国的兴亡沧桑。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经济矛盾,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

安史之乱经历了安禄山起兵、唐廷反击、长安失陷、马嵬兵变、肃宗即位、睢阳之战、安禄山被杀、邺城之战、史思明复叛、乱事告终等阶段,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1、社会混乱。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

既乏军储,又鲜人力。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2、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

3、剥削加重。

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

唐朝的府兵制为什么会被轻易瓦解?瓦解的原因有哪些?

唐朝的府兵制为什么会被轻易瓦解?瓦解的原因有哪些?

唐朝的府兵制为什么会被轻易瓦解?瓦解的原因有哪些?都知道,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与一个国家的军队实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且,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征服另一个国家,那么,它必须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然,这个国家靠什么来取胜呢?一个制度的兴起和衰败,都有着社会演化的背景,而唐朝的“府兵制度”亦是如此。

它曾经是军队的骨干力量,最后,还是落得土崩瓦解了。

府兵制度,又为“军户制度”。

最初开始于“汉胡分治”的北朝时期,为了预防 ... 的反抗, ... 基本不许为兵,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就逐渐成为了“军户”。

这些人都会被官府列入到了名册之中世代为兵,而其他的农民则就需要缴纳赋税。

这一制度,一直实行于南北朝、隋、唐时期。

然而,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则是:节约了军费开支。

没有战事时,大家都回家种地,从而,规避了对农业的影响。

所以,唐朝一段时间的繁荣,和军队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着很大的关系。

那么,“府兵制”为何后来被“募兵制”给替代了呢?这还得从这个制度所依赖的背景和形成分析,隋朝开始规定府兵也要耕田,军籍、制度也更加完善。

到了唐太宗时期,这一制度达到了鼎盛。

而南北朝到隋朝统一这期间,天下呈现的是混战一片的局面,而且,隋朝统一后很快灭亡了。

因此,这个时代的特点让府兵制的优势得以发挥,战斗力也十分彪悍。

但是,国家安定之后,大家更喜欢和自己家人在一起,开始逃避服役。

再加上,这个服役期限实在有点久,要从21岁服务到59岁。

虽然,不用交税了,但是,要自备装备,负担实在是很重的。

除此之外,在战乱时期,当兵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到了和平时期,还有谁愿意去防戎?本来有一定的轮休时间,可是,到了后来,就被长期强留而回不了家。

而且,家中都是老幼妇人,势必会对农耕带来极大的破坏影响。

还有一点,就是社会地位。

这从府兵的成因来看,本就带有“地位尊卑”一说,而且,唐初也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但是,对这些士兵还是比较尊重的。

但是,到了武则天当权的时候,这些人则被贵族借来当做私家的下人使唤,让他们感觉到很没有尊严,当然,这些人会 ... 再做府兵了。

造就大唐盛世的均田制,人人有田种的制度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造就大唐盛世的均田制,人人有田种的制度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造就大唐盛世的均田制,人人有田种的制度是如何走向消亡
的?
从古到今,对中国农民来说,拥有自己的土地都是第一位的要事,历朝历代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的问题。

唐朝盛世的建立,跟他的均田制密切相关的,而军事力量府兵制和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也是建立在均田制之上的,均田崩溃,唐朝也走向了没落。

唐朝地图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

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唐朝疆域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均田制
至唐中叶,唐高宗以后,均田制又逐渐被破坏。

随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转化为私有土地。

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实际上已不能实行。

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终于瓦解。

同时,唐政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或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而投靠贵族官僚地主为佃客。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两税法颁布,均田制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
因探析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探析
【摘要】自北魏孝文帝开始实行的均田制,中经北齐、北周、隋朝和唐朝,每朝都曾颁行均田法令,继续均田。

及至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杨炎建议改行两税法后,均田制才从历史上消失。

本文就从几方面来探讨一下唐朝中期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关键词】唐朝均田制瓦解原因
中国历史上,围绕土地问题的解决,思想家们提出了大量的方案。

他们弹精竭虑,力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希望维持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

在这些方案中,有三代的井田,董仲舒的限田,王莽的王田,西晋的占田,以及北魏开始的均田。

唐中叶以后,尽管不时也出现了一些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但大都是前几种方案的轮回和重复。

在上述几种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中,井田制作为思想家头脑中的一种理想,常被津津乐道,但实际上却无法实行。

限田、王田和占田方案,影响很小,没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起过重要作用。

唯有均田方案,不仅实实在在地从北魏到唐中叶的300多年中实施、推行过,而且影响着均田制产生以后的封建社会。

农民起义曾数次以“均田”作号召,近代洪秀全、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中,也曾从古代均田思想中汲取营养。

均田制创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中经北齐、北周、隋朝和唐朝,每朝都曾颁行均田法令,继续均田。

及至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杨炎建议改行两税法后,均田制才从历史上消失。

为什么均田制会在唐朝破坏而成为历史上的陈迹呢?
均田制发展到唐代已达300余年,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暴露了严重的缺点,逐渐遭到了破坏,终至于瓦解。

唐代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下列几方面::
均田制破坏的原因,首先应从均田制产生的历史条件来分析。

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部开始进入中原时,正处于氏族公社解体,过渡到“分土定居”的农业社会时期,土地私有制尚未发展。

而中原汉人的封建宗法关系和古代公社的残余,显然存在。

拓跋氏为了将更多的劳动人手束缚在土地上以榨取租课,将计口授田、京畿课田发展为均田制,所以均田制不得不带有公社特征。

不过,某些公社特征在实行过程中逐步消失了。

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时,就必然会反过来否定这种定期还受的均田制。

其次,人口增殖太快,土地不敷分配。

唐初实施均田制时,正值战乱之后,人口锐减,荒闲土地较多,故有条件实行计口授田的均田法。

但是,随着唐代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人口迅速增加,荒闲土地逐渐减少,无法再按照均田法令中的要求来计口授田。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户数是380万户,而到天宝十三年(754年) 时,便增至900多万户。

按照均田法令法定的授田额计算,全国应授田总数达到1430万顷。

而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当时全国已有的耕地总面积,结果是不论宽乡狭乡,普遍发生授田不足额的现象。

据开元十八年裴耀卿上疏说,有剩田的只有三四十州,只占全国州郡总数的八、九分之一。

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三月救文中也称:“京畿地狭,民户殷繁计口给田,尚犹不足”。

在这种情形下,均田令中规定的授田额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有名无实了,只能代表农民可获得耕地的最高限额,很
少有人能真正按照均田令的规定,分到足够的土地。

可见,均田制的实行已产生了严重困难。

第三,均田制遭破坏的技术方面的原因是土地的被零星分割。

均田制实行的300余年间,由于不断地授田还田,土地被人为地分割成零星小块,每家分得的土地分散在多处,耕作者终日奔走于距离颇远的田块与田块之间,造成人力的重大浪费。

北魏的均田令中规定,授田的配置要“正从正,倍从倍,不得隔越他畔。

进丁受田者,恒从所近”。

为了便利农业经营,应尽可能毗连授田,这一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但由于一代一代的还田受田,这一原则很难坚持。

假设北魏第一代的受田农民所得的是大片毗连的土地,后来户甲死牛一条,退田三十亩,户乙死丁女一名,退田二十亩。

而同时户丙增男丁一名,应受田四十亩,这样,户丙所得的是不毗连的两块地,政府尚有十亩地的剩余将来又授予另一家添丁之户。

久而久之,土地便被零碎地分割了。

第四,均田制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私有土地的扩大。

均田制是包括必须受还的土地国有和不必受还的土地私有两种成分的双轨体制,基本精神是土地国有。

因为在均田制下,农民和其他阶层要从封建国家那里请田或受田,这最明白不过地说明土地所有权掌握在封建国家手中。

马克思曾对什么是土地所有权做过最正确最明白的说明:“土地所有权的前提是,一些人垄断一定量的土地,把它作为排斥其他一切人的、只服从自己个人意志的领域”。

在唐中叶以前均田制未曾瓦解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确实只有封建国家或帝王才能将土地当作自己个人意志的专有领域去支配它。

但是,自北魏均田制实行以来,存在不须受还的永业田,还有额外的“赐田”等,皆成了私有土地。

按北魏均田法规定,桑田也被定为世业,可以传诸子孙。

后来历代沿袭这一规定。

到唐代时,桑田和露
田也不再区分了,口分田改称为永业田,成为世代保有的私有土地。

根据仁井田堑引大谷文书中数字较完整的31户田籍计算,永业田占已受田总数的52%。

这表明耕地半数以上已成为私有。

交还给政府的土地愈来愈少,政府应授予的土地愈来愈多,土地日益不敷分配,继续实行以公有土地为基础的均田制的客观条件已不存在。

故宋人刘恕云:“魏、齐、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

随着私有土地的扩大,到唐代不仅永业田可以买卖,口分田也可以买卖。

如家贫无以为葬者,或流徙去乡者得卖其永业田;由狭乡迁宽乡者甚至可以出售其口分田;官人永业田、勋田、赐田,更无禁卖之令。

土地合法买卖的交易大为增加,“农民卖舍贴田,以供王役”。

尽管土地买卖要经过政府批准,“凡买卖,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年终,彼此除附。

若无文牒,辄买卖者财没不追,地还本主”。

但土地的非法买卖同合法买卖一样与日俱增造成兼并之风日盛均田之制败坏。

天宝十一年,政府下诏重申前令,力图做最后一次努力,挽救均田制。

诏云:
如闻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咨行吞并,莫惧章程……爰及口分永业,违法买卖,或改籍书,或云典贴,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自今以后,更不得违法买卖口分永业田。

但这种努力已无法挽回均田制瓦解的大势。

最后,农户的逃亡,人口的播迁,也是导致均田制瓦解的一项重要因素。

均田制需要详尽的地籍与户籍,记录每户耕地的还授。

但是,唐中叶以后,战争频繁,动乱剧烈,所有现行的制度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大量的地方政府
保存的地籍与户籍在安史之乱的战祸中丧失,豪强乘机侵吞土地,“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

到了唐德宗时,均田制已彻底瓦解,于是政府采用宰相杨炎建议,废租庸调法而行两税法,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从此以后,土地私有制的主导地位便确立无疑了。

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固然是复杂多元的但归根结蒂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变化造成的,特别是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腐蚀和摧毁了旧的封建经济结构筑起的堤坝,最终导致均田制的瓦解,从而使得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从此开始产生出了一些崭新的因素。

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均田思想也趋向幻灭。

正如恩格斯说的,“一切和任何事物中都有着不可避免的灭亡的印迹”。

均田思想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均田制的实行,以及大量的小私有农民要求维持土地小私有制的意识观念的存在。

均田制的破坏封建地主经济的向前发展,为贵富豪右增殖私产、兼并土地开了方便之门,小私有土地占有者纷纷破产,地主土地占有形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取得了支配地位,特别是庶族地主代替了世族大地主的支配地位,使地主阶级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此相应,地主阶级的剥削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实物地租逐步向货币地租发展,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轻,以契约为特征的租佃关系,在唐代农业生产中普遍流行。

尽管在租佃关系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依然存在,但与旧的土地关系相比较,农民的独立性更大了,租佃农民在一种较为宽松的土地经济关系中生存。

地主土地占有制的发展以及租佃剥削方式的流行,表明土地小私有制已退居次要地位,变得不那么重要,于是,均田
思想也就逐渐失去了赖以存在的会基础,开始幻灭,而代之以一种与新的时代相适应的思想——租佃思想。

参考文献:
1、韩国磐:《北朝隋唐均田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武建国:《均田制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杨际平:《均田制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